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28

第28章 专案研究(1)

尼有十戒,得从大僧受,但无和上,尼无所依止耳。”捡即剃落,从和上受十戒。同其志者二十四人,于宫城西门共立竹林寺,未有尼师,共谘净捡,过于成德。《比丘尼传校注》,第1页。法始口中的“和上者,西域沙门智山也,住罽宾国,宽和有智思,雅习禅诵。晋永嘉末,来达中夏,分卫自资,语必弘道。时信浅薄,莫知祈禀。建武元年,还反罽宾”同上,第2页。此段话引出两个问题:其一,净捡从智山受的是哪十戒。其二,比丘尼所受的具足戒是否为五百。

文中“十戒”出现两次,意义不同。“尼有十戒,得从大僧受”之“十戒”,指比丘尼在二部僧授具足戒时,比丘所授的戒。“捡即剃落,从和上受十戒”之“十戒”,笔者认为,指沙弥尼所受的“十戒”。首先,从时间上看,净捡从接触佛教到请智山授戒,只有两年时间,只能授沙弥尼戒。其次,从受具足戒的程序上看,必须要结戒坛和至少五位比丘僧参与并同意。

戒条《羯磨》[曹魏]昙谛译《羯磨》,从沙门法始处听法;建武元年(317)前,《大正藏》第22册,第1060页中。《沙弥尼戒经》[后汉]失译《沙弥尼戒经》,《大正藏》第24册,第937页上-下。《尼羯磨》[唐]怀素集《尼羯磨》,《大正藏》第22册,第541页上-中。《四分律》[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四分律》卷二十七,《大正藏》第22册,第756页中。1尽形寿不得杀生不得杀生尽形寿不杀生尽形寿不杀生2尽形寿不得盗不得盗窃尽形寿不得偷盗尽形寿不盗3尽形寿不得淫不得淫泆尽形寿不得淫尽形寿不淫4尽形寿不得妄语不得两舌恶言尽形寿不得妄语尽形寿不妄语5尽形寿不得饮酒不得饮酒、不得嗜酒、不得尝酒尽形寿不得饮酒尽形寿不饮酒6尽形寿不得着华鬘香油涂身不得持香华自熏饰衣被履缕,不得五色。不得以众宝自璎珞,不得着锦绣绫罗绮縠,不得绮视,当着粗服青黑木兰及泥洹里衣,低头而行尽形寿不得着华鬘香油涂身尽形寿不着华香璎珞7尽形寿不得歌舞倡伎不得坐金银高床绮绣锦被宝尽形寿不得歌舞、倡伎,及往观听尽形寿不歌舞、伎乐,不得往看8尽形寿不得高广大床上坐不得听歌舞音乐声拍手鼓节尽形寿不得高广大床上坐尽形寿不得高广大床上坐9尽形寿不得非时食食不失时尽形寿不得非时食尽形寿不非时食10尽形寿不得捉持生像金银宝物不得积聚珍宝。不得手取,不得教人取尽形寿不得捉持生像金银宝物尽形寿不得捉金银钱以上“十戒”内容基本相同,笔者认为,是净捡从智山所受。

另外,关于比丘尼“五百戒”的说法,有多部佛教经典提及,如下所示:经典内容1《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隋] 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卷一,《大正藏》第14册,第403页中。或复出家受持比丘二百五十戒。若比丘尼受持五百戒2《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唐] 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卷一,《大正藏》第14册,第407页上。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3《大智度论》[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一三,《大正藏》第25册,第161页下。若欲受具足戒,应二部僧中,用五衣钵盂。比丘尼为和上及教师,比丘为戒师,余如受戒法,略说则五百戒,广说则八万戒4《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出三藏记集》卷十一,《大正藏》第55册,第79页下。”和尚云:“尼戒大同细异,不得其法必不得授。僧纯于拘夷国时,该国比丘尼多是葱岭以东王侯妇女,为道远集斯寺,用法自整,大有检制。亦三月一易房或易寺出行,非大尼三人不行,多持五百戒5《沙弥尼戒经》[后汉]失译《沙弥尼戒经》,《大正藏》第24册,第937页下。沙弥尼已受十戒,原道思纯,能行是十事,五百戒自然具足;能备十戒之本,于泗水船上的戒坛从昙摩羯多受具足戒。净捡历时42年,其五百戒皆悉周满可逮,神通无所不达;沙弥尼如是能尊十戒,五百戒则为举矣;若能具十戒者,五百之戒自然普备6《孤独母女为王所纳出家悟道》《经律异相》卷二三,《大正藏》第53册,第128页上。帝释即下授与袈裟,自然着身发便堕地,授五百戒为比丘尼7《魏书》《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第2012页。妇入道者曰比丘尼,其诫至于五百,皆以阙由上表可知,唐朝以前,佛教内外对“五百戒”的提法较常见,直到释道宣指出:“尼总有三百四十八:第一篇有八,第二篇有十七,第三篇有二百八,第四篇有八,第五篇有一百及七灭诤,合有三百四十八戒,世人妄传五百戒者,非也。亦有经律尼戒五百,此但有总数,而无实名也。”[唐]释道宣《四分比丘尼抄》卷二,《续正藏》第40册,第738页下。也就是说“五百戒”只是大约的提法,其实“尼戒总有三百四十一,世人妄传五百戒者,非也。虽有经云尼戒五百,此但有数而无实名”[唐]玄恽《毗尼讨要》卷三,《续正藏》第44册,第402页下。唐栖复集《法华经玄赞要集》卷十三(《续正藏》第34册,第472页上)亦云:“比丘尼法说五百戒,正云三百四十八戒也。”。唐朝律师认为“五百戒”有数无条款,是世人妄传。

综之,唐朝以前翻译成中文的戒律译本中,没有对“五百戒”严格的限制。如果印度原本有五百戒,而未翻译具足的话,笔者认为,可以视为译者基于中国国情对印度戒律的第一次改革。二受戒的合法性考察

净捡受具足戒并非一帆风顺,晋咸康中(337-339)“沙门僧建于月支国得《僧祇尼羯磨》及戒本。升平元年(357)二月八日,洛阳请外国沙门昙摩羯多为立戒坛。晋沙门释道场,以《戒因缘经》为难,云其法不成。因浮舟于泗,捡等四人同坛止,从大僧以受具戒”《比丘尼传校注》,第2页。 。这段话的逻辑表明,历来被认为是第一个从比丘处受具足戒的比丘尼。她于西晋建兴中(315),升平二年,昙摩羯多于洛阳立戒坛,准备使用《僧祇尼羯磨》为比丘尼授具足戒,但被沙门释道场根据《戒因缘经》指出此次戒坛结戒不合法。于是戒坛被移往浮于泗水的船上,净捡等四人得从比丘处受具足戒。

笔者认为,这次授戒有三点应商榷之处:第一,《僧祇尼羯磨》及戒本是否时有。第二,以《戒因缘经》为难的可能性。其三,浮舟于泗实现船上授戒是否可行。其中,第一、二点讨论戒本合法性,第三点讨论船上受戒。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戒本的合法性

就第一点而言,沙门僧建于月支国得《僧祇尼羯磨》及戒本,历代佛教经目所不录,仅见于《比丘尼传》。

就第二点来说,《历代三宝记》记录:“《鼻奈耶经》一十卷(或云《戒因缘经》,沙门昙景笔受)”,为竺佛念建元年(343)后在长安译出[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八,《大正藏》第49册,第77页上。《大周刊定众经目录》:“《鼻奈耶律》一部十卷(一名《戒因缘经》)”,为“后秦竺佛念等于长安译。出《长房录》”[唐]明佺等《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十,《大正藏》第55册,第433页中。《开元释教录》:“《鼻奈耶律》十卷(一帙一名《戒因缘经》)”,为“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于苻秦代译”[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一三,《大正藏》第52册,第619页中。历代目录记载的《戒因缘经》建元年(365)后才译出,大致时间处于苻秦统治时期,时净捡已卒,不可能有比丘以此《戒因缘经》为据质疑戒坛的合法性。另一种可能性是,《戒因缘经》有另一版本,升平元年前已译出,但此经仅见于《比丘尼传》。

兼考升平二年前已译之戒律,有昙柯迦罗于“齐王芳嘉平二年(250)庚午,于洛阳白马寺出《僧祇戒心》且备朝夕,于是更集梵僧立羯磨受戒,东夏戒律始自乎此”。继《僧祇戒心》后,康僧铠“以嘉平四年壬申(252),于洛阳白马寺译《郁伽长者经》等三部”,并译“《四分杂羯磨一卷》(题云《昙无德律部杂羯磨》,以结戒场为首新附)”。另外,高贵乡公正元元年甲戌(254),沙门昙无谛(即昙谛)于洛阳白马寺译《昙无德羯磨》一部,此部羯磨以结大界为首《开元释教录》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486页下-487页上。宋朝志磐将《僧祇戒心》归于出自《四分律》,见《佛祖统纪》卷三十五(《大正藏》第49册,第332页上):“昙摩迦罗乃上书乞行受戒法,与安息国沙门昙谛同在洛,§§§第一节 中国比丘尼合法性的确立

——尼净捡受戒考

洛阳竹林寺的净捡,出昙无德部四分戒本,十人受戒羯磨法,沙门朱士行为受戒之始。”除了时间上的差异,《僧祇戒心》与《昙无德羯磨》可能是同一部律。以上三部律都属《四分律》现存《大正藏》中属为昙谛译的《羯磨》文,其中提到《十诵律》的相关内容,笔者认为,此篇存文文风似是后人附著,所以仍依经录将之归为《四分律》系统。系统,并在洛阳译出。另有“《四分律比丘尼戒本》二十一纸”、“《十诵律比丘尼戒本》二十六纸”为“前魏昙摩迦罗于许昌译”《大唐内典录》卷九,《大正藏》第55册,第324页中。

案《开元释教录》,归于后汉失译的尚有“《受十善戒经》一卷”、“《沙弥尼戒经》一卷”、“《菩萨受戒法经》一卷”、“《受菩萨戒次第十法》一卷”、“《菩萨忏悔法》一卷”、“《比丘诸禁律经》一卷”、“《摩诃僧祇律比丘要集》一卷”、“《沙弥十戒经》一卷”、“《比丘尼十戒经》一卷”及“《沙弥威仪比丘尼十戒经》”等等《开元释教录》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509页中。

有关比丘尼的戒律,据《出三藏记集》记载,有“竺法护出《比丘尼戒》一卷,今阙;释僧纯出《比丘尼大戒》一卷;释法颖撰《十诵比丘尼戒本》一卷;觅历所传《大比丘尼戒》一卷,是疑经,今阙。”此“一经四人出”《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藏》第55册,第14页下-15页上。法始对净捡说:“外国人云,尼有五百戒,便应是异,当为问和上。以此为依据,费长房认为,竺法护译有“《比丘尼戒》一卷 (《十诵》本或有经字,与昙摩持所出小异)”《历代三宝记》卷六,《大正藏》第49册,第64页下。并见于《大唐内典录》卷二,《大正藏》第55册,第235页下。释智升录:竺法护译“《比丘尼戒》一卷(佑云《比丘尼戒经》,出《十诵律》,与昙摩持所出少异,初出见《僧祐录》”;“《比丘尼戒》一卷,(祐云《比丘尼戒经》),出《十诵律》,与昙摩持所出少异,初出见《僧祐录》”《开元释教录》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96页下。进一步归纳为:“《比丘尼戒》一卷(或云《比丘尼戒经》),出《十诵律》)”为“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比丘尼大戒》一卷(亦云《十诵比丘尼戒》)”,为“苻秦西域沙门昙摩持共佛念等译(第二译)”;“《十诵比丘尼戒所出本末》一卷”,为“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第三译)”;“《长房录》云僧纯于拘夷国得梵本,佛念为译文繁。后竺法汰删改正之,见《宝唱录》。今疑佛念译者与昙摩持同是《尼戒》,所出何异而别存之”。此《尼戒》“前后三译其本并阙”《开元释教录》卷十五,《大正藏》第52册,第648页上-下。隋代佛经目录也记有“《比丘尼戒经》一卷,晋世竺法护译”;“《比丘尼大戒》一卷,从罽宾和上智山受十戒;升平元年(357),晋世沙门昙摩持译”;此“二律同本异译”[隋]法经《众经目录》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140页中。竺法护的译经地点,主要在长安。

上文提到的觅历是西域僧人帛尸梨密多罗的弟子。帛尸梨密多罗于“永嘉中,始到中国,值乱仍过江止建初寺,丞相王导一见而奇之”《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0册,第327页下。他“善持咒术,所向皆验。初江东未有咒法,密译出《孔雀王经》明诸神咒。又授弟子觅历高声梵呗,传响于今。晋咸康中卒”《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0册,第328页上。此“觅历所传《大比丘尼戒》一卷”,保存在《出三藏记集》“新集安公疑经录第二” 阙本中《出三藏记集》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38页下。《众经目录》:“《比丘尼戒本》一卷,尸梨蜜弟子觅历所传。”[隋]彦琮《众经目录》卷四,《大正藏》第55册,第175页上。依以上记录,觅历所传《比丘尼戒》应在咸康年(342)左右,主要在南朝流传。

另外,僧纯所出之《比丘尼大戒》,出自《十诵律》,也叫“《十诵比丘尼戒所出本末经》一卷(僧纯于拘夷国拘夷国是佛般涅槃的地点,其间比丘尼持五百戒。据《高僧法显传》录:“拘夷那竭城,城北双树间希连禅河边,世尊于此北首而般泥洹。自此东行十由延到毗舍离国。”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二(《大正藏》第25册,第66页中):“如佛般涅槃时。于俱夷那竭国萨罗双树间,北首卧将入涅槃。”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三五(《大正藏》第2册,第253页上):“一时,佛住俱夷那竭国,力士生处,坚固双树林中”,“尔时,世尊涅槃时至,告尊者阿难:汝为世尊于双树间敷绳床,北首,如来今日中夜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得本,佛念译《历代三宝记》卷八(《大正藏》第49册,第77页上-中):竺佛念于“前秦苻氏建元年初来入长安(366左右),时秘书郎赵正请僧伽跋澄及昙摩难提等出众经论,当世名僧莫能传译,众咸推念”。文烦,后竺法汰删改正之,见《宝唱录》) ”《历代三宝记》卷八,66岁得授受具足戒。 一“十戒”与“比丘尼五百戒”

晋建兴年间,《大正藏》第49册,第77页上。《开元释教录》卷二十五(《大正藏》第52册,第984页中-下)录:“僧纯拘夷国得十诵尼戒梵本”,“长房录云僧纯于拘夷国得梵本”。僧纯之戒本,另有记录为“《教授比丘尼二岁坛文》一卷(或无尼字),僧纯于龟兹国得梵本来,佛念译语,慧常笔受。见《宝唱录》”《开元释教录》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510页下。此外,另有“《比丘尼大戒本》一卷”,“晋简文帝世(371),律师释慧常共昙摩持、竺佛念等,于长安译。录乃不载。所出部若讨应多是《十诵》戒本”《历代三宝记》卷八,《大正藏》第49册,第75页中。据上文,笔者推论,此戒本系僧纯出本。再有,昙无兰太康六年(381)于杨都谢镇西寺集“《十诵比丘戒本》一卷,合僧纯、昙摩持、竺僧舒三家本以为此一卷,见宝唱录”《开元释教录》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504页上-中。综合考虑,笔者认为,长安地区和僧纯携归的尼戒属《十诵律》系统。

较有意思的是,僧纯本《十诵律尼戒本》与《戒因缘经》均为竺佛念所译。因为竺法护译《比丘尼戒》与僧纯本系同一原本异译,那么,《十诵律》尼戒系统流行于西晋末年至东晋时期的长安、洛阳等地。

关于净捡受戒所依戒本,五代时期释景霄又有一说:“检等四人,泛舟于泗,于法泰边,准《五分》。爱道初缘从一众,受大戒,仿大僧戒本,撰尼戒本。”[五代]释景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九,《续正藏》第48册,第237页中-下。他倾向于依《五分戒本》受戒。笔者认为,《五分律》一系,乃法显于412年携归后才系统集译,净捡等比丘尼所受之尼戒本,应属《十诵律》系统,与说一切有部的势力和传教相应。

2.船上受戒

受具足戒,是正式成为比丘尼最为关键的一步,净捡在此时受到比丘的为难。各律分别列举一些不能授比丘尼具足戒的条例(即十三难或十遮),笔者据早期流行使用的戒律戒本,统计如下表:表7-2禁止授与比丘尼戒情况条目比较表序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热门推荐
  • 无始天帝

    无始天帝

    【百万追订】仙路尽头谁为峰,一见无始道成空。
  • 大神对对碰

    大神对对碰

    #新书《花萝江湖日常》求支持么么哒!#每一个大神都是由小虾米进化而来的,就连战力榜第一的大神『宁宁静涵』也不能避俗。即使人家是‘情定胜天’开服来一直的第一,也无法掩饰她曾经是个小虾米的现实。当『宁宁静涵』已经成为大神后,一个『莫诉殇吟』的小号与之传出JQ。某人满意的看着满屏幕的聊天,瞬间觉得心情舒畅。嗯……你是大神是吧。那他就也努力成为大神,那不就配对了?!
  • 最强丹神

    最强丹神

    他是大陆天级最强炼丹师叶子锋,受人尊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奈一代天骄,死于非命!重生后,他成了叶府的超级废柴,受尽凌辱,绝美未婚妻也吵着上门退婚。两世为人,饱尝人情冷暖,事态炎凉!他日重回巅峰、问鼎天下之时,誓要将世界踩在脚下!重塑最强之名!
  • 江湖二世:人不热血枉少年

    江湖二世:人不热血枉少年

    带练级,送装备,打怪兽、虐boss,就连辅导员都心动来当我小弟。热血柔情逍遥寰宇,无数美女坐拥怀,看305宿舍的潇洒小哥们在网游如何开创一片天地,打造一个传奇世界!
  • 半欢半爱

    半欢半爱

    醉纸迷津的都市,霓虹灯里的夜场,她从没想过她心中的守护男神竟是拉皮条的。她更没有想过她深深爱着的男人竟是别人孩子的爸。究竟是怎样的仇恨让她东躲西藏,只为那一瞬间的快感?冰冷、仇恨、鲜血……让她人迷失的方向。
  • 电话销售的100个细节

    电话销售的100个细节

    本书总结了数十位金牌销售人员的方法与经验,以电话销售场景与案例的形式将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需要掌握的方法一一展现。内容涉及开始打电话的准备工作、应对拒绝、开发新客户等细节,旨在为读者提供抓住客户心理、获得客户认同、最终打动客户成交的实战宝典。
  • 邪萌逆袭:烈焰魔君别过来

    邪萌逆袭:烈焰魔君别过来

    司空魔火抓着手中一页留言唇角微扬,冷冷一呵。“熟不透的小白狼,我看你能逃多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盛世狂女

    重生之盛世狂女

    她是凤凰王朝第一美人,被亲妹妹毒死后穿越到现在大陆的十岁少女身上,从此代替这个无助的少女撑起了一个家.商界,无人不知乔易小姐,十六岁的年纪,她跺一跺脚就能影响欧洲经济,所到之处飓风不断.黑道,她是人人敬畏的神秘领袖,她要杀的人没有人敢包庇,她要救的人没人敢杀,她的话就是圣旨.政界,国家领袖都要给她几分薄面,她是大陆上第一个拥有自己军事力量的人物.她很低调,可是很多事情却逼得她高调!少林武僧追着她要失传的武功秘籍,城市猎人说她是妖怪,非要向她索命,英俊潇洒的少年将军把她当作十六岁的高一少女逼她下嫁.各式各样的完美‘老男人’出现在十六岁的她面前,被神秘的她所吸引,最终会选择谁?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谁才配得上我们优秀的女主.本文为女强文,少女从十岁开始建立自己的帝国.美男多多.推荐自己的文:《冰火总裁的小妻子》第一次见面,是妹妹带她到家里玩,当看见她的那一刹那他便知道自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小女孩!为了得到她,守在她身边一直等她长大!用尽各种手段赶走她身边的男孩子,毕竟他们年纪相差太远,他不得不.第一次见面,她觉得那个哥哥看她的眼神好奇怪,总让她打心底里不舒服!后来她后悔了,如果有重来的一天,她绝对不会去乔意家里玩!绝对不会.乔意生日派对的那天,她没有喝酒却被“醉”了!被人送到了他房中.那一夜的过程被他一一录下,成为他掌控她的软肋!他掌控着父母的生杀大权,逼她在红本上签字打手印!他逼她在初恋面前完成了隆重而豪华的婚礼.1、唯依:15岁中学生,聪明善良,父亲是商人,母亲是大学教授。本是花季雨季的年纪,却因为一个“老男人”不依不饶的纠缠生活在痛苦的边缘。2、乔御焰:30岁,乔氏控股总裁,拥有亿万身家的黄金单身汉,在商场上他是震摄四方的霸者。却偏偏一眼便爱上了小自己15岁的妹妹的同学!为了得到她,从此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3、白泽宇:19岁,女主的邻家哥哥,她的初恋!从小对她呵护有佳,看着她一点一点的长大,慢慢变成少女。终于可以向她表白的时候却发现她早已被另一个霸道的男人掌控着!4、乔意:男主的妹妹,16岁,因为她,两人才会相遇!东窗事发的那一天她想救唯依脱离哥哥的掌控,不得不求助于哥哥的学弟,却令自己陷入另一滩淤泥之中!被那个来自英国的男人以此要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