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700000018

第18章 苏轼(2)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春未老②,风细柳斜斜③。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④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⑤。休对故人思故国⑥,且将新火⑦试新茶⑧。诗酒趁年华。

注释

①超然台:在密州(治今山东省诸城)城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②春未老:暮春尚未到。③斜斜:散乱漂浮的样子。④壕:指护城河。⑤咨嗟:嗟叹声。⑥思故国:寒食与清明相连,是旧俗扫墓之时。游子在外不能回乡扫墓,极易牵动思乡之情。故国,故乡。⑦新火:寒食禁火,节后再举火称新火。⑧新茶: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六引《学林新编》云:“茶之佳品,造在社前;其次则火前,谓寒食节前也;其下则雨前,谓谷雨前也。”此处新茶指寒食前采制的火前茶。

经典赏析

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作者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写景时作者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乡、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全词紧紧围绕“超然”二字,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①,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②。

麻叶层层苘(qǐng)叶光③,谁家煮茧④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⑤。垂白⑥杖藜抬醉眼,捋(luō)青⑦捣(mài)⑧软饥肠⑨。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释

①谢雨:旱后春雨而去谢神。②“常与”句:石潭水与泗水相通,无论水的涨落和清浊,它们常常是一致的。③苘叶光:指麻叶长得茂盛,层层泛着亮光。苘,通称青麻,可制绳索。④煮茧:把蚕茧放在热水里浸煮,然后抽出蚕丝。又叫缫丝。⑤络丝娘:虫名,即络纬,俗称络丝娘、纺织娘,秋季鸣叫,声如纺织。此处借用以来谓缫丝的妇女。⑥垂白:须发将白。此处指村中的老叟。⑦捋青:摘取新麦。⑧捣:将麦炒干后捣成粉末。⑨软饥肠:因饥饿已久而得以饱食。软,以酒食相慰。

经典赏析

元丰元年(1078)徐州地方发生春旱,灾情比较严重。作为徐州知州,作者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谢雨道中作《浣溪沙》五首,本篇是其中的一首。

词作描写的是徐州城东乡村夏日的风光。写苘麻等农作物,写蚕妇、老叟等农家人,写煮茧缫丝、捋取新麦等农家事,无不扣住了彼时彼地的特点。

除了惟妙惟肖地摹写农村夏景,词作还以巧笔写人。上片以一特写镜头写蚕妇,下片也以一特写镜头写老叟。写蚕妇,仅“隔篱”一句,便使蚕妇煮茧缫丝时娇语谈笑的情态跃然纸上;写老叟,既传神地刻画了老态龙钟、醉眼蒙眬的肖像:“垂白杖藜抬醉眼”,又逼真地描写了贫困的生活境遇及其盼望秋熟的心境:“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全词语言浅显生动,词风清新朴素,蚕妇、老叟等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苘麻等景物及村民劳作、生活的情景历历在目。

浣溪沙

簌(sù)簌①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sāo)车②,牛衣古柳卖黄瓜③。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①簌簌:花落貌。②缫车:缫丝的工具。③“牛衣”句:在古老柳树下卖黄瓜的人衣衫褴褛。牛衣,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褴褛而简陋,大多用草或乱麻编成,与蓑衣相似。

经典赏析

这首词写村野的见闻和感受,“枣花”、“缫车”、“牛衣”、“古柳”等,都是农村中习见的典型事物。上片写作者在农村中的风闻;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全词有景有人有事,有形有声有色。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路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和主人公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作者此作为北宋词注入现实社会的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wán)①,明朝端午浴芳兰②。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③。佳人相见一千年。

注释

①碧纨:绿色薄绸。②芳兰:芳香的兰花,这里指妇女。③“小符”句:指妇女们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

经典赏析

这首词写在端午节里,人们芳兰沐浴,穿上光鲜的罗纱,身佩五彩的饰品,纪念“佳人”——屈原。屈原曾在《离骚》中将国君称作美人,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词的上片描述妇女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表现人们安居乐业的氛围以及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浣溪沙游蕲(qí)水①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②短浸③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④?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⑤唱黄鸡。

注释

①蕲水:旧县名,治所在今湖北省浠水。②兰芽:兰草新发的嫩芽。③浸:泡在水中,淹没。④无再少:不会再有青少年时期。古人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说法。⑤白发:指老年。

经典赏析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这时作者谪居黄州已经两年,得臂疾,往蕲水请庞安常医治。疾愈后与庞同游清泉寺。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到的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虽写实景,但他内心所唤起的却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下片就眼前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人生长恨水长东,作者此时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尤其是尾句反用前人诗意,体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乐观奋发的精神。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作,富于哲理。

相关链接

醉歌·示妓人商玲珑

白居易

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

水龙吟次韵①章质夫②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③,也无人惜从教坠④。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sì)⑤。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⑥。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⑦。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⑧。晓来雨过,遗踪⑨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⑩。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也叫“步韵”。②章质夫:浦城(今福建省蒲城县)人。苏轼的同僚和好友,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③“似花”句:指杨花(柳絮)像花又不是花。④从教坠:无人爱惜,任它凋零飘落。从教,任凭。⑤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⑥“萦损”三句:相思极苦,思恋之情愁坏了肚肠,故眼也倦慵懒睁,欲开还闭。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⑦“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⑧难缀:(花)难以连接在枝头。缀,连结。⑨遗踪:指雨后杨花的踪迹。⑩“春色”三句:杨花三分之二飘落路旁,三分之一飘落水面。三分春色就这样地消逝了。此处春色既指杨花,又指人的青春。

经典赏析

这是一首和韵词。全词咏柳,是作者少有的婉约词作,也是北宋时期咏物的名篇。

词的上片以杨花喻怨春的少妇。写杨花不幸的命运、飘落的神情,以怨春困极的美人喻杨花,把花与人联系起来,描绘细腻而传神。以杨花随风飘来飘去的情景喻怨春思夫的少妇的追求与幻灭。下片重于议论,紧扣“恨”字,恨春残又恨青春的消失。因杨花的结局看到春色已去、年华消失,不禁悲愁不已。这纷纷扬扬的杨花,在伤春怀人的离人眼里,“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和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苏轼却举重若轻,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两不能别”。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此词一出,赞誉不绝,名声很快超过章质夫的原作,成为咏物词史上“压倒古今”的名作。

相关链接

水龙吟

章质夫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江城子乙卯①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②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③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④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⑤。

注释

①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②十年:作者写此词时正是亡妻王氏的十年祭日。③千里:王氏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④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⑤短松冈:栽种着矮松树的山冈。此处指王氏的墓地。

经典赏析

这是作者悼念亡妻之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忆念。

上片写十年相思之苦及死别之痛。首句单刀直入,为全词奠定了伤感哀痛的基调。紧接着难以忍受的“思量”和“自难忘”的哀思,让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最后三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的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漂泊在外,凭借梦幻的翅膀忽然回到了思念中的故乡。故乡那小室的窗前,爱侣的容貌情态依稀当年。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之态,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结尾三句,又从梦境回到现实上来。“明月夜,短松冈”,多么凄清幽独的环境!作者料想长眠于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里,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也该会是柔肠寸断吧!

全词纯用白描,语浅情深,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zhàng)雾①,冰姿②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③。素面④常嫌粉(wò)⑤,洗妆不褪⑥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⑦。

注释

①瘴雾: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②冰姿:谓梅花的姿容如冰一样贞洁晶莹。③“海仙”二句:谓梅花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芳丛,丛生的繁花。绿毛幺凤,南方的一种珍禽,绿毛红嘴,栖集倒悬于枝上。④素面:脸上不施脂粉。⑤涴:沾污。⑥褪:减色。⑦“高情”二句:自己高尚的感情已随晓云的消失而归于幻灭,再也难做美梦了。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朝云,姓王,钱塘人,少归苏轼,随其贬徙岭南,绍圣三年(1096)死于惠州。

词的上片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生长于瘴疠之乡而有冰雪般的肌体,风致和姿容引起海仙的羡爱,传神地勾勒出惠梅超尘脱俗的风韵。下片追写梅花的形貌:具有天然洁白的容貌和红唇,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

全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涵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足见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满庭芳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①,留别雪堂②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wèi)之。

同类推荐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相传为春秋末吴国将军孙武所撰。它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全书共13篇。
  • 军旅生涯之班长

    军旅生涯之班长

    班长带领新兵,新兵成为士兵;士兵成为班长,班长带领新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时光流逝,军魂仍代代相传。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本故事纯属虚构。)
  • 狙击天才

    狙击天才

    王海面对佣兵、王牌特工、杀手集团、国际犯罪组织的围追堵截如入无人之地,任何困难险境中只凭一颗子弹就能击毙目标,将金钱、美女收入怀中,他被称之为----狙击天才。读者群:295775184
  • 大决战:平津战役

    大决战:平津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情况。平津战役以1949年1月14日攻打天津的战斗作为明显的起始点,其余都是对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且围而不攻,仅发生一些小规模战斗。尤其是北平,通过我党艰苦细致地对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做工作,得到和平解放。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为标志。该次战役,与辽沈、平津战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经过多年较量之后的决战;是打倒蒋介石、成立新中国前夕的决战。不同点是战役发生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驻地西北坡周围,又以我国著名的古都和新中国未来的首都北平为中心。这一战役中,有40%的国民党军队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其统帅也不是蒋介石嫡系将领,而是当时国民党军内部非嫡系的代表人物傅作义将军。上述的相同之处,决定了这一场决战的残酷性和重要性;而上述的不同处,又决定了这场决战的灵活性和重要性,使得这场战争呈现出来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并不都是冲杀与血战,还有大量既复杂又紧张的另一条战线的斗争。而这种斗争的结果,则是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
热门推荐
  • 一切从微笑开始

    一切从微笑开始

    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启迪青少年增强处世能力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增强处世能力的故事

    成长,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从孩童长成大人。榜样们的成长之路,也就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我们只要愿意学习与秉承,我们也会成长——像榜样一样成长;像榜样一样成功。
  • 出门

    出门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亿万小老婆

    亿万小老婆

    她是电脑黑客,他是她的新目标。
  • 盛世娇宠之契约宠婚

    盛世娇宠之契约宠婚

    陆叶被他阴郁的目光打量得有点发毛,却也还是恭恭敬敬地道了声:“东哥。”客人是上帝嘛。身后的莉姐有些焦急地拉拉陆叶,东哥是个什么人,陆叶不清楚,她莉莉却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个最不按排理出牌的货,阴损,却得罪不起。“出台么?”沉默了好一会,东哥的话却让众人都惊了一把,底下人都在猜东哥是口味变了,还是又想出什么折磨人的有趣方法,于是看陆叶的眼神也就幸灾乐祸起来。陆叶拿着……
  • 神能武界

    神能武界

    天降奇石造就多个武术流派,传闻若能集齐所有奇石,将会统领全世界!凌霄鸣,武神的后人,先救了神秘的村外人,后又成大气,修大道显示出天才之资。气修者,能武者,多彩的修炼方式,可怕的蛮荒野兽,将会给外出历练的他带来怎样的机遇和危难?混沌五行,大道通天,且看他能否超越先祖的高度,俯视众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心中有鬼

    心中有鬼

    究竟是阴魂不去,还是妖言惑众?鬼魅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藏在哪里?难道是……
  •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捉奸的两天:大街上令人恶心的自白,床底下肮脏的表演……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动画面。作家就是靠别出心裁的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