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29

第29章 专案研究(2)

其中,泗是自然界中的水界,舟是船界,都属于受具足戒时结的小界。

关于结界,《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云:“若自然界,则四分:聚落、兰若、道行、水界。”“言水界者,此律所明船上作法,以有力人若水若沙掷所及处。”[唐]爱同录《弥沙塞羯磨本》,第1049页中。《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刘宋] 釋僧璩撰《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大正藏》第22册,第214页中。“水界者,《五分》云:水中自然界者,若在水中行,众中有力人水洒及处。《善见》云:若掷水若散沙,已外比丘不妨,取水常流处,深浅皆得作自然。第498页下。潮水不得,若船上布萨,应下矴,不得系着岸及水中树根,谓与陆地界相连,若水中石木树等悉是水界,谓离陆地者。”[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大正藏》第40册,第7页中。对于结水界的合法性,各律所释存在差别:《善见律毗婆沙》指出“江界相者,若好王治化,五日一雨,此雨江水不得作界相。若四月日不雨,常流不断,水深二尺,得作界相。水界相者,若自然池水,得作界相。若通水入田,或堈盛水,悉不得作界相。” 或者说“掷水界者,是船界”。“若人言布施掷水界者,入掷水界内得。”《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七,《大正藏》第24册,第793页上-794页下。《佛说目连五百问戒律中轻重事经释》录“问:‘结界得通流水池水结否?’答:‘一切亭水尽得,分流不得,以不知齐畔故。’释:言僧结界近于水时,可得通于流水,池水结界否?佛言:一切亭止之水,尽皆得结。故白一羯磨云:‘佛言:若诸河间有桥梁者,得结界。异此便非故。若分潮流之水,通水入田,若王治化五日一雨,江水皆不得。是以不知齐畔故。’”[明]永海述《佛说目连五百问戒律中轻重事经释》,《续正藏》第44册,第913页下。水界的合法性取决于水是否流动、水是否入田以及当时帝王的统治状况。但在江河水结水界时,在水上结船戒是合法的。

关于结小界的情形,《四分律》记载:时有欲受戒者至界外,六群比丘往遮受戒。诸比丘以此因缘往白佛。佛言:“汝等善听,自今已去,不同意未出界,第1067页上。《昙无德部杂羯磨》[曹魏]康僧铠译《昙无德律部杂羯磨》,在界外疾疾一处,集结小界,作白二羯磨已授戒。”众中当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僧集一处结小界,若僧时到僧忍听结小界。”白如是:“大德僧听,今此僧一处集结小界,谁诸长老忍僧一处集结小界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结小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若不同意者,在界外遮不成遮。”[姚秦]佛陀耶舍《四分律》卷三四,《大正藏》第22册,第811页上。也就是说,如果能在界外结小界,小界中的僧人没有反对意见,结果即为合法。正如宋朝惟显引《五分律》录结小界授戒一事:“复有诸比丘,于界内作别众授戒,以是白佛。佛言:‘应出界外,白二羯磨作小界授戒。’”[东晋]佛陀什、竺道生译《五分律》卷十六,《大正藏》第22册,第111页下。一般来说,可立三种小界:“一、难事受戒小界,二、难事自恣小界,三、难事说戒小界。”[宋]惟显编《律宗新学名句》卷一,《续正藏》第59册,第673页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总结为“《萨婆多》云:尼结界者,唯得方一拘卢舍也,必有难缘,可用僧祇二由旬内,随意结取。二明戒场者,《律》云:以僧中数有四人,众起乃至二十人众起,令僧疲极,佛听结之,不言大小。《善见》云:戒场极小容二十一人,减则不听,余如后结。三明小界者,此并因难事,恐废法事,佛随前缘,故开结之,并无正量。随人坐处,即为界相,一为受戒开结小界。”[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第1064页下。《四分比丘尼羯磨法》[刘宋]求那跋摩译《四分比丘尼羯磨法》,《大正藏》第40册,第14页下。综之,佛陀时代结小界的起因是比丘受戒遇遮。其后,在佛教僧团发展中出现三种可结小界的状况:一、受戒时;二、自恣时;三、说戒时。净捡一例结小界正是为了受具足戒。

受戒合法性遭质疑而于船上受戒并非孤例,刘宋时期僧伽跋摩于南林寺立戒坛时,祇洹寺慧义就提出疑问:至元嘉十一年,有僧伽跋摩者,时号三藏法师,与前三藏这里指求那跋摩。同至杨都,为诸僧尼等,于南林寺坛重受具戒。于时祇桓(洹)寺僧慧照等五十人,影福寺尼慧果等三百二十三人,同从重受。有慧义法师,禀性刚烈不耐喧黩,谓三藏曰:“大法东流,传道非一,先贤胜哲,共有常规,岂独改异,何穆众望?”答曰:“五部之异,自此常理,相与弃俗,本为弘法。1犯边罪犯边罪曾作比丘尼非女2犯净行比丘犯净行比丘贼心受戒非人3贼心受戒贼心受戒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畜生4破内外道破内外道非人不能女5黄门黄门畜生婢6杀父、杀母、杀真人阿罗汉杀父、杀母、杀真人阿罗汉二根客作7破僧破僧婢买得8恶心出佛身血恶心出佛身血年岁不满二十破得9非人非人五衣钵不具足兵妇10畜生畜生父母夫主不听吏妇11二根二根负人债犯官事12无和上尼无和上尼无和上尼无和上尼13有女人诸病有病:癞、白癞、干痟、癫狂、二根、二道合道、小大小便常漏有女人诸病:癞、痈疽、白癞、干痟、癫狂病有以下女人病:癞病、痈疽病、销尽病、癫狂病长病、热病14五衣钵不具足未学戒生理特征不正常15父母夫主不听学戒未清净父母夫主不听16负债非女五衣钵不具足17婢恒月水或非无月忌18不是女人负他物19年岁不满二十按上表,笔者认为,净捡受具足戒时所受之难,可能是“无和上尼”,但考虑到文中对“浮舟于泗”的强调,最合理的解释是影响了当时戒坛的僧众合和,使受戒程序不合法。法必可传,何忤众情。”又问曰:“夫戒非可见之色也,顷见重受戒者,或依旧腊次,或从后受为始,进退之间足致深疑。”答曰:“人有二种,故不一类。若年岁不满,胎月未充,则依今受为初。若先年已满,便入得戒之位,但疑先受,有中下心,理须更求增胜,而重受戒,即依本腊而永定也。”又问:“自誓不杀,身口已满,有何不尽,更重受耶?”答曰:“戒有九品,下为上因,至于求者,心有优劣。所托缘起,亦自不同,别受重发,有何障碍!五戒十戒,《大正藏》第22册,生亦各异,乃至道定律仪,并防身口,不同心业,有一无二也。如是云云。”又问:“三藏(求那跋摩)昔存之日,布萨僧事常在寺内,及论受戒,何为独出邑外等。咸是善法,何以异耶?”答:“诸部律制,互有通塞,唯受戒法重,不同余事。以余法不成,唯得小罪,罪可忏悔。夫绍隆佛种,用消信施,以戒为本,若不成就,非出家人。障累之源,断灭大法,故异余者。”于是慧义欣然无言。遂令弟子慧基等渡蔡州岸于船上受戒。[唐]道宣《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大正藏》第45册,第813页中。此事并录于《高僧传》卷三《僧伽跋摩》传,下文有详细论述,兹不赘。登船受戒的慧基,是刘宋朝佛教界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慧基“年满二十度蔡州受戒,跋摩谓基曰:汝当道王江东,不须久留京邑”《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大正藏》第50册,第379页上。果然,元徽后,慧基“乃敕为僧主,掌任十城,盖东土僧正之始也”《高僧传》卷八,《大正藏》第50册,第379页中。《大宋僧史略》亦云:“南朝慧基姓偶,钱塘人,依求那三藏于蔡州受戒。后化行越土,寻敕为僧主,掌任十城,东土僧主之始也。”《大宋僧史略》卷二,《大正藏》第54册,第243页上。笔者认为,赞宁所录将“僧伽跋摩”误写为“求那跋摩”,因为兼考慧基齐建武三年(496)时85岁,元嘉八年(431)求那跋摩卒时尚不满20,《大正藏》第22册,故应受戒于僧伽跋摩。

上段僧伽跋摩与慧义的对话,行文讨论重受戒的可行性,反映持戒受戒依本守旧与依情变通间的对话祇洹寺用《僧祇律》,慧义就“踞食”习惯是否要更改与时人有对话,记录于《弘明集》。笔者认为,慧义代表守旧方。文末交待慧基于船上受戒一事,说明于船上受戒是结界中有僧不和合时,使界戒坛合法、受戒有效的方式。三净捡何以是中国第一个比丘尼

前文考察了船上结界受戒的合法性,但净捡为何到泗水结界,仍存疑问。慧基登船受戒,就近于蔡州岸,而泗水距洛阳较远,净捡不就近而就远至泗水,实令笔者感到疑惑。

净捡籍属彭城,彭城与寿春、广陵同属今苏皖北部,位于沂、沭、泗诸水下游。泗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条水系,案《水经注》:“泗水出鲁卞县北山”,“自卞而会于洙水,西南流径鲁县”,“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泗水自城北南径鲁城西南合沂水”。后泗水南下“南径高平山,南径高平县故城西”,“泗水又东径郗鉴所筑城北又东径湖陵城东南”,“泗水又左会萧梁水”,“又东过沛县”,“东北流径定陶县南,又东径山阳郡县” 而后东流。泗水“东南流径广戚县故城南”,“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再“又东南径淮阳城北”,“又东南径魏阳城北”,“又东径角城北”,“而东南流注于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417-426页。(以下所引版本同)。所经之地众多。

泗水与中国文化传承关系密切。第一,案《汉书》:“周赧王卒,九鼎入于秦。或曰,周显王之四十二年,宋大丘社亡,而鼎沦没于泗水彭城下”[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001页。位于泗水沿岸的彭城是周朝之鼎最后出现之地。第二,“王隐《地道记》咸言葬孔子于鲁城北泗水上,今泗水南有夫子冢”《水经注》,号《羯磨》[曹魏]昙谛译《羯磨》,第417-418页。泗水沿岸又是孔子的埋骨地。第三,《水经注》言:“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按)龙华园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陆东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同上,第418-426页。泗水又连接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佛教文化。所以,净捡浮舟于泗水受戒,有其特定文化意义。泗水沿岸即是净捡家乡,也是联系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纽带。浮舟于泗,为使受戒程序合法化。

再就净捡授受戒情况来看:首先,净捡受戒师包括法始、罽宾比丘智山、外国比丘昙摩羯多。其中智山得到佛图澄的肯定,大有恨不相逢之感。其次,净捡与佛图澄有联系,从佛图澄受戒的比丘尼安令首师从净捡。安令首的同门道安、释僧朗、竺法汰等人在中国佛教史上尤为重要。释僧朗对东晋与五胡的帝王均有影响见《晋天子司马昌明与僧朗书》、《苻坚与僧朗书》、《慕容垂与僧朗书》,《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大正藏》第52册,第322页上-中。,东晋孝武帝、苻坚、慕容垂等都对僧朗表示敬意并给予供养。道安往西北影响襄阳、江陵、庐山一带中国佛教的发展,开创中国僧团管理模式,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口号,使中国佛教在王权支持下顺利发展。竺法汰往东南,远行江东住瓦官寺,得到东晋简文帝推崇,对南朝佛教影响深远。

或正是考虑到法汰的师承与影响,唐朝僧人大觉谈到竺法汰为晋朝比丘尼受戒,为中土比丘尼第一次受戒时说:亦约大僧一众,为尼受戒也,即是东晋之日……汰法师即至江宁,仍依《五分》初缘,立大僧一众,为尼受戒。于时律本未至,未有尼戒本,汰法师因约附大僧戒本中,出尼戒本。时诸大德,咸所不许,云戒是佛制,自佛之外,声闻菩萨,皆不得制,汝今出之,应当是佛。后律本既至,果然符同,唯一二处少异,《大正藏》第22册,故知汰非凡器也。又详云:魏时尼众已受具竟,一如前说(云云)。又案《南山尼注戒心》序云:尼初一众受缘者,昔东晋简文帝太元中,金陵瓦官寺沙门竺法汰者,道安之同学也。生知敏亮,独擅时美,为律部未具,行仪难准。遂那约大僧诸戒,并依随律等经,撰尼戒本。在世传用,又以尼众数阙,本法无施,便同爱道缘制,但从僧受。于时化行江表,流统魏秦,斯则尼戒之初,本被于世。至晋江宁咸康中,有僧纯比丘者,发愤西游,远观中城,于拘夷那国得尼戒本,寄还渭滨,名德翻之,用为正轨。比汰所出,厥旨悬同。时人雅叹,益相推伏,初汰公开尼一众受戒,而无正法可凭。至宋元嘉之初,求那方始印定,比丘尼初受。《四分律行事抄批》卷七,《续正藏》第42册,第798页中-799页上。考其说辞,则有疑惑。上文已录,僧纯本尼戒,后经竺法汰删定,但其律乃《十诵》系,非《五分》系。《五分律》系统传入中国,得力于东晋法显往西域取经之行《高僧法显传》(《大正藏》第52册,第865页下):“法显住此国(狮子国)二年,更求得《弥沙塞律》藏本,得《长阿含》、《杂阿含》,复得一部杂藏,此悉汉土所无者。”,法显回中土,412年于龙光寺译《五分律》,其时竺法汰已卒。

综之,《大正藏》第23册,虽就比丘尼戒本翻译情况分析,竺法护时代或已有女性从比丘处受比丘尼戒,但结合各项指标综合考虑,净捡当之无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丘尼。

§§§第二节 东晋比丘尼与士族的交往

——以简静寺支妙音为例

一、支妙音与士族

东晋简静寺的支妙音,无疑是史上最具有权势的比丘尼,她的社会地位,当时许多比丘也不能及。释宝唱将支妙音形容为“博学内外,善为文章”,“雅才有致,籍甚有声”。如此品格,符合魏晋品藻标准,因而可以进入士族交往圈,也可能她本人就是士族。

围绕支妙音,铺开一卷士族名谱:首先,简静寺是司马道子太元十年(385)为支妙音所立;其次,东晋孝武帝与之交好,曾就荆州刺史职缺之事与支妙音有问答;再者,陈郡袁氏与支妙音有联系,袁悦之也就荆州刺史空缺一事请教支妙音;还有,当时的太子母陈淑媛,与支妙音有来往;名士中桓玄、殷仲堪、王恭、王雅、王国宝、孟等等也记录在简静寺的社会交往圈中。上述诸名,在东晋史上名噪一时。也正是由于支妙音交游于上层社会,因而“富倾都邑,贵贱宗事,门有车马日百余两(乘)”《比丘尼传校注》,第36页。

支妙音的师承,无记录可以考证,就其冠以支姓来说,受戒师为支姓僧人,传月氏国法脉。东晋时期,最为著名的支姓僧人是支道林。支道林也与东晋上层士族交好,因为他的影响,著名的权臣郗超改道归佛。支道林死后“郗超为之序传,袁宏为之铭赞,周昙宝为之作诔。孙绰《道贤论》以遁方向子期。论云:‘支遁、向秀雅尚庄老,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又《喻道论》云:‘支道林者,识清体顺,而不对于物,玄道冲济与神情同任,此远流之所以归宗,悠悠者所以未悟也。’后高士戴逵行经遁墓,乃叹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繁。冀神理绵绵不与气运俱尽耳。’”《高僧传》卷四,《大正藏》第50册,第349页下。从支道林及支妙音传播佛教的途径方式来看,东晋佛教主要在上流社会传播,以义理清谈见长。二支妙音参与的东晋党争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热门推荐
  • 寓言·静思语

    寓言·静思语

    本书收录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103篇经典寓言。作者以简明质朴的文字 风格,阐释人性致密的纹理,独具匠心地描绘出经典寓言的不朽内涵。让你 感受到那穿越时空的文学魅力,发现那永远鲜活的人生智慧。
  • 恶夫恰妻

    恶夫恰妻

    第一部恶夫恰妻(已完结)指腹为婚?亏老妈想得出来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奉行这个对方是黑道额你不是把你女儿往火坑里推吗抗议无效?老妈你也太专制了吧就算我老被人炒鱿鱼也用不着用这招来激励我上进吧不是玩笑,立马登记而且对像还是那个没品男上次要不是他把我丢在马路上我会被人炒鱿鱼不行,我要逃婚这两个没良心的竟然惧于老妈的淫威把我拐骗到婚礼现场这笔帐我先记着你看看这一大票女的全是来找我理论的可见这个男人有多花心老妈,为了女儿的幸福咱们毁婚吧不行,要我好自为之我不要啦推荐好友懒忽忽文文:穿越旅行团http://m.pgsk.com/MMWeb/m.pgsk.com来到陌生的世界,开始新的探索旅程,她是史上最倒霉的反穿者。什么?组织团队穿回我的故乡......总结:时代的流行,反穿、穿越人士刷的一大票。-------------------------吼一声:有点雷推荐好友茶茶文文:叫你勾引我
  • 湛蓝徽章

    湛蓝徽章

    【2017新书《道门入侵》已上传!!!一个道士伪装成魔法师,入侵异界的故事。扫荡人间,踏平神国】魔法师的存在,是为了洞悉这个世界的真实。萨林·梅塔特林,一个普通的魔法师,最初,他只是想改变自己的一点命运。
  • 校草太坏太冷酷

    校草太坏太冷酷

    慕存熙,秦淼淼青梅竹马,相亲相爱,因为种种误会种种原因产生了分歧,最后又因相恋相思解除误会,走在了一起。
  • 连香襟:卿尽我心

    连香襟:卿尽我心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前世今生,她只想安稳度日,怎料世事总缠身。瞒天过海,手腕心计,甚至配合他人设计自己,都只为有朝一日跳出围墙,改名换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看现代世家女子如何想方设法摆脱古代闺家身份,却成就传奇一生。    
  • 香色满园:农妇要翻天

    香色满园:农妇要翻天

    摸个香炉都能玩穿越,身份农妇,未婚,还带娃!从单身贵族一下成为有娃人士,苏青媚表示太有挑战力了!日子清减,受尽白眼,爹不疼,娘不爱,兄嫂不亲,姐妹不宁!苏青媚嘴角直抽仰天长啸:这是人过的日子么?所以苏青媚为自己立下人生第一目标——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哦哦哦,应该是——种田养家,开铺子,闲来调香钓凯子,红红火火过日子!可是这是谁家的倒霉孩子,农妇还搞升级?莫名奇妙变逃奴,逃奴的主子是鸭霸,硬塞个令牌说:女人!不听话是要受惩罚的,比如捏断脖子啥的!无辜受累成逃妻,逃妻的男人是变态,扣个玉镯子说:我会用一百种一千种的法子来告诉你,哪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最舒服!被偷心的男人是流氓,压着她的身子说:那天你强上了本公子就跑了,现在闺女都这么大了,你还不承认?某女想,长得这么俊,被强上似乎也不是不可能?“要是想不起来,本公子再让你强一遍!”某男无声无息的靠近,吐气如兰,“不,天天让你强!嗯?”某女还在想她这小胳膊小腿真能强得了他?天亮后,某女扶着差点被压断的腰欲哭无泪:流氓咱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某男从背后拥住她:娘子!有家室的女人可不能再看其它男人,会长针眼的。某女:……推荐某漪精品完结文《农家药膳师》:本以为命丧车祸魂归西天的江云漪眼睛一闭一睁,穿越了!颤颤巍巍的茅草房,家徒四壁的农家院,面黄肌瘦的俩弟妹。亲娘亡故,亲爹无能,爷爷不疼,奶奶厌恶。心怀不轨的极品亲戚还肖想着那二亩薄田,三间破草房,把她弟妹卖了换成粮。————————江云漪怒从心起!第一药膳师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调养弟妹身子,扶持无能亲爹,整治极品亲戚。店铺遍地开,银子滚滚来,美男脱光来,某女惊吓。
  • 大皇后

    大皇后

    “大、小皇后?”闻言,纳兰砚抬眸看了一眼坐在她对面的男子,嘴角是一抹细微的笑。从来她都只听说过东、西宫太后,至于这大、小皇后,她还是头一次听。这男人,果真是······“一切但凭皇上做主,臣妾无异意。”低眉,话里诚恳,她将自己的的万般情绪都掩埋在那一弯浅眸之下。其实,在这个宫里,谁人不知,哪人不晓,她纳兰砚只是个挂名皇后,至于是大皇后还是小皇后,又有什么关系呢。“皇后你已为后三年后,不管是在资质上还是在阅历上都胜迎妗一筹,所以这大皇后之位还是由皇后你担任吧。”“臣妾遵旨。”君无戏言,就这样,她成了这沧寒国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大皇后。而她纳兰砚,也开始了她既传奇又心酸的一生。“寒沧笑,没有想到吧?”可是谁又曾想到,她想要的,从来都不是这皇后跟大皇后之位!注:这是一个关于被爱人背叛、被朋友伤害、被亲人抛弃的女子的复仇故事,本文斗女,但更斗男,虐身但更虐心,希望亲亲们能喜欢。内附详细简介!
  • 独爱残疾夫君

    独爱残疾夫君

    王燕:现代著名外科医生,26岁,因意外穿到历史上不存在的时空长得美丽贤惠,实则外柔内刚一旦认定的事,绝不更改袁志轩:大安王朝的挂名将军,27岁,五年前为救当今皇帝受重伤下身瘫痪他曾经脾气暴臊,但现在温和得没有脾气——因为脾气已经发光了他曾经自信狂枉,但现在自卑自怜——因为曾经是王朝最年轻的护国大将军,现在却是一个残疾他无欲无求——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值得要的片段一:床上,躺着一个英俊无比的男人,旁边站着一个小巧美丽的女人,正在努力的扒他的——裤子“姑娘,你在干什么?男女受授不清,万万不可…啊,快住手。”小巧美丽的女人充耳不闻,依然努力的做自己的事,她是医生,在她的眼里,所有的男女老少不分美丑,都是由水,蛋白质,细胞,骨骼等组成的片段二:“姑娘,你这个样子,若是让别人看见,会说闲话的。”英俊无比的男人一脸纠结的看着正认真检查自己双腿的女人,俊脸通红,他从来没有与女子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过“你是不是害羞?”半响,检查结束的女人看着满脸通红的男人问着“…”“要是你怕娶不到老婆,没关系,我嫁你。”片段三:“我要嫁给你。”“我怕你后悔,我是个残疾。”“我就喜欢残疾。”“…”片段四:“我这个样子,没法跟你洞房。”“没关系,我有办法。”“…”新文推荐:妹妹篇:《闪来的军婚》冷淼淼坐在咖啡厅里,突然听到身后有声音:“…请问,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我会一直在部队当军人。”“这样啊…那我们可能不太合适。”从小对解放军叔叔有崇拜情节的淼淼立刻不平,转过身去:“…为什么不合适,你知道我想嫁军人还嫁不到呢…”“小姐贵姓?”“免贵姓冷。”“结婚了吗?”“没。”“那我们结婚吧。”“…成…”姐姐篇:《被阴的婚姻》:沈皓家的房门被敲开,一个女人提着行李手拿红本,对他一笑,“你好,我叫冷香香,从法律上来说,是你的妻子。”冷香香的愿望是做个流浪的人,可惜她这一伟大的愿望未得到父母的支持,对于女儿过于超前的思想,冷父冷母怕哪天女儿突然就给他们带一非黄毛女婿回家,决定先下手为强,自己物色女婿。NO.1“女儿啊,恭喜你结婚啊!”“谢谢妈…等等,结婚,我为什么不知道?”“…”NO.2“女儿啊,这是你的结婚证和你老公家的地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现在就去你老公家啊,祝你好运!”
  • 腹黑狂妃别再跑

    腹黑狂妃别再跑

    当腹黑遇上妖孽,你们说是腹黑坑了妖孽,还是妖孽吃了腹黑?她,杀手出身,穿越后摇身一变成沧雄国风家小少爷,传说极其绔纨,极其风流,只知道吃喝玩乐,却没有人知道‘他’本是女儿身。他,霸道强势,高深莫测,妖孽如他,一次意外相遇,他和‘他’斗上了。风起云涌,七雄争霸,谁才是谁身边的终极伴侣?【女主女扮男装,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骷髅夜都市第一季

    骷髅夜都市第一季

    一桩桩离奇的惨案,一缕缕游荡的怨灵!神秘的夜行者究竟为何诡异重重?连续发生的灵异案件与冥界是否又有莫大关联?阎王叫人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化身为牵魂使者的梦轩郎,如何面对阴阳两界的爱恨情仇?恩怨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