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400000029

第29章 朱子论“曾点气象”考(16)

《论语集注》此节的定稿虽不属朱子的易箦之作,也当离此不远,其文云:

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只是心里要恁地快活过日而已”,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而门人记其本末独加详焉,盖亦有以识此矣。《论语集注》,卷十一,《先进》。

不妨先比较这段文字与朱子录示万人杰的修订本之间的异同:“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与“天理浑然,日用之间随处发见”相比,避免了给人以天理别为一物的印象;“乐其日用之常”与“适其所履之常”相比,更能与“言志”二字相符;而朱子删去“天下之乐无以加焉”一句,则是因为朱子不希望人们认为此乐为最高,转而轻视事为;他删去“用之而行,则虽尧舜事业亦不外此,不待更有所为也”一句,亦不是要去做事底,其原因上文已经有了说明。值得说明的是,朱子删去“但夷考其行,或不掩焉,故不免为狂士”一句,则清楚地表明了他只是想从曾点所见天理流行的这一个方面来诠释“曾点气象”的意图,也就是说,朱子有意不再提及曾点狂和行不掩言的一面;而在比较曾点和三子之别时,“其气象不侔矣”与“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其下语的轻重也非常明显,这也体现了其努力平衡胸襟与事功的苦心;而在朱子的所增上,其强调曾点的胸次必与天地同流的意图,我们就不必再说了。

总的来看,定稿先论曾点之见为因,再论其志、其胸次为果,然后嘎然而止,不再论其行——不论是行文的层次,还是所要表达的意图都很清晰。此后,历代对此定稿的注解甚多,其中颇能揭示朱子意图的有辅广的观点:

理欲不两立。须是人欲浄尽,然后天理自然流行,随事随处不待勉强用力,自无纤毫欠缺处。然惟圣人心与理一,而后能礼用兼备,朱子最终确定《论语集注》之“曾点言志”一节的定稿(以下简称定稿)的时间甚晚:不但上文所引朱子与廖德明的书信往复已在其七十岁之际,自然而然。若曾则以天资之高,而于此有见焉耳。故《集注》著“有以见夫”四字,便自断得曾所学之分量分晓。与后面程子所谓“曾点狂者,未必能为圣人之事,而能知夫子之志”之说相应。《四书大全·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一引。

曾所居之地不过只做得此等事,而浴沂、咏归数语亦其平时日用之常。夫“即其所居之位”,则无出位之思;“乐其日用之常”,则无作意之为,只此两句便又见得曾不愿乎其外、无入而不自得之意。不过与诸朋友徜徉自适,初不见其有三子之志,而其胸次悠然自适,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显然自见于言语之外,是则曾点之所乐也初无舍己为人之意一句,说得点之事实,胸次悠然而下数句,又形容得点之乐处分晓。赵顺孙:《论语纂疏》,卷六,《四库全书》本。

总之,在定稿中我们已经看不到曾点有丝毫所谓“狂士”的影子了。相反,他却被朱子打扮成了一位见识高妙、能够洞见天理,就目前资料来看,完全做到了时时存天理、灭人欲,并能“乐其日用之常”且又“从容自若”的理学家式的有“气象”者。其实,这也正是朱子极力推尊“曾点气象”的目的所在。同时我们也发现,这里朱子也有意回避了其弟子们针对曾点是否缺乏实行的疑问,而只是讲曾点的见地与胸襟,并尽可能的从“纲”与“目”的不同上把曾点与佛老(其实也是陆学)划清界限。这样,曾点就成了只是“初无”入世的念头儒学中本有认为尧舜孔孟异地皆然的说法,认为孔孟在尧舜之时之地就会有尧舜之行,反之皆然。故朱子这里说曾点“初无”入世念头,也就是在强调曾点在此时此地会乐其性分之常,而在需要应时之际自然会挺身而出。这表明,至此《论语集注》此节的定稿还没有确定。却会随时去体认天理的儒家典范。可以说,至此朱子对所谓“曾点气象”的推崇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所接触到的更多只是朱子在《论语集注》定稿中赞扬“曾点气象”的这区区一百多个字,又能有几人能够了解朱子在形成这段文字中的诸多曲折和深意呢?需要再次指出,朱子的“曾点气象论”具有明显的宋学特色,常常会创造性地自出己意,不拘原文。这里,我们只要“要其会归,遗其所寄”就可以了,不必与其争论文字训诂上的是与非。

(二)定稿中对二程“曾点气象论”的态度

以往我们对朱子论“曾点气象”的研究,总是集中在他的所谓“一百三十七言”上。其实,无论是朱子在这一节中的其他评论,虽然朱子已经认为曾点“言志,还是他在本节中引用前人的观点,所有这些才构成了他对“曾点气象”问题的完整看法。我们只要把视野扩大到本节的整体内容上,就能发现其中的很多消息。

上文已指出,朱子最终决定在定稿中只是正面突出曾点的见处,而回避他的“狂”和“行不掩言”,定稿也很好的完成了这一意图。但是曾点“不可学”的这一面毕竟就摆在那里,而且也都被二程提到过。朱子又该如何面对这一事实呢?在《论语集注》的这一节中,朱子除了自己直接评论外,还附上二程对此的评论作为补充:

程子(此为小程子)曰:古之学者优柔厌饫,有先后之序……如子路公西赤言志如此,夫子许之亦以此,自是实事,后之学者好高,如人游心千里之外,然自身却只在此。

又曰(此为大程子语):孔子与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诚异二三子者之撰,特行有不掩焉耳,此所谓狂也。子路等所见者小,子路只为不达为国以礼道理,是以哂之,若达却便是这气象也。

又曰(此为大程子语):子路冉有公西华皆欲得国而治之,故孔子不取。曾点狂者也,在上述问答中,未必能为圣人之事,而能知孔子之志。故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言乐而得其所也。孔子之志,在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曾点知之,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又曰:曾点、漆雕开已见大意。《论语集注》,卷十一,《先进》。

这里,朱子在引用二程的观点时有两点值得玩味:

其一,从朱子编订《论语集注》的一贯体例来看,他在讨论某一含有歧义的话题,而需要引用前人的一些差异较大的观点作为补充时,通常会把自己较为认同的观点放在前面。在这里,朱子显然是有意的把小程子的观点放在前面以做强调。对于这一点,我们在体会到朱子在讨论“曾点言志”一节时的复杂心情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大程子的观点一再遭到弟子们的质疑、而他又对一味宣扬曾点之乐的流弊颇有所警觉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卷四十,《论语二十二·先进下》。朱子亦云:

程子论三子言志自是实事一段,甚好。及论夫子与点一段,虽尧舜事业亦优为之”的疑问,意却少异,所以《集注》两裁之。《朱子语类》,卷四十,《论语二十二·先进下》。(吴必大录)

前一条是伊川的观点,后三条是明道的观点。需要指出,此前朱子在编订《论孟精义》时,先载的是明道语,后载的伊川语,而《论语集注》特意把伊川语移到明道语之前,朱子对二人观点的轻重之意显然自见。

其二,无论是小程子的原话(见上文),还是朱子所摘引的部分内容,这些文字都撇开了对“曾点之乐”的直接褒贬,却是在讨论“后之学者”的好高之弊。这段话既包涵有一定的警诫意味,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曾点气象”本身有所回护,符合朱子对于“曾点言志”问题的一贯思路。朱子这种安排的目的,既希望对“曾点气象”有正面的宣扬,又希望尽可能的对过分渲染“曾点气象”所带来的弊端有所消解。

从朱子处理二程材料中,我们明显能够感觉到他对自己在《论语集注》定稿中对“曾点气象”的一味推许还是心存顾虑的。他更希望人们认识到一味宣扬“曾点气象”的流弊。这就促使我们必须要注意朱子不喜言点的一面。

(三) 如何认识朱子晚年的不喜言点

与朱子在定稿中给予“曾点气象”极高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子在晚年的非正式场合多次强调自己不喜言点,其典型者如:

(朱子)曰:某平生不爱人说此话。《论语》一部自“学而时习之”至“尧曰”,都是做工夫处,不成只说了与点,而《朱子语类》中也收录了吕焘在同年就“曾点言志,便将许多都掉了。圣贤说事亲便要如此,事君便要如此,事长便要如此,言便要如此,行便要如此,都是好用工夫处。通贯浃洽,自然见得在面前,若都掉了,只管说与点,正如吃馒头,只撮个尖处,不吃下面馅子,许多滋味都不见。向来此等无人晓得,说出来也好,今说得多了,都是好笑,不成模样。近来觉得说这样话,都是闲说,不是真积实见。昨廖子晦亦说与点及鬼神,反复问难,转见支离没合杀了。圣贤教人,无非下学工一贯之旨……学者且要其万理中千头百绪都理会,四面凑合来,但他还没有流露出要删除这一句的意思见《朱子语类》,自见得是一理,不去理会那万理,只管去理会那一理、说与点,颜子之乐是如何?程先生语录事事都说,只有一两处说此,何故说得恁地少?而今学者何故说得恁地多,只是空想象……不要说总会,如博我以文,约我以理,博文便是要一一去用功,何曾说总会处……圣贤之学,非老氏之学。老氏说,通于一,万事毕,其它都不说,少间又和那一都要无了方好。学者固是要见总会处,而今只管说个总会处,如与点之类,只恐孤单没合杀,下梢流入释老去,如何会有“咏而归”的意思。《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训门人五》

同类推荐
  •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道德经》概念上的意义,要大过它的本质与内在。很多人在深奥、晦涩的印象前望而却步,只片面地记下 “上善若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网恢恢,疏而不失”之类的句子,仿佛《道德经》是一本可以窥探宇宙奥秘却难以翻开的神书。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热门推荐
  • 公考的那些日子

    公考的那些日子

    比真实更真实的“公考”故事;比现实还现实的“公考”真相!回味小平民跨过“华夏第一考”的喜怒哀乐!品味小草根考取“镶钻金饭碗”的酸甜苦辣!
  • 千金魔女腹黑少

    千金魔女腹黑少

    为了保护家人,她偷偷的去学习散打。为了给她解围,被杀死并且焚尸。为了她……而后她为了他等了八年,如今他在哪里呢?
  • 那时年少

    那时年少

    对于未来,他毫不担心,坚信可以凭自己能力成家立业,和深爱的女友过着比糖还要甜蜜的日子。大四毕业生苏扬每天上网、写诗、恋爱,过着没心没肺的快乐生活。毕业后,本书以真挚的感情、真实的细节,苏扬成了一名标准的蚁族,生活比想象的要艰难得多,他白天到处推销,晚上蜗居地下室,工作接连被炒,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过去十年的成长和爱情故事。2000年,每日面对嘲笑。那个发誓不离不弃的女孩也以长大为由,和他说分手快乐。苏扬终于明白自己很傻很天真,可生活还得继续,他只能与自己较劲,和生活死磕
  • 三娶失宠妃

    三娶失宠妃

    《三娶失宠妃》简介:她,凌双双,人前是凌氏集团的总裁,一个干练、叱咤风云的女人。人后,她是降魔凌家的第四十八代传人,在丈夫眼中,她就是一个“巫女”。结婚一年,她依然冰清玉洁。一场车祸,醒来,却是凤冠霞帔,她将要以西凉国公主的身份嫁给东荣国的皇帝。在这里,这个聪慧、美丽的女人遇上了她命中的克星。一朝成妃,一朝失宠。===他,慕容风,东荣国高高在上的帝王,同样一个叱咤风云的男人,吐千丈凌云之气,心雄胆大,挥斥方遒、主导天地。然,对她,却是残酷冷血。在他心中,她是伤害妹妹的罪魁祸首。干练女人碰上一代霸主,乾坤色变,明争暗斗,最后到底是她中了他的计,还是他掉入她的陷井?她敢向皇帝撇下一纸休书?!朝堂上下议论纷纷。她敢住进太后的灯芯宫?!帝王惊嘘不已!她敢执帅印,征战沙场?!举国惊呼!===他是她冷酷无情的夫君——东荣国皇帝慕容风。第一眼见她,恨之入骨。对她,一娶,二娶,三娶,弃了又弃,娶了又娶,谬笑天下。红嫁衣碎,满天飞舞,留下的只有一声痛楚。慕容风:“你不要的,朕偏要给你!你想要的,朕偏偏要毁灭!”红嫁衣碎,满天飞舞,伴随着他冷漠的笑声。===他是潇洒不羁的逍遥郎——东荣国小王爷慕容雨。第一眼见她,情不自禁。对她,关怀备至,在她危难之时,总是挺身而出。衣衫滑落,玉肌冰肤,一片旖旎,他却镇定的犹如雕像。慕容雨:“你痛,我的心亦痛。我要一辈子守护你。”轻轻抚去她嘴角的血,用唇吻拭干她的眼泪。===他是笑里藏刀的酷君子——北辰国国主北堂英杰。第一眼见她,怦然心动。对她,忽冷忽热。两国对决,他对她却处处留情。幽指划过,肩衫飘下,给她霸道的狂吻。北堂英杰:“我看中的女人,任何人都不可以抢走!”紧握她的纤手,一缕热流淌进她的脖子。===《三娶失宠妃》的相册视频:?pstyle=1===特别推荐:《特工女皇帝》===小伊其他作品:《三嫁囚宠妃》《狱妃驭皇》《帝后惑香》《王爷1咱偷腥去》《风流王爷勾魂妃》===推荐好友作品:霓儿作品:《神偷傻后》胡妍作品:《娘子进错房》烂番茄作品:《医狂》恋爱成冰作品:《通缉替身前妻》
  • 呆萌小甜心:冷少追捕999天

    呆萌小甜心:冷少追捕999天

    他,腹黑霸道的高冷总裁。她,看似精明常常犯迷糊的落魄千金。不是说他高冷吗?可为何总是纠缠她?“上官爵,奉劝你还是不要太投入的好,免得……”竹幼晴没在说下去。“免得什么?”上官爵来了兴致。竹幼晴挑了挑眉峰,眸光闪烁,大声道,“免得无法自拔!”“无法自拔?”上官爵悠悠的重复的了一遍她刚刚说的话。嘴角邪魅的笑容加深了些,垂首贴近了竹幼晴的耳边,“那……你帮我‘拔’不就好了吗?”男人特意加重了‘拔’字的发音。“……”
  • 养只王爷不如狗:煞王妖妃

    养只王爷不如狗:煞王妖妃

    身为皇女,却是连奴仆都能踩上两脚。再温顺的兔子急了还会张开利齿,更何况人。于是,受尽欺辱的皇女凤五,有一天身体内生出了第二个灵魂……凤五,软弱隐忍凤无便腹黑狠辣。凤五,不争不抢凤无便掠夺成性。也就在那一天凤无遇上了以克死了全家闻名天下的煞王,季孙绝。两人相遇的第一句便是,“呵呵,好巧,你也出来杀人啊。”#听说蛇精病和扫把星更配哦##没点精神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主角系列#
  • 青少年地理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地理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丢失的梦

    丢失的梦

    本书共收录著名作家周海亮小小说近作79篇,多为被转载及获奖作品。其中既有表现情感的如《娘在烙一张饼》、《丢失的梦》、《江南好》等,又有表现战争的如《馘》、《仇恨》、《战壕》等,还有表现乡土的如《长凳》、《二叔的胡琴》、《老爹打工去了》等,也有表现荒诞的如《上帝的恩赐》、《躺着睡觉的马》、《菜人》等,更有表现生存境况的如《一条鱼的狂奔》、《歌手》、《剃头》等,内容丰富,篇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