登陆注册
1437300000025

第25章 佛教的名胜古迹(1)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有助于开阔视野,主要石窟完成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的30多年中。最早是由凉州名僧昙曜主持,动员数以万计的人工开凿五所石窟,也就是为北魏开国后五个皇帝祈福(传说佛像模拟北魏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世皇帝的形象。)而凿的“昙曜五窟”(云冈第16窟至第20窟)。“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非常壮观。壁画内容主要分为佛经故事和单纯佛像两大类。北魏以后,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以辽金两代建凿的规模最大。早期五窟平面作椭圆形,没有后室,全部以造像为主,佛像高大。第20窟的露天大佛,分布既广,结跏趺坐,高达13.7米,面貌丰满,两肩宽厚,身上的服装雕有优美的火焰花纹,唯独这里绿树成荫。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最为雄伟壮丽,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但是,使莫高窟的洞窟增至735窟。稍后的中部各窟,平面大多作正方形,有后室,中央雕凿大佛像。四壁、拱门和窟顶上雕刻有小佛像、菩萨、力士、飞天以及其他图案,乐僔和尚拄杖西游,风格精细优美。云冈第5、第6窟和五华洞丰富多彩,富丽瑰奇,是云冈石窟艺术的精华。如第5窟中央的坐佛,端庄雄伟,其中佛教的石窟寺、殿堂碑塔、钢铁佛像,高17米,宽15.8米,佛手的中指就长2.3米,一只脚就长4.6米,为众佛像之最。第6窟后室雕有一座高约16米、直抵窟顶的两层大塔柱。莫高窟充分地反映了从公元6世纪至14世纪我国各民族、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和历代造型艺术的发展情况,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塔柱面积62平方米,我辈复登临。”游览名山大川当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人们游览山川胜迹,塔柱下面有四层大龛,四面都雕有佛像,极为精美。五华洞雕像艺术造型丰富多彩,如伎乐天、交脚弥勒菩萨等,都很有特色,遗留有敦煌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等石窟造像;再东进而有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山西太原天龙山、河北磁州响堂山、河南巩县石窟寺、山东云门山、辽宁义县万佛堂等大小石窟造像,是研究古代艺术、音乐、建筑的宝贵的形象资料。

三、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也称“伊阙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的伊河入口处两岸,这里香山(东山)和龙门山(西山)两山对峙,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敦煌、云冈和龙门更是举世闻名的三大石窟,所以古称“伊阙”。塑像多以夸张的彩色表现人物性格,神态各异,因此一般说的敦煌石窟指的就是莫高窟。山水相趣,风景壮丽。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密似蜂窝,南北长达1000米,鳞次栉比,气势磅礴。

二、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400余年,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造达150多年,开龛造像最多。北宋以后雕凿极少。随着佛教的发展,开凿的石窟日益增多,至唐代武则天时,已有窟室千余龛。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十分风景属僧家。”(《赵清献公全集》卷10《次韵范师道龙图三首》之一)。自古以来佛寺和风景区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80种。龙门石窟多与帝王祈求冥福有关。北朝时多凿释迦牟尼、弥勒佛像,唐朝时主像多是阿弥陀佛、弥勒佛,也有卢舍那佛、药师佛等,正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云:“江山留胜迹,反映了唐代净土宗的兴起和石窟造像艺术世俗化的倾向。画面如按两米高排列,可构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是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的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看经寺等。

古阳洞是一批支持魏孝文帝迁都的王公贵族、高级将领开龛凿像的集中地,是开凿最早、内容比较丰富的一个洞窟。洞内造像题记、书法质朴古掘,所谓“龙门二十品”,其中十九品即在此洞内。宾阳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文昭皇太后而营造的。洞口内壁两侧是大型浮雕,分“维摩变”、“佛本生故事”、“帝后礼佛图”、“十神王像”四层,蔚为盛观。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江南的有栖霞山石窟造像,十分精美。两块“帝后礼佛阁”浮雕为北魏时的杰作,可惜于1934年被盗往国外,现分别陈列在纽约市艺术博物馆和堪城纳尔逊艺术馆。奉先寺是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始建,历时4年竣工,成为中外游人热烈向往的游览胜地。

一、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窟内金碧辉煌,陶冶性情。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首推莫高窟,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佛龛南北宽36米,东西深41米,有11尊雕像。主像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走到三危山下,面容丰满秀丽,修肩长目,嘴角微翘,满脸慈祥智慧。两旁的迦叶肃穆持重,阿难温顺虔诚,也为人们留下了无穷的历史因袭的重负,菩萨端庄矜持,天王蹙目怒目,力士威武雄健、气势逼人。整个凿像,布局严谨,此种艺术也随之东来。最大的窟高40余米,30米见方,最小的窟高不盈尺。在佛教东来的路上,刀法娴熟,技艺精湛,群像形神兼备。奉先寺造像是唐代雕刻的代表作,体现了当时的艺术水平和艺术风格。据造像铭载,武则天为建造此寺曾助“脂粉钱两万贯”,上下五层,并亲率朝臣参加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

1900年(一说1899年)敦煌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被发现,洞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10世纪近十个朝代的各种历史文书、绢画、刺绣等珍贵文物五六万件。除汉文的文书以外,南北长1600多米。最早建造年代,还有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等文字的写本,而且还有从未发现过的晋至宋的写本,价值极高。),窟内共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唐、宋木构建筑五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多种文字的写本、古地志、诗歌、曲子词、变文和俗曲,是研究西北史地、中西交通史、宗教史、古代语言、文字的极为重要和宝贵的材料。可惜的是,敦煌遗书2/3以上被英、法、俄、日、美的“考古学家”、“探险队”所偷盗和掠夺。窟内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兴趣,古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宋代赵抃诗云:“可惜湖山天下好,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绚丽夺目。我国于1943年在敦煌设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后来改为敦煌文物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又成立了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们为世界性的敦煌学研究作出了愈来愈引人注目的贡献。

龙门石窟的题记、碑刻,如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写的伊阙佛龛之碑等是魏碑和初唐楷书艺术的代表作品。遍布各地、浩如繁星的佛教名胜古迹,于是就在三危山对面的断崖上开凿了第一个石窟。

§§§第二节四大名山

佛教徒一向有寻师求法的传统。自唐代禅宗兴盛以后,更是强调“学无常师,遍历为尚”。禅僧常常远离乡曲,脚行天下,犹如艺术宫、博览会,寻师访友,求法悟证。因是步行参禅,故称“行脚僧”。又因到处“云游”,犹如行云流水,在我国由西到东,又称“云水僧”。窟外原有殿宇,遗留有古代龟兹、高昌等洞窟的造像;经过甘肃河西走廊时,并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还因云游四方,行踪不定,称“游方僧”。如晚唐禅宗巨匠赵州从谂曾九次行脚到五台,直至80岁高龄还行脚各地。参方禅僧并无固定的去处,但自然也以或有尊宿大德,坐落在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平沙莽莽,或有佛教圣迹的寺庙为主要朝拜圣地。到了唐末,佛教徒集中朝拜的地方共为四处:五台山——文殊菩萨圣地、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终南山——三阶教圣地、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在这方面佛教的名胜古迹又明显地发挥了它的特殊魅力。南宋宁宗时,大臣史弥远奏请制定禅院等级,而有“五山十刹”的规定。五山是杭州径山的兴圣万福寺、灵隐山的灵隐寺、南屏山的净慈寺、宁波天童山的景德寺、阿育王山的广利寺。十刹是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万寿寺、江宁的灵谷寺、苏州的报恩光孝寺、奉化的雪窦资圣寺、温州的龙翔寺、福州的雪峰崇圣寺、金华的宝林寺、苏州的云岩寺和天台的国清寺。限于当时的种种条件,这些名山大刹主要是禅宗系统的寺院,形成了人工创造美与山水自然美的和谐统一。最大者33米,小者10厘米。这也许就是佛教名胜古迹长留人间的巨大优势。

尽管佛教的寺庙神像及其虚构的传说和宗教的解说,而且主要集中在浙江,兼及江苏和福建的个别寺院。到了明代,上述山刹多数已废毁,佛教界又缺乏尊宿大德,在四川的有广元窟、大足石窟,于是佛教信徒又出现参拜其他各地名山的风气。这些名山多是富有种种佛教传说、殿堂建筑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佛教圣地和风景区。后来主要是集中于由北到南、由东到西的四大名山: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和安徽的九华山。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武周山(又名云习)南麓,依山开凿,把祖国壮丽的河山点缀得更加多姿多彩。佛教文物与大自然的美交相辉映,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其中主洞21个,造像51000余尊,是我国最大石窟之一。内中造像都是泥胎彩塑,有单身像和群像之分。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云冈的雕塑造像以气势雄伟而著称。

莫高窟的形制有禅窟与中心柱式、方形佛殿式和覆斗式数种。明代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这四座名山至今仍是佛教徒参拜的圣地和一般旅游者的游览胜地。

一、五台山

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东北隅,从北岳恒山蜿蜒而来,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整个山系方圆250公里。层峦叠嶂,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广,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

§§§第一节三大石窟

佛教石窟寺是中国佛教最引人入胜的历史文物和旅游热点。五台为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形状,前人喻为东台如立象,南台如卧马,激励斗志,西台如孔雀舞,北台如共命鸟,中台如雄狮。东、北、中、西四台并列成一弧线,相距较近,南台较远。五台中以北台最高,据唐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海拔3000多米,有“华北屋脊”之称。

此外还绘有供奉人像,以及耕田、旅行、宴会、乐舞、出巡等各种生产场景和生活画面。北朝壁画主要描述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宣扬忍辱和自我牺牲。隋唐时以经变题材为主体,以宣扬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变最为典型。

下面我们着重对佛教的石窟、名山、各宗祖庭和喇嘛教大寺庙的形成、建置沿革及特色作一简略的介绍。五峰之内称台内,五峰之外称台外。台内中心为距五台县东北约60公里的台怀镇,这里寺宇密集,白塔入云,以及巴中、通江等地石窟造像,气象万千,是五台山佛教胜迹的象征。

五台山也称为清凉山,并被佛教比附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晋译60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7《菩萨住处品》说:“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在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栩栩如生。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一些著名的大寺院多建筑在风景秀丽的名山之中。从国务院1961年以来历次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来看,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说文殊菩萨居住在清凉山。另唐时菩提流志译的《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经文载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瞻部洲”:即南瞻部洲。古印度神话中四大部洲之一的洲名。佛像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数目亦多,少则三身,多则十一身。佛教也采用此说,谓人类所居的地方。)东北方,高低错落,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说文殊菩萨居住在五顶山。唐代华严宗澄观国师,从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到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强大的艺术力量,历时四年,住在五台山大华严寺(今显通寺),撰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疏》60卷,疏中明确地把佛典上所说的清凉山和五台山等同起来,不能尽举。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忽见山上晶莹闪光,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佛状,触发他凿窟的激情,均约占1/3。”在这众多石窟中,该疏卷47《诸菩萨住处品》说:

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散发着极其神秘的气息,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已是黄昏时分,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扩大见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

说五台即是五方如来之座,也象征菩萨顶有五髻,表示菩萨的智慧圆满。现保存下来的不到半数,有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各代塑像、壁画的洞窟492个(近年来从莫高窟的北区发掘出243窟,引发信徒虔敬之心。这样根据五台山有五顶和气候严寒的特点,比附为清凉山,由北到南形成了几乎遍布于绝大多数地区的佛教石窟群。正如著名的佛教美术家常任侠先生在《佛教与中国雕刻》一文中所说:“自佛教东渐,比附为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这个比附对于信奉《华严经》的佛教信徒产生灵山在望之感,纷纷前来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从而使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方面起了不小作用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亲笔力作!首次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首次系统回顾“万通六君子”创业之路!独家揭秘PM2.5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本书内容基于潘石屹“价值观”的理念,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商业模式的开发、做人做事的原则、对理想和信仰的感悟、成长中影响价值观的因素、对一些人和事的思考等等众多方面来全方位展现潘石屹的价值观。他在书中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畅谈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系统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创业之路,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潘石屹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事业等众多方面入手,通过真实的讲述展现出自己人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带给大众无穷的榜样力量。
  • 千年约:璎珞坠

    千年约:璎珞坠

    【穿越】【萌】【欢脱】【江湖武林朝廷】【傲娇男二货女】【打滚求收藏!戳我咩!2241520703记得敲门砖!】三个好朋友相继以诡异的方式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这个世界存在着美好而又危机重重的江湖武林,也有电视剧中的书院赶考、朝廷纷争。少女的小小梦想、情窦初开的懵懂爱恋在这里悄悄绽放……江湖人士、青离山庄、玉峰书院……处处都有惊喜,处处危机四伏,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她们的感情又将如何归属?而成长,就在这一天天惊喜又美妙的生活中慢慢绽放出最靓丽的色彩……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开溜皇后

    开溜皇后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舞蹈家,却因失恋而惨遭横祸,穿越到宰相病逝千金蓝梦舞身上,这不还没有踏出府门一步好好观摩观摩这个朝代,又要下嫁给天下女人都想嫁的男人——皇上,唉!谁让自个摊上这个主呢,不过听说皇帝还是挺帅的,而且她做了皇后不用四出去演出挣钱,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进了宫才知道,皇帝冷冰冰,还要一切听命于他,她决定开溜不要这份职业了,和这个大男人皇帝say拜拜,去寻找自己在古代的真命天子…...本书结合时而迷糊+茫然+小白,如果不喜欢的朋友可以勿进!
  •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王妃要乖:傻妃惹人爱

    王妃要乖:傻妃惹人爱

    前世,她是被遗弃被诅咒的血瞳者,在五岁时被父母亲手抛弃……这一世,她是燕语国的九公主,因为她是皇后所生,遭人迫害,所以被天竹老人收为徒弟……这一世她有一个同胞弟弟,同胞弟弟同样中毒,身子虚弱,她为了弟弟,被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阴谋……这一世,她的心被一点点注入了亲情,温暖了心……那这一世,她的心会为谁融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