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200000053

第53章 清(20)

其次,认为杜诗的艺术技巧无所不有。潘德舆说:“范氏温曰:‘老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类如此。使其皆工,则峭急无古风,如李贺之流是也。’又曰:‘齐梁诸诗人,以至刘梦得、温飞卿辈,往往以绚丽风花伤其正气,由于理不胜而词有余也。杜公虽涉于风花点染,然穷理尽性,巧移造化矣。’按王敬美云:‘杜诗有深句,有雄句,有老句,有秀句,有丽句,有险句,有拙句,有累句,拙累不能为掩瑕也。抑知拙累正所以为古气哉!’陈后山云:‘诗欲其好,则不能好。王介甫以工,苏子瞻以新,黄鲁直以奇,而杜子美之诗,工易、新陈、奇常莫不好也。’观此,则知诗不嫌拙。昔赵秋谷议渔洋、竹垞之诗曰:‘朱贪多,王爱好。’爱好则与拙字相反,故为渔洋诗病。范氏之言信当矣!然予考王氏琪曰:‘子美诗有近质者,如“麻鞋见天子”“垢腻脚不袜”之类,所谓转石于千仞之山,势也。学者效之过甚,岂远大者难窥乎?’屠氏隆亦曰:‘人谓少陵最可喜处,不避粗硬,不讳朴野。予谓老杜大家,言其兼雅俗文质,无所不有,是矣。乃其所以擅场当时,称雄百代者,则多得之悲壮瑰丽、沉郁顿挫。至其不避粗硬,不讳朴野,固云无所不有,亦其资性使然,擅场正不在此。’此二则最平正无流弊。盖‘拙’字不可故避,致来‘爱好’之讥。亦不可目为擅场,但装拗语硬语,自许浣花衣钵,实堕小径旁门,如王元美所谓‘不画人物而画鬼魅’,柴虎臣所谓‘献古摹仿杜诗,多任心率笔,拙而无味,俗而伤雅’者也。范氏能知杜诗工拙相半,固为有见。但李贺、温岐刻划害理,其病正坐一巧。梦得优游,差胜两家。范氏并贬之,似太过。至谓‘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亦不尽然。杜有全首拙者,七言绝最多。全首工者,七言绝亦有之。他诗愈多。其工拙杂糅之作,诚更难仆数,终不得谓其篇篇皆如此耳。”(《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二)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说,杜甫艺术的秘诀是根据内容运用技巧。只要内容需要,一切技巧都可以使用,包括那些不是技巧的技巧。没有内容所需要的技巧,就根据需要创新。潘德舆的论述含义非常丰富与深刻。(一)杜甫心中没有技巧的好坏与高低之分。一切技巧都根据内容的需要来设计,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关于技巧的理念。(二)只要内容需要,一切已有的技巧可以运用,没有的技巧可以创造出来,这就打破了人们关于技巧框框,最广泛地运用技巧,充分创造技巧。(三)杜甫集历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又敢于创新,技巧无所不有,无奇不有。

第三,认为杜甫最善于运用语言。语言含义丰富,表现力强,最有意境。潘德舆说:“朱子曰:‘杜诗佳处,有在用字造意之外者。唯虚心讽咏乃能见之。’按,薛文清公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可以形容有道者之气象。‘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可以形容各付物之气象。‘江山如有待,花鸟更无私’,唐诗皆不及此气象。此即朱子所谓‘佳处在用字造意外,虚心讽咏,乃能见之’者乎?……唯叶氏石林曰:‘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唯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不可以形迹捕诘。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吐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之言外。此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而雍容闲肆,略不见其用力处。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仿用之,偃蹇狭陋,尽成死法,不知意与境会,出言中节,凡字皆可用。’此段议论,虽讲用字造意,而所见造乎象外,入其环中,可以参朱子之说,而痛砭今之专研《律髓》《诗眼》,至于病入膏肓者。”(《养一斋诗话》卷二)文学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用精炼、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创造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杜甫最善于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杜诗最善于创造意境,也就是最善于创造形象,因而表现力也最丰富,最强。

“变化无方,境与天会”(《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二),可以看做是潘德舆对杜诗艺术总的论述。乍看起来,这个论述有点虚,有点玄,而事实上,杜甫的艺术太丰富,太高妙,经细细琢磨,只有这样的话语才能准确概括。潘德舆的论述有两层含义:(一)杜诗艺术方法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二)杜诗最善于创造意境,这种意境达到天然的境界,这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潘德舆的评论是独到的,非常能概括杜诗的艺术特质。

潘德舆学问渊博,思绪严密,善于考证。他对杜甫生平的很多重要事迹进行了考证。如杜甫一生的主要经历、杜甫救房琯、杜甫与严武的关系、杜甫非饫牛肉白酒而终。他的考证不仅在于弄清事实,不仅在于考证材料充分,论证有力,令人信服,更在于通过考证说明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批驳一些错误观点。潘德舆认为刘辰翁、江盈科对杜甫事迹不熟悉,又用鄙陋的心胸来看待杜甫,使杜甫形象严重扭曲变形。在用考证杜甫生平来驳斥二人关于杜甫生平的谬说之前,潘德舆先对二人研究理念与思想品格进行分析,说明造成二人研究错误的根本原因。潘德舆说:“此君(按:指江盈科)论杜,与辰翁却相反。然予每笑辰翁之论杜,与此君之论李,同是一副鄙陋心胸,而考之又不悉也。夫诗之为心声,枯菀穷通,皆可自见。今谓少陵之出群,由于东道之豪盛,已觉不成议论,又以得见丽人为少陵喜幸,此其鄙恶居何等乎?青莲奇气凌云,视爵赏如尘芥。今谓流窜夜郎以后,兴趣索然,此稍有气概者所不为,况傥荡如青莲者乎?就使少陵境遇称怀,亦不得谓诗人冠世,即由乎此。就使青莲夜郎以后诗篇少见,安知不由编辑零落,亦不得断其兴趣颓唐,而况皆不然哉!今详据杜公年谱,并核其诗以为证。”(《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三)提出学术研究不仅和研究者的学术水平有密切关系,而且也和研究者的思想品格有密切关系。尽管是针对刘辰翁和江盈科来说的,其实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理论意义。同时,这样说对探求二人在杜甫生平研究上的致误原由更全面。对杜甫与严武的关系,潘德舆也进行了新的考证。潘德舆说:“《新史》本《云溪友议》不足信,故鲁訔以严武镇蜀,章彝入觐证其伪。刘克庄云:‘世传严武欲杀子美,殆未必然。观子美哭严仆射诗云:“老亲如夙昔,部曲异平生。”极其凄怆。至列之《八哀诗》中,忠厚蔼然。’王嗣奭亦云:‘观公《九日寄严大夫》、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两诗,两人交情,形骸不隔,可知欲杀之讹。’‘观《八哀》中,“小心事友生”句,亦知武无欲杀公事。’以上诸说,皆足明严之未尝忮公矣。若公之凭醉登床,斥严家讳一事,《旧史》则贬之曰:‘性褊躁,无气度,恃思放恣。’《新史》则贬之曰:‘性褊躁傲诞。’此亦未免已甚也。”“然玩其语意,实是追念故交,且爱武之极,乃有此惊喜过望之词。以沉醉不检,故脱口触讳,本非不足于武,何‘褊躁傲诞’之有!是以武虽卞急,亦能略其形迹谅其心曲,而不以为衅,且待之加厚也。”“若常明黄氏,直以公之醉语,为疾恶刚肠,为孩弄严武,为不畏强御,此又于君子之过,从而为之辞者,鄙意殊不谓然。武本非恶人,公亦未尝疾武,疾武亦不应醉中名武之父,以此为豪视八极,士之褆身接物,将何所不至也!故新、旧史书论公已甚之处,断不敢从,而黄氏之说,予不敢不辨之,以明学者身世间之常法焉。”(《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三)考证认为杜甫与严武友情深厚,很有说服力。同时对两唐书关于杜甫的错误记载与评论进行批驳,对黄彻的错误辩解也进行了辨析。(笔者认为史书记载杜甫说严挺之云云,亦是小说家言,不足信。潘德舆信之,使考证略显不足。)与严武的关系涉及杜甫的性格与人品,潘德舆的评论澄清了谬说,维护了杜甫的形象,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房琯的考证,是潘德舆所有考证中最精彩的。潘德舆诗话云:“予检杜公《奉谢口敕三司推问状》云:‘琯以宰相子,少自树立,晚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必位公辅。陛下委以枢密,众望甚允。观琯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画一保泰,素所蓄积。而性失于简,酷嗜鼓琴,董庭兰今之琴,游琯门下有曰,贫病之老,依倚为非。琯之爱惜人情,至于玷污。臣不至度量,叹其功名未垂,志气挫衄,觊望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据此,则琯之罢相,自为琴工董庭兰事,与陈涛之败,了无交涉。盖陈涛之事,在前一年也。”“呜呼!观公《陈涛》之诗,则知公于琯无徇私讳匿之心。观公救琯之疏,则知公于国有爱惜人才之意。直笔忠悃,可质百世。故公之《谢推问状》云:‘陛下贷以仁慈,怜其恳到,不书狂狷之过,深容直臣,劝勉来者。’夫以肃宗震怒之余,而公之引罪曰‘恳到’,曰‘狂狷’,曰‘直臣’,亦可谓自信而不疑,果毅而有守矣。世人见琯素负时名,而谈释老,仿战车,名实不称,比之殷浩。不知琯于建议分藩外,如救王思礼,荐严武,颇能禆益帷幄。殷浩钓名之鄙夫,非其伦也。公救房琯之明年,琯为贺兰进明所谮,兼谮及公,同时贬谪。琯既功名不终,公亦羁旅以老,皆属时命,无可言者。然进明之杀张许,又谗房杜,凶人之谗贼善类如此,持论岂可更扬其余焰而助之哉!李肇曰:‘宰相自张曲江之后,称房太尉、李梁公为重德。’司空图《房太尉》诗云:‘物望倾心久,匈渠破胆频。’刘克庄云:‘房琯虽败,不失为名相。’综是数说,琯之德望,岂易企及!若董庭兰依倚一事,考之朱长文云:‘薛易简称董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貌古心远,意闲体和,抚弦韵声,可感鬼神。给事中房琯,好古君子也,庭兰闻义而来,不远千里。予因此说,亦可以观房公之过而知其仁矣。当房公之为给事中也,庭兰已出其门,为相岂能遽绝哉?赇谢之事,予疑谮琯者为之,庭兰朽耄,岂能辩释,遂被恶名耳。故房公贬广汉,庭兰诣之,公了无愠色也。’观长文所辩,房公诚不失为长者,而易简即为天宝时人,其言又信而可征也。然则董庭兰尚不足以累房次律,而房次律何足以累杜子美哉!”(《养一斋诗李杜话》卷三)学术界一直认为房琯被黜是因为陈陶兵败,而潘德舆则考证出直接原因是客乐师董庭兰。考证清楚细致,令人信服。古人有的认为杜甫救房琯是出于私交,几遭大祸不值。潘德舆则提出房琯为名相,杜甫救房琯是爱惜人才,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观点新颖,也符合事实,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杜甫。像这样既注重史实的考证,又重视进一步的思想与理论的探求与提升,比一般层面的单纯考证,具有更高的学术品位。

学术是一个最需要创造与个性的领域。只有具备充分的创造力与个性化,才能做出巨大的贡献。潘德舆作为清代中后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杜甫研究具有鲜明的个性,具有突出的特点。

第一,强烈的儒家思想色彩。

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是统治思想,也是学术研究的统治思想,学者普遍用儒家思想研究杜甫。但唐以后,儒释道三家思想逐渐混合,学术研究也存在儒释道三家思想逐渐混融的现象。潘德舆在学术研究中,特别是在杜甫研究中,力倡用纯粹的儒家思想来研究,反对混杂佛老思想。如评论李白,“朱子以其从容法度为圣,何等了当!杨升庵曰:‘太白为古今诗圣。’语据朱子,颠扑不破。而他日又谓‘太白诗仙翁剑客语’,何其仙圣之杂糅也。”(《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一)潘德舆的杜甫研究,具有比一般学者更浓的儒家色彩,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将儒家思想作为研究的唯一指导思想,不杂其他思想,将其他的思想作为异端加以排斥。(二)将儒家思想贯穿于研究的一切方面,贯穿于研究的始终。(三)研究目的是为宣扬儒家思想。客观地说,杜甫作为一位信奉儒家思想和践行儒家思想的儒者,也最适宜于用儒家思想来研究。用本家的思想来评价本家的人,一切都洞若观火。潘德舆的杜甫研究也有三大特点:第一,对杜甫的研究见解比较准确,也比较深刻。潘德舆的研究往往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单刀直入,颇中肯綮,特别是对杜甫思想与感情的分析,精辟深透。第二,胸襟高远。研究着眼于总体、大部,不注重细枝末节。就是具体问题的研究,也注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阐明一些重要的问题。特别注意研究杜甫的思想与人品,研究杜甫对社会的态度,研究杜甫诗的倾向与艺术风格,研究各类诗体的特点,研究杜甫在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三,给杜甫以极高的评价。认为杜甫有“王佐之才”,是孟子一样的圣人,是对古代高度尊杜的总结,是古代对人所能做的最高的推崇与评价。那么,潘德舆为什么如此推崇杜甫呢?其终极目的是维护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维护封建秩序,维护清朝的统治。然而,在潘德舆的时代,封建社会已是弊窦丛生,已处于山崩地裂的前夜。因而,潘德舆的杜甫研究多少带有卫道士的苦心,卫道士的色彩。“生于末世运偏消”,我们总感到他的卫道力不从心,无法挽狂澜于既倒。

第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

杜甫研究发展到潘德舆的时代,已是硕果累累。潘德舆非常重视前人的成果,也非常注意创新。正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他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对待前人的成果,他用三种方式批判继承:(一)在批判前人的错误中,树立自己的新观点。(二)对前人正确的观点,或补充材料,或进行新的论证,使其理论更高,更完善,更缜密。(三)博采众家之长,形成新的完善的观点。关于前面两点,从上面有关潘德舆的引文已经看得很清楚,无需再引文证明。这里只想引一个例证来说明第三点。如何理解黄庭坚说的杜诗“无一字无来处”,如何理解杜诗的继承与创新?潘德舆说:“黄氏庭坚曰:‘子美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后人读书少,故谓杜韩自作此语耳。古之能文章者,直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陈言入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按《东皋杂录》云:或问荆公,杜诗何故妙绝古今?荆公云:‘老杜固尝言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予考‘破’字之义,张氏迩可谓‘识破万卷之理’,仇氏沧柱谓‘熟读则卷易磨’。愚以张氏为近之,唯其识破万卷之理,故能无一字无来处,而又能陶冶点化也。元氏遗山云:‘子美之妙,元气淋漓,随物赋形,谓无一字无来处可,谓不从古人中来亦可。’遗山之说,尤兼赅无流弊。今人诗非空疏则饾饤,未尝不读杜也,亦考遗山此说耶?又程氏棨云:‘韩文杜诗号不蹈袭者,然无一字无来处。’‘大抵文字中,自立语最难,用古人语又难,须是用古而不露筋骨。’王氏世懋云:‘杜子美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牛溲马勃咸成郁致。子美之后,欲令人毁靓妆,张空弮,必不能也。然病不在故事,顾所以用之如何耳。’愚以荆公、遗山、程氏、王氏四说互证山谷,前辈金针,殆已度尽。”(《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三)单独看,王安石、元好问、程棨、王世懋四家的观点都正确,又都不全面。潘德舆巧妙地综合了四家观点,则深刻而全面。看起来都是别人的观点,综合看则是潘德舆的创新。可以说,潘德舆的一些杜诗研究成果,是对前人成果的总结与发挥,带有集成的性质。虽然他还称不上杜甫研究集大成的学者。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林肯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林肯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国历史最伟大总统的传奇一生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倾心之作富含智慧,启迪人生的经典作品。林肯的主要功绩有:打响南北战争、纸上谈兵的麦克莱伦、浮夸派将领薄柏、激烈的内阁争斗、发布《解放黑奴宣言》、壮烈的葛底斯堡战役、传奇将军格兰特、连任总统、南方军投降等。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
  •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上真仙

    无上真仙

    无上真仙,作为仙界的孽种只能这样样我走出来,纵横天下!
  • 血型密码

    血型密码

    《血型密码:A·B·O·AB型人的性格、命运及其改变的世界》不是一本简单的血型学指南读物,而是从历史的视角、文明进化的高度、日常生活的细节出发,全面向读者揭示关于血型所不为大众知道的奥秘! 请看一个事实:春节前后诸多城市的医院O型血告急而B型血胀库,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O型是万能输血者,因此O型血不够用,哪又为什么B型血胀库呢?真正的答案绝对超乎人的想象!在南京血液中心血库工作多年的血型学专家是这样解释的:这种现象是各种血型人的性格和健康差异所导致的结果。B型血充足的原因是B型血的人性格平和而健康,O型血的人因争强好胜,交通事故及打架中的伤者绝大多数是O型血,因此O型血很吃紧。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 邪魅毒医御夫计

    邪魅毒医御夫计

    她是史上最年轻的中医学博士雪沁儿,她绝不承认自己是为情自杀,她只是精神一晃乎,不小心走到大卡车前面,然后不幸的穿越了,更不幸的缩水了,更更不幸的是这个缩水的身体中有“十年醉”…十年期一满,某女就迫不及待跑下山,下山的结果:废了慕容世家大小姐,乱了武林大会,打了当朝公主…回头发现,自己身边怎么这么多美男?虽说自己很开放吧!可还没开放到这个地步,怎么办?一个字:跑。跑的结果?越跑越多…当邪魅的她,遇见害羞的他,冷酷的他,邪气的他,温润的他,腹黑的他,固执的他,谪仙的他…当她意外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并不是孤身一人,前生是孤儿,从未接触过母爱的她,该如何面对,一心为自己疯狂报复的母亲…情景一:“世上只有药材好,有药的孩子像个宝,有了药材的怀抱,money享不了!”某女绝美的小脸上荡漾着沁人心脾的笑意,欢快的唱着属于她的草药歌儿!“沁儿,滚过来药浴!”正在思绪飘飞的雪沁儿突然听见一声暴喝。“师傅,您说什么,我没听清楚!”某女掏了掏耳朵,一脸邪笑的看着面前的老人!“额,那个,沁儿啊,你看晌午了,你是不是该准备药浴了,啊?”某老头看到面前一脸邪笑的小魔女,怕怕的缩了缩头。情景二:“雪儿,来小心,为夫抱!”声音一出,管家给了自己两巴掌,他绝对是在做梦,这不可能是他家王爷!“王爷,你回来了?”某小妾却无知的抢先扑上冷酷的男人。“滚,管家,送到怡红院!”某管家轻轻呼了口气,对嘛,这才是他家王爷。情景三:“时间!”某男犀利的出口,换来的是某女茫然的眼神。“嫁给我的时间!”“呃,那个……呃……”看着男人的脸色越来越暗,某女刚到口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强勾起一抹微笑,“我说的是,你是我的男人,并没有说,我是你的女人,你,明白吗?”“好,你娶我的时间!“……”某女无语的抬起头。“那好,看来沁儿不喜欢成亲!”看到某女猛地点头,某男无良的补上一句,“沁儿喜欢的是奉子成婚!”“走!”“干嘛?”雪沁儿谨慎的看着面前的男人,丫丫的,这个家伙什么时候变坏了。“造子!”“啊!你丫的,有话好好说!”情景四:“儿子,给叔叔背背七字经!”“一二三四五六七,妈咪吃饭爹洗衣。”“二二三四五六七,妈咪起床爹更衣。”“三二三四五六七,妈咪说一爹做一。”“四二三四五六七,宝宝是家的唯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残宠

    残宠

    红鸾星动,国之将乱。乱世繁华,谁主沉浮。当铅华洗尽,尘埃落定,睥睨天下时。远处那一抹红色的身影,是否将永远只存于记忆之中。*************楚红鸾,她是大楚国唯一的公主,深受皇宠。楚夜冥,他是大楚国最小的皇子,在深宫中任人欺负。儿时,她救下他,他像是蔓藤颤上了她,只因为她的温暖。可是慢慢长大之后,父皇的一道圣旨,他登上了皇位,她成了别人的妻子。他忽然变得暴虐,伤害她唇边的微笑,伤害她仅剩的自尊和亲情。一个白衣公子在她几乎要崩溃的时候带走了她。之后……为什么儿时的快乐渐渐转变,究竟是什么让他的心变得如此冰冷。对着曾经深爱的人,他忽然变得疯狂,变得冷血,一直不断地伤害她,究竟是什么样的真相让他变得犹如凶兽,变得不再珍惜她的快乐可是当重重迷雾解开后,他错得一塌糊涂,原来的仇恨竟然要让他陷入万劫不复。而再次相见,曾经被伤害的她已然成为……再次隆重感谢花花为偶做的视频,欢迎大家去看看啊!视频地址:&pstyle=1宣传专区:跨越时空跨越地点跨越梦想和现实我们聚在一起黎明的梦想需要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如果有一天你在穿越马路的时候希望你撞到你的人是你在潇湘认识的作者那就来加入我们我们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也更加欢迎每一个人的到来隆重推荐我们的圈子——君醉红颜阁圈子地址:http://m.pgsk.com/g/zmyl2推荐专区:◆◆◆◆推荐【君醉红颜阁】精彩好文◆◆◆◆【红鸾】薄唇醉【雪倾情】蔓妙游篱【景王妃传】瑜玥【异能异世】冥洛【独傲天下】薄唇醉【冷心弃妃】蔓妙游篱【弃妃要出嫁】瑜玥【黑道至尊女王】冷爱月【恋上恶魔情人】蔓妙游篱好友链接:【占宠】果玖傲香【女皇聘夫】北滕【弃妃招夫】清萌【绝色皇子太狂妄】可妍【夫君个个很极品】可儿【悍妻的极品夫君们】影宿【莜莜的亲亲夫君们】莜兔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