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56

第56章 梅花题材的绘画(上):历史与观念(5)

今所见抄本《松斋梅谱》不仅缺其中5卷,而且所见各卷误书、衍脱、窜乱、删节所在多有。岛田修二郎解题和校定本做了细致的比勘校对工作,指明了许多错误。就问题较大的方面说,如卷四的《梅花喜神谱》,卷一一的范成大《梅谱》都有完本传世,可资参订增补。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序刊的王思义《香雪林集》26卷,是一部大型的梅花专题资料汇编,最后两卷收画梅谱,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画梅全谱》、《画梅人谱》(卷二五)与《画梅图诀》(卷二六)。研究表明,这三部分取材于《松斋梅谱》。《画梅全谱》即《松斋梅谱》卷一、卷二的理论和技法,《画梅人谱》与卷一四的松斋“画梅人谱”相对应,《画梅图诀》名义上分三部分,实际则对应《松斋梅谱》卷三至卷六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理论还是图谱,都有一些条目不见于抄本,如《扬补之写梅论》、《汤叔雅写梅论》、《论形》、《论骨情性》等,都是很重要的论说,应属卷一、卷二的内容。《香雪林集》卷二五的《画梅人谱》虽然文字上多有删节,但也有一些条目不见于抄本,如马远、毛益、陈宗训等,都是画院画家。想必《松斋梅谱》“画梅人谱”原本有画院画师一类,但都被抄本删节了。总之,《香雪林集》的材料对全面了解《松斋梅谱》是有所补益的。还有一点值得推敲,《香雪林集》最后两卷虽然保存了《松斋梅谱》的大量材料,却没有任何《松斋梅谱》抄本所缺5卷内容的蛛丝马迹。究其原因,可能是《松斋梅谱》流传有限,明代中后期人们所见只是残本,王思义所据本与传入日本的本子可能属于同一种残本或其裔本。

(6)价值地位

《松斋梅谱》15卷,是一部规模空前、内容丰富、体制周备的专题画学著作,包括了画梅理论和技法、生物品种谱、画梅人谱、梅花诗赋等几大方面,可以说涵盖了梅花专题最主要的知识体系。单就画学知识而言,相比较宋伯仁、赵孟坚等人的画谱著述,也是理论资料、技法口诀、画法图谱与画家传记兼容并包的大型汇编,集中保存了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中期墨梅繁荣时期的理论和技法资料。全书的体例可能受到早前竹谱一类编著的启发。画竹是整个花鸟画中出现较早的题材,更是文人画中独立较早的一个重要类型,无论在创作理论还是在实践经验上都有先驱的意义。元代大德三年(1299)李衎《竹谱》20卷,包括画竹谱、墨竹谱、竹态谱、竹品谱四大方面,体系完备而详赡。《松斋梅谱》与之相比,不重自述己见,而是以汇辑资料、编类知识为主,材料来源也不如其广博,但在技法理论与品目图谱之外别立画家传记和文学作品,兼有画谱与画史、画学与类书之多重性质,可以说也不乏创意,是一部视野更为开阔、内容更为周备、功能更为实用的专题法典,代表了梅画艺术成熟与繁荣时期的理论成就和学术视野。

遗憾的是这部大型理论编著流传极其有限,且有残缺。除了万历中的《香雪林集》转载外,几乎未见其他的称述和记载,这可能与吴太素一生栖隐浙东、声名行迹不彰有很大关系。但这并不等于说其影响完全绝迹,稍后夏文彦《图绘宝鉴》就大量引用其有关画家传记文字,另两部著名的梅谱——《华光梅谱》与传王冕《梅谱》,其实都应是《松斋梅谱》的节编本,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松斋梅谱》在绘画史上依然发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2《华光梅谱》

该书可能由书坊节取《松斋梅谱》而成,时间大约在元末明初。今所见为陶宗仪《说郛》(明刊百二十卷)本。《说郛》卷九一所称只言《画梅谱》,明《续百川学海》本也只此名,并无“华光”二字,撰者为元华光道人。《王氏书画苑·詹氏补益》本始称《华光梅谱》。所谓《画梅谱序》实即《松斋梅谱》卷一之“原始”。近人张宗祥据六种明抄本校理而成之百卷本《说郛》(涵芬楼本)未收《画梅谱》,该本更近陶辑原貌,或即陶氏编《说郛》时未见此书。

在日本抄本吴太素《松斋梅谱》不为世人所知之前,有推测《华光梅谱》出于南宋扬无咎者。其实只要与《香雪林集》所收吴太素《画梅全谱》比读,就不难发现它只是吴太素《松斋梅谱》前两卷的一个选编本,所有内容都见于其中,先后次序也全然无异,只是篇翰变少、名目简省而已。如《松斋梅谱》卷二有《论梅之病》、《续论梅之病三十六事》两条,《华光梅谱》则剩一条,名《三十六病》,文字也有所删补和梳理,显然前者保留了第一手资料的原始风格。

3王冕《梅谱》

元末鄞县定水寺僧来复《胡侍郎所藏会稽王冕梅花图》:“会稽王冕双颊颧,爱梅自号梅花仙。兴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酌西湖船。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髙价。不数扬补之,每评汤叔雅。”僧来复《胡侍郎所藏会稽王冕梅花图》,《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四。来复与王冕有交往,所谓“暮校梅花谱”,不知是泛泛称颂,还是实有所指。但今所见《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二所存王冕《梅谱》,情况却与《华光梅谱》大同小异,也显系《松斋梅谱》的节编本,只是所取篇目稍有不同。既然为《永乐大典》所采,可见至迟明代初年已经出现。其中《扫梅十要》,日本抄本《松斋梅谱》已脱,而《香雪林集》所收吴太素《画梅全谱》有见。比较《华光梅谱》与王冕《梅谱》,不难发现,前者重视技法口诀,后者多选论说条目。在内容的编排上,前者由浅入深为序,颇便于初学;后者从总论到分论,更具理论体系。与《松斋梅谱》相比,两书都更有条理。(三)明代

1刘世儒《雪湖梅谱》

刘世儒,字继相,号雪湖,室名万玉楼,山阴人,约嘉靖十四五年至天启四五年间人。家世为儒,幼读书,知诗文,少时见元章梅钦慕之至废寝忘食,学成遂负笈买履,走名山幽谷,“历吴越,涉金陵,驰闽楚,访缉遍海内,始得见诸家真墨”(《雪湖梅谱》自叙),遍观梅花之奇,尽得其意态。所写梅笔意潇洒,极疏影横斜之致,晚年笔力几如拗铁,花蕊纷披,于苍老中益见幽致。行年九十,画梅八十载。善诗,与同郡徐渭唱酬甚洽,一时名宦雅士多与之交游。

《雪湖梅谱》初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此后广求名士题赞,并不断增订,迭经重刻,至万历二十四年已为四刻。此后崇祯间王思任、清初墨妙山房、康熙二十年山阴盛振英等复事重刊,流传甚广。书初仅一卷,后增为二卷,《明史》卷九八《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卷一五皆著录四卷,是合像赞、评林、赠言等二卷而言。是书所见有关画谱内容实不多,大致分两类:一是画法口诀,有《写梅十二要》、《写梅歌诀》、《梅病》、《华光口诀》、《扬补之论》等;二是画法图式,分《花目》(有正阳、正阴、判官头、孩儿面等24目)、《枝式》(有一枝春信、数点天心、五星聚魁、苍龙奋角等24式),另有梅花图目若干。全谱以图式为主,画法也多取口诀教条,简明易诵,极便于学习。全书编入大量时贤名儒的诗文题跋、书信赞言等,几占全帙十之七八,可见明人好自标榜延誉之习。

2沈襄《梅谱》

沈襄(1546-?),字叔戌,号小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沈炼之子。幼读书外,好学剑,见窗下老梅,日摹写其状。闻刘世儒画名,师之旬日,尽得其意。因悟其纵横之妙,与剑法同沈襄《〈雪湖梅谱〉序》,《雪湖梅谱》卷首。,遂以写梅竹称绝一时,尤善墨梅。髫龄时,父遭谪保安(今陕西延安),随家远适。未几父为严嵩所杀,流戍极边。隆庆初,父得诏褒彰,赠光禄少卿。次年以荫补官,屡迁刑部郎中,仕至云南姚安(今云南大姚)知府。据《梅谱》所附沈襄像赞,当为七十而卒。

沈襄《梅谱》,一名《小霞梅谱》,版本不详,清初《千顷堂书目》卷一五:“沈襄《梅花谱》二卷。”今所见唯晚清徐荣《怀古田舍梅统》卷四、卷一○所引。从中可见全书大概,书分两卷,前有徐天池《姚安太守小霞沈公像赞》,一卷为诸家题赠诗作、沈襄自题梅花诗190首,另一卷为梅谱,包括《花光口诀》、《扬补之论》、《(画梅)歌诀》3条,《写干》、《分枝》、《点苔》、《圈花》、《添须蒂》、《布景》、《用墨》、《梅种》、《梅病》、《八忌》共13款15条。其中《花光口诀》、《扬补之论》、《(画梅)歌诀》、《梅病》与《雪湖梅谱》大同小异,或即转录而略事补订。所列诸条有总论有分论,体系明白,颇切画梅大要,且文字深入浅出,无枯涩玄奥之辞,为画梅论中简明易知之佳作。

3周履靖《罗浮幻质》

周履靖(1542-1614?),字逸之,初号梅墟,又号螺冠子,晚号梅颠道人、物外散樵、鸳湖钓徒等,自称江左周郎,斋名闲云馆。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少从长洲皇甫汸学,为庠生,不喜仕进,尝征召为广文,不赴,布衣终身,“筑舍鸳湖之滨,种梅百余株,时吚唔其下”《槜李诗系》卷一五。,夫唱妻和,编书刻书,自得其乐。好为古文,兼擅诗词曲,工书,篆、隶、草、行、楷皆能。善画,山水、人物、梅竹尤妙。著述宏广,有《广易千文》、《江左周氏诗苑》、《菊谱》、《锦笺记》等。

周氏所编画谱有人物、兰竹、翎毛等,其中《罗浮幻质》一卷是为梅谱,见万历二十六年金陵荆山书林刊本《夷门广牍》卷三二。首有《写梅法》、《写梅论》、《写梅诀》,分别署名扬补之、汤叔雅,实即吴太素《画梅全谱》之《扬补之写梅论》、《汤叔雅写梅论》及《写梅五要》(载王思义《香雪林集》卷二五)。接着是七言八句《写梅花歌诀》、《写梅枝干诀》,隐括花头和枝式画法名目,并逐一示以例图。花头有余字、火字、示字、猿耳、兔嘴、孩儿面、大放、小放、三台、麦眼、椒眼、一丁、二点、攒三、聚四、贯珠、蒂萼等80多目。枝干有十多法。图当为自写,刻印清晰,颇便学者观摩。

4黄凤池《梅竹兰菊四谱》

黄凤池,徽州(治今安徽歙县)人,在杭州花市经营集雅斋书坊,于万历年间相继辑刻了《五言唐诗画谱》、《七言唐诗画谱》、《六言唐诗画谱》,颇受欢迎,遂于泰昌元年(1620)刻印《梅竹兰菊四谱》。天启元年(1621)又出版《木本花鸟谱》和《草木花诗谱》,复收万历时杭州清绘斋本《唐解元仿古今画谱》及《张白云选名公扇谱》合八册为一辑,统称《集雅斋画谱》,包括了山水、人物、花鸟各种题材,图文并茂,刻工精良,文字书写大多请当代名人或书法家操笔,诗、书、画相得益彰,成为明代画谱中之佼佼者。

《梅竹兰菊四谱》继三种《唐诗画谱》之后编辑刻印,前有陈继儒万历庚申(1620)春三月《题梅竹兰菊四谱小引》:“夫三春舒丽,百卉竞芳,大都非妖艳则浓华,为俗眼睁睁,而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芬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以故诸水墨家亦注注求工此四种,不极其肖不止。”明确把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很有影响。《梅谱》居四谱之首,辑梅图26幅,配以名诗,但不署名款。如第一首,“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晚来怅望君知否,枝上稀疏地上多”,是白居易《惜落花赠崔二十四》七绝。四谱中竹、兰、菊三谱之末幅均署虎林孙继先(字汉凌)款,或此三谱为孙氏绘。而梅谱不署,当非孙氏所绘,或取前人梅谱摹刻之。

5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梅谱》

同类推荐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几千年来。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当我转身时

    当我转身时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荒纪元

    荒纪元

    为了你我甘愿踏入无生无我之境!,大千世界,谁主沉浮!荒域深渊,是生是死?无尽的虚空有着神秘的呼唤
  • 重生又见重生

    重生又见重生

    重生一回,自命不凡,结果却是父亲劈腿,父母离异。未婚夫接近自己不过是为了他们家的水果、翡翠、药材,妹妹更是为了报复自己,怀上了未婚夫的孩子。最后,她更是死在了亲生妹妹的手上。若能重来,她只愿父母安康和乐,妹妹乖巧懂事,全家平淡幸福~!
  • 契约丑妻

    契约丑妻

    因为她的失误,双方父母纷纷命丧黄泉!他恨她,可是,又不得不听从父母的遗嘱娶了她!大婚当日他就给了她一个当众的羞辱,让她自己去完成婚礼!他嘲弄她,,辱骂她,甚至,连看都不愿意看她一眼,可是,突然有一天回来,他掐着她的脖子说,你是我的,没有我的命令你不许离开,你的人,你的身,特别是你的心,都只能属于我一个人!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轻松腌卤拌

    轻松腌卤拌

    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全新的家常菜谱,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我若为仙

    我若为仙

    我有大定力,当抵狐媚惑!我有大智慧,当断世间乱!我有大勇气,当斩万千魔!我有大悟性,当成永生仙!我若为仙,定诛邪魔保平安;我若为仙,定叫公平临人间;我若为仙,定让乾坤换新颜;我若为仙,定把仙道重筑建!若生为鲲鹏,则海不能容;若生为凤凰,则烈焰新生。混乱大世界出生的易剑南,真心求道,勇猛精进,但凭手中玉如意,荡尽险难终得道!
  • 总裁三岁

    总裁三岁

    他是多金总裁,她是纯情美少女。几年后再见面时,她成了他爸爸钦点的儿媳,她的三岁宝宝成了家族的继承人!他想要得到家族财产,继续过公子爷的生活,就得得到她和宝宝的认可和批准!天啊!他是谁,IQ智商150,经济学博士学历,英俊潇洒,总裁圈里的花花公子,让他丢下尊严去讨好她和三岁小屁孩,绝对不可能!什么,小屁孩是他的种?他啥时候对她撒了种!在哪里撒的?时间、地点、人物,他一点都没有印象!少来骗他!想不到表面上纯洁善良的她,竟然是个腹黑阴险女,把他老爸骗的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