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14

第14章 《阴符经》思想浅析

《黄帝阴符经》是道教重要经典,它被定为道士必须诵习的经书之一而纳入《玄门功课经》中。它又与《道德经》和《参同契》并列,为内丹修炼的基本经典。但自唐宋以后,关于该书的成书年代和思想内容倾向,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该书的成书年代,笔者同意王明先生的看法,断为北朝时期一隐者所作(王明《试论〈阴符经〉及其唯物主义思想》,载《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本篇短文只就其思想内容讲一点粗浅看法。

《阴符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在历代众多注疏家的眼里很不一致。或以之为兵家权谋之书,或以之为道家之言,或以之为道教炼养之文,或以之为儒家性理之说,等等。各家的看法不同,演出的义理也就千差万别,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笔者以为这是一部有较多道家色彩的哲理书,其主旨是以老庄的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为基点,着重阐述天道(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指出人的思想和行为只有与之相合(阴符),所做事业才有成功的可能,如果违背它,就必然遭致失败。现分析如次。

一、自然之道不可违

《阴符经》开篇第一句话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指自然界;“道”,指规律或法则。“观天之道”,就是观察、认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执天之行”,就是掌握自然界的运行法则。该书作者认为,认识自然规律和掌握自然规律,是人们毕生面临的两件大事,只要把这两件大事处理好了,一切事情都能解决,没有问题了,即“尽矣”。

但是如何认识天道,即认识自然规律呢?自古以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路线。一条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日月星辰的出没,寒暑季节的交替,风雨雷电的来临,万事万物的变化等等,都是天帝的安排,而且天帝还根据人间帝王施政的好坏,或降嘉祥以示褒奖,或降灾祸以示谴告。另一条路线则视天为自然之天,诸如日月星辰的出没,寒暑季节的交替,风雨雷电的来临,万事万物的变化等等,都是自然界自身条件的衍变和表现,都是物质变化的客观过程,并非是在它们之上另有一个主宰在作如此安排,而且这些现象并不预示着人间世事的吉凶祸福。

那么,《阴符经》作者是依据哪条路线来观察、认识天道,即自然规律的呢?总的看,他所依据的是后一条思维路线。他说:“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寝,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作者认为,自然之道的本体是静的,静而生阴,静极而动,动而生阳,动极复静。如此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从此阴阳动静中先生出两仪(天和地),再生出万物,故曰“天地万物生”。这实际就是后来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太极图说》中所讲宇宙生成模式的雏形。作者又说,自然之道又有寝的性质,“寝”同“浸”,意谓逐渐。即是说自然之道生出的阴阳二气是逐渐相推相胜的,阴气消一分,阳气就长一分,阳气消一分,阴气就长一分,如此逐渐进行,“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天地万物就逐渐产生出来。由此可见《阴符经》作者是把自己的天道观建立在阴阳学说之上的。用此学说解释宇宙当然并不科学,但作者并不是从天即自然界的外部去寻找万象万物产生和变化的原因,而是从自然界本身即从其内部寻找它们产生和变化的根据。或者说,他并不把这些现象和变化归结为它们的背后有一个万能的主宰者在指挥,而是把这些现象和变化看作它们自身条件合乎逻辑的发展。一句话,作者把天及其运行变化看成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不是神的安排。这显然是有其合理内核的。

把天之道,即自然之道看作是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这是《阴符经》的中心议题。为了阐明这个主题,作者还提出了另外一些论点。如作者根据《老子》所谓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思想,指出:“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也就是说,“天”,即自然界是无意志的,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也谈不上与人类有什么恩怨,它的运行变化,完全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进行的,不论你喜欢它也好,不喜欢它也好,它都是那样运行变化着,谁想阻挡它也无济于事,所以称“无恩”,近乎人们常说的客观规律对任何人都是“无情”的意思。比如迅雷烈风,对人类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它的出现,并不是有意和人过不去,它也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它而自动停止,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那里“蠢然”而动。在另一处,作者又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意思是说,天对于万物,有生又有杀,有利又有害。春风春雨,使草木生长;秋风秋霜,使草木凋零。这都是自然而然,由自然界本身的规律决定的。正因“天道”具有这种又生又杀的“无恩”的必然性,才使得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地繁衍着,从而显现出它对万物的“大恩”来。如果天道不具有如此“无恩”的必然性,世界将不知会成什么样子。

作者又说,“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同样是说这个道理。天即自然界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规律来运行发展,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是很“自私”的;但正因它如此“自私”,即有如此不可移易的本性(必然性),才使自然界的万象万物在它作用下蓬蓬勃勃地生长发展下去,从而使它们普受其恩泽,难道这不是天对万物的“至公”吗?

作者又用“神”这个词来形容天道即自然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他说:“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前句的“神”指神灵,后句的“不神”指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虚假的东西,故曰“不神”,但它又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实实在在地在那里起作用,故曰“不神之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般人只知道神灵要按它的意志来主宰世界,是违反不得的,却不知道“不神”的自然规律,也一定要按它自己的方式来起作用,也是违反不得的。它不会因为你不认识它而改变它的性质。

总之,天之道,即自然规律具有不可变易的客观必然性,是任何力量都抗拒不了的。在这里,作者已经意识到了人的行动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决不能为所欲为,因此特别提出“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警语,目的是提醒人们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决不能无视自然规律而盲目地蛮干。否则,非碰得头破血流不可。作者把书名取为《阴符》,就寓藏了这个意思。“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即是说,要使自己的行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使自己的行动与客观条件、规律相暗合,如果不合,就要失败。

二、人能因自然之道而制之

天之道,即自然规律,既然具有不可变易的客观必然性,是抗拒不了的,那么,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是否就毫无作用呢?作者回答:不是。人能够和应当在客观规律面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利用客观规律来为人类服务。如上所说,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就表明了这个意思。人既要认识(观)自然规律,又要掌握(执)自然规律,并运用它为人类服务。实际上无论认识客观规律,或掌握客观规律,都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试想不发挥人的主动作用,你怎能认识它和掌握它,又怎样使自己的行动与客观规律相符合?因此,作者又强调说:“天人合发,万变定基。”即是说,人在尊重、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经过努力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不仅如此,作者在指出“自然之道不可违”的同时,又明确提出了“因而制之”的论点。意思就是说,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原则下,要学会掌握、驾驭自然规律的本领,利用它为人类服务。“因而制之”这句话,把作者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思想表露得极为明确。

应当指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认识、掌握客观规律方面,更主要的还表现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人类认识、掌握客观规律,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已经认识和掌握的客观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而恰恰在这一方面,此书作者却很少涉及,这不能不是《阴符经》的严重缺陷。但是《阴符经》作者既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必然性,又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意义,表明作者在探究“天人”关系上已到了较高的水平。探究“天人之际”即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广泛关心的问题,议论是很多的,但能达到本书如此的思想深度者,仍是不很多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其具有严重缺点而抹杀它的历史价值。

三、五贼三盗之相宜相安

《阴符经》在阐述天人关系的过程中,又在吸取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概括当时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发展了老、庄的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说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在五行相生相克的过程中生成发展起来的,《阴符经》作者为了突出五行相克相贼的作用,直呼“五行”为“五贼”,表示五行不相克,就不能相成,不相贼害,就不能相利。这是比较深刻而有特色的思想。他说“天有五贼,见之者昌”,意思就是说,谁要是懂得了这种五行相贼而相利,相反而相成的道理,谁就无往而不昌达。

《阴符经》作者又把“三才”(此书指天地、人和万物为三才)称为“三盗”,同样是强调三者关系中的矛盾方面,同样是表明没有矛盾斗争就不能统一,没有相贼就不能相利的思想。他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暴风骤雨,洪水干旱,造成赤地千里,人畜死亡,这是“天地,万物之盗”的例子;但另一方面,春风和日,雨雪适时,又会使万物欣欣向荣,生生不息,这又是天地有利于万物的例证。猛兽伤人,毒草害命,这是“万物,人之盗”的例子;但另一方面,稻粱蔬果、猪羊鱼鳖供人取食,丝麻布帛供人衣服,房屋供人居住,这又是万物有利于人的例证。滥伐森林,竭泽而渔,这是“人,万物之盗”的例子;但另一方面,培育良种以增产粮食,改良畜种使牲畜繁殖,这又是人有利于万物的例证。天地、人和万物三者正是这样处于彼此矛盾、互相依存,既相贼又相利的关系之中。因此,人类面临的任务就是全面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适应其规律,避其害而趋其利,使矛盾达到恰当的统一。如此,“三盗既宜,三才既安”,三者的矛盾冲突解决得当了,三方面就都相安有利。

《阴符经》的上述思想,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今天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类不懂得正确处理三才(三盗)的相互关系,即不顾只有相宜才能相安的规律,毫无限制地对大自然采取粗暴掠夺、盗取手段,从而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盗取自然万物既不相宜(过量),也难怪它会使人类自己不相安了,这可以说是“无恩”的自然规律对人类的小小报复吧!

此外,《阴符经》又对生与死、恩与害等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该书说:“火生于木,祸发必克。”钻木取火,是火生于木;火发则木为之焚,木又被火所克。两者相生相克,互相联系。又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生与死,恩与害都是对立的双方。对立的双方,又都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就自然界的现象讲,草木在春夏生长,到秋冬凋落死亡,是生转化为死;到了来春,凋落了的草木又在春风春雨中复苏生长,是死转化为生。就社会现象讲,战争中指挥得当,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死转化为生;侥幸无备或指挥失当则必败,是生转化为死。所以生中隐藏着死的根源,死中也隐藏着生的根源,无不随着一定条件向对方转化。恩与害的关系也是这样,恩可以转化为害,害可以转化为恩。只是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没有条件,就实现不了转化。《阴符经》作者初步认识到了矛盾互相转化的道理,但还缺乏转化须有一定条件的观念。

总上可见,《阴符经》的文字虽短,却包含了不少深刻的思想内容。尽管它也有不少缺点和错误,但不失为古代优秀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古代哲学史和道教思想史难得的研究材料。

(原载《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热门推荐
  • 恋上炫舞王子

    恋上炫舞王子

    一个是斯文温暖活力无限的快乐男生,一个是网上耐心照顾并和她分享心事的炫舞老公,一个是出身显赫的知名企业富二代,一个是舞姿超炫魅力迷人的街舞社长。他们逐一出现在林小莫的生命里,伴着她哭她笑她难过她幸福。直到最后的最后,林小莫才终于知道,这些所谓的“他们”,只是真心对她好、一心等待她的,那个唯一的他。命运百般阻挠,现实千般坎坷,他们是否可以在一次次如火如冰的碰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双生庶女

    双生庶女

    分别寄养在两个姨娘名下的双生姐妹同时出嫁,名动锦城;姐姐才情绝艳,妹妹温婉如玉;姐姐嫁的是昌邑侯府的俊美无铸的世子爷,妹妹嫁的是备受皇恩的世袭郡王爷。都说相爷好福气,谁料洞房花烛夜,新娘却是换了人;晴天霹雳,姐姐成了人人称羡的郡王妃,她成了侯府厌弃的扫把星。成亲三载,苦于无子,被迫为妾;这还不算,与小叔乱伦?与外男通奸?一纸休书,砸在脸上,伤在心间?一杯鸩酒,灌入愁肠,了却余生?不!休书,她可以收,收得毫不犹豫,这样的夫君,不要也罢!鸩酒,她不能喝,喝了枉成冤魂,天大的冤屈,她还没伸!可是,贴身的丫鬟,竟然帮着灌她毒酒?双生姐姐含笑踩在她身上洒下化骨水?是她看错了么?原来,一切都是她的亲姐姐搞的鬼:被推破相,嫡母惨死,姨娘升位,上错花轿,三年无子,乱伦通奸,休书鸩酒…当初的好,一切都是假象。为什么?因为一样的容貌,姐姐不讨家人欢心,她却能逗得家人开怀;一样的容貌,姐姐要嫁给性格暴躁的侯爷世子,她却能嫁给身份尊贵的郡王爷;一样的容貌,姐姐后院姬妾成群,她却独受夫君的宠爱…有谁甘心?是嫉恨蒙了双眼!易谨宁恨极而笑,隐忍着鸩毒带来的疼痛,看着自己的双脚渐渐被化骨水化去,狠狠发誓:若有来生,此生所受,我定千百倍报之!一觉醒来,她已重生,一改温婉,犀利决绝。姨娘恶毒,她更狠毒;亲姐伪善,她更伪善;庶妹刁钻,她更刁钻;来吧,看谁更会演戏!可是,还有一个人更会演戏,她的半傻子瞎子夫君,那就…一起演吧。玩转朝堂,整死妖精,铲除祸害,揪出害群之马!害我元凶,不甘落马,水落石出,爆料惊天秘密!落魄夫妻,惨遭追杀,横扫劲敌,看我坐拥江山!然而,当一切尘埃落定,竟不知哪里又冒出来一个双生妹妹。抢她的夫君,夺她的后位,还要死要活说她才是真正的易谨宁…【精彩语录】妖异美男来爬墙,她撤了梯子,指着墙角的狗洞,“你,适合从那里出去!”太后懿旨赐婚,她爽快接旨,“不就是个半傻子外加睁眼瞎子?我嫁!”与亲姐同一天出嫁,她不慌不忙,心道,“这回你要跟我换夫君,我还成全你!”洞房花烛夜,她将夫君暴打一顿,独占大床,“爬狗洞的,不准睡我的床!”【精彩对白】书房篇:某王爷正在闭眼作画,王妃进来道:“咦,干嘛闭着眼睛画?”某王爷睁眼,闪亮的眸子流光乍现:“我是瞎子!”某王妃上前,指着那副美人戏猫图:“为什么要把人的皮肤画成绿色,把猫的爪子画成人的手?”
  • 雨城

    雨城

    南方的小岛上有一栋无人居住的白色大宅,那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吸血鬼的故事。他是传说中的吸血鬼,孩子们都避他如蛇蝎。他是长辈眼中的不良少年,妈妈让她不要跟他有关联。但她心中的他是个有着光环的天使,又是个欺负人的恶魔。当年离开的时候他让她等,之后却音讯全无。她等了他六年,再见面竟然是通过电视屏幕——他换了名字,换了身份,而且他要结婚了!新娘竟然是六年前已经死掉的女孩子!
  • 新编大众菜谱

    新编大众菜谱

    《美食天下(第1辑):新编大众菜谱》中还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选料广泛,老莱新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味型翻新,菜点交融,南料北烹,中西合璧。只要您掌握了基本技法,就可随意变化,其乐无穷。《美食天下(第1辑):新编大众菜谱》中内容科学实用、深入浅出、易学易懂。
  • 迎凤还朝

    迎凤还朝

    吏部尚书灭门,她冒雪奔丧,却遇劫匪失身,未婚夫高调退婚不算,还风光的迎娶她的亲妹,父母无颜,对她关上的大门,满天的雪地里,她竟是找不到一条活路,她恨意惆怅,谁是害她之人,她一定要找他出来千刀万剐以雪耻辱!他贵为四皇子,可是却是落魄不堪,从小落下一身病,大雪之日,他牵住她的手,暖和她的身。他说,我这一身病痛,没有人愿意嫁给我,你愿意照顾我吗?她无法拒绝他的恩情,愿意为救命之恩用一身相许。皇族的宴会上,众人奚落,一个残身一个破鞋,四王爷四王妃还这是天生一对?她厉声相对,也顾不得尊卑贵贱,一把椅子过去,“谁侮辱我都行,可是侮辱我的丈夫,我绝对会跟她拼命!”柳湖边相遇,曾经的未婚夫高中状元,满面生辉,他手挽她妹的手,满脸的笑,却是笑的痛彻心扉,面前的女子的盈盈而笑,满面芳华,可是却已经属他人。他忍不住伸手捉住她的手,问,“青芸,这些日子,你过得好?”她伸手劈开他的手,多年恩情瞬间崩塌,“即使不好,也不该你过问!”“你是我的!青芸,你是我的,”身体不好的丈夫怎么一瞬间的变得这么精神,狂野的冲击她的身体,似乎要将她吞没殆尽…“相公,你吃醋?人家有没有跟人跑?”她的心正被他的温情一点一点的消融。“相公,你能不能轻点,我好像有了?”“什么?”“有喜了!”只是她也不知道肚子的是他的还是那个魔鬼的种,她在赌他对她情深几分?他要的何止是她,还有万里江山,他说,青芸,你我共患难一场,我做帝来你为后,夫贵妻荣,相濡以沫。你做帝来我为后,你可是知道高处不胜寒,高处自有寒风凄……新文《豪门休夫》将的老公捉jian在屋,四年的婚姻崩塌,夜里去喝酒,传出她生活mi烂的与人亲热的照片。她的家庭,他的家族,顿时炸开锅,她将众人的谴责甩在身后,她收拾好行李,不想解释,准备分居!可是他却将她禁锢!将她当成一个的犯人关在了高贵的牢房里,根本不顾及他的感受。她厌恶这如狗一般的生活,割腕自杀,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她知道这是她老公孩子,可是他风流的老公却认为是别人的野种。他说打掉,她说好……当医院的不远处的街上发生的爆炸的时候,她跟他恩怨情仇都两消,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唐时雨,少了一个岳子思。唐时雨有一个哥哥叫唐时蒙,有一个儿子叫唐浩瑞,她是个无业游民,跟哥哥一起徘徊街头……《二婚不愁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生女孩怎么养

    独生女孩怎么养

    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方法做支撑也许家长所期望的“凤”就无法展翅翱翔。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女孩成长的特点,从生活习惯、完美性格、生存能力、身心健康、情商教育、美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针对独生女孩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等弱点,为家长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完善女孩的性格,塑造女孩的优良品质。
  • 盗情

    盗情

    谢谢看见你就追制作的视频&pstyle=1#CommentPlace谢谢魅影制作的视频她是二十一世纪最负盛名的神偷之一她是黑市上经久不衰的车王神话她一个风一般的女子潇洒来去,快意人生他是黑道上数一数二的豪门大佬铁血无情心狠手辣没想到有人敢太岁头上动土动了他的财物既然是有人嫌命长了,他就替她来收是情,是爱,是恨,是伤一切扑朔迷离黑帮文,火拼激烈,场面宏大,情节血腥,黑暗情节严重,口味甚重,想只看情感纠葛的别进来,偶这里有的是整个世界黑暗面,里面的男主绝对不是好人,汗,带坏小孩子。自己的完结文回到唐朝当混混家有刁夫火爆妖夫推荐神偷系列文盗心,女主沐随心群号:7047847谢谢痒痒给偶建的群,喜欢的可以来聊天
  • 打开孩子智慧门的108个好故事

    打开孩子智慧门的108个好故事

    这套书既包括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如唐诗、寓言等,又有小朋友喜欢听的智慧故事、童话故事和民间故事;既有英语、数学,又有安全常识等等,我们编写的目的就是要开拓小朋友的知识视野,促使他们全面提高文化科学素养,使小朋友在快乐的阅读中能增长知识…
  • 千金散尽还妇来

    千金散尽还妇来

    他温文尔雅,富可敌国,对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淡然从容。她视财如命,吃和银子是她的人生追求。他们因为一千两银子结缘,他对她却情有独钟,她是否一步步跳入他温柔的陷阱。而贵为天子的他为爱又太过执着,只能使自己深陷其中,是命还是劫。面对友情,一次次的背叛。她如何抉择。她把他看作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张口就来:“公子,给点银子呗。”他却说:“观世音菩萨不是女的吗?”从此她为了他的一千两银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当她看到她的好朋友和她的青梅竹马抱在一起的时候,她说:“我成全你们。”当她再次看到同样情况的时候,她只有无比的辛酸。他太好,太优秀,他步步紧逼,她步步后退。她对她说,我看上公子了,你把他介绍给我吧,她该如何抉择。她和他误会重重,最终缘深还是缘浅。时事都难料,当一切都尘埃落定,步步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