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000000015

第15章 宋代的“泸夷”(2)

再看甫望个恕,“近纳溪,以舟下泸不过半日”,势力已北抵长江南岸。其子乞弟退却后失掉了自己的老巢归徕州。州地不可详考,近代彝族学者余若瑔著《且兰考》认为,宋将林广所至,不过叙永、古蔺县境界。宋军未过赤水河,余先生之说可从。乞弟部虽然蒙受重大损失,但有生力量未被完全消灭,不过暂时“无所依止”而已,故后来仍能以一部自立。其退居之地即后来的“阿永蛮”地,在纳溪河源和上游地带,史籍多已明载。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三云:纳溪河“自阿永蛮部至江门寨,有横石中流,束水如门,故谓之江门”。前引吴昌裔《疏》中也说:“由阿永河可通泸水之江门寨。”此阿永河显然系纳溪水上游地区因阿永部所居而名之。元初修《元一统志》记道:纳溪“源有三,并来自阿永蛮徼外”赵万里辑《元一统志》卷五,中华书局,1966年,辑自《永乐大典》卷二二一八《泸州志》。《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二引旧《志》也记说:纳溪“源出阿承番部”。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阿永部聚居在纳溪河上游以及河源地带,其先辈势力曾一度到达纳溪水的下游地区。

四、吕告、阿永二部与宋元王朝的关系

“吕告蛮”和“阿永蛮”是有史可考的,已很清楚。我们可以看到,吕告、阿永二部长期活动在今西南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区,并与宋元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臣属关系,在这个地区的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对这些情况前面已谈到一些,下面再串联并补充说明之,以期对此二部与王朝的关系及其历史状况得到一个较完整的印象。

神宗熙宁年间,北宋王朝统治者对于是否“以王命抚甫望个恕及晏子”发生了一场争论,这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晏州六县夷”集结反抗宋王朝政府的压迫政策所引起的。其时,泸州长官李曼因政府军镇压少数民族作战失利,于是企图借助甫望个恕等乌蛮势力,使其“总制近边诸小蛮”。结果受到包括宋神宗在内的一些上层人物的指责,认为是“处置乖方”[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四,熙宁六年四月乙未。 。但是,王安石不同意这种看法,明确表示支持李曼的做法。朝廷后来经熊本实地考察认可后,采纳了王安石的意见,给活动在这一地区的乌蛮各部首领一一授予封号。这是一次值得纪念的事件,其中包括吕告、阿永二部的先辈在宋代第二次和中央政府发生政治关系。这两支独立的乌蛮集团,各据其地,互不相统,他们的历史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

沙取被称为吕告蛮的始祖,这是因为沙取之父晏子未受到宋王朝的诰命就死去,即前揭所谓“未及朝廷给降真命”而死。沙取于熙宁七年(1074)受封为“把截西南蕃部巡检”,后又“因朝廷差充统军,众蛮推服,并收反贼立功,特补礼宾使”。元丰年间,沙取曾协助宋朝政府“谕乞弟早降朝廷”,又受命“抚谕都掌等部族头领”《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四一、五之二九。 。总的来说,沙取是其部功勋卓著的历史人物,又是其部首次受宋王朝封号者,故其九世孙在申请承袭世职时,以沙取为始祖。

沙取之后,鳌备、尧所、吕告、落祇相继承袭世职并时受新任。吕告是其部继沙取之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其后裔遂以吕告为号,前已言之,此不赘。落祇之后的两支,一支从沙取开始后的九世孙阿祥,于嘉定九年(1216)承袭为“西南蕃部都大巡检使”,另一支从沙取开始后六世孙判孺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充“西南蕃都大巡检使”,其子晓措于乾道七年(1171)补为承信郎。这两支在阿祥、晓措之后的承袭情况就不太清楚了。

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在攻取云南的大理国后,接着便向四川、贵州等地进发。南宋统治者十分惊慌,企图动员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来抵御蒙古大军。《宋史》卷四三《理宗本纪四》载:理宗宝祐四年(1256)八月,有“西南蕃吕告蛮目宁名天兄弟”等“为国家御难”。宋军统帅李曾伯在其所上的奏报中也曾提到“长宁备吕告蛮”[宋]李曾伯:《可斋续稿》后卷三《边报事宜乞加备奏》。,向宋朝政府传递蒙古军队进军的动态情报。

吕告部后来归顺了元朝统治者。《元史》卷八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十二月,元朝官员昝顺报告说吕告等部“有向化之心”。卷一一又记:至元十七年(1280)六月,吕告蛮部首领阿济已受命前往“招谕罗氏鬼国”。元《招捕总录》这一政府文件也曾记载此事,说明吕告部是在至元十二年至十七年之间附元的。此后,“吕告蛮”之名未再见于史册。

甫望个恕及其后裔阿永部的势力似乎一直超过吕告蛮,与内地发生的联系也更多,这当然有地理上的原因。吕告部与内地之间有“淯井之阻”,而阿永部可沿纳溪水而下直抵泸州。甫望个恕去世后,其子乞弟承继了但后来又失去了归徕州地,乞弟子阿永于政和年间重新归顺宋王朝,这些史实已很清楚了。应予重视的是,阿永恢复了与宋王朝的臣属关系后,双方的政治、经济关系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泸南边界地区从此进入了长期和平安定时期。李心传在记绍兴三年阿永献马时追述道:“阿永所献之数,岁增不已。政和末,始立定额。每岁冬至后,蛮以马来州。遣官视之,自江门寨浮筏而下,蛮官及放马者九十三人,悉劳飨之,帅臣亲与为礼。诸蛮从而至者几二千人,皆以筏载白椹、茶、麻、酒、米、鹿豹皮、杂毡兰之属,博易于市,留三日乃去”[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四,绍兴三年四月戊申。 。这真可以说是一场民族团结的盛会,这些经济交往活动也得到了宋朝政府的鼓励。

阿永之后,乌蛮阿永部一直雄踞在纳溪河源和上游地区,即今四川叙永、古蔺等地。宋元之际,阿永部也归附了元朝统治者。《元史》记载:至元十四年(1277)五月,元世祖降旨“招谕泸州西南蕃蛮王阿永”等,“使其来附”。又载翌年十二月,阿永部首领已受命“为西南番蛮安抚使”《元史》卷九《世祖本纪六》、卷一〇《世祖本纪七》。阿永部后来有时也与元王朝政府之间发生某些摩擦,例如至元十九年(1282),元政府发都掌、阿永等民为兵,征答马刺,后又征亦奚卜薛,均遭抵抗,事见元《招捕总录·四川》、《元史·张万家奴传》等的记载。此事平息不久,阿永部酋长阿泥于至元二十一年(1284)“入觐,自言阿永邻境乌蛮悉隶皇太子位,愿依例附属。诏从其请,以阿永蛮隶宫府”《元史》卷六〇《地理志三》。阿永蛮有时直呼为阿永,有时又以阿永代其首领,这种多变的称谓法在元代史籍中往往有之,例如黔西北水西“亦奚不薛”,或作地名,或作人名,或作部族名参见史继忠:《亦奚不薛考》,载《贵州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

阿永部所在的西南番安抚司,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为“西南番总管府”,又于至元二十五年改称“永宁路”《元史》卷一三《世祖本纪十》、卷一五《世祖本纪十二》。 。永宁路总管雄挫曾于大德五年(1301)二月“来朝献马”。这个雄挫《元史》卷二〇《成宗本纪三》。,正是两年后反叛元王朝的阿永部首领。根据元《招捕总录》的记载:大德七年(1303),黔西北、滇东北一带顺元、芒布等地的彝族先民聚兵反元时,阿永部雄挫藏匿各部反叛首领,事觉之后,遂率部“于赤水河作乱”。在元军的大举进攻下,阿永部雄挫一再表示本无反意,“使臣贪婪所致”,并于第二年“赴阙。原其罪,仍充土官”[元]佚名:《招捕总录》之《四川》、《云南》,丛书集成本。

“阿永蛮”之名最晚见诸记载是在明朝初年。明罗日褧《咸宾录》卷七载云:洪武五年(1372),傅友德军往征云南途中,在赤水河地“生擒阿容诸蛮”,此“阿容”显系阿永之异译。此后,史籍上未再直接见到“阿永蛮”的活动记载。五、吕告、阿永二部为后世彝族土司芒布、永宁先辈试证

“吕告蛮”在元初、“阿永蛮”在明初的汉文史籍中失载以后,作为两支独立的少数民族势力集团,是否就在历史上消失了呢?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他们在此后以何种面目或名称出现在祖国西南地区的历史舞台上呢?前面已经确认汉文献上记载的吕告部、阿永部分别为北宋时期两支乌蛮集团首领晏子、甫望个恕之后,下面进一步证明:他们分别为明代彝族土司芒布、永宁二部的先辈。前者属古代彝族默部两大支系之一的芒布部,后者属古代彝族恒部两大支系之一的扯勒部。

许多老彝文历史文献都记载了彝族古代“六祖分支”的传说。故事说,彝族的共同祖先笃慕避洪水后居于云南东川某地,妻三房,有子六人,是为“六祖”,由此分居各地,向四方发展。武、乍两部,分布于云南中、西、南部地区;糯、恒两部向滇东北、川南发展;布、默两部则定居在云南东部和贵州地区,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区域划分。各地的彝族历史调查材料对这个传说都有相当的反映,证实了这个传说的可靠性以及在彝族古代发展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笃慕时代虽然难以确定,但据彝族传世谱系,笃慕传至水西安坤共八十四世,安坤在康熙四年(1665)被吴三桂俘获。每代若以二十年到二十五年计算,则笃慕以及六祖在世时很可能在战国初至西汉末之间。我们的理解,远祖笃慕可能是部落联盟酋长,是彝族古代的一位杰出领袖。六祖,也就是各部落的首领和始祖。宋代泸州地区的乌蛮三部,正是彝族六祖之后。

前面已阐明,吕告部自宋以来一直聚居在南广河的发源地带,实即今云南威信、镇雄两县地区。而这一地带正是古代彝族先民默部中芒布的世居之地。《天下郡国利病书·四川五》引《图经》云:“芒部广袤二百七十里,东南俱抵乌撒,不及三十里,以阿赫关为界,至乌蒙界二百四十里。北至珙县二百二十里,以安乐山为界,至成都可千里。”反过来说,这也正是吕告部聚居的地方。那么,吕告部与芒布是一是二?它们之间的关系,已见端倪。

芒布远在宋代之前就已居于南广河之源。《大定县志·水西安氏本末》据彝谱谓:从默部始祖慕齐齐开始后的第二十四世阿妥之子孟布就已居此。孟布即芒布,或作茫部,译写不同而已。从慕齐齐开始的第六十六世霭翠元末明初为水西首领,由此上溯四十余代的芒布自然应在宋代之前。汉文史籍的记载证明,至迟在唐代初期,彝族先民“昆明”部势力已到达这里《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下》已载咸亨三年(672)昆明十四姓二万户内附,地在戎州西面至南面三五百里之间,今云南东北威信、镇雄两县(南广河源地区及附近区域)应在其内。

《元混一方舆胜览》载说:“茫布路,本名易溪部,祖芒部,宋封西南藩部巡检。”茫部是由水西部(属默部)分出的,易溪即水西,又名“亦溪不薛”。明代曹学栓《蜀中广记》引《通志》云:镇雄“古为屈流大雄甸,昔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芒布居此地,其后昌盛,因祖号芒布。宋置西南番都大巡检司。元至元中置芒布路,隶乌撒乌蒙宣慰司。入本朝,改为芒布府”[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三六《镇雄军民府》。阿统即阿妥。此文所记阿统、芒布事与上揭《水西安氏本末》合。值得注意的是,稽之宋代汉文献,宋朝政府与今四川长宁、兴文、珙三县之南地区,即后来的芒布路,亦即再后的镇雄军民府,发生过政治联系的,只有晏子及其后裔吕告蛮部。前已介绍过,晏子之子沙取即被封为“把截西南蕃部巡检”,沙取之子鳌备(鳖弊)曾授为“西南部都大巡检使”,鳌备之孙吕告也曾被授为“西南蕃都大巡检使”,其后裔们相继承袭此职。吕告部与芒布部实即为一,应该是比较清楚了。

再者,芒布路之设是元代至元年间的事,而“吕告蛮”最后一次见诸汉文正史记载也在此间,这不会是偶然的巧合。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芒布路是在吕告部的基础上设置的。

再说阿永部。宋元时代阿永部势力范围在纳溪河上游及发源地区,在宋为泸州之南境,元为永宁路,明为永宁宣抚司和赤水卫地。《读史方舆纪要》记其沿革为:“宋为泸州南境,元置永宁路,寻改军民宣抚司。”[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三《永宁宣抚司》。阿永部至少从北宋以来,就一直是这个地区最有势力的少数民族集团。如前所述,阿永之父乞弟于熙宁年间授为“把截西南蕃部巡检”,阿永于绍兴初年已有“泸南夷界都大巡检”的身份,元初称为“泸州西南番蛮王阿永”、“西南番蛮安抚使”,元大德年间阿永蛮酋雄挫为“永宁路总管”。明洪武“阿容诸蛮”被擒时,“云南诸郡邑皆震”[明]罗日褧:《咸宾录》卷七《南夷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第175页。,可见阿永部在明初仍然是一支很有影响的势力。在此数年后的洪武八年(1375)正月,在元代“阿永蛮”任总管的永宁路设立了永宁宣抚司,并且“以土酋禄照为宣抚使”《明太祖实录》卷九六,洪武八年正月甲子。 。此后,阿永部的活动就不再直接见于记载。那么,这个“土酋禄照”和阿永部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呢?

禄照是汉、彝文史籍所载的彝族扯勒部首领,这是没有疑问的。近代扯勒彝族学者余若瑔在《且兰考·历代世系考》中记载:扯勒部“四十三世龙更龙之,妻日奢节。四十四世日龙之阿举,妻日奢苏。奢苏,明永乐时人也。入朝,请增置赤水宣抚使”。《明太宗实录》所记与此略同:永乐五年(1407)十月,“永宁宣抚司故土官阿摄妻奢苏等来朝贡马”《明太宗实录》卷七二,永乐五年十月戊子。以此考之,禄照应即为《且兰考》所记的扯勒部四十三世“龙更龙之”,“禄照”即“龙之”的异译。《明史·四川土司传二》所载“禄照子阿摄”,应即为《且兰考》上的“龙之阿举”。

根据现有可查的彝、汉文材料,历史上在今四川古蔺、叙永一带长期稳定地保持相当势力的彝族家支(血缘集团),就是扯勒部,这种历史状况早在禄照之前就业已形成。所谓“土酋”,土著民族之酋长也。《西南彝志》载:恒部之祖慕雅卧开始后的第十九世德额奋即扯勒部之祖,“到各的哈垮,住柏雅妥洪”,译者多次注明,“各的哈垮”和“柏雅妥洪”都是四川古蔺地带的彝文音译见《西南彝志选》第二章第六节《恒氏源流》之五《扯勒珍藏》之注释。若此译不误,则到明初禄照时,扯勒部已在此地居住了四十二代,大约有一千年的历史,也就是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扯勒部迁居于此。清黄星斋《大定志·水乌世系通考》有“辉当晋世”之说(毕节民委印《相氏家谱》引),此“辉”指德赫辉,也就是扯勒部的始祖德额奋。又,据《且兰考·历代世系考》说:德赫辉“依鳛水而居,因自号为鳛部。……德赫辉,妻奢谦,系东汉桓、灵时人,为鳛部之始祖……十二世曰墨者扯勒,妻曰宣赫。扯勒在晋末,授令长之职。……扯勒所居之地,为赤扯戛,即今川黔今界之赤水河是也”。若依此说,则扯勒部迁居古蔺地为更早。

《且兰考·历代建置考》在记明初禄肇(即禄照)内附时注云:“禄肇之先,自□(按:有缺字)汉以来,世长其部。至宋元,始受王官,亦属羁縻。”作者在此透露出一个模糊的信息,但如前所查证的汉文史料,在禄肇之先宋元时期扯勒部的聚居地古蔺叙永地区,“始受王官”的彝族先民,除了甫望个恕及其后裔阿永部之外,岂有另者?这个信息不是变得很清楚了吗?由此有理由推定,“阿永蛮”实即扯勒部在宋元时代的汉称。

同类推荐
  • 春秋霸业

    春秋霸业

    当天夜里,风势很大,大家都在呼呼大睡的时候,田风把他们叫了起来,吩咐这几十个人,去周边砍了些树,然后田风把这些树,拿刀截成一段段的,有从地上随意的捡起两块石头,搓呀搓的,众人都不知道田风要干什么,田风把手都搓的通红了,一会之后,突然一阵火光,烧在了被砍断的木条上。
  •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
  • 霸者三国

    霸者三国

    面对着众多的三国名将,他竟然成了三国的第一武将吕布,面对感情,他是一个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那种,江山,美人。他会选择什么?,他,作为现代人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小混混,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来了到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三国
  • 可怕的谜团

    可怕的谜团

    至今,人类运用科学知识解开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宇宙奥秘、自然谜团、人间悬案等。但是,还有更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尚待破解.它们不断露出朦胧的脸庞,向人类的智慧和耐力发出新的挑战。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热门推荐
  • 甜蜜召唤:我的贴身王子

    甜蜜召唤:我的贴身王子

    一觉醒来,帅哥从天降!钟离灵韵张开眼边正躺着一位美男,噢!还是裸睡!好吧,他是帅哥!可长着翅膀,他是天使吗?他头上还有两根触角?他究竟是什么?撒娇卖萌加暖床,打不走粘糊糊,这也能是妖精王子?!喂,帅哥,那不是马桶,那是洗脸池啊?悲哭的某女嚎叫。某女询问“我真是你命定伴侣吗?”妖孽耸肩轻松答道“我也不确定你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的伴侣”“那可以请……离我远点吗?”“呵呵呵,不贴身怎么感受命定之侣呢?”曾用名《寻找幽蓝界:缠上来自精灵界的你》
  •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幸福瞬间的确存在。每天,它们在我们身边徘徊,像银光闪闪的游鱼,等待我们去捕捉。即使你没有找到幸福,它们也会找上你。快乐似乎就是简单地做事,是一种能从最简单的事物中提炼出乐趣的能力。万事万物都绽放着美。漫步于田野或者树林,闲荡在夏日海边或山涧,细碎的困惑和忧虑都会烟消云散。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逍遥天下之蓝城城主

    逍遥天下之蓝城城主

    本文是女变男的穿越文,不喜勿入!!美丽的夜空下上演着血腥与凄凉的一幕,一个身着紧身黑衣,身材高挑的绝色佳人站在了悬崖边,身后的海浪叫嚣着冲打着崖下的礁石。冰冷的海风吹散了她那柔美的青丝,一双鲜血淋淋的纤纤玉手紧捂着左胸口,对面的男人们对她这个夺命精灵充满了仇恨,而那美丽的容颜玲珑的身姿又禁不住被她吸引。那张绝美却异常冰冷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终于可以结束了,一滴璀璨的晶莹从她的眼中滑落,“妈妈,蓝夜终于可以回家了。妈妈一定要牢牢握住蓝夜的手,不可以再让蓝夜走丢啊!”她笑了,笑的好美!此时的她更是毫无任何留恋的向那黑色的深渊倒去。夜空仍是美丽的,而她却消失在了这份美丽之中。在另一时空一个叫做夜蓝的国家中,国中唯一的亲王府内紧张与焦躁感染了府中每一个人,一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男子紧握着双手,焦急的徘徊在房门外,这期间不断有仆人进进去去,气氛也越来越紧张。经过了一整夜的期盼与煎熬,屋内传出来的仍是让他心疼无比疼痛的叫喊声。随着第一缕霞光降临府中,一声响亮的啼哭声打破了所有沉闷,男子终于如释重负般焦急的向房内张望着。那天清晨一个被唤做“夜蓝城”的小王爷降生在了这个令所有人瞩目的亲王府中,那会是一个怎样八面玲珑的小人儿,能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而他又将展开怎样灿烂的人生之路呢?暴力、阴谋、爱与恨时刻交织在他的生命之中。夜蓝城,城蓝夜,蓝夜?蓝夜!是她吗?的确是前世的她,而如今却成了真真正正的他,一个被至亲之人视为珍宝;一个被敌人视为魔鬼;一个被万千女人仰慕;一个被千万男人嫉妒与无可奈何,一个未来纵横天下的夜蓝城!本文有别于以往的穿越文,是一部穿越后女变男的作品,让前世的蓝夜以一个崭新的身体显赫的身份在这一世逍遥天下!!倾力打造正剧大戏《破颜》强力推荐逍遥的新坑《妾狂》《不良丫头》第一部穿越作品《逍遥天下之任逍遥》已完成
  • 冷酷王爷妖娆妃

    冷酷王爷妖娆妃

    "她是武功独步天下的玲珑少主,为救心爱的男人,她化身城破家亡的冷家小姐,只为了成为他的王妃,得到他那块可以让死人复活的赤血玉玦。温软缠绵之中,她伏在他的胸膛,“嫣儿此生只做王爷的女人...”皇宫晚宴之上,她一曲曼舞,技惊四座,而她却只是那般深情地看着他,“王爷,嫣儿为你而舞……”他终于放下防备,许她一世恩宠。而她,竟带着他的传家玉玦,背离而去。他恨极成魔,开始一点一点地摧毁她的一切,可有谁知,他要的,无非是她的心。
  • 这个相公有点冷

    这个相公有点冷

    “嘿呦!嘿呦!”朝着天空白了白眼睛,我恨死了现在的姿势,手脚被麻绳牢牢地捆住,一点儿空隙都没有,一根粗大的竹竿横穿过被缚住的四肢,只有屁股在空中晃荡来晃荡去!那副样子,不禁让人想起两个猎人抬着一头豪猪的场景!自我介绍一下,眼下这个被人捆得像猪一样抬着走的倒霉鬼就是我……刁小蛮,刚刚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黑帮千金。天空中浮现了一个说明框,嗒嗒嗒打出来以下几行黑体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皇天下

    邪皇天下

    二十年前,地球少年龙小飞因为一个机缘跟宇宙间最为强大的战斗民族皇子结合了,从此改变了龙小飞的一生。
  • 赝城(谭元亨文集卷8)

    赝城(谭元亨文集卷8)

    古都修复与拓展,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时间观,不是整旧如旧,认为古迹是不可以再造的,而是整旧如新,以此标榜新的朝代重新开始。由此,众多的古老的建筑技艺传统大都成了绝响,连彩绘、胶漆、颜料、木刻等均已失传。后人以不断的更新为自豪,以随时可以替换的非恒久性材料取代本可以永久存留的古迹。几番“修复”,真品也就成了赝品,古都也同样成为了赝城——到时候,你就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古物,连每一片砖瓦都是不久前修复时才烧炼的。当人们高奏“现代化进行曲”之际,作为一位建筑学者,我却在古都感到一种植根于历史深土中的恐惧,有那么一天,我们...
  • 生活的门

    生活的门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