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500000034

第34章 天地心详解(6)

吕真人曰:此一节专就天地之真常而言。以天地真常而言其刚,实无有并其刚者。盖万物之生生化化,运转于五行,宰制于二气。合二气五行,而悉原于真常之固结,而握其枢机。所谓动静之宗祖,万物之源头。大风不能散,大雷不能摄,大暑不能伤,即至天地坏期而不少灭。其气实常伸于万物之上,何者得而屈制之?故谓之无物可屈。人能体天地之真以修持其心,造得真常应物,常伸于物之上,不坏不灭,直至体肤不存,而此真身自结凝而超举。何有轮回六道所能拘囿耶?三教圣人皆从此入手,亦从此了手。人何惮而不为?又自天地之真常而言其柔,实无有并其柔者。盖真常之团结,发之实流通于无外。举凡天象之斡旋,由此真常策之。地道之降升资生畜产,亦此真常使之。至于万物之布散流形,生化终始,又何一非天地之真常所鼓铸?故于其应物无遗,见为至柔,无一物不在镕铸中。谓之有物皆孚者,相感应之义也。人能固此真常,则一身之动静云为?二气五行,无不贴然从令,亦居然天地真常之柔而应物。此刚柔妙蕴,即河洛中动静生克。所谓阖辟之真机也。人欲修持真心以合天地,可勿详究诸?

疏:

此从”不坏“的角度加以剖析。

不变含至变之神,无无寓不无之用。

吕真人曰:此一节亦就天地之真一而言。何谓不变含至变之神?盖天地之真常,不坏不灭,无可屈挠,其本体寂然,可谓不变矣。然其真一之本体,虽寂然不动,而凡在天覆地载内者,其生生变化,迁流万能,无非此真一之气所默为主张,故以万物之生化流形,观之则觉其至变。自其主宰于真一之气言之,则统归于不变之妙谛。故曰不变含至变。自其变出之妙言,故曰神。易所谓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是也。人能体天地而固其心之真一,百邪不夺,万魔不散,此心之真常,亦觉寂然安贞而不变。凡一身之聪明恭重,及内之二气五行自然流转,亦依然含至变之神焉。何谓无无寓不无之用?无无者,虚而又虚之谓,即所谓道也。盖天地之真常存乎杳冥,成于大虚,故云无无。即指真常之道。然道皆归本于太虚,无形无质,而其中自有可着手,即如万缘洗涤,此心还归于虚,从虚中自生出一点灵来,应物不倦,是所谓不无也。从无中下手,自然躍出灵妙,用之靡竭。人特患不守其虚室耳。能守虚室,真灵自生。太上所以云:无无不无也。庄氏所云:虚室生白,亦即此义。知天地之真心如此,便得修心之要领。此合体用而详言之,学者皆当细为究也。

疏:

此从”变化“、”应用“的角度加以剖析。

圆神方智,合五德而产人身。

吕真人曰:此节推言天地之所以赋予于人,以明修心可以合天地之本。何谓圆神方智?盖天地之真一,有一种活泼圆妙,周行运旋不落于迹象,并不滞于方隅。圆何如耶?举万化众生,繁而莫可纪,极其气化之源头,悉归于真元之一点。可见此点真一之气,遂可为万化之提纲。神何如耶?又自气化之分晰者言之。一物自布一物之化,此无妨于彼,彼不夺于此。彼此不相紊乱,井然有条。方何如乎?至于化育之昭彰,灿然莫掩。物物各异其宜,而气化无不翕然停当。智何如乎?天地之真常,既具方智圆神,其流出则有五德,五德即气之德也。合而赋予于人,故曰合五德而产人身。观此便可见人之赋予于天宝地灵,各具此真常于一心。无分智愚,皆各具足。不过既落于形质,稍有清浊之殊耳。无不可修而全之。人苟寻此真界以修治一心,不论儒道释,皆到真一凝固,正定完满而止。譬如行路,从此途可到那极处,从彼途,亦可到得那极处。但舍此而入于邪途,则不得耳。学者自当辨明,不可误入于歧途。斯则予之所厚望也。

疏:

此从”天地之所以赋予于人“中”天地“的角度剖析人可以修炼”天地心“。

受气成形,统三才而藏帝室。

吕真人曰:此节就人之禀天地真元具于一心而言,以见修心合天地之本也。何谓受气成形?盖人自诞降之初,皆各禀天地阴阳二气而为气,气禀于天地而即授于人,人先受此气,而后成此形。天地为积气之区,人亦为积气之区,有是气乃有是形,亦惟有是形,乃可载是气。舍形而气无可寄,舍气而形不能存。然二气又统括乎三才。三才者,即人身中之三元也。合二气三才,实统领于真一。真一独藏于心。谓之藏帝室者,以心为最尊,故曰帝室。帝室之真常不散,则生理固,而生机自畅发无已。真常一失,而气亦随之。盖理宰乎气,所以人之生理既尽,则气返而归,此乃生死亡之机关。人能固此心之真常,百炼弥坚,自成金刚不坏,无论形存,即形亡亦生也。苟失此真常,纵使形未坏,而心之本真已死,亦不得谓之生。世人不明生死二机,以为形在是生,形不在是死,殊不知千古来圣神仙佛,形何常在耶?究何曾死耶?举世梦梦,日就昏瞆,日流逸欲,不肯返本穷源,复其心之真常,无怪乎终于凡庸也。终日经营谋生,实终日寻死道,安得人共回头,一醒大梦?吁可慨已。

疏:

此从”天地之所以赋予于人“中”人“的角度剖析人可以修炼”天地心“。

天赋人而人即天,地养人而人亦地。

吕真人曰:何谓天赋人而人即天?盖天以真常主宰乎二气五行,以此全德赋予于人,则人之真常,即天之真常;人之五行二气,即天之五行二气。所以人天之全德,独为万物之灵。人之身中,实包含乎天之度数,而真元直符乎天,谓之人即天。举其最初者言也。何谓地养人而人亦地?万物本无土不生,亦无土不成。人独禀乎土德之全,故真常特厚。敛之则为无名之真一,发之则为信。于其真实之流露处见之,所以人赖土以养生,犹其浅也。具乎土德之真元,而人始异于庶物。谓之人亦地者,亦自其最初言也。大道无土不能启其端,无土亦不能归结。此中妙理,人实罕喻。试以其显者言之,自可恍言大悟。土之德是信也。信乃真实之谓。人欲体道,无真实何以有始?无真实何以成厥终?先天之大道,何莫不然?所以修心之士,虽贵养其静虚之体,尤患入于顽空,即此故也。观此节,而人得天地赋异之全可知。苟能不自暴弃,举天地之赋予于我心者,保而养之,使天地之真常恒为我心之真常,日新月异,积而至于极,诚无间,自是配天地功候。心之为用,岂浅鲜哉?吾愿学者虚心静求之。

疏:

此言天地人三位一体,即天人合一。总结全卷。

得其秘奥,自与天地同流;固此真常,可入佛仙胜景。

吕真人曰:何谓得其秘奥?此承上天地以真常赋予于人而言。秘奥者,即天地真一之奥妙。天地以此而永固,人亦以此而成道。圣人得之,贤者得之,即至平等凡夫亦同得之。初无彼此之别。但人得于生初,而丧于生后。百端情欲干于中,万种邪魔摇于内,日渐剥丧,得于亦如其未有所得,是以独让圣贤以造其极。缘上智之人,不落邪魔之阵,心地时觉清明,故上达之功,有加无已。中人以下,日即于滔滛,日失其本真,下达之事,亦有加无已。至于剥尽此心之真常,而心愈昧。遂谓圣神仙佛,非人所能为。殊不知人人同此心,心心同此道。苟能常保其生初之所同得,培养孔固,不为耗散,自然超凡入圣,与天地同德,即可以与天地相参。谓之同流。不亦宜乎?由是思之,天地之真常赋予于人,人可不求所以固与,真常何以固?斩断邪魔以固之,总不外存养省察功夫,做到纯熟,则真常不期固而自永固。此真常练到固时,即所谓金刚不坏之身也。观此便知古来圣神仙佛,皆从这点灵光地上,下手修去,自然克臻其极。谓之入佛仙胜景,非诳人也。儒则云圣神,释则云波罗密,道则云无边境界。名殊而实同也。圣神仙佛非有余,人亦非不足,已到者非阻人以不能,未到者当奋起大愿力以求。方寸地含无边境界,人何惮而不消遥于乐地耶?予曰望之。

疏:

此言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指导修炼的殊胜妙用。总结全卷。

心同即道同,立地顶天从此出。

吕真人曰:何谓心同即道同?盖人具此心,有生之初,天地特赋予以真常。论其本来,人人之心,皆与天地心相合无间。但有生以后,嗜欲累之,日渐消耗,则本同者或至不同。茍能放开万种尘欲,澄心独造,斯真常之失者,日以复。不固者,日以固。到得空洞而无所不包,粹然止于至善,则人心亦居然一天地之心。谓之心同。心者,载道之区。在天地一道之弥纶。人心即符天地,亦一道之固结。道亦乌乎不同?心即道,道即人。人自与天地合其德,藏之则具一浑沦太极。发而为用,其功施自有莫可穷,且有不能尽其形容之妙。然人合天地,即可补天地之缺憾,即中庸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之意。至诚尽己性,以至尽人性,尽物性,亦此义。佛道所谓利益一切,灭度众生;道家所谓广法度人,皆同此功效之无边。谓之顶天立地,不亦宜乎?从此出者,言功施之无量,皆本此一之真常流出,舍此别无所施也。吾愿人心之本同天地,勿失其所以同。即失者,当力求复其所以同。又何道之不明于天下耶?

疏:

此言”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基础是”心道一体“。总结全卷。

道泰则心泰,参天两地以是几。

吕真人曰:何谓道泰则心泰?道者,即天地真常之至道。天地以此赋予于人。人苟培养孔固,则内蕴之真常,油然自适,故谓之道泰。真常不昧,则此心仰不愧,俯不怍,有天君泰然之乐,谓之心泰。在儒者,无入而不自得。释道则圆寂之候,无无不无之境也。人何不洗涤妄虑,寻着当来旧主,以其与道合真耶?果能造到心随道泰,自不愧为天地之完人。一心包举乎天道,自可与天同其光大。谓之参天,参者,并立之义。以一心蕴蓄乎地道,可与地同其含宏,谓之两地。两者,有对待之义。合参天两地,而皆原于心与道一,便可恍然于人心,为修持要地。能从此修持,则可进乎大明之上。不从此修持,则入于污下,圣凡之判,实判于此。功力所争,亦争在此。人可勿于此加之意乎?

疏:

此言”心道一体“是参悟天地的基础。总结全卷。

妙在行间,直泄苞符妙中妙;玄寻言下,且寓一身玄外玄。

吕真人曰:妙在行间者,指此篇内逐节推演而言也。始从天地之真心,究明见天地之心无异于人,再从人之所得于天地赋予发明,而见人心直符乎天地赋予发明,而见人心直符乎天地。合天地与人,其真元一以贯之,此为修治一心者,发明真种。凡合天符地之奥妙,无不寓于逐节推演之内,故曰妙在行间。但语归平淡,人视之必以为浅近而忽之。自吾视之,淡而弥旨,特患人不肯静心玩索耳。果能澄其心以玩味,则今日看之见为浅,明日看之便见为深,愈看愈觉意味之内含。举天地苞符秘奥,实一一泄论于篇内。谓之妙中妙者,以妙义有表里之殊,愈究而愈出也。人非尽昧,吾非自矜,愿学者按次参玩,便有恍然大悟之期。玄寻言下者,玄即真常之玄理。今既泄论于篇中,凡欲究修心玄要旨,自不待他求,可于言下求之,日久自然有得。盖知天地真常之玄奥,自可返而归于心中。未明者求其明,未证者求其证。即证而未完满者,求其几于完满;完满而未坚固者,求至于坚固。奥实千层,不一而足,无不于言下寓之。故曰寓一身玄外玄。吾自得遇于钟离,亦即把此玄奥修持,迄今不知几历春秋矣。自明尤冀共明,自证还思同证。是以笔之于书,不惜支分节解之劳。亦欲体上皇度人救世之苦心,俾有夙缘畸士,得所从入云尔。世当共谅之。

疏:

此数句是全卷的线索,宜注意。

此总结全卷之线索。

秘密难传今已传,深造先求其放;精微未到终必到,贞恒定底于成。苟能达兹,岂不懿欤?

吕真人曰:秘密者,即天地之秘机。盖天地秘机,无声无臭,本来莫罄形容,中人以下,未可与语,语之易启迂笑。必上知之士,语之乃觉易晓。本来难以传授,然举世蒙昏,又属堪悯。故今特承上命,不惜劳瘁,详为分剖,而难传者传矣。人苟得其秘密之头绪,非可浅尝辄止,得一而足也。道之细微,愈入而愈深,必用深造之功,勿忘勿助,造到完成,方可了手。但用功之初,首在求其放心,将万缘放下,使此心常定,然后知从入之径路。若不先求其放心,则猿马奔放,终无可人之期也。然世有一种半途自画之徒,得半而自限,又安能得其源头?盖道途有层级,历一程更有一程之未至。苟能不自暴弃,虽精微之极功,不能一蹴可到,终亦无不可到之理。惟在人贞其心而不惑于歧途,恒其力而不衰于未路,则入一境忘一境,积而弥高,安有成效之不可几耶?所以古来修心入道之士,首贵立起大愿,只以大道为归。一切世境之荣枯,置之度外,有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之心,未闻有不成功者。有志之士,特患不知心学何在,致欲从末由。今既著为是书,果能参究求妙理之明达,则修途显道之归宿亦了然。此书自足为求道之阶梯。人人可由此直上,岂非吾辈矢愿度世之美事乎?

疏:

此言学者当深细求之,勿轻慢待之。

南海潘敬穆初校

新会李逢弼复校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被人们争相阅读?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这部书的集成性和实用性。这部成书于明代的奇书蕴藏着众多养生保健,随着人们对中医和自然养生观念的日益推崇,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观点与知识,几乎囊括当世所有医典著述中的精髓,而且《本草》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即使是略通文字的普通百姓也可在其中找到自我保健的妙方。拿《本草纲目》中针对长寿抗衰相关内容的著述来说,被称为千古医书之首的《本草纲目》又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词汇。为什么《本草纲目》时隔数百年仍然焕发无穷魅力,书中除了在有关药物的附方中收录了抗衰老方剂285首,涉及衰老性病症211种外,更有鲜明的医学理念作为理论……
  •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近年来,江苏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绩可喜。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
  • 综合征ABC

    综合征ABC

    本书较全面地收集和描述各类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原则以及首次描述时间,通过首字母顺序及系统分类两种方式进行检索,可作为临床工作者解决疑难杂症的工具书。本书内容全面,检索方式多样,查找方便。
  •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全书共分12卷128篇,全面概括了针灸史、脏腑经络、病因病理、俞穴、刺灸临床治疗各个方面,是一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宝贵临床经验的精华。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热门推荐
  • 傲雪倾天下

    傲雪倾天下

    她是21世纪仅剩的魔法师。爱人的背叛,她以一人之力毁灭一座城。因此重生到异时空。天恒大陆,以武为尊的世界,召唤师,药师,战士。她是全能女王。魔兽,灵兽,神兽,统统征服。她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就是要狂,你能耐我何?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做人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做人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交际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虽然有的人好像天生就具有交际能力,他们又总是能在事业上找到成功、在经济上找到财富,不过,大多数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这种受人欢迎的魅力,他们也需要付出许多的努力来培养这种受人欢迎的品质。《做人高手》从修炼积极的心态、优化外在形象、调整心态增加文化修养、说话要掌握技巧等多个角度来介绍一些做人应该掌握的技巧。
  • 赢在高考心情

    赢在高考心情

    世界本来就是一朵微笑的花,高考也是。但是偏偏有些人就将它们视作魔鬼、梦魇。懂得欣赏,才能有所得。当你对它们微笑,才能看到它们的美好。高考原本就不是什么炼狱,而是一场风景。也许终点并不是最重要的,当你享受这场磨砺带给我们的种种给予,你就会最终走到你想到达的地方。享受现在吧,享受这本书为你带来的心灵的盛宴吧!
  • 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气是由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理它时,它就会消散。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未必都来得及享受,哪里还有时间生气呢?因此,做人以消气为上策。水中鱼编著的《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正是为您顺心气、解怨气、化怒气的好助手。《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把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气全部收纳进来,用志气、勇气、朝气、和气、才气、大气、运气、福气,来化解和取代闲气、闷气、怨气、怒气、傲气、泄气、赌气、小气、窝囊气,真正地帮助我们完成从生气到争气的改变,收获一个宽舒的人生和幸福的心态。
  • 算尽仙缘

    算尽仙缘

    少年道士“魔隐命”,机缘之下入灵门。被放养,遇狐妖,强抗天道命劫。踩天才,借法宝,笑傲修炼群雄。能装疯,会卖傻,更懂忽悠骗仙人。天机之术窥天道,借机缘,断人生死,抢法宝。什么“魔隐命”?十五岁天道不容,天雷斩杀。什么天才?在本道士面前都是浮云。什么上坑货?看到貌美女修,不管是敌是友,哭着喊着求带走。什么天机之术?算人命理,断生死,求得仙缘,踏大道。这是一个道士的故事,这是一愈来愈残酷的修炼世界,且看小道士如何不断突破,踏血前行,俯视苍生,打开陈封已久的仙道之门……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王朝与职官(和谐教育丛书)

    王朝与职官(和谐教育丛书)

    俗传中国史朝代起讫年匡谬西汉起始年目前多采用公元前206年的说法。前206年是刘邦始建汉王国之年,当时的汉王国只是项羽主命所分封十八王国之一,西楚霸王项羽才是当时的天下最高统治者。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制,解开我们心中深藏已久的疑惑,赶快和我们一起来翻开此书,品味历史吧。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