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400000030

第30章 朱子论“曾点气象”考(17)

他还指出,向来儒学中很少人关注“曾点气象”,而宋代前贤对此略做提点,使儒学发展开一生面,“说出来也好”。但是,这种风气一转而为人人竞相谈论“孔颜乐处”与“曾点气象”,乃至于人人刊落工夫,轻视下学,虚说气象,其流弊就非常明显了。他反问:“而今学者何故说得恁地多?”“不成只说了与点,便将许多都掉了?”其鲜明的批判精神实在不让颜元等明清诸贤,且其评论中并没有一味主张否定“气象”,这更显公允。

又,今之学者往往据这段话极力强调朱子不喜言点,甚至进而演化为朱子晚年不喜曾点类型的理想人格代表者如陈来先生的观点:其一:“然而,终朱子一生,他始终对‘洒落’不感兴趣.他在中年追寻未发的思考和所要达到的境界与李侗仍不同,而他晚年更对江西之学津律乐道于‘与点’、‘自得’表示反感。反复强调道德修养的严肃主义态度。警惕浪漫主义之‘乐’淡化了道德理性的境界。其二:“朱子一生最不喜欢人说‘吾与点也’,其弟子一日求安乐法,朱子回答‘圣门无此法’(《朱子语类》,还是建立在“都是好用工夫处。通贯浃洽,卷一百一十三),朱子认为‘闲散只是虚乐;不是实乐’,朱子显然是以敬畏排斥洒落。其三:朱子对于曾点采取了两种相互联系又有所矛盾的态度。他一方面从“天理”的积极意义上解释曾点气象……曾点本来未提到任何关于天理人欲的问题,朱于尽量把曾点乐处解释为“人欲尽处,天理流行”的道德境界。尽管如此,朱子也不得不肯定其超然自得的一面。然而,朱子更经常持的是另一种态度,即对曾点有所批评……特别是宋代受陆学影响较大的江西学者津津乐道于“曾点气象”而鄙薄主敬的严肃律己功夫,使朱子十分不满。我们说,如果我们全面地考察朱子的文献,就可以看出朱子所谓的不喜言点只是朱子论“曾点气象”的一个侧面,至少我们能够在朱子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里,发现他大量高度称许曾点的文字如果一定要做个比较的话,那么毋宁说在总体上朱子赞许曾点的话要比批评他的话多得多。如果我们只过分强调朱子对“曾点气象”态度的某一个方面,就不可能了解他在此问题上的良苦用心,更会忽视朱子思想的复杂性与多侧面性。似乎可以这样说,所谓的朱子不喜言点,应该准确地表述为他不喜人空谈“曾点气象”等一切作为“尖处”者,而是希望人们能够在下学上达中自得。这在上文中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而且也能得到更多文献的支持。

而在这个意义上,他同样多次声明不喜人空谈“孔颜乐处”、不喜人空谈一贯、空谈大本、空谈仁体、空谈心体等等,我们自然不能因此就说朱子不喜这些吧?在朱子,单纯的说“与点”、说“孔颜乐处”,而“与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馒头的尖处),都不足以尽圣贤之学的大观,而刊落下学、一味说与点,更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咏而归”的真义。因此,朱子的不喜言点,更应该被理解为对时人竞言“曾点气象”之流弊的一种警觉与反动,理解为对一种对时人流弊的批判,其意图是要去“扶醉人”。就此一段来看,我们还不能得出朱子不喜曾点的结论,尤其不能得出朱子终生不喜曾点的结论。

另外,朱子是不是一味地主张用敬畏排斥洒落?乃至是终身不喜“洒落”?上文足以表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洒落”在朱子的心中并不是一个绝对贬义的词汇,也不仅仅是一个代表理解文辞无滞碍的词汇。朱子同样认为,洒落气象也有虚实之分。但是时人眼中却只有这一点。真正的洒落气象非常令人敬佩朱子本人就曾强调:大抵观圣人之出处,须看他至诚恳切处,及洒然无累处。《文中子》说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又曰:穷理尽性吾何疑?乐天知命吾何忧?此说是。见《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吕焘录,1199年。但,人未到真正的洒落境界时有意做达,虚说洒落的弊端也很大。如他在与胡大时的信中强调:

“洒落”两字本是黄太史语,后来延平先生拈出,《论语》中通篇都是做工夫处,亦是且要学者识个深造自得底气象,以自考其自得之浅深,不谓不一再传而其弊乃至于此,此古之圣贤所以只教人于下学处用力,至于此等则未之尝言也。《文集》,卷五十三,《答胡季随·所喻两条前书》。

这里,朱子已经明确指出提倡洒落有其正面的价值,指出问题只是出在后人虚说洒落,或是说不做工夫先求洒落。朱子也正是针对这一现象才会强调,“圣贤所以只教人于下学处用力,至于此等则未之尝言也”。这并不表明他对“洒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我们说,虽然简单的词汇统计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朱文公文集》中共计出现“洒落”一词三十九次之多,《朱子语类》中共计出现“洒落”一词十二次之多。它们基本上都是在正面的意义上被朱子使用的。这足可以说明问题。在这一点上,付长珍博士的观点是很公允的:

应该指出的是,朱熹之所以重视工夫论,是因为他感到一味地洒落、玄远,则无法找到下手处,其目的是为了给普通人成圣提供具体有效的可行之路。他的偏于理性主义的敬畏境界,乃是对洒落境界所作的限制和补充。但他内心深处却十分向往洒落自得、浑然至乐的自由境界。朱熹也并非以敬畏排斥洒落,“从心所欲不逾矩”依然是他心仪的理想之所。

上述辩解非常重要,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朱子为什么会在定稿中那么渲染曾点的胸次悠然,类似的话在《文集》和《朱子语类》中非常多。朱子于此强调,不规规于事为之末了。

二、朱子“易箦之叹”考

最后,我们必须要提到所谓朱熹针对“曾点言志”的“易箦之叹”问题。在朱子去世后不久,祝穆即在《新安文献志·朱文公易箦私识》一文中对朱子弟子们所记录的朱子“易箦”之叹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此后清人夏炘(字心伯,人称弢甫先生,1789-1871)又在《述朱质疑》中对祝的观点提出了反驳《述朱质疑》,卷十六,《祝和甫(即祝穆)易箦辨不可信说》。但无论是在以蔡沈、黄榦为主的朱子诸位弟子们的记录中、还是在包括祝氏等人的质疑中,都没有提到朱子“易箦”之际围绕“曾点言志”节的态度是否有所转移,是否有过“叹”。朱子认为,古人所做多实,今人所说多虚,这是古人与今人的最大不同。事实上,最先提出朱子在“曾点言志”问题上有“易箦之叹”的,反而是几近五百年后的明人杨慎,据程树德《论语集释》引:

按:《丹铅录》云:朱子易箦之前,悔不改此节注,留后学病根……

那么,一直让后人关注的是,朱熹真的有过针对“曾点言志”一节的“易箦之叹”吗?流行的观点认为,虽然朱子在晚年一直在对《论语集注》进行改动,他对“曾点言志”一节更是屡屡改写,但如杨慎所说的“易箦之叹”既不见于朱熹本人的晚年书信中,也不见于其弟子所编辑的《朱子语类》和他们各自的文集中,甚至也不见于杨氏之前的任何记载中,其真实性大可怀疑。对于杨慎本人,《四库提要·子部·杂家·通雅》条则直斥其为“好伪说以售欺”,自然见得在面前”之上的,并对杨编造的许多所谓“古本”颇为不屑今人王嘉川总结胡应麟对杨慎讹误的指陈,计有十条。其中就提到“无中生有,影撰作伪”和“引文讹误,妄改原文”两条。见《布衣与学术——胡应麟与中国学术史研究》,第418 、425 页,商务印书馆,2005 年版。况且,朱子在其去世前仅两个月时还在和陈淳讨论该问题,至少朱子还是有非常充足的时间来对这一节进行修订的。因此,“易箦之叹”不存在。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朱子在其《论语集注》中对“曾点言志”一节的评论和其在晚年决大多数时间里对此问题的评论有出入,也不排除朱子有“易箦之叹”的可能性。

当然,就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所有材料来看,朱子在去世的前几天仅仅修订过《大学》、《中庸》两书,对于他一生都颇为关注的“曾点言志”一节,他与陈淳对该问题的讨论基本可被视为他的最后之论。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之前,所谓朱子就“曾点言志”的“易箦之叹”都只能是或然的。

问题的关键点还在于,只要我们能对朱子晚年修订《论语集注》此节的艰苦过程稍有了解,则也能体会到朱子最终确定定稿的文字时,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而且定稿的确定距其“易箦”只有很短的时间(不足一个月?极有可能是他和陈淳的谈话才最终促成了完成了定稿),这些因素都说明“易箦之叹”的可能性甚微。

问题似乎只能到此为止。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曾细检四库所收的杨氏《丹铅余录》、《丹铅续录》、《丹铅摘录》、《丹铅总录》诸书,就是这小部分,却并没有找到程氏所引的相关文字,程书的引文出处显然是错误的。就我掌握的资料看,这一点还没有被人指出过。其实,程氏所引文字出自后人编辑的《升庵集》:

朱子晩年有门人问“与点”之意,朱子曰:‘某平生不喜人说此话,《论语》自“学而”至“尧曰”皆是工夫……又易箦之前悔不改“浴沂”注一章,留为后学病根’,此可谓正论矣。杨慎:《升庵集》,卷四十五,《夫子与点》,《四库全书》本。按,杨慎的作品非常烦杂,也多重复,其诸作品之间的关系可见李勤合的硕士论文《杨慎丹铅诸录研究》一文。

这里,杨氏所引朱子的两段话,前半部分出自《朱子语类》,原文为:

(陈淳)因问向来所呈“与点说”一段如何。(朱子)曰:某平生便是不爱人说此话,《论语》一部自“学而时习之”至“尧曰”都是做工夫处,不成只说了“与点”便将许多都掉了……《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

比较这两段话可知,杨氏的引文比较随意,与原文也颇有出入。杨氏所引朱子的后一段话则不知所自。应该说,其可信程度并不高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幻黛之红楼情劫

    幻黛之红楼情劫

    (引言)花月春风浮生梦短,一生一世一对璧人。血染江山万里如画,黛颦红袖笑看征尘。玉笛横吹,奏响八音引丹凤;银袍劲舞,挥动长剑斩邪佞。黛颦添香,撩乱溶心锁春梦;红袖拂琴,惊碎青岚余芳魂。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那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重新排演一段荡气回肠的红楼梦!林黛玉貌若天仙,古今无双,胜西施之柔,夺貂蝉之媚,如此旷世佳人,怎能芳华早逝,弃读者于不顾?且看林黛玉在《幻黛》中如何解读郎情妾意,如何挥洒快意恩仇!郑重承诺:没有NP,温馨小虐,绝不烂尾,保证质量。推荐红楼好文:雨若菲彤《红楼之玉溶潇湘》燕歌《红楼之水草缘》飒岚《红楼之水梦情缘》玉冰焰《黛玉新说》步行街《红楼之溶宠玉心》龙游《红楼之玉倾天下》天边天蓝《红楼梦中梦红楼》心若芷萱《梦红楼之痴心宠玉》长河晨日《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荷处是人家~172701817,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作者朋友加入交流!
  • 潇湘水绕话红楼

    潇湘水绕话红楼

    金玉缘成,宝玉娶亲之时,黛玉灵魂出窍,来到太虚幻境,得警幻仙姑点拨看清了贾府人的嘴脸!对亲情,黛玉心灰意冷,但没落的贾府千般谋划,百般算计,终于,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被设计出府,成为贾府巴结攀附北静王府的筹码!没落的贾府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她会如他们所愿吗?面对那水溶不屑的眼光,孤傲的林妹妹,能否赢得北静王水溶的爱慕?冷漠、不屑、关心、爱怜、动心、用情、长路漫漫,曲折多多~隆重推出雨若非彤的好文《红楼之玉溶潇湘》喜欢红楼的亲们可以看看哟。      又有人加入了,栖霞公子的红楼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太子慢走之女将倾城

    太子慢走之女将倾城

    作为最出色的特种兵,被人背叛死于月夜雪地。从小父母早逝,横遭巨变的她,性情冷清,似乎死也没什么了不起。谁知一朝穿越,附于大庆镇西大将军苏珣庶女十一岁苏流熙之身,嫡母暗害,嫡姐相欺,日子堪比奴畜。想贵要清净度日,看来只能离开以绝后患。谁知误打误撞进了军营,这一进,却又入了谁的眼?身为帝国豪贵最清滟绝采的战神,被人敬畏如斯藐视苍生。从小宫廷倾轧,乱军求生的他,杀伐果断,好像没什么可在意。谁知军中来了一个小兵,谋略过人,运筹帷幄,简直可堪敌手。想要培养提拔,谁知最后自己也搭了进去,而他还甘之如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魔逆仙

    天魔逆仙

    陆青云,一个平凡的少年,因为复仇而踏上修仙之路。他本是万中无一的天魔根拥有着,却阴错阳差,选择了仙魔同修。无意间,得到一龙凤玉,据说当龙魂凤魂苏醒之时,可以动乱八荒。筑基之境,凝结魔婴,据说魔婴九变,可以造就魔仙。神禁术,乃上古传承之禁术,据说神禁术大成之时,可以封印天地。虚族人族本同源,据说练就虚族分身,人虚同修,可以返璞归真,成就人王之境。当这些奇迹重叠在一个少年身上时,试问,这天地间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脚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盛世妖后媚君侧

    盛世妖后媚君侧

    她是后街的女痞,为了给好友讨公道被人算计离奇穿越到古代成了西夏国的七郡主。他是堂堂紫金国的储君,挂帅出征战场的途中偶遇上了她,只此相遇便成永远。“少打我的主意,否则别怪我不客气。”看着眼前身披战袍的男子,她倔强的出言恐吓。他邪魅地笑着将脸靠的更近,戏虐地凑上她的耳边吹着气说:“我倒是很想看看怎么个不客气。”王国霸主,权倾天下,谁主浮尘?粉黛美人,母仪天下,谁惑君心?
  • 皇上,我们离婚吧

    皇上,我们离婚吧

    杨意,21世纪的美少女服装设计师,25岁,意外穿越到这个传说中的架时空——翼羽皇朝,还借了当朝皇后娘娘的尸体还了魂。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她才不想成为其中一枚,再怎么说她也是来自一夫一妻制的21世纪。可不是她不想就可以摆脱,往往都是事与愿违,当爱情来临,她又将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