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00000037

第37章 幼 学 琼 林(17)

注释①喝雉呼卢:也作“呼卢喝雉”。卢、雉:古代赌博时骰子掷出时的两种“彩色”。五子全黑为卢,为最旺采;三黑为雉,为次旺采。形容赌徒为了求旺一面掷骰子一面叫喊的情景。②穿杨:《战国策·西周策》里记载楚国养由基的故事。在百步之外射穿选定的某一片杨柳的叶子,以此形容射箭技术很高明。③贯虱:《列子·汤问》中纪昌学射之事。箭能从虱心穿过,形容其射技十分高明。④樗蒲:古代的博戏。起于汉魏,盛于晋。以掷骰决定胜负,看掷得的骰色而定。⑤双陆:又称“双六”。古代的博戏,局如棋盘,左右各有六路。棋子称“马”,黑白各十五枚。两人游戏,骰子掷采行马,白马从右到左,黑马反之,先走完者胜。大概始于汉代,在曹魏时期流行。⑥橘中之乐:相传古时巴邛有一户人家的橘园,秋后结了两个比斗还大的橘子。剖开后,里面竟然有两位老人在下象棋,谈笑自若。其中一老人还说:“橘中之乐不减商山。”⑦陈平:汉初人,相传曾为刘邦六出奇计。汉高祖在平城白登山,被匈奴冒顿包围了七天七夜。其中冒顿妻阏氏兵在一侧,陈平查到阏氏性妒,于是做木偶美人,舞于城上,阏氏望见,以为是真人,害怕攻破城后,冒顿会纳其为妾,于是退军,白登之围旋即被解。⑧孔明:诸葛亮,传说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发明了木牛流马运粮。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木牛即今小车之前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

译文善于掷骰子赌博的称作喝雉呼卢;善于射箭者能百步穿杨,射中虱心。樗蒲这种博戏与后世的双陆有相似之处,橘中之乐是指曾有两位老人在橘中谈笑对弈象棋。陈平曾经造了一个木偶美人,利用匈奴阏氏的妒心,化解了汉高祖白登之围;诸葛亮造了木牛流马,帮助刘备运送军粮。

原文公输子①削木鸢(yuān),飞天至三日而不下;张僧繇(yáo)②画壁龙,点睛则雷电而飞腾。然奇技似无益于人,而百艺则有济于用。

注释①公输子:古代著名工匠,又称鲁班,姓公输,名般,春秋时鲁国人。传说他曾经用木头制成像鸟的飞行器,即木鸢,用来窥视宋城,在天上能飞三日而不掉下来。②张僧繇:南朝梁画家,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载:张僧繇特别擅长画龙,他曾在金陵安乐寺墙上画龙,画了四条栩栩如生的龙,但却都没有点眼睛。众人怂恿他点上龙眼,他刚刚点了两条龙的眼睛,顿时闪电四起,两条龙腾空而去。

译文公输般削竹木为鸢,飞上天空三日还没有落下;张僧繇在安乐寺壁上画龙,点了龙睛后,龙便飞腾而去。但是过于奇巧的技艺,对世人并没有好处,日常所需的各种工艺技能,则可供人利用而有所助益。

讼狱

原文世人惟不平则鸣①,圣人以无讼为贵②。上有恤刑③之主,桁(héng)杨雨润④;下无冤枉之民,肺石⑤风清。虽囹圄⑥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

注释①不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②无讼为贵:《论语·颜渊》:“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③恤刑:用刑慎重不滥。④桁杨雨润:本意为桁杨像细雨润物,后比喻贤明的君主慎用刑,而使罪犯被感化向善,犹如细雨滋润万物。桁杨:古代的一种刑具,枷在犯人的脚上或脖子上。⑤肺石,传说为古代放在朝廷门外的石头,百姓可以站在石头上面控诉地方官员,因为色赤并且如肺形所以得名肺石。⑥囹圄:牢狱。

译文百姓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圣明的人认为人世间没有官司可打是最宝贵的。上面有慎用刑法的君主,用刑犹如细雨滋润万物,使罪犯被感化而向善;下面也没有被冤枉的百姓,用来喊冤的肺石则冷冷清清。虽然幽禁之苦能帮助人们弃恶从善,牢狱可能就是福堂;上古的民风淳朴,在地上画一个圈也能成为监狱。

原文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①之争;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②之惨。狴犴(bìàn)③猛大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

注释①鼠牙雀角:《诗经·召南·行露》中有“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何以诉我讼”的诗句。后来用“鼠牙雀角”作为争讼之辞。②抢地吁天:以头碰地,口呼天。形容状况极为凄惨。③狴犴: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善于守门,长得勇猛肥大,因此古代的牢门上常画有它的图形。

译文和人结怨打官司可以说是“鼠牙雀角”的争斗,但是犯人诉讼冤情则有“抢地吁天”的惨状。狴犴生得勇猛肥大,能看门守户,因此古代的牢门上常画有它的图形;棘木外面长着针刺但里面却是直的,所以古代的司法官大多在棘木下审理案件。

原文乡亭之系有岸①,朝廷之系有狱,谁敢作奸犯科;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赎,上当原情定罪。囹圄是周狱,羑(yǒu)②里是商牢。桎梏(gù)③之设,乃拘罪人之具,缧绁(léixiè)④之中,岂无贤者之冤。

注释①乡亭:古代基层行政单位。古代称乡亭拘押罪犯的地方为岸。②羑: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商纣王曾将周文王囚禁于此。③桎梏:古时用来锁住犯人手脚的刑具。《周礼·秋官·掌囚》:“中罪桎梏。”郑玄注:“在手曰梏,在足曰桎。”④缧绁:也作“累绁”,拘捕犯人时用的绳子,引申为囚禁。

译文乡亭的监牢有“岸”,朝廷的监牢有“狱”,谁还敢为非作歹,违法犯罪;死了的人不可能再活过来,服过刑的人也不可能再用金钱赎回,所以上面应当按照实际情况量刑定罪。“囹圄”是周代的监狱,“羑里”是商代的牢房。桎梏是用来拘捕犯人的刑具;在囚禁的犯人之中,怎么可能没有被冤枉的好人。

原文两争不放,谓之鹬(yù)蚌(bàng)相持①;无辜牵连,谓之池鱼受害②。请公入瓮③,周兴自作其孽;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好讼曰健讼,累及曰株连。

注释①鹬蚌相持:古时寓言,蚌张开壳在海滩上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结果渔翁来了,把两个轻而易举地都捉住了。②池鱼受害:源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传说春秋时,宋国城门失火,用护城河水救火,水被汲干了,河中的鱼因此而死了。后来用来比喻无辜受连累。③请公入瓮:也作“请君入瓮”。来俊臣和周兴都是武则天时期有名的酷吏,喜欢用各种酷刑逼人招供。周兴谋反,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来俊臣请周兴吃酒,假意问他:“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周兴说:“将囚犯丢入正在火上烤的大瓮中,还有什么事办不到?”于是来俊臣说:“有人告你谋反,请君入瓮。”

译文双方互相争执而不相让就是“鹬蚌相持”,无故受到牵连则是“池鱼受害”。“请公入瓮”是指唐代的酷吏周兴自作自受,“下车泣罪”则是大禹对百姓的怜悯。好打官司称为“健讼”,因事受到连累则称作“株连”。

原文为人解讼,谓之释纷;被人栽冤,谓之嫁祸①。徒配曰城旦②,谴戍③是问军。三尺④乃朝廷之法,三木⑤是罪人之刑。

注释①嫁祸:移祸于人。②城旦:修筑城墙,秦汉时的一种刑罚。③谴戍:发送犯人去守边境,使其效力赎罪。④三尺:也称“三尺法”。古时候把法律刻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法律为“三尺”。⑤三木:古时的刑具,枷、镣、钮,这三种刑具分别铐在犯人的颈、手、足上。

译文帮助别人解除诉讼,称为“释纷”;被人栽赃冤枉称作“嫁祸”。判徒刑流放去做苦役的称“城旦”,充军到边境守边的称作“问军”。“三尺”是指朝廷的法律,“三木”是铐在犯人颈、手、足上的三种刑具。

原文古之五刑,墨、劓(yì)、(fèi)、宫、大辟;今之律例,笞、杖、死罪、徒、流。上古时削木为吏①,今日之淳风安在;唐太宗纵囚归狱②,古人之诚信可嘉。

注释①削木为吏:古时候削木头作为狱吏。相传古时民风淳朴,把木吏放在犯人家中,到了开庭审理时,犯人不需要人来捉拿,自己就抱着木吏到公庭。②纵囚归狱:唐太宗贞观六年十二月,唐太宗把死刑犯释放回家,规定他们来年秋天再归狱接受死刑。结果第二年秋天犯人们果然都按时归狱。后来太宗赦免了全部的犯人。

译文古时候的五种刑罚分别是:墨、劓、剕、宫、大辟;隋代以后的刑法则是:笞、杖、死罪、徒、流。上古的时候削木为吏,犯人能够抱木吏自己到庭受审,今天这种古朴的淳风在哪里呢?唐太宗贞观六年将两百多名死囚释放回家,规定第二年秋天再归狱受刑,结果这些犯人如期而至,古人的诚信实在值得赞许。

原文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歌何易治民之简①;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颂卢奂折狱之清②。可见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粱肉③,德教为先。

注释①何易:何易于。唐时益昌县令,廉洁爱民,治理有方,百姓的诉讼很少。百姓曾作歌曰:“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②卢奂:唐时南海太守,清正廉明,百姓赞之曰:“报案吏从冰上立,诉冤人在镜中行。”③粱肉,即指美味的食品。

译文“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这是百姓对唐代益昌县令何易的廉洁及治民有方的称颂;“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则是百姓对唐代南海太守卢奂断案清正廉明的赞美。由此可见,治理乱世要以刑罚为重,这好比治病的良药;振兴太平则要以道德教化为先,这如同强身的美味食品。

释道鬼神

原文如来释迦①,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②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鹫岭③、(qí)园④,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

注释①如来释迦:即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是佛教徒尊称他的圣号。②老聃李耳:老子,道教的始祖。春秋时的思想家,著有《老子》。③鹫岭:也称鹫山、灵山,即灵鹫山,是佛说法之地,在中印度。据说佛常住在那里。④祇园:即祇树给孤独园。是释迦牟尼去舍卫国说法时与僧徒停居之处。

译文如来佛就是释迦牟尼,本是佛教的始祖;名号为“聃”的李耳就是老子,后来被尊为道教的始祖。“灵鹫山”和“祇园”都是佛祖说法的地方,属于佛国;“交梨”、“火枣”全都是道家服用的仙丹。

原文沙门①称释,始于晋道安;中国有佛,始于汉明帝。篯(jiǎn)铿(kēng)②即是彭祖,八百高年;许逊③原宰旌阳,一家超举。

注释①沙门:梵语音译“沙门那”的简称,就是僧侣、僧徒。②篯铿:即彭祖。姓篯,名铿。颛顼玄孙,生于夏代,商代被封于彭城,传说活了八百岁。③许逊:东晋人,曾跟吴猛学道,后举孝廉,曾是旌阳县令,后弃官东归,周游江湖。传说全家四十二口人在南昌西山同时升天。

译文和尚和僧侣开始以“释”为姓,源于东晋僧人道安;中国有佛教开始于东汉明帝。传说中的篯铿就是封于彭城的彭祖,寿高达八百岁;东晋许逊本来是旌阳县令,传说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天,鸡犬相随。

原文波罗犹云彼岸,紫府即是仙宫。曰上方、曰梵刹①,总是佛场;曰真宇、曰蕊珠,皆称仙境。伊蒲馔(zhuàn)②可以斋僧,青精饭③亦堪供佛。香积厨,僧家所备,仙麟脯,仙子所飧。

注释①梵刹:梵的意思是清净,刹在此是指竿,也就是挂经幡的柱子。僧人居住的地方,应当竖幡以告众人。后来泛指佛寺为梵刹。②伊蒲馔: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吃的饭,是用伊兰、菖蒲做的。③青精饭:用南烛叶煎汁浸米,煮饭,颜色为青色。道家认为经常服用可以养颜延寿。

译文梵语“波罗蜜”就是汉语的“到彼岸”,“紫府”就是道家所说的仙人居住的地方。“上方”、“梵刹”,都是佛教活动的场所;“真宇”、“蕊珠”都是誉指仙人居住的地方。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的食物可以施舍给僧人;用南烛叶煎汁浸米做成的饭,也可以供养神佛。香积厨是僧家所必备的斋厨,仙麟脯是神仙所吃的熟食。

原文佛图澄①显神通,咒莲生钵;葛仙翁②作戏术,吐饭成蜂。达摩③一苇渡江,栾巴④(xùn)酒灭火。吴猛⑤画江成路,麻姑⑥掷米成珠。飞锡挂锡⑦,谓僧人之行止;导引胎息⑧,谓道士之修持。

注释①佛图澄:天竺僧人,《晋书·佛图澄传》载:佛图澄曾用钵装水,烧香念动咒语,使钵中生出莲花。②葛仙翁:葛玄,三国吴方士,晋葛洪的从祖父。相传能够念动咒语将从口中喷出的饭变成蜜蜂,再张口,蜜蜂又飞入口中变成饭。③达摩:菩提达摩。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传说达摩过金陵的时候与梁武帝话不投机,想回江北,但没有船只,于是便用一根芦苇渡过江。④栾巴:后汉人,传说他通晓道术,汉桓帝赐酒给他,栾巴竟然不饮而向西南喷去,有人告他对皇帝不敬,皇帝召其问之,他说:“成都有火灾,故喷酒灭火。”派人查证,成都果然报告发生火灾。噀:喷。⑤吴猛:晋代道士,相传曾用扇子在江上画出一条路,自己走过去,然后路就消失了。⑥麻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⑦飞锡挂锡:佛家语。锡是僧人的锡杖,上面有环,是僧侣随身带的物品。僧人远游持锡杖,投宿时不以杖着地,必挂起,故称“挂锡”。⑧导引胎息:都是古代强身除病的养生方法。

译文天竺僧人佛图澄显神通,焚香念咒语使钵中生出莲花;三国道士葛仙翁作法术,张口吐饭能变成蜜蜂。天竺僧人达摩可以脚踩一根芦苇渡江,后汉人栾巴则能用嘴喷酒灭掉远在成都的火灾。晋代道士吴猛可以用羽扇划开江水变成路,神话中的麻姑则能把米扔在地上变成珍珠。“飞锡”、“挂锡”,是说僧人的出游和停留;“导引”、“胎息”,是说道士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原文和尚拜礼曰和南①,道士拜礼曰稽首。曰圆寂②、曰荼毗(pí)③,皆言和尚之死;曰羽化、曰尸解,悉言道士之亡。女道曰巫,男道曰觋(xí),自古攸分④;男僧曰僧,女僧曰尼,从来有别。

注释①和南:梵语音译,也作“婆南”。为僧人合掌问礼,即“稽首”、“敬礼”。②圆寂:佛家语。称僧尼之死为“圆寂”。③荼毗:梵语音译,佛家用语,意思是焚烧的意思。佛教僧尼死后,将尸体火化就是“荼毗”。④攸分:有区别。

译文和尚双手合十行礼叫作“和南”,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叫作“稽首”。“圆寂”、“荼毗”都是指和尚的死;“羽化”、“尸解”都是指道士的死。女道士叫作“巫”,男道士叫作“觋”,古时候就这样划分;男僧人称作“僧”,女僧人称作“尼”,从来就有这样的区别。

原文羽客①黄冠②,皆称道士;上人③比丘④,并美僧人。檀越檀那,僧家称施主⑤;烧丹炼汞,道士学神仙。和尚自谦,谓之空桑子;道士诵经,谓之步虚声。

注释①羽客:道士能飞升成仙,因此用“羽客”、“羽人”来称呼道士。②黄冠:道士戴的束发之冠。用金属或木头制成,颜色多为黄色,所以称“黄冠”。也是道士的别称。③上人:佛教中指智慧德行很高可为僧众之师的高僧。南朝以后则多作为僧人的尊称。④比丘:佛家称在家修行的男僧是和尚。按照佛教典章,少年出家,初受戒,称作沙弥;到二十岁,再受具足戒,才能成为比丘。⑤施主:佛教对向寺院施舍财物的世俗信徒的尊称。

译文“羽客”、“黄冠”,都是道士的誉称;“上人”、“比丘”,是对和尚的赞美。“檀越”、“檀那”是佛家称呼施主;外炼金丹,内修精气的道士,想做长生不老的神仙。和尚谦称自己,说自己无父无母,像有莘氏女采药,在空桑中捡到的婴儿,所以称为“空桑子”;道士念经,仿效神仙的声音,所以称之为“步虚声”。

原文菩者普也,萨者济也,尊称神①,故有菩萨②之誉;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负荷佛法,故有龙象③之称。儒家谓之世,释家谓之劫,道家谓之尘,俱谓俗缘之未脱。

注释①神祇:天地神灵的总称,在天是神,在地为祇。②菩萨: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还未成佛时候的称号,后来泛指所崇拜的神像为菩萨。③龙象:佛教用语。龙象是大力之象,用来比作诸罗汉中勇猛且有大力者。后用来指高僧。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节庆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如阴阳五行与历法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阴阳”和“五行”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
热门推荐
  • 偷生一个萌宝宝

    偷生一个萌宝宝

    当他如被激怒的猎豹,赤红的眼看到她小腹上那条疤:“这是什么?”她感受着他一触即发的愤怒那痛,却并不足够!五年后再遇,当他未婚妻挥手跟她打招呼说:我是傅忻寒的未婚妻!的那一刻,她的心已死。傅忻寒,这只尔虞我诈里滚打出来的腹黑狼,再见她第一眼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却只字不提。何醉,曾经的千金小姐,如今的平凡打工女,五年后再见她还能让他宠爱她如昨?那天她领着四岁多的儿子去逛街,小家伙突然拉住她的手对前面喊:“妈咪,是爸比,爸比啊……”她以为只要她不承认就不会有问题,她一向从容淡定的却也终于像只被激怒的母豹子。命运,那么的捉弄人,总是开着玩笑……精彩片段(一)重逢:电梯打开的刹那她抬头撞进那双敏捷漆黑的眼,只听到等的不耐烦的声音:要上?他冷漠无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让她尴尬的像个小丑,跟他挨着的肩膀更像是受了风一阵阵的疼。五年分离,一场纠缠后他竟然像是完全不认识她的样子。精彩片段(二)父子相认那天萌宝忧心的问:“妈咪说爸比会唱小星星哦!”某男额上果然两条黑线,又听萌宝说:“那不会唱的就不是爸比啦!”某男紧蹙眉毛:“一定要现在?”商场门口全是……人头……*爱情,是一门艰难的功课不管是在青涩的年华还是历尽千帆后!
  • 凤乱江山

    凤乱江山

    新君登基,小宫女趁乱偷了大批金子欲逃离深宫,却不料被神秘侍卫抓了现行。为保性命,只好谎称肚子里怀了龙种……问题是,她连昏君的面都没有见过,情非得已,抄把菜刀敲昏某侍卫,偷偷蒙混过关。却不料,一不小心误把某大人物给强了……大人物威逼、昏君要滴血验亲……怎么办?
  • 霸者三国

    霸者三国

    面对着众多的三国名将,他竟然成了三国的第一武将吕布,面对感情,他是一个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那种,江山,美人。他会选择什么?,他,作为现代人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小混混,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来了到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三国
  • 启蒙三书

    启蒙三书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厚德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蒙学传世典籍:这里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美丽传说,这里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袅袅余音,这里还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循循善诱……
  • 玲珑丫头狠嚣张

    玲珑丫头狠嚣张

    参加同学会喝高了,居然就这么穿越了?穿也穿了,还是个小乞丐?最关键的是还得去玉府做侍女?她肿么就这么倒霉啊!哎,既来之则安之:她陪陪少爷读书,捉捉小贼领功,看来也很爽!什么?少爷喜欢他?还要娶她?哈哈,丫头要翻身喽!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明星学苑:恨君不怜情

    明星学苑:恨君不怜情

    明星学院,风云骤起。实力派?偶像派?戏中情?情外戏?酷少爷遇到苹果女,浪漫偶像剧悄然上演——你会是我的巨星男友?他是身世显赫的未来巨星,她是学识渊博的教授女儿,不过在超级美男方临星的眼中,她和一只没思想的苹果差不多。还有他,致力于表演的阳光老师,想帮助自己可爱的表妹完成她的梦想。风花雪月,刀枪剑棒,柔情蜜意,悲欢离合,青春渐长,究竟是在演戏,还是在假戏真做?这里是明星学院,制造未来之星的超级学府,美女如云,帅哥如草,所以无论你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无论是假戏还是真情,在这里,都必须全力投入演出,否则——不要想毕业!(快乐小白文,酸甜青春味,偶尔小虐,慎入哟~~~~)
  • 穿越之生死之恋

    穿越之生死之恋

    同时遭受到父母遗弃,男朋友背叛的女主角,莫希月(十八岁),因为这些事使本来坚强、开朗的她想走上死亡的道路,但她有一个原则:不管发生什么事,决不会自杀,因为自杀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她在世上已没有任何留念,所以为了寻死她用了许多不自杀的方法,但都没有成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永无安宁

    永无安宁

    众多敌人,充斥危险,陷入困境,大把麻烦……没有体力,没有食物,没有补给,没有救援……内心痛苦,思绪疯狂,感受绝望,直面死亡……没有安宁,没有希望,没有活着——没有问题。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