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14

第14章 寺院与僧团基本情况统计(4)

按“延昌时,凡郡州佛寺一万三千余所,僧至二百万”《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95页上。计算,每寺平均住僧尼约20人。按正光之后,北魏约有“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第2026页。计算,每寺平均70人。按兴和二年(540)“总计天下僧尼,大数二百万矣,寺三万有余”《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册,第46页上。计算,每寺平均70人。按陈大建九年,有“僧二百万余人,建寺院四万余所”《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805页下。计算,每寺平均50人。按南陈为隋所灭时,有“寺一千二百三十二所,国家新寺一十七所,百官造者六十八所,廓内大寺三百所,僧尼三万二千人”同上,第808页中。计算,每寺平均约20人。至隋文帝时规定寺院“僧多者三百六十人,其次二百四十人,其次一百二十人”《隋文帝立舍利塔诏》,《广弘明集》卷十六,《大正藏》第52册,第213页中。从上文所录寺院规模看,大寺可容纳僧尼上千人,小寺约20人,寺院平均50-70人。

萧梁时期建康的佛寺,按郭祖琛所言“五百余所”应较为确切,至多不超过《舆地图云》所录“七百余寺”。按600所计算,3∶7的比例时,尼寺180所,僧寺420所;5∶5的比例时,尼寺300所,僧寺300所。如按每寺平均50人计算,建康尼寺180所容纳9000人,300所容纳15000人。此与郭祖琛言“僧尼十余万”相去甚远,考虑到僧尼游学因素,笔者推测,萧梁尼寺平均人数或超过100人。

从极端方面考虑,如郭祖琛所言“僧尼十余万”属实,那么,以当时建康总人数约为一百万《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梁纪十八·武帝太清三年”条胡三省引《金陵记》称:“梁都之时,城中二十八万户,西至石头城,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岗,北过蒋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为基数,僧尼所占人口比例为10%。也就是说,9个人供养一个僧人。再考虑到数量庞大的居士群体,萧梁佛教发展的确盛极一时。

§§§第二节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统计

比丘尼年代分类标准与《比丘尼传》同。

1.《比丘尼传》收录

(1)简静寺智通

案《法华传记》:“尼智通少出家,住京师简静寺,信道不笃,元嘉九年,师死罢道,嫁为魏郡梁犀甫妾。生男六七岁,家甚贫穷,无以为衣。”[唐]僧详述《法华传记》第九卷,《大正藏》第51册,第92页中。《释门自镜录》:“尼智通少出家,住京师简静寺,信道不笃,元嘉九年,师死罢道,嫁为魏郡梁犀甫妾生男。”[唐]怀信述《释门自镜录》,《大正藏》第51册,第804页下。综之,智通曾为建康简静寺尼。

(2)江陵三层寺尼惠(慧)绪

案《高僧传》:“释慧通,不知何许人,宋元嘉中,谓僧归曰:‘我有姐,在江陵作尼,名惠(慧)绪,住三层寺,君可为我相闻,道寻欲往。’言必忽然不见。”《高僧传校注》,第393页。此尼为慧通之姐。

(3)法琼

案《广弘明集》:“宋初有法琼尼,南方人,不知因缘所出,辟谷食枣栗,不着绵帛,戒德甚尊严,禅定多所感通。会稽恭子张使君莅广州,便供养之。随使君还吴,又随出西。自克亡日,舍命后勿关殓,但以乞乌鸟至破冈,如期而终。使君依旨送林野间,停舟七日七夕,鸟兽不敢侵,乃收殡焉。亡祖亲使君之第四女也,就琼尼受戒,敕余记录之。”陈桢明年间(江总,字令公)庚寅年二月十二日作《游虎丘山精舍》,《广弘明集》卷三十,《大正藏》第52册,第357页中。此录与《比丘尼传·南安寺慧琼》之事近似,笔者认为是同一比丘尼,“法琼”与“慧琼”的差别为转写之误。

(4)江陵某尼

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宋元嘉中,“江陵枝江张僧定妹,幼而奉法,志欲出家,常供养小形金像,以为前路之资也。而父母逼嫁,誓志不行而密许邴氏,女初不知也,及羔雁既至,女悲呼不就,烧香伏地取死。此像遂放金光,弥竟一村,父兄惊其通感,止不嫁之。张邴二门因大敬信,僧定为之出家”《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18页下。

(5)昙辉

案《法苑珠林》:“宋尼释昙辉,蜀郡成都人也,本姓青阳,名曰玉。年七岁便乐坐禅,每坐辄得境界意未自了,亦谓是梦耳。曾与姊共寝,夜中入定,姊于屏风角得之,身如木石亦无气息,姊大惊怪唤告家人,互共抱扶,至晓不觉。奔问巫觋,皆言鬼神所凭。至年十一,有外国禅师畺良耶舍者,来入蜀,辉请谘所见。耶舍以辉禅既有分,欲劝化令出家。时辉将嫁已有定日,法育未展闻说其家,潜迎还寺,家既知将逼嫁之,辉遂不肯行,深立言誓。若我道心不果遂被限逼者,便当投火饲虎弃除秽形,愿十方诸佛证见至心。刺史甄法崇信尚正法,闻辉志业迎与相见,并召纲佐及有怀沙门互加难问,辉敷演无屈,坐者叹之。崇乃许离夫家听其入道。”《法苑珠林》卷二十二,《大正藏》第53册,第453页上-中。此录与《比丘尼传·长乐寺昙晖尼》事迹同。

(6)东官二尼

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宋元嘉元年,东官仑二女,姊十岁,妹九岁,里越愚蒙,未知经法。忽其年二月八日,并失所在,三月而归,粗说见佛。至九月十五日又失,一旬还。作外国语诵经梵书,见西域僧,便相问解。明年正月十五日又失,田作人见从风上天,父母哀哭,求神鬼,经月乃返,剃头为尼,被服法衣持发而归。自说见佛及比丘尼,曰:汝宿缘为我弟子,手摩其头,头发便落。与其法名,大曰法缘,小曰法彩。遣还曰,可作精舍,当兴经法。既达家即除鬼座,立精舍。”《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433页下。

案《法苑珠林》:“宋元嘉元年,东宫仑二女,姊十岁妹九岁,里越愚蒙,未知经法。忽其年二月八日,并失所在,三日而归,粗说见佛。至九月十五日又失一旬,还作外国语,诵经梵书,见西域僧,便相开解。明年正月十五日又失,在田作人见从风上天,父母哀哭求神鬼,经月乃返。剃头为尼,被服法衣,持发而归。自说见佛及比丘尼,曰汝宿缘为我弟子,手摩头发便落,与其法名,大曰法缘,小曰法彩。遣还曰:‘可作精舍当与经法。’既达家即除鬼坐立精舍,旦夕礼诵,每现五色光流泛峯岭,自此容止音调诠正有法,上京风规不能过也。刺史韦朗孔默等,皆迎敬异云(右此三验出《冥祥记》)。”《法苑珠林》卷二十二,《大正藏》第53册,第453页中。

据以上两则事例,内容基本一致,《比丘尼传》并有记录。《法苑珠林》录其出自《冥祥记》,笔者认为,东官二尼的事迹,极可能选自《冥祥记》,释宝唱收入《比丘尼传》,释道世编入《法苑珠林》。

(7)影福寺、小建安寺、永安寺、瞿昙寺、王国寺尼

案《四分律行事抄批》:元嘉十一年,南林寺戒坛上,僧伽跋摩“与诸尼受戒。最初为影福寺尼慧果、净音、僧要、智果等二十三人受戒。次为小建安寺尼孔明及僧敬、法茂、法盛姉妹等受。次为瞿昙寺法明、法遵等受。次为永安寺普敬、普要等受。次为王国寺法静、智等姉妹受。总得十一日法事,相仍有三百余人”《四分律行事抄批》卷七,《续正藏》第42册,第798页中-799页上。

3.正史收录

(1)臧质蓄养诸尼

案《宋书》:臧质“纵欲已甚,姬妾百房,尼僧千计,败道伤俗,悖乱人神,民怨盈涂,国谤弥岁”《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三十四·臧质》,第1267页。依此文所录,史臣眼中,尼之身份与姬妾等同。

(2)宋南郡王刘义宣蓄养诸尼

案《南史》:“义宣至镇,勤自课厉,政事修理。白皙,美须眉,长七尺五寸,腰带十围。多畜嫔媵,后房千余,尼媪数百,男女三十人。崇饰绮丽,费用殷广。”《南史》卷十三《列传第三·南郡王刘义宣》,第245页。文中尼与媪、后房、嫔媵同等提及。

(3)张率父妓为尼

案《梁书》:天监四年(504),“(张率)父忧去职。其父侍妓数十人,善讴者有色貌,邑子仪曹郎顾玩之求娉焉,讴者不愿,遂出家为尼”《梁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张率》,第331页。

(4)何后寺尼智妃

案《南史》:“(蔡)兴宗纳何后寺尼智妃为妾,姿貌甚美。迎车已去,而师伯密遣人诱之,潜往载取,兴宗迎人不得。”《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蔡兴宗》,第508页。《南朝佛寺志》:“有女尼居之戒行不严齐,蔡光(兴)宗尝纳寺尼智妃为妾也。”《南朝佛寺志》,《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二册,第46页。

(5)王国寺尼法静

案《南史》:文帝末年“有王国寺法静尼出入义康家内,皆感激旧恩,规相拯拔,并与熙先往来”;“熙先善疗病兼能诊脉,法静尼妹夫许耀领队在台,宿卫殿省,尝有疾,因法静尼就熙先乞疗得损,因成周旋。熙先以耀胆干,因告逆谋,耀许为内应。豫章胡藩子遵世与法静甚款,亦密相酬和。法静尼南上,熙先遣婢采藻随之,付以笺书,陈说图谶。法静还,义康饷熙先铜匕铜镊袍段棋奁等物。熙先虑事泄,酖采藻杀之”《南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三·范熙》,第565页。此则为尼参与政治事件,失败后连坐其寺的案例。三南齐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1. 《比丘尼传》收录

笔者认为,文中所录“妙相”,指建康一所尼寺名,非比丘尼名。

(1)建康乐林寺比丘尼释宝愿

案《广弘明集》:齐永明四年(486),“第三皇孙所生陈夫人,含微宅理炳慧临空,结言宝住腾心净觉,敬因乐林寺主比丘尼释宝愿,造绣无量寿尊像一躯”《绣像题赞》,《广弘明集》卷十六,《大正藏》第52册,第212页中。

(2)建康青园寺比丘尼僧法

案《出三藏记集》:有经二十一种,五十三卷,系“齐末太学博士江泌处女尼子所出”,尼子“笃信正法少修梵行,父母欲嫁之,誓而弗许。后遂出家,名僧法,住青园寺。祐既收集正典,检括异闻,事接耳目,就求省视,其家秘隐,不以见示,唯得《妙音师子吼经》三卷,以备疑经之录。此尼以天监(四)年三月亡,有好事者,得其文疏前后所出定二十余卷,厥舅孙质以为真经,行疏劝化收合传写,既染毫牍必存于世”《出三藏记集》卷,《大正藏》第55册,第40页中。虽然僧祐对僧法出经的真实性存而不论,但这些经典流行于南齐萧梁时期是肯定的。

3. 正史收录

(1)崇圣寺尼慧首

案《南史》:刘肜齐建元年间被“削爵为羽林监,又坐与亡弟母杨别居,杨死不殡葬。崇圣寺尼慧首剃头为尼,以五百钱为买棺,以泥洹舆送葬,为有司奏,事寝不出”《南史》卷十五《列传第五·刘肜》,第280页。文中提到尼慧首出钱买棺安葬杨氏。

(2)南齐后宫姬人出家为尼

案《南史》所录齐武帝临终诏:“显阳殿玉象诸佛及供养,具如别牒,可尽心礼拜供养之。应有功德事,可专在中。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并严断之。惟年六十,必有道心,听朝贤选序,已有别诏。”《南史》卷四《本纪第四·齐武帝》,第84页。由此诏观之,齐武帝死后,其部分后宫宫人出家为尼,未详寺名。

另案《南史》:“徐龙驹为后宫舍人,日夜在六宫房内。帝与文帝幸姬霍氏淫通,改姓徐氏,龙驹劝长留宫内,声云度霍氏为尼,以余人代之。皇后亦淫乱,斋阁通夜洞开,内外淆杂,无复分别。中书舍人綦母珍之、朱隆之,直阁将军曹道刚、周奉叔并为之羽翼。西昌侯(萧)鸾屡谏不纳。既而尼媪外入,颇传异语,乃疑鸾有异志。”《南史》卷四《本纪第四·齐郁林王》,第92页。南齐时期,前任皇帝崩后,其后宫有出家为尼的事例。

(3)荀伯玉姐出家为尼

案《南史》: “(荀)伯玉微时,有善相墓者谓其父曰:‘君墓当出暴贵者,但不得久耳,又出失行女子。’伯玉闻之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顷之,伯玉姊当嫁,明日应行,今夕逃随人去,家寻求不能得,后遂出家为尼。”《南史》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七·荀伯玉》,第779页。可见出家为尼也是女性避世难的一种方式。

(4)齐湘东王萧子建母谢氏出家为尼

案《南史》:“湘东王子建,字云立,武帝第二十一子也。母谢无宠,武帝度为尼。明帝即位,使还母子建。”《南史》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湘东王子建》,第744页。此则说明南齐时期,后宫嫔妃出家为尼现象时有发生。四萧梁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1.《比丘尼传》收录

(1)道迹

《法华经持验记》录:“梁吴兴尼道迹,号总持,得法于菩提达摩,遁居湖州弁岭峰。昼夜诵法华经,诵满万部,不出山者,凡二十年,后归寂,塔全身于结庐之所。”《法华持验记》,《续正藏》第78册,第69页下。

(2)法宣

案《法华持验记》:“梁剡川有尼法宣,初诵《法华经》,坐卧见帐盖覆上。父母令就齐明寺出家,是日帐盖即不见。自后博览经论,深探奥理,衡王元简为郡守,请为越城母师。”《法华持验记》,《续正藏》第78册,第69页下。此则与《比丘尼传》梁招明寺尼法宣事例基本一致。

(3)番禺毗耶离精舍比丘尼十余人

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齐建元中,番禺毗耶离精舍旧有扶南国石像,莫知其始,形甚异常,七八十人乃能胜致。此寺草茨遇火延及,屋在下风烟焰已接,尼众十余相顾无计。”《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18页下-419上。据此,毗耶离精舍为尼寺,规模约二十人。

3. 方志收录

案《荆州府志》:“(梁)宜都老尼太清间讲经于紫竹庵,监溪侧一日溪水暴涨,老尼大笑,掷蒲团于水中趺坐其上,诵《普门品》顺流由长阳江出大江而去,莫知所之,因名其溪曰师姑溪。”苏晋仁,萧子选辑《历代释道人物志》之《湖北通志》卷,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714页。此录释震华收入《续比丘尼传》。五南陈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1. 佛教史料收录

案《释氏稽古略》:“陈帝造金铜像百万躯,修故寺三十二所,度僧尼七千人。”《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802页下。 文中所录七千人应指新增僧尼,比丘尼与比丘数量比例不详。2. 正史收录

(1)王僧辩女出家为尼

案《南史》:“(王)僧辩败,(杜龛)乃据吴兴以拒之,频败陈文帝军。龛好饮酒,终日恒醉,勇而无略,部将杜泰私通于文帝,说龛降文帝,然之。其妻王氏(王僧辩女)曰:‘霸先仇隙如此,何可求和?’因出私财赏募,复大败文帝军。后杜泰降文帝,龛尚醉不觉,文帝遣人负出项王寺前斩之。王氏因截发出家,杜氏一门覆矣。”《南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四·杜龛》,第1042页。王氏出家为士族女性为比丘尼之例。

(2)张彪妻出家为尼

案《南史》:“昭达进军,迎彪妻便拜,称陈文帝教迎为家主。杨便改啼为笑,欣然意悦,请昭达殡彪丧。坟冢既毕,黄苍又俯伏冢间,号叫不肯离。杨还经彪宅,谓昭达曰:‘妇人本在容貌,辛苦日久,请暂过宅庄饰。’昭达许之。杨入屋,便以刀割发毁面,哀哭恸绝,誓不更行。陈文帝闻之,叹息不已,遂许为尼。”《南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四·张彪》,第1047页。因不愿再嫁,张彪妻出家为尼。

(3)宣明寺尼

案《南史》:“及魏克江陵,入长安,皓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陈武帝受禅,皓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孝义下》,第1234页。由此可知,此尼系大臣之母,因战乱而避入宣明寺为尼。

(4)南陈后主沈皇后为尼

案《南史》:陈后主沈皇后“及炀帝被杀,后自广陵过江,于毗陵天静寺为尼,名观音。贞观初卒”《南史》卷十二《列传第二·陈后主沈皇后》,第227页。以旧宅为寺,其妓悉令入道。5.案《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瑶光寺慈义尼有弟子一百人。七各时期比丘尼特点与南北差异

根据本节所录比丘尼信息统计总结如下:

1.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特点

同类推荐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热门推荐
  • 女帝之男儿心计

    女帝之男儿心计

    本土女尊,大女子主义严重,然后冷血、嚣张、霸道、掠情、NP、护短、占有欲、恶趣味、虐情and女宠男,重生,撇嘴,前面两个字是废话,标签党在前,有雷慎入!这是一个不孝女的诞生:“你们是姐妹,亲姐妹。”“若有意那个位置,那个魔魅,你正君之位不是空着?何妨给了他?”“再厉害,你还能云起山冰崖一同杠上。”——“父亲只需应上一声,到那日助我,自不会血染天下。”这是一个暴君的崛起:“你大姐文韬武略,二姐心狠手辣,三姐城府极深,你当你母亲大业若成,那个位置,能轮得到你?”——“这有何妨,逼急了,只要都死了,不是我的,到时候也会归我。”“你若登基,不出三年,必天下大旱,百姓民不聊生,群民皆反。”——“我若登基,出现三年暴乱,信不信我先把你抓起来,然后安你惑乱妖星之名,火烧已示天下。”这是一个鬼畜攻的存在:——“我若想要,是你能拒绝的?”——“一时半会乖顺点,不拂逆我,是会死?还是以为我不敢动你弟弟?”——“这身子骨要再不好起来,再给我犟着,等娶你那天,就让你弟弟代你成婚。”一夕宫主,一夕为奴,这是他,不甘的他,挣扎不止,她既然不珍惜他,又凭何让他心甘情愿依附于她?万年追随,满心满意,这是他,顺从的他,“主子是迷情的天,那迷情了,迷情对主子来说算什么,只是宠物的吗?就只能是宠物的吗?”天姿国色,玉貌花容,这是他,恐慌的他,“姐不能不要年祁,年祁的一切都是姐姐给的,姐姐若不要年祁了,年祁就什么都没有了。”医术超群,仙界一尊,这是他,退缩的他,不想再看见她了,她又不喜欢他,可是她一个命令,他还是乖乖会到,因为那是他的主子,那是她。还有他,他,他他他······他们都是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被命运将一生系在了她身上的男人。这不单是女主的故事,这还是属于一堆男人的故事。前期虐身虐心,后期缓慢治愈。已有存稿三十万,可放心跳坑。
  •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原本是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用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白是非。如今社会万象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现象层出不穷,明察秋毫这项能力更显重要。让我们在本书精彩动人的小故事里,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感悟人生,完善修养,收获智慧,走向完满。
  • 重生豪门贵女

    重生豪门贵女

    她们是双生子,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妹妹因为从小体弱,得到了所有宠爱和目光,而她却只能生活在那光环的阴影之下妹妹,漂亮高贵如同最纯洁的百合,她,平凡自卑譬如野草豪门之下,她永远是被放弃的那一个…【小片段】“爸,妈,求求你们,不要赶我走,我是你们的女儿。”“哼,你不是我们的女儿,从今以后你再不是我们安家的人,就算死了也和我们安家再无任何关系。”安爸坐在沙发上冷冷说着,仿佛那个跪在地上求他的人只是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人。“妹妹,求你跟爸妈说不要赶我走…”安然向自己的妹妹求着,爸妈最听妹妹的话,只要妹妹开口,一定会同意的。从来都是一副柔弱静美的妹妹,却凑着她耳朵,说出来的话比父亲的更冷,“安然,你怎么不去死!”★★★再次睁眼醒来,人生竟然重来一次,这次,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绝不再任人践踏!!!★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领导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先当好士兵才能当好将军,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下属,因此对于有志于做领导的员工来说,必须在年轻时代特别是30岁以前就要学习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重要的领导能力,为今后走向领导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结合当今中国的企业现状和管理实践,总结出33堂最重要的领导课,探讨了自我管理、用人、沟通、激励、体制、团队、授权、执行、决策、创新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提炼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式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当一个好领导的奥妙所在,还可以学到非常实用的领导方法,为你今后的领导工作奠定基石,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 这个相公有点冷

    这个相公有点冷

    “嘿呦!嘿呦!”朝着天空白了白眼睛,我恨死了现在的姿势,手脚被麻绳牢牢地捆住,一点儿空隙都没有,一根粗大的竹竿横穿过被缚住的四肢,只有屁股在空中晃荡来晃荡去!那副样子,不禁让人想起两个猎人抬着一头豪猪的场景!自我介绍一下,眼下这个被人捆得像猪一样抬着走的倒霉鬼就是我……刁小蛮,刚刚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黑帮千金。天空中浮现了一个说明框,嗒嗒嗒打出来以下几行黑体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九天剑神

    九天剑神

    ps:已有百万完本作品《醉掌玄图》,却出现意外,从此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也是自此开始,亲们放心收藏本书…,本以为能温馨美满,高考在即。寒窗苦读,高考功成,逆世而修。薛凌用经历与鲜血,闯荡九天,薛凌却遇到魂妖袭击,颠覆了认知和思想等级划分:奠基、蕴莲、凝神、通灵、龙门、证道、万象、问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