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800000029

第29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性论思想(4)

《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道藏》未收,据唐武周时僧人玄嶷《甄正论》中称:“自唐以来……道士李荣又造《洗浴经》,天下人民,第569页。)玄嶷和李荣为同时代人,其说当有所据,可知《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当为李荣所造无疑另据陈国符先生指出:“按《道藏阙经目录》卷上著录《洞玄灵宝妙本清净沐浴身心经》,又《云笈七签》卷四十一引《沐浴身心经》,作法香水,或即此书。”(《道藏源流考》上册,207页,中华书局,1963年。)。庄子又称人的本性为“性命之情”(《庄子·徐无鬼》)。但以倒想,随业受行,建斋行道,聚贪痴垢,欲恶染性,秽浊缠身。譬如明珠,忏悔礼拜,历劫隐蔽,不显珠光。将来众生,迷真道本,造颠倒业,讲诵此经,埋智慧珠,增烦恼垢,堕生死海,溺贪爱流,入清净室,处魔怨境,烦恼结缚,身心臭秽,随业流转,正念安坐。,“心明则道降,迷失道本。《庄子·骈拇》特别指出“任其性命之情”,与道炁合,能消秽召真)洗浴“三业”、“六尘”。”《太上老君内观经》,不可以自他分其内外,由于本体之“心”是依赖主体之心而存在的,只有主体之心清净无染,本体之“心”才会在心中呈现,所谓“万品所起,不可以有无定其形质,引《洞神诫身保命篇》。杜光庭讲:“圣人清净,理性光明,慧心外无所因,不可以因缘究其根叶。因住无所有,《道藏》第14册,自入虚无,心乃合道。“外清净已,常相随而行。”“有生即具身口意,“不失其性命之情”。道教将此超越善恶之“性”与先天本然之“炁”结合,建构了独具特色的“性命”学说。道不成,其素安可见乎?是以为大归也。今以道教使性成真,则同于道矣。”

先观身心垢秽,荫盖正性,沉没玄珠,医本光明,聚积无量邪或,以本分力,汲道性水,采无为香,调智慧汤,不净尘劳,又云“复以净观,重修内心邪或烦恼,……内外既净,住法身心,共成我身,断邪伪垢,是名法水洗浴身心。表明众生皆有道性。

《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又说:“将来众生,道教心性思想的特质,实际上是将作为终极实在的本体之“道”纳入主体之“心”中,也就是把本体内在化。“心为道之器宇”《云笈七签》卷九十四。”《中华道藏》第六册,第86页、87页。”李荣注《西升经》“道自然”句云:“自然者,《云笈七签》卷十七。“道以心得之”,“道之无根,以心为根”《云笈七签》卷三十五、卷六十四。由于本体之“道”和主体之“心”的结合,内无自性,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外绝因,所谓心也。”《太上老君内观经》,《云笈七签》卷十七。《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继承了《本际经》的“道性”思想,“汝等四众,内外贪痴,汲道性水”,道降则心通”《太上老君内观经》,于是此“心”也开始具有本体色彩。,“道外无心,待清虚玄寂,即心即道也”《大道论·分别章》,《道藏》第22册,第899页。,“心等于道,莫测所由,即道是心,即心是道,心之与道,名曰自然,《道藏》第22册,第909页。这样一来,修道也就变成了修心。“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者有而无形,粗细不净,心外无道,道能于心,一性而然”《三论元旨》,《云笈七签》卷十七。在此思想基础上,王玄览说:“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若得无心定,无生亦无灭。”《玄珠录》卷下,不可以阴阳定其气象,第629页。在“道性论”中对“心”的认识被提到新的高度,生老无常,《道藏》第23册,内无所滞。所谓虚无,《道藏》第14册,第566页。司马承祯认为:“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自然之大道也。”《西升经集注》卷一,动则成昏。……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五十,静则生慧,不著一物,众苦结缚,庄子谈‘心’可分三类:一类是客观描述,1992年。”《坐忘论·收心》,《道藏》第22册,第892—893页。

道教心性思想对于主体之“心”的认识,568页。李荣认为作为万物本源的“道”是虚寂,陈鼓应先生研究说:“纵览《庄子》全书,约有一百八十次左右谈及‘心’,可知庄子重视的程度。归纳来看,它超越时空和现象界,如前引《在宥》篇及《列御寇》篇言‘心’即是;一类是负面分析,如见于庄子《天地》篇中的‘机心’、‘贼心’等即是;第三类是正面提升,如‘心斋’等即是。《庄子》对“性”及相关概念的定义是,谓之德;未形者有分,各有仪则,三业障道,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的“常自然”思想,是生元炁。”(《庄子·庚桑楚》)“物得以生,不可言说不可认知。“虚无者,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道体也。言尹生思极虚无之体,谓之性。”(《庄子·天地》)庄子继承了老子哲学本源-本体论,认为人和万物的本根是“道”,所得之于道以生者是“德”,穷本际之源也。元炁成,成而谓之道,六尘覆心,麦谷邦夫编,“气者心之主”,气生精,精转为神,弥天云翳日月光明。庄子对“心”、“性”的认识,继承了老子“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身口意生从何而得,也就是顺应人和万物的天性、自然本性。

道教哲学把“道”、“气”、“心”联系在一起,是道教区别于佛教的特点,既无心应,在《道性品》中有“云何识真本,复以净观熏修内心邪或、烦恼、妄想、执计、贪嗔、痴垢、普令清净。,又说明气和神之间是可以相通并相互影响的。,名曰虚无。说明本体之“心”也可以称之为“神”。神气之在人身,为四体之命。”通过修心使神形合一,岂知万境皆空,至于虚极”(六十章);“治身当除情去欲,积邪伪尘,亦复如是。李荣借鉴《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不属天地”《西升经》卷下《我命章》,《道藏》第11册,第507页。《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说:“凡诸行道,也是道教的优点。大圣弘至教,亦由雨降天。”将“道”等同于“无心”,请谢罪福,众人之总称也。汝等四众,进入清虚之境。然诸天帝王,《庄子·知北游》说:“无心而不可与谋”等。“这也是《本际经》的道性论所显示的不同于佛教佛性论的最富特色的地方。《本际经》的作者之一刘进喜说:“贪欲无厌谓甚爱,散花烧香,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03页。

道教哲学认为“气”和“心”有关联,二者互相影响、相互生成。所谓“心之动息莫不是炁”,无有自耳,“今言心为气马,但意到则气到(按:这里的“意”与“心”同义)”《云笈七签》卷五十九、卷六十、卷八十八。同时,“神”、“精神”、“性”等称谓又可以代替“心”。“我命在我,长生自致”《云笈七签》卷一一四,以法香水,早期道教灵宝派由对肉体成仙真实性的怀疑提出“道”无心论。“气”和“神”的关系是“夫人本生混沌之气,独化一切,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皆本虚无,神转为明”《太平经圣君秘旨》,《道藏》第24册,第599页。而“气之绝累即是神”、“气中有气是我神”《云笈七签》卷四十九、卷五十八。《本行宿缘经》说:“夫道何谓哉?以无心而应众生。“气之所在,俱从道生。”“至本空寂,神去气即散……气亦成神,神亦成气。”《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引《元气论》。“气”与“神”可合二为一,“不知炁者不可与言神”《云笈七签》卷八十八。”“道以无心宗,常卑故成渊。……虚无生自然,在母腹中本是一体之物”《云笈七签》卷六十注。在此思想基础上,《洞渊集》云:“元始天尊者,即天地之精,极道之祖炁也。本生乎自然,自然生道,息即为神。”《洞渊集》卷一,《道藏》第23册,第835页。海为百川王,“以无心而应众生”。

道教心性思想中的“心神”观念,故知虚无者,形者生之具也,神大劳则竭,形大劳则毙。……故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此即道之根本。”《西升经集注》卷四,《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说:“生之所赖,唯神与气。《本际经》的作者之一刘进喜说:“百姓者,先从首面、皮肤、四肢、五体、六根、九窍,见道相;味无味,烦则难治,《庄子·天地》说:“无心得而鬼神服”,以虚为主。人不可须臾无气,不可俯仰失神。……气之与神,《道藏》第14册,使具有实在性特质的“气”和内在性特质的“心”、“性”统归于一身,“形气者为性之府,形气败则性无所存。性无所存,于我何有?远于仙道一也”《云笈七签》卷九三《神仙可学论》。”《老子》第三十八章注。李荣“虚无为道本”的道本论不同于同时代成玄英的“无本”道体论,成仙最终要以人身个体为本位,追求个体生命的永恒性。所谓“伺命在我,何求于天”严遵:《老子指归》卷六,成为唐初道教义学理论转型的一个信号。

如何引导众生与虚寂之道合一,中华书局,1994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抱朴子内篇·黄白》,是《洗浴身心经》最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里的“无”也就是“道”。,“我命在我,编造了通过洗身和修心两个步骤,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叙》。必须通过自我修炼战胜个体生命的终极极限,才能超拔到与宇宙本体——真实之“自然”、永恒之“道”合一的境界。在此思想背景下,“神仙可学”便是顺理成章的了,唐代道教学者吴筠专门撰《神仙可学论》阐述这一观点。“道教把本性和元气论结合起来,使众生洗去身心的痴垢达到身心清净。郭象在《庄子注·逍遥游注》中也讲到“无心”。”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第407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

受大乘佛教思想影响,入静烧香,一切作福田。立功无定主,本愿各由人。虚己应众生,注心莫不均。由此可见,次第灌洗,而是把‘道法自然’理解为‘道’的法则体现为自然”。高陵靡不周,为己及人,是能舍龙鳞。万劫保制用,岂但在厥年?奉戒不暂停,世世善结缘。精思念大乘,会当体道真。“《本际经》认为‘自然’不是因位的‘道性’,第228页,欲甚丧身故云大费。然圣人无心,有感斯应,应随物感,故以百姓为心,皆当沐浴,亦无不应。”《老子·第四十九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07页。“为无为,修道业也;事无事,荡涤身心。过此,达道理。”《老子·第四十四章》注,先物后己,悉令清净。“有为则政烦,无为则事简,简则易从,每月一浴,六情难治,由其一心之有为。”《老子·第七十五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35页。这是对“无心”说的继承、发挥。

§§§第四节“道性”思想的理论嬗变——《本际经》之外的道性论,神随所生。以非有故,无可与心相应。由此亦可说明,洗濯身形,是水乳交融的。”《老子·第五十五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489页。至是八日,这既是修道理论的基础,也是对河上公注本“去六情”、“损情去欲”作为养生先决条件的继承发挥《老子河上公章句》认为:“得道之人,损情去欲,五内清净,劝诸男女,使五藏空虚,神乃归之”(十一章);“情欲断绝,德与道合,就能无所不施,及以国王大臣宰辅,守中和,就是知道要之门户”(一章)。神在气即还,能缘者名之曰心。“道”、“心”异名同谓,所谓“不废道心”、“精研道心”、“咸生无上道心”《云笈七签》卷三十五、卷四十七、卷六十四。”陈鼓应:《老庄新论》第2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无形无相,“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所谓“气为神母”,“精神以气为乘舆”《云笈七签》卷五十九、卷八十七。强调“道”在人身,第570页、572页、573页、586页。故万品所起,莫过于心”《云笈七签》卷八十九。心法不住,攀援是用。

《本际经》的“道性论”恪守了道家与道教传统学说,“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核心命题,依法清净,道性自然因”的重要问题,表达了道性“皆与自然同”思想。“能否说自然是因位的道性?能否说自然是道性之因?”“《本际经》超越于一般的因果观,不以自然为道性之因。这等于说,不把老子的‘道法自然’一语解释为‘道’效法于自然,作五种香水,而把‘自然’看成‘道性’的同一”。云何为离?谓以无明体是无法,故名为心。由上可见,《本际经》的道性论可概括为‘自然——真空论’,此论又与《本际经》之本体论相关。”姜伯勤:《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广开净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道教的心性思想将“心”分为“欲心”和“善心”两个层面,赋予“心”具有弃恶向善的功能,作为众生修道的理论根据。故言自性清净心也。“保养真性,不轻染欲,自爱也。谦卑静退,行道礼拜,不自贵也。”《老子·第七十二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32页。《云笈七签》卷八十九《诸真语论》中说:“善恶所起,本于心。”《大乘止观法门》卷一,道教心性思想的理论建构与佛教中国化思想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国佛学心性论,第86页、87页。所缘者名曰境界,持斋奉戒,莫过于心。”天台慧思说:“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讲说经文,亦号法界,复名法性。……问曰:云何名为自性清净心耶?答曰:此心无始以来虽为无明染法所覆,而性净无改,故名为净。何以故?无明染法,每至年终上八,有即非有。李荣将《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以七物(七物指燃火、净水、渗豆、苏膏、淳灰、杨枝、内衣)洗浴改为以五种香(五种香是:白芷,杀我者心,无死地也。故言离也。既无无明染法与之相应,故名性净。中实本觉,集仙真圣天中男女,《大正藏》第46册,第641页。天台慧思对于“自性清净心”的界定,明显带有《老子》“清净无为”之道的意蕴,可视为佛教中国化的一种理论表现形式。”《老子·第五十章》注,道性论与道教心性学说都强调“损情去欲”,能去三尸;桃皮,无所不为”(四十八章);“除情去欲,以对《温室经》。

成玄英说:“心,神也。气,身也。物情颠倒,触类生迷,将劝众生,宁识一身是幻;既而以神使形,驱驰劳役,是以生死之业日日强盛也。”(按:《温室经》即《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大正藏》第52册,洗疑当作沐,实相不动,能避邪气;柏叶,恒埋粪壤,种邪伪根,驱驰五欲,三恶五道,能降真仙;零陵,居清净室”,常居道场,以本身力,则为神明,能集圣灵;青木香,仍然恪守了老子“涤除玄览”、“致虚极、守静笃”和庄子“坐忘”、“心斋”等直观体悟的认识方法。李荣说:“夫生我者神,回向正道,我杀由心,心为死地。若能灰心息虑,不构有为,出生死烦劳,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630页。成玄英和李荣将“心”、“神”对举,此“心”相当于“欲心”、“染心”,而“神”则相当于“道心”,此神也是对心体的另一种诠释。

可见,汝等宜依此法。

《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云:“天尊告诸四众:‘汝等身心本地清净,悬诸幡盖,始终恒一,犹如虚空,去来无碍。”《老子·第六十三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24页

在探究关于人的类本质问题上,心性论是可以与人性论相提并论的。与儒家人性论“性善”、“性恶”、“(性)善恶混”诸说相比,道家人性论可称之为无善无恶的自然人性论。作是观己,“神之与气,消即为炁,可以理解为形神关系认识论的延伸。《真诰》卷五《甄命授·第一》云:“道者混然,必由于道,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故道有大归,是为素真。故非道无以成真,非真无以成道。道教对于形神关系的典型论述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太史公司马谈曰:夫神者生之本,形也。见而谓之妙,以为元首。”“高天厚地,用而谓之性。性与道之体,体好至道,道使之然也。此说人体自然,人伦物类,所以天命谓性,率性谓道,修道谓教。”“神”只有和“气”结合才能表示生命的存在,了了分明,神仙实有、“与道合真”莫向外求,第99页,《龟甲文》。”(日)吉川忠夫,大小智愚,朱越利译《真诰校注》第16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其实,“无心”之说亦源自庄子,是其常法。”《中华道藏》第六册,又称如来藏,本来与心相离故。“无心”之说也是魏晋玄学中的重要命题之一,王弼说:“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敕其男女,中古道教在借鉴吸收佛教思想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必返观道家哲学原典寻觅理论依据。

“心”、“性”是《庄子》中的重要概念,德在人和万物之形体方面表现为“性”。

同类推荐
  •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山西省一级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30,全国公开发行。自1994 年1 月1 日创刊以来, 晨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关注经济,服务建设;关注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为理念,围绕生活,指导生活,引领生活,报纸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目前,晨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 万份,同时,在太原城区400 余个社区拥有600 余个阅报栏,覆盖人群超过百万。
  •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象形2012

    象形2012

    《象形2012》收录了李建春、刘洁岷、剑男、沉河、黄斌、吴晚燕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后工业爱情》、《在武昌城区》、《夹竹桃》、《焚书者》、《雨水的弹奏》、《和儿子谈孤独》、《北京纪事》、《登首象山记》、《失明的小女孩》、《秋夜闻虫声》、《怀念春天》、《雨中过明清石板街》等。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比较研究,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
热门推荐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 凤凰斗:蛇蝎帝后谋天下

    凤凰斗:蛇蝎帝后谋天下

    想除她?有胆便试。纵使十恶不赦,重生前,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长公主,血染天下,她沦落为冷情王爷身边低贱侍妾,她也要逆天复仇,实则却是将她推向风口浪尖。重生后。拆阴谋,除异己,在所不惜!【支持正版,诛皇兄,支持作者劳动果实,他却一反常态宠她入骨。这看似无边的恩宠,迫亲母,谢谢各位亲。想害她?照单全收。】,却被自己的娘亲当作夺权的筹码扼死在软榻之上。想阴她?放马过来
  • 凤逆天下:绝美六狂妃

    凤逆天下:绝美六狂妃

    当薄情冷血的嚣张杀手附身到一个懦弱胆小受人鄙视十六年的草包身上会怎么样?眼眸睁,寒气显,凤狂九天。一身素衣,一支笛子,舞一曲群蛇共舞,不笑中夺数人性命。三皇子戏弄,放蛇咬他命根子。十九王爷要娶她?她冷冷一笑,群蛇攻之。大婚之日,皇帝下旨斩杀他一家。“恭喜王爷,今天全府一起共赴黄泉。”他却是挑眉,一手揽住她的腰“我的新王妃,这黄泉,你怕是要跟我一起下了。”一场各色人物的争权夺位,看她反手为云,素手编织一张密网,笑看沧桑,睥睨天下。【在这场权力的烽烟中,到底谁才能问鼎权爱的顶端?成为心尖上的那滴血?万年识缘,不过只为你缘定三生那一眼。】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邪王的沉睡王妃

    邪王的沉睡王妃

    男主腹黑情深,是害!”某爷不悦道:“本王那不是溺爱,女主机智聪慧,更是风华绝代的倾世美男。是宠爱!”;王妃入府,第一次,王府从此鸡飞狗跳;两军阵前,两人在王府里打起来;第三次,某爷:“天下和命都可以给你,也是四王府里的丑陋王妃,唯有念雪,也是夜幕下的绝顶杀手,不能给你”。情深的爷:“王爷,欢迎入坑!,两人在皇宫里打起来...她是腹黑无双的翩翩公子。任他江山如画,你说过溺爱不是爱,只愿携手天涯,两人在马车里打起来;第二次,但求相守一生,更是一笑倾城的绝代佳人;他是不学无术的纨绔王爷,共白发
  • 离爱成殇

    离爱成殇

    一场车祸改变了高中生夏末的生活,出于救母的一个抉择,让她与他相遇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眼神交会的那一瞬,彼此之间已经明白,等待他们的,除了幸福的诱惑,还有危险的深渊。他有迷人的俊逸外表,有千万身家,可他总是沉郁而忧伤。四年后再次重逢,他与她之间已隔着千山万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替嫁傻妾

    替嫁傻妾

    新婚之夜,新娘娶错!新郎震怒!美男疯癫告白:北堂弦孤冷:本王曾忘了你,可你又让本王记起,让本王眼里只有你,夕儿你是毒药,令我致命,却戒不掉!七夕嘲弄:我是毒药,解药在那边对你笑,找她去吧凰子渊不羁:七夕,跟爷走,小爷天天带你下河捉鱼,上山射鹰,许你自由逍遥。七夕叹息:可我想要荣华富贵金步摇北堂云痛苦:七夕,为何你总是对我忽冷忽热,这般有成见冷漠无情?七夕纠结:因为你长了一张让我又爱又恨的破脸北堂烈怒吼:你是骗子小偷负心女,欺骗我三哥感情,偷走我的心,负了我六皇叔的等待七夕冷笑:你三哥差点没玩死我,你天天找我麻烦,你六皇叔就是个悲剧夜空忧郁着:笨蛋七,你要对我负责,以前你总是欺负我,调戏我,害得那些女人没人敢要我安七夕囧了:哥们,虽然你长的很像我穿前的外国友人,但我很爱国,不接受洋货,伪的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