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700000019

第19章 苏轼(3)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③。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④。坐见黄州再闰⑤,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⑥。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⑦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⑧。仍传语,江南⑨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释

①去黄移汝:离开黄州,量移(因罪远贬的官吏,遇赦调迁近处任职)汝州。②雪堂:在黄州东坡,苏轼元丰五年春所建的居室。③岷峨:岷山和峨眉山,均在作者家乡四川。④“百年”二句:韩愈诗:“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此处意为人生已过大半。作者时年四十九岁。⑤再闰:苏轼于元封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是年闰九月,六年闰六月,故为“再闰”。⑥老东坡:终老于黄州东坡。⑦洛水:即洛河,源出陕西,经河南,流入黄河。汝州与洛河相去不远。⑧莫剪柔柯:不要砍伐柔嫩的柳枝条,此处谓要珍惜彼此的友情。⑨江南:指长江南岸的黄冈一带。

经典赏析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谪居黄州五年之久的苏轼,接到了量移汝州安置的命令。这次量移,并非平反复官,只是酌情移近安置,苏轼的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并没有实质性改善。再一次迁徙之际,政治牢骚与思乡之情交织胸中,思绪万千,心潮难平。这首词正是作者当时心情的真实记录。

词的上片写欲归去来兮,却无处可归,只有以亲密的友情来驱散迁徙的苦情,以久愤世路的旷达之怀来取代人生失意和哀愁。下片感慨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表明自己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

全词在依依惜别的深情中表达出苏轼与黄州父老之间珍贵的情谊,以及既满怀悲苦又寻求解脱的双重矛盾心理。

青玉案

三年枕上吴中①路,遣黄耳②、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③。四桥④尽是,老子⑤经行处。《辋川图》⑥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⑦句。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⑧针线,曾润西湖雨。

注释

①吴中:此处指苏州。②黄耳:晋陆机有犬名黄耳,在洛阳时,能系书其颈至松江家中,并得报还洛。③莫惊鸥鹭:用“鸥鹭忘机”的典故,出自《列子·黄帝篇》。④四桥:据《苏州府志》记载,苏州有四桥为名胜。⑤老子:老年人的自称,此处为作者自指。⑥《辋川图》:辋川在陕西蓝田,唐诗人王维曾隐居于此,于蓝田清凉寺壁上画《辋川图》,表示林泉隐逸之情志。⑦右丞:王维曾任尚书右丞。⑧小蛮:白居易的歌伎。白居易有歌伎樊素、小蛮。此处借指苏轼爱妾朝云。

经典赏析

元祐四年到元祐六年,苏轼出任杭州太守,时苏坚为其下属。两人交情甚笃,苏轼治理西湖多得苏坚的帮助。三年之后,送别友人归“吴中”故乡,惜别之情难以自已。

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苏轼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一方面作者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还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整首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

上片写友人的归里,以及分手前的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谆谆嘱咐。虽写送友、恋友、嘱友,但却都含有自己对仕途的厌倦,思念与鸥鹭相亲的心声。下片开首两句借唐代隐逸诗人王维诗画作思归的隐喻,把上片隐含的归隐之情初步明朗化。天若有情天亦雨,天公已经在“小蛮”细针密线为我缝的春衫上洒过几多潇潇细雨,催我回家洗濯衣衫上的风尘雨痕。

诗贵真情,苏轼坦率地将真情真语诉诸笔端,因而成为自宋以来无数读者“爱不忍释”的千古绝唱。

西江月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①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gōng)②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骢(cōng)⑤骄⑥,我欲醉眠⑦芳草。可惜⑧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⑨。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释

①蕲水:水名,发源于湖北省蕲春。②曲肱:弯起胳膊当枕头。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③“照野”二句:月光照耀着流过原野、水波弥漫的小河,广阔的天空云层若隐若现。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④障泥:即马鞯。用锦或兽皮做成,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腹两旁以挡尘土。⑤玉骢:指良马。⑥骄:壮健的样子。⑦我欲醉眠:萧统《陶渊明传》说陶渊明醉时对客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反映一种豪放率真的态度。⑧可惜:可爱。⑨琼瑶:本指美玉。此处借喻水光月色。

经典赏析

宋词中写小序,从苏轼开始。本词小序,短短五十四字,写得简洁、生动,韵致极佳,将地点、时间、景物及作者的感受交代得清清楚楚,短短数言充满诗情画意,是一篇优美的短散文。

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者虽受政治迫害,但仍能坦然处之,而徜徉于山水自然之间,以此作为对现实的抗争和自我排遣。

词的上片描写春夜归途所见的情景,下片写作者迷恋、珍惜美好月色的心情。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身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①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②。玉宇琼楼,乘鸾(luán)③来去,人在清凉国④。江山如画,望中⑤烟树历历⑥。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⑦,今夕不知何夕⑧。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⑨?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⑩。

注释

①桂魄:古人称月亮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②秋碧:秋日晴朗的天空。③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④清凉国:此处指月宫。⑤望中:视野之中。⑥烟树历历: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⑦“举杯”三句:李白《月下独酌》:“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⑧“今夕”句:《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⑨“便欲”三句:化用《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翻然,回飞的样子。⑩“水晶”二句: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舟以笛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维舟吹之……甚为精壮,山河可裂……及入破,呼吸盘擗,其笛应声粉碎”。此处比喻胸中豪气喷薄而出。水晶宫,指清澈、明净的月宫。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中秋,苏轼在黄州赏月时所作,当时作者仍然身处被贬谪之中。

作者登高望月,面对广阔的天空和皎洁的月亮,引起了无限的遐想,联想到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己的不平坎坷,向往那虚无缥缈的清静自由生活。这正是作者在苦闷时寻求解脱、自我宽慰的无可奈何的举动,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美好现实的追求。

这首词大胆创造,富有浪漫主义想象,能唤起读者的联想,获得丰富的美感和无穷的诗意。

永遇乐彭城①夜宿燕子楼②,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dǎn)如三鼓③,铿然④一叶,黯黯梦云⑤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⑥。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⑦。异时对、黄楼⑧夜景,为余浩叹。

注释

①彭城:今江苏徐州。②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其爱妓盼盼所居之楼。③如三鼓:三更鼓敲响了。紞如,击鼓声。④铿然:响亮的金石之声。此处用以形容秋叶坠地之声。⑤梦云:夜梦神女朝云。云,喻盼盼。典出宋玉《高唐赋》楚王梦见神女:“朝为行云,暮为行雨。”⑥心眼:心愿。⑦“古今”三句:谓新旧欢怨俱是梦中情感,一切都在梦中。⑧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知徐州时所建。

经典赏析

这虽是一首记梦词,却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与感慨。

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苏轼任徐州知州时。苏轼到徐州前已转职杭州、密州等地,政治上对王安石变法的孤愤,仕途上因频繁迁调而带来的孤寂之感,都时时向他袭来。那天夜晚,一个旖旎缠绵的梦境,让他顿悟人生的真谛。

词的上片写清幽梦境及梦醒后的怅然若失之感;下片乃醒后述怀,语意沉郁而超然独悟。作者将景、情、理熔于一炉,融情入景,情理交融。其景为燕子楼之景,其情则是燕子楼惊梦后的缠绵情思,其理则是由燕子楼关盼盼情事所生发的“人生如梦如幻”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永恒追问。

词中“燕子楼空”三句,千古传诵,深得后人赞赏。此三句之妙,正如郑文焯手批《东坡史府》所云:“殆以示咏古之超宕,贵神情不贵迹象也。”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①,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②。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③。中秋谁与共孤光④。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

①“世事”句:《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世事,此处既可指作者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之事,也可理解为作者对人生命运抽象意义的认识。②风叶已鸣廊:《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处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③妨:阻碍。④孤光:指月光。

经典赏析

元丰二年(1079)秋,苏轼因被诬入狱,事后贬谪黄州。这是他生平遇到的第一次大挫折,对其人生和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首次年作于黄州的中秋词,就真实地反映了他谪居后的苦闷心情。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婉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词的结拍句,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宣泄。

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是此词的艺术特色。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①韵

霜馀②已失长淮③阔,空听潺潺清颍咽④。佳人犹唱醉翁词⑤,四十三年⑥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⑦。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释

①西湖:指颍州的西湖。②霜馀:霜降后。③长淮:淮河。④清颍咽:清颍,颍水。咽,谓流水声低沉悲咽。⑤“佳人”句:写苏轼到颍州后之闻见。时欧阳修已故去十九年。醉翁词,即词题中所言“西湖韵”。⑥四十三年:指欧阳修作“西湖韵”到苏轼作此和韵词之间的时间跨度。⑦“三五”句:谓光阴必逝,月满则亏。三五,指阴历十五。二八,指阴历十六。

经典赏析

这首词作于元祐元年(1091),时苏轼知颍州。其恩师欧公阳修曾于此地作过《木兰花令》,作者因怀念恩师即次韵而作。

词的上片写作者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由于沉浸在怀念恩师的思绪中,此时水声潺潺的颍河也幽咽悲切。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作者结合自己与恩师的交情,以及欧阳修与颍州西湖的渊源,抒发对思师的缅怀之情,写得情真意切。

全词语出凄婉,情深意长,空灵飘逸,幽深的秋景与心境浑然一体,由此抒发了作者由悲秋而怀人伤逝的深沉思绪,读来令人一咏三叹,感慨不已。

相关链接

木兰花令

欧阳修

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馀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幺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①,晚凉新浴。手弄生绡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③。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④。待浮花、浪蕊⑤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⑥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⑦。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⑧。

注释

①桐阴转午:谓槐树影移,时光过午。②生绡:未经过捶捣、练丝程序的丝织物。③“扇手”句:谓手与扇同样白皙。④“石榴”句:谓榴花半开时如缩绉的红巾。⑤浮花、浪蕊:指春天的花草。⑥芳心千重:以女人喻花,形容石榴花瓣的重叠。⑦西风惊绿:谓秋风起后,榴花凋谢,只剩下绿叶。⑧“共粉泪”二句:谓花瓣与眼一同落下。

经典赏析

此词作于苏轼出守杭州时,约在元祐四年(1089)至六年间。《古今词话》:“苏子瞻守钱塘,有官妓秀兰……子瞻因作《贺新郎》,令歌以送酒。”

这是一首抒写闺怨的双调词。词的上片以初夏景物为衬托,写一位孤高绝尘的美丽女子。下片用秾艳独芳的榴花为美人写照,并借物咏情,写美人看花时触景伤情,感慨万千。

作者赋予词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洁、自伤迟暮的品格和情感,在这两个美好的意象中渗透进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这种花、人合一的手法,读来婉曲缠绵,寻味不尽。词中写失时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怀;以婉曲缠绵的儿女情肠,寄慷慨郁愤的身世之感。

同类推荐
  • 大决战:淮海战役

    大决战:淮海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情况。淮海战役正式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我华东野战军以7个纵队的强大优势兵力在徐州附近的新安镇对黄百韬兵团实施包围,切断黄百韬兵团与李弥兵团等国民党军队的联系,实施重点打击,各个歼灭。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为标志。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就是中国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解放战争的大决战中,中原地区也成为国共双方志在必得的主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打的第一仗,就是围攻我中原解放军李先念部。从此以后,中原大地上两军作战一直是此起彼伏,彼伏此起,战场越来越宽,规模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国共双方都有在调兵遣将,都有在筹划这场大战,最终以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自从二战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战争年代,它利用自己精悍而灵活的特点起到许多不可思议的战略效果,事实证明,特种部队在侦察、偷袭、暗杀、破坏敌方重要设施等方面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常规作战部队难以比拟的。
  • 穿越之九峰抗战

    穿越之九峰抗战

    2012安然渡过,世界末日的谣言不攻自破。2013年10月在临城,赞皇和山西省昔阳县的交界处的太行山脉,出现了连绵九座山峰,并出现巨大山谷,谷内可以容纳100万人的居住生活。王世杰神秘的穿越到1938年,在这国破山河的年代王世杰选择当了一名土匪,抢人枪粮,以山谷为基地,以九座山峰为前沿,与敌后鬼子展开斗争……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热门推荐
  • 伐道击法

    伐道击法

    石猴出,天地震,乾坤动,宇宙崩。一猴一术万道屈,一妖一棍神魔亡。亦仙亦妖伐万道,亦神亦魔击万法。创不朽,显伐戮。眨眼天地裂,抬手星辰陨,伐万道,破万法,挥手逆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乖乖校花的混混校草

    乖乖校花的混混校草

    可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吻过之后,她的这颗心似乎也被带走了,分开后,竟然一直想着他。她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他是父母离异没有人要的坏男孩,面对那么多男孩子的追求,她只为他心动……青涩的爱情,甜蜜的日子,经历过的伤害,都无法让父母停止他们的百般阻挠。谁能告诉她,她该怎么办?
  •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伊胜雪说完就快速地蹦跑开来,其实沈若赫已近知道了伊胜雪说的什么,只是还想认真的听一遍,在追逐的路上,沈若赫大声的呼喊,“从今天开始,伊胜雪就是我的人了”。
  • 我老婆不是人

    我老婆不是人

    那都不是我风格,干脆,一个帅哥遇到鬼会怎么样?逃跑?害怕?哼哼,直接娶回家才是真的,其他都弱爆了!!真心希望大家能喜欢,记得帮我收藏,各种满地打滚求表扬啊!!!!!
  • 神秘宝藏

    神秘宝藏

    留学回国的东方煜,在驶往青岛的轮船上,从德国人手里救出了一位神秘而又美丽的女子,并意外地从女子身上发现了一本航海日志,东方煜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据传,成吉思汗在西征时得到了一块来自天外的神秘石铁,他命令工匠营利用三年的时间制造了五支具有神秘力量的箭。无论谁拥有了神箭,谁就可以主宰世界的命运,因此被称之为“命运之箭”。东方煜在掌握了海岛宝藏的秘密后,决定不惜一切找到宝藏,然而纳粹残余分子和日本武士家族都派出了精悍的力量到中国来争夺这个宝藏,一场惊险残酷的宝藏争夺战开始了……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