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33

第33章 专案研究(6)

“八敬法”的内容,案《十诵律》为:一者百岁比丘尼,见新受具戒比丘,应一心谦敬礼足;二者比丘尼,应从比丘僧乞受具戒;三者若比丘尼犯僧残罪,应从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法;四者无比丘住处,比丘尼不得安居;五者比丘尼安居竟,应从二部僧中自恣求见闻疑罪;六者比丘尼;半月从比丘受八敬法;七者比丘尼语比丘言,听我问修多罗、毗尼、阿毗昙,比丘听者应问,若不听者不得问;八者比丘尼不得说比丘见闻疑罪,是为八。《十诵律》卷四十七,《大正藏》第23册,第345页下。案《五分律》为:一者比丘尼众半月,应从比丘众乞教诫人;二者比丘尼众安居时,要当依比丘僧众;三者比丘尼自恣时,应白二羯磨遣三比丘尼,从比丘众请见闻疑罪;四者式叉摩那,二岁学六法已,应于二部众求受具足戒;五者比丘尼不得骂比丘,不得于白衣家道说比丘,若犯戒、若犯威仪、若邪见、若邪命;六者比丘尼不得举比丘罪,而比丘得呵责比丘尼;七者比丘尼犯粗罪,应在二部僧中求半月行摩那埵,行摩那埵已,次阿浮呵那,应在二十比丘二十比丘尼众中出罪;八者比丘尼虽先受具戒百岁,故应礼新受大戒比丘。《五分律》卷七,《大正藏》第22册,第45页下-46页上。案《四分律》为:今为女人制八尽形寿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何等八:虽百岁比丘尼见新受戒比丘,应起迎逆礼拜与敷净座请令坐,如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阿难,比丘尼不应骂詈比丘呵责,不应诽谤言破戒、破见、破威仪,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阿难,比丘尼不应为比丘作举、作忆念、作自言,不应遮他、觅罪、遮说戒、遮自恣,比丘尼不应呵比丘,比丘应呵比丘尼,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式叉摩那学戒已,从比丘僧乞受大戒,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比丘尼半月从僧乞教授,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比丘尼不应在无比丘处夏安居,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比丘尼僧安居竟,应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见闻疑,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过。如是阿难,我今说此八不可过法,若女人能行者即是受戒,譬如有人于大水上安桥梁而渡,如是阿难。我今为女人说此八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四分律》卷四十八,《大正藏》第22册,第923页上-中。 案《摩诃僧祇律》,“八敬法”有以下八条内容:第一,“比丘尼虽满百腊,应向新受戒比丘起迎恭敬作礼”。第二,“(比丘尼)应二岁学戒,二部众中受具足”。第三,“比丘尼不得说比丘实罪非实罪,比丘得说比丘尼实罪,(不得说非实罪)”。第四,“比丘尼不先(比丘)受食、床、褥”。第五,“比丘尼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第六,比丘尼应向比丘“半月问布萨求教戒”。第七,“无比丘处比丘尼不得安居”。第八,“比丘尼安居竟,应如是二众中受自恣。若比丘尼十六日不诣比丘僧受自恣,至十七日住受自恣者,越敬法”《摩诃僧祇律》卷三十,《大正藏》第22册,第471页上-476页中。

通过对《十诵律》、《五分律》、《四分律》、《摩诃僧祇律》所录“八敬法”内容的比较看出,不同戒律对“八敬法”的阐述有细微差异。其中有七条相同或相似:1.比丘尼应尊敬所有比丘;2.比丘尼应于二部众中受具足戒;3.比丘尼应在比丘僧中半月行摩那埵;4.比丘尼应半月从比丘处求教戒;5.无比丘处比丘尼不安居;6.比丘尼安居竟应在比丘中自恣;7.比丘尼不得说比丘实罪(见闻疑罪)。

不同处:《十诵律》规定“比丘尼半月从比丘受八敬法”,“若比丘不听,比丘尼不得从其问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五分律》规定“比丘尼不得骂比丘,不得于白衣家说比丘过”。《四分律》规定“比丘尼不得骂比丘”,“比丘尼不应为比丘作举(羯磨),作忆念(毗尼)”。《摩诃僧祇律》规定“比丘尼不先(比丘)受食、床、褥”。

笔者认为,“八敬法”在各律相中同或相似的部分较真实地反映了早期佛教结集律藏的条款内容,其变化的部分缘于各部派发展遇到的具体情况。总的来说,“八敬法”要求比丘尼尊敬比丘,以比丘为师。二“八敬法”形成原因探讨

“八敬法”制定的因缘,传统上认为是佛陀为摩诃波阇波提所制。案《四分律》:尔时阿难闻世尊教已,即往摩诃波阇波提所语言:“女人得在佛法中出家受大戒,世尊为女人制八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即为说八事如上。摩诃波阇波提言:“若世尊为女人说此八不可过法,我及五百舍夷女人当共顶受。阿难,譬如男子女人年少,净洁庄严,若有人与洗沐头已,止于堂上,持优钵罗华鬘、阿希物多华鬘、瞻婆华鬘、苏曼那华鬘婆、师华鬘授与彼,彼即受之系置头上,如是阿难,世尊为女人说八不可过法,我及五百舍夷女人当共顶受。”时阿难即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已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为女人说八不可过法,摩诃波阇波提等闻已顶受。”《四分律》卷四十八,《大正藏》第22册,第923页中。如依此言,则摩诃波阇波提出家时佛陀就已制定“八敬法”,并以此作为女性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受戒定式,这与后世认为“八敬法”在当时只针对摩诃波阇波提的意见稍有不同。

从时间上分析,考察“八敬法”的具体条款,如“比丘尼应从比丘中求教戒”一条,发生在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受具足戒之后。当时“佛在舍卫国。尔时佛告诸比丘:‘我教化四众疲极。’令诸比丘当教诫比丘尼。尔时诸比丘受佛教已,次第教诫比丘尼”《十诵律》卷十一,《大正藏》第23册,第80页上。因为佛陀精力及时间有限,准许先入门的比丘们教授比丘尼。并且,为了能让比丘乐于教授比丘尼,佛说:教诫比丘尼者,大得供养者。诸大德,为教诫比丘尼故,大得利养,非比丘尼与,亦非比丘尼教与。此诸比丘尼,有是国王女大臣女,或是大富长者女,各自还家,父母问言:“谁为教授比丘尼?”答言:“诸大德教授我等。”父母闻已发欢喜心,即以四事饮食、衣服、汤药、卧具供养诸大德。有比丘尼还家,说诸大德持戒、精进、学问、忍辱、贵姓,父母闻已增加供养。以三种因缘,诸大德大得利养。《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大正藏》第24册,第781下。 看来,当时出家的比丘尼有许多出身王室或富户。但是,比丘教授比丘尼虽能得大利养,也有一些限制:从今日比丘有五法,不应差令教诫比丘尼。何等五:一者未满二十岁,未过二十岁;二者不能持戒;三者不能多闻;四者不能正语说法;五者犯十三事处处污三众。未满二十岁者,从受具戒来未满二十岁;不能持戒者,破佛所结戒,不随具戒中教,不知威仪,不知应行处不应行处,乃至破小戒无怖畏心,不能次第学持戒;不多闻者,二部具戒不合义读诵,不能正语说法者,不能善知世间正语上好言辞;犯十三事者,若十三事中,处处污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是三众边犯罪,虽悔过亦不得教诫比丘尼。《十诵律》卷十一,《大正藏》第23册,第81页中。也就是说,比丘教戒比丘尼,是在佛教四众成立之后,关于“比丘尼应尊敬所有比丘”及“比丘尼不得骂比丘”的有关规定,并不是比丘尼成立初期即有。如《十诵律》:“偷兰难陀比丘尼在众中,语长老跋提言:‘汝愚痴不了不决定知。’”《十诵律》卷十七,《大正藏》第23册,第118页中。这件事发生在比丘尼僧团成立之后。另外,摩诃迦叶也曾受到比丘尼的轻视:佛在王舍城。尔时长老摩诃迦叶,中前着衣持钵,从耆阇崛山出,入王舍城乞食。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在大迦叶前趋行,大迦叶言:“妹,汝若疾行,若避我道。”即骂言:“汝本是外道,有何急事而不徐徐行。”大迦叶言:“恶女。我不责汝,我责阿难。”是事白佛,佛言:“从今不听比丘尼在比丘前行,若在前行突吉罗。”《十诵律》卷四十,《大正藏》第23册,第291页上。另一次:佛在王舍城。尔时长老大迦叶,中前着衣持钵,从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偷兰难陀比丘尼随后来至,以肘隐大迦叶背。大迦叶言:“恶女。我不责汝,我责阿难。”是时白佛。佛言:“从今不听比丘尼隐比丘背,若隐者突吉罗。”同上,下。从上三例可知,虽然三个场景的女主角都是偷兰难陀比丘尼,但是也反映出当时并未有比丘尼不得骂比丘的规定,因为跋提和大迦叶都是当时僧团中的重要人物,为维护他们的权威,制定比丘尼敬法。笔者认为,“八敬法”并非摩诃波阇波提受戒成为比丘尼时已有,而是佛陀在世时期逐渐形成的比丘尼应尊敬比丘并以比丘为师向其学习的规定。时间上发生于比丘尼僧团成立之后,逻辑上成立于辱僧事件之后。而摩诃波阇波提所受的“八重法”,并非后世传言之“八敬法”。

就上段佛陀对比丘所说应教授比丘尼的理由来看,当时比丘尼中有部分来自上层种姓和贵族家庭,摩诃波阇波提并未得到全部比丘尼的尊敬:佛在舍卫国,尔时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深护佛法,以折伏语,为诸比丘尼作羯磨。谓苦切羯磨、依止羯磨、驱出羯磨、下意羯磨。诸比丘尼轻慢言,某是我和上尼,某是我阿阇梨尼,我从某僧中受具足戒。是老弊比丘尼,不知谁是其和上尼、阿阇梨尼,从何僧中受具戒。瞿昙弥闻是事心不喜,是事白佛。佛以是事集僧,语比丘尼:“汝等莫恼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瞿昙弥,随受八重法时,即出家得具足戒,成比丘尼。”《十诵律》卷四十,《大正藏》第23册,第293页中-下。出于尊重,佛强调摩诃波阇波提所受的具足戒与当时其余比丘尼不同。由此也可以看出,摩诃波阇波提并不是当时所有比丘尼的“和上尼”或“阿阇梨尼”。笔者以为,如果摩诃波阇波提真是第一个比丘尼,那么根据对戒律的理解,所有比丘尼都应从她受戒,余比丘尼则不应有如上不敬言语。较合理的解释是:不仅只限摩诃波阇波提,有相当一部分初期比丘尼是在比丘处受戒,即“一众受戒”,现前白四羯磨《十诵律》卷四十(《大正藏》第23册,第290页下):“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优波离问佛言:世尊,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受八重法故,即是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法,余比丘尼,当云何?佛言。应现前白四羯磨。”是当时比丘尼受具足戒的主要方式。

在白四羯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八语”得具足戒:“八语受具戒者,比丘尼白四羯磨,比丘白四羯磨。起敬亦有八者,比丘尼八敬法也。”《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八,《大正藏》第24册,第800页中。或者说:“八语得具足戒者,从比丘尼得白四羯磨,比丘僧复白四羯磨,是名八语得具足戒。”《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大正藏》第24册,第718页中。“八语”得具足戒的方式虽未言明适用于比丘或比丘尼,但案《善见律毗婆沙》:“白四羯磨得具足戒者,此是今世比丘常用八语得具足戒。法师曰:我取本为证。”同上。看来,“八语”得具足戒也适用于比丘。

在佛教比丘尼僧团组建初期,比丘与比丘尼间可相互作羯磨,但是有一次在王舍城,“尔时诸比丘,与比丘尼作羯磨,诸比丘尼心不喜,是事白佛。佛言:‘从今诸比丘,不应与比丘尼作羯磨,比丘尼还比丘尼作羯磨,除受具足戒羯磨、摩那埵羯磨、出罪羯磨。’”《十诵律》卷四十,《大正藏》第23册,第291页上。另一次也在舍卫国,“尔时诸比丘尼,与比丘作羯磨,诸比丘心不喜,是事白佛。佛言:‘诸比丘尼,不应与比丘作羯磨,比丘还与比丘作羯磨,除不礼拜、不共语、不供养羯磨。’”同上。从此之后,比丘尼僧团与比丘僧团分开作羯磨。之后,“时彼即集比丘一切事并在一处,为比丘律。比丘尼事并在一处,为比丘尼律”《四分律》卷二十二,《大正藏》第22册,第968页中。发生在王舍城的两次僧团不合事件,使得比丘与比丘尼几乎分开羯磨,也说明了之前相互作羯磨的现象。如果比丘也须二部白四羯磨得具足戒,则证明原始佛教时期男女相对平等的状况,但缺少其他资料佐证,只是一种可能性的猜测。

不过,佛陀时代佛教对女性的态度是相对平等的:佛在舍卫国,时诸女人次第请佛及僧,办种种饮食。诸比丘食已,不呗、不咒愿而去。诸女人作是言:“我等女人薄福,谁当为我等呗、咒愿、赞叹?”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从今亦应为女人呗、咒愿、赞叹,若无净人者,留上座四人住。”《十诵律》卷四十一,《大正藏》第23册,第299页中。佛陀涅槃后,摩诃迦叶对女性不甚友好,原因之一是他曾被比丘尼轻视。所以在结集律藏时:大迦叶复语阿难:“佛不听女人出家,汝乃至三请,令女人出家,以是事故得突吉罗,是罪如法忏悔。”阿难答言:“我不轻戒,非不敬佛,但以过去诸佛,皆有四众,今我世尊云何独无四众,是故乃至三请。”大迦叶复语阿难:“佛灭度后,汝何以出佛阴藏相,以示女人!以是事故,汝得突吉罗,是罪如法忏悔。”阿难答言:“是女人福德浅薄,欲得见佛相,见已厌离女身,后得男子形,以是故示。”《十诵律》卷六十,《大正藏》第23册,第449页下。律藏结集由摩诃迦叶主持,文本规定了比丘尼必须服从比丘的教诫。摩诃迦叶与阿难的不合是明显的,后从部派佛教中分裂出的经量派即以经为正量,并不重视佛教戒律,此部以阿难为祖师。

同类推荐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热门推荐
  • 第一郡主:萌萝女皇

    第一郡主:萌萝女皇

    要争就争第一!要复仇一个不留!皇帝没人当,本郡主只好勉为其难!可这臭屁面瘫的家伙居然是神兽白虎?因为救过本郡主就以身相许?替他生孩子?“生屁啊!谁爱生谁去!谁要生一窝小老虎,你才老虎,你全家都是老虎!”“郡主,你这么母老虎,当心嫁不出去!”“没事,本郡主娶男妃就行!”某神兽脸色一黑邪魅一笑,小羊羔变身腹黑大老虎,掐掉一朵朵桃花,没美男看郡主怎么搞外遇。萝莉郡主杀奸逆占城池夺皇位,遇神杀神遇佛诛佛,一代女王横空出世!神兽白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战场常胜官场亨通,战神威名威震九州!
  • 财务报表一本通

    财务报表一本通

    人们常常将财务和会计这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讨论财务报表之前,让我们先来区分一下这两个概念。财务是什么?财务涉及的主要是融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问题。
  • 史上第一萌婚

    史上第一萌婚

    【史上最让人脸红心跳的爱情】人生若只如初见,苏西橙想一定要自插双目,免得自己瞎了眼把以禽兽小人看成是翩翩君子,捧着一颗热气腾腾的心就往上凑。都说初恋是美好的,没有尝过恋爱滋味的苏西橙就这么一股脑儿地把自己的老师给追得没影儿了,更甚是,在某一个夜深人静时,两个灌满了酒的身体--曲径通幽了。在她以为得到他之时,他却一声不响消失了五年。你爱过一个人,你恨过一个人,可是当你的眼里容不下其他人的时候,只能由着它溃烂成一个心坟。五年之后,他却以钻戒定情,单膝跪地,以那样虔诚的姿态,祈求一段婚姻。他说,“丫头,与我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愿?”【其实我是宠文】五年前,是阳光灿烂的她追,他跑。五年后,是清冷高傲的他追,她无处可逃。有一个人,你一想起,就会心跳不止,不管过了多少年,依旧脸红心跳。世上最美好的爱情,不过如是。【有爱的小剧场】后来,小宝的妹妹出生了之后,小宝就肩负起了小奶哥的身份,天天帮着妹妹换尿片。直到有一天,小宝罢工了。苏西橙问他为什么,他不回答,后来又问了好几次,问到小宝脸都红了,也不说。苏西橙没办法,只能由锦教授出马。锦教授一把抱过还很稚嫩的儿子,问他原因。小宝见着爸爸和他都有同一样的……嗯,这才开口,却红了一张脸,他幼儿园到小学的同桌江浩东说了,"男女有别,男生是不能看女生的那个的。"那天晚上,锦教授把苏姑娘拖上床,拉灯,睡觉,天亮之后,苏姑娘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男女有别。只是这是血和泪的教训啊。【其实我是萌萌的爱恋】这是一个坑,一个温馨甜宠的坑,青城把坑给挖了,你们往下跳就好,嗯是这样的没错,你们要跳,而且要面带笑容心甘情愿的跳。文章原创,如有雷同,那是不可能的。
  • 妃常难忍,臣妾做不到!

    妃常难忍,臣妾做不到!

    自从穿越到北赤王朝,成了三王爷的王妃之后,白筝满脑子都只有一个想法:在月黑风高夜,摘掉三王爷脸上的面具!之前白筝听到的传闻只说,三王爷俊美异常,天下无双!却没说他每到入夜,都要以面具示人,连……新婚夜也不例外!白筝暗想,这王爷怕是……有病!明明在青天白日的时候,彼此都光着脸见过那么多次了,谁还不知道他长啥样啊?!……直到三王爷亲自摘下面具的那一刻,白筝才“惊喜地”发现,她果然“爱”错了人!**一年后,三王爷景玺称帝,三王妃白氏却因病暴毙。同年,太后亲自操办选秀、封妃事宜,为新帝扩充后宫,所选佳丽几乎个个倾国倾城。新帝却独揽众怒,忤逆太后,只留了长得最像三王妃白筝的“丑”秀女,封作皇后,专宠她一人!可这独一份的荣宠,皇后娘娘却躲着不要……因为她哪里是长得像白筝,分明就是白筝!况且,她真的很忙!上有太后隔三差五地找茬儿,下有不知好歹的宫女太监不定期地给她使绊儿!外有渣男要防,更有痴情郎难挡!内有惊天秘密要把持,还有那么多心机女在处处放肆!可她堂堂皇后也不是吃斋念佛的主儿,看她如何一一收拾!奈何皇帝过分霸道,她也只能选择一逃再逃……——精彩片段——景玺称帝后,太后亲自操办选秀事宜。在一群秀女之中,帝王伸手一指,点中白筝,“此女,最丑。”闻言,白筝暗自得意。然某皇顿了顿又道:“比她好看的,全不要。”满场哗然!说话不带这么喘大气的!还是栽了,白筝一颗心碎成了渣渣!**某个月明星稀夜,皇后又失踪了!随着她一起失踪的,还有她寝殿里任何可以搬走的东西!为了寻人,皇宫乱成一片。而在某个荒废的花园里,一腹部微隆的女子正奋力地挖坑,她身旁一堆物什在夜里闪光。“这边得再挖深一些。”男子负手立于女子身后,言语淡淡。“哪里?……皇上!……您是来接我的吗?”被抓了个正着,白筝谄媚地想要转移话题。“不,朕就随便带了一千精卫……散步。你继续。”“……”一千……精卫!真是太随便了!
  • 零点爱情

    零点爱情

    贵族的少爷、小姐是多少人羡慕、崇拜的焦点,还是回家多安几面镜子照照吧,繁华的外表下又有多少人勾心斗角、争名夺利、自相鱼肉,人人如此现实,东景脚踩油门,要么赔条裙子来东景:感情本少爷今天是遇上碰瓷的了四公子亲临,自大狂,加注了太多的责任、名利、权势,拔刀相助、善良但不温柔,没礼貌、花孔雀、爱骄傲,其实不然,其实他们的苦衷也是不言而喻的,小心哪天落在我手里等让你好看,缘乃天定,举世无双,等本姑娘那天头发齐腰小心勒死你!,我又岂能坐以待毙…小凡走在路上的奇遇小凡:居然连道歉都不会的人,不过是披了一张华丽丽的表皮,走出了好远。徒有虚名而已,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今生的无数次偶遇换取一生的同床共枕,,份靠人为…东景:我看你不紧是碰瓷的,传言四大家族一动,全世界一阵,还想用这种办法吸引我的注意吧,众女子失神,四大家族继承人东、南、西、北四少爷如玉如风、张扬不羁、风流潇洒、冷傲淡雅、各具一色,这叫什么,是多少贵族名媛所追逐的梦想,然而四少爷的婚姻却不由自主,欲擒故纵、还是炫石为玉,面对这样的婚姻,又将展开一段怎样的恋情…她路见不平,不过你不是我的菜,爱财如命,一介平民,你看看你的身材,是省长身边的保镖,但与上流社会的名媛贵族还是天地之差,啧啧…平的汽车走上去都能让你吓的熄火了,倾国倾城、温柔善良、有生意头脑、随性随和、自信却不自傲、是沈氏集团的千金小姐,真是让人震惊!四大家族多年在商场上就位居榜首,可谓是翻手为云,还真是自高自大的自大狂小凡:要么道歉,有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小凡气的直跺脚,覆手为雨,多少官场和商场都要礼让三分。
  •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毛翰生为中国人,我们常常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而骄傲。面对辉煌的古典诗歌遗产,我们又不免羞惭于自己的贫乏。文学艺术的发展不同于科学技术,科……
  • 晋商:中国第一商帮的经营之道

    晋商:中国第一商帮的经营之道

    一部以晋商为题材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引起人们对晋商的极大兴趣。该剧以晋商中的杰出代表乔致庸的一生为主线,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但由于该剧偏重于故事性和传奇性,所以对晋商并未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而乔致庸一人也并不能代表整个晋商史;另一方面,由于市面上关于晋商的书籍又多以历史事实为主,其研究性大于可读性,故此,本书编者本着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目的,经过多方考究,在材料的使用及篇章的布局上大费功夫,以此编著了《晋商——中国第一商邦的经营之道》一书。
  • 恋上伪男千金

    恋上伪男千金

    在机场被臭流氓非礼,女扮男装进入盛域男子学院又被同一个人夺去初吻。刚脱离虎口又来到狼窝。莫名其妙的报个名,又看到某人冷冰冰的站在一边。怎么那么阴魂不散!原来他们只是双胞胎,最后居然还在同一宿舍。四个帅气的美男,一个拽拽的伪男,看这个伪男怎么把四个美男的心虏获。
  • 仙路芳华

    仙路芳华

    侍女:小主,姑爷靠不住,怎么办?含笑:把他甩了!侍卫:主子,隔壁那山头欺负上门了,怎么办?含笑:给我欺压回去!水瑄:娘,那个男人还在找我们,怎么办?含笑:把他灭了!想好好嫁人过日子,结果老公发疯杀子;想带儿女自己过自己的,结果邻居瞧不起孤儿寡母;想发展二度桃花,结果前夫又来纠缠搞破坏;丫的,姑奶奶不发威,你们就当姑奶奶是兔子;星光,给我斩!!!且看世俗名门贵女如何斩断荆棘,踏上问道修仙路;遨游各界,一路风华;---------------------------恍恍这是第一次写文,亲们有意见的尽管提;不过亲们喜欢什么类型的男主主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