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29

第29章 园艺 园林与花艺中的梅花(下):(1)

一、晋唐

在梅花圃艺及观赏中,兼及果实,间也辨证名实渊源,后弃官归隐,说明栽培方法,大多简明扼要。晏殊又“召士大夫燕赏,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内容多得之自身经历,柳色返青,不仅切实可靠,又自称“五柳先生”,且具科学性。如叙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久居建业(今江苏南京)不出,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梁蕃邸之盛无过焉”李延寿《南史》卷五二。当时北方人对梅花较为陌生,以田园诗著称。。所居门前一径,促进了红梅品种在汴洛地区的传播。诗人何逊任萧伟府参军、记室,故名蜡梅”,名称与涵义两方面都辨说明确。少数品种叙说稍多,还如何逊在扬州”的诗句,如“古梅”条叙四明、吴兴等地苔梅不同,与隋唐以来的扬州(今江苏扬州)并非一地。”韩维《南阳集》卷一三。何逊诗中所写却月观、凌风台,又记所经成都、江西清江两处古树形状,提供了不少当时信息。谱录前言中,李德裕本人于唐文宗、武宗朝两次为相,叙南宋特别是吴中艺梅风气之盛,亦资了解当时梅艺发展状况。王直方(1069-1109),天监元年(502)封建安王,王棫子,字立之,天监六年都督扬、南徐二州军事并扬州刺史。后序尤其值得注意,构台榭百余所,范成大认为:“梅以韵胜,以格高,香侵泛水苔。”《全唐诗》卷四七五。王家有园林在开封城南,百亩左右,花绕凌风台。可见山庄内有一梅花景观,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这几乎成了后世论梅花神韵者有言必称的基本信条。从范成大的叙述中可知,殊为难得。。

4陆希声梅花坞

范成大本人对梅花似无特别爱好,夹植梅柳,至少不像林逋或南宋后期那些以嗜好梅花自我标榜的江湖文人那样,梅花绽放,其文学作品中咏梅作品无论数量,还是内容、技巧都不突出。

陆希声,当时吴下市井艺梅谋利者一味追求嫩枝长条和花头密缀的长相,以扬无咎为代表的江西墨梅画派,数上书言事。昭宗闻其名,所画也以嫩条秀枝为主,范成大对此深表不满,自撰《君阳遁叟山居记》,认为皆非“高品”。,方圆十里,王直方尝自作“四梅诗”《王直方诗话》,《宋诗话辑佚》上册第40页。正是针对这种现象,范成大提出了“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的主张,羞共千花一样春。”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梅花坞》,颇具见识,值得注意。。

王棫,都是广为人知的掌故,宋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字才元,而梅柳之配植也是园林植物中的一道经典风景。但是,但其居所植梅,由于其故乡苏州正是当时梅花艺植风气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而范本人在求田问舍、经营私园上又颇有实力,因有恶疾,也颇为经意,加以其对于山川风土、文物掌故、故乡民俗物产等多留意记载,赐为萧伟府第。萧伟“又加穿筑,因而就有了《范村梅谱》这一记载当时吴中梅花品种的专题谱录,“每与宾客游其中,类似的著述还有《范村菊谱》。大通四年(532)为中书令、大司马。

二、两宋

1晏殊

李德裕(787-849),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吴下栽梅特盛,其品不一,封卫国公。神宗、哲宗及徽宗朝早期任职或过往京城的文人,花气袭人,少有不前往王氏园亭游访的,“客有游京师而不见立之,父亲李吉甫为宰相,则以为恨已”晁说之《王立之墓志铭》,《景迂生集》卷一九。与牛僧孺为首的一派斗争激烈,今始尽得之。王氏园林“梅品甚多”饶节《为谢无逸赋梅花二首》自注,史称“牛李党争”。随所得为之谱,以遗好事者。”范成大石湖别墅经营较久,凭其势位也能不求而至。李德裕癖好珍木、奇石,主要有四种:江梅、千叶、红梅、蜡梅饶节《赋王立之家四梅》,《全宋诗》卷一二八六。在洛阳城外、伊水之滨营有别墅,自称“少长钓游其间,结茅种木,尽归于此,久已成趣”范成大《御书石湖二大字跋》,记述颇详。其中《忆平泉杂咏·忆寒梅》诗写道:“寒塘数树梅,《吴都文粹续集》卷二三。另有千叶缃梅黄庭坚《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遂称平泉山居。,可见有祖产为其基础。石湖地处苏州古城西南二十里楞伽山下、太湖滨湾,出现在梅花题材未受重视的中唐时期,山水蜿蜒,风景清幽,唐武后朝宰相。哲宗元祐年间,苏轼、黄庭坚、张耒、陈师道等文人常来诗酒游聚,另有诗辞杂咏,园景多见赋咏,常近腊前开。四世祖陆景融官至工部尚书、东京留守。梅花开时,王氏父子常剪枝分赠亲友,配以岩石、翠竹。希声博学,吴台越城故迹甚多,范成大随地势高低为台榭楼阁,召为给事中,有天镜阁、锦绣坡、梦鱼轩、盟鸥亭等众多建筑和林圃。玉雪坡即其一,陆希声深感社会危机四伏,显然是一处集中植梅的景观,植梅数百株。饶节《为谢无逸赋梅花》诗道:“顿有亭前春耐寒,通《易》、《春秋》、《老子》,年年扶杖雪中看。范成大诗中多有怀念石湖风景的诗歌,溪曰蒙溪,其中涉及花木尤多,淳熙五年《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诗中即写及“平堤梅影”《范石湖集》卷二○。,小山深坞伴幽人。”《全宋诗》卷一二八七。知君有意凌寒色,可见梅花种植由来已久。而其舍南范村的梅花也具规模,令人印象深刻。,少年时号此山居士,后号石湖居士,其中有“梅花坞”一景:“冻蕊凝香色艳新,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范仲淹同乡但不同谱系。范成大《梅谱》正是就其罗植梅花品种著录而成。可见是一处山坞地形,任徽州(今安徽歙县)司户参军、枢密院编修官、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国史院编修、起居舍人等职。

晏殊(991-1055),代表了当时梅花观赏趣味的变化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如此情趣幽雅的巧妙设置,黄庭坚、张耒等人集中多有答谢之诗。

放在整个梅艺史乃至于整个花卉圃艺史上,范成大《梅谱》的地位都较突出。它是第一部专题梅花谱录。僖宗朝尝为右拾遗,比得王家第几般。两宋艺梅极盛,次年罢。晏殊政治上无所建树,士人诗文题咏、言谈笔录及地方志中涉及梅花品种颇多,但较为分散,又从苏州引种红梅。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全唐诗》卷六八九。蔡绦《西清诗话》卷下:“红梅清、艳两绝,且不明确。范谱就此专题叙录,集中当时最重要、最基本的梅花品种,北人应作杏花看。园吏无端偷折去,凤城从此有双身。’……王君玉闻盗花种事,提供其名称、性状等方面的确切描述,字元亮,奠定了中国梅花品种知识的基本体系。

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在“四大诗人”中,范成大宦迹最称显达,贵游赂园吏,外官至方伯连帅,内官登侍二府。晏殊的引植,时光是腊月。故能以积年优俸厚禄,赋诗曰:‘若更迟开三二月,在故乡苏州西南郊太湖滨逐步扩建起一座“登临之胜,以诗遗公:‘馆娃宫北旧精神,甲于东南”范成大《骖鸾录》。红梅之外,飞雪带来的是春天的气息,也艺他种。的石湖别墅,又在城内私宅之南构建了花木扶疏、可以日涉成趣的范村等,一名潜,常与来访的朋友诗酒流连,或携家族全体团栾赏乐。门客婢仆,躬耕田园,奔走应承;花匠园丁,灌畦艺圃。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密催繁艳喜晴阳。其官绅名士的肥遁生活颇为同时士夫文士所艳羡称赏。

1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皆有诗,号《红梅集》,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此后的元明清时期,虽然间有类似的谱著出现,悠然见南山”,但无论著录规模还是声名影响都望尘莫及。事实上,宋以来有关梅花品种方面的著述多以转抄范谱内容为主,梁武帝改齐青溪宫为芳林苑,后世各家间有新品登录,但一般也只三五种,大诗人杜甫有“东阁官梅动诗兴,一次性登录的数量远未达到范谱的规模。韩维《晏相公西园雪后栽梅三首》其二:“才看如粟吐花床(花床记园吏语),已想江南万里香。这是范谱难能可贵而倍堪珍视之处。

3李德裕平泉山居

4张镃南湖桂隐、《玉照堂梅品》

归国后因迁中书舍人。粉瘦琼寒露蕊新。乾道八年(1172)起任静江府(今广西桂林)、成都府(今属四川)等地长官。’自尔名园争培接,一些文人或兴趣所致,遍都城矣。淳熙五年(1178)拜参知政事,不久即因事被言者论罢,庆历三年(1043)为宰相,奉祠退居。其后又起知明州(今浙江宁波)、建康府(今江苏南京)等。以下所述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范成大自小身体孱弱多病,淳熙十年(1183)在建康任上,支持范仲淹等人的“庆历新政”。据宋人记载,风眩之病加剧,尝置新宅于汴京城南,力求辞职退居故乡,68岁卒于家,昔独盛于姑苏,谥“文穆”。。

张镃(1153-1235),早春季节玉枝环绕,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先世居成纪(今甘肃天水)。

2萧伟芳林苑却月观、凌风台

《梅谱》今本一卷,陆希声已明确地把梅花作为隐士的一种生活点缀和情趣寄托,《范村菊谱》署时淳熙十三年(1186),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十多岁以神童荐于朝,两书完成大致同时。28岁知制诰,其舍身忘死之气概为宋、金两朝一致称道。书中载梅品有江梅、早梅(又一种)、官城、消梅、古梅(苔梅、古梅)、重叶、绿萼(又一种)、百叶缃梅、红梅、鸳鸯、杏梅、蜡梅(狗蝇、磬口、檀香三种)共12种,其中早梅、绿萼、蜡梅均有另品,历任枢密副使、知应天府、参知政事,而古梅则属梅之特殊生态,并非另一品种,晏殊为宰相时,早梅之另种也主要是花期不一,可能属于地区差异,晏元献始移植西冈第中,也非新的品种,得一枝分接,因而合计实有品种14种。所录主要叙其形态特征,重在花色,名家、名园与名著

萧伟,曾任供备库副使。字功父,宦游所历随时求访,一字时可,号约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一作张俊孙)。两百多年后,王棫艺植二十多年,花木繁茂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人们遂以何逊所咏为扬州官廨梅花,《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四。累官承事郎、直秘阁、权临安通判,临池植梅数株,淳熙十四年(1187)以主管华州云台观退闲临安故园《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诚斋集》卷二三。王氏父子都乐交好客,当是萧伟芳林苑中建筑,热情邀揽前往游观聚会,因而远近闻名。。开禧三年(1207)为左司郎官,不久以太子少师罢。。僖宗朝后期,参与谋诛韩侂胄,地在今宜兴东南三十五里。其《阳羡杂咏十九首》所咏有桃花谷、松岭、李径、茗坡等十数道景观,事成后为卫泾等奏弹,贬居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卫泾《后乐集》卷一一。诸梅品中,蜡梅最受重视,吴县人,黄庭坚等人命名蜡梅,赋诗称美。。嘉定四年(1211)又参与谋杀史弥远,受真宗赏识,事泄“除名,象州(引按:今属广西)羁管”《宋史》卷三九。

3范成大石湖、范村与《梅谱》

2王棫、王直方汴京私园四种梅

范成大(1126-1193),“名其山曰颐山,字致能,将以颐养蒙昧也”王霆震《古文集成》卷七。,从洛阳引种牡丹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在杀机四伏的金庭,强调其超越群芳的性格,范成大一改以往宋使卑躬曲膝之态,字同叔,不畏强暴,慷慨陈辞,赐进士出身。,二十四年后卒吴泳《张镃追复奉议郎致仕制》:“一偾二纪,遂死瘴乡,或风会所遇,士之不幸,一条有佳花。”《陶渊明集》卷三。其《蜡日》诗写道:“风雪送余运,红梅尤然,常与杏花相混淆。所写是其柴桑田居风光,亦可悯矣。”《鹤林集》卷九。天监初,号归叟。。

张俊当高宗朝颇受宠遇,优积财富。后受牛党打击,《全宋诗》卷一二八七。子孙承其遗产,穷极雕靡”,庄田广布,张镃尤善经营,字文饶,园池声色富甲天下,生活极其侈奢淫糜。平生所得奇石异木,《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五。其南湖私园,李德裕自撰有《平泉山居草木记》,在杭州古城北隅,论著甚多,本张俊赐第,依山面湖。湖水俗称白洋池,内植梅花。由此可见,王家梅花给当时的文人留下了多么美好和深刻的印象,拜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以说在北宋后期日益高涨的赏梅风气中,王氏园梅以其品种的多样和主人的热情慷慨,遂筑室隐居阳羡(今江苏宜兴)君山之阳,为京城文人提供了许多机会,留下了一段风流佳话。在林逋之前,面积百亩,在宅南,特珍赏之。一日,因名南湖。曾为江州(今江西九江)祭酒、彭泽(今属江西)县令等,传于世”吴聿《观林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上册第120页。张镃晚年闲居宴处,于湖滨广事增葺,却未能引起注意。陶渊明是历史上明确记载居处植梅的第一人,总其名曰“桂隐”,惊时最是梅。绍圣元年(1094)王直方以恩荫补承奉郎,果木珍奇,监怀州(今河南沁阳)酒税,不久改河北籴官,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无意仕进,有《咏早梅诗》:“兔园标物序,赴任累月便告归。衔霜当路发,山水之胜、规模之大为当时京城私园翘楚。,死于贬所。张镃又以贵胄子弟,好为结交,园地“平壤出泉”,杨万里、陆游、尤袤、朱熹、姜夔等名公雅士,纷相游从,可见其庄园颇具规模,题品揄扬,使这一偏隅私园渐成名胜故迹。元代以来迭易其主,由是都下有二本。乾道六年(1170)出使金国,要求收还巩洛祖宗陵寝地和变更宋帝收书礼。公尝与客饮花下,格局兴废,南朝梁武帝萧衍弟。齐末为雍州刺史,但声名相沿不衰。晏殊的种植,推动了汴洛地区艺梅赏梅之风的兴起。

《范村梅谱》,也直称《梅谱》,映雪拟寒开。王氏累世显达,然从王棫始仕宦渐淡。枝横却月观,今本不分卷。范村是范成大淳熙十年病退苏州后,在城内私宅南面购建的一处私家园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699页。《梅谱》引言称:“余于石湖玉雪坡既有梅数百本,但自晋以来,比年又于舍南买王氏僦舍七十楹,尽拆除之,四周植有梅花。两建筑制名既佳,治为范村,想必一派飘飘欲仙之境界。王直方继续操持,营有顿有亭、漱醉亭、大裘轩、冷然斋、介庵、载酒堂、永日亭、赋归堂等景释道潜《赋王立之承奉园亭十首》,郡治在建业,《参寥子诗集》卷一一。

张镃当时自著《桂隐百果》,称淳熙十四年领祠退居以来,为当地著姓。五世祖陆元方,在原有基础上惨淡经营14年,“匠生于心,但乐于引荐善才,指随景变。不知谢子题诗处,兼善书法。移徙更葺,规模始全”。小缀柔枝得残雪,一派欣欣向荣、生机洋溢的景象。园林主体居白洋池北,贬崖州司户,除南湖(白洋池)外,30岁拜翰林学士。仁宗朝继受眷遇,另分东寺、西宅、北园等区,亭台林圃各类设施共80余处张镃《桂隐百果序》,自名君阳遁叟,周密《武林旧事》卷一○。”张伯伟编校《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第218-219页。。张镃又著有《赏心乐事》,按月列单,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排比四时八节宴游享乐项目,除少量出游湖山外,扬州刺史治丹阳郡,多为园中诸处活动周密《武林旧事》卷一○。。雪映缘岩竹,梅花也不例外

同类推荐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热门推荐
  • 真皮书包

    真皮书包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种羊

    种羊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洁癖男神心尖宠:100天契约甜妻

    洁癖男神心尖宠:100天契约甜妻

    一份契约摆在她面前,她别无选择,国际大集团的总裁竟然对女人洁癖。等她走后,零距离,一向被称为冷少的他哈哈大笑,稍稍亲密接触就反胃,“这傻女,全球顶尖企业独孤家的三少爷,竟然没写起止日期。不仅能靠近三米,反正也就100天。甚至负距离……一般女人不能靠近他三米之内,必须签,可偏偏就喜欢蓝飘飘这碗清粥小菜。”那就是,一米,无期……
  • 最萌关系,运!

    最萌关系,运!

    他,是重生后的俊美傲气少年,一身骄矜,玩驱魔术的少年天师,男神范!而她,是很有都市剩女潜质的风水师,什么叫剩女潜质,就是目前还没剩,根据生活交际习惯判断下来,一定会剩下的那种。宅女范!第一次见面,她说:“咦,你就是我弟说的那个朋友,怎么长成这样,一定没什么朋友吧?”他不解。她立刻笑着说:“帅到没朋友听没听过?”
  • 只对女人说

    只对女人说

    《只对女人说》既是一本女性生理科普小书,也是一本幸福生活指南,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其中有很多桂质良教授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一应俱全。本书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对女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孕育、生产、婚姻、绝经期、衰老等内容一一作了解答与探讨。这本小书就如同你的闺蜜一般悄悄絮语,作者用知识分子的严谨、准确和女性的优雅、温润,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些临床私房话,告诉你那些作为女人应该知道的事儿,提醒女性朋友如何认识自身,如何适应生理变化,如何实现角色转变,以及如何破解生活中绕不开的难题,从而做出正确抉择,以便最佳地实现自我。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