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800000038

第38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判教思想(6)

吉藏又专门就“中”、“中道”、“一中道”分别做了解释,“理实不偏,故理名为中”;“依名释义者,中以实为义,中以正为义,……此之正法,即是中道,离偏曰中。”“理教释义者,中以不中为义。所以然者,诸法实相,非中非不中。无名相法,为众生故,强名相说。欲令因此名以悟无名,是故说中,为显不中。”“偏病若尽则名为中,……本对偏病,是故有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为出处众生,强名为中,谓绝待中。”《三论玄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13页、14页。中道是对治众生偏执之谬的方便说教,是针对众生对于现象“不中”理解的否定,如果偏执之谬遣除,则“中”、“中道”也自行消解,强调了“中道”的作用。

吉藏又认为“不二”是中道,“二(按:指空、有)是假名,不二(按:指非空、非有)为中道,中道即是实相。”《大乘玄论》卷四,《大正藏》第45册,第61页。那么,何谓“实相”?“虚空非有非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是实相。”同上,第62页。吉藏又认为“八不”就是中道,“八事四对,一一相对,病无不破,义无不显,即义无不足。但以四对,历破众计,历明中道,于义略圆,故但说八也”《中观论疏》卷二,《大正藏》第42册,第24页。“八不”完全破除了众生的各种妄念,阐明了世界万事万物的真相,所以又称“中道实相”。

吉藏进一步从“体”、“用”角度剖析说:“但欲出处众生,于无名相法,强名相说,令禀学之徒,因而得悟,故开二正:一者体正,二者用正。非真非俗,名为体正;真之与俗,目为用正。所以然者,诸法实相,言亡虑绝,未曾真俗,故名之为体。绝诸偏邪,目之为正,故言体正;所言用正者,体绝名言,物无由悟,虽非有无,强说真俗,故名为用。此真之与俗亦不偏邪,目之为正,故名用正也。”《三论玄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7页。通过“体正”、“用正”的辨析,得出的结论自然就是中道为体,二谛为用。这样,二谛理论的核心就变成了“二谛以中道为体”。

吉藏又称此中道体为“第三谛”,即“中道第一义谛”。“常依二谛说法,不妨三谛,虽有三谛,不乖常依二谛说法。何者?今真俗是二谛,摄真俗二为世谛,不真俗为第一义。若尔,唯是二谛,故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也。”《二谛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91页。“三谛”与“二谛”之间不仅不相矛盾,而且“第三谛(中道第一义谛)”为体,“二谛”为用。如果再按照“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的逻辑分析下去,“中道第一义谛”则是真谛,那么,真俗二谛本身就成为“俗谛”了。

在“中道为体”的思想基础上,吉藏进一步把中道解释为“佛性”,这就更迥异于中观学派的传统说法了。在中观学派的理论中基本不涉及佛性的问题,佛性思想是在龙树身后的《涅槃经》中才盛行起来的。吉藏说:“不见空与不空,名为佛性。故知,以中道为佛性,不以空为佛性也。”“不见空与不空,不见智与不智,无常无断,名为中道。只以此为中道佛性也。”《三论玄义》卷三,《大正藏》第45册,第36页、37页。这实际上是对北本《大般涅槃经》所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正藏》第12册,第523页、524页。的改造。吉藏又说:“横绝百非,竖起四句,名为诸法实相,即是中道,亦名涅槃者,以超四句,绝百非,即是累无不寂,德无不圆,累无不寂,不可为有;德无不圆,不可为无;非有非无,则是中道。中道之法,名为涅槃。又德无不圆,名为不空;累无不寂,称之为空。即是智见空及以不空,亦名佛性。以众生横起百非,竖生四见,隐覆实相,故名为佛性。若知百非本空,四句常寂,即佛性显,称为法身。”《中观论疏》卷十,《大正藏》第42册,第160页。不仅把“中道”解释为“佛性”、“涅槃”、“法身”,而且理解为“实相”。前者表明他对《大般涅槃经》等观点的融会贯通,后者在传统中观学派中并不突出龙树仅讲过“若诸法尽、毕竟空、无生无灭,是名诸法实相者”,“诸法实相性空故。不应于如来灭后思惟若有、若无、若有无。如来从本已来毕竟空,何况灭后”的意思(《中论》卷三,《大正藏》第30册,第23页;《中论》卷四,《大正藏》第30册,第30页)。,暴露了他的思想不但和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大相径庭,而且迥异于鸠摩罗什“关河旧说”。

从“二谛以中道为体”到“以中道为佛性”再到“佛性显,称为法身”,其中是否存在着能够引起道教思想界密切关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本际经·道性品》云:“常说因缘假名法,显发中道真实性。示教一切离有无,非有非无皆毕竟。”

将“因缘”与“中道”联系起来讲,如果把“有”、“无”理解为等同于二谛的话,则正如吉藏所说:“就因缘辨,则其言显易。因缘宛然常毕竟空名第一义;虽毕竟空,而因缘宛然称为世谛。此论正申二谛,故观因缘。”《中观论疏》卷一,《大正藏》第42册,第6页。“有”与“无”皆为相待缘起,只是随机示教,随众生根机对“无”说有,不是绝对的有自性的“有”;对“有”说无,不是绝对的有自性的无。若割裂了二者的对立统一,则堕入小乘邪见。说无说有,其实都是为了显示非无非有的中道理体。

《道性品》说:“言道性者,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不不空;非法非非法,非物非非物,非人非非人,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非始非非始,非终非非终。非本非末,而为一切诸法根本。”

“道性”概念的定义是“真空(真实空)”与“妙有(一切诸法根本)”的结合,在打破了出世间和世间的绝对界限后,将二者的本质统一在“妙有”上,实际侧重于肯定的层面,强调世出、世间法没有本质“分别”。实质上以“中道”为道性,在对世出、世间;真空、妙有的描述中,都贯穿了中道的原则。比较吉藏以中道为正因佛性的说法:“若了如是中道,则识佛性。若了今之佛性,亦识彼之中道。若了中道,即了第一义空。若了第一义空,即了智慧。……若了智慧即了佛性。若了佛性,即了涅槃也。”《大乘玄论》卷三,《大正藏》第45册,第37页。以中道诠释佛性,得大智慧,入涅槃境。“从真俗角度谈,非真非俗为正因佛性,从因果角度谈,因果平等为正因佛性,从本始角度谈,非本非始为正因佛性,从理内理外有无佛性角度看,正因佛性非内外有无。”董群:《中国三论宗通史》第286页,凤凰出版社,2008年。吉藏又称中道为平等佛性,“平等佛性之理,非空非不空,非有非不有,非法性非不法性,非佛性非不佛性也。以一切并非故,能得一切并是”《大乘玄论》卷三,《大正藏》第45册,第42页。“道性”在《本际经》中被赋予了“中道”本体的意蕴,由此得出世出、世间法平等,真空、妙有为道性“正因”。这样一来,“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命题,“众生性”即可理解为世间法中“始有”之妙有;“道性”、“自然”皆为出世间法中“始有”之真空。“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即可解释为,一切众生“本有”道性;法身常住、“本有”无有变易,“道性”、“自然”、“法身”皆为道之异名。而“法身”绝不是虚无之“真空”,而是道教之“大我”的“常、乐、我、净”境界。最终,强调了道体与道性“真空”不废“妙有”,从肯定的立场突出了妙有的意境。

本来,在中观学派哲学体系中,涅槃、中道、空、实相、法身等概念范畴在本质上,都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如龙树说:“不离于生死,而别有涅槃。实相义如是,云何有分别。”“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中论》卷三,《大正藏》第30册,第21页、23页、24页。“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中论》卷四,《大正藏》第30册,第34页、35页、36页。中观学派始终坚持强调涅槃与实相等的无差别性,实际持偏于否定的观点:“诸法实相性空故。不应于如来灭后思惟若有、若无、若有无。如来从本已来毕竟空,何况灭后。”同上,第30页。而《涅槃经》则突出了涅槃同佛性、法身等的一致性,明确反对把涅槃理解、解释为“空”,认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正藏》第12册,第523页。《涅槃经》改造了原本在小乘佛教视为“四颠倒”见的“常乐我净”思想,认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观念仅仅适用于对世俗世界绝对否定的“世界观”,明确肯定大涅槃的境界是“常、乐、我、净”。可见,中观学派与《涅槃经》虽然都讲涅槃,实际观点于本质上却是南辕北辙的。

南北朝期间,中国佛教思想界将般若学和涅槃学思想会通的过程中,各学派根据自身理解、解释的不同把《般若经》与《涅槃经》判为高下、了义不了义之别,众说纷纭聚讼不已。吉藏将其总结归纳为三家观点:“古来明真谛与涅槃绝不绝凡有三说不同:一云二皆不绝,真谛有真如实际之名,涅槃有常乐我净之称,而言绝者,乃绝生死世俗患累之名,若见美妙之名则不绝。第二明二种皆绝,真如本自寂绝布微非名所及,涅槃亦尔,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第三师云:真谛绝涅槃不绝,是俗谛乃有则真义尚论,涅槃终是俗谛,是续待二假。庄严明涅槃二谛摄,开善明是俗谛摄,故不绝。”《涅槃经游意》卷一,《大正藏》第38册,第234页。《本际经》的道体论、道性论与法身“大我”之说显然吸收、利用了第一家的主张,建构起道教真空妙有的本体学说体系。吉藏虽然对三家观点逐一破斥“难第一家,真谛、涅槃皆不绝则经文。经云:涅槃非名强为之名。又云:非名非相非待非不待。云何言不绝耶?若言涅槃无生死之名为绝者,亦应生死无涅槃名,生死亦绝。若互无为互绝者,亦应互无、应互妙。不可互妙耶!互绝耶!又肇师依涅槃论明涅槃无名。云何涅槃不绝?斯则乖关河旧说,复违涅槃正文也。”同上。但是,在吉藏的时代《涅槃经》及涅槃学已经上升成为中国佛教思想界关注的哲学主题,吉藏作为一代义学沙门试图以中观般若学会通涅槃学的同时回护鸠摩罗什与僧肇的涅槃思想,岂知僧肇《涅槃无名论》中有关“法身”的论述已经与罗什观点背道而驰参见本书第四章相关内容,此不赘述。吉藏在涅槃学与“关河旧学”之间力图二者兼顾,但是似乎又有些捉襟见肘了。道教思想界正好使其顺利“平移”,成功地为己所用。

《道性品》说:“三世天尊断诸结习,永不生故;真实显现,即名道果。果未显故,强名为因,因之与果,毕竟无二,亦非不二。若知诸法本性清净,妄想故生,妄想故灭,此生灭故,性无生无灭。了达此者,归根复命,反未生也。仙真下圣所不见知,上圣之人少能知见,亦不明了,去始远故。唯得道果,洞照始终,道眼具足,乃能明见,以明见故,名一切智,无上尊也。”“三世天尊”已达“常乐我净”的“大我”境界,“仙真下圣”与“上圣之人”尚存因地之“道性”,“因之与果,毕竟无二,亦非不二”对应了“以中道为佛性(道性)”的观点。最终,唯得法身(道果),归根返本、回归道体、与道合一,才能成就法身“一切智,无上尊”的境界。“心转调柔,顺无生法,真实决了,正中之正,明解妙门,故名无欲。结习已尽,超种民位,白日腾举,出到三清,玄之又玄,享无期寿,反根复命,体入清虚,了无非无,知有非有,安位中道正观之域,反我两半,处于自然,道业日新,念念增益。”将“白日腾举,出到三清,享无期寿,体入清虚”的修道境界,和“玄之又玄,中道正观”道教大乘义理联系在一起。建立了初发道意之相—净妙心—伏行—中道正观,最终达到有无双遣、与重玄之道合一的调心、修习次第。把传统道教从追求丹药、导引、肉体成仙的修炼提升到强调智慧升玄、修心的层次。但是在道性问题上,仍然坚持了以“两半”、“返本”为特质的固有思想。如同成玄英所云:“夫遣之又遣,乃曰精之又精,是以反本还元,辅于自然之道也。”《庄子·达生》疏。

成玄英说:“夫善恶两忘,刑名双遣,故能顺一中之道,处真常之德,虚夷任物,与世推迁。养生之妙,在乎兹矣。”“夫惟妙舍二偏而处于中一者,故能保守身形,全其生道。外可以孝养父母,大顺人伦;内可以摄卫生灵,尽其天命。”“养生之士,体道之人,运至忘之妙智,游虚空之物境,是以安排造适,闲暇有余,境智相冥,不一不异。”《庄子·养生主》疏。这说明,将“中道(不二)”、“本迹”理念贯彻运用到重玄解释学中,《本际经》与成玄英是一脉相承的。

最终,连此“一中之道”都要遣除掉,“前以一中之玄,遣二偏之执,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药还遣,唯药与病一时俱消,此乃妙极精微,穷理尽性”成玄英:《道德经义疏》第一章。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378页,巴蜀书社,2001年。

道教学者说“中”而又“遣中”,并不意味着对道教传统现实物性实有观念的扬弃,如成玄英说:“夫诸法空幻,何独名言?是知无即非无,有即非有,有无无数,当体皆寂,既不从无以适有,岂复自有以适有耶?故无所措意于往来,因循物性而已矣。”只不过,他将此“物性”解释为和郭象一样的“独化”论,“夫物之形质,同享自然,事似有因,理在无待,而形影非远,尚有天机。故曰万类参差,无非独化者也”《庄子·齐物论疏》。如同郭象以“自性”、“自生”、“无心”、“无待”等概念、范畴、命题来建构“独化”论学说体系。万事万物的“自性”是其存在的根据,这种自性是自然而然、无使之然的“自生”;欲达到玄冥之境就必须不为而为、随感而应、随变所适、应物无累,以“无心”为心;从各安其性来说,万事万物都可以是“无待”的,无心、无待则主体之“心”就处于自然而然的“独化”状态,与本然独立自足的存在物融为一体。“郭象的哲学其最后要建立的乃是‘独化’学说,而‘崇有’不过是达到‘独化’的阶梯,唯有建立了‘独化’的学说,才可以坚持其‘崇有’的思想。”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第74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道教的“中道”与“本迹”观念互为表里,以“中道”表述无所偏滞的终极立场,借双遣、双非的思辨反对陷入任何一元的正面执滞,达到圆融和谐的最高境界。借“本迹”论述了重玄之道的本体意蕴。如同成玄英所云:“理不逃于物,教亦普遍无偏矣”《庄子·知北游》疏。

五中国佛教思想界视域中的“重玄”

北周天和五年(570),周武帝作《大周二教钟铭》,其中有云:“波若(按:般若)无底,重玄有门。长开久暗,永拔沉昏。不求正觉,莫会天尊。唯令智海,先度黎元。”《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大正藏》第52册,第330页。周武帝所指“二教”即佛教和道教,由此亦可反映出南朝道教重玄义理于北周的传播和影响力。

同类推荐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清泉,能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爱心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寒冷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心就像久旱大地上突降的甘露,能够滋润枯萎的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爱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爱心是人性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热门推荐
  • 无敌圣手

    无敌圣手

    “给我足够的新鲜血液,我便可助你踏上医学的巅峰,金钱,地位,荣耀……”在得到一把来自第七级宇宙文明帝国随军战医专用的神秘手术刀后,某个女子医院的实习医生被迫走上一条嗜血升级的花都行医之路。无影灯下,手术刀本是锋利无比的治病救人的好工具,但是在无尽的黑暗中,它同样也是渴望血液来滋养自身的杀人武器……读者群:103913915,欢迎入驻哦!
  • 美丽女人的贴身保养秘籍

    美丽女人的贴身保养秘籍

    读过这本“秘籍”,你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20到40岁的女性都将是本书的受益者。在这里我们将一起聊一聊怎么吃得美味、吃得健康,你还会获赠好多美颜瘦身的饮食小秘方! 20到40岁的女性都将是本书的受益者,在这本“秘籍”中你会知道怎样才算吃得美味、吃得健康,会获赠全面细致而又实用的美容护肤知识,会得到女性健康、卫生、睡眠、工作、生活和穿着打扮等全方位的保养“小贴士”,还会一同学习和分享作为女人的小秘密,聊聊女人一生中的重大转折和蜕变:如何作好孕妈妈。
  • 妃你不宠:拽妃,给我站住!

    妃你不宠:拽妃,给我站住!

    什么!戴上男友家的祖传戒指后就昏倒,还被风老头给丢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国家去,穿越成十二岁小娃子!五年后,某女突发奇想,去考场晃了一圈结果就晃回了一个新科状元,!悲催的是,她不就是泡了泡皇家温泉,就被那腹黑皇帝逮到,还要答应他三个要求!第一件事是要她治好太后的病,她爽快答应!然而,当她哼着小曲翻箱倒柜找出灵药,却被告知太后的病在一个月前就好了,她仰天吼了一声“展飐竡,你这个骗子!”第二件事是要她拯救灾民,她花费了无数的脑细胞想出办法,还忍痛割爱,打算把她的白花花的银子给灾民!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又发生了,老天居然下了一场‘米’雨,这个问题又解决了!某女黑着脸,用手指着天,“老天!你也帮着展飐竡!我和你誓不两立!”第三件事是要某女进宫为妃!某女的眸子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贼贼地笑着“展飐竡,我要让你知道得罪本姑娘的可怕下场!我要闹得你的后宫鸡飞狗跳,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哈哈~~”但是,为什么当她成功钻地道逃脱时,遇到美男,并与美男谈笑风生时,他却出现来捣乱了呢!而当两国发生战争时,她却会为他伤心,难过和心疼!
  • 护士王妃

    护士王妃

    靠,这就穿越了呀?开玩笑吧,自己的救治天下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呢!白念瑶刚才还在南丁格尔面前宣誓,自己就要成为一名伟大的护士了。可是还没有开始上班就莫名其妙的穿越。好嘛,好嘛。穿了就穿了。还好这个身体贼漂亮贼漂亮的。什么?要嫁人?王爷呀?还好啦!什么?!昏迷了一年?汗,那不就是植物人嘛!算了,算了,反正自己是护士,就当是实习了。相传白家大小姐绣工天下第一。相传白家大小姐胆小怯懦。相传白家大小姐奇丑无比,总是带面巾。相传白家大小姐被诅咒,是煞星。相传白家大小姐有隐疾。。。。总之不管怎样,白家大小姐一直是待字闺中,无人问津。。。。白家是先皇赐匾,天下第一绣庄,富可敌国,但是白家大小姐双十年华依然是小姑独处。白念瑶,这个新世纪小护士,干净利索,贪点小财,好点小色而已,总体是个好人。一个不小心,穿越了,成为百绣山庄的白家大小姐。有一个不小,嫁给植物人王爷。再一个不小心,捡了个重伤的人回府。哎,本着救死扶伤的意愿,当然也是因为长的帅。。。。。还有一个不小心。。。。。。。。。。只是,好像越来越复杂了。。。。。“喂,你植物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脱怎么能洗澡。”白念瑶实在看不下这个“植物人”身上这么脏。于是在一个风高夜黑的晚上给自己的“夫君”洗澡。好嘛,好嘛,她承认,自己是有些小色啦,谁叫这个男人这么帅。不过可惜了,都植物人了。洗洗澡还是可以的呀~什么?醒了?什么?傻了?还好,傻子是不懂xxoo的,自己还是安全的。可是,渐渐发现,自己这智商似乎是退化了。要不怎么能连这个傻子都玩不过~“瞪了屁呀!是本小姐给你捡回来的,顺便给你治好了的!别以为你帅,就有特权,哼!想吃老娘的豆腐!”白念瑶瞪着那个自己捡来的人,痛苦的蜷缩着,大吼着。。。。“你。。。。”冷懿轩看着眼前这个女子,真的是有种无力感。。。不就踢了那里么!还好自己小心,要不还不被吃光抹净呀~不过这个人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帅呀。。。。“都别动,你们知道我是谁嘛?!”“告诉你们,我可是,黑风堡堡主闻人擎苍的女人!哼,害怕了吧,小心,我家苍苍来把你你们都废了!”白念瑶一本正经的说着。突然发现周围的人把目光都投在了那个面具男身上。“带走。”面具男很玩味的说着。只是带着面具,白念苍没有发现这个男人上扬的嘴角。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校草级男友

    校草级男友

    入读三流高中,才一开学就碰上以打架为乐趣的霸少,当着所有学生的面,直接就开口要求做他的女友,逼着她收下示爱的玫瑰花,强迫一起看电影……
  • 战机大观

    战机大观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
  • 三世逆天

    三世逆天

    以我三世身,历,----尽万难修正果,三世逆天,逆天三世。”看神秘少年如何过关斩将完成他的逆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