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600000019

第19章 火攻篇第十二

原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①,二曰火积②,三曰火辎(zī)③,四曰火库④,五曰火队(suì)⑤。行火必有因⑥,烟火必素具⑦。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⑧、壁⑨、翼⑩、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注释

①火人:指焚烧敌军的人马。"火"用作动词,即焚烧。下同。②火积:指焚烧敌军的委积(粮、草)。③火辎:指焚烧敌军的辎重。④火库:指焚烧敌军的武库。⑤火队:指焚烧敌军的运输设施。队,通"隧",道路的意思,这里指运输设施。⑥因:条件。⑦素具:平素就有准备。素,平素,平时。⑧箕: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的末一宿。⑨壁: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末一宿。⑩翼: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第六宿。轸: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末一宿。四宿:指廿八宿中箕、壁、翼、轸四个星宿。古代天文学者认为月亮运行到这四个星宿位置时多风。现在看来,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译文

孙子说:火攻形式共有五种,一是火烧敌军人马,二是焚烧敌军粮草,三是焚烧敌军辎重,四是焚烧敌军军库,五是火烧敌军的运输设施。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火攻器材必须平时就准备好。放火要看准天时,起火要选好日期。天时是指气候干燥的季节,日期是指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位置的时候。月亮经过这四个星宿的时候,就是起风的日子。

原文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①。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②,可从③而从之,不可从则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④。

注释

①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必须根据五种火攻后敌情的变化而适时策应。因,根据。"五火"指以上五种火攻的方法。应,策应。②极其火力:让火尽量燃烧。极,尽。③从:跟从。这里指进攻。④以数守之:等待火攻的条件。数,指前面所说的"发火有时,起火有日"等火攻条件。

译文

凡用火攻,必须根据五种火攻后敌情的变化而适时策应。在敌营内部放火,就要及时派兵从外面策应。火已烧起而敌军依然毫无动静,就应等待,不可贸然进攻。待火势旺盛后,再根据情况作出决定,可以进攻就进攻,不可进攻就停止。火可从外面放,就不必等待内应,只要时机成熟点火就行。火从上风点起,不可从下风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夜晚就会停止。军队都必须掌握这五种火攻的变化形式,然后耐心等待条件,实施火攻。

原文

故以火佐攻者明①,以水佐攻者强②。水可以绝③,不可以夺④。

注释

①火佐攻者明:用火来帮助进攻可以壮大其声势。佐,帮助。明,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说谓"争明"即"争强",是"明"可训为"强"。"明"与下文"强"为互文,当为同义。②强:指增强其威力。③绝:分割、断绝。④夺:李零先生训"夺"为"去"。这里是赶走的意思。

译文

用火来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显著,用水来辅助军队进攻,威势强大。水可以分割、隔绝敌军,但却不能赶走敌军。

原文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①,命曰费留②。故曰:明主虑之③,良将修之④。非利不动,非得不用⑤,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⑥,将不可以愠(yùn)⑦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⑧之道也。

注释

①不修其功者凶:不能巩固其胜利成果的就很危险。修,修治,这里引申为巩固。凶,祸,这里是危险的意思。②命曰费留:留,通"流"。这就叫作"白费"(指白白耗费财力、物力)。命,名,叫作。费留,曹操注云:"若水之留(流),不复还。"水不复还即"白流"。一说"费留"是指耗费时日,久留外地。③虑:考虑。④修:这里有研究的意思。⑤非得不用:不能取胜就不用兵。得,得到,收获。这里有取胜的意思。用,指用兵作战。⑥兴师:兴兵作战。⑦愠:愤怒,恼怒。⑧全军:保全军队。

译文

凡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巩固战果的就会很危险,这种情况叫作"费留"。所以说,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严肃地研究这个问题。形势不利就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能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要开战。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气忿而出阵求战。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欢喜,恼怒也可以重新转为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士卒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对待战争,贤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才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重要原则。

历史实例

1.陆逊火烧连营

赤壁之战后,刘备与诸葛亮准备攻蜀,关羽镇守荆州。孙权趁关羽在樊城作战之际,派大将吕蒙袭取荆州,争夺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与子关平皆被吴将俘杀。

刘备听闻关羽被杀,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劝阻,毅然率大军伐吴。

东吴国君孙权立即命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猛烈地使用火攻,他让士卒每人各持一束茅草,顺风放火,全面发起反攻,将刘备驻扎在山林之中的八百里连营付之一炬。刘备见全线已溃,逃往马鞍山上,命蜀军环山自卫。陆逊率各军四面围攻,蜀军又伤亡数万人,终于彻底崩溃瓦解,刘备败退白帝城。

刘备意气用事,为弟报仇,泄私愤,不听众人的忠告,顾小义而失大义,采取了错误的战略决策,结果使蜀军继荆襄之败后,又出现了大伤元气的夷陵惨败。孙子在《火攻篇》中提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即告诫人们,要从根本利益出发,慎重考虑战争问题,不要轻易挑起战争,"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刘备为关羽报仇,弃国家利益于不顾,一时冲动失去理智,败于陆逊的火攻之下。

2.火烧赤壁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三万人马向东吴进发。荆州刘琮望风而降。刘备与诸葛亮商议,决定连吴抗曹,便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

诸葛亮到了东吴,在鲁肃的陪同下去紫桑口会见了孙权。诸葛亮对孙权说:"当今大下大乱,您起兵江东,刘备聚军汉南,与曹操争雄天下。现在曹操已大体平定北方,将要进攻东吴,其前锋目前已占据荆州,声势之盛,真可谓威震海内。请您仔细权衡,如果能以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就可早日与之绝交,否则,便可收拾军马,降归曹操算了。眼下情势已很危急,您需早作决断,再有犹豫,后患将不堪设想啊!"孙权听了这话,心里老大不高兴,便反问诸葛亮道:"果真如你所说,那你们的刘皇叔为何不去投降曹操呢?"诸葛亮见孙权答话有机可乘,便进一步施展起激将计,说道:"古代田横只是区区一名齐国壮士,却宁肯坚守节义,也不甘屈辱,我刘皇叔乃堂堂汉室后裔,英才盖世,海内人士望风景仰,纷纷表示愿意归附,怎会甘心臣服曹操呢?他已下定决心与曹操抗争到底,即便是被打败了,那也只能归咎于天意!"孙权听了这话,果然被激怒了。说道:"我堂堂孙仲谋,顶天立地,岂能以江东之地,十万兵马,受制于曹操?!我意已决,誓与曹操争一高低!不过,当下要阻挡曹军进攻,非刘备兵马不可,而刘备却是新败之兵,不知能否当此重任?"诸葛亮眼见自己激将计已有端倪,只是孙权心里还多少有些疑虑,便又进一步分析说道:"我刘皇叔兵马虽是新败于长坂坡,但仍有关羽率领的水军精锐一万,另有江夏刘琦拥有的兵马也不下一万。曹军人数虽多,却是远道征战,已经疲惫不堪,此次追赶刘备,轻骑一天一夜,急行军三百里,士卒们气喘吁吁,仍是追赶不上,足见曹军已是强弩之末了。何况曹操的北方兵不惯于水战,而荆州军民又多是被逼归附,并非心服。因此,只要您派出猛将领兵数万,与刘备兵马协同作战,必可大破曹兵!成败之机,就在今日呢!"听了诸葛亮这番分析,孙权十分高兴,便与张绍、鲁肃等人进一步商议破曹之策。谁知张昭慑于曹军声威,不赞成迎战,在场的还有一些人也附和他。鲁肃心里虽然主战,但见主和派人多势众,便暂时保持缄默,只是私下里向孙权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建议孙权把都督周瑜从鄱阳召回,共商大计。

应孙权之召,周瑜从鄱阳回来了,听说张昭等人力主和议,心里很是不满,便在孙权面前慷慨陈言,说道:"曹操托名汉相、实是汉贼。你以英武之才,拥有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英雄归附,正当横行天下,为汉室除残去秽,怎可轻言请和?何况曹操进犯东吴,无异于是自己前来送死,当然应该迎战。依我分析,现今北方并未完全平静,马超、韩遂还在关西,成为曹操腹背之患;曹军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要他们抛弃鞍马,改用舟船,与我争锋,已是不利;加上时值隆冬严寒,曹兵不服水上,必多疾病。如此种种,都是曹操用兵之忌,而他却倒行逆施,岂不是自投罗网?有些人只听说曹军有八十余万,便诚惶诚恐,倡言主和,殊不知只需仔细筹算,便知曹军号称八十三万,实有兵马不过十五至十六万,加上荆州刘琮的七八万降兵,也不过二十余万人,何况荆州兵马是新降之兵,心存狐疑,未必愿为曹操卖命。因此,看来曹兵人数众多,其实并不可畏。我请求挑选精兵五万,前往迎敌!"听了周瑜对敌我双方实力和天时、地利情况的分析,孙权大为兴奋,斥责主和派是"只顾妻子,挟持私虑",全然不把天下安危放在心上。当即决定先拨三万精兵,准备好船粮战具,交由周瑜率领前往迎敌。

却说周瑜领兵出战,与曹军在赤壁遭遇。这时,曹军士卒因多患疾疫,故与吴军接战,初战不利,不得已,只好退军回至长江北岸,吴军则在南岸扎营。战斗空隙时,周瑜部将黄盖对周瑜建议说:我军面临以寡敌众形势,恐难持久,何不使用火攻取胜呢?周瑜听罢黄盖用计,拍案叫好!当即下令用蒙衔斗舰几十艘,载上枯草干柴,灌进桐油,外面用布帷遮盖,舰上插上旗帜。同时又准备一批小船系在大船尾部。一切准备停当,便先给曹操写信,诈称愿意投降,曹操将信将疑,最后还是答应了。

这天,正是东南风刮得很紧,黄盖率领十艘大舰走在最前面,行至江心时,更是升起风帆,加速前进,其余的船只也随后跟上。这时,曹操的军中见南船纷纭而至,纷纷出营驻足观看,都说是黄盖领兵前来投降了。说时迟,那时快,当黄盖的船只进至离北岸曹军战船很近时,突然各船同时起火,火烈风猛,船进如箭,一下子就烧到曹军船上。曹船连在一起,一时无法解脱,不一会儿,便统统烧起来了,熊熊火焰,一直延伸到岸上曹营,曹军人马猝不及防,烧死、溺死的不计其数,余下的也慌忙逃命;曹操则领着一支残兵从华容道上败走,一路泥泞路滑,跌跌撞撞,狼狈不堪。刘备、周瑜率领大军水陆并迸,紧追不舍,一直把曹操追到南郡,这时曹操的军马已是死伤大半了。不得已,曹操只得命令曹仁、徐晃坚守江陵,命令乐进坚守襄阳,自己则领兵败回北方了。

《火攻篇》认为,运用火攻,并非单纯用火问题,还必须考虑到其他相关的因素,比如"时"和"日"的因素等,以及对风力、风向的利用,这就要求指挥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运用天文地理知识,算出了东南风的时间,利用风力、风向等有利自然条件,为火攻的顺利实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由此可知,懂得的知识越多,能够向外界借助到的外力就越多。

同类推荐
  • 古代军事典籍

    古代军事典籍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典籍》生动介绍了《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孙膑兵法》、《尉缭子》、《三略》七部经典军事古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在经历生离死别后,植物人唐心怡终于醒了,为了爱人逐渐颓废的兵王何晨光也因此回来了,两人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同时,唐心怡的醒来也唤醒了何晨光的斗志,一代兵王也逐渐成熟起来了,在以后的作战任务中也越战越勇,尽显军人的铁骨军魂,若干年后何晨光之子何晨心也毅然参军,之后进入特种部队,一代更比一代强。
  •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战争带来劳民伤财、废墟残骸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车轮的进程。本书就是一本收集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书籍。它集聚了历史上的秦赵长平之战、汉匈平城之战、赤壁之战、山海关之战、镇南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详述了它们的深远影响及重大意义。
  • 军临天下

    军临天下

    一个充满矛盾的男人。南宋,当大散关之战中陈天放意外救出岳飞之子岳云之后,属于他的命运就已经悄然改变,和他一起改变的还有岳飞的命运,冷血中带点柔性,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令箭?陈天放说:“飞爷,不用去理会,跟着我,保你一命。”面对自己所爱的人,陈天放柔到极致;面对自己的朋友,陈天放刚到极致;面对自己的敌人,陈天放狠到极致。柔、刚、狠,杀伐果断,不一样的南宋,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剧情,究竟谁才是胜者,谁又是败者?《军临天下》期待你的加入!另外,欢迎关注千军的新浪微博,门里千军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上)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热门推荐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 遗世妖颜:胭脂错

    遗世妖颜:胭脂错

    为救那个如水一般的少年,她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可她不是一般人,她做为猫之圣王的后代,拥有强大的妖力,所以她没有死,却到了另一个时空,而眼前这个拥有如深潭一样幽深寒冷的眸子的人又是谁?那梨花树下,温润如玉,笑得如水般清冽的人又是谁呢?原本她以为再次找到了她心中的爱人,到后来却发现,不是如此。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绝色杀手:兽妃倾天下

    绝色杀手:兽妃倾天下

    只要结局是和你在一起,嗜血残忍,可谁知,那么过程让我怎么痛苦都可以。温柔只给他一人。战北狂,王妃是妖女!王府之中,一个狂傲不将天下人放在眼中的人,众人捂着心脏,双腿打颤。--情节虚构,传出一阵阵惊恐声,北冥冰冷如冰霜,请勿模仿,她也曾天真过。世人皆知,却对她另眼相看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人类已经迈进了21世纪,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增强和使用自己的智慧。本书正是通过古代那些寓意深广,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让人们在欣赏之后,确实将那些值得吸收的方法和道理转化为个人的素质,从而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为了突出故事的可读性,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撰写,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点拨,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自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全书前八十回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由高鹗续成。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制,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伟大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 礼仪实用百科(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礼仪实用百科(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礼仪文化:礼仪风俗概论、礼节民间风俗、称谓传统风俗、仪表礼仪风俗、言谈礼仪风俗、工作礼仪风俗、会议礼仪风俗、谈判礼仪风俗、宴会礼仪风俗、宴会礼仪风俗、出行礼仪风俗、外礼仪风俗、通讯礼仪风俗、文书礼仪风俗等。
  • 如果当初,没有以后

    如果当初,没有以后

    她带着倔强和痛苦,“从遇见你就是一场错误,再次相遇只是将错误加注成了灾难。”他看着她,扔下“如你所愿”四字,消失在夜幕里。他依旧是那个气质清寒的神秘公子,万花丛中片叶不沾。她荡漾在边口,等待他的救赎。“你身边到底有多少女人?”他苦笑“能有多少,不就你一个。”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