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43

第43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5)

此诗出名却是由于苏轼的批评。苏轼在元祐三年(1088)写给儿子苏过的一篇短文中提到此诗:“诗人有写物之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他木殆不可以当此。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中体也。”《评诗人写物》,《苏轼文集》卷六八。此前苏轼在元丰间贬黄州自作《红梅》诗中即对石诗表示过不满:“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诗集》卷二一。苏轼论诗重视“传神”、“写意”,具体到写梅,要求写出梅花“孤瘦霜雪”的品格和闲静高雅的意趣,而石氏“认桃”一联停留在梅花形似的较异认同,描写拘实肤浅,因而被反复诋议。苏轼这些论述,对梅花美的认识和咏梅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石延年的“认桃辨杏”、“青枝绿叶”云云,也就成了拘泥写实、刻镂形似的反面典型,经常为人们所提及。

4王安石《梅花》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中期激进的政治改革家,晚年罢相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曾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其文学成就也较突出,诗与苏轼、黄庭坚齐名,古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集中颇多咏梅诗,重要者如七律《独山梅花》、《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临川先生文集》卷一〇、二〇。等。王安石长期居住的江宁,是重要的梅花分布区,王安石所咏多是这一带的梅花。王安石欣赏梅花的明媚冷艳之美,描写细切,对仗精工。如“须袅黄金危欲堕,蒂团红腊巧能装”《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三,《临川先生文集》卷二〇。,写梅花蕊黄蒂红,观察仔细,“能道人不到处”《遁斋闲览》,《诗话总龟》后集卷二八引。。又善以美人作喻,如“额黄映日明飞燕,肌粉含风冷太真”、“肌冰绰约如姑射,肤雪参差是太真”《次韵徐仲元咏梅二首》,《临川先生文集》卷二〇。、“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独山梅花》,《临川先生文集》卷一〇。等,都比拟贴切,形象鲜明。其五绝《梅花》最为脍炙人口:“墙角数枝梅,凌寒特地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临川先生文集》卷二六。惠洪《冷斋夜话》卷五记载此诗背景:“荆公尝访一高士,不遇,题其壁曰。”这一记载是否可靠,难以遽断。就诗论诗,寥寥数语,草草素描,但细细品味,梅花之孤介、幽峭和高雅之气格跃然纸上。后两句袭用南明苏子卿“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语意,但苏氏只言“有香”,此诗称“暗香”,明确反其意而用之,先抑后扬,进一步突出了梅花暗香袭人的幽雅气质。南宋胡仔评论说:介甫“虽袭子卿之诗意,然思益精,而语益工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大概也是肯定这一点的。

5苏轼《红梅》、《和秦太虚梅花》、松风亭咏梅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诗、词、文成就卓著。其在咏梅方面也是贡献多多,单就作品数量而言,较以往作家有明显增加,其中诗歌42首(《忆黄州梅花五绝》5首尚未计入),词作6首。形式上也多样化,有近体律绝,也有长篇七古,还有组诗。所涉梅花品种,除一般的江梅外,还有红梅、蜡梅这两个新兴的题材,另有题梅画的。苏轼对林逋咏梅高度赞赏,但对梅花的感觉比林逋的疏雅闲静之趣多有超越。苏轼笔下的梅花,或清新明丽,或朴素自然,或幽独飘逸,而其寄托的情感,也包含了宦海沉浮、生命漂泊的复杂体验和坚贞不屈、清旷超逸的气节情操等多种内容,显示了封建士大夫仕宦人生的丰富内涵。其中以《红梅》、《和秦太虚梅花》、《松风亭梅花》为代表。

《红梅》一题三首,通行的苏轼集编为元丰五年(1082)所作,时苏轼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诗题与诗文并没有写作时间的任何提示,窃意可能作于稍后任职汴京的元祐初年。其中第一首最为重要:“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诗集》卷二一。此诗有明显针对石延年同题诗的用意(诗中“诗老”,作者自注指石延年),且用了与石延年同题诗相同的韵,有明显的写作技巧探索的目的。苏轼不满于石延年“认桃无绿叶,辨桃有青枝”的写法,于是别出心裁,以拟人的手法加以演绎。诗人把红梅想象成一个冰容玉骨不入时的妇人,虽然打起精神强抹胭脂,但其高洁本性不变,事实上她不愿应春媚俗,那份艳色其实只是无端的醉态。诗人紧紧抓住红色的外貌与高洁的本性之间的矛盾大做文章,以“怕愁”、“自恐”、“故作”、“未肯”、“无端”等来演绎与时乖违、百般无奈而又百般不甘的心理。这一构思不仅坚持了梅花的寒峭品格,而且也使红梅的形象有了拟人化的生动演绎。这是石延年那种寻枝摘叶、比短较长式的形似刻划难以奏效的。想必苏轼对此诗也很自得,他把这首诗又改写成《定风波》词《全宋词》第289页。。诗歌关于梅花“孤瘦雪霜”品格之美、咏梅重在写“格”的观念以及拟人化的写“神”技巧,对后世咏梅都有指导和示范作用。

《和秦太虚梅花》:“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不知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苏轼诗集》卷二二。这首七言古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秦太虚,即秦观(1049-1100),高邮(今属江苏)人,早年字太虚,元丰末改字少游。秦诗有《和黄法曹建溪梅花》,诗歌称赞友人黄子理风流多情,对景能赋,感叹韶光易逝,勉励其健步赏春,及时行乐。全诗感慨豪迈,清爽健举,是一首较成功的七古作品。诗中“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销尽令人老”秦观《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全宋诗》卷一○五五。,点化梅花角曲之事,影略梅花凋零,感慨韶华易逝,情思凄楚动人。秦诗很得时人好评,苏轼门下诗人多有和作。苏轼此诗沿秦诗原意,写黄昏月下、雪中梅花,虽然月下之景是林逋早已采用的视角,但林逋重在写梅香,这里是即事写景,在江头春色一派繁荫郁然中特写梅花一枝挺然清美,景象明丽而生动。“竹外一枝斜更好”是人们激赏的写梅名句,后世论者不乏认为胜出林逋“暗香”、“疏影”一联的,其关键正如范正敏《遁斋闲览》所说,“语虽平易,然颇得梅之幽独闲静之趣”《遁斋闲览》,《诗话总龟》后集卷二八引。。细味来,苏轼此句的成功有两个要素,一是以翠竹衬梅,写出了梅之清秀娟俏,苏轼另有“竹间璀璨出斜枝”《红梅三首》其三,《苏轼诗集》卷二一。一语可参照;二是一枝斜引,写出了梅之幽独隽拔之神情。天才一言,影响之下,“竹外一枝”斜引的取景成了后世诗、画写梅最常见的题材和意象。

苏轼晚年贬谪岭南所作松风亭咏梅七古三首是他一生最寓身份经历而精心结撰的作品。诗作于绍圣元年(1094)。这年,苏轼一再受贬。始贬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南迁途中,责授建昌军司马,再贬宁远军节度参军,惠州(今属广东)安置。苏轼十月到达惠州,始寓居合江楼,十八日迁嘉祐寺松风亭,亭下有梅花二株,十一月二十六日诗人写下第一首《松风亭下梅花盛开》,继而自和二首:“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麻姑过君急扫洒,鸟能歌舞花能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再用前韵》)“玉妃谪堕烟雨村,先生作诗与招魂。人间草木非我对,奔月偶桂成幽昏。暗香入户寻短梦,青子缀枝留小园。披衣连夜唤客饮,雪肤满地聊相温。松明照坐愁不睡,井华入腹清而暾。先生来年六十化,道眼已入不二门。多情好事余习气,惜花未忍都无言。留连一物吾过矣,笑领百罚空罍樽。”(《花落复次前韵》《苏轼诗集》卷三八。)

第一首开篇所说春风岭上梅花伤魂,是指元丰三年(1080)正月诗人贬赴黄州,路过麻城春风岭睹梅伤怀的经历。此番与梅花又是谪路相逢,与14年前春风岭上的情景相比更为凄惨,惠州地近南海,蛮风烟瘴之地,而诗人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追往抚今,触景生情。在诗人感觉中,这盛开的梅花,一再在流放途中相遇,是人世无情而天道有意相酬的草木知己,因而倍感亲切。同时,这烟瘴中的梅花一如自己远谪而来,天涯沦落,因而心底充满了无限怜惜。诗中洋溢着物我知遇、相怜相慰于海隅瘴乡的浓郁情绪,梅花形象也披上了一层荒寒幽寂的色彩,浸透着诗人落寞苍凉的人生感受。诗人把梅花置于海边“蛮风蜒雨”的特殊气候环境里,同时又是在深更月下、参横斗阑、山村夜寂中携酒抚视,带有几分幽寻醉遇、魂牵梦绕的意味,加之“仙云娇堕”、“月下缟衣”、雪骨冰魂、“玉妃谪堕”等的比喻与渲染烘托,创造了一份荒寂凄清、幽冥惝恍、如梦如幻的境界。宋末陈著称赞道:“虽浣花叟于此动兴,犹未竟底蕴;孤山处士诗以收名,亦不过太平隐趣,卓哉玉局翁登大庾岭,寄罗浮村,炼成冰魂雪骨,世之人一追想及,毛发森洒吁止矣。”陈著《梅山记》,《本堂集》卷五○。比较林逋咏梅那闲静疏雅的意趣,苏轼诗歌想象激越,情感浓郁,富于意境张力,而梅花也成了神女仙姝、谪妃幽灵般玉骨冰魂、超凡脱俗的形象。后世咏梅诗中“月落参横”、“月下缟衣”、“玉妃谪堕”、“玉骨冰魂”一类词语和意境频频出现,都属苏诗意境的取裁化用。

诗中“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罗浮山下梅花村”、“耿耿独与参横昏”云云,旧注多认为使用了柳宗元《龙城录》中赵师雄的故事,此说并不可靠。苏轼三诗,自有其创作的内在逻辑,并无取材化用之痕迹。第一首起唱,从“昔年梅花”说起,转入流落复见。“松风亭下”四句正面写亭下盛开之花,也是先实后虚。“海南仙云”两句是写梅花光气袭人,设若是用赵师雄之事,也以改称“罗浮仙云”为宜。第二首“罗浮山下梅花村”之言,所指仍是松风亭下梅花,其所称“梅花村”,也是敷凑押韵而已,与后世认定的赵师雄遇仙之罗浮山梅花村无关。第三首咏花落,拟为“玉妃谪堕”,也是因题造语,与赵师雄遇仙之事更是了无似处。苏轼此三诗中有两处自注说明,一是“春风岭上梅花村”,另一是“绿衣倒挂”,前者是自忆往事,后者是当下所见飞禽,所指外人未必熟悉。设若诗中“罗浮山下梅花村”、“月下缟衣来扣门”是用赵师雄事,当时也属僻典,前此无人提及,又属惠州当地史实,苏轼自当加以说明。从苏轼个人咏梅诗的历史发展看,相关技巧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苏轼元祐六年(1091)在杭州和杨蟠梅花诗:“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相逢月下是瑶台,藉草清樽连夜开。明日酒醒应满地,空令饥鹤啄莓苔。”“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北客南来岂是家,醉看参月半横斜。他年欲识吴姬面,秉烛三更对此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苏轼诗集》卷三三。所写是月下所见梅花。苏轼擅写深更幽寻、月下独遇之景,见诸咏梅也多此类境界,而松风亭三诗正是这一情趣的自然发展。虽然有“海南仙云”、“月下缟衣”、“玉妃谪堕”、“奔月偶桂”之类想象,但也多属即景点染,略施形容而已,设若苏轼演绎赵师雄遇仙之事,当拟梅为仙,极情想象,如《红梅》诗所做。再从同时诗人们的反映看,苏轼松风亭三诗一出,举世激赏,但未见有人视其用赵师雄之事。如晁补之《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诗成莫叹形对影,尚可邀月成三樽。”《全宋诗》卷一一三一。谢逸《梅六首》其一:“罗浮山下月纷纷,曾共苏仙醉一尊。不是玉妃来堕世,梦中底事见冰魂。”同上,卷一三○七。对苏轼诗意极辞赞美,在他们心目中,是苏诗开创了罗浮幽梦的独特意境,苏轼是罗浮梦仙的主角。

6晁补之《盐角儿》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晚号归来子,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元丰二年(1079)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扬州(今属江苏)通判、齐州(今山东济南)知州。绍圣二年,因入元祐党籍,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通判,改亳州(今属安徽)通判。大约第二年春天探梅于当地社庙,写下《盐角儿·亳社观梅》:“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全宋词》第559页。全词分四层,分别描写梅色、香之奇和幽雅、疏淡之风韵。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一称赞此词:“不持寸铁,别开生面。当以梅花第一词。”虽然揄扬过当,但也反映了此词浅语白描、言直意赅的风格特色。

7周邦彦《花犯》

同类推荐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血族新娘的咒怨:蛇皮嫁衣

    血族新娘的咒怨:蛇皮嫁衣

    一个血族女皇的成长史。宿命的轮回:重生的血族女皇流落人间,历经一切诡异与离奇,接受重重考验,历尽磨难;注定的天命:天蝎实验揭示她的真实面目,圣血的洗礼,让她进化成一名特殊的吸血鬼,终成血族女皇;纠葛的情劫:人间真爱,让她牵肠挂肚,血族王子,疯狂追恋,面对人间与神鬼世界的诸份爱情,她该如何选择?是放弃还是长相厮守?是背叛还是不离不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折枝花样

    折枝花样

    知名网络写手阿荧创作的故事笔法的中短篇故事集,包含《鬼胎》《阴阳道》等深受读者好评的文章。
  • 千面倾城裙下神

    千面倾城裙下神

    做为半妖半神的混血神界公主,她听过太多妖族报恩故事……当恩人最得瑟了,找只妖美男终生奴役,开心就哄哄,不开心踢飞换新的,一辈子做威做福爽歪歪……她为此偷溜下凡数次,在度厄神君帮助下,掐准时机专门帮妖度劫,希望有朝一日“被报恩”。第一次来晚了,妖美男度劫完毕半死不活……某公主大为不爽,果断把他卖掉,赚小钱继续贿赂度厄神君……第二次来早了,等半天不见有妖度劫,于是喝了点儿小酒,醒来居然被卖,仔细想想梦里那张俊脸有点眼熟……第三次,噼啪一声天雷震,某公主和某妖王相对咆哮,新仇旧恨齐上心头:“喵喵的怎么又是你!”***他是神秘莫测的千面妖王,每一个身份都名满天下,每一个面目都风华绝代,却没有人知道哪一个他是真的,只有她知道……却是在他最最狼狈的时候……***她是倾世美貌的天师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天生不识情滋味。懵懂一场人间行,到头来,令她哭,令她笑,令她恨,令她牵肠挂肚的,竟都是同一个人……***段子***噼啪!最厉害的九九混元雷劫降下…某公主毫无形象的坐在一旁啃鸡腿,任雷劫轰隆八风不动,竖起一根手指头:“一万两。”“成交!”“我说的是黄金!”某妖王咬牙切齿:“成!交!”某公主一眯眼儿:“我说的是一个雷一万……”妖王怒发冲冠:“你怎么不去抢!”卡嚓嚓…啃鸡腿声……噼啪啪…雷劈妖王声……妖王含羞忍辱:“没钱怎么办?”她拍拍小手儿,双眼放光,“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 前夫勿烦我

    前夫勿烦我

    休夫会上瘾(女强+江湖+师徒之恋+一女N男)此文慢热,不喜慎入男人靠的住,母猪会上树!十三年的师傅,不告而别,再次相见,却以举动来讽刺她的自作多情。新婚夫婿,喜堂之上,侧妃同进,夜夜春宵,唯独留她独守空闺。许下承诺,转眼却又弃如敝屣。累了,倦了,心也淡了。算计,毒打,禁锢,却远远比不上那一碗黑色打胎药汁,才察觉的小生命胎死腹中,深埋在心底的火焰疯狂燃烧。杀戮开,地狱启,全身浴血的踏出王府,决绝的抛弃过往。再次出现,一纸休书,让当朝王爷从此背负下堂夫之名,佳人自此失去踪影。☆★☆★☆★---本--文--由--潇--湘--书--院--首--发--,--禁--止--转--载!!★☆★☆★☆一年后,江湖出现一仙一魔一妖妙手仙医,一身白衣,飘逸脱俗,每月只为一人医病,想要治病可以,前提条件是,你找的到她。嗜血罗刹,一身黑衣,残酷冷血,每月只亲手杀一人,想要活命可以,前提条件是,你躲得过她。绝艳妖姬,一身红衣,妖艳魅惑,美男环绕,得到的就只有她的人,前提条件是,别和她索要心,因为她无心。可谁能料到……一仙一魔一妖本是同一人。三年的时间,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嫁,却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扔下休书离去,这又是为何?难道休夫真的会上瘾?☆★☆★☆★---本--文--由--潇--湘--书--院--首--发--,--禁--止--转--载!!★☆★☆★☆当第一任下堂夫出现在她面前,悔不当初“羽儿,我错了,跟我回去吧。”当师傅金眸满是深情“错了吗,我只想要你幸福啊!我真后悔离开了百草谷。”她却已经美男环绕,目光,不再停留于他们身上。……清秀的他“我的一切都是你给的,我的一切也都是你的。”冷峻的他“我是你的人,你死,我死。”谪仙的他“为了你,我放弃复仇,我只想争取在你身边的资格。”美男多多,桃花朵朵开……下堂夫、前生欠她的男人和她欠的男人,前生置她于死地的女人,情人,情敌,一一出现在她的面前,这是命中注定吗?难道命运注定再一次交集吗?---------------------------------------------------------------------------------------------------本文简介这只是一场交易,一份契约,困住了她,却困不住他。当他带着她出席在宴会上,才知道他为什么会娶她。
  • 大叔,你敢不负责

    大叔,你敢不负责

    砰的一声巨响,只见一辆黑色的豪华房车冲破了公路上的防护拦,横穿了一条马路,直直撞上了一旁的绿岛,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的两人脸上、身上全是触目惊心的红色血液。“啊……不,爹地,妈咪……”两只纤细的小手在空中挥舞着,像是要找到某一种依靠似的。“滢小姐,您醒醒。”佣人刘妈听到了她的尖叫声,快步地走进了她的房间,握住了她的手。黎语滢睁开沉重的眼皮,眼角泛着一层湿意,微微迷……
  • 天后之花颜劫

    天后之花颜劫

    一个是情深意重的未婚夫,一个是念念难忘的旧情人,她的剑锋究竟该转向何处?繁华梦醒,谁能料到她的人生竟是一场笑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九天玄女,未来天后,她的一生看似鲜花烹锦般的荣耀,实际却是暗藏危机。三百年来,她始终被一个梦魇纠缠,那个将她一剑穿心的男子究竟是谁?成亲当日,梦中的男子一袭紫衣持剑而来,如惊天雷般照亮了她的心。一瞬间,遗忘了千年的记忆纷纷向她扑来。原来,她爱上的不是凡人,不是神仙,而是与天界势不两立的大魔头
  • 敛财王爷贪财妃

    敛财王爷贪财妃

    新文需要支持,《至尊逃妃》:她,明眸一转,狡诈胜狐;云袖挥动间,有万千风情;他,薄唇轻撇,阴狠似狼;行履踏步中,如那飘飘浮云。她是天下首富之女,貌美如花,倾国倾城,更难得的聪慧无比,还有着点石成金的商业才能,从七岁起就开始执掌云家的商行。但自从十年前被他削去一缕长发,她的冷静与优雅一遇上他就荡然无存。他是当今皇帝最宠爱的儿子,风度翩翩,俊美绝伦,更有着超群的智慧,无论是朝政还是军事,甚至在商场上也同样的手腕高超。自从十年前第一次见到她,他就霸道地削了她的一缕长发,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告她已经被他定下。从此,风起云涌!她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卯足了劲的跟他抢生意、坏他的计划,猛扯他的后腿。他与她斗智斗勇,表面上好话说尽,私底下坏事做绝,什么恶劣的事情都能做得脸不红气不喘,威胁她、戏弄她、欺负她,撒下天罗地网,将她骗得团团转,倒成了他今生最大的乐趣。她说:哼哼,走着瞧,我云浅笑要是斗不过他,这辈子就跟着他姓!他说:倘若能将这美丽的对手娶回家,就算要从此以后跟着她姓,也无妨啊!抢票了抢票了,亲们路过就把票票留下吧,不然的话,宝贝要劫色了!╭(╯^╰)╮推荐宝贝自己的文文:《极品特工王妃》:《皇后要劈腿》:《血色妖瞳》:《相公欠调教》:推荐好友的文文:东走西顾的《狂帝的百变娇妻》:妤灵的《冥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倾城王妃:美男别跑

    倾城王妃:美男别跑

    只因她偷了条手链,就被妖孽王爷胁迫嫁给她!他为了争夺权利,把她卷入宫廷争斗!冷酷门主为她甘愿付出一切!风流剑客不惜生命,救她于危难!……她不过是想过平凡的生活,却次次陷于阴谋纷争里,生死茫茫,谁才能与她白首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