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一东①
注释①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相同(当然是指隋唐时期官方颁布的韵书划分的韵部)。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韵书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卷,东韵是上卷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依此类推,不再一一说明。
原文云对雨①,雪对风,晚照②对晴空。来鸿③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④,六钧弓⑤,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⑥,天上广寒宫⑦。
注释①云对雨:在诗歌中云与雨平仄相反,意义属于同类,因此可以相对仗。下面以此类推。如唐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②晚照:傍晚的阳光。如宋代宋祁的《玉楼春》:“且向花间留晚照。”③鸿:大雁,也称为鸿雁。它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以及羁旅伤感,所以在诗中被广为引用以寄托此意。《诗经》里有“鸿雁于飞”的句子,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范仲淹有“衡阳雁去无留意”句。④三尺剑:故事出《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医曰:‘疾可治。’高祖骂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⑤六钧弓:《春秋左传·定公八年》:“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用来比喻强弓。⑥清暑殿:西晋佚名撰《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⑦广寒宫:神话里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
原文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①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①途次:旅途中的住宿处。
原文沿①对革②,异对同,白叟③对黄童④。江风对海雾,牧子⑤对渔翁⑥。颜巷陋⑦,阮途穷⑧,冀北⑨对辽东⑩。
注释①沿:继承。②革:改变。③白叟:指白发老人。唐韩愈《元和德圣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宋朝苏辙的《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白叟黄童,织妇耕夫,庶几休焉,日月以须。”④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后就消失了,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宋苏轼《送杨孟容》:“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⑤牧子:指牧童。《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 ⑥渔翁:指老渔人。唐朝杜甫的《秋兴》诗之七:“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⑦颜巷陋:是指孔子的弟子颜回。孔子认为他虽然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个贤达的人。在《论语·雍也》中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句子。本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唐许浑《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颜巷雪深人已去,庾楼花盛客初归。”⑧阮途穷:三国时候的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生性好酒,常常独自驾着牛车,载着一坛好酒,边行边喝,有时前面没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场,再转向其他道路继续前行。一日来到山巅,曾感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古诗中一般喻指令人悲哀的陌路。唐杜甫《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泪。”⑨冀北:大致为现在的河北、山西两省以及辽宁省辽河以西、河南省黄河以北的一片区域。⑩辽东: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明朝在现在的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防守边境。
原文池中濯足水①,门外打头风②。梁帝讲经同泰寺③,汉皇置酒未央宫④。尘虑⑤萦心,懒抚七弦绿绮⑥;霜华⑦满鬓,羞看百炼青铜⑧。
注释①濯足:语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本谓洗去脚上的污泥。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退不终否,进亦避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②打头:即顶头。谓风浪阻碍前进。宋范成大《泊长沙楚秀亭》诗:“舟行风打头,陆行泥没鞍。”元朝萨都剌的《高邮阻风》:“离家十日得顺水,不卸蒲帆一千里。忽然今日风打头,寸波寸水逆上流。”③梁帝:指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以帝王之尊,舍身事佛,成为千古笑谈。④汉皇置酒未央宫:典出《汉书·高帝纪下》:“高帝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未央宫,置酒前殿。”未央宫是当时的宫殿名字。⑤尘虑:即俗念。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道芽期日就,尘虑乃冰释。”⑥绿绮:“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以及蔡邕的“焦尾”合称四大名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辞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与他。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 “绿绮”遂成古琴别称。⑦霜华:也可写作“霜花”。喻指白色须发。唐温庭筠《达摩支曲》:“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⑧青铜:古人使用的镜子一般是青铜打造的,所以用青铜来代称古镜。这种镜子的表面要经常磨,否则照镜时会由于表面存在划痕或污垢而模糊不清,古时市井当中有专门以磨镜为业的人。
原文贫对富,塞对通,野叟①对溪童。鬓皤(pó)②对眉绿③,齿皓对唇红。天浩浩④,日融融⑤,佩剑对弯弓。
注释①野叟:指村野老人。唐杜荀鹤《乱后山居》:“野叟并田锄暮雨,溪禽同石立寒烟。”②鬓皤:白色的鬓发。皤形容白色,比如白发皤然。③眉绿: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以画眉,把自己的眉毛描画成青黑色的柳叶形。④浩浩:广大的。⑤融融:温暖的。
原文半①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jì)③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①半:是虚指而非实指,是古诗中常用的手法,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诗词中的常用的还有双、几、数、对、独、点、寸等。②野渡:荒落之处或村野的渡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③芰:古书上指菱。菱,俗称菱角。两角的叫菱,四角的叫芰。《红楼梦》中的《紫菱洲歌》中有“池塘一叶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的诗句。
二冬①
注释①“冬”和“东”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完全一致,但在古时读音不同,所以分属不同的韵部。
原文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①。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②,叶公龙③,舞蝶对鸣蛩(qióng)④。
注释①暮鼓晨钟:古代寺庙傍晚击鼓、早晨敲钟以报时。②冯妇:人名。《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晋国人,善搏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人们的取笑。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③叶公龙:叶公为春秋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典出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之而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④蛩,蝗虫的别名,俗称“蚱蜢”。
原文衔泥双紫燕,课①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②,秋天塞外雁雍雍③。秦岭④云横,迢(tiáo)递⑤八千远路;巫山⑥雨洗,嵯峨⑦十二危峰。
注释①课:致力于,从事。②恰恰:象声词,黄莺的叫声。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③雍雍:象声词,大雁的叫声。《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④秦岭:秦岭山脉中段,位于今陕西省中部。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⑤迢递:遥远的样子。⑥巫山:明陆应阳《广舆记》: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二峰。⑦嵯峨:山高貌。
原文明对暗,淡对浓,上智①对中庸②。镜奁(lián)③对衣笥(sì)④,野杵(chǔ)⑤对村舂(chōng)⑥。花灼烁(shuò)⑦,草蒙茸(róng)⑧,九夏⑨对三冬⑩。
注释①上智:智力特突出的人。《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孙子·用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②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本来指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里是中等人才的意思。③奁: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④笥:盛衣服的方形竹器。⑤杵:用以捣物的木棒。⑥舂:古代称为碓,舂米的器具。⑦灼烁:光亮的样子。⑧蒙茸:草乱的样子。茸,小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苏轼《后赤壁赋》:“披蒙茸。”⑨九夏:夏季的九十天。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中的《林钟六月》 :“三伏渐终,九夏将谢。”⑩三冬:三个冬季,就是三年。《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原文台高名戏马①,斋小号蟠(pán)龙②。手擘蟹螯(áo)③从毕卓,身披鹤氅(chǎng)④自王恭。五老峰⑤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⑥大,响传风雨若金镛(yōng)⑦。
注释①戏马: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戏马,台名,亦名掠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据说项羽曾于此驰马取乐。《南齐书》:“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 ②蟠龙:书斋名。出自《晋书·刘毅传》: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曾在南州修筑一书斋,上面绘满龙的图案,称为盘龙斋。盘、蟠在此处义同。③蟹螯:螃蟹的两个大前足。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和《晋书·毕卓传》:“晋毕卓嗜酒,语人曰:左手擘蟹螯,右手执酒杯,乐足一生矣。”④鹤氅: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套。《晋书·王恭传》:“王恭尝披鹤氅行雪中,孟昶见曰:此真神仙中人也。”⑤五老峰:山峰名,在江西庐山的南部,由五座小山峰构成。李白《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⑥三姑石:山上的三块巨石。在今福建省武夷山。⑦金镛:一种乐器,青铜铸造的大钟。
原文仁对义,让对恭,禹①舜②对羲③农④。雪花对云叶⑤,芍药对芙蓉。陈后主⑥,汉中宗⑦,绣虎⑧对雕龙⑨。
注释①禹:指上古传说中的帝王夏禹。据《史记·夏本纪》载:禹为黄帝轩辕氏之玄孙,姓姒,名文命。传说远古时期,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帝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但因水九年不息鲧被诛。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将水引入大海。禹治水有功,初被封为夏伯,故称“伯禹”。后受舜禅让,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②舜:虞舜。三皇五帝之一,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地,故姚姓。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帝舜、大舜、虞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③羲:伏羲。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帝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传说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神话传说。④农:神农。据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感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相传他是农业的发明者。《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他也是医药之祖。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流传久远。⑤云叶:像叶子一样的彩云。⑥陈后主: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他统治时,陈的政治日趋腐败,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对于一衣带水的强大隋朝了无防备。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589),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陈亡。他写的最著名的诗是《玉树后庭花》:“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后来被当作亡国之音。⑦汉中宗:汉宣帝刘询。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在位二十五年,很有作为,班固称之为“功广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⑧绣虎:指曹植。宋曾慥《类说·玉箱杂记》:“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⑨雕龙:指南朝梁刘勰,著有《文心雕龙》一书。
原文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①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②。
注释①逸民:指避世隐居的人。②疏慵:懒散。
三江
原文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①对蕙帐②,玉斝(jiǎ)③对银(gāng)④。青布幔⑤,碧油幢(chuáng)⑥,宝剑对金缸⑦。
注释①蓉裳:芙蓉花做的衣裳。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②蕙帐:香草做成的帐子。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③斝:古代盛酒器具,圆口,三足。④:油灯。宋晏几道《鹧鸪天》:“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⑤幔:布帐。⑥幢: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又指佛教用物经幢。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⑦缸:疑“”之误。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镞为“”。金,金属铸成的箭镞。
原文忠心安社稷①,利口②覆家邦③。世祖中兴延马武④,桀(jié)王失道杀龙逄(páng)⑤。秋雨潇潇,漫烂黄花⑥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⑦绿竹正盈窗。
注释①社稷:国家。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②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③家邦:国家。④马武:汉代名将。典出《后汉书·马武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⑤龙逄:指夏朝忠臣关龙逢。夏桀王荒淫无道,不理朝政。关龙逢常引黄图直谏,立而不去,夏桀烧去黄图,以龙逢“妖言犯上”为罪,将他囚禁杀死。⑥黄花:此处特指菊花。宋李清照《醉花阴》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⑦扶疏:植物错落有致的样子。宋姜夔 《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原文旌①对旆(pèi)②,盖③对幢④。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⑤对三江⑥。山岌(jí)岌⑦,水淙淙(cóng)⑧。鼓振对钟撞。
注释①旌:古代的一种旗子,旗杆顶上用五色羽毛作装饰。②旆:古时末端形状像燕尾的旗。③盖:车盖,古代竖立在车上用来遮阳蔽雨的器具。④幢: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⑤九泽:古代的九个大湖。明陆应阳《广舆记》:“吴越之间具区,楚云梦,秦杨纡,晋大陆,郑圃田,宋孟诸,齐海隅,燕巨鹿,并昭余祁,为九薮。”薮即泽也。⑥三江:古代的三条大河。《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蔡沉注:“三江在震泽下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⑦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⑧淙淙: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
原文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①,道旁系剑子婴②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