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40

第40章 三十六天说是怎样形成的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长生成仙。如何才能长生?神仙居于何处?其仙寿如何?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如何才能长生,有赖于修炼方术的探究和实践;神仙之仙寿及所居之境界,有赖于道教学者的解说。前者属道教方术研究的范围,后者属“仙境”研究的范围。

自战国神仙家兴起以后,人们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即:神仙是能轻身飞举的超人,他们居处于天界,常“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逍遥游》)“天”是神仙居处与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仙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天”究竟是什么样子?其结构如何?有哪些神仙居于其中?他们有多少仙寿?这些问题,在道教出现以前,尚没有具体详细的解答。汉末道教产生以后,要求解答这些问题,不如此,就不能坚定修道者的信心和吸引更多的信徒。三十六天说就是适应这种需要,对以上问题做出的系统回答。

三十六天说,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始告形成,时间大约从晋代至唐初。其最早的雏型是《度人经》所提出的三十二天说。此书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或称《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为灵宝古经之一,约成书于晋代(即现存《正统道藏》之《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其余六十卷遂衍绎此经者,出世较晚)。敦煌卷子陆修静《元始旧经紫微金格目》云:“《无量度人上品》,卷(当作‘一卷’),已出。卷目云:《太上洞玄灵宝度人上品妙经》。”可知在刘宋前之晋代,此书已出世)中云:“道言:行道之日,皆当香汤沐浴,斋戒入室东向,叩齿三十二通,上闻三十二天,心拜三十二过。”其三十二天之名为:东方八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上明七曜摩夷天、虚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南方八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耀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

西方八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皇孝芒天、太皇翁重浮容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北方八天: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太文翰宠妙成天、太素秀乐禁上天、太虚无上常容天、太释玉隆腾腾(注本皆作“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太极平育贾奕天(《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

据上列可见:第一,此仅三十二天,尚须另补四天,始成三十六天;第二,此三十二天是沿横向平面向四方展开,结构为横向四大块。四块之间,各各平行,并无高下等次之分。故此三十二天是此说的早期形态。

至南北朝,一些道士以《度人经》的三十二天说为基础,对之进行加工、增饰,迈出了造构三十六天说的第二步。其中最有成就的是南朝齐道士严东。《高道传》载,他在“齐建元(479—482)中,诣晋陵(今常州或武进),依道士李景游。……在晋陵五六年,一日将别,援笔注《度人经》,辞不停翰,穷日而终”( 《三洞群仙录》卷一六引《高道传》)他所注之《度人经》文,后被收入《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中。第一,他引进佛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和三天、大罗等说法,将《度人经》横向平面的三十二天,改造为含纵横二向于一体的三十五天。即先把《度人经》的三十二天分割为欲界六天,色界十二天,无色界十天、无色界上四天等四个层次(以三界划分三十二天,或许不始于严东,但现存资料中可明确断代者,以严东为最早。)他说:“欲界,自黄曾天,至上明七曜摩夷六天,欲界之分也。”“色界,自虚无越衡天,至太安皇崖天,合十二天,是色界之分也。”“从显定极风天,至秀乐禁上天十天,为无色界之分也;从无上常融天,至太极平育贾奕天四天,无色界上也。”“大罗者,大罗之天也,在三界之上也。”第二,在此三十二天之上,再加黄、苍、青三天,成三十五天。他说:“三十二天,位在四方,方有八天,合三十二天也。三天罗其上。……有自然五霞,其色苍黄,号曰黄天;黄天之上,其色青苍,号曰苍天;苍天之上,其处玄空,积空成青,号曰青天。凡有三十五天”( 以上皆见《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三。)其所云色界十二天、无色界十天、总三十五天之说,与后世定型的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总三十六天之说相异,反映出南朝在造构此说时意见纷纭的历史特点。

至唐初,大约活动于唐太宗贞观年间或稍前的李少微,在注《度人经》中创立新解,提出三十六天说。第一,他对《度人经》的三十二天作了重新划分,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种民天四天。在经文“上明七曜摩夷天”注中云:“以上六天,谓之欲界。”在经文“无极昙誓天”注中云:“以上十八天,谓之色界。”在经文“太素秀乐禁上天”注中云:“以上四天,谓之无色界。”在经文“太极平育贾奕天”注中云:“以上四天,为四民天,亦谓之种民天。”(以上皆见《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二。)种划分,为后世道教所承袭。第二,在此三界三十二天和四种民天上,再加三清天和大罗天,成三十六天。他说:“三界之上,犹有四梵三清,然后至于大罗。”(《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三。)云:“上元天官,隶玉清境……中元二品地官者,隶上清境……下元三品水官,隶太清境。”应该说,将三十二天增为三十六天(《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二)不始于李少微,北齐魏收于天保二年至五年(551—554)间所撰之《魏书·释老志》中已见此提法,称道教言:“二仪之间,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不过《魏书·释老志》未述其结构。李少微则在划分三十二天之层次后,又称其上有三清、大罗,且把太清、上清、玉清置于一个层次上,这是对严东所云黄、苍、青三天及其三重结构(无色界之上有黄天,黄天之上有苍天、苍天之上有青天)的修改。不过他把天、地、水三官隶于三清,则未免与三清居最高天界的品格不相适应;这也许是三清尊神尚未最后定型时代的反映。第三,他在划分三十六天的层次时,又提出各天所居天人寿命及修道者升入各天的条件。他声称,居于“太黄皇曾天”中的天人有“九百万岁”,居于“太明玉完天”中的天人有“一千八百万岁”,如此等等。天界越高,年寿越长,以至到万亿岁。并称,居四种民天的天人,“出二气之外,无年寿之限,喜乐清净也”(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二。)又说,人们要想升入天界,获得长寿,乃至不死,必须修德积功:“凡人口业净,有十善功以上,生欲界之天。”(《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三。)身业净,有三百善功,得生色界。”(《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三。)心业净,有六百善功,生无色界四天。”(《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三。)无观转妙,结习都忘,若洞入自然,即升居种民天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二。)

比李少微略晚的茅山道士潘师正,在回答唐高宗的提问时,对以往诸说进行修正补充,提出了系统完整的三十六天说。他说:“谨案灵宝诸经及三界图,道有三清、三界。其三清境者,则玉清、上清、太清;三界者,则欲界、色界、无色界。其下欲界有六天,其中色界有十八天,其上无色界有四天;三界之上,复有四种人天,合有三十二天。……其三清境中,各有一天,则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此三清、三界,各有诸王帝皇真仙,品格僚属极多,非可具述。又有大罗天弥盖三清之上。合三清、大罗、三界等为三十六天。”“六天欲界,阴阳胎生,年积万岁。”“十八天色界……年积亿岁,不残不伤也。”“四天无色界,阴阳有形,身长数百里,不以为累,能隐形入微。”“四种人天,名四梵天,寿命无有大期。”“无上三天,皆是证果极地。”又云:“从四人天已下,三界之中,犹未免于三灾劫坏;从无色界已上,则三灾所不及,劫会所不干。”(以上皆见《道门经法相承次序》)是说,无色界以上诸天人万劫不坏,长生久视。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三十六天说发展形成的轨迹:第一,就诸天的数目及名称讲,开始是三十二天,至南齐建元(479—482)时,严东增至三十五天,所增三天为三重立体结构的黄天、苍天、青天。至北齐魏收时,再增至三十六天。唐初李少微时,始将所增四天定名为同一层次的太清、上清、玉清三天及其上的大罗天。但将三清与三官相配,不能体现三清最高天界的品格。直至唐潘师正答高宗提问时,始对三十六天之名称及其品格、层次作了明确的表述。第二,就三十六天的结构讲,晋代《度人经》的三十二天为横向平面结构,南齐建元时,严东始改为含纵横二向在内的立体结构,但在上下层次的划分上还不够明晰(如无色界之上未定名,只称无色界上);每层所包天界也未定型(如分色界十二天,无色界十天,总三十五天)。中经唐初李少微,再至潘师正时,始从下到上定型为:(1)欲界六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2)色界十八天(虚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曜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皇孝芒天、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3)无色界四天(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4)四梵天,即四种民天(无上常容天、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太极平育贾奕天);(5)三清天(大赤天、禹余天、清微天,又称太清天、上清天、玉清天);(6)大罗天(《道门经法相承次序》。)此外,在天人寿命及修道者上升天界所需条件方面的论述,也较前人更为明确。因此,潘师正之说,标志着三十六天说的最后形成,后世道教亦以之为此说的定论,长期沿袭不变。

应该指出,与《度人经》提出三十二天说大体同时,《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又根据《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提出了九天说(敦煌卷子陆修静《元始旧经紫微金格目》云:“《九天生神章》,一卷,已

出。”证明此经亦出于刘宋前)谓元始祖气化生玄、元、始三气和天宝、灵宝、神宝三尊神;三气又合生九气、九天。九天之名为:郁单无量天、上上禅善无量寿天、梵监须延天、寂然兜术天、波罗尼密不骄乐天、洞元化应声天、灵化梵辅天、高虚清明天、无想无结无爱天。较此书稍迟,约在南北朝成书的《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一也列此九天名,其前六天名与上书同,后三天名与上书异,并称:“此九天是始气之精”,每一天又“别置三天……皆是九天之别号,合三十六天也”。据此思路,将其发展为三十六天是很自然的,而且此三十六天比较容易形成含纵横二向于一体的立体结构(不像《度人经》那样,开始还是横向排列的平面结构)。但三十六天说发展形成的历史告诉我们,其后人们并未以九天说为基础,在它的基础上进而造构其余二十七天之名而成三十六天,而是以《度人经》的三十二天为基础,进而在它的基础上另加四天而成三十六天。人们为什么舍此而取彼,原因何在,不得而知。

虽然如此,后世某些道士仍想保存九天说,且企图将它与三十六天说相糅合。此见于《云笈七》卷三《三洞宗元》和北宋道士贾善翔《犹龙传》卷二《造天地》等。但他们仅仅将此二说作了简单的拼凑,即在叙述三气生九天后,据《九天生神章经》列出九天之名,而在叙述三十六天时,则完全沿用前人据《度人经》所述的三十六天名称及结构。因此九天与三十六天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板块,根本无法融合为一体。由此可以证明,以《度人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十六天说,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结构,很难与另一思想体系的东西相融合。也可说明,九天说虽与三十二天说同出于一个时代,但因为没有得到人们的阐发而中断了它的发展,从而失去了造构三十六天说机会。只有《度人经》之三十二天说,因为得到许多道士的阐发、增饰,终于成就了三十六天说的思想体系。从这方面说,在道教思想发展史上,《度人经》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原载《中国道教》1993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热门推荐
  • 涩女不剩

    涩女不剩

    她为了救白血病晚期的双胞胎妹妹,与素不相识的他,有了共同的孩子。签订了那份价值千万的合约,出卖的是身体?是灵魂?是生命?收获的是亲情?是爱情?还是耻辱?当唯一的亲人远行,当一直守护在身边的人离去……失去了生活目的和动力的她,能否在越陷越深的红尘里拔身而起,找回迷失的自己?曾经的他和他,还有他,谁才是她的归宿?推荐好友的文《舞场妖精》为了揭开早年给她心里留下重创的死亡秘密,她孤身一人,化身“舞场妖精”,穿梭在豪门子弟之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贞操。从一个“有人生没人养”贱女子,摇身变成了身份尊贵的楚氏集团继承人——在那场明争暗斗的家族权力争夺中,她才是最大的赢家?酷似初恋情人的花心大少爷,被誉为音乐界天才的钢琴王子,十八般武艺深藏不露的“贴身保镖”?——在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中,是谁,一直相伴,风雨无悔、不离不弃?
  • 一切从零开始

    一切从零开始

    在工作中,我们很多人都眼高手低,自认为很了不起,却偏偏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为此,牢骚、埋怨、不满等坏情绪四处蔓延,而事实上是如此吗?恰恰相反。只有把胳膊拉回来,伸出去的拳头才能更有力。出人头地的道理也是如此,只有安心工作,不急不躁,你的价值自然会体殃出来。记住:老板的眼中没有空缺的位置。本书阐述了在工作中如何去做,才能使自己和老板的利益最大化,才能使自己出人头地。并告诉了我们一个不变的法则就是:蹲得越低,跳得越高。
  • 百年美联储

    百年美联储

    本书以美联储的百年历史为线索,叙述了美联储成立的历史背景、组织架构、运作方式,以及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本书在美国金融博物馆提供的历史资料和《美联储100年》大型展览内容的基础上,由中国金融博物馆组织编著。以简洁、精炼、发人深省的笔调,配以珍贵历史图片,深入浅出地把这个金融帝国的独特性和巨大影响介绍给读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乾坤剑神

    乾坤剑神

    景言曾是景家最优秀的天才,十六岁突破武道九重天踏入先天之境,整个东临城无人能比,却莫名其妙在进入神风学院后境界跌落,成为笑柄。解开乾坤戒封印,重新崛起,最终制霸天元大陆,成为无数武者仰望的存在。
  • 混沌再世录

    混沌再世录

    混沌初开,无极化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渐离,清气上升,浊气下沉,清气孕育仙界而成仙神轩辕,浊气孕育魔界而成魔尊蚩尤,仙魔相克亦相生,清浊相离亦相容,仙魔二界之间,清浊之气交汇处,两仪相接又生四象而成五行,五行初成,便有了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中,一场远古的神魔之战在这里展开,一个难料的结果使得最后的战争将要延续,千万年之后,一个平凡的少年,因为一次奇遇,展开了一场精彩的人生游戏,是缘!是份!是情!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