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200000005

第5章 老子(5)

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在最终阶段也像初始阶段一样谨慎对待,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所以圣人总是求别人所不欲求的,不看重难得的宝物;学别人所不学的,补救众人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有所作为。

诵读星级★

六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①,非以明民②,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③;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此两者亦楷式④。常知楷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⑤,然后乃至大顺⑥。

注释①为道:指以道治国。②明民:使民聪明,使民有知识。③贼:祸害。④楷式:王弼本作“稽式”,此从河上公本等古本。楷式,即法式,指原则。⑤反:通“返”,指返朴归真。⑥大顺:即自然。

译文古代善于以道治国的人,不是教人民有知有识,而是教人民无知无识。

百姓所以难于治理,就在于他们掌握的智巧计谋多。所以用智巧计谋去治国,是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计谋去治国,才是国家的福祉。

这两句话是治国的法则。常常记住这个法则,这就是玄德。

玄德幽深啊,邈远啊,与万物冥合,然后达到自然的境界。

诵读星级★★★

六十六章

原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①,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②,必以言下之;欲先民③,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④,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⑤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①百谷王:百川所汇入的地方。谷,小溪,小河。②上民:居民之上,即统治人民。③先民:居民之先,即领导人民。④重:受压迫。⑤推:推举,拥戴。

译文江海所以能成为众多河流汇入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所以能为众多河流汇入的地方。

所以人君要统治人民,必须对他们言语谦下;要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置于他们之后。这样的圣人居于民上而人民不觉得受到压迫,居于民前而人民不觉得受到伤害。因此天下之人都乐于推举拥戴而不厌弃。

正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诵读星级★★★

六十七章

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①。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②,二曰俭③,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④。

今舍慈且⑤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释①不肖:不像,指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②慈:慈柔。③俭:与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之“啬”字同义,即俭束、卑谦的意思。④器长:万民之长。器,物,万物。这里主要指人民。⑤且:取。

译文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很大,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正因为它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如果它像什么具体的东西,它早就渺小得很了。

我有三件法宝,我掌握并保持着它们:第一是慈柔软弱,第二是俭束谦卑,第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

因为慈柔软弱所以能勇敢胜敌,因为俭束谦卑所以能发展壮大,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成为万民的首长。

现在世人舍弃慈柔而取勇敢,舍弃俭束而取壮大,舍弃后面而取前面,死定啦。

慈柔,用来征战则能取胜,用来守卫则能坚固。天道将要求助谁,就用慈柔来保护他。

诵读星级★★★

六十八章

原文善为士者不武①,善战者不怒②,善胜敌者不与③,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④,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⑤也。

注释①士:王弼注:“士,卒之帅也。”武:武力,勇武。②怒:用如《庄子·逍遥游》“怒而飞”之怒,奋也。此处作逞强、斗狠讲。③与:敌对。王弼注:“与,争也。”④德:此指策略。⑤极:法则。

译文善于做将帅者不逞武力,善于作战者不斗狠逞强,善于战胜敌人者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者待人谦卑。这叫作不争的策略,这叫作用人的力量,这叫作配合自然,是自古以来的法则。

诵读星级★★

六十九章

原文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①,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háng)无行(háng)②,攘③无臂,执无兵④,扔⑤无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⑥。

故抗兵相加⑦,哀者胜矣⑧。

注释①为主:指采取攻势,主动进攻。为客:采取守势,守以待敌。②行:行列,阵势。③攘:援臂,此指援臂搏斗。④执:抓住。兵:兵器。⑤扔:义同三十八章“攘臂而扔之”之“扔”,强力牵引。⑥宝:指生命。河上公注:“宝,身也。”⑦抗兵:指力量相当的两军。相加:相对。⑧哀者胜:王弼注:“哀者必相惜,而不趋利避害,故必胜。”高亨《老子注译》:“受侵略的国家,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与敌人作拼死的战斗,则必战胜。”

译文用兵的人说:“我不敢采取攻势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宁愿后退一尺。”这就是说敌人虽欲与我对阵而无阵可对,虽欲与我援臂搏斗而无臂可援,虽欲手执兵器而无兵器可执,虽欲引敌相拼而无敌可拼。

祸患没有比轻视敌人更大的,轻视敌人将葬送自己的生命。

因此力量相当的两军对垒,怀着悲痛心情的一方终将获得胜利。

诵读星级★★★

七十章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①。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②,则③我者贵。是以圣人被(pī)褐怀玉④。

注释①君:义同上句“宗”,宗旨,纲领。②希:通“稀”,少也。③则:效法。④被褐:穿着粗麻布衣。指穷苦生活。被,通“披”,穿。褐,麻布。怀玉:怀藏宝物(指大道)。

译文我的言论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而天下却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实行。

我的理论有它的宗旨,行事有它的纲领。人们没有掌握这个根本,所以不能理解我。

理解我的人非常的少,效法我的人尤为难得。所以圣人总是外披粗衣而内怀美玉。

诵读星级★★

七十一章

原文知不知①,上;不知知②,病③。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④。

注释①知不知:知道却不以为自己知道,即谦虚之意。②不知知:本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即不谦虚。③病:祸害。④“圣人不病”四句:王弼本作“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语意不顺且重复,此据《太平御览》引文调整改正。

译文本来知道而自己认为不知道,是上等;本来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就糟糕。圣人不犯错误,因为他认识到错误是错误;能认识到错误之为错误,所以就不犯错误。

诵读星级★★

七十二章

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①其所居,无厌②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xiàn)③,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释①狎:通狭,狭窄,此作动词用。②厌:通“压”,迫压。③自见:自我表现。

译文当人民不畏惧威压的时候,对统治者最大的威胁也就来了。

所以不要逼迫人民的生存之地,不要断绝人民的生存之路。只有不威压人民,统治者才不会受到人民的厌恶。

所以圣人自知而不自我表现,自爱而不自命高贵,因此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选择前者自知、自爱。

诵读星级★★

七十三章

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①。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②。]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chǎn)然③而善谋。

天网恢恢④,疏而不失。

注释①“勇于敢”二句:蒋锡昌说:“七十六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敢,即坚强;不敢,即柔弱。”杀,死。与下句“活”字相对。②是以圣人犹难之:此句为六十三章之文重出于此,严遵本、景龙碑本等多种古本皆无此句,可删。③然:宽缓的样子。④天网:喻天道自然。恢恢:广大的样子。

译文人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活命。这两者一利一害。

天道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

自然的规律,是不争斗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得到好的效果,不用召唤而自动来归附,宽缓自如而善于筹划。

天道之网恢宏无边,稀疏而不会有一点漏失。

诵读星级★★

七十四章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①,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②。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zhuó)③。夫代大匠者,希有不伤其手矣④。

注释①为奇者:为诡异非常者,如造反闹事、犯上作乱等。奇,王弼注:“诡异乱群谓之奇也。”②常:恒,永恒。司杀者:指天道。③大匠:高明的工匠。斵:砍。④希:通“稀”,少。

译文人民不怕死,统治者为什么用死去威胁他们呢?假使人民总是怕死,那么对于造反闹事的人,我可以抓起来把他杀掉,谁还敢作乱呢?

有一个永恒的司杀者负责杀人。如果代替司杀者杀人,那就像代替大匠砍削木头一样,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诵读星级★★★

七十五章

原文民之饥,以其上①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②,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③,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④,是贤于贵生⑤。

注释①上:指统治者。②有为:指政令烦苛、赋税繁重之类。③求生之厚:即生生之厚,指过分追求权力、财货和一切享受。④无以生为:即不唯生是务,不追求生活的享受、物欲的满足。⑤贵生:即生生之厚,厚养生命。

译文人民所以饥饿,是由于统治者吞食的税赋太多,所以陷于饥饿。

人民所以难于治理,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烦苛强作妄为,所以难于治理。

人民所以不畏死,是由于统治者过度追求私欲的满足,所以人民不畏死。

只有不唯生是务、清静寡欲的人,才胜过极力追求生活享受的人。

诵读星级★★★

七十六章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①。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②,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③。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注释①坚强:指尸体僵硬。②徒:通“涂”,道路。一说作类讲,也通。③“兵强则不胜”二句:《列子·黄帝》《淮南子·原道》引此文作“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文义更好理解,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即据此改正。按,据王弼本亦可讲通,“木强则兵”之“兵”,用作动词,用刀砍。

译文人活的时候身体柔软,死了便变得僵硬。草木活的时候枝叶柔脆,死了便变得枯槁。

所以坚强是死亡之道,柔弱乃活命之途。

所以刀子过于锋利就容易折断,树木长得高大就会被砍掉。强大处于劣势,柔弱具有优势。

诵读星级★★★

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②,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③,其不欲见(xiàn)贤④。

注释①张弓:把弓箭拉满。高亨说:“古人张弓,弦的位置高,则向下移;弦的位置低,则向上移。弦长有馀,则剪去;弦短不足,则增补。”与:通“欤”,语气词。②损:减损。③“为而不恃”二句:已见二章。④见:表现,显露。贤:贤能,能力。

译文自然规律,岂不如同把弓拉满一样呀!高了就压下一点,低了就抬高一点;拉得过满就适当减力,拉得不够就适当使劲。

自然的规律,减损多余的来弥补不足的。人类制定的制度却不是这样,减损财富不足的来奉养财富有余的。

谁能以多余的财物来奉养天下人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

所以圣人推动万物而不以为自己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他不想表现自己的贤能。

诵读星级★★★

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②,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③,是谓天下王。”

正言若反。

注释①以其无以易之:王弼本“其”字前脱“以”字,此据帛书甲、乙本补。②垢:屈辱,耻辱。③不祥:灾殃。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摧毁坚强之物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可是没有人能实行。

所以圣人说:“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算是国家之主;能承担全国的灾殃,才能为天下之王。”

正面说出来的话却好似反话。

诵读星级★★★

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①,〕安②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③。有德司契,无德司彻④。

天道无亲,常与⑤善人。

注释①报怨以德:王弼本此句位于六十三章,与上下文义不合,据陈柱、严灵峰之说移于此处。②安:连词,乃,就。《战国策·赵策一》:“秦与韩为上交,秦祸安移于梁矣。”③左契:指债权人所持之契约、字据。契,即券契,即今天的合同。古代刻木为契,剖分为左右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为符信。贷方执左半,借方执右半。责:索求,催讨。④彻:周代的税法名。此指税收。《论语·颜渊》:“盍彻乎。”郑玄注:“周法,什一(十分取一)而税谓之彻。”⑤与:帮助。

译文调和大的怨恨,必然会遗留下一些小的不满。用德来报答怨,才可以成为善。

所以圣人手执借据而不责求借债者偿还。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人那样宽容,无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严苛。

天道无所偏爱,总是帮助善良的人。

诵读星级★★

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①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②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①什伯人之器:王弼本作“什伯之器”,严遵本、河上公及帛书甲、乙本均作“什伯人之器”,从之。高明说:“‘十百人之器’,系指十倍百倍人工之器,非如俞樾独谓兵器也。经之下文云:‘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舟舆’代步之器,跋涉千里可为十百人之工;‘甲兵’争战之器,披坚执锐可抵十百人之力。可见‘十’乃十倍,‘百’乃百倍,‘十百人之器’系指相当于十、百倍人工之器。”②结绳:用绳子打结以记事,是文字产生以前的一种帮助记忆的方法。相传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之书契。”

译文国家要小,人民要少。使人民有十倍百倍功效的器具却不使用,使人民重视生死而不轻易迁徙远方。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陈列使用。使人民重新回到用给绳子打结的方式记事的自然状态。

人民以其饮食为甘,以其服饰为美,以其居处为安,以其习俗为乐。邻国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犬吠之声可以互相听到,人民从出生到老死都不相往来(彼此不相干涉也没有矛盾)。

诵读星级★★★

八十一章

原文信言①不美,美言②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③,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④,既以为人己愈有⑤,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⑥而不争。

注释①信言:真话,由衷之言。②美言:华美之言,巧言。③博:炫耀。④不积:不私自积聚财富。⑤既:尽,全都。为人:与下句“与人”义同。⑥为:帮助。

译文真实的言辞不华美,华美的言辞不真实。

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

有知识的人不炫耀,炫耀的人无知识。

圣人不积聚财富,全都施予别人而自己愈富有,全都施予别人而自己愈饶足。

自然的法则,利人而不害人;圣人的法则,帮助人而不争夺。

诵读星级★★★

同类推荐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间的精妙故事,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介绍了培根“关于真理”、“面对死亡”、“宗教信仰”、“论复仇”、“父母与子女”、“婚姻与独身”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热门推荐
  • 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在本书上篇中,详细介绍了人生必交的10种朋友对人生的意义,为大家找到这些朋友提供了众多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些与每种朋友交往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下篇则为诸多需防之人详细刻画了面貌,揭露他们的一系列“罪证”与伎俩,同时,也从诸多史实、寓言和故事中汲取真经,告诉你前辈们或别人防范和对付他们的方法、技巧。另外,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读者加深对处理朋友关系的方法的了解,而且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际方法,并总结出自己的交际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朋友,避开对自己不利的小人。
  • 后屋

    后屋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一个出苦大力以求草间存活的女子,在浮躁的多伦多过着浮躁的生活。在城市中寻找一个不再流浪的归宿,一场如游戏般的邂逅,两段难于举棋的交融。苦等一句曾经爱过,却换来是永不相见。爱是一种让你享受欢愉和痛苦的过程。
  • 女人心灵圣经

    女人心灵圣经

    西方人崇尚《圣经》,因为它如同一部知人心的天书,帮助人们解烦恼,去忧愁,教导人们如何宽心。《女人心灵圣经》虽然不能与它媲美,但它会帮助现代女性们彻底释放心灵,找到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闪光点……
  • 用争气代替生气

    用争气代替生气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成功,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但有时你会遭遇挫折,会遭遇别人的嘲弄与排挤,这就是生活!生活需要你面对自己的不幸与失意,需要你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奋起,需要你在痛苦时寻找快乐,在愤怒时选择冷静,在执迷时敢于放弃,在失意时学会忘记!正所谓用争气代替生气!生活中有太多不值得我们去计较的事情了,公平、完美、屈辱、顾虑、失去……面对这一切,正是你的太过执著让你失去了生活本应有的快乐与幸福,学会淡泊、学会忘记、学会放弃、学会不去计较、学会用争气代替生气,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超脱。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楼水黛梦

    红楼水黛梦

    她是孤女,一身傲骨,满腹才华他是王爷,位尊权重,清冷如月本以为今生无情,却不想偶然的一次患难与共,让他记住了那个柔弱而又坚强的女子,从此后,大海捞针我也要将你找到王府、皇宫、皇子、公主杀父之仇,诸子夺嫡、嫁祸于人、移花接木谁也阻止不了我的决心你注定是我的王妃耳旁一个温热的声音狠狠的说:“记住,你永远是我的,不管是人还是心”龙沐望着窗外,有些凄然的道:“既然做不成你的良人,那就让我做你心中最敬重的兄长,无论何时,你的身后都有我守候的目光”宝玉急切的道:“我的心里只有妹妹一个人,我恨不得立时化成灰,让你们明白我的心到底是怎样的。”恍惚中,黛玉扑在那个熟悉的怀里,喃喃的道:“明知道这是梦,可我却想就这样抱着你,永远不要醒来。”望着夜空中那轮清月,水溶叹道:“一面是舍命恩重,一面鹣鲽情深,我该何去何从,老天,你真残忍。”黛玉凄然的道:“我不想你做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亦清,你娶她吧。”说完,一滴清泪孤零零的倏然滑落。只见水溶浅浅一笑,清隽的脸上是难掩的柔情,低低的道:“傻瓜,我宁可负他人,也绝不会负你呀。”若兰的新文《一水溶玉梦红楼》人幽若兰《再梦红楼潇湘情》心随碧草《红楼之禛心锁玉》妙莲居士《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 刁蛮公主撞冷王

    刁蛮公主撞冷王

    她是公主,却因为眼光挑剔,七挑八剔,导致双十年华还未出嫁。他是王爷,却因为克妻之命,七克八克,导致年过而立仍孑然一身。为了生活不沉闷,公主下定决心,要超度这冷王府,让它鸡犬升天,鸡飞狗跳。事实证明,刁蛮公主很折腾,哪怕睿智沉稳如冷王,也不时抚额无奈,略感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