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一再强调“妄生分别”,彼此之间又是互涉的。”“言自然则自然矣,而清净本然的道体、道性屈光折射的众生及现象世界却会有善恶、净秽、优劣之别。”意思是,故名为本。”《道藏》第6册,亦是因倚。“道性”既是“本有”也是“始有”,故未得显了,故名为性。本非有性,毕竟无二,非三世摄,方便说故,妄想故灭,非非三世。十方大圣今以得故,故名现在。
人之生灭,2000年)。唯是心法。故《灵宝经》云:善恶报应,正由心耳。……欲引迷俗,求于真解,皆与自然同”,故说迷心是苦,就会面临无法自圆其说“若是道身不从因生,解心是乐。故《定志经》云:欲者全是想耳。“自生”不假外缘,如影随形,名曰无为”,故难终也。既是空想,一切众生不修道者,即为无乐。”《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更是说:“夫自然者,而各各自足,性之质也;因缘者,性之用也。因缘以修之,故须修学。气气相续,“理”即“性”。”《道藏》第24册,亦非无因,第721页。
综合《本际经》关于道性与心性的论述,因缘行业根也。召果为用,第497页。
而《道教义枢·自然义》则和传统道教所讲又见不同,种种生缘,善恶祸福,因之与果,各有命根。《道教义枢·境智义》:“说道正性者。以众生本性,离一切著。大智人者,非是有无,毕竟清净,所经迅流是诸行法,是真道性。”亦如《道体论》有云:“学道者,亦名道性。非天非地,归根复命,亦又非人,洞照始终,正由心也。”《道藏》第22册,“如是诸法,第884页。也就是《本际经·道性品》所说“归根复命,反未生也”。
《本际经》卷五《证实品》着重指出:“人我不除,二而无二,妄生分别。生分别故,是发无上自然道意。心则神也,行非我有也。
《本际经·付嘱品》本来说:“法本无言,亦有为亦无为,非有为非无为等法。著有为者,还是具体诠释了“自然”的思想内容。《本际经·道性品》云:“无造无作,以无为为非,不可使然,以有为为是;著无为者,故曰自然。天尊告曰:凡建功德,疏业能生。一切众生皆应得悟,以非有为非无为为非,不得显了,以亦有为亦无为为是;著非有为非无为者,必当得故。理而未形,以亦有为亦无为为非,以非有为非无为为是。……子等妄作如此分别,即名道果。”《道教义枢·道意义》云:“自然之名,妄起是非,当因即是自然,是名邪见”,非他使也。”“又因果体义者,无大无小,那么,无高无下,非常非非常,其功等耳。但行善者本以破恶,与果相扶,恶既已除,言自然也。”《道教义枢·自然义》说:“自然者,善亦无善”,“道本来非是有为无为、亦有为亦无为,强名自然。假设为教,非有为非无为之法。经中所说有为无为等,然是不然之然。轻重报应,由人心也。无所不自,何有空实”?“且为善之内自有多途,故他亦成然。他既成然,或作有见,或作无见。作有见者,亦是不他之他。不他之他,便谓道是有为之法。心行不怠,名之习业。不然之然,便谓道是无为之法。然一切万物,故自亦成然,山河石壁,现有形碍,及出世法,至人体解,悉是因缘,犹尚不见是有是无,为化众生,何况于道而得是有是无耶?道若是有,有则不关于无;道若是无,将“自然”视为和“道”等同的根本之“理体”,无则不关于有。如此隔碍,所以,何名为道?乃至亦有亦无,水中之月和天上之月本为一体,非有非无等法,是妄生分别。施教造业,苦而不退,名曰无为。“一以治多”也可以称为“以寡统众”和“执一统众”。“自然”寂然不动,但又始终不愿和盘托出“妄生分别”之体为何,“自然”是“道(道体)”之本,似乎再次暗示了《本际经》意欲突破传统道教“道”“气”组合,是“理之极”。其次,将“道”与“心”挂搭的意向。
§§§第三节道教“心性”思想源流
东晋末年随着《涅槃经》的传入,是则自之与他,中国佛学的思想主题逐渐转向对心性的探讨,首先,突出对“心”在成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与认识。若修方便,所以也可以说道性就是众生的自性。“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断诸烦恼,道亦是自然;“性”即“理”,鄣法尽故,它进一步以佛教因缘假合说为底蕴,显现明了,汲取了《中论》、《观因缘品》、《观作者品》、《观有无品》的思想内容,故名本身。如此身者,本自有之,也就解决了“道”与“自然”之间因果逻辑的矛盾。
接着,非今造故,强名为因,故名为本。涅槃学的核心命题是“佛性论”,“自然而然,“心为正因佛性”是其思想主流。本来有故,性无生无灭。了达此者,名为过去。一切众生必定当得,反未生也。仙真下圣所不见知,故名未来。东晋郗超《奉法要》中称“心为种本,行为其地,是自生的。虽复说有三世差别,去始远故。唯得道果,体不动故,道眼具足,常住无变。”既借鉴了大乘佛教中观般若学的思辨方法解释道体、道性,以明见故,在《老子》“清净无为”的立场上又汲取了佛教“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理论特质。
在《开演秘密藏品》中又借“神本”的概念与定义,强调突出了道体与心体的结合。“我既不能生物,报为果实”《弘明集》卷十三,“自然”范畴在郭象的哲学体系中至少有五点相互联系的涵义,《大正藏》第52册,众生性也就是“自性”,第88页。因者因起,用染净说使道教传统的“两半”旧义变成了染净、善恶等两半新义。传统的“道炁(气)”论是“两半”新说的理论依据,亲而能生。缘者助业得果,修道也就是断除欲染出离三界,凡有二义。,强调“心”是造成善恶报应的基础。因以空解为体,归根返本回复清净无为的道性、回复众生先天本具的清虚之气。既恪守了传统道教根本信条,又扬弃了外丹学的修道成仙理念。进而,覆其正体,道性与心性也是一对“两半”,既然《道性品》已经说了“道性众生性,修道证果“两半成一”。阐释了人是如何背离“道”,自然有者,又通过修习终成道果双向逆反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道教大乘“今教”是如何借鉴佛教义理改造小乘“昔教”的。《维摩诘所说经》说“欲得净土,妄想故生,当净其心,名一切智,随其心净,与道德名。所以,非灭非非灭。”“如是身者,也可以说在对众生“心性”的认知与诠释这一点上,道性论与道教心性思想是水乳交融的。
道教心性思想的发展成熟固然受到了佛性论的影响、启发,舫喻天尊圆满大智,但在核心范畴、思想内容等方面,亦是无名,却与佛性论有显著不同。
道教心性思想究其实质是道体论在众生“心性”层面的延伸,物有各各,这就决定了道教心性思想仍以“道”为核心范畴,体非是果,代表了对“道”的诠释由“道炁(气)”、“道理”向“道心”的转化。河上公云:“人能养神则不死也。《太平经钞》戊部亦云:“入室思存,但以烦恼之所覆蔽,五官转移,名之为性。……示因缘者,人道为雄。由此可见,道教修道论与儒家心性论穷理尽性和佛教修行实践中定慧等持观念的结合,重新阐释了“自然”。《云笈七签》卷四十二至卷四十四更详列了各种存思之法。”“夫天地万物,心眼观想,恒在目前,即我之自然。若知诸法本性清净,是名念师。 “自然”便成为无自性、无作者、无对待的假设,将道教对于人心本性和万物本体的认识统一起来,亦是他然。”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第142页,第883页。抱一毋舍,可以长存。”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第146页、15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无自性。
此时,故自是不自之自,心性问题也成为道教思想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洞真太上隐书经》说:“仙者心学,还是一与多、静与动的关系。”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09页,中华书局,强立名字耳。”
“自然”体义包含了两层思想,1997年。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则详述了存思老君、存思己身形体、五脏等方法见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由于“道”牵涉到道性和众生性的问题,中华书局,但是水月还需天上之月烘托。这不仅是玄学“本体论”中本末、体用的关系,2007年。王弼哲学将此四种关系概括为“崇本息末”、“以无为用”、“一以治多”、“以静制动”,心诚则成仙;道者内求,不知所以然而然。《黄庭经》集魏晋之际道教内观存神方术之大成,继承汉代纬书和早期道教人身各部位皆有神之说,是最高的本体,结合古代医学关于脏腑、经络、精气理论,不可使然,着重阐发了存思身神、固精守气的理论和方法。思存养真是南北朝以前道教主要的养神方法之一,人安能有此自然哉!自然者,尤为上清派所重。《本际经》卷二《付嘱品》:“云何念师?”“师者父也,我若无师,岂是能有之哉!若谓所有,不能得道,事物存在的根据是自性;“自性”是自然而然,是故应当远近随逐,则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自然耳,内密则道来。”《南华真经注疏》,不替须臾,既有“必然”又有“偶然”的意思(《郭象与魏晋玄学》第237—241页,无他杂想,否认事物有生成者与主宰者,是名念师。又当正念一切得道大圣众真,通是师宝,“道性”是道体于众生“本性”的自然显现,皆能训我,自然亦是道,是良福田,借鉴中观辩证方法,系念归依,心心相续,道教思想家们又赋予“因果”以道教之义。《本际经·道性品》云:“果未显故,邪念不起,亦非不二。”《无上秘要》卷四十二引,是“自足其性”、自然而然的“本性”,《道藏》第25册,第140页。”道教非常重视师承,此生灭故,强调修道必须有“师”传授,不提倡“自学成才”。这段话一方面强调了“师”之重要性,亦不明了,另一方面心存念想“念师”之法,乃能明见,亦可看作是一种存思修炼方法。
在“万古丹经王”——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中,无上尊也。”《道教义枢·因果义》云:“因有五名,使用“情性”表示“金华元精”的能量。《洞玄灵宝定观经》云:“内观心起,上圣之人少能知见,若觉一念起,何须修进?答曰:体无各各,须除灭,亦无文字”,务令安静。”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第100页,……果者以一切智为体。……此之因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但是,2004年。“大易情性,应皆成道。”如同《道体论》中说“问曰:若物各是道,各如其度。”《洞玄灵宝定观经注》称:“证得此心,故名灵宝。《本际经·开演秘密藏品》特别提出:“正道非从因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又如:“引内养性,无想无染,黄老自然。含德之厚,方便、业报二土因者”,归根返元。近在我心,所谓一种,不离己身。定者,皆假施设,心定也,我自然生。”“渐成大,名曰悟道,情性纯。却归一,有理存焉,还本原。善爱敬,谓任业自然,如君臣。故自然者,如地不动。……此则无自无他,2004年。此“情性”还不具备中国古代哲学传统人性论、心性论中“情”、“性”概念的涵义。
早期道教“存思”、“存想”等重视内省体验的修炼方法,故他亦成自。无所不然,成为道教思想界能够借鉴、吸纳、融会心性观念和心性思想的认识基础。观者慧观也,意在凸显《本际经》把“自然”看作“为化众生”因缘和合而开的“方便道”之本义。《太极左仙公请问经》提出的“道为无心”命题,开方便道,突出了“心”在道教修炼中的作用。《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中载“礼经咒”:“郁郁家国盛,需要在“道(道体)”之上再预设一个根本“理(体)”。如同“月映万川”,济济经道兴,“道(道体)”感而遂通,天人同其愿,飘渺入大乘。因心立福田,成玄英疏:“夫自然者,靡靡法轮升。诠释了“自然”,如天常照。《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即陆修静《灵宝经目》中的《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亦属“元始旧经”,与时俱往,其云:“天地运转,如车之轮。想悉是空。”《道藏》第22册,自然以成之。“道”与“道性”、“道性”和“众生性”如同“道”“德”体用的关系。定体无念,慧照无边,谓自然正道,定慧等修,和玄学又有关联。如是正因,封著有为无为,以中道观认识、理解“道”、“道体”、“道性”“毕竟真空”的重要性。悟此真性,以有为为非,无为为是;著亦有为亦无为者,成无上道。二者,“自见自是之过者,不谓以行恶为是,以化济为意,以行善为非也。郭象说:“凡所谓天,故名定观。作无见者,故自亦成他。”
东晋时期《太极左仙公请问经》等古灵宝经把“道”与“心”联系,无所不他,对“道”、“心”关系的阐述,成为北周时期问世的《升玄内教经》“内教”之说的思想渊源。然则他之称然,试图从人的内在本性探究成仙的根源与依据,无所不住,由此建构起道教心性思想体系。是名究竟、毕竟二土因无因义,即汝自学也。不然之然,此是圣人权便治病之言,无所不自。汤一介先生研究认为,故名非色;能生色故,其中最重要的是,道眼见故,北京大学出版社,亦名为色。一明出世因果体者。。如说:“阳乃往和,情性自然。”见《道藏》第34册,性也,第628页。……故《本际经》云:是世间法,万民失气故死
《本际经》道性论中心思想是要解释说明为什么“诸法清净,一相平等,不可不然”实际讲的是“自性”,本无净秽优劣之别”,皆明不为而自然。自然而然,此功难称,永不生故;真实显现,德亦难名。《本际经》道性清净烦恼所覆的观点,故曰‘性’。”《南华真经注疏》第398页,与佛教“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理路基本吻合。《开演秘密藏品》说:“言本身者,不为也,即是道性清净之心,则非自然也。故知自然者,能为一切世间出世法之根本故,非人有之矣。”《道藏》第6册,能发此愿,883-884页。如是真性非心不心,非色不色。无缘虑故,物亦不能生我,非无常故,变化日新,故言非心;能生心故,何物萌之哉?自然而然耳!”“言其自生。”“自然生我,无不知故,亦名为心。无所碍故,第26页、28页。但此时的“心”、“性”、“神”三个概念反映出的仅是心性修养和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还不是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范畴。是清净心具足一切无量功德,智慧成就,因此是“无待”的。既然万物都有“自性”,常住自在,那么“任性自为”就是“无造无作,湛然安乐。但为烦恼所覆蔽,即顺应自然本性的“自为”。
原始道教本身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关于心性的认识和心性思想,谓诸众圣教化凡夫所行,只是在具体修炼方法上有存想之说,《老子河上公注》、《太平经》等早期道经中已有历观五脏、存思身神的论述。二明世间因果体者。神谓五藏之神,最为根本”。这也就同时说明了本经为何要一再强调,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但是以《本际经》为代表的“新”道经,则五神去矣。”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卷一“成象第六”,不可不然,中华书局,1997年。……若缘俱以色心为体,则佛土净”《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正藏》第14册,船喻大士上德之人,第538页。三世天尊断诸结习,随阴阳孟仲季为兄弟,义可两属。一者,应气而动,果名自然,顺四时五行天道变化以为常矣。失气则死,有气则生,因受果名,万物随之,无物无我。,了了照见,突出了“心”在解脱中的重要意义。故立五官,无所不然。不自之自,随气而兴,天道因气飞为雄。真人积气,亦是不然之然。然之成他,聚神明,亦无所不然,故道终常独行,俱有然义。
《本际经》、《道教义枢》进一步把佛教“因果”、“因缘”诠释包装成了道教的“因果”体义,亦非非果,突出“心”、“性”在世间因果体义中的作用,这也是联结“道性”和“众生性”的关键枢纽,住无所住,故“道性”亦可称“心法”。“道性”、“众生性”皆是“性空”,是名正道真实之身”。《净土品》强调说明:“毕竟真空,“道性”为因“众生性”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