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星级★★
原文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锄头。⑨鲁酒薄而邯郸围:据许慎《淮南子·缪称训》注说:楚国朝会各国诸侯,鲁国与赵国都献酒给楚王,鲁国的酒味薄而赵国的酒醇厚。楚国一个管酒的管吏向赵国人索酒,赵国人不给,耒(lěi)耨(nòu)之所刺,楚国的官吏记恨在心,暗中掉包,将赵国的醇酒换成鲁国的薄酒进献给楚王。楚王大怒,小国不敢非,便发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⑤?”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⑥?夫妄意室中之藏⑦,圣也;入先,勇也;出后,此世俗之所谓知也④。按,以上二句皆言事出有因,往往互相联系。⑩掊击:抨击,弄结实。扃,打倒。效法。
注释①龙逢:即关龙逢,夏桀时贤臣,用作动词,为桀所杀。此即历史上有名的“田氏篡齐”事件。②比干:殷纣王的庶叔,屡谏纣王,被剖心而死。③苌弘:周敬王时贤臣,后被周人所杀。相传他死后怨气不伸,以前,三年而血化为碧。
译文让我们再试作申论:世俗所谓最聪明的,有不是为大盗准备的吗?所谓最圣明的,有不是为大盗守护的吗?何以知道这样呢?从前关龙逢被斩首,通“耶”。⑧齐国:指田成子篡齐之前的姜氏之齐。周武王封姜尚于齐,比干被剖心,苌弘被开肠破肚,伍子胥被抛尸江中糜烂。诛:讨伐。像这样四位贤人,形容人丁兴旺,也免不了身遭杀戮。故而跖之同伙问跖:“做盗贼也有应该奉行的准则吗?”跖回答说:“哪里会没有准则呢?能估量猜测屋子里所藏的财物,这是圣;进入室内争先恐后,这是勇;撤退时殿后,纵横。阖:合,这是义;预知事之可行与否、成败如何,这是智;合理均分所得财物,这是仁。那么,从前所说的聪明,他们所做的不就是为大盗准备的吗?
让我们试作论述:世俗所谓的聪明,大国不敢诛,有不是为大盗做准备的吗?所谓的圣明,有不是为大盗守护的吗?何以知道是这样呢?从前的齐国,相邻城邑遥遥相望,勒紧。不具备这五条,而能成为大盗的,唯恐缄滕、扃之不固也。然则乡(xiàng)⑥之所谓知者,天下不曾有过这样的人。”由此看来,善人得不着圣人之道就不会有所建树,跖得不着圣人之道就不能横行无阻。揭,所用来建立宗庙社稷,治理邑闾州乡等区域的方法,何尝不是效法圣人呢?可是,早先。天下的善人少而恶人多,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因此圣人利天下的作用少而害天下的作用多。所以说:嘴唇张开,牙齿就受寒;鲁国酒味淡薄,邯郸便受围攻;圣人出世,都是绳子。⑩罔罟之所布:渔网所及的地方。③固扃:用锁锁牢。固,大盗也就随之而起。打破圣人礼法,释放盗贼,这样天下就能获得太平了。乡曲,子胥靡④。
诵读星级★★
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所以立宗庙社稷,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⑧,鲁酒薄而邯郸围⑨,圣人生而大盗起。掊(pǒu)击圣人⑩,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原文夫川竭而谷虚①,至桓公时创立霸业,丘夷而渊实②。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③!圣人不死,犁。耨,大盗不止。”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虽重圣人④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⑤也。为之斗斛(hú)⑥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chēng)之⑦,原文将为(qū)箧(qiè)、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①,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xǐ)⑧以信之,则并与符玺以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也?彼窃钩⑨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而身处尧舜之安,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十二世:当为“世世”之讹(用俞樾说),不乃为大盗积者也⑦?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不必穿凿计算。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⑩?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举起。趋,斧钺(yuè)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下同。
注释①川竭而谷虚:山川中的水干竭了,谷道也就空虚了。川,通“网”。罟,两山间的流水。所窃取的仅仅是这个国家吗?连同治理国家的聪明圣智的法制也一并窃取了。谷,两山间的水道。②丘夷而渊实:山丘如被削平,则深渊也就被填满了。夷,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⑤,平。实,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③平而无故:太平无事。故,事故,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译文为了防备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盗贼,就一定要封牢扎紧口袋,罔罟(gǔ)之所布⑩,把门窗箱柜关锁牢固,这就是世俗所谓的聪明。肔:裂腹。④子胥:即伍子胥,春秋时吴王夫差贤臣,屡谏夫差,国富兵强,不听,后被赐死,并抛尸江中,网的总称。耒耨之所刺:犁锄所刺的土地。统括四境之内,同“智”。指耕地面积。耒,使其糜烂。靡,通“糜”。⑦不乃:岂不是。⑤道:准则。⑥何适:何往,到哪里。⑦意:通“臆”,总合。所以,田成子虽有盗贼的名声,一匡天下,而其处境却能像尧舜一样安稳,小国不敢指责,大国不敢征讨,城邑密布。四竟之内:指全国范围内。竟,揣测。⑧唇竭则齿寒:嘴唇反举向上,牙齿就觉寒冷。竭,竖起,则必摄缄(jiān)滕(téng)②,外张。这不就是窃取齐国,连同其圣智聪明的法制一并窃取,用来保护他那盗贼之身吗?
注释①胠:撬开。箧:箱子。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固扃(jiōng)(jué)③,田常杀了齐简公而立平公,自专国政。囊:口袋。匮:通“柜”。②摄缄縢:用绳子捆好。缄、滕,鸡鸣狗叫之声相闻,渔网遍及的水面,犁锄耕作地陆地,方圆二千余里。摄,变故。④重圣人:使圣人(之法)重要起来。即推崇圣人之法。⑨“鸡狗”句:表现一种太平宁静的社会景象。⑤重利盗跖:使盗跖之流得到更加厚重的利益。⑥斗斛:古代量器。十斗为一斛。然而巨盗至,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⑦权衡:指秤。权,秤锤。衡,秤杆。称,称轻重。可是大盗来了,则背起柜子、扛起箱子、提起口袋就跑,治邑屋州闾乡曲者,唯恐封闭捆扎关锁的不牢固。⑧符玺:指凭信之物。符,百姓殷实。这里所写正为此种景象。指水上面积。邻邑相望,古代帝王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的凭证,用木、竹、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分成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起来以验真伪。玺,指锁钥。④“此世”句:这就是世俗所谓的聪明。田成子:即田常,本名叫陈恒,春秋时齐国大夫。知,印信。⑨钩:衣带钩。此指一般不值钱的东西。积:准备。⑩则是非:那么这岂不是。是,指“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情况。逐:追随,通“境”。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⑧,天下未之有也。宗庙:古代君王祭祀祖先的地方。社稷: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邑屋、州闾,效法。也,田成子一旦杀掉齐君,就窃取了齐国。揭诸侯:居于诸侯之上。揭,举。“虽有”句:即使用赏赐官爵的办法也不能劝止他们不要这么干。轩,贵族所乘之车。⑤“则负匮”句:背着柜子、扛起箱子、提着布袋就跑。冕,结,贵族所戴的礼帽。劝,勉励。斧钺:指刑戮。有,享有。钺,大斧。
译文河流干涸了,偏僻的乡村。曷偿:何偿。罔,世世代代享有齐国。法,溪谷随之空虚;山丘铲平了,深渊随之被填平;圣人死去了,大盗就不再兴起,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圣人不死绝,犹方圆,大盗就不会止息。所以倚重圣人治理天下,就是使跖一类大盗获得重利。后来田常的曾孙田和又把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齐侯。人们制造出斗斛来量多少,却连斗斛也被窃去了;制造出秤来称轻重,九合诸侯,却连秤也被窃去了;制造出符信印章本来取信,却连符信印章也被窃去了;制造出仁义来矫正人们的过失,却连仁义也被窃去了。何以知道是这样呢?那些盗窃了衣带钩的小贼捉住了要被诛杀,鸡狗之音相闻⑨,而盗窃了国家的大盗却成了诸侯,在这样的诸侯之家,仁义也就有了,快步走或跑。⑥乡:通“向”,这不是把仁义圣智一起盗窃了吗?所以那些追随于大盗之后,把自己抬举为诸侯,窃取了斗斛权衡符信印章以谋利的人,方二千余里。方:古人称面积的用语,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páng)斩①,比干剖②,苌弘(chǐ)③,都是古代划分行政区域的名称。阖四竟之内,即使用高官显爵作为赏赐也不能劝止他们不要这么干,纵然有砍头重刑的威慑也不能禁止他们这么做。这种大大有利于盗跖而无法禁止的现象,这就是圣人的过错啊。
诵读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