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11

第11章 寺院与僧团基本情况统计(1)

§§§第一节 尼寺基本情况统计

建立寺院与成立僧团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佛教寺院的建立,追溯到东汉永平十四年(71),“京师向西域天竺国,取得佛本,言是修多罗教。复请胡师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等翻译佛本,一从汉言。又立白马、兴圣二寺”[唐]释智升《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398页中。是年,明帝允许“五品已上杨城侯刘善峻等九十三人出家。时帝侍卫九品已上,镇远将军姜荀儿等一百七十五人出家。京都治民及妇女阿潘等一百二十一人出家”。随后“即立十寺:城外七寺,城内三寺。七寺安僧,三寺安尼,汉之佛法从此兴焉”同上,第401页下。文中所述出家一事并无其他资料佐证,但就尼寺与僧寺初置的比例3∶7而言,对本书有一定参考价值。

尼寺与僧寺比例的另一记录,保存在唐朝要求沙减僧尼的辩论中。大臣傅奕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佛寺数量,认为“请减寺塔,则民安国治者。由妖胡虚说造寺之福,庸人信之,角营寺塔。小寺百僧,大寺二百,以兵率之五寺强成一旅,总计诸寺,兵多六军。侵食生民,国家大患,请三万户州且留一寺”。释道宣从佛教角度对此事的回应是:“于时二众不满七万,半为尼女,岂等大国之六军乎。”《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第134页下。由此看出,释道宣认为唐朝尼与僧的比例是一半对一半,因而笔者认为,尼寺与僧寺的比例也在5∶5左右。以上从3∶7到5∶5的发展,如果排除作文者的个人观点,尼寺增长比例大于僧寺。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比丘尼的发展速度快于比丘。进而言之,比丘尼在汉至唐的佛教历史上,地位重要。

当然,寺有大小之分,从寺院的数量和比例来确定比丘尼与比丘的比例未免过于武断,需进一步分析。本章从寺院与比丘尼的基本数据入手,分析还原东晋宋齐梁陈时期比丘尼规模与发展速度。

一、东晋新建尼寺统计

1.洛阳竹林寺

案《比丘尼传》,建武元年(317)前,“(净)捡即剃落从和上受十戒,同其志者二十四人,于宫城西门共立竹林寺”《比丘尼传校注》,第1页。竹林寺位于洛阳。

2.洛阳建贤寺笔者据《比丘尼传》录安令首“从(佛图澄)及净捡尼受戒”,其父后“为清河太守”,推论寺立于洛阳。与安令首所立精舍

案《比丘尼传》:“(安令首)从(佛图)澄及净捡尼受戒,立建贤寺。澄以石勒所遗剪花纳七条衣及象鼻澡罐与之……因其出家者二百余人。又造五六精舍。”《比丘尼传校注》,第7页。依据各大部派戒律惯例,比丘尼僧腊满十岁后收徒。案净捡建武年(317)后从法始受戒律,那么327年后安令首才能从净捡受戒。另外,佛图澄于东晋永和四年(348)卒,建贤寺立寺应于安令首从净捡受业后,至佛图澄去世前,即327-348年间。按此时间顺序,佛图澄方能将“石勒所遗剪花纳七条衣及象鼻澡罐”在建贤寺立后与安令首。此外,后赵建平四年(333)从洛阳迁都至邺,那么佛图澄在洛阳活动的主要时间为(310-333)之间。根据上述条件判断,建贤寺最可能立于327-333年。

安令首另立的“五六精舍”,建造时间在建贤寺立后的东晋时期。

3.司州西寺

案《比丘尼传》:“及苻坚伪立(357-383),闻风敬重,为(尼智贤)制织绣袈裟,三岁方成。价直百万。后住司州西寺,弘显正法,开长信行。晋太和中(368-369)年七十余,诵《正法华经》,犹日夜一遍。”同上,第11页。苻坚即位三年后,即360年,西寺的建造时间,最可能在360-369年间。

4.弘农寺

案《比丘尼传》:“(尼妙相)十五适太子舍人北地北地在陕西省境内。皇甫达,达居丧失礼,相恶之。告求离绝,因请出家,父并从之。精勤蔬食,游心慧藏,明达法相,住弘农弘农地处长安与洛阳之间的黄河南岸。北岳,荫林面野。”《比丘尼传校注》,第13页。因“晋永和中(350)弘农太守请七日斋”时,妙相与白衣有问答,所以弘农寺建于公元350前,以属地命名。

5.建康建福寺

建福寺为东晋第一所尼寺。《比丘尼传》录:“晋建元元年(343)春,(明感)与慧湛等十人,济江诣司空公何充。充一见,甚敬重。于时京师未有尼寺,充以别宅,为之立寺。问感曰:‘何名之?’答曰:‘大晋四部,今日始备。檀越所建,皆造福业,可名曰建福寺。公从之矣。”同上,第15页。

这一条记录中,何充立建福寺没有疑问,但何时立寺史料记载不一。《大正藏》原文录立寺时间为“晋永和四年(348)春”[梁]释宝唱《比丘尼传》卷一,《大正藏》第50册,第935页下。《佛祖统纪》云:“(康帝)建元元年(343),中书令何充舍宅为建福寺。”《佛祖统纪》卷三十六,《大正藏》第49册,第340页上。《释氏六贴》录为“太初四年(389)”。

据《晋书》记载,何充永和二年(346)卒。那么,建福寺立寺必不能晚于永和二年。另《建康实录》录:“晋康帝时,置两寺,褚皇后立建兴寺,在今县东南二里,运渎西岸;中书令何充立建福寺,今废也。”晋康帝在位只有两年,即建元元年(343)与建元二年(344),建兴寺(延兴寺)立于建元二年,如按建福寺早于延兴寺,应在建元二年或建元二年前。又《比丘尼传》之“建福寺慧湛尼传”云:“(湛)建元二年渡江,司空何充大加崇敬,请居建福寺住。”《比丘尼传校注》,第21页。“建福寺康明感尼传”云:“晋建元元年春,与慧湛等十人济江,诣司空公何充。”同上,第15页。综上,建福寺应立于建元元年(343)至建元二年(344)间。

关于建福寺的废止年代,《南朝寺考》录:“(建福寺)康帝时建,隋初废。”《南朝寺考》,《大藏经补编》第14册,第630页。也就是说,建福寺自建元二年立后,至隋初废寺,经历东晋、宋、齐、梁、陈五代。

6.建康何后寺(永安寺)

何后寺,又名永安寺。《比丘尼传》录:晋穆皇帝“谓章皇后何氏曰:‘京邑比丘尼尠有昙备之俦也。’到永和十年(354),后为立寺于定阴里,名永安(今之何后寺是)”《比丘尼传校注》,第15页。《南朝佛寺志》录:“晋穆帝何后性耽释氏,造尼寺,所在西州桥侧南临大道(当今苍桥左近),后人呼为何后寺。”《南朝佛寺志》,《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二册,第46页。

如以永和十年立寺为准,则永安寺立于何法倪称后之前。何氏于升平元年(356),依礼成为穆帝皇后,时年17岁,那么永和十年只有15岁。再看晋穆帝升平五年(361)死时19岁,那么永安寺立寺时,他只有12岁。其立寺合理性存在诸多疑问。仅就穆章何皇后即位后居永安宫《晋书》第132页:升平五年,“九月戊申,(晋哀帝)立皇后王氏。穆帝皇后何氏称永安宫”。来说,寺以“永安”为名也较合理。最可能的情况为此寺先名“永安寺”,后或因触犯禁忌,或为纪念东晋何氏一族,更名“何后寺”。

慧远之姑,比丘尼道仪,“晋太元末(392-396),乃至京师住何后寺”《比丘尼传校注》第40页。《高僧传校注》第229页录:“(东晋慧远之弟释慧持)有姑为尼,名道仪,住在江夏,仪闻京师盛于佛法,欲下观化,持乃送姑至都,止于东安寺。晋将军王珣,深相器重。”。刘宋时期,“有女尼居之戒行不严齐,蔡光(兴)宗尝纳(何后)寺尼智妃为妾也”《南朝佛寺志》,《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二册,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第46页。释令玉“少出家住何后寺禅房,为净曜尼弟子”。僧端从“广陵游上国,住于永安寺,为寺纲纪”。综上,笔者认为,何后寺在东晋至刘宋较为出名。

7.建康延兴寺

案《比丘尼传》,建元二年(344),“皇后褚氏为(僧基)立寺于都亭里运巷内,名曰‘延兴’。基居寺住,徒众百余人”《比丘尼传校注》,第23页。《建康实录》称为“建兴寺”:“晋康帝时,置两寺,褚皇后立建兴寺,在今县东南二里,运渎西岸。”《南朝寺考》:“延兴寺,晋康帝褚皇后所建,在运渎西岸”,“隋时废”《南朝寺考》,《大藏经补编》第14册,第630页。延兴寺为东晋南朝时期的重要尼寺。

8.洛阳东寺

案《比丘尼传》,竺道馨“住洛阳东寺,雅能清谈尤善小品”,“晋太和中(366-370)有女人杨令辩,笃信黄老专行服气”,两种宗教在争取信众方面发生冲突,竺道馨不久卒于病。洛阳东寺立于368年前。9.历阳乌江寺

案《比丘尼传》:“道容,本历阳(今安徽和县)人,住乌江寺。”《比丘尼传校注》,第28页。《六道集》:“时尼道容,住历阳乌江寺。”[清]弘赞辑《六道集》卷四,《续正藏》第88册,第164页下。《佛祖统纪》:“咸安元年(371),有乌来巢太极殿,帝召曲安远筮之曰:‘西南有女人师,能除此怪。’时尼道容住历阳乌江寺,召至都。”《佛祖统纪》卷三十六,《大正藏》第49册,第340页中。综上所述,乌江寺在安徽和县乌江镇。因为道容于“晋明帝时甚见敬事”,也就是说,晋明帝时期(323-325),道容尼已闻名于建康。但东晋尼寺之兴,起于建福寺,要么乌江寺立在建元二年(344)后,要么乌江寺为东晋第一所尼寺,要么“晋明帝”为误写。

10.建康新林寺(波提寺)

新林寺立于晋简文帝咸安二年(372),乃简文帝为道容尼所立。案《比丘尼传》,简文帝“为(道容)立寺资给所须,因林为名,名曰‘新林’。即以师礼事之,遂奉正法”《比丘尼传校注》,第28页。《六道集》:“(晋简文)敕建新林寺以(尼道容)居之。”[清]弘赞辑《六道集》卷四,《续正藏》第88册,第164页下。《佛祖统纪》:“(晋)简文帝诏,为尼道容建新林寺。”《佛祖统纪》卷五十三,《大正藏》第49册,第463页下。《法苑珠林》:“晋《南京寺记》云:‘波提寺在秣陵县新林青陵,昔晋咸安二年简文皇帝起造,本名新林寺。时历阳郡乌江寺尼道容,苦行通灵,预知祸福。世传为圣。’”《法苑珠林》卷三十一,《大正藏》第53册,第526页中。新林寺后更名为波提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咸安二年立寺这一时间较准确。

11.建康简静寺

案《比丘尼传》,简静寺乃司马道子太元十年(385)为比丘尼支妙音所立。《法华传记》:“尼智通少出家,住京师简静寺,信道不笃,元嘉九年,师死罢道,嫁为魏郡梁犀甫妾生男。”[唐]僧详述《法华传记》卷九,《大正藏》第51册,第92页中。天监十五年(516)后,释僧旻“于简静寺讲《十地经》”《续高僧传》卷五,《大正藏》第50册,第463页上。 综之,简静寺自东晋立后,至萧梁仍存。笔者认为,简静寺毁于梁末侯景之乱。

12.建康谢镇西寺(又名塔寺、庄严寺、兴严寺)

案《南朝佛寺志》引《建康实录》:“晋穆帝时置尼寺三所:彭城寺、谢镇西寺、外有何皇后寺。在县东一里南临大道。”《南朝佛寺志》,《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二册,第46页。《南朝寺考》:“庄严寺,晋穆帝永和四年(349),镇西将军谢尚舍所造也,亦号塔寺。其地南植竹格,港临秦淮。逮宋大明中,路太后置庄严寺,赚其同名,改此寺为谢镇西寺,或称谢寺。历代高僧有昙无谶、慧次、僧宝、僧智、僧宗皆止于此。陈宣帝太建元年寺焚。”《南朝寺考》,《大藏经补编》第14册,第630-631页。《南朝寺考》引《建康实录》塔寺记:“今严寺即谢尚宅也”,“在今县城东南一里二百步。尚尝梦其父告之曰:‘西南有气至动人必死,行当其锋,家无一全。汝宜修福建塔寺,可以攘之。若未暇立,可杖头刻作塔形,见有气来,则凝之。’尚悟惧,遂刻小塔于杖头,恒置左右。后果有异黑气,遥见西南,从天而下,始如车轮,渐弥大,直冲尚家。尚以杖头指之,气便回散,合门获全。气所经处,数里无复孑遗。遂于永和四年,舍宅造寺,名庄严寺。宋大明中,路太后于宣阳门外太社西药圃造庄严寺,改此为谢镇西寺。至陈太建元年,为延火所烧。五年,豫州刺史程文秀更加修复,孝宣帝敕改名兴严寺,至今也”《南朝寺考》,《大藏经补编》第14册,第631-632页。

如上述记录属实,笔者认为,谢镇西寺原为尼寺,刘宋时改作僧寺。

13.建康太后寺

案《比丘尼传》,禅林寺“僧念为法护尼弟子,从师住太后寺”。《南朝寺考》:“太后寺,不知其所以起,疑晋褚何二后创之,距治城寺不远,故桓玄废寺为苑,即移寺僧居于太后寺焉。”同上,第644页。虽太后寺在长安也有一所,但文中的太后寺应指建康太后寺。《南朝寺考》引《建康实录》:“桓玄筑别苑于治城冶城,故址在今南京市。刘孝标注引《扬州记》云:“吴时鼓铸之所,吴平,犹不废。”,先是太元十五年(390),孝武为沙门立寺,至是尽移僧众于太后寺,而以寺为苑。”《南朝寺考》,《大藏经补编》第14册,第645页。按此,太后寺位于建康,为东晋时所建。

关于太后寺的建造者,笔者与《南朝寺考》所录观点不同,东晋朝孝武帝时期,称得上太后的有四位:第一,明穆庾皇后,即庾文君。成帝即位,称皇太后。但薨于咸和初年(327-328),不可能立寺。第二,简文宣郑太后,即郑阿春。咸和元年已薨,太元十九(394)年,孝武帝追其为简文太后,并立庙于太庙西路。第三,康献崇德太后,即褚蒜子。第四,孝武文李太后,隆安四年(400),崩于含章殿。以上四位太后中,太后寺较可能是褚太后或李太后所立。褚太后已于建元二年(344)立延兴寺。兼考地理位置,“建兴寺在今县东南二里,运渎西岸”;而太后寺靠近治城寺,治城寺“在城西北,本吴治铸之地”《南朝寺考》,《大藏经补编》第14册,第643页。延兴寺与太后寺分属两地,应是两寺。也就是说,要么太后寺是褚后于延兴寺外另立的一寺,要么是李太后所立之寺。笔者认为,此寺为李太后太元十五年前所立更为合理。

14.广陵中寺

案《比丘尼传》:“光静,本姓胡,名道婢,吴兴东迁人也。幼出家随师住广陵中寺”,“(受)具足(戒)之后,积十五年,虽心识鲜明而体力羸惫”,元嘉十九年(442)卒《比丘尼传校注》,第81页。笔者认为,中寺应建于刘宋前,因为光静的尼师在光静成为比丘尼前已住中寺,根据戒律,沙弥尼受十戒后,至少要随师两年学戒后才能受具足戒。光静元嘉十八年患病,此时她受具足戒已至少十五年,加上两年作沙弥尼的经历,她是元嘉初或更早一点加入广陵中寺比丘尼僧团。以中寺命名的寺庙,常见于两晋,如道安于邺中寺见佛图澄,弗若多罗于弘始六年(404)于长安中寺译《十诵律》。综之,江陵中寺或建于东晋末,或建于刘宋初,笔者倾向于建于东晋末。

15.吴郡朱明尼寺

案《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吴郡志》卷三十一:朱明尼寺“东晋时建”,“邑人朱明舍宅为寺”转引自黄敏枝《宋代妇女的另一侧面——关于宋代的比丘尼》,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卷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624页。

16.建康铁索罗寺

案《南朝佛寺志》:“铁索罗寺,本晋时尼寺,在城南门外。宋元嘉十一年(434),有西域尼铁索罗居此,因以其名称寺焉。”《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一下“祠祀志寺院二”录“瑞相院,亦名铁索罗寺,在城南门外。”《乾道志》:“(铁索罗寺)本晋时尼寺。宋元嘉七年,西域梵尼七人至建业,十一年,尼铁索罗等三人又至,因号铁索罗寺。”《六朝事迹编类》卷下“铁索寺”:“因铁索罗国尼至,遂就此建寺,以铁索罗为名。”《比丘尼传校注》,第90页。综上所录,笔者认为,刘宋正值比丘尼发展时期,新建尼寺确有可能,但元嘉七年已有外国尼约七人至建康,住景福寺。晋时尼寺为外国尼住,后改名一说,较新建尼寺说法,更符合当时社会语境,所以将此寺归于东晋所立。

同类推荐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热门推荐
  • 别跟本王抢老婆:一品皇妃

    别跟本王抢老婆:一品皇妃

    她是楚府嫡氏长女,却不得父宠!一场交易,庶母将她嫁之,一场阴谋,让她死于杖下。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继母与男友的背叛,让她死于非命!当她头脑精明,心思缜密的她重生在她的身上,她该如何在这吃人不吐骨头,处处都是尔虞我诈的深宅大院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又该如何拿回她的一切?他是皇帝第八子,亲封的瑞王爷,王妃的“大肚”,未经他同意,为他纳回一门侧妃!却不想,堂未拜,子先落!杖责一百,休书一纸,从此再无关系!他是高贵而又低贱的宁王爷,皇帝圣恩,赐他大婚,却不想,大婚之人竟是其弟的休妇!一怒之下,拜堂不见人!他是高高在上的当朝太子,他一手成全了那万人唾骂的女子与宁王之间的好事!却在亲眼见证她过人的机智,惊人的手段手后,后悔不已,发誓一定要将她纳为自己麾下。************************************************女主渐强,宅斗,宫斗,心计,复仇!**********************************************(一)“为什么你还没死!”男子一脸怒意的瞪着那一脸巧笑的女子,大有一种将她碎尸万断的意思。“死?”女子毫无愄惧的回视着他,“王爷,难道你没听说过祸害遗千年吗?”脸上带着平静的淡笑“放心吧,像我这种祸害,你死了,我都还没死!”“你还有脸说?”“脸?我当然有!看,这不是好端端的长着吗?难道王妃你没脸吗?不过也对,像你这种只学会了礼仪廉的人来说,是分不清什么是脸的!”“你……”敢说她无耻!“嗯!不错,悟性挺高!孺子可教!”(二)“这是什么?”妇女手指着桌上那四个碗,怒喝!“你为什么在这?”她笑的满面春风,秀眉一挑,眼角一眯“二姨娘,这可是两菜两汤!比你上一顿的伙食可好多了!你上顿才一菜一汤!”“我要见老爷!”“我爹和我娘忙着为我造弟弟,好像没时间理你,毕竟你这肚子确实不争气!”很不友善的拍了拍妇女的肚子“哦,这菜可有来头了,菜名叫: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您老慢用着!”*****************************************************新文《嫡妻》:~~~~~~~~~~~~~~~~~~~~~~~~~~~~~~~~烟花完结文:《爱上丑相公》:永久免费《奉旨成婚》:《奉旨离婚》: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家有保健师

    家有保健师

    日子过得清贫点儿,没什么可怕的,一家人快乐安康地生活才是一种幸福。更何况只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只要肯踏踏实实地劳动,何愁不能致富呢?无论何时,健康是生命之基、快乐之本、幸福之源,我们都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从日常生活做起,从一天三顿饭做起,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做自己的家庭保健师。
  •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一本书真实记录了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神话的种种业绩,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商业方面的智慧。我相信,现代许多商业类书籍的很多观点都出自这里,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阅读本书,你还可以学到洛克菲勒的处世哲学。相信这位在世98年的商业巨人,肯定有着别人所不可替代的处世思想与智慧。如此,即使把此书看做成就财富人生的圣经也不为过。它将向你展示一位商业巨子如何从无到有创造财富,又如何抓住每一分钱来赚取更多的财富的。
  • 异世神王劫

    异世神王劫

    龙朔修仙者,在一场东皇钟的夺宝大战之中,得一神秘戒指,随后自爆元婴与师门仇人同归于尽,奈何灵魂受其神秘戒指的保护而不灭,与东皇钟一起穿越到一个魔法斗气的世界重生,魔法斗气遇上华夏仙术,究竟谁更强大,异界神兵对上华夏上古十大神器,究竟谁更锋利。
  • 都市驱鬼录

    都市驱鬼录

    只要一提起‘妖魔鬼怪’的传说,我们总是会感觉后背发凉,尤其是在夜晚更甚之!可是,我们的这个世界到底存不存在着这些生物呢?如果真的存在着,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给其一个明确的定义呢?
  • 逍遥魔妃

    逍遥魔妃

    “你…我…”又是异口同声的解释。他,我不是有意的,却在遇见她时,我只是觉得你身上的药香很好闻,爱上了魔女。“你什么意思?难不成…”兰雨馨眯起小眼睛,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了。”“你先说吧。“我不认识路。动心、动情、懂恋。”又是异口同声。你从丛林外来,绝色倾城,会知道出去的路。两人都沉默了。被兰雨馨的质问从沉寂中惊醒的白雾宇在看到兰雨馨脸上的愤怒的时候,他是可以依靠一生的爱人,尴尬的笑笑:“对不起,只因她而存在。最后沉默了一会还是兰雨馨先开口:“我以为,状似被欺负了似的。跨越时空的爱恋,我不是故意的…”无心、无情、无恋。片段一:“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是,“你不认识路?”两人同时问了出来,打断了他,唯美无双;素手银针,故意曲解了他的话。动了情,我,冷漠温情,我不是那个意思!”白雾宇更加的慌了,遇见了此生的良人。“额,医行天下。一次异世旅行之路,那时我是被人追杀至此,兰雨馨,如果不是误闯进丛林,医毒双绝,并且被你救了,却是自“你想干什么?”在白雾宇的投靠过来之前,灵动风华,兰雨馨厉声质问。”又是异口同声。小无父,估计我现在只是一具尸体了,白雾宇,那时的我,惊才艳艳,怎么可能会注意路是怎么走的!可是,失了心,你怎么不知道出去的路?不知道的话,你怎么进来的?”白雾宇解释,她是一个迷一样的女子,有问向兰雨馨。她,说话都有些混乱了。片段二:对于他来说,所以想要靠近你闻一下,让他沉迷。对于她来说,我真的只是想闻闻…”白雾宇激动的想要向兰雨馨解释,是无意间的相逢,但是似乎越解释越乱。“不是这个意思,身世成谜,那是哪个意思?难道是你真的想…”兰雨馨故作是被白雾宇的话激怒了,夜阑王朝的三皇子,根本不听白雾宇的解释,一切都伴随着两人的相遇、相逢、相知、相恋,而且一直在曲解他的意思!而且话语中还带有一丝委屈似的哭腔。“不是故意的,还是命中注定,那就是有意的喽!”兰雨馨在白雾宇想解释的时候,而清明!“不,兰氏家族的少主,不是,冰锁心门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