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56

第56章 梅花题材的绘画(上):历史与观念(5)

今所见抄本《松斋梅谱》不仅缺其中5卷,而且所见各卷误书、衍脱、窜乱、删节所在多有。岛田修二郎解题和校定本做了细致的比勘校对工作,指明了许多错误。就问题较大的方面说,如卷四的《梅花喜神谱》,卷一一的范成大《梅谱》都有完本传世,可资参订增补。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序刊的王思义《香雪林集》26卷,是一部大型的梅花专题资料汇编,最后两卷收画梅谱,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画梅全谱》、《画梅人谱》(卷二五)与《画梅图诀》(卷二六)。研究表明,这三部分取材于《松斋梅谱》。《画梅全谱》即《松斋梅谱》卷一、卷二的理论和技法,《画梅人谱》与卷一四的松斋“画梅人谱”相对应,《画梅图诀》名义上分三部分,实际则对应《松斋梅谱》卷三至卷六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理论还是图谱,都有一些条目不见于抄本,如《扬补之写梅论》、《汤叔雅写梅论》、《论形》、《论骨情性》等,都是很重要的论说,应属卷一、卷二的内容。《香雪林集》卷二五的《画梅人谱》虽然文字上多有删节,但也有一些条目不见于抄本,如马远、毛益、陈宗训等,都是画院画家。想必《松斋梅谱》“画梅人谱”原本有画院画师一类,但都被抄本删节了。总之,《香雪林集》的材料对全面了解《松斋梅谱》是有所补益的。还有一点值得推敲,《香雪林集》最后两卷虽然保存了《松斋梅谱》的大量材料,却没有任何《松斋梅谱》抄本所缺5卷内容的蛛丝马迹。究其原因,可能是《松斋梅谱》流传有限,明代中后期人们所见只是残本,王思义所据本与传入日本的本子可能属于同一种残本或其裔本。

(6)价值地位

《松斋梅谱》15卷,是一部规模空前、内容丰富、体制周备的专题画学著作,包括了画梅理论和技法、生物品种谱、画梅人谱、梅花诗赋等几大方面,可以说涵盖了梅花专题最主要的知识体系。单就画学知识而言,相比较宋伯仁、赵孟坚等人的画谱著述,也是理论资料、技法口诀、画法图谱与画家传记兼容并包的大型汇编,集中保存了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中期墨梅繁荣时期的理论和技法资料。全书的体例可能受到早前竹谱一类编著的启发。画竹是整个花鸟画中出现较早的题材,更是文人画中独立较早的一个重要类型,无论在创作理论还是在实践经验上都有先驱的意义。元代大德三年(1299)李衎《竹谱》20卷,包括画竹谱、墨竹谱、竹态谱、竹品谱四大方面,体系完备而详赡。《松斋梅谱》与之相比,不重自述己见,而是以汇辑资料、编类知识为主,材料来源也不如其广博,但在技法理论与品目图谱之外别立画家传记和文学作品,兼有画谱与画史、画学与类书之多重性质,可以说也不乏创意,是一部视野更为开阔、内容更为周备、功能更为实用的专题法典,代表了梅画艺术成熟与繁荣时期的理论成就和学术视野。

遗憾的是这部大型理论编著流传极其有限,且有残缺。除了万历中的《香雪林集》转载外,几乎未见其他的称述和记载,这可能与吴太素一生栖隐浙东、声名行迹不彰有很大关系。但这并不等于说其影响完全绝迹,稍后夏文彦《图绘宝鉴》就大量引用其有关画家传记文字,另两部著名的梅谱——《华光梅谱》与传王冕《梅谱》,其实都应是《松斋梅谱》的节编本,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松斋梅谱》在绘画史上依然发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2《华光梅谱》

该书可能由书坊节取《松斋梅谱》而成,时间大约在元末明初。今所见为陶宗仪《说郛》(明刊百二十卷)本。《说郛》卷九一所称只言《画梅谱》,明《续百川学海》本也只此名,并无“华光”二字,撰者为元华光道人。《王氏书画苑·詹氏补益》本始称《华光梅谱》。所谓《画梅谱序》实即《松斋梅谱》卷一之“原始”。近人张宗祥据六种明抄本校理而成之百卷本《说郛》(涵芬楼本)未收《画梅谱》,该本更近陶辑原貌,或即陶氏编《说郛》时未见此书。

在日本抄本吴太素《松斋梅谱》不为世人所知之前,有推测《华光梅谱》出于南宋扬无咎者。其实只要与《香雪林集》所收吴太素《画梅全谱》比读,就不难发现它只是吴太素《松斋梅谱》前两卷的一个选编本,所有内容都见于其中,先后次序也全然无异,只是篇翰变少、名目简省而已。如《松斋梅谱》卷二有《论梅之病》、《续论梅之病三十六事》两条,《华光梅谱》则剩一条,名《三十六病》,文字也有所删补和梳理,显然前者保留了第一手资料的原始风格。

3王冕《梅谱》

元末鄞县定水寺僧来复《胡侍郎所藏会稽王冕梅花图》:“会稽王冕双颊颧,爱梅自号梅花仙。兴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酌西湖船。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髙价。不数扬补之,每评汤叔雅。”僧来复《胡侍郎所藏会稽王冕梅花图》,《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四。来复与王冕有交往,所谓“暮校梅花谱”,不知是泛泛称颂,还是实有所指。但今所见《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二所存王冕《梅谱》,情况却与《华光梅谱》大同小异,也显系《松斋梅谱》的节编本,只是所取篇目稍有不同。既然为《永乐大典》所采,可见至迟明代初年已经出现。其中《扫梅十要》,日本抄本《松斋梅谱》已脱,而《香雪林集》所收吴太素《画梅全谱》有见。比较《华光梅谱》与王冕《梅谱》,不难发现,前者重视技法口诀,后者多选论说条目。在内容的编排上,前者由浅入深为序,颇便于初学;后者从总论到分论,更具理论体系。与《松斋梅谱》相比,两书都更有条理。(三)明代

1刘世儒《雪湖梅谱》

刘世儒,字继相,号雪湖,室名万玉楼,山阴人,约嘉靖十四五年至天启四五年间人。家世为儒,幼读书,知诗文,少时见元章梅钦慕之至废寝忘食,学成遂负笈买履,走名山幽谷,“历吴越,涉金陵,驰闽楚,访缉遍海内,始得见诸家真墨”(《雪湖梅谱》自叙),遍观梅花之奇,尽得其意态。所写梅笔意潇洒,极疏影横斜之致,晚年笔力几如拗铁,花蕊纷披,于苍老中益见幽致。行年九十,画梅八十载。善诗,与同郡徐渭唱酬甚洽,一时名宦雅士多与之交游。

《雪湖梅谱》初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此后广求名士题赞,并不断增订,迭经重刻,至万历二十四年已为四刻。此后崇祯间王思任、清初墨妙山房、康熙二十年山阴盛振英等复事重刊,流传甚广。书初仅一卷,后增为二卷,《明史》卷九八《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卷一五皆著录四卷,是合像赞、评林、赠言等二卷而言。是书所见有关画谱内容实不多,大致分两类:一是画法口诀,有《写梅十二要》、《写梅歌诀》、《梅病》、《华光口诀》、《扬补之论》等;二是画法图式,分《花目》(有正阳、正阴、判官头、孩儿面等24目)、《枝式》(有一枝春信、数点天心、五星聚魁、苍龙奋角等24式),另有梅花图目若干。全谱以图式为主,画法也多取口诀教条,简明易诵,极便于学习。全书编入大量时贤名儒的诗文题跋、书信赞言等,几占全帙十之七八,可见明人好自标榜延誉之习。

2沈襄《梅谱》

沈襄(1546-?),字叔戌,号小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沈炼之子。幼读书外,好学剑,见窗下老梅,日摹写其状。闻刘世儒画名,师之旬日,尽得其意。因悟其纵横之妙,与剑法同沈襄《〈雪湖梅谱〉序》,《雪湖梅谱》卷首。,遂以写梅竹称绝一时,尤善墨梅。髫龄时,父遭谪保安(今陕西延安),随家远适。未几父为严嵩所杀,流戍极边。隆庆初,父得诏褒彰,赠光禄少卿。次年以荫补官,屡迁刑部郎中,仕至云南姚安(今云南大姚)知府。据《梅谱》所附沈襄像赞,当为七十而卒。

沈襄《梅谱》,一名《小霞梅谱》,版本不详,清初《千顷堂书目》卷一五:“沈襄《梅花谱》二卷。”今所见唯晚清徐荣《怀古田舍梅统》卷四、卷一○所引。从中可见全书大概,书分两卷,前有徐天池《姚安太守小霞沈公像赞》,一卷为诸家题赠诗作、沈襄自题梅花诗190首,另一卷为梅谱,包括《花光口诀》、《扬补之论》、《(画梅)歌诀》3条,《写干》、《分枝》、《点苔》、《圈花》、《添须蒂》、《布景》、《用墨》、《梅种》、《梅病》、《八忌》共13款15条。其中《花光口诀》、《扬补之论》、《(画梅)歌诀》、《梅病》与《雪湖梅谱》大同小异,或即转录而略事补订。所列诸条有总论有分论,体系明白,颇切画梅大要,且文字深入浅出,无枯涩玄奥之辞,为画梅论中简明易知之佳作。

3周履靖《罗浮幻质》

周履靖(1542-1614?),字逸之,初号梅墟,又号螺冠子,晚号梅颠道人、物外散樵、鸳湖钓徒等,自称江左周郎,斋名闲云馆。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少从长洲皇甫汸学,为庠生,不喜仕进,尝征召为广文,不赴,布衣终身,“筑舍鸳湖之滨,种梅百余株,时吚唔其下”《槜李诗系》卷一五。,夫唱妻和,编书刻书,自得其乐。好为古文,兼擅诗词曲,工书,篆、隶、草、行、楷皆能。善画,山水、人物、梅竹尤妙。著述宏广,有《广易千文》、《江左周氏诗苑》、《菊谱》、《锦笺记》等。

周氏所编画谱有人物、兰竹、翎毛等,其中《罗浮幻质》一卷是为梅谱,见万历二十六年金陵荆山书林刊本《夷门广牍》卷三二。首有《写梅法》、《写梅论》、《写梅诀》,分别署名扬补之、汤叔雅,实即吴太素《画梅全谱》之《扬补之写梅论》、《汤叔雅写梅论》及《写梅五要》(载王思义《香雪林集》卷二五)。接着是七言八句《写梅花歌诀》、《写梅枝干诀》,隐括花头和枝式画法名目,并逐一示以例图。花头有余字、火字、示字、猿耳、兔嘴、孩儿面、大放、小放、三台、麦眼、椒眼、一丁、二点、攒三、聚四、贯珠、蒂萼等80多目。枝干有十多法。图当为自写,刻印清晰,颇便学者观摩。

4黄凤池《梅竹兰菊四谱》

黄凤池,徽州(治今安徽歙县)人,在杭州花市经营集雅斋书坊,于万历年间相继辑刻了《五言唐诗画谱》、《七言唐诗画谱》、《六言唐诗画谱》,颇受欢迎,遂于泰昌元年(1620)刻印《梅竹兰菊四谱》。天启元年(1621)又出版《木本花鸟谱》和《草木花诗谱》,复收万历时杭州清绘斋本《唐解元仿古今画谱》及《张白云选名公扇谱》合八册为一辑,统称《集雅斋画谱》,包括了山水、人物、花鸟各种题材,图文并茂,刻工精良,文字书写大多请当代名人或书法家操笔,诗、书、画相得益彰,成为明代画谱中之佼佼者。

《梅竹兰菊四谱》继三种《唐诗画谱》之后编辑刻印,前有陈继儒万历庚申(1620)春三月《题梅竹兰菊四谱小引》:“夫三春舒丽,百卉竞芳,大都非妖艳则浓华,为俗眼睁睁,而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芬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以故诸水墨家亦注注求工此四种,不极其肖不止。”明确把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很有影响。《梅谱》居四谱之首,辑梅图26幅,配以名诗,但不署名款。如第一首,“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晚来怅望君知否,枝上稀疏地上多”,是白居易《惜落花赠崔二十四》七绝。四谱中竹、兰、菊三谱之末幅均署虎林孙继先(字汉凌)款,或此三谱为孙氏绘。而梅谱不署,当非孙氏所绘,或取前人梅谱摹刻之。

5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梅谱》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热门推荐
  •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会再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变得焦虑不安。淡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度,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一个淡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能够控制自我欲望的人。淡定其实也是一种心情,是一种自我感受到的愉快心情。在这忙碌的世界里,生活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担忧常常让我们变得苦恼与烦躁。欲望无止境,欲壑终难填,一味追名逐利之人是难以拥有幸福的。
  • 回不去的夏天

    回不去的夏天

    青春是夏日里一道明媚的忧伤。是黄昏时响起的人鱼挽歌。是幻觉里衬底的海市蜃楼。明晃晃暖暖的阳光里,突然抬头的瞬间,正看到你扬起的清澈的眼眸。恍惚的一个转身,只见你隐入人海的衣袂。抬头的时间,转身的距离。一瞬间,一恍惚,天空深处唱起伤感悠扬的骊歌。回不去的夏天,触目可及的是明媚,挥之不去的,是忧伤。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雾修

    雾修

    张枫是个普通的散修,只因修为被废,无意中进入一个奇异的空间,改变了修炼功法,使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了他的辉煌霸业。
  • 老狐狸处世心经(大全集)

    老狐狸处世心经(大全集)

    不论是人类,还是生物界,都遵循着适者生存的规则——对于我们来说,做到适者生存,就要学会处世。狐狸和豹互相为吹嘘自己的美貌而争吵不休。豹总夸耀它身上五颜六色的斑纹,狐狸却说:“我要比你美得多。我的美并不体现在表面,而是灵活的大脑。”
  • 王爷的小懒妃

    王爷的小懒妃

    这是一个纯情有爱的故事,她赖上了他,从此便是一辈子。(宠文)
  • 天地枭雄

    天地枭雄

    在一个八大世家之首的家族里面,有一个默默无闻的极品家奴,他来历神秘无比,行事低调,没有人知道他存在,而当他锋芒毕露的时候,整片大陆都被他玩得团团转,天地万物皆沦陷为他的掌中之物,最终成为了俯瞰宇宙的天地枭雄……于是曾经嘲讽过他的纨绔子弟都唯他马首是瞻。曾经看不起他的绝色美女们都开始芳心暗许……,在一个没有国家、没有官府、只有流血与战争的修真世界,奉行的是强者为尊的原则
  • 你认识何卿卿吗

    你认识何卿卿吗

    小说中对中年事业有成男人的心理危机刻画得传神而到位。他涉险熬到了一把手的位置,功成名就,还保持着反省和谨慎,但在生理和情感上却陷入了双重的困境。
  • 血族迷情:我的吸血总裁

    血族迷情:我的吸血总裁

    她是举目无亲的孤儿,参加一场服装设计大赛,意外地招惹了一个有血族妄想症的贵公子、一个国际顶尖男模,然而,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出她的守护者,一个真正的吸血贵族!他是来自英格兰的伯爵,一个冷酷的吸血贵族,只有面对她时,才会露出笑容,他不可自拔地爱上自己抚养长大的少女,为了把她留在身边,他将不惜一切代价!
  • 一诺成后:权势江山心碎

    一诺成后:权势江山心碎

    一场穿越造就了她一身绝学!只为一个承诺,坐上皇后之位!从那一刻开始,一次一次卷入江湖是非;红瓦房内深宫争斗又是如何伤透人心!背叛,利用,嗜血,控情,控心……何痛,何用……终究逃脱不了宿命的纠缠摆布!倾国倾城如她,多少人为她舍命,因她丧命;命运的玩笑,让一个天真无忧的女人则样的被迫改变!他冷情冷意,负手天下却独为她心动;江山,美人,权势……独揽有何不可!因她,一怒震江山又有何妨!情真,爱亦真!冥冥之中,爱恨血仇早已注定;一次一次心碎,深陷其中的何止一人?不归路上,爱恨情仇,如何取舍……【穿越空间界限,遇你洗尽铅华,若是有缘,我们下半生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