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600000018

第18章 九地篇第十一(2)

施无法之赏①,悬无政之令②;犯三军之众③,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④,并敌一向⑤,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注释

①施无法之赏:施行超出规定的奖赏。②悬无政之令:颁发超出规定的命令。悬,悬挂。这里指颁发。③犯三军之众:约束三军士卒。犯,这里是约束、指挥之意。④顺详敌之意:假装顺从敌人而详细侦察其意图。⑤并敌一向:集中兵力朝一个方向进攻。

译文

施行超出规定的奖赏,颁布不拘常规的命令,指挥全军就如同使用一个人一样。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但不说明其中意图;以利益来驱使士卒,只告诉他利益的一面,而不告诉他危害的一面。将士卒置于绝境,才能转危为安;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军队深陷绝境,然后才能赢得胜利。所以,指导战争的关键,在于详细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集中兵力朝一个方向进攻,即使千里奔袭,也可以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应用巧妙的方法而能达到制胜的目的。

原文

是故政举之日①,夷关折符②,无通其使③,厉于廊庙之上④,以诛其事⑤。敌人开阖(hé)⑥,必亟入之。先其所爱⑦,微与之期⑧。践墨随敌⑨,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⑩,敌不及拒。

注释

①政举之日:指决定战争之日。政举,这里指决定战事。②夷关折符:封锁关口,废除符节(通行证)。夷关,封关。折,毁坏。符,古代的一种通行凭证。③无通其使:禁止使节往来。使,使节。④厉于廊庙之上:在庙堂之上激励。厉,通"励",磨砺。这里是反复计议的意思。廊庙,即庙堂。⑤以诛其事:决定战争大事。诛,曹操注云:"诛,治也。"引申为商议、决定。⑥开阖:开门。这里指有机可乘。阖,门扇。⑦爱:所爱之处。这里指关键、要害。⑧微与之期:隐藏与之作战的时间。微,隐藏。⑨践墨随敌:意谓作战计划的实施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变化。践墨,本指木工在木材上先画墨线,然后再随着墨线去加工物件。这里引申为随着敌情的变化而变化。⑩脱兔:放开的兔子。这里比喻像逃脱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

译文

所以,在决定作战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符证,禁止敌国使者往来;要在庙堂里再三谋划,研究敌情,决定战略决策。一旦有机可乘,就要迅速潜入。首先夺取敌人战略要地,隐蔽与之作战的时间。实施作战计划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变化,来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因此,战争开始之前要像处女那样显得沉静,一旦有机可乘,则要像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使敌人措手不及,无从抵抗。

历史实例

1.巨鹿之围

公元前208年,秦国攻打赵国都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赵将陈馀被秦军打败,不敢再战,把军队驻于巨鹿城外,等待观望,秦军日夜对巨鹿发动猛攻。巨鹿城内,人心惶惶,守城将士,伤亡惨重,粮食又逐日减少,眼见得是朝不保夕了。赵王、赵相张耳,焦心如焚,连夜派人追出城外,一面促令陈馀迅速出战,一面分别向齐、燕、代、楚等国请求救援。然而,慑于秦军威力强大,不仅陈馀心惊胆怯,不敢出战,驻足不前,就是燕、代、齐国援兵也只进至巨鹿城外,不再前进了。唯有楚国上将军项羽骁勇异常,率军渡过黄河后,即下令全军将士破釜沉舟、烧毁庐舍,每人只带三日干粮,誓与秦军决一死战。楚军将士面临绝境,见主将项羽英勇慷慨,悲壮之情勃然兴起,人人怀着必死之心,奋力前进,直抵巨鹿城下。

秦将王离见楚军来救,当即调遣军队,亲往迎敌。两军相逢,秦军还没有展开阵势,楚军便一齐冲来,乱砍乱杀,勇猛异常,秦军猝不及防,竟二战三退。秦将章邯见王离战败,便率大军前往接战,与楚军对阵。这时,燕、齐、代等国援军统统留在自己营中,踞壁观望。远远地望见秦楚两支军马渐渐接近,秦军甲仗整齐,队伍雄壮,颇有泰山压顶之势,而楚军却衣甲简陋,步伐粗疏,三三五五,各自成队,全然不成阵式,只是一个劲儿向秦军阵中猛冲过去。各国将士见此情景,无不为楚军捏下一把汗,都以为楚军没有训练,只知一味蛮干,必败无疑!殊不知,这正是项羽用兵之妙。试想,楚军与秦军相比,数量几乎相差一半,如要兵对兵,将对将,搭配均匀,方才动手,楚军简直不够分配,那才真是必败无疑呢!故而项羽从战场情势出发,临机处置,自己身先士卒,命令将士各自为战,不拘形式,只求杀敌取胜。楚军将士均是破釜沉舟,怀着必死之心前来,见主将冲锋在前,更是奋勇百倍,故能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一时间,真正是呼声动天地,怒气冲斗牛,不但秦兵挡不住这股劲敌,一个个被吓得胆战心惊,就是站在壁上观望的各国将士,看了那情景也禁不住目瞪口呆,不寒而栗。秦将章邯本来就曾在项羽手下吃过败仗,这次遇到楚军如此勇猛,自料难以持久,斗了几个回合便下令退兵,这时部队伤亡已是十成有三了。项羽见章邯退去,也下令收兵回营休息,到了夜间,仍严装以待。

过了一宵,项羽命令将士饱食干粮,再次出战。临出发时,项羽对将士们下令说:今日务必尽扫秦兵,否则,我军粮食已尽,将会全军覆灭。你死我活,就在今日一战!务请诸君拼力杀敌,以求全胜!楚军将士得令后,一个个信心十足,勇气百倍,才进入战场,便一声呼啸,直向秦军奔去。秦将章邯刚刚上阵便陷入被动,尽管他也鼓励士卒,要与楚军决一雌雄,无奈经过昨日战败,士卒们已经胆怯,任你如何鼓励,总是敌不过楚兵奋力冲杀。章邯屡次下令前进,秦兵总是进一步退两步,进两步退四步,直到五进五退,已经是溃不成军了。

项羽率军抵达巨鹿城下后与秦军先后大战九回合,秦军无一不败,章邯逃回城南大营。再说王离勉强守住本寨,不敢出战,项羽便又下令英布、蒲将军领兵堵住甬道,自己亲自率军攻打王离,一鼓作气,直捣王离营门。王离想夺路逃走,却兜头碰着项羽,只战三四合,便被楚军生擒了。就这样,楚军一举解了巨鹿之围。当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超过了一定限度时,就会激发出一种大无畏的勇气。这就是《九地篇》中孙子认为"九地"对士兵斗志的影响问题:军队离自己家乡越近,组织纪律越差,怯弱之情越重。反之,士兵们深入敌国险境"置之死地而后生",甚至可以"以一当十"。项羽深谙此法,于是破釜沉舟、只带三天干粮,激发了战士们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勇气,于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解除了巨鹿之围。

2.李愬袭蔡州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从鼎盛走向衰弱,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独揽军政、财政大权,藩镇割据势力的发展,进一步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唐王朝为了维护统一的局面,恢复中央集权,便在国家财力比较丰厚和边疆形势逐渐缓和的情况下,开始致力于削平藩镇割据之事。公元807年,唐宪宗顺利地平定了西川、夏绥、镇海三镇的叛乱,开始向淮西、成德的割据势力讨伐。李愬奇袭蔡州就是唐军平定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割据势力的战例。在这场奇袭战中,李愬针对士兵因屡战屡败而产生的厌战心理,制定了利用险峻的地形、恶劣的天气袭击敌人的策略,以此稳定士兵的情绪,坚定他们殊死作战的决心。最后,他的军队在雪夜攻下了蔡州城(今河南汝南),活捉了吴元济。这场战斗的胜利,对平定淮西、成德的藩镇割据势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世袭吴少阳之职,拒纳唐朝吊祭使者,并且发兵在今河南舞阳、叶县、鲁山一带四处烧杀掳掠。唐宪宗决定对他用兵讨伐。朝廷调集军队从四面进攻淮西,其南、北方向的军队曾稍有进展;东、西路军则被淮西军击败。公元815年至816年间,朝廷曾多次调整征伐淮西的东、西路军的统帅。朝廷派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接任原西路军将领严绶,而高霞寓在郎山的一次战斗中击败了淮西军后,不久就在文城栅(今河南遂平西南)大败。其后,再换袁滋接替高霞寓,在仍没有什么进展的情况下,李愬作为唐、邓、随节度使代替袁滋,继续执行从西面进攻淮西的任务。可以说,李愬是在西路军屡战不利的情况下上任的。

公元817年正月,李愬到达蔡州。当时,唐军在连败之后,士气低落,士兵都十分惧怕作战。李愬上任后对士兵说:"天子知道我李愬柔懦,能忍受战败之耻,所以派我来安抚你们。至于攻城进取,那不是我的事。"士卒们听了李愬的这些话,才稍稍安下心来。

李愬针对官兵们的这种心理状态,首先做了许多安定军心的工作。他亲自慰问士卒,抚恤伤病员。当地由于战乱频繁,大批老百姓逃往他乡。李愬派人安抚当地百姓,以他的军队保护他们。在军中,李愬也不讲究长官的威严,不强调军政的严整。他的这些行动,一方面安抚了士兵,另一方面也是向敌人佯示无所作为。他的行动果然麻痹了吴元济,吴元济对这位上任前地位不高、也没有什么名气的唐军将领放松了戒备。

在将士情绪稍稍稳定一些后,李愬开始着手修理器械,训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他制定并实行了优待俘虏及降军家属的政策,在先后俘获了吴元济手下的官员、将领丁士良、陈光洽、吴秀琳、李祐等人后,对他们给予信任,且委以官职,并通过他们逐渐摸清了淮西军的虚实。

同年五月,李愬夺占了蔡州的一些外围要点并占领了蔡州以南的白狗、汶港、楚城等地,切断了蔡州与附近申州、光州的联系。五月二十六日,李愬派兵攻打郎山,淮西军队前来救援,唐军遭到内外夹击而失利。他手下诸将都懊丧不已,但李愬并不气馁,他说:"我如连战皆胜,敌必戒备。此次败北,正可麻痹敌军,为以后攻其不备奠定基础。"他在战后招募了敢死的勇士三千人,早晚亲自训练,以增加军队的突击力,为袭击蔡州做准备。

九月二十八日,李愬周密准备,率军出其不意地攻占了关房(今河南遂平)外城,淮西军千余人被歼,其余人退到内城坚守。李愬命军队佯退诱敌,淮西军以骑兵五百追击,官兵受惊欲退。李愬下令道:"敢后退者斩。"于是官兵又回军力战,击退敌军。将士们要乘胜追击,攻取其城,李愬不同意。他认为,如不取此城,敌人必分兵守之,而敌人兵力分散,正好利于夺取蔡州,因此他下令还营。这时,降将李祐向李愬建议:"蔡州的精兵都在洄曲及周围据守,蔡州城内都是些老弱兵卒,可以乘虚直抵蔡州城,等外边的叛军听到消息,吴元济就已经被擒了。"李祐的意见,正好与李愬的想法不谋而合。

十月,李愬见袭击蔡州的条件已经成熟,便开始做战斗部署:李愬命随州刺史史文镇守文城栅;命降将李祐、李忠义(即李宪)率三千士兵为前驱,自己率三千人为中军,李进城率三千人为后军,奇袭蔡州。为严守行动秘密,军队从文城栅出发时,李愬不告诉他们行动的目的地,只命令说:往东前进。这一天天气阴晦,风雪交加,军队行六十里后,到达张柴村。李愬率军迅速拿下了这个村子,全歼淮西军布置在这里的守军及通报紧急情况的烽火兵,抢占了这一要地。李愬命令士兵稍事休息,吃点干粮,并布置留下五百人截断桥梁,以防洄曲方面的淮西军回救蔡州;另留五百人以警戒郎山方向的救兵。布置完毕后,李愬亲自带领部队乘夜冒雪继续向东急进。将领们请示去哪里,李愬告诉他们:去蔡州城捉拿吴元济!将士们听了都大惊失色,以为此去必死无疑。这夜的天气异常寒冷,大风夹着大雪,旌旗也被风撕裂,沿路都可看见冻死的兵士和马匹,军队所经的道路非常险峻,官军从未走过。因为李愬宣布了严格的军纪,因而没有人敢违抗。军队继续行进了七十里,赶到蔡州时,天还没亮。近城处有个鹅鸭池,李愬命令惊打鹅鸭以掩盖军队行进的声音,分散淮西军的注意力。

自从吴少阳抗拒朝廷以来,官军不到蔡州城下已有三十多年了,因此,蔡州城的戒备松弛,淮西军未做防范。李愬的军队很快进入了蔡州城并占领了战略要地。天明雪止之时,有人告诉吴元济说,唐军已至并占领蔡州。这时,吴元济根本不相信唐军会来得如此迅速,后来听到李愬的号令,才仓促率亲兵登上牙城(内城)抗拒。蔡州民众帮助唐军火烧内城南门,唐军破门擒获吴元济。当时,吴元济的部将董重质拥有精兵数万据守洄曲,李愬派人厚抚董重质的家属,叫董重质之子前往招降董军,使这部分淮西军归降朝廷。申、光二州的守兵见蔡州已破,也先后投降。平定吴元济之战至此宣告结束。

淮西藩镇平定后,成德方面的割据势力慑于唐军的压力,也先后上表归顺朝廷。淮西、成德为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中的强镇,这两个方面割据势力的削平与归顺,使唐王朝又获得了暂时的统一。

李愬奇袭蔡州成功,可以看出他通晓《孙子兵法》的重要原则。在袭城之前,李愬为了保守军事机密,做到了"静以幽,正以治"。孙子以为做到此点,必须"易其事"、"迂其塗",即明白哪些事情应该让士兵知道,哪些事不应该让士兵知道。等到李愬兵临蔡州城下,吴元济还根本不相信官军来得如此迅速,这正应了《九地篇》中"合利而功,兵贵神速"的作战原则。李愬"攻其不戒",将军队速度化为战斗力和冲击力,找准对方弱点,"闪电战"便一战而捷。而李愬将军队置于恶劣环境中,使士兵们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孤注一掷,"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这支经历了多次失败的队伍,最终在李愬指挥下,取得了胜利。

同类推荐
  •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1944年初,在苏德战场北翼,苏军在粉碎德军重新恢复对列宁格勒包围封锁的企图之后,开始准备对当面之敌发起进攻,以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解放列宁格勒州,为下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创造条件。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企图是: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同时实施突击,首先粉碎德军第18集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以积极行动牵制德军第16集团军的基本兵力和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预备队;尔后,3个方面军分别向纳尔瓦、普斯科夫和伊德里察方向发展进攻,击溃德军第16集团军,完全解放列宁格勒州,为把法西斯德军从波罗的海沿岸驱逐出去创造条件。
  • 一次读完50场经典战争

    一次读完50场经典战争

    战争,不单单是为了争而战,战争的意义比它本身更重要、更耐人寻味,战争不仅是将士之间力的较量,还是策划者之间思想与智慧的较量。战争是人类长久的话题,尤其是那些激烈而又充满智慧的战争往往最能打动人的心灵,因为那是很多人用自己的身体、灵魂、生命铸造的历史精彩。那么请你锁定本书的50场经典战役的精彩,也祝愿未来将是一个永远没有战争的时代。
  • 世界军事百科之作战谋略

    世界军事百科之作战谋略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战略特战队

    战略特战队

    这是一部十个兄弟的故事,经历坎坷,成就自己的辉煌。看他们一步一步走过的艰苦路程。
  • 军事先锋

    军事先锋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魔道独行

    魔道独行

    红颜哭我便怒与天为敌又如何,拔刀一挥血洗一城那堪世人怎么说,为爱之人与世为敌,这等痴心,这等气魄,天下男儿谁人能做到?为你入魔是对是错没想过,只可笑你却和我分你右我左,好男人常有,但懂男儿心的女人却无,所付出的一切,是对是错?真的没想过。看好男儿为心爱之人魔道独行!
  • 情天碧箫缘

    情天碧箫缘

    江湖传闻天下有剑如瑞雪春冰、清秋寒霜,薄如蝉翼,剑身出鞘乍现寒冽之气,声若龙吟虎啸名曰:霜之刃,堪称天下神刃。此剑因机缘巧合落于冷庄庄主冷暮之手,风声外漏一夜之间冷庄受强敌所致,屠戮殆尽,留一遗孤幼女冷若霜,后立誓报仇血恨,投身魔教—冥谷,拜师生死门。后成为冥谷八门中杀手,经苦心修习之后武学小成。因身受魔教所致不得以而为冥谷屠杀武林人世。几桩血案后武林大乱,武林盟主叶浩为査究原凶,遣子叶景轩前去查究。叶景轩孤身一人寻至冥谷与冷若霜相识,对此女渐生情愫,多次插手相助之后,冷若霜也渐钟情于他。二人多历波折后冲破正邪教条结为连理时,霜之刃再现,叶景轩生父却为冷家不共戴天之仇,冷若霜决绝而去,叶府大乱,江湖纷争再起,夺剑称霸,为情成魔,武林血雨腥风,为平杀戮,冷、叶携手共战江湖…
  • 同桌冤家:考试真疯狂

    同桌冤家:考试真疯狂

    伍美珍,喜欢小朋友、喜欢开玩笑,被好友昵称为“美美”的人。善于用键盘敲故事、而用钢笔却写不出一个故事的……奇怪的人。在大学课堂讲授一本正经的写作原理的人,在小学校园和孩子们笑谈轻松阅读和快乐写作的人,在杂志中充当“阳光姐姐”为消解小朋友的烦恼出主意的人。每天电子信箱里都会堆满“小情书”,其内容大都是“阳光姐姐,我好喜欢你”这样情真意切表白的……幸福的人。已敲出七十多本书的……超人!
  • 无上兵皇

    无上兵皇

    适逢乱世,强者为尊。原本是一低贱的肉脚,却因为偶得万藏兵胆成为绝世天才,至此逆天出世,鏖战天下。打不死的小强,英雄路显张狂,且看高飞如何逆天成神……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珍珠

    珍珠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重生之超级游戏大亨

    重生之超级游戏大亨

    重生后的叶垂,发现这个世界的游戏产业基础竟然为零,于是他怀着蛋疼的心制作了连连看这款小游戏。没想到,这款小游戏竟然引起了整个世界的疯狂!面对疯狂的连连看游戏迷,叶垂只能无语的表示——“真是一群可怜的孩子!哥只是弄出了连连看就把你们惊喜成这个样子,那要是再推出了CS、仙剑、暗黑、魔兽、上古卷轴这些神作,你们岂不是都要幸福的激动死了吗?” ******新书重生之超级食神开始了,请大家支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