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①,二曰火积②,三曰火辎(zī)③,四曰火库④,五曰火队(suì)⑤。行火必有因⑥,烟火必素具⑦。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⑧、壁⑨、翼⑩、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注释
①火人:指焚烧敌军的人马。"火"用作动词,即焚烧。下同。②火积:指焚烧敌军的委积(粮、草)。③火辎:指焚烧敌军的辎重。④火库:指焚烧敌军的武库。⑤火队:指焚烧敌军的运输设施。队,通"隧",道路的意思,这里指运输设施。⑥因:条件。⑦素具:平素就有准备。素,平素,平时。⑧箕: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的末一宿。⑨壁: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末一宿。⑩翼: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第六宿。轸: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末一宿。四宿:指廿八宿中箕、壁、翼、轸四个星宿。古代天文学者认为月亮运行到这四个星宿位置时多风。现在看来,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译文
孙子说:火攻形式共有五种,一是火烧敌军人马,二是焚烧敌军粮草,三是焚烧敌军辎重,四是焚烧敌军军库,五是火烧敌军的运输设施。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火攻器材必须平时就准备好。放火要看准天时,起火要选好日期。天时是指气候干燥的季节,日期是指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位置的时候。月亮经过这四个星宿的时候,就是起风的日子。
原文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①。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②,可从③而从之,不可从则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④。
注释
①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必须根据五种火攻后敌情的变化而适时策应。因,根据。"五火"指以上五种火攻的方法。应,策应。②极其火力:让火尽量燃烧。极,尽。③从:跟从。这里指进攻。④以数守之:等待火攻的条件。数,指前面所说的"发火有时,起火有日"等火攻条件。
译文
凡用火攻,必须根据五种火攻后敌情的变化而适时策应。在敌营内部放火,就要及时派兵从外面策应。火已烧起而敌军依然毫无动静,就应等待,不可贸然进攻。待火势旺盛后,再根据情况作出决定,可以进攻就进攻,不可进攻就停止。火可从外面放,就不必等待内应,只要时机成熟点火就行。火从上风点起,不可从下风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夜晚就会停止。军队都必须掌握这五种火攻的变化形式,然后耐心等待条件,实施火攻。
原文
故以火佐攻者明①,以水佐攻者强②。水可以绝③,不可以夺④。
注释
①火佐攻者明:用火来帮助进攻可以壮大其声势。佐,帮助。明,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说谓"争明"即"争强",是"明"可训为"强"。"明"与下文"强"为互文,当为同义。②强:指增强其威力。③绝:分割、断绝。④夺:李零先生训"夺"为"去"。这里是赶走的意思。
译文
用火来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显著,用水来辅助军队进攻,威势强大。水可以分割、隔绝敌军,但却不能赶走敌军。
原文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①,命曰费留②。故曰:明主虑之③,良将修之④。非利不动,非得不用⑤,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⑥,将不可以愠(yùn)⑦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⑧之道也。
注释
①不修其功者凶:不能巩固其胜利成果的就很危险。修,修治,这里引申为巩固。凶,祸,这里是危险的意思。②命曰费留:留,通"流"。这就叫作"白费"(指白白耗费财力、物力)。命,名,叫作。费留,曹操注云:"若水之留(流),不复还。"水不复还即"白流"。一说"费留"是指耗费时日,久留外地。③虑:考虑。④修:这里有研究的意思。⑤非得不用:不能取胜就不用兵。得,得到,收获。这里有取胜的意思。用,指用兵作战。⑥兴师:兴兵作战。⑦愠:愤怒,恼怒。⑧全军:保全军队。
译文
凡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巩固战果的就会很危险,这种情况叫作"费留"。所以说,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严肃地研究这个问题。形势不利就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能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要开战。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气忿而出阵求战。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欢喜,恼怒也可以重新转为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士卒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对待战争,贤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才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重要原则。
历史实例
1.陆逊火烧连营
赤壁之战后,刘备与诸葛亮准备攻蜀,关羽镇守荆州。孙权趁关羽在樊城作战之际,派大将吕蒙袭取荆州,争夺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与子关平皆被吴将俘杀。
刘备听闻关羽被杀,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劝阻,毅然率大军伐吴。
东吴国君孙权立即命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猛烈地使用火攻,他让士卒每人各持一束茅草,顺风放火,全面发起反攻,将刘备驻扎在山林之中的八百里连营付之一炬。刘备见全线已溃,逃往马鞍山上,命蜀军环山自卫。陆逊率各军四面围攻,蜀军又伤亡数万人,终于彻底崩溃瓦解,刘备败退白帝城。
刘备意气用事,为弟报仇,泄私愤,不听众人的忠告,顾小义而失大义,采取了错误的战略决策,结果使蜀军继荆襄之败后,又出现了大伤元气的夷陵惨败。孙子在《火攻篇》中提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即告诫人们,要从根本利益出发,慎重考虑战争问题,不要轻易挑起战争,"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刘备为关羽报仇,弃国家利益于不顾,一时冲动失去理智,败于陆逊的火攻之下。
2.火烧赤壁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三万人马向东吴进发。荆州刘琮望风而降。刘备与诸葛亮商议,决定连吴抗曹,便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
诸葛亮到了东吴,在鲁肃的陪同下去紫桑口会见了孙权。诸葛亮对孙权说:"当今大下大乱,您起兵江东,刘备聚军汉南,与曹操争雄天下。现在曹操已大体平定北方,将要进攻东吴,其前锋目前已占据荆州,声势之盛,真可谓威震海内。请您仔细权衡,如果能以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就可早日与之绝交,否则,便可收拾军马,降归曹操算了。眼下情势已很危急,您需早作决断,再有犹豫,后患将不堪设想啊!"孙权听了这话,心里老大不高兴,便反问诸葛亮道:"果真如你所说,那你们的刘皇叔为何不去投降曹操呢?"诸葛亮见孙权答话有机可乘,便进一步施展起激将计,说道:"古代田横只是区区一名齐国壮士,却宁肯坚守节义,也不甘屈辱,我刘皇叔乃堂堂汉室后裔,英才盖世,海内人士望风景仰,纷纷表示愿意归附,怎会甘心臣服曹操呢?他已下定决心与曹操抗争到底,即便是被打败了,那也只能归咎于天意!"孙权听了这话,果然被激怒了。说道:"我堂堂孙仲谋,顶天立地,岂能以江东之地,十万兵马,受制于曹操?!我意已决,誓与曹操争一高低!不过,当下要阻挡曹军进攻,非刘备兵马不可,而刘备却是新败之兵,不知能否当此重任?"诸葛亮眼见自己激将计已有端倪,只是孙权心里还多少有些疑虑,便又进一步分析说道:"我刘皇叔兵马虽是新败于长坂坡,但仍有关羽率领的水军精锐一万,另有江夏刘琦拥有的兵马也不下一万。曹军人数虽多,却是远道征战,已经疲惫不堪,此次追赶刘备,轻骑一天一夜,急行军三百里,士卒们气喘吁吁,仍是追赶不上,足见曹军已是强弩之末了。何况曹操的北方兵不惯于水战,而荆州军民又多是被逼归附,并非心服。因此,只要您派出猛将领兵数万,与刘备兵马协同作战,必可大破曹兵!成败之机,就在今日呢!"听了诸葛亮这番分析,孙权十分高兴,便与张绍、鲁肃等人进一步商议破曹之策。谁知张昭慑于曹军声威,不赞成迎战,在场的还有一些人也附和他。鲁肃心里虽然主战,但见主和派人多势众,便暂时保持缄默,只是私下里向孙权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建议孙权把都督周瑜从鄱阳召回,共商大计。
应孙权之召,周瑜从鄱阳回来了,听说张昭等人力主和议,心里很是不满,便在孙权面前慷慨陈言,说道:"曹操托名汉相、实是汉贼。你以英武之才,拥有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英雄归附,正当横行天下,为汉室除残去秽,怎可轻言请和?何况曹操进犯东吴,无异于是自己前来送死,当然应该迎战。依我分析,现今北方并未完全平静,马超、韩遂还在关西,成为曹操腹背之患;曹军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要他们抛弃鞍马,改用舟船,与我争锋,已是不利;加上时值隆冬严寒,曹兵不服水上,必多疾病。如此种种,都是曹操用兵之忌,而他却倒行逆施,岂不是自投罗网?有些人只听说曹军有八十余万,便诚惶诚恐,倡言主和,殊不知只需仔细筹算,便知曹军号称八十三万,实有兵马不过十五至十六万,加上荆州刘琮的七八万降兵,也不过二十余万人,何况荆州兵马是新降之兵,心存狐疑,未必愿为曹操卖命。因此,看来曹兵人数众多,其实并不可畏。我请求挑选精兵五万,前往迎敌!"听了周瑜对敌我双方实力和天时、地利情况的分析,孙权大为兴奋,斥责主和派是"只顾妻子,挟持私虑",全然不把天下安危放在心上。当即决定先拨三万精兵,准备好船粮战具,交由周瑜率领前往迎敌。
却说周瑜领兵出战,与曹军在赤壁遭遇。这时,曹军士卒因多患疾疫,故与吴军接战,初战不利,不得已,只好退军回至长江北岸,吴军则在南岸扎营。战斗空隙时,周瑜部将黄盖对周瑜建议说:我军面临以寡敌众形势,恐难持久,何不使用火攻取胜呢?周瑜听罢黄盖用计,拍案叫好!当即下令用蒙衔斗舰几十艘,载上枯草干柴,灌进桐油,外面用布帷遮盖,舰上插上旗帜。同时又准备一批小船系在大船尾部。一切准备停当,便先给曹操写信,诈称愿意投降,曹操将信将疑,最后还是答应了。
这天,正是东南风刮得很紧,黄盖率领十艘大舰走在最前面,行至江心时,更是升起风帆,加速前进,其余的船只也随后跟上。这时,曹操的军中见南船纷纭而至,纷纷出营驻足观看,都说是黄盖领兵前来投降了。说时迟,那时快,当黄盖的船只进至离北岸曹军战船很近时,突然各船同时起火,火烈风猛,船进如箭,一下子就烧到曹军船上。曹船连在一起,一时无法解脱,不一会儿,便统统烧起来了,熊熊火焰,一直延伸到岸上曹营,曹军人马猝不及防,烧死、溺死的不计其数,余下的也慌忙逃命;曹操则领着一支残兵从华容道上败走,一路泥泞路滑,跌跌撞撞,狼狈不堪。刘备、周瑜率领大军水陆并迸,紧追不舍,一直把曹操追到南郡,这时曹操的军马已是死伤大半了。不得已,曹操只得命令曹仁、徐晃坚守江陵,命令乐进坚守襄阳,自己则领兵败回北方了。
《火攻篇》认为,运用火攻,并非单纯用火问题,还必须考虑到其他相关的因素,比如"时"和"日"的因素等,以及对风力、风向的利用,这就要求指挥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运用天文地理知识,算出了东南风的时间,利用风力、风向等有利自然条件,为火攻的顺利实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由此可知,懂得的知识越多,能够向外界借助到的外力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