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400000033

第33章 朱子“曾点气象论”研究(3)

朱子论胸次的一个根本点就是告诫人不要奢谈胸次,而要注意在做工夫中见胸次,在做工夫中见了无私欲,天理流行之实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关联着本体与工夫的关系问题。在理学中,本体一词最为常见,也最容易被引来和西方的本体论思想相比附。不过,笔者细检周张程朱陆王诸人的文献,发现他们基本是在“……的本然状态”,在与用相对的体,与末相对的本,与源相对的流的意义上使用本体一词的,如他们经常提到心之本体,性之本体,仁之本体,气之本体,意之本体,却没有把本体当做一个单独的物事来对待的事例,当然更不会认为此“本体”(即使其存在的话),会独立或者是超越于万物之上。不仅如此,他们都反对追索一玄虚的本体,而是强调即用见体。这也为我们对前人思想的诠释划定了必要的界限,要我们必须谨记理学所讲的本体和西方哲学本体论的不同之处。在这方面,张岱年先生的提醒也非常必要:

在宋明道学中,所谓体或本体,亦非专指宇宙之最究竟者。(张先生自注云:宋明哲学中所谓本体,常以指一物之本然,少有指宇宙之本根者……所谓本体亦即本然、原来之意)……宋明道学又有所谓“道体”,亦指本根,与今所谓本体意同。

从前人对本体一词的规定可知,其论本体,必会落脚到理气和心性上,落脚到强调人对……之本体的复归上。这一复归过程,必定会建立在做工夫之上。具体来说,也就是围绕“存天理、灭人欲”的行动而展开。戴东原力辨为学之“非复其初”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上,《四库全书》本。不知理学多讲复其本,而非讲复其初——理学中本然即是应然,至善即是至真,当然也就是必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以假为真,但它却由此具有对于理想世界的指引作用:“它所内蕴的一种道德理性——对人性必然向着固然、当然方向作自我选择和生长的信念。”在这一点上,儒学和佛老的分别是明显的。

中国哲学一贯强调返身自得,讲为己之学,也讲虚实之辨。为己之学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真理并不表现为逻辑上的无懈可击,而在于它可以引领我走向生命的真实,引领我“按照自我展示(self-disclosure)的方式积极地参与世界的实现”。朱子同样相信,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不是不在,但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一个由虚知到实体的渐次展开的过程。任何人,若不经过自己下学工夫的体认与证成,任何口中所说胸次都是不真实。这一点,也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特色之所在。

我们曾反复强调,朱子论“曾点气象”时的心态是复杂的,是充满矛盾的。因此,朱子在论“曾点气象”时,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告诫弟子们曾点不可学、曾点近于庄子、曾点虚而不实的一面。毋宁说,越是在晚年,朱子对此的强调就越多。

五、批评“曾点气象”虚的一面

朱子“曾点气象论”的第五点,就是严厉批判曾点之虚之狂,批判曾点之刊落工夫,批判曾点之近佛老,并从虚实之辨的角度号召人学曾参、颜回、漆雕开。总的来看,朱子在《朱子语类》中,对曾点的批评较之《文集》更为严厉。这也可以看做是《朱子语类》和《文集》的一个不同点。

首先,朱子强调,曾点和庄老仅隔一线,并对曾点之工夫疏略非常反感。《朱子语类》云:

曾点意思与庄周相似,只不至如此跌荡(潘时举录)。

曾点言志,当时夫子只是见他说几句索性话,令人快意,所以与之。其实细密工夫却多欠阙,便似庄列。如季武子死,倚其门而歌、打曾参仆地,皆有些狂怪(万人杰录)。

只怕曾点有庄老意思……他也未到得便做庄老,只怕其流入于庄老(叶贺孙录)。

然未见得其做事时如何,若只如此忽略,恐却是病,其流即庄老耳(吴必大录)。

观季武子死,曾点倚其门而歌,他虽未是好人,然人死而歌,是甚道理?此便有些庄老意思(辅广录)。

在朱子看来,曾点之近庄老,在于其狂——非礼无法,在于其疏略。在理学中,一向有“未有真知而不能行”的说法,因而曾点所行的狂,必然表明其下学工夫的疏略,表明其所见虚而不实在这方面,朱子有时承认曾点所见是实理的流行,有时认为曾点所见有些不实。:

他只是见得这大纲意思,于细密处未必便理会得,如千兵万马,他只见得这个,其中队伍未必知(徐植录)。

(曾点)往往于事为之间有不屑用力者焉,是徒见其忠(一)之理,而不知其恕(殊)之理也(李壮祖录)。

如今人在外看屋一般,知得有许大许髙,然其中间廊庑厅馆,户牖房闼子(仔)细曲折,却是未必看得子细也……如一个大屋样,他只见得四面墙壁髙低大小都定,只是里面许多间架殊不见得(曾祖道录)。

虚实之分,也是曾点在所见与所乐上与尧舜周孔、乃至于曾参、颜回、漆雕开的最显著区别。个中原因,一是由于曾点欠缺细致入微的下学工夫:

曾点虽是如此,于用工夫处亦欠细密(黄卓录)。

他虽知此理,只是践履未至(周谟录)。

曾不曾见他工夫(黄义刚录)。

他是太宽了,却是工夫欠细密(叶贺孙录)。

(曾点)不肯屑屑做那小底工夫,是他合下一见便了,于细微节目工夫却有欠阙(周明作录)。

其二,朱子强调,曾点之所见处非从下学上达中来,非从格物穷理中来:

曾点不知如何,和下便被他绰见得这个物(陈淳录)。

曾点都未曾去做,却先晓得了,更教他如曾子恁地细密做将去何可比也?只缘他见得快后不当事,所以只见得了便休(吕焘录)。

点合下见得大处(李壮祖录)。

曾点是未行而先见得此意思者(辅广录)。

人有天资高,自然见得此理真实流行运用之妙者,未必皆由学问之功。《文集》,卷六十一,《答欧阳希逊·所示卷子》。

朱子进而认为,曾点既有空疏的一面,故须裁之,须抑之:

曾点之志,夫子当时见他髙于三子,故与之。要之,观夫子不知所以裁之之语,则夫子正欲共他理会在(杨道夫录)。

曾不曾见他工夫,只是天资高后自说着。如夫子说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这便是狂简。如庄列之徒皆是。他自说得恁地好,所以夫子要归裁正之。若是不裁,只管听他恁地,今日也浴沂咏归,明日也浴沂咏归,却做个甚么合杀(黄义刚录)。

想见当时圣人亦须有言语敲点他,只是论语载不全(叶贺孙录)。

而就曾点本人而言,朱子认为他亦须循序渐进,从头做踏实的下学工夫来弥补其不足:

若是曾,则须是更去行处做工夫始得(辅广录)。

曾点有时是他做工夫,但见得未定,或是他天资高后被他瞥见得这个物事,亦不可知。虽是恁地,也须低着头,随众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底做工夫,衬贴起来方实,证验出来方稳,不是悬空见得便了。博学审问五者工夫,始终离他不得(陈淳录)。《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

但是,问题的另一面是,曾点较之常人之规规于事为之末,毕竟还是见道了。这一点,最终还是获得了朱子的推许:

曾点意思见得如此,自与诸子别(叶贺孙录)。

譬如一块宝珠,尧舜便实有在怀中,曾点只看见在,然他人亦不曾见得(吕焘录)。

然看到此,也是大故难(曾祖道录)。

随之,朱子特别强调曾点不可学,告诫弟子们更需要以“重工夫”的曾参、颜回、漆雕开为榜样,既有气象,更做工夫:

某尝说,曾不可学。他是偶然见得如此,夫子也是一时被他说得恁地也快活人,故与之。今人若要学他,便会狂妄了(黄义刚录)。

点自是一种天资,不可学也(周明作录)。

学者须是学曾子,逐歩做将去,方稳实(沈录)。

对曾点之虚的批判,也构成了朱子“曾点气象论”的重要方面。

六、基于“曾点气象”指示为学之序

朱子“曾点气象论”的第六点,是力戒弟子朋友们不能忽视下学,一味奢谈与点,玄想气象,而是要牢守为学之序,自下学而上达。关于这一点,在后文朱子与陈淳的晚年问答时,会有详细的介绍,此不详论。

综上所述,朱子“曾点气象论”可以概括为两个要义:一是盛推天理流行的境界,盛推与天为一的胸次;二是强调虚实之辨,强调下学上达,强调在分殊处用力见理一。我们说,这不仅是朱子“曾点气象论”的精神,也是朱子为学的基本宗旨与精神。这一宗旨,又是与朱子对于自己封建士大夫的自我认同是分不开的。

§§§第二节 朱子对与“曾点气象”相关之“气象”的评论

朱子的“曾点气象论”已如上述,其中也倾注了朱子对儒学人格之所应然的诸多设想。不过,朱子也很清楚,曾点毕竟不是孔子,更不是尧舜,“曾点气象”毕竟不能代表儒学的最高理想。在《朱子语类》中,朱子还通过对“曾点气象”与其他相关“气象”的比较,来揭示儒学理想人格的所应然,以及来指示为学之方。对此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朱子对儒学理想人格之所应然的理解。

我们说,朱子固然有不喜人空说“气象”的一面,也常强调不喜人一味空洞的比较前贤的优劣,这是因为他担心这会流于魏晋之清谈。相反,他指出如果在比较前人的“气象”时注意返身,那么这种比较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如他一再强调:

叔器问:先识圣人气象如何?曰:也不要如此理会……只要看如何做得到这里……自家真能如此否……今不理会圣贤做起处,却只去想他气象,则精神却只在外,自家不曾做得着实工夫。须是切问而近思。向时朋友只管爱说曾点、漆雕开优劣,亦何必如此?但当思量我何缘得到漆雕开田地,何缘得到曾点田地,若不去学他做,只管较他优劣,便较得分明,亦不干自己事(陈淳、黄义刚同录)。《朱子语类》,卷二十九,《论语十一·公冶长下》。

朱子反复强调,为学要干自己事,评人优劣也要与返身而诚相联系。把握住了这一点,比较前人的优劣就不会流于闲议论和闲是非,也不妨碍朱子自己在《朱子语类》中反复对先贤之优劣进行比较。

一、曾点与子路

子路是孔门的大弟子之一,历史上他的地位一向仅次于颜回、曾参和孟子数人。但是在“曾点言志”一节中,孔子的所与却给了曾点,子路终输却曾点一些。今天看来,这个小故事本不值一提,但是宋儒却由此认为,在总的气象上,共敝(子路)亚于浴沂(曾点)。

朱子在比较曾点与子路时,基本上继承了上述观点。他对此还进一步的说明:曾点与子路的差别,是见大本与规规于事为的不同,是所见道理上的粗细之别。子路勇气有余而识理(礼)不足,尚且在事为上落脚,这是他不及曾点之处。但是,由于当时宋儒普遍认为,子路是实下工夫者的典型,因此朱子也对时人一味贬低子路而推崇曾点的流弊也颇有警觉——认为轻视子路,会潜在地流于轻视事为,以独乐为高的危险。由此,朱子在《朱子语类》中也多次强调:“子路品格甚高”,“子路见处极髙,只是有些粗”,“子路地位髙,品格亦大故髙”,“他资质大段髙”,“今学者只从子路比上去,不见子路地位煞高,是上面有颜子底一层,见子路低了……他这气象煞大,不如是何以为圣门高弟”,“就子路地位更收敛近里,便会到无伐善无施劳处(颜回地位)”、“子路更修教细密,便是颜子地位”。个中原因,在于朱子很希望通过赞扬子路来“进学者”:因为“子路志愿,正学者事”。对此,朱子的高弟辅广亦指出:

子路虽有曾点气象,而其实亦有不同。曾点是知之事,子路自行之事,浴沂(曾点)之知崇,共敝(子路)之行实。《论语纂疏》,卷三引。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着朱子本人的态度,体现着朱子胸襟与工夫并重的基本态度。

二、曾点与曾参

在《朱子语类》中,朱子评价曾点父子的态度最为鲜明,也最发人深省。这是因为,一般人认为,二人的为学之方也恰好截然相反,但是二人在孔门的地位更有天壤之别:

曾……想见他只是天资髙,便见得恁地都不曾做甚工夫,却与曾子相反。曾子便是着实歩歩做工夫,到下梢方有所得(叶贺孙录)。

某尝谓曾点父子为学每每相反。曾点天资髙明,用志远大,故能先见其本,往往于事为之间有不屑用力者焉。是徒见其忠之理而不知其恕之理也。曾子一日三省,则随事用力,而一贯之说必待夫子告之而后知。是先于恕上得之,而忠之理则其初盖未能会也。然而一唯之后,本末兼该,体用全备,故其传道之任不在其父而在其子,则其虚实之分学者其必有以察之(李壮祖录)。

曾参曾点父子两人绝不类。曾子随事上做细微曲折,做得极烂熟了,才得圣人指拨,一悟即了当;点则不然,合下便见得如此,却不曾从事曲折工夫,所以圣人但说吾与点而已,若传道则还曾子也。学者须是如曾子做工夫,点自是一种天资,不可学也(周明作录)。类似的话,在《朱子语类》中有十多处,此不详引。

在朱子眼中,曾氏父子正相反,一个天资高,另一个却鲁钝。但天资高的只有见处,缺乏下学工夫;鲁钝的却扎扎实实从分殊处做起,为学有序。因此,最终二人之结果全异——曾点最终没有任何作为,而曾参却成了孔门的正宗传人。显然,朱子据此特别希望后人在为学上不能只是依靠个人的天资,而是要以曾参为师,把自己放在中下资质的地位上,踏实做下学的工夫。朱子特别强调,要注意曾点父子之间的虚实之分,这也是朱子有感于时人之竞言与点,好乐恶苦之痛下针砭的具体表现。朱子还强调,曾参就是在悟得“一贯”以后,其气象仍然时刻以敬畏为核心——战战兢兢,直到易箦时仍不松懈,这一点最值得后人效法。

三、曾点与颜回

在许多人眼中,曾点与颜回有很多共性,也有很多相通之处——至少在乐这一点上,因而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若借用时贤常用的术语说,就是二人很能体现儒学中“无”的向度关于有无之辨,详见后文之分殊,也可参阅陈来先生的《有无之境》,康中乾先生的《有无之辨》和彭国翔先生的《良知学的展开》三书。如彭国翔先生就提到:

龙溪对颜子的推重,文集中比比皆是,这固然与阳明学以颜子为圣学象征符号对抗官方朱子学以争取自身正统地位有关。但除了这种相对而言较为外部的原因外,阳明学尤其龙溪在吸纳佛老过程中发展儒学本身“无”的向度,可以从颜子的历史形态得到更多的印证,恐怕更是一个思想理路上的内在原因。

其实,朱子对颜子的推崇,丝毫不逊于阳明学派。前文所引用的《近思录》已经显示,朱子继承了二程的观点,认为颜子仅次于孔子,稍“高于”孟子。这一点在《朱子语类》中也多处得到了印证如《朱子语类》,卷九十三,《孔孟周程》云:或问颜子比汤如何?曰颜子只据见在事业,未必及汤,使其成就则,汤又不得比颜子……颜子比孟子,则孟子当粗,看磨棱合缝,犹未有尽处(林学蒙录)。不过,宋儒包括朱子之推崇颜回,是因为他道德上的完美,是因为他的好学和重工夫,是因为他代表儒学之“有”的向度的典型。也正因为这一点,一向以刚毅自期的张载也才会对颜回赞叹有加。宋明两代对颜子的不同理解,这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同类推荐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热门推荐
  • 浮光

    浮光

    当一个小摄影师爱上了大明星,他们恩怨纠缠,他们爱恋牵扯,鸭毛一堆,狗血一升,大团圆收场。可是,可是,你见过这样的大明星吗?你见过这样的摄影师吗?习惯了被人注视的人,总会不自觉地戴上面具。习惯了用镜头观察别人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寻找那面具上的微小裂痕。但凡热爱光影,关心传言,那便都与明星最近。近到用手触及报刊画片,就能亲密端详。所以摄影师谢明朗并不曾期许过能与言采有更多接触,对方太过璀璨,反而并非合情的交叉线。然而总是如此,有人长存在闪光灯下,就需得另一人为他按下闪光。或你,或他,或面目模糊芸芸众人,只为那仅有的一人在瞬间打上最夺目光华。他不巧要为他打出一束光。他不巧被拉近,得以窥知那束光背后,有怎样的今日和过往。二十四帧的美未必真实,编织出美梦的人未必流连梦境。太过入戏的好演员,大约总难能有真正的好人生。所幸,当浮光散去,长存在流光溢彩之中的浮华人影,终有一天,也能尘埃落定。留予他们的,并非仅仅只是爱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唐小姐十万个为什么(网络结局)

    唐小姐十万个为什么(网络结局)

    据说如果一个坑有个幽默的开头,但还真是一个非常欢乐的姑娘。很牛掰吧!哦不不不,说起唐家二小姐唐尔,也可能还有看不见的第五角噢。真是跟“2”很有缘分呐O(∩_∩)O但是“2”总会有遇到“1”的时候后来在她情窦晚开的年纪,她就遇到了一个一流的儒雅医生和一个一流的腹黑经理人***************于是就有了这个三角的故事。其实她从来不是一个很文艺的人。如果说她曾经是个小清新,那就意味着虐文的到来。╮(╯▽╰)╭这篇是不是呢?乃们跳跳看呗?人不入坑枉少年啊小姐们,留步啊,来搞个对象啊喂。总之就是非常的复杂啦,谁让二姑娘就正好在这个妖孽飘飘,浮云神马的年代呢。早在高中的时候就曾经以上二中二班二号排名年级第二而闻名。*******************文艺一点的介绍?我也会啊……哦,不,可能还是四角。那她是也小清新中最苦逼的那种。for-example12月的雪天,虽然她身体不好,我曾经跟他并肩一起走,他还不知道我此生的愿望就是能够与他一路到白头。****************我的微博地址:http://m.pgsk.com/veras/profile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纸婚书:老公大人,别找我

    一纸婚书:老公大人,别找我

    她惨遭男友劈腿,夜店买醉却被人强了。她听见他轻声唤道:“以宁。”满面震惊之下,她苍莽逃出,只因那人口中的以宁不是别人正是她姐姐。“娶你,不过是因为等待你姐姐的归来。”他高傲的俯视低头的女子。一场A市从来就没有过的盛大婚礼,新郎一脸幸福满足的搂着怀中的娇妻,她知道那微笑的背后不过是凄凉,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为了逼迫姐姐的归来。“你放心,我不会碰你的。”他讥笑着看着地上紧抱着自己的女人。一场交易,她丢失了自己的心。一份离婚协议,她毅然签上自己的大名,从今以后,他们相逢陌路?如果你知道自己最爱的人马上就要遗忘掉自己,那么你会怎么做?”我不会让你忘记我,因为我会时时刻刻守在你身边,让你没有机会遗忘掉我。“他轻轻的搂着身边面色苍白的女子。Ps:本文虐,入者慎重。本文宠,入者无需多想。夏秋沫qq:709435093
  • 夏日恋爱通告

    夏日恋爱通告

    相遇之前,谁也不知道命运的线会怎样交集…… 她,是拥有显赫背景的个性公主,不过在遇到他的时候,她只是小小的贴身保镖。他,是光芒万丈的当红大明星,不过在遇到她之后,他却是一个挥着翅膀的恶魔雇主……每个人在面具下都拥有另外一张面孔。只不过当两个同样戴着面具的人相遇,在同—个屋檐下的磕磕碰碰,让彼此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一个当红明星的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当冤家演变成懵懂恋人,风波不断的娱乐圈风暴又将这场夏日恋爱推向哪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王爷,请别缠着我

    王爷,请别缠着我

    一朝被巨石给砸死在崖底,她穿越成为这个人见人怕,鬼见鬼躲的长平郡主。要不要这么悲催!老天爷再怎么惩罚她也不带这样的啊!出生克死亲娘,一岁克死奶娘,两岁克死丫鬟,三岁克死暗卫。你说什么?最后连亲爹都没有放过!喂!怎么人数突然间增加了?再是天煞孤星也不可能一晚上克死那么多人吧!她这是得有多忙!明明是皇上亲封的正一品郡主,生活质量却连皇后身边的婢女都不如!翘辫子的郡主你为什么要这么有志气?现在的她穷得连口肉都快吃不上了!幸好一醒来就遇见了最疼她的王爷哥哥。不但曲里拐弯地让她了解到了关于郡主的一切,还总是对她全方位地保护、掩护、维护、爱护。好吧!她决定了!在功力没有完全恢复之前,就倚着这座大靠山不走了!想要找她的麻烦?请先过了王爷的十八铜人阵!可是这王爷哥哥好是好,却是个超级大妹控。再怎么亲密也不能和妹妹这么无间吧?他们可是堂兄妹啊!堂兄妹!在他第一百零八次半夜造访她的闺房后,她终于忍不住发飙将他踹到了床底!本文一对一,宠文无虐,欢迎跳坑!【片段一】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夜色下,一个娇小的人影背着个大大的包袱悄悄摸到了墙角处。“妹妹这是要做什么?”一个男子从假山后走出,嘴角噙着玩味的笑容。“呵呵,”少女干笑一声,“赏月,赏月。”“噢?”男子抬头望了望黑漆漆的夜空,“今晚的月亮还真是又大又圆,妹妹好兴致!”少女将包袱掩在身后,讨好地陪着笑脸,“哥哥这么晚了还不睡,不知找我有何事?”“妹妹的记性真是越来越差了。”男子从怀中掏出一本春宫图,“妹妹这本武功秘籍落在哥哥府内,哥哥今夜正巧无事,想与妹妹切磋切磋。”少女听闻仰天长啸,“苍天啊!你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惹这个黑心的家伙了!”【片段二】清晨。“王爷,王妃申请去找皇上斗蛐蛐儿。”“告诉王妃,本王已经把皇上赶去微服私访了,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晌午。“王爷,王妃申请去找韩公子比武。”“告诉王妃,本王已经让韩公子到军营去了,两年后才能归来。”傍晚。“王爷,王妃申请去南皖国找南皖皇后对歌。”“告诉王妃,南皖皇上是不会让她们见面的,死心吧。”入夜。“管家,王妃怎么不在屋里?”“回王爷,王妃说她要离府出走。”“她有说去哪儿吗?”“好像说是去水凤山庄找…”一阵风刮过,管家看着眼前画着虚线已经消失了的人影,对着天边大喊,“王爷!王妃正在偏厅吃宵夜,还没离府!”
  • 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其各项训练随社会进步而灵活地调整知识,并从此迅速流行起来。魔鬼训练已经风靡全球。如今,魔鬼训练营最早起源于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训练”,力求倡导最新成功技能的现实精神而为世人所追捧。“二战”后在欧美和日本演变成章程。其宗旨是锻炼人的意志力、忍耐度、心智模式、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技巧,开拓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等。,这种培训形式开始引起企业界的注意。魔鬼训练以其强调生存意志、重视自我激励、关注实用技能、普及商业理念的特色章程吸引了无数的社会大众,同时,风行于欧美
  • 谜桶

    谜桶

    写实推理小说的最高峰!无懈可击的逻辑推理,百无一疏的证据收集;能否破解最缜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不在场证明”大师克劳夫兹成名作;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山之作;不可思议的杀人事件。精心布置的繁复谜局;一次挑战逻辑思维的神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