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400000034

第34章 朱子“曾点气象论”研究(4)

对朱子来说,颜回与曾点的共性在于:二人都有极高的天资,都能见得大本。与子路相比,二人都见得细。但二人的差异更是明显,也更为朱子所强调:颜子之乐实,曾点之乐虚;颜子之乐真(自然、平淡、恬静),曾点之乐劳攘、外露;颜子前途未可限量,曾点很可能流于佛老。由此,朱子既肯定和推崇二人的见处之同,但更强调颜的乐更为自然,更为真实;同时,他也注意区别颜曾在工夫之有无上的相异处,强调二者的虚实之分:

问颜子乐处,曰:颜子之乐,亦如曾点之乐,但孔子只说颜子是恁地乐,曾点却说许多乐底事来,点之乐浅近而易见,颜子之乐深微而难知,点只是见得如此,颜子是工夫倒(到)那里了,从本源上看方得(林赐录)。《朱子语类》,卷三十一。

颜子之乐平淡,曾点之乐已劳壤了,至邵康节云“真乐攻心不奈何”,乐得大段颠蹶。或曰:颜子之乐,只是心有这道理便乐否?曰:不须如此说,且就实处做工夫(林学蒙录)。同上。

朱子显然认为,颜回更近于儒学的理想人格。不过,朱子有时还会在不经意间把二人相提并论,如《论语或问》云:

程子答鲜于侁之问,其意何也?曰:程子盖曰,颜子之心,无少私欲,天理浑然,是以日用动静之间从容自得,而无适不乐,不待以道为可乐然后乐也。

以此内容和朱子在《答万人杰》书所引的《论语集注》之“曾点言志”一节的评论相比,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四、曾点与漆雕开

上文已經提到,朱子曾反复提到曾点与漆雕开的优劣,这在《文集》和《朱子语类》中不下十多处:

问:漆雕开与曾点孰优劣。曰:旧看皆云曾点高,今看来,却是开着实,点颇动荡(郑可学录)。《朱子语类》,卷二十八,《论语十·公冶长上》。

如漆雕开见大意则不如点,然却是他肯去做(曾祖道录)。同上,卷四十。

若论见处雕未必如点透彻,论做处,点又不如开着实(李儒用录)。同上,卷二十八。

朱子认为,论见地,曾点无疑要优于漆雕开;而论做工夫处,则“颇重工夫”的漆雕开更为着实。表面上看,二人各有所长,似乎点还略高于开。但是从虚实之辨的角度来看,则开实而点虚,因此开更能获得朱子的青睐。为了突出与曾点之乐的区别,朱子特别用“灰头土面”来形容漆雕开:

漆雕开想是灰头土面朴实去做工夫,不求人知底人,虽见大意,也学未到(潘时举录)。《朱子语类》,卷二十八。

正是基于这一点,朱子认为漆雕开较之曾点更能有进步的潜力:

开是着实做事,已知得此理,点见识较高,但却着实处不如开。开却进未已,点恐不能进(董铢录)。同上。

事实上,越是在晚年,朱子就越重视做工夫处,也就越希望弟子们能以漆雕开为师,不要去空头的羡慕“曾点气象”。这也是朱子越来越强调虚实之辨一个具体体现吧。朱子的这一精神,对于限制理学发展的过分玄虚化,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与上述几人相比,曾点的长处在其见处,其不足在其做工夫处。于朱子,曾点有许多东西需要向这几个人学习。

五、曾点与庄子、邵雍

在朱子眼中,曾点和庄子及邵康节也有很多的共性——天资高,却缺少儒家法则的约束而失之于狂,只是曾点不及二人更放荡罢了。

在《朱子语类》中,邵康节经常被引为曾点的同调,而二人之间的相似性,通常被指为一味追求快活,对乐的追求超出了儒学基本价值观的约束。如邵康节的《和君实端明》诗曰:

养道自安恬,霜毛一任添。且无官责咎,幸免世猜嫌。蓬户能安分,黎羹固不厌。一般偏好处,曝背向前檐。劭雍:《击壤集》,卷九,《四库全书》本。

邵康节视“官责”为人生的一种负累,认为注重安乐自由的精神和不委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了无滞碍的生活。我们固然可以在程明道甚至朱子的诗文中偶尔发现类似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并不是他们思想的主流。反观康节,他的所有作品中都缺少对儒学基本价值观的肯认,而一味宣扬这种情绪。毋宁说,安乐已经成了他所追求的最高原则,这种态度明显与理学的基本价值观不类。对于康节之乐,朱子说:

看他(邵雍)诗,篇篇只管说乐,次第乐得来厌了。圣人得底如吃饭相似,只饱而已。他却如吃酒。《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朱子显然以为,邵康节滔滔不绝地咏叹生命的快乐感觉,乐得太过分了,乐的太张扬了,乐得有些以玩物为道,会有淡忘儒学的基本价值观、流于佛老的危险相对而言,朱子认为康节较之庄子还算是有规矩。庄子则完全“无礼无本”。我们也能在朱子晚年对曾点的批判中看到类似的话语,而这同他对时人一味渲染曾点之乐的忧虑是相关的。朱子的这种态度,也能让我们想起叶水心对邵康节的批评。

在《朱子语类》中,朱子也经常对曾点和庄子进行比较:他认为二人的共性是狂,是超然于礼法绳墨之上和“不犯手”。

老子犹要做事,在庄子都不要做了,又却说道他会做,只是不肯做(辅广录)。

要之他(庄子)病我虽理会得,只是不做(郭友仁录)。

庄子见处亦髙,只不合将来玩弄了(潘时举录)。

庄子之鼓盆而歌,曾点之倚门而歌,在朱子眼中已不仅是失之狂,而且是失之怪了,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他对此的批判也格外严厉。不过,朱子也时时对庄子的见处赞叹有加,并称其能见“尧舜气象”:

因言庄子,不知他何所传授,却自见得道体(钱木之录)。《朱子语类》,卷十六,《大学三》。

他大纲如庄子。明道亦称庄子,云有大底意思。又云庄生形容道体尽有好处(叶贺孙录)。

(曾点)其见到处直是有尧舜气象。如庄子亦见得尧舜分晓(徐寓录)。

而对于“尧舜气象”,朱子则明确释之为:

或问天王之用心何如?便说到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以是知他见得尧舜气象出(徐寓录)。

此“尧舜气象”即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之天理流行气象。至于为什么庄子能见到此气象却还那样非礼无法,朱子的回答必定是庄子有体却无用,较之曾点更为过分,这是由于庄子的所见更为“空疏”。

于朱子,邵康节和庄子都不是学者所应效法的榜样。他更不希望人们所推崇的“曾点气象”,会变成“康节气象”和“庄老气象”。

六、曾点与谢良佐

本文已经反复指出,谢良佐之推尊曾点,也是谢本人气象的反映。这种气象曾长期令朱子着迷,而后来朱子对谢思想的清算过程,大大促进了其“曾点气象论”的成熟。事实上,朱子对二者的批判常常搅在一起,难以分开。概言之,朱子认为二人的共性是妄为高论,颠倒为学之序,不屑卑近,忽视下学。在朱子的逻辑中,这也和佛老仅隔一线,尽管其较之邵康节和庄子来说还略强一点。

朱子之于谢良佐,同样是爱恨有加:一方面,朱子对谢的禅味始终心存警觉,《语类》和《文集》中也反复在强调这一点:

问:谢氏解颜渊季路侍章,《或问》谓其“以有志为至道之病”,因其所论浴沂御风,何思何虑之属,每每如此,窃谓谢氏论学,每有不屑卑近之意,其圣门狂简之谓欤?《集注》云:狂简,志大而略于事也。曰:上蔡有此等病不是小,分明是释老意思(吴必大录)。《朱子语类》,卷二十九,《论语十一·公冶长下》。

朱子当然并不认为谢无工夫,但却认为其脱略下学工夫的嫌疑,近似于有体无用的佛老。但另一方面,朱子又对谢之“曾点说”能落脚在人的心性上,以及谢以“曾点气象”来形容道体流行,抱有相当的好感:

此(“曾点言志”)一段,唯上蔡见得分晓。盖三子只就事上见得此道理。曾点是去自己心性上见得那本原头道理(辅广录)。

上蔡说鸢飞鱼跃,因云知勿忘勿助长则知此,知此则知夫子与点之意。看来此一段好,当入在《集注》中舞雩后(沈录)。

朱子很注意一分为二地对待谢上蔡和他的“曾点说”:既贬抑其的立言过高和过玄的成分,同时又赞扬突出其反映道体、天理流行的内容。

七、曾点——朱子心中的圣人气象

朱子对前贤气象或人格理想进行了反复的辨析,对于诸多前贤更是颇有微辞。那么在朱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气象又是什么样子呢?朱子的回答必定是圣人气象。《文集》、《语类》包括《或问》、《近思录》等书中,都收录了朱子对此问题的详细讨论。同时,钱穆先生也对此有过专门的论述。这里只是结合本文的主题略做讨论。通过对朱子之圣人气象看法的考量,我们能对他的“曾点气象论”有更为准确的理解。

在宋明理学中,朱子的气象论可谓别开生面。上文已有提及,儒家之论圣贤、之希圣希贤的情节,实有着悠久的传统。其间每个人对圣人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大概在唐宋之前,人们心中的圣人是“生知”的代表,其重心在德才兼备,无所不通,甚至是博施济众,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随着儒学转向内在,人们对圣人的理解开始落在道德纯粹上,其代表就是阳明的重成色不重分量的说法。儒学的这一转变也使得圣人不再远离世人,不再以神的面目示人。与此相应,儒学的成圣成德之路也在变得越来越简单和容易,渐修与顿悟的问题也开始进入了儒学的论域。陈来先生就指出:古典儒学与道家中都没有顿与渐问题出现,顿悟与渐修一类问题在儒学内出现,肯定与佛教讨论的影响有关。其实,在儒学内部出现顿与渐的问题,其对圣贤之学的理解由智识主义向德性主义的转变,未必不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对此,余英时先生有精彩的论述。但是在此转变下,儒学的圣人理想也有变得干枯的危险。

不过,只要儒学修齐治平的理想不堕,那么她就不可能在对圣人的理解上完全把智识因素排除在外。而朱子气象论的根本点,就是强调以理而非心来统摄气象,并强调理的天地自然意,强调圣贤气象不能限于自了,不能陷于个人超越。这大大突出了圣人智识的一面,使圣人的形象变得更为丰满。

具体到本文,虽然大程子宣扬“曾点气象……便是尧舜气象”。但在朱子看来,“曾点气象”乃至颜子之乐,与圣人气象天悬地隔,不可同日而语。在朱子的所有文字中,他从来没有把孔子与曾点相提并论之处,也没有把孔子与颜、孟、曾参、漆雕开相提并论的意思,可谓明证。即使是在与人讨论大程子的那一段话时,他也一再强调大程子仅仅是就“与圣人之志同”这一点上说的,并没有真正把曾点等同于尧舜。于朱子,圣人气象应该纯而又纯,无懈可击。反之,无论是颜回、曾参,还是孟子、曾点、漆雕开等人,都是贤人之属,都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缺陷。

那么,朱子心中的圣人气象又如何?钱穆先生论之甚详。概言之,朱子认为圣人气象即“人欲尽处,天理流行”,以及由此而发而中节,时时事事都能做到恰当好的气象:

圣人只是做到极至处,自然安行,不待勉强,故谓之圣(沈录)。《朱子语类》,卷五十八,《孟子八·万章上》。

圣人万善皆备,有一毫之失此不足为圣人。常人终日为不善,偶有一毫之善,此善心生也。圣人要求备,故大舜无一毫厘不,是此所以为圣人。不然又安足谓之舜哉(寿昌录)?《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

显然,朱子决不会认为,端茶童子在一时一事上能做到动容周旋,便是圣人。他眼中的圣人不但要规模宏大,而且要兼德性与事功为一,兼眼界胸襟与工夫为一,兼极高明与道中庸为一,是裁成辅相天地之化育者——继天地之志,述天地之事,“外极规模之大,内推至于事事物物处,莫不尽其工夫”同上,卷十七,《大学四·或问上》。一句话,圣人要集“成色”与“分量”为一体。

朱子强调,“圣主于德,固不在多能,然圣人未有不多能者”同上,卷三十六,《论语十八·子罕篇上》。不多能又怎么能做到博施济众?不如此至多只是一个困居家中的善人而已,充其量只是一堂堂之人而已陆王也不否定此一立场,只是他们极大地压缩了人们学习外部知识的空间而已。可见,朱子认为做圣人千难万难,并不容易。朱子云:

有德而有才方见于用,如有德而无才,则不能为用,亦何足为君子(吕焘录)?《朱子语类》,卷三十五,《论语十七·泰伯篇》。

圣人何事不理会?但是与人自不同(曾祖道录)。同上,卷十五,《大学二·经下》。

有德无才,尚不足为君子,更遑论圣人,原因其是无用——朱子固然大力反对功利之学,却仍以为用来期许圣人,不知颜习斋对此做何感想;但若反过来说,“今若只去学多能,则只是一个杂骨董底人”《朱子语类》,卷十五,《大学·经下》。也不会得到朱子的赞赏——有才无德,被朱子视为是管商之徒,无忌惮之属,乃至是汉唐文字之儒。在这一点上,朱子反复强调儒学以成德为中心,强调“君子不器”。余英时先生早已准确地指出,“朱熹同时与两种不同的倾向作斗争——没有智识基础的简约之论和没有道德核心的博学”。在对圣人的定位上,朱子同样也是如此。这一特点,也是我们把握朱子精神的关键点。

但是,如果说圣人与凡人同样都是在理会事,他们的区别又何在?朱子的回答是圣人的理会事,服从于他的为己之学这一大本。

当然,朱子也不希望说高了、说虚了圣人,不希望在圣人和凡人之间划上一道鸿沟:

圣人之道有髙远处,有平实处(杨道夫录)。《朱子语类》,卷八,《学二·总论为学之方》。

学者是学圣人而未至者,圣人是为学而极至者,只是一个自然,一个勉强尔。惟自然,故久而不变,惟勉强,故有时而放失(李壮祖录)。同上,卷二十一,《论语三·学而篇中》。

只有个生熟,圣贤是已熟底学者,学者是未熟底圣贤(叶贺孙录)。同上,卷三十二,《论语十四·雍也篇三》。

于朱子,圣凡出于一本,只是圣人已经由勉强而达到了自然、自由、自在之境,已经能事事做得恰当好而已。因此朱子又注意告诫弟子们不要以为圣人遥不可及,而是要时时以成圣为志。

八、曾点与朱子气象

就本文而论,朱子与“曾点气象”的特殊渊源已如上述,而其对“曾点气象”之爱之恨,之褒之贬,都无不是其个人气象之流露。将朱子气象与“曾点气象”相对照,更能使我们把握朱子为学的精神。

我们说,朱子思想的核心是理,而朱子同样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以理为矩)”为毕生追求的目标。此理想又集中反映在《格物补传》和《中庸章句》中。概言之,此理想是由即物穷理,下学上达而能够“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四书五经》本。进而在应物时从心所欲,发必中节之气象,也是复天命之本然,人欲尽处,天理流行之气象。需要再次指出的是,在朱子的思想体系中,德性与知识的紧张远较其他理学思想家为轻。原因在于:朱子对理的理解更多强调的是其规范意,其对善的理解不是指其直心而发,天然流露,而是强调其发动需要有以节之,使之无过无不及——因为过犹不及,爱而流于溺便会成为私的源头。如果说在孔子那里,是礼对人的仁心发动起到了限定的作用,使之发而中节;而在朱子那里,节制人心发动的最终依据是天理。这个理虽然随处发现,无少欠缺,本无所偏。但是就人而言,人对理的禀受却各有差异:

同类推荐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热门推荐
  •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本书由刘景南所著,讲述了一个奇异的故事,就像一次梦幻的旅途。刘景南用犀利而冷峻的文笔,在本书中叙述了这一个时空之外的故事,里面充满哲理,点点滴滴都浸含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并将其融入这个恢弘的时光隧道之中。
  •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情节虚构,变成了某本蛋疼勇者与魔王故事里的肥婆反派。原著的作者是个变态,请勿模仿,林天音发现自己重生了。整个故事里都没几个正常人,因此她只能努力变得更变态
  • 赫连云凉

    赫连云凉

    杳已经开启潇湘币奖励项目对于一直支持杳的读者,杳以后可以给予更实在的回馈啦!会选取读者赠与价值不等的潇湘币,参考内容包括:长评、精评、礼品道具、留言数量。相当于大家可以免费看VIP章节。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古家,百年名门,家族繁盛,人才辈出争夺——总是不变的戏码。古云溪,凉薄淡漠的古家二小姐。家族争斗,人情冷暖,在单薄的生命面前,总是如此无足轻重。为了保护自己那颗因先天性缺陷而脆弱的心脏,习惯了置身事外的冷漠。一次重生的机会,是命运的补偿,还是另外一场无情的捉弄?前世的古云溪今生的赫连云凉段铭瑞武学世家落宇山庄少主,沉稳内荏,气宇非凡。只是——那双眼眸太过深邃,平静的表面下,又会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样一个不能掌握的人,云凉不愿招惹,可偏偏事与愿违。莫寒羽亦兄亦友的大师兄,在外人看来无可挑剔的温雅外表下,却有着令人无语的极度护短无理的脾性,尤其是对觊觎他宝贝师妹的人…司寇商魔教教主,狷狂恣意。藐视众生的狂妄,出神入化的功夫,强硬霸道的手段…从未经历过的捉摸不定的情感令云凉胆怯、好奇,一步步试探性地靠近,陷落近在咫尺。但是当现实、纠葛摆在眼前,她是选择转身还是…赫连风清强势睿智的赫连山庄大小姐,与她的能干、美貌齐名的还有她极度护妹的种种手段。包容一切的爱护、没有掺杂杂质的亲情引起了重生之人的贪恋。韩泷祺昭国三皇子,精明的上位者,角逐至高无上的权利。宫中倾轧,险象环生,习惯了宫廷的勾心斗角,习惯了朝堂的口是心非,遇见近乎无欲无求的云凉,那种由内散发的宁静和淡然,却像风暴的中心,牵引着他不断靠近…萧水何亦正亦邪的栖凤教,洒脱逍遥的左使,随心而动的性情与云凉甚为契合,一场相交,一对知己,一场杀戮,一段恩怨,究竟如何,竟让云凉不惜改变初心,参与到水深混沌的皇权之斗…她不问世事,不理世人的指手画脚,是因为没有人触动她的底线,当有人跨越雷区,赫连云凉不会吝啬展示性情的另一面…一趟无心的京城之旅,却掀开了一个掩盖十几年的真相——赫连云凉的身世之谜。纠葛在她生命中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她的身份?她的地位?当经历过种种,她还能够保持那颗淡然的心?有没有人,能让她甘心相伴?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琥珀之剑

    琥珀之剑

    命运在我眼前分开成两条互不相关笔直的线,一条通向火焰中熊熊燃烧的宫殿与城池,王国倾覆,大地承载苦难,生灵在这火中忍受煎熬,永世暗无天日。而另一条通向先古诸王之巅,神祗在云端亲自为我加冕,我带上桂冠,沐浴山呼。我的目光看穿历史的迷雾,我的骑士为我开疆扩土,我的剑披荆而行,带领我的子民走向胜利。我接过这权杖,将属于世界的权柄掌握在手中,我俯瞰芸芸众生,改变历史的进程。我是布兰多,沃恩德之王,这是属于我的传奇。.............分隔线.............通俗版简介:这是一个带着资深战士的重生记忆,穿越到自己曾经奋斗过的世界中扭转历史的脉络、叱咤风云的故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花花妻子

    花花妻子

    惠紫依:穿越的女主,平时比较花痴,花心,花钱,花吃,花穿,偏偏又成为了韩亦升的小妾,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花花妻子。韩亦升:韩府的大少爷,长着一张令人冲上去犯罪的脸,却对女人不怎么感兴趣,该死,为什么总是着了惠紫依的道,难道是小白兔误入灰狼口?乔汕毅:但今皇上的第二十五个儿子,一个被尘世遗忘的世子,偏偏中意了惠紫依,这个一次次对他抛媚眼的女人。~~~~~~~~~得票得票得意得票~~~~~~~~~“你,你别过来,你再过来我就喊人了。”“你喊啊,你就是喊破喉咙都没有人来的,还是早点顺从我吧,我会好好对待你的。”嘿嘿,紫依心头一阵贼笑。韩亦升顿时咽了咽口水,看样子,这次凶多吉少,难道他这只温顺的小白兔就要葬送在这只凶暴的大灰狼手上吗?“喂,女人,你别过来,你要什么我答应你。很好,目标完成一半。“噢,是这样吗?”紫依虽然不动声色,其实早就乐翻了天。“对,没错,什么都行,只要你给我安分点。”韩亦升觉得有希望,赶紧补充说明一下。既然这样,那就不客气了。“十万两”刚一说出口,紫依就觉得自己会不会狮子大开口,别回头他不干了,扑过来跟自己圆房,那岂不遭了。其实区区十万两对堂堂的韩亦升来说简直就是冰山一角。“好,就这么定了,你可不许反悔。”韩亦升终于放松了下来,原来要钱,早说嘛!~~~~~~~~~~~~~~推荐好友文文,《怜衣》,《总裁vs妖女》作者:珠珠请多多支持!~~~~~~~~~~~~~~~~~~~~~~·《花花妻子》群,喜爱这篇文的亲亲们可以加入进来,群号69489287~~~~~~~~~~~~~~~~~~~~~~~~~~收藏投票方法:是会员的,请点击以上“放入书架”"投票推荐"的按键。一天可三票。不是会员的请到会员中心注册免费会员,三十秒钟即可注册好然后再回到这个页面,点击放入书架~`感谢ING`喜欢的话也可以送上票票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先收藏!希望大家多多投票票支持疑云!疑云争取每天更新一到两次!如果觉得好看,可以推荐给朋友哦!多谢啦~~~~~~~~~~~~~~~~~成为VIP会员的支付方式:1.网银在线支付2.神州行充值卡支付3.前往银行柜台汇款或在柜员机上直接转帐4.固定电话、小灵通开通5.手机短信开通6.国外的朋友可以采取‘西联国际汇款支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闪来的老公

    闪来的老公

    妹妹篇:《闪来的军婚》冷淼淼坐在咖啡厅里,突然听到身后有声音:“…请问,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我会一直在部队当军人。”“这样啊…那我们可能不太合适。”从小对解放军叔叔有崇拜情节的淼淼立刻不平,转过身去:“…为什么不合适,你知道我想嫁军人还嫁不到呢…”“小姐贵姓?”“免贵姓冷。”“结婚了吗?”“没。”“那我们结婚吧。”“…成…”姐姐篇:《阴婚以后》:沈皓家的房门被敲开,一个女人提着行李手拿红本,对他一笑,“你好,我叫冷香香,从法律上来说,是你的妻子。”冷香香的愿望是做个流浪的人,可惜她这一伟大的愿望未得到父母的支持,对于女儿过于超前的思想,冷父冷母怕哪天女儿突然就给他们带一非黄毛女婿回家,决定先下手为强,自己物色女婿。NO.1“女儿啊,恭喜你结婚啊!”“谢谢妈…等等,结婚,我为什么不知道?”“…”NO.2“女儿啊,这是你的结婚证和你老公家的地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现在就去你老公家啊,祝你好运!”“妈~”冷香香满脸黑线的看着紧闭的大门,“我刚下飞机,你至少让我进门喝口水吧。”“给你一百块,去附近的便利店买。”从门缝里伸出一百块RMB,然后立马关上。“…”NO.3冷香香打开所谓的结婚证,一瞧,大怒,“李美丽,你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结婚日期是三年前?”“…”NO.4冷香香对着新上任的老公道:“虽然我父亲是开武馆的,但是不用怕,我一般不主张家庭暴力。”“那就好。”沈皓松了口气。“不过,特珠时候也不反对。”“…请问,什么时候是特殊时候…”新文推荐:楼主惜玉NO.1惜玉:我要拉屎。楼主:你能别在餐桌上说吗?惜玉:我怕直接拉你面前了。楼主:……NO.2惜玉:能给我一个银子么?楼主:上茅房要银子?惜玉:不是,我身分无文,怕你趁我上茅房的时候扔下我跑路,先预备一下。楼主:……NO.3惜玉:我宁愿被野兽咬死,也不愿意卖身。楼主:那随你。惜玉:等等,哥们儿,你能和我签订劳动合同么?楼主:……NO.4楼主:你多大?惜玉:27,你呢?楼主:27?比我还大,骗人吧你。惜玉:骗人的是小狗,难道你比我小,啊,小弟弟,你好啊。楼主:……惜玉:我来古代不是为了姐弟恋的。楼主: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