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800000035

第35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判教思想(3)

鸠摩罗什将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主要论著介绍到中国的同时,重译、新译了若干表现印度般若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纠正了此前汉魏以来旧译中“比附”或思想表达不准确、模糊的地方。然而,参与他译经的中国合作者,也是他的学生们,在肯定般若中观学说的同时也做了有条件的选择性接受,对其独特的否定一切实体性思想的真理价值判断标准普遍感到“于实体不足”。而罗什思想与南方僧团领袖庐山慧远“神不灭”色彩下的法身观念亦存在无法调和的理论矛盾。

应该说在慧远的思想中其实早有般若义理的成分,据《高僧传》载,他青年时曾经因听道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可见,他接受的是罗什来华前中国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中道安“本无义”的思想洗礼。他的同学僧叡因在罗什座下对般若思想有了新的了解,所以对道安及其学术思想的时代局限性产生了一定的认识:“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以来,虽曰讲肆,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实。然炉冶之功,微恨不尽。当是无法可寻,非寻之不得也。何以知之?此土先出诸经,于识神性空,明言处少,存神之文,其处甚多。《中》、《百》二论,文未及此。又无通鉴,谁与正之?”《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册,第58页。“亡师安和上,凿荒途以开辙,标玄指于性空,落乖踪而直达,殆不以谬文为阂也,亹亹之功,思过其半,迈之远矣。”《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册,第52页。一方面高度褒扬了“本无义”与般若性空之旨相契,另一方面也“微恨不尽”。后来,以绍隆关河之学自居的吉藏对“本无义”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安公明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此与方等经论,什、肇门义无异也。”《中观论疏》卷二,《大正藏》第42册,第29页。“本无义”大致符合《般若经》中关于“性空”之说的一般思想,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建立起符合印度大乘佛教般若学中观辩证思辨要求的非有非无的般若空宗理论体系,这主要和表现印度般若思想的最重要的般若中观论典尚未经罗什译介到中国有关。

道安在襄阳遣散徒众后,慧远虽处庐山隐修,但是一直密切关注着佛学动态的最新发展。鸠摩罗什在姚秦弘始三年(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十二月到达长安的时候,慧远已经68岁高龄了慧远逝世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八月六日,享年八十三岁。翌年,他即遣使投书致敬,并赠罗什袈裟和漉水囊。罗什答书赞其为“东方护法菩萨”并赠偈一章,回赠石双口澡罐。

慧远于古稀、耄耋之年孜孜不倦学习罗什译介的大乘佛教般若中观理论的同时,始终不肯扬弃“形尽神不灭”与“本体(实体)”观念。在他所作的相当于《大智度论》学习报告——《大智论钞序》中有云:“其为要也,发轸中衢,启惑智门,以无当为实,无照为宗。无当,则神凝于所趣;无照,则智寂于所行。……神以凝趣,则二谛同轨,玄辙一焉。……无性之性,谓之法性。法性无性,因缘以之生。生缘无自相,虽有而常无。常无非绝有,犹火传而不息。”《出三藏记集》卷十,《大正藏》第55册,第75-76页。可见,他虽然认识到了“中道(中衢)”、“有无”、“二谛”等般若中观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范畴,但是显然并没有把其中最关键的“空”理解为“性空”,而是羼杂了“神”及“犹火传而不息”的“本体(实体)”观念。在认识层次上既达不到“人空”,也是不彻底的“法空”。慧远的思想与他的老师道安相比显然是一种严重的倒退。

“形尽神不灭”论与“本体(实体)”观念的结合,其实是典型的“人我”论。在佛学系统内部不仅为印度大乘佛教中观般若学派所破斥,而且小乘佛教主要部派也将“无我”列为“三法印”之一。慧远佛学思想中的这一痼疾其实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儒家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孝”,动摇了这一思想底线实际上也就颠覆了中国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核心意识形态。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慧远在庐山期间曾经大讲《丧服经》的真正原因《佛祖统纪》卷二十六注:“(《丧服经》)当是《礼记》‘小记’、‘大记’、‘四制’等篇。”慧远逝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庐山记》卷三中犹记慧远弟子雷次宗在刘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曾应诏“每自华林园东林,入延贤堂,为太子诸王讲《丧服经》”(《大正藏》第51册,第1039页)。可见讲习《丧服经》是庐山莲社的学术传统。慧远出家前就“博综六经,尤善庄老”,通《毛诗》、《三礼》。他认为:“求圣人之意,则内外之道可合而明矣。常以为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第四》,《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31页。此处“道法”指佛法,意思是欲以内外关系的殊途同归论调和佛、儒观念。他晚年在《与隐士刘遗民等书》中说:“每寻畴昔,游心世典,以为当年之华苑也;及见老庄,便悟名教是应变之虚谈耳;以今而观,则知沉冥之趣,岂得不以佛理为先?苟会之有宗,则百家同致。”《广弘明集》卷二十七,《大正藏》第52册,第304页。自述青年时代曾游心儒、道,现知以佛教为核心可以融会贯通诸家思想。慧远在学术上的圆融理念使他兼学小乘佛教,他在庐山曾从僧伽提婆学《阿毗昙心论》、《三法度论》,向被罗什教团摈除的佛陀跋陀罗学禅法。《三法度论》据吕澂先生考证“应该是属于犊子系贤胄部的著作”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73页,中华书局,1979年。小乘佛教犊子部主张有“补特迦罗”,意译为“数取趣”即“我”之异名,认为:“若定无有补特迦罗,为说阿谁流转生死?不应生死自流转故。然薄伽梵于契经中,说诸有情无明所覆、贪爱所系,驰流生死,故应定有补特伽罗。”“若一切类,我体都无,剎那灭心,于曾所受久相似境,何能忆知?”“我体既无,孰为能忆?”《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三十,《大正藏》第29册,第156—157页。谁在流转生死?轮回的主体是谁?产生贪爱、无明的是谁?生命延续以何为主体?此一系列问题似乎只有“补特迦罗”才能解释得通。而《阿毗昙心论》把世俗世界诸法统统解释为是由自性决定的,“诸法离他性,各自住己性,故说一切法,自性定所摄”《阿毗昙心论》卷一,《大正藏》第28册,第810页。“《阿毗昙心论》是把‘自性’同自性决定的事物分离开的,‘自性’‘常定’,而现实事物都处在有无生灭中。‘他性’对于事物的本性毫无影响。这本是说一切有部的共同主张,概括谓之‘法体恒有’。”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66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这些小乘佛教理论无疑都更加坚定了慧远的“人我”观念,他著名的《明报应论》、《三报论》的理论根据就是《三法度论》。

慧远是东晋后期南方佛教界最有影响的人物,在他卜居庐山期间不仅“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宾,并不期而至,望风遥集”《高僧传·慧远传》。,而且影响远及王公贵族。如:元兴元年(402)桓玄自称太尉专断朝政,下令沙汰僧尼,但是特别关照“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列”《弘明集》卷十二,《大正藏》第52册,第85页。另据《高僧传·慧远传》载,后秦国主姚兴对慧远十分钦敬,“致书殷勤,信饷连接”,鸠摩罗什将《大智度论》才译出,姚兴即赠慧远一部,并请作序。前文述及姚兴的法身观念,其中是否有慧远思想影响的因素亦未为可知。东晋安帝及刘宋皇帝刘裕未称帝前都与慧远有往来,可见他的影响力。由于慧远特殊的身份、地位,其思想势必影响中国佛学的发展方向。

天台宗人把印度圣龙树尊为“初祖”,表明了他们对于中观般若学说的态度。“一心”是天台哲学的核心范畴,也是天台教学实践的起点。智说:“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圣贤。觉观心是语本,以心分别于心,证心是教相也。”《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一,《大正藏》第33册,第685页。“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便能“遍历一切,皆是不可思议境”《摩诃止观》卷五,《大正藏》第46册,第55页。天台宗哲学的“一心”范畴是否具有“本体”意蕴,是另当别论的专题,“中观派论著与《般若经》中当然也讲‘心’,但侧重是讲外物为人虚幻认识的产物,主要强调外物的非实在性,而不是强调人的观念或其主体的实有性。天台宗则与此不同”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第3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宗经,僧叡对此经是这样评价的:“《法华经》者,诸佛之秘藏,众经之实体也。以化为名者,照其本也。称分陀利者……物实之本也。八万四千法藏者,道果之原也。……至如般若诸经,深无不极,故道者以之而归;大无不该,故乘者以之而济。然其大略,皆以适化为本。应务之门,不得不以善权为用。权之为化,悟物虽弘,于实体不足。皆属法华,固其宜矣。”《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册,第57页。僧叡在褒扬《法华经》的同时,比照般若诸经只适用于济度世用的善权之道,缺憾在于“于实体不足”。“佛寿无量,永劫未足以明其久也;分身无数,万形不足于异其体也。”这就是僧叡所理解的“实体”,亦即佛的“法身”。当《法华经》重译后,就有人问罗什,“此土先有经言:一切众生,皆当作佛。此当云何?答言:《法华》开佛知见,亦可皆有为佛性。若有佛性,复何为不得皆作佛耶?但此《法华》所明,明其唯有佛乘,无二无三,不明一切众生皆当作佛。皆当作佛,我未见之,亦不抑言无也。”《喻疑》,《出三藏记集》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43页。佛的“法身”是否真实存在?众生是否皆有佛性?是当时中国佛教思想界关注的重大问题,而此前竺法护等人的译著对此又没有讲清楚。鸠摩罗什根据学派之见,如同他在回应慧远关于“法身”的歧义所采取的态度那样,对于“佛性”之有无既不说有也不言无。及至法显译出《大般泥洹经》,中有“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同上,第43页。,中国佛学思想主流——般若学被涅槃佛性学说取而代之已经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情。故僧叡在《喻疑》中说:“既蒙什公入关,开托真照,般若之明,复得辉光末俗,朗兹实化。寻出法华,开方便门,令一实究竟,广其津途,欣乐之家,景仰沐浴,真复不知老之将至。”同上,第42页。他认为《法华》意境高于《般若》,《法华经》的重译对于罗什座下久囿般若之惑的人来说,无异于一场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些都印证了吕澂先生的观点“中国佛学的根子在中国而不在印度”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4页,中华书局,1979年。佛教的中国化首先要求佛学理论的中国化,而佛学理论中国化的思想成果又被道教哲学所利用、转化为道教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史载慧远与南方天师道上层人物交情甚笃,王凝之任江州刺史期间在太元十六年(391)与西阳太守任固之等为“檀越”,赞助僧伽提婆在庐山为慧远译《阿毗昙心论》《阿毗昙心序》,《出三藏记集》卷十,《大正藏》第55册,第72页。《世说新语·文学》载,殷仲堪于太元十七年(392)赴荆州途中,登庐山拜会慧远,共临北涧,论《易》之体。问:“《易》以何为体?”远答:“以感为体。”最后殷仲堪赞叹慧远“识信深明,实难为度”《高僧传·慧远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在整体上都有一种自由、开放、包容的气象,南方佛教以庐山教团为代表的思想界在与道教思想界互动的过程中,彼此产生过哪些重要影响,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前文述及此时道教发展大势呈现出由领“风气之先”的南方逐渐北传,南北道教交流、会通、融合,然后随着北方政权统一全国的政治优势,反过来统领南方的现象。佛教、道教在此一时期涌现的重要思想成果于《本际经》中都得到了生动、具体的体现。

§§§第二节“重玄”之道与大乘道教

一“重玄”概念的提出与定义

《本际经》一再标榜自己是“最深最妙无上要术,开秘密藏重玄义门”,本经“为说重玄兼忘平等正法,入真实际,是名大乘教化之术”,“必欲开演真一本际,示生死源,说究竟果,开真道性,显太玄宗”,“将示重玄义,开发众妙门。了出无上道,运转大乘辕。……不有亦不无。空假无异相,权实故同途。道场与烦恼,究竟并无余”。说明对“重玄”之道的阐释既是《本际经》的思想价值之所在,又是判释大乘道教的标准之一。

“重玄”,语出《老子·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何谓“玄”?《抱朴子·畅玄》:“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王明校释:“此所谓玄,源自汉代扬雄之《太玄》,非魏晋玄学之玄。此论玄为宇宙之本体,尤着重于玄道。玄道亦即玄一之道。”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4页,中华书局,1985年。在《老子》的语境中,对“重玄”的阐释是与“众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河上公注:“能知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第3页,中华书局,1997年。蒋锡昌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谓于此无名之又无名中,一切妙道从之而出也。”蒋锡昌:《老子校诂》第11页,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可见“众妙”即“道要”、“妙道”,也就是“道”。在《老子》的语境中,唯一可以和“玄之又玄”匹配的是“损之又损”。《老子·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河上公注:“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道谓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损之者),损情欲也。又损之(者),所以渐去(之也)。当恬淡如婴儿,无所造为也。情欲断绝,德于道合,则无所不施,无所不为也。”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第186页,中华书局,1997年。可见“玄之又玄”与“损之又损”如同《老子》所特有的“正言若反”的表达方式,是在破相之后有所建立。

在道教思想史上第一个给“重玄”下定义的是生活时代略晚于《本际经》的成玄英成玄英首次走入历史的具体年代是贞观五年(631)。见强昱:《成玄英评传》第一章第三节“成玄英的简略传记”,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成玄英在《道德经义疏》中说:“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有无二心,徼妙两观,源于一道,同出异名。异名一道,谓之深远。深远之玄,理归无滞,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道德经义疏》第一章,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377页,巴蜀书社,2001年。

唐末道士杜光庭说:“《道德》尊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梁朝道士孟智周、臧玄静、陈朝道士诸糅、隋朝道士刘进喜、唐朝道士成玄英、蔡子晃、黄玄赜、李荣、车玄弼、张惠超、黎元兴、皆明重玄之道。”《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五,《道藏》第14册,第341页。由此说明,将《老子》哲学理解、解释为“重玄之道”,刘进喜和成玄英是一脉相承的。而杜光庭本人对“重玄”是这样诠释的:“夫摄迹忘名,已得其妙,于妙恐滞,故复忘之。是本迹俱忘,又忘此忘,吻合乎道。有欲既遣,无欲亦忘,不滞有无,不执中道,是契都忘之者尔。”同上,第344页。

同类推荐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哥伦比亚现代文学精品,巴西现代文学精品,墨西哥现代文学精品,拿大现代文学精品,美国现代文学精品等美洲地区国家现代文化大作。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人之初

    人之初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星星索

    星星索

    黄蓓佳2010年最新倾心力作“五个八岁”长篇儿童小说系列中的第三部。1967年,八岁男孩小米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爸爸被关进牛棚,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妹妹,弟弟圈圈调皮捣蛋,全家的生活变得更加混乱和忙碌。小米的八岁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周围充满了紧张慌乱的气氛;他的一位老师被逼疯了;爱养鸽子的曹叔叔的脚被枪打伤了;爸爸被迫去导演一场革命晚会;在“文攻武斗”中小米还差点被打瞎了一只眼睛。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米认识了神秘的“猫眼叔叔”,猫眼叔叔是印尼华侨,会吹悠扬婉转的印尼民歌《星星索》,能讲生动的童话故事,会弹一手漂亮的钢琴,能写动听的交响乐,他帮小米推开了一扇了解广阔世界的窗子
  • 穿越之龍床降落

    穿越之龍床降落

    隆重推出帝都系列第二辑:<交错时空的冤家>撒花,鸣炮.帝都系列二:殷飞飞篇瞧瞧,这是什么世道.她遵纪守法的逛她的街,不知哪个没有公德心的家伙从窗口扔下那么一个瓦罐来,好死不死的正中她可爱的脑袋.那个无礼的家伙不但不为自己的过错道歉,居然恶人先告状,说她踩死他的蟑螂.感情她连一只蟑螂都不如吗?真是太侮辱人了.好啊,既然他这么喜欢蟑螂,那她就免费给他一顿蟑螂待遇..........................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她只不过是好奇男子锈球招亲,所以才去凑份热闹的,怎么那个锈球就这样跑到她怀里了呢。更可恶的是,那个“相公”还是那个没公德心的讨厌鬼。三十六计,当然是走为上策。.......................从小在树林间长大的她,这次竟然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竟然会在树上摔下来,真是太丢脸了。她闭起眼睛,等待着身体与地面“亲吻”的痛处,却落入一双有力的臂膀中。天哪,世间竟然有如此漂亮的男人,以前总以为那只是书上才会出现。就是这时,传来一声:“大少爷。”原来他就是那个天神般的男人,雪府的大少爷。她决定了,为了这个男人她要留下。可事实却没有想像中的美好。那个名义上的相公总是在关键时刻来打破这份美好。---------------------------好友作品推荐区-----------------------------------推荐好友莫静燃的文:http://m.pgsk.com/info/m.pgsk.com极品色妃(很精彩的文)落雪轻盈:老婆说的是(很好看的说,而且已经完结了)悠然若思:宫廷复仇虐爱媚青丝(很强悍的文)夏广寒:情妃得意(好看,大家多多捧场)穿越之凤凰女孩舞舞的群:50418200(舞人生)
  • 官少诱娶小萌妻

    官少诱娶小萌妻

    可是老天爷好象是这个时间是不在岗的,郁小欣懊恼的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无措的表情全部纳入上官轩的眼底,冷笑,这女人可真能装,演技够高明得可以去当戏子了。男人似乎没出自己,嘴角掀起一丝轻蔑冷声问道:“谁让你这么干的?说。”“一大早你在那里唧唧歪歪什么?莫名其妙!”郁小欣瞪圆了眼睛,看着欲火山爆发一样的上官轩,决定不让自己的气势被他压倒。上官轩眯起眼睛来,似乎在打量她,……
  • 大兵团

    大兵团

    1951年夏天,新疆解放战役结束,进疆官兵面临着新的选择。原十四团团长罗正雄脱下军装,准备出疆到他曾经战斗过的旺水县担任县长。临出发时,罗正雄突然接到师部命令,要他火速赶到师部,接受任命。罗正雄到了师部才被告知,他的转业命令被取消了,师部决定要他组建特二团!困惑中的罗正雄得知,担任测量茫茫戈壁和千里雪山的特一团不幸遭遇黑风暴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袭击,全体官兵遇难。兵团司令部决定由二师成立特二团,接过特一团的枪,深入沙漠腹地,完成勘测任务,为全体官兵开发大戈壁获取第一手资料。特二团要面对的,不仅是茫茫沙漠,还有那隐藏在沙漠中甚至自己队伍里的敌人……
  • 绝世玄天录

    绝世玄天录

    明朝初年,因‘鬼谷密宝’之匙的出现而引发了一场武林浩劫,各大门派相继派出高手争夺密宝,最后随着八大派掌门及密宝之匙的失踪,才平息了这场武林浩劫。。一百五十多年后---嘉靖八年,‘玄天山庄’少庄主燕若谷随母亲出游,归途中被扶桑武士伏击,无奈之下母亲与扶桑武士同归于尽。而后他被江湖两大高手‘行云流水’之一‘行云’易天行收于门下,从小便跟着师父在其母坟之所在青霞山苦练家传及师门绝学,苦练十三年之后终于艺成,而后拜别恩师化名若云飞独闯江湖,战邪教、斗倭寇,用自己的一腔热血铸就了一段传奇人生。。。。。。
  • 无敌圣手

    无敌圣手

    “给我足够的新鲜血液,我便可助你踏上医学的巅峰,金钱,地位,荣耀……”在得到一把来自第七级宇宙文明帝国随军战医专用的神秘手术刀后,某个女子医院的实习医生被迫走上一条嗜血升级的花都行医之路。无影灯下,手术刀本是锋利无比的治病救人的好工具,但是在无尽的黑暗中,它同样也是渴望血液来滋养自身的杀人武器……读者群:103913915,欢迎入驻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