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13

第13章 寺院与僧团基本情况统计(3)

案《比丘尼传》:“(元嘉)十年正月十五日又复去失,田中作人见其随风飘荡上天。(法缘)父母忧之,祀神求福。既而经月乃返,返已出家,披著法服,持发而归。自说见佛及比丘尼……缘等还家,即毁神座,缮立精庐,昼夜讲诵。”《比丘尼传校注》,第118页。据此,东官精舍立于元嘉十年(433)。35.广陵广陵寺

案《法苑珠林》:“宋尼释昙辉……元嘉十九年(442),临川康王(刘义庆)延致广陵寺。”《法苑珠林》卷二十二,《大正藏》第53册,第453页上-中。

36.建康小建安寺、瞿昙寺

案《四分律行事抄批》:元嘉十一年(434),南林寺戒坛上,僧伽跋摩“次为小建安寺尼孔明及僧敬、法茂、法盛姉妹等受。次为瞿昙寺法明、法遵等受”[唐]大觉《四分律行事抄批》卷七,《续正藏》第42册,第798页中-799页上。小建安寺与瞿昙寺诸录未有提及,仅此记录。

37.建康南晋陵寺

案《比丘尼传》,原何后寺尼释令玉为宋邵陵王“大相钦敬,请为南晋陵寺主,固让不当。王不能屈,以启元徽。元徽再敕,事不获免。在任积年,不矜而庄,不厉而威”《比丘尼传校注》,第201页。邵陵王在萧梁时期有两位:一位是宋邵陵王刘友,另一位梁邵陵王萧纶。据王孺童考证,以上两位邵陵王都可能未建南晋林寺。笔者认为,或是后人托以邵陵王之名所建。据此,南晋陵寺立于刘宋时期。

这一时期尼寺发展及统计侧重均以建康为主,向全国辐射,兼顾广泛性与代表性。

从新建尼寺修建方式来看,7所新建,3所为旧宅,29所不详,说明按照当时社会环境,新建与舍宅仍为建立尼寺的主要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无须言明。

从建寺出资者来看,仍以皇室、世家布施为主,也有比丘尼主动募资修建,但没有社会普通民众建寺之例。

从寺院塔、像情况来看,有4所尼寺明确记录有塔,虽然比例不高,但考虑延续东晋时期寺院风格,塔仍是寺院的主要部分。三南齐新建尼寺统计

1.建康某寺

案《比丘尼传》:僧敬尼于宋明帝泰始年间住建康崇圣寺,其后,“丹阳乐遵为敬舍宅立寺,后迁居之。”未详寺名,以某寺代之。

2.盐官盐官在浙江海宁,离钱塘较近。齐明寺

案《比丘尼传》:“齐建元四年(僧猛)母病,乃舍东宅为寺,名曰齐明。”故齐明寺立于齐建元四年(482)。

3.建康华严寺

《比丘尼传》录有“华严寺妙智尼”条,但未详年代及立者。因妙智尼亡于南齐建武二年,故将华严寺归入南齐立寺《比丘尼传》录:妙智尼“建武二年卒,葬于定林寺”。笔者认为,虽然妙智葬于定林寺,但定林寺多是僧居。《高僧传》卷二录“(沮渠安阳)于钟山定林寺出《佛父般尼洹经》一卷”。《高僧传》卷八录:“以(僧)柔耆素有闻,故征书岁及。文宣诸王再三招请,乃更出京师,止于定林寺,躬为元匠。四远钦服,人神赞美,文慧、文宣,并伏膺入室。”齐竟陵文宣王曾将有德高僧共葬于钟山,妙智尼应已入选其中,所以葬于定林寺。 《南朝寺考》:“ 华严寺,亦未详其所在。梁时有长爪禅师为谢贞说法焉。” 《金陵梵刹志》卷二三:“ 华严寺,在负郭小安德门外南城地,北去聚宝门五里所,距能仁寺三里。寺系古迹,久废。”《比丘尼传校注》,第131页。

4.建康禅基寺

案《比丘尼传》:僧盖“齐永明中(482-493),移止禅基寺,欲广弘观道,道俗谘访,更成纷动,乃别立禅房于寺之左”同上,第138页。

5.建康法音寺

案《比丘尼传》:“(昙简)以齐建元四年(482)立法音精舍” ,“时有慧明法师,深爱寂静,本住道林寺。永明时,为文惠帝竟陵文宣王之所修饰。僧多义学,累讲经论,去来諠动明欲去之,简以寺为施因移白山”同上,第145页。文中提及的白山在建康附近。法音寺后改为僧寺。

6.建康福田寺

案《比丘尼传》:“王(豫章王萧嶷)要(慧绪)共还都,为起精舍,在第东田之东,名曰福田寺。”《比丘尼传校注》,第149页。

7.建康集善寺

案《比丘尼传》:“永明九年,(慧绪)自称忽忽苦病,亦无正恶,唯不复肯食,颜貌憔悴苦求还寺。还寺即平愈。旬日中辄复请入,入转如前,咸不知所以。俄而王(豫章王萧嶷)薨,祸故相续,武皇帝以东田郊迥更起集善寺。”《南史》:“嶷薨后,第库无见钱,武帝敕货杂物服饰数百万,起集善寺,月给第见钱百万,至上崩乃省。”《南史》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二·萧嶷》,第710页。综之,集善寺立于南齐时期,为齐武帝所供养。

8.陈留齐兴精舍(齐明寺)

案《比丘尼传》:“齐永明五年(487),陈留阮俭笃信士也,舍所居宅立齐兴精舍(德)乐(尼为)纲纪。”《释氏六贴》:“齐永明五年,陈留阮俭舍宅为寺,名齐明。”《比丘尼传校注》,第160-163页。齐兴精舍与齐明寺指同一尼寺。

9.剡竹园精舍

案《比丘尼传》:“剡又有僧茂尼,本姓王,彭城人也。节食单蔬,勤苦为业,用其亲用其遗,起竹园精舍焉。”同上,第160页。《释氏六贴》:“僧茂尼,本姓王,彭城人。节食单蔬,勤苦为业,用其亲用其遗起竹园寺也。”同上,第163页。立寺时间不详,因僧茂为南齐比丘尼,笔者将竹园寺归于南齐时建。10.蜀寺三所

案《比丘尼传》“成都长乐寺昙晖尼传”,昙晖于元嘉十九年出行,而后还乡,立三寺,卒于天监三年,此三寺应立于宋、齐、梁均有可能,立于南齐更为合理。

11.建康顶山寺

案《比丘尼传》:“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善相推敬(道贵),为造顶山寺以聚禅众。”《比丘尼传校注》,第211页。顶山寺建立于南齐时期。

12.建康乐林寺

案《广弘明集》:“维齐永明四年,岁次丙寅,秋八月己未,朔二日庚申,第三皇孙所生陈夫人,含微宅理炳慧临空,结言宝住腾心净觉,敬因乐林寺主比丘尼释宝愿,造绣无量寿尊像一躯。”《绣像题赞》,《广弘明集》卷十六,《大正藏》第52册,第212页中。除此之外,别无记录。笔者将乐林寺归于南齐新建。

13.番禺毗耶离精舍

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齐建元中,番禺毗耶离精舍旧有扶南国石像,莫知其始,形甚异常,七八十人乃能胜致。此寺草茨遇火延及,屋在下风烟焰已接,尼众十余相顾无计。”《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18页下-419上。据此,毗耶离精舍为尼寺,规模约二十人。

从寺院建造者来看,仍以皇室、世家为主;比丘尼自筹资金修建的比例上升;这一时期,社会资本也参与到建寺中。

从寺院塔、像情况来看,新建尼寺中,仅提到佛像而无建塔记录,或是作者故意忽略。四萧梁新建尼寺统计

1.建康大智度寺

案《续高僧传》:梁武帝为献太后“于青溪西岸建阳城门路东,起大智度寺。京师甲里,爽垲通博,朝市之中途,川陆之显要,殿堂宏壮,宝塔七层,房廊周接,华果间发。正殿亦造丈八金像,以申追福。五百诸尼,四时讲诵。寺成之日,帝顾谓群后曰:‘建斯两寺,奉福二皇,用表罔极之情,以达追远之思。’”《续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0册,第427页中。《释氏稽古略》:天监九年(510),“梁帝为太祖文皇帝钟山建大爱敬寺,供给千僧。献太后青溪西岸起大智度寺,诸尼师四时讲诵”《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95页中。综之,大智度寺建于天监九年。

2.建康果愿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果愿尼寺,在建康县东北五十里,尼所居也,梁普通二年(521)造。”《南朝佛寺志》,《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二册,第324页。

3.建康猛信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猛信尼寺,在秣陵县东南五十里铺山西北,梁普通三年(522)后阁主书高僧猛所造也,绍泰二年(556)废。”同上,第325页。

4.建康园居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园居尼寺在秣陵县南四十五里,比丘尼所居也,梁大通元年(527)舍人袁造。”《南朝佛寺志》,《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二册,第343页。

5.建康万福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万福尼寺梁大通元年(527)吴僧畅造。”同上,第349页。

6.建康本愿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本愿尼寺梁大同元年(535)湘州刺史萧环造。”同上。

7.建康善业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善业尼寺在秣陵县西南五十里,梁大同二年(536)造”同上,第352页。

8.建康仪香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仪香尼寺在秣陵县东南五十里,梁大同二年(536)兰恪造。”同上。

9.金坛报恩尼寺

案《至顺镇江志》卷九:“金坛县报恩尼寺”,“梁大同(535-545)建”,“在县治东三百步,庐陵王府兵曹周祥建”转引自黄敏枝《宋代妇女的另一侧面——关于宋代的比丘尼》,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卷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622页。

10.吴郡新安寺

案《淳祐玉峰下志》卷十二:新安寺“梁天监二年(503)置”,“会昌废,大中七年(853)重置”同上,第637页。11.吴郡天宁寺

案《琴川志》卷十:天宁寺“梁天监二年(503)建”,“在县治西北二百二十步,今为尼寺,邑人祈求男女多验”转引自黄敏枝《宋代妇女的另一侧面——关于宋代的比丘尼》,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卷下,第637页。

12.吴郡齐乐寺

案《琴川志》卷十:齐乐寺“梁大同二年(536)建”,“在县治西二百步,今为尼寺”同上。

13.北广福尼寺

案《志元嘉禾志》卷十一,北广福尼寺“天监(502-519)建”,“在县西北二百步,(后)晋天福八年(943)修置,名妙善。治平四年(1067)赐名寿圣,淳熙四年(1177)改十方禅刹”同上,第638页。

14.黄岩县明因寺(妙喜寺)

案《嘉定赤城志》卷二十八,黄岩县明因寺“梁天监(502-519)中建”,“在县东三里,周豹二女舍宅建,旧名妙喜”同上,第641页。

15.建康梁安、宣业、福成等尼寺

案《金楼子》,梁武帝丁贵嫔亡时,“信至京都,梁安、宣业、福成、定果、灵光、正觉等寺同皆号哭,如丧亲戚焉。及渚宫、祇洹、禅林等寺,又如此也”《金楼子·后妃》。其中禅林寺、宣业寺为尼寺,祇洹寺较有可能指江陵祇洹寺。但梁安寺、福成寺、定果寺、灵光寺、正觉寺、渚宫寺为初次提及,且各文献中没有为僧寺记录,据此推测,均为尼寺,笔者将之归于萧梁朝立。祇洹寺与渚宫寺最有可能在江陵,其余在建康。

16.江陵宣明寺

案《南史》: “及魏克江陵,入长安。皓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陈武帝受禅,皓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孝义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234页。故宣明寺立于陈武帝受禅前。

17.建康幽严寺

案《中国佛教塔寺志》:“梁永康公主造幽严寺”孙宗文《南朝四百八十寺》,张曼涛编《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48页。,虽未详永康公主生卒年,但按常理推论,此寺建于萧梁时期。

18.吴兴法华寺

案《法华经持验记》:“梁吴兴尼道迹,号总持,得法于菩提达摩……大同元年(535),塔内忽有青莲华一朵,道俗异之,启视见华从舌根生,州郡录奏,敕建法华寺。”[清]周克复《法华持验记》,《续正藏》第78册,第69页下。

19. 江陵宣明寺

案《南史》:“及魏克江陵,入长安,皓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陈武帝受禅,皓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孝义下》,第1234页。由此推论,宣明寺位于江陵,梁时已存。

就尼寺塔像情况来看,洛阳尼寺11所尼寺中提到寺中塔像者有6所,比例较高。其中瑶光寺与胡统寺宝塔有五层,高于余者。说明修塔建寺为洛阳寺院的特点,塔的高度与寺院级别和规模一致。

北魏的尼寺中,瑶光寺盛极一时。“瑶光”的来历,原指北斗中的一颗星,与皇室后妃的命运相连。北魏的瑶光寺,其所立造即是为换代后妃提供安居之所,寺内华美俨如皇宫内院。另外,河清王怿所立景乐尼寺,亦为美轮美奂之典范,入者如置身世外仙宫。考其寺之建造目的,应为贵族妇女失权后提供集体安身之所,这也是有记录北朝尼寺的普遍特点。

从北朝寺院数量来看,案《释氏稽古略》,北魏有“国家大寺四十七所,三公等寺八百四十所,百姓所造寺院三万一千所”《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99页下。另一说:“后魏都洛,盛信佛教,崇构相继,臣下豪民竞置寺宇,凡一千余所。”[宋] 赞宁编《大宋僧史略》,《大正藏》第54册,第237页上。此两录相去甚远。《魏书》云:“延昌中,天下州郡僧尼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徒侣逾众。”《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第2022页。 《历代三宝记》引“《魏史》云:此年撮天下僧尼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去承明来始三十余年”[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册,第45页上。此文中的“天下”,指北魏统治地区,数据看来最为可信。到周武帝时期,“僧尼未几,寺舍烈然,有盈万数”《释昙积谏周祖沙汰僧表》,《广弘明集》卷二十四,《大正藏》第52册,279下。如总以万数来计,尼寺按3∶7的比例有三千余所,按5∶5比例来计算,则有五千余所,数字非常庞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的兴盛,与寺院建设规模成正比。据统计,“洛阳自汉永平至晋永嘉,止有四十二寺”;“后赵都邺,造寺八百余区”; “东晋一百四载,合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僧尼二万四千人”;“宋世合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僧尼三万六千人”;“齐世合寺二千一十五所”,“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余人”[唐]法琳《辩正论》卷三,《大正藏》第50册,第503页上-中。萧梁仅建康一处“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南史》卷七十《列传第六十·郭祖琛》,第1150页。南陈“寺有一千二百三十二所,国家新寺一十七所,百官造者六十八所,郭内大寺三百余所。《舆地图云》:‘都下旧有七百余寺,属侯景作乱,焚烧荡尽。’”《辩正论》卷三,《大正藏》第50册,第503页下。根据上文对尼寺的统计数据来看,萧梁佛教兴盛时期建康有尼寺46所,实际尼寺数量大于记录甚多。

从寺院规模来看,最大寺有千人以上:刘宋时期,“长沙一寺千有余僧,应还俗者将数百人”。齐武帝“造禅灵寺供千僧”《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89页中。也有五百人左右的寺院:如大智度寺、瑶光寺、景明寺、报德寺。天监十二年时,“景明、报德寺僧鸣钟欲饭,忽闻勰薨,二寺一千余人皆嗟痛,为之不食,但饮水而斋”《北史》卷十九《列传第七·彭城王》,第463页。。也有住上百人的寺院,如上文提到的尼寺延兴寺、何后寺、简静寺、青园寺等等。有住数十人的寺院,数量较多。

同类推荐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嗜血魔帝

    嗜血魔帝

    有人骂我是强盗,我告诉他:“我是一个成功的强盗,我抢的了一个天下!”有人骂我是无赖,我回答他:“我是一个伟大的无赖,这世上最正直的人也要匍匐在我的脚下!”有人骂我是屠夫,我说:“从我生下来,就注定我这一生要踩着血腥走过!”哥就是这么嚣张,你们又能耐我几何!
  • 第二块血迹

    第二块血迹

    一份有关国家的绝密文件不翼而飞,里面的内容一旦外泄,整个欧洲都会战火纷飞……首相亲自造访贝克街,力图挽回损失……紧张的国际局势一触即发……福尔摩斯能把失窃的文件找回来吗?神奇侦探这次可以力挽狂澜吗?
  •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

    为何一定要实施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工具是什么,规范化管理的标准是什么,规范化管理如何实施操作,这是规范化管理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本书不仅对上述四个问题作了系统的解答,还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来探讨管理中的问题,认为最有效的管理是通过游戏规则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实现的规范化管理。而要保证管理效果,就必须不断地打造和组合包括权力、组织、文化在内的管理工具。
  • 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