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13

第13章 寺院与僧团基本情况统计(3)

案《比丘尼传》:“(元嘉)十年正月十五日又复去失,田中作人见其随风飘荡上天。(法缘)父母忧之,祀神求福。既而经月乃返,返已出家,披著法服,持发而归。自说见佛及比丘尼……缘等还家,即毁神座,缮立精庐,昼夜讲诵。”《比丘尼传校注》,第118页。据此,东官精舍立于元嘉十年(433)。35.广陵广陵寺

案《法苑珠林》:“宋尼释昙辉……元嘉十九年(442),临川康王(刘义庆)延致广陵寺。”《法苑珠林》卷二十二,《大正藏》第53册,第453页上-中。

36.建康小建安寺、瞿昙寺

案《四分律行事抄批》:元嘉十一年(434),南林寺戒坛上,僧伽跋摩“次为小建安寺尼孔明及僧敬、法茂、法盛姉妹等受。次为瞿昙寺法明、法遵等受”[唐]大觉《四分律行事抄批》卷七,《续正藏》第42册,第798页中-799页上。小建安寺与瞿昙寺诸录未有提及,仅此记录。

37.建康南晋陵寺

案《比丘尼传》,原何后寺尼释令玉为宋邵陵王“大相钦敬,请为南晋陵寺主,固让不当。王不能屈,以启元徽。元徽再敕,事不获免。在任积年,不矜而庄,不厉而威”《比丘尼传校注》,第201页。邵陵王在萧梁时期有两位:一位是宋邵陵王刘友,另一位梁邵陵王萧纶。据王孺童考证,以上两位邵陵王都可能未建南晋林寺。笔者认为,或是后人托以邵陵王之名所建。据此,南晋陵寺立于刘宋时期。

这一时期尼寺发展及统计侧重均以建康为主,向全国辐射,兼顾广泛性与代表性。

从新建尼寺修建方式来看,7所新建,3所为旧宅,29所不详,说明按照当时社会环境,新建与舍宅仍为建立尼寺的主要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无须言明。

从建寺出资者来看,仍以皇室、世家布施为主,也有比丘尼主动募资修建,但没有社会普通民众建寺之例。

从寺院塔、像情况来看,有4所尼寺明确记录有塔,虽然比例不高,但考虑延续东晋时期寺院风格,塔仍是寺院的主要部分。三南齐新建尼寺统计

1.建康某寺

案《比丘尼传》:僧敬尼于宋明帝泰始年间住建康崇圣寺,其后,“丹阳乐遵为敬舍宅立寺,后迁居之。”未详寺名,以某寺代之。

2.盐官盐官在浙江海宁,离钱塘较近。齐明寺

案《比丘尼传》:“齐建元四年(僧猛)母病,乃舍东宅为寺,名曰齐明。”故齐明寺立于齐建元四年(482)。

3.建康华严寺

《比丘尼传》录有“华严寺妙智尼”条,但未详年代及立者。因妙智尼亡于南齐建武二年,故将华严寺归入南齐立寺《比丘尼传》录:妙智尼“建武二年卒,葬于定林寺”。笔者认为,虽然妙智葬于定林寺,但定林寺多是僧居。《高僧传》卷二录“(沮渠安阳)于钟山定林寺出《佛父般尼洹经》一卷”。《高僧传》卷八录:“以(僧)柔耆素有闻,故征书岁及。文宣诸王再三招请,乃更出京师,止于定林寺,躬为元匠。四远钦服,人神赞美,文慧、文宣,并伏膺入室。”齐竟陵文宣王曾将有德高僧共葬于钟山,妙智尼应已入选其中,所以葬于定林寺。 《南朝寺考》:“ 华严寺,亦未详其所在。梁时有长爪禅师为谢贞说法焉。” 《金陵梵刹志》卷二三:“ 华严寺,在负郭小安德门外南城地,北去聚宝门五里所,距能仁寺三里。寺系古迹,久废。”《比丘尼传校注》,第131页。

4.建康禅基寺

案《比丘尼传》:僧盖“齐永明中(482-493),移止禅基寺,欲广弘观道,道俗谘访,更成纷动,乃别立禅房于寺之左”同上,第138页。

5.建康法音寺

案《比丘尼传》:“(昙简)以齐建元四年(482)立法音精舍” ,“时有慧明法师,深爱寂静,本住道林寺。永明时,为文惠帝竟陵文宣王之所修饰。僧多义学,累讲经论,去来諠动明欲去之,简以寺为施因移白山”同上,第145页。文中提及的白山在建康附近。法音寺后改为僧寺。

6.建康福田寺

案《比丘尼传》:“王(豫章王萧嶷)要(慧绪)共还都,为起精舍,在第东田之东,名曰福田寺。”《比丘尼传校注》,第149页。

7.建康集善寺

案《比丘尼传》:“永明九年,(慧绪)自称忽忽苦病,亦无正恶,唯不复肯食,颜貌憔悴苦求还寺。还寺即平愈。旬日中辄复请入,入转如前,咸不知所以。俄而王(豫章王萧嶷)薨,祸故相续,武皇帝以东田郊迥更起集善寺。”《南史》:“嶷薨后,第库无见钱,武帝敕货杂物服饰数百万,起集善寺,月给第见钱百万,至上崩乃省。”《南史》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二·萧嶷》,第710页。综之,集善寺立于南齐时期,为齐武帝所供养。

8.陈留齐兴精舍(齐明寺)

案《比丘尼传》:“齐永明五年(487),陈留阮俭笃信士也,舍所居宅立齐兴精舍(德)乐(尼为)纲纪。”《释氏六贴》:“齐永明五年,陈留阮俭舍宅为寺,名齐明。”《比丘尼传校注》,第160-163页。齐兴精舍与齐明寺指同一尼寺。

9.剡竹园精舍

案《比丘尼传》:“剡又有僧茂尼,本姓王,彭城人也。节食单蔬,勤苦为业,用其亲用其遗,起竹园精舍焉。”同上,第160页。《释氏六贴》:“僧茂尼,本姓王,彭城人。节食单蔬,勤苦为业,用其亲用其遗起竹园寺也。”同上,第163页。立寺时间不详,因僧茂为南齐比丘尼,笔者将竹园寺归于南齐时建。10.蜀寺三所

案《比丘尼传》“成都长乐寺昙晖尼传”,昙晖于元嘉十九年出行,而后还乡,立三寺,卒于天监三年,此三寺应立于宋、齐、梁均有可能,立于南齐更为合理。

11.建康顶山寺

案《比丘尼传》:“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善相推敬(道贵),为造顶山寺以聚禅众。”《比丘尼传校注》,第211页。顶山寺建立于南齐时期。

12.建康乐林寺

案《广弘明集》:“维齐永明四年,岁次丙寅,秋八月己未,朔二日庚申,第三皇孙所生陈夫人,含微宅理炳慧临空,结言宝住腾心净觉,敬因乐林寺主比丘尼释宝愿,造绣无量寿尊像一躯。”《绣像题赞》,《广弘明集》卷十六,《大正藏》第52册,第212页中。除此之外,别无记录。笔者将乐林寺归于南齐新建。

13.番禺毗耶离精舍

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齐建元中,番禺毗耶离精舍旧有扶南国石像,莫知其始,形甚异常,七八十人乃能胜致。此寺草茨遇火延及,屋在下风烟焰已接,尼众十余相顾无计。”《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18页下-419上。据此,毗耶离精舍为尼寺,规模约二十人。

从寺院建造者来看,仍以皇室、世家为主;比丘尼自筹资金修建的比例上升;这一时期,社会资本也参与到建寺中。

从寺院塔、像情况来看,新建尼寺中,仅提到佛像而无建塔记录,或是作者故意忽略。四萧梁新建尼寺统计

1.建康大智度寺

案《续高僧传》:梁武帝为献太后“于青溪西岸建阳城门路东,起大智度寺。京师甲里,爽垲通博,朝市之中途,川陆之显要,殿堂宏壮,宝塔七层,房廊周接,华果间发。正殿亦造丈八金像,以申追福。五百诸尼,四时讲诵。寺成之日,帝顾谓群后曰:‘建斯两寺,奉福二皇,用表罔极之情,以达追远之思。’”《续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0册,第427页中。《释氏稽古略》:天监九年(510),“梁帝为太祖文皇帝钟山建大爱敬寺,供给千僧。献太后青溪西岸起大智度寺,诸尼师四时讲诵”《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95页中。综之,大智度寺建于天监九年。

2.建康果愿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果愿尼寺,在建康县东北五十里,尼所居也,梁普通二年(521)造。”《南朝佛寺志》,《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二册,第324页。

3.建康猛信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猛信尼寺,在秣陵县东南五十里铺山西北,梁普通三年(522)后阁主书高僧猛所造也,绍泰二年(556)废。”同上,第325页。

4.建康园居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园居尼寺在秣陵县南四十五里,比丘尼所居也,梁大通元年(527)舍人袁造。”《南朝佛寺志》,《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二册,第343页。

5.建康万福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万福尼寺梁大通元年(527)吴僧畅造。”同上,第349页。

6.建康本愿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本愿尼寺梁大同元年(535)湘州刺史萧环造。”同上。

7.建康善业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善业尼寺在秣陵县西南五十里,梁大同二年(536)造”同上,第352页。

8.建康仪香尼寺

案《南朝佛寺志》:“仪香尼寺在秣陵县东南五十里,梁大同二年(536)兰恪造。”同上。

9.金坛报恩尼寺

案《至顺镇江志》卷九:“金坛县报恩尼寺”,“梁大同(535-545)建”,“在县治东三百步,庐陵王府兵曹周祥建”转引自黄敏枝《宋代妇女的另一侧面——关于宋代的比丘尼》,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卷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622页。

10.吴郡新安寺

案《淳祐玉峰下志》卷十二:新安寺“梁天监二年(503)置”,“会昌废,大中七年(853)重置”同上,第637页。11.吴郡天宁寺

案《琴川志》卷十:天宁寺“梁天监二年(503)建”,“在县治西北二百二十步,今为尼寺,邑人祈求男女多验”转引自黄敏枝《宋代妇女的另一侧面——关于宋代的比丘尼》,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卷下,第637页。

12.吴郡齐乐寺

案《琴川志》卷十:齐乐寺“梁大同二年(536)建”,“在县治西二百步,今为尼寺”同上。

13.北广福尼寺

案《志元嘉禾志》卷十一,北广福尼寺“天监(502-519)建”,“在县西北二百步,(后)晋天福八年(943)修置,名妙善。治平四年(1067)赐名寿圣,淳熙四年(1177)改十方禅刹”同上,第638页。

14.黄岩县明因寺(妙喜寺)

案《嘉定赤城志》卷二十八,黄岩县明因寺“梁天监(502-519)中建”,“在县东三里,周豹二女舍宅建,旧名妙喜”同上,第641页。

15.建康梁安、宣业、福成等尼寺

案《金楼子》,梁武帝丁贵嫔亡时,“信至京都,梁安、宣业、福成、定果、灵光、正觉等寺同皆号哭,如丧亲戚焉。及渚宫、祇洹、禅林等寺,又如此也”《金楼子·后妃》。其中禅林寺、宣业寺为尼寺,祇洹寺较有可能指江陵祇洹寺。但梁安寺、福成寺、定果寺、灵光寺、正觉寺、渚宫寺为初次提及,且各文献中没有为僧寺记录,据此推测,均为尼寺,笔者将之归于萧梁朝立。祇洹寺与渚宫寺最有可能在江陵,其余在建康。

16.江陵宣明寺

案《南史》: “及魏克江陵,入长安。皓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陈武帝受禅,皓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孝义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234页。故宣明寺立于陈武帝受禅前。

17.建康幽严寺

案《中国佛教塔寺志》:“梁永康公主造幽严寺”孙宗文《南朝四百八十寺》,张曼涛编《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48页。,虽未详永康公主生卒年,但按常理推论,此寺建于萧梁时期。

18.吴兴法华寺

案《法华经持验记》:“梁吴兴尼道迹,号总持,得法于菩提达摩……大同元年(535),塔内忽有青莲华一朵,道俗异之,启视见华从舌根生,州郡录奏,敕建法华寺。”[清]周克复《法华持验记》,《续正藏》第78册,第69页下。

19. 江陵宣明寺

案《南史》:“及魏克江陵,入长安,皓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陈武帝受禅,皓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孝义下》,第1234页。由此推论,宣明寺位于江陵,梁时已存。

就尼寺塔像情况来看,洛阳尼寺11所尼寺中提到寺中塔像者有6所,比例较高。其中瑶光寺与胡统寺宝塔有五层,高于余者。说明修塔建寺为洛阳寺院的特点,塔的高度与寺院级别和规模一致。

北魏的尼寺中,瑶光寺盛极一时。“瑶光”的来历,原指北斗中的一颗星,与皇室后妃的命运相连。北魏的瑶光寺,其所立造即是为换代后妃提供安居之所,寺内华美俨如皇宫内院。另外,河清王怿所立景乐尼寺,亦为美轮美奂之典范,入者如置身世外仙宫。考其寺之建造目的,应为贵族妇女失权后提供集体安身之所,这也是有记录北朝尼寺的普遍特点。

从北朝寺院数量来看,案《释氏稽古略》,北魏有“国家大寺四十七所,三公等寺八百四十所,百姓所造寺院三万一千所”《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99页下。另一说:“后魏都洛,盛信佛教,崇构相继,臣下豪民竞置寺宇,凡一千余所。”[宋] 赞宁编《大宋僧史略》,《大正藏》第54册,第237页上。此两录相去甚远。《魏书》云:“延昌中,天下州郡僧尼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徒侣逾众。”《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第2022页。 《历代三宝记》引“《魏史》云:此年撮天下僧尼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去承明来始三十余年”[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册,第45页上。此文中的“天下”,指北魏统治地区,数据看来最为可信。到周武帝时期,“僧尼未几,寺舍烈然,有盈万数”《释昙积谏周祖沙汰僧表》,《广弘明集》卷二十四,《大正藏》第52册,279下。如总以万数来计,尼寺按3∶7的比例有三千余所,按5∶5比例来计算,则有五千余所,数字非常庞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的兴盛,与寺院建设规模成正比。据统计,“洛阳自汉永平至晋永嘉,止有四十二寺”;“后赵都邺,造寺八百余区”; “东晋一百四载,合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僧尼二万四千人”;“宋世合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僧尼三万六千人”;“齐世合寺二千一十五所”,“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余人”[唐]法琳《辩正论》卷三,《大正藏》第50册,第503页上-中。萧梁仅建康一处“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南史》卷七十《列传第六十·郭祖琛》,第1150页。南陈“寺有一千二百三十二所,国家新寺一十七所,百官造者六十八所,郭内大寺三百余所。《舆地图云》:‘都下旧有七百余寺,属侯景作乱,焚烧荡尽。’”《辩正论》卷三,《大正藏》第50册,第503页下。根据上文对尼寺的统计数据来看,萧梁佛教兴盛时期建康有尼寺46所,实际尼寺数量大于记录甚多。

从寺院规模来看,最大寺有千人以上:刘宋时期,“长沙一寺千有余僧,应还俗者将数百人”。齐武帝“造禅灵寺供千僧”《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89页中。也有五百人左右的寺院:如大智度寺、瑶光寺、景明寺、报德寺。天监十二年时,“景明、报德寺僧鸣钟欲饭,忽闻勰薨,二寺一千余人皆嗟痛,为之不食,但饮水而斋”《北史》卷十九《列传第七·彭城王》,第463页。。也有住上百人的寺院,如上文提到的尼寺延兴寺、何后寺、简静寺、青园寺等等。有住数十人的寺院,数量较多。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BOSS太腹黑:无敌小萌妻

    BOSS太腹黑:无敌小萌妻

    时隔三年,甫一见面,沈青山就扔了她的婚戒,毁了她的婚纱,堵了她的未婚夫,抢了她的人!她气急败坏挣扎,“要怎么才能放过我?”沈青山诞着脸笑,一派多情姿态,“跟我生个孩子!”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考英语词汇考点手册

    中考英语词汇考点手册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的音养与提高,都离不开扎实的词汇基础。为了帮助中考学生突破英语词汇这一大难关,强化薄弱环节,突出重点,我们特编写了本书。
  • 总裁的纯纯小娇妻

    总裁的纯纯小娇妻

    公主房里,柳梦璃刚刚睡醒坐在床上,揉着双眸,佣人敲门进来。“小姐,平少爷他们都在楼下等你下去用餐,他们还说有惊喜给小姐你。”“什么惊喜呀?”嘟着小嘴,扬起天真的双眸问。“小姐下去就知道了。”“哦!”张开双手任意由佣人替穿衣服。“妈咪呢?”平时都是妈咪来给她穿衣服的。“夫……人……还没醒。”佣人听她问,脸上浮现绯红。“哦!”像似懂一样点点头。平时妈咪都说她是大懒虫,现在她自己怎么变大懒虫了?楼下的三……
  • 小气王爷败家妃

    小气王爷败家妃

    【很正经的简介】:她是天下第一富商的女儿,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她承认自己很拜金、她很败家——“人生得意须尽欢,有钱不拿来用,那是傻瓜!”他是高高在上的七王爷,却无心朝政,一心钻到钱眼里。他很有钱,但是却很小气——“搞笑,本王那是简朴,那是珍惜!”当两个价值观、世界观完全不一样的人,结成夫妻,他们能擦出火花吗?当天下第一富商的拜金+败家幺女PK天下第一小气+典型王爷,孰胜孰败?......................................................................................................................................................................................................................................【很雷的简介】:“王爷,你为什么要娶我?”“因为你家有钱,嫁妆多,娶你不折本………”她无语………“王爷,别的王爷都有三妻四妾,为什么你………”“娶妾得花上一大笔钱………”她再度无语………“王爷,你一天只吃两顿,不饿吗?”“饿,一点点而已,忍忍就好了。明天还要吃饭的,不要太浪费………”她彻底无语………!!!天哪,她可是天下第一富商的千金啊,从小吃的用的,哪个不是最好的?可是嫁了这样一个小气的守财奴王爷之后………(无数道黑线)…………当天下第一富商的拜金+败家幺女,遭遇天下第一小气+典型王爷,孰胜孰败?轻喜剧,有些恶搞,纯属YY之作,供休闲娱乐看。。。。。。用词用语比较夸张,若感不适,请迅速绕道!~~我的微薄:http://m.pgsk.com/yijiaruo,有玩微薄的亲们可以加我哦!
  • 你离品味有多远

    你离品味有多远

    如果品味要靠别人的认同来实现,那你还有个屁品味。所以当问别人离品味还有多远时,那人自己离品味就已经很远了。做有品味的人,从本书开始。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异能修武

    异能修武

    江城来到了一个古代修武世界,系统+异能+武功,当官、经商、经营门派当董事长,搞科研改善生活条件,有时候客串客串城管,有时候客串武功医生,找找武功漏洞,下副本捡点原版武功秘籍,更多的时候,生活是用来享受的!最后的破碎之路在何方?一个生病的武修世界,会被江城调理成什么样子?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