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56

第56章 梅花题材的绘画(上):历史与观念(5)

今所见抄本《松斋梅谱》不仅缺其中5卷,而且所见各卷误书、衍脱、窜乱、删节所在多有。岛田修二郎解题和校定本做了细致的比勘校对工作,指明了许多错误。就问题较大的方面说,如卷四的《梅花喜神谱》,卷一一的范成大《梅谱》都有完本传世,可资参订增补。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序刊的王思义《香雪林集》26卷,是一部大型的梅花专题资料汇编,最后两卷收画梅谱,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画梅全谱》、《画梅人谱》(卷二五)与《画梅图诀》(卷二六)。研究表明,这三部分取材于《松斋梅谱》。《画梅全谱》即《松斋梅谱》卷一、卷二的理论和技法,《画梅人谱》与卷一四的松斋“画梅人谱”相对应,《画梅图诀》名义上分三部分,实际则对应《松斋梅谱》卷三至卷六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理论还是图谱,都有一些条目不见于抄本,如《扬补之写梅论》、《汤叔雅写梅论》、《论形》、《论骨情性》等,都是很重要的论说,应属卷一、卷二的内容。《香雪林集》卷二五的《画梅人谱》虽然文字上多有删节,但也有一些条目不见于抄本,如马远、毛益、陈宗训等,都是画院画家。想必《松斋梅谱》“画梅人谱”原本有画院画师一类,但都被抄本删节了。总之,《香雪林集》的材料对全面了解《松斋梅谱》是有所补益的。还有一点值得推敲,《香雪林集》最后两卷虽然保存了《松斋梅谱》的大量材料,却没有任何《松斋梅谱》抄本所缺5卷内容的蛛丝马迹。究其原因,可能是《松斋梅谱》流传有限,明代中后期人们所见只是残本,王思义所据本与传入日本的本子可能属于同一种残本或其裔本。

(6)价值地位

《松斋梅谱》15卷,是一部规模空前、内容丰富、体制周备的专题画学著作,包括了画梅理论和技法、生物品种谱、画梅人谱、梅花诗赋等几大方面,可以说涵盖了梅花专题最主要的知识体系。单就画学知识而言,相比较宋伯仁、赵孟坚等人的画谱著述,也是理论资料、技法口诀、画法图谱与画家传记兼容并包的大型汇编,集中保存了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中期墨梅繁荣时期的理论和技法资料。全书的体例可能受到早前竹谱一类编著的启发。画竹是整个花鸟画中出现较早的题材,更是文人画中独立较早的一个重要类型,无论在创作理论还是在实践经验上都有先驱的意义。元代大德三年(1299)李衎《竹谱》20卷,包括画竹谱、墨竹谱、竹态谱、竹品谱四大方面,体系完备而详赡。《松斋梅谱》与之相比,不重自述己见,而是以汇辑资料、编类知识为主,材料来源也不如其广博,但在技法理论与品目图谱之外别立画家传记和文学作品,兼有画谱与画史、画学与类书之多重性质,可以说也不乏创意,是一部视野更为开阔、内容更为周备、功能更为实用的专题法典,代表了梅画艺术成熟与繁荣时期的理论成就和学术视野。

遗憾的是这部大型理论编著流传极其有限,且有残缺。除了万历中的《香雪林集》转载外,几乎未见其他的称述和记载,这可能与吴太素一生栖隐浙东、声名行迹不彰有很大关系。但这并不等于说其影响完全绝迹,稍后夏文彦《图绘宝鉴》就大量引用其有关画家传记文字,另两部著名的梅谱——《华光梅谱》与传王冕《梅谱》,其实都应是《松斋梅谱》的节编本,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松斋梅谱》在绘画史上依然发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2《华光梅谱》

该书可能由书坊节取《松斋梅谱》而成,时间大约在元末明初。今所见为陶宗仪《说郛》(明刊百二十卷)本。《说郛》卷九一所称只言《画梅谱》,明《续百川学海》本也只此名,并无“华光”二字,撰者为元华光道人。《王氏书画苑·詹氏补益》本始称《华光梅谱》。所谓《画梅谱序》实即《松斋梅谱》卷一之“原始”。近人张宗祥据六种明抄本校理而成之百卷本《说郛》(涵芬楼本)未收《画梅谱》,该本更近陶辑原貌,或即陶氏编《说郛》时未见此书。

在日本抄本吴太素《松斋梅谱》不为世人所知之前,有推测《华光梅谱》出于南宋扬无咎者。其实只要与《香雪林集》所收吴太素《画梅全谱》比读,就不难发现它只是吴太素《松斋梅谱》前两卷的一个选编本,所有内容都见于其中,先后次序也全然无异,只是篇翰变少、名目简省而已。如《松斋梅谱》卷二有《论梅之病》、《续论梅之病三十六事》两条,《华光梅谱》则剩一条,名《三十六病》,文字也有所删补和梳理,显然前者保留了第一手资料的原始风格。

3王冕《梅谱》

元末鄞县定水寺僧来复《胡侍郎所藏会稽王冕梅花图》:“会稽王冕双颊颧,爱梅自号梅花仙。兴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酌西湖船。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髙价。不数扬补之,每评汤叔雅。”僧来复《胡侍郎所藏会稽王冕梅花图》,《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四。来复与王冕有交往,所谓“暮校梅花谱”,不知是泛泛称颂,还是实有所指。但今所见《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二所存王冕《梅谱》,情况却与《华光梅谱》大同小异,也显系《松斋梅谱》的节编本,只是所取篇目稍有不同。既然为《永乐大典》所采,可见至迟明代初年已经出现。其中《扫梅十要》,日本抄本《松斋梅谱》已脱,而《香雪林集》所收吴太素《画梅全谱》有见。比较《华光梅谱》与王冕《梅谱》,不难发现,前者重视技法口诀,后者多选论说条目。在内容的编排上,前者由浅入深为序,颇便于初学;后者从总论到分论,更具理论体系。与《松斋梅谱》相比,两书都更有条理。(三)明代

1刘世儒《雪湖梅谱》

刘世儒,字继相,号雪湖,室名万玉楼,山阴人,约嘉靖十四五年至天启四五年间人。家世为儒,幼读书,知诗文,少时见元章梅钦慕之至废寝忘食,学成遂负笈买履,走名山幽谷,“历吴越,涉金陵,驰闽楚,访缉遍海内,始得见诸家真墨”(《雪湖梅谱》自叙),遍观梅花之奇,尽得其意态。所写梅笔意潇洒,极疏影横斜之致,晚年笔力几如拗铁,花蕊纷披,于苍老中益见幽致。行年九十,画梅八十载。善诗,与同郡徐渭唱酬甚洽,一时名宦雅士多与之交游。

《雪湖梅谱》初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此后广求名士题赞,并不断增订,迭经重刻,至万历二十四年已为四刻。此后崇祯间王思任、清初墨妙山房、康熙二十年山阴盛振英等复事重刊,流传甚广。书初仅一卷,后增为二卷,《明史》卷九八《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卷一五皆著录四卷,是合像赞、评林、赠言等二卷而言。是书所见有关画谱内容实不多,大致分两类:一是画法口诀,有《写梅十二要》、《写梅歌诀》、《梅病》、《华光口诀》、《扬补之论》等;二是画法图式,分《花目》(有正阳、正阴、判官头、孩儿面等24目)、《枝式》(有一枝春信、数点天心、五星聚魁、苍龙奋角等24式),另有梅花图目若干。全谱以图式为主,画法也多取口诀教条,简明易诵,极便于学习。全书编入大量时贤名儒的诗文题跋、书信赞言等,几占全帙十之七八,可见明人好自标榜延誉之习。

2沈襄《梅谱》

沈襄(1546-?),字叔戌,号小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沈炼之子。幼读书外,好学剑,见窗下老梅,日摹写其状。闻刘世儒画名,师之旬日,尽得其意。因悟其纵横之妙,与剑法同沈襄《〈雪湖梅谱〉序》,《雪湖梅谱》卷首。,遂以写梅竹称绝一时,尤善墨梅。髫龄时,父遭谪保安(今陕西延安),随家远适。未几父为严嵩所杀,流戍极边。隆庆初,父得诏褒彰,赠光禄少卿。次年以荫补官,屡迁刑部郎中,仕至云南姚安(今云南大姚)知府。据《梅谱》所附沈襄像赞,当为七十而卒。

沈襄《梅谱》,一名《小霞梅谱》,版本不详,清初《千顷堂书目》卷一五:“沈襄《梅花谱》二卷。”今所见唯晚清徐荣《怀古田舍梅统》卷四、卷一○所引。从中可见全书大概,书分两卷,前有徐天池《姚安太守小霞沈公像赞》,一卷为诸家题赠诗作、沈襄自题梅花诗190首,另一卷为梅谱,包括《花光口诀》、《扬补之论》、《(画梅)歌诀》3条,《写干》、《分枝》、《点苔》、《圈花》、《添须蒂》、《布景》、《用墨》、《梅种》、《梅病》、《八忌》共13款15条。其中《花光口诀》、《扬补之论》、《(画梅)歌诀》、《梅病》与《雪湖梅谱》大同小异,或即转录而略事补订。所列诸条有总论有分论,体系明白,颇切画梅大要,且文字深入浅出,无枯涩玄奥之辞,为画梅论中简明易知之佳作。

3周履靖《罗浮幻质》

周履靖(1542-1614?),字逸之,初号梅墟,又号螺冠子,晚号梅颠道人、物外散樵、鸳湖钓徒等,自称江左周郎,斋名闲云馆。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少从长洲皇甫汸学,为庠生,不喜仕进,尝征召为广文,不赴,布衣终身,“筑舍鸳湖之滨,种梅百余株,时吚唔其下”《槜李诗系》卷一五。,夫唱妻和,编书刻书,自得其乐。好为古文,兼擅诗词曲,工书,篆、隶、草、行、楷皆能。善画,山水、人物、梅竹尤妙。著述宏广,有《广易千文》、《江左周氏诗苑》、《菊谱》、《锦笺记》等。

周氏所编画谱有人物、兰竹、翎毛等,其中《罗浮幻质》一卷是为梅谱,见万历二十六年金陵荆山书林刊本《夷门广牍》卷三二。首有《写梅法》、《写梅论》、《写梅诀》,分别署名扬补之、汤叔雅,实即吴太素《画梅全谱》之《扬补之写梅论》、《汤叔雅写梅论》及《写梅五要》(载王思义《香雪林集》卷二五)。接着是七言八句《写梅花歌诀》、《写梅枝干诀》,隐括花头和枝式画法名目,并逐一示以例图。花头有余字、火字、示字、猿耳、兔嘴、孩儿面、大放、小放、三台、麦眼、椒眼、一丁、二点、攒三、聚四、贯珠、蒂萼等80多目。枝干有十多法。图当为自写,刻印清晰,颇便学者观摩。

4黄凤池《梅竹兰菊四谱》

黄凤池,徽州(治今安徽歙县)人,在杭州花市经营集雅斋书坊,于万历年间相继辑刻了《五言唐诗画谱》、《七言唐诗画谱》、《六言唐诗画谱》,颇受欢迎,遂于泰昌元年(1620)刻印《梅竹兰菊四谱》。天启元年(1621)又出版《木本花鸟谱》和《草木花诗谱》,复收万历时杭州清绘斋本《唐解元仿古今画谱》及《张白云选名公扇谱》合八册为一辑,统称《集雅斋画谱》,包括了山水、人物、花鸟各种题材,图文并茂,刻工精良,文字书写大多请当代名人或书法家操笔,诗、书、画相得益彰,成为明代画谱中之佼佼者。

《梅竹兰菊四谱》继三种《唐诗画谱》之后编辑刻印,前有陈继儒万历庚申(1620)春三月《题梅竹兰菊四谱小引》:“夫三春舒丽,百卉竞芳,大都非妖艳则浓华,为俗眼睁睁,而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芬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以故诸水墨家亦注注求工此四种,不极其肖不止。”明确把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很有影响。《梅谱》居四谱之首,辑梅图26幅,配以名诗,但不署名款。如第一首,“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晚来怅望君知否,枝上稀疏地上多”,是白居易《惜落花赠崔二十四》七绝。四谱中竹、兰、菊三谱之末幅均署虎林孙继先(字汉凌)款,或此三谱为孙氏绘。而梅谱不署,当非孙氏所绘,或取前人梅谱摹刻之。

5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梅谱》

同类推荐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对联类型:对联基础、春节对联、节日对联、婚嫁对联、贺寿对联、丧葬挽联、居家对联等。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热门推荐
  • 紫宅

    紫宅

    留居国外的富家女周彤带着未婚夫李毅回国继承家族的百年老宅,自她踏人紫宅的那一刻起.诡异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一切遁八迷雾与悬疑之中而不可逆转…这座长年笼罩在浓雾中的紫宅.是周彤的噩梦……那一条条阴暗的过道、门的吱嘎声、窗帘的摇曳、夜半传来的门锁声、神出鬼没的园丁、充满阴气的私人护理、诡异的叶安,这座紫宅更是每到夜晚就阴气弥漫、鬼影憧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少夫人跑路了

    少夫人跑路了

    “戒指我收下了,人……我不要。”被相恋两年的男友甩了,失意逛街却遭乔氏老大的当街求婚,很没品的收下那只价值昂贵钻戒,却把他人给甩了,顺便捉弄了他一下下。与好友去泡个吧玩个乐,却不小心跟好退婚的未婚夫撞到到,作弄的金龟找上门,硬要她做老婆,杯催啊,A市两个最值钱的金龟因为她互掐了……
  • 极品狂妻:师父别乱来

    极品狂妻:师父别乱来

    新书《不良狂徒:师父,劫个色》说她草包废物?打的你满脸是包,连爹妈都不认识。把她送给老道士当老婆?她一脚踹飞,滚去跟野兽狂奔共舞。怎么?被渣男退婚,还被灵兽欺负,木事,木事,直接关门,放我家亲亲师父。无良师父,“乖徒儿,把老道士剃了头,送给你爹爹。”某女笑的贱兮兮,“好基情哦。”某师父,“乖徒儿,把你家未婚夫送给十万大山的逗比猴子吧。”“师父,人兽啊……咔咔咔……”人山人海中,某女被众人围攻,“师父,快上,揍他们……”某师父微微勾唇,邪肆一笑,抱起某女,“放心,为师立马就上……”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小娘子的桃花劫

    小娘子的桃花劫

    简介:她是灵珑,她是一个传说。(上部完结)
  • 商战韬略与孙子兵法

    商战韬略与孙子兵法

    本书从企业用人,经济情报,商势,商战,变通,企业合作,商场竞争,企业形象,顾客攻心,团体精神,决策,商机,策划等方面入手,以现代商战的实际案例为基础,结合《孙子兵法》的精华理论,揭示了《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韬略之间的奥妙所在。
  •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另类民国史,另类的解读中国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乱局,解密民国大佬们的黑白人生,破译乱世的生存法则。读懂了乱世,你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人生,自然会勘破英雄、枭雄的权谋野心,伟人、小人的生死心结。
  • 步步惊情

    步步惊情

    四个女人的纠葛,为了爱可以奋不顾身,为了爱可以成恨成仇。爱情的指针不停旋转,她们又会为谁停留?
  • 鬼王大人,请接招

    鬼王大人,请接招

    某女无赖的躺在某鬼的床上:“喂,老鬼,前世的姻缘你可是要负责的!”某鬼眯眼,眼底闪过一丝邪恶:“负责?你要我怎么负责?”某女眼底满是星星:“亲爱的,变出点钱来花花吧。”某鬼邪笑,抱住某女:“今日法力用完,陪我滚三次床单即可恢复。”某女狠狠一推:“滚你妹!”【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