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200000003

第3章 清代嫁妆的整体描述(1)

讨论清代的嫁妆问题,我们首先要对此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比如清代嫁妆究竟由哪些物品构成,即人们习惯上陪送女儿什么;贫富家庭的嫁妆有何差异; 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习俗对嫁妆有何影响;嫁妆由何人提供、通过何种方式陪送。这一系列问题正是本章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 使我们对清代嫁妆有一个整体的、轮廓性的认识。

(第一节 清代嫁妆的种类与规模)

清代,陪嫁的具体物品和嫁妆的丰盛程度依据家庭贫富而有很大差异,所谓“妆奁丰俭,各称其家”。贫困之家尚难解决温饱问题,家无余财,谈不到给女儿陪送丰厚的嫁妆,可能只有简单的几件衣物首饰,如《阳原县志》记载,贫家嫁妆“仅妆匣、脸盆各一,衣服随身,白铜首饰数事而已”①(《阳原县志》卷一○,《礼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更贫者“妆奁有若无”②(《万全县志》卷九,《礼俗志·民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中产之家的陪嫁情况就好得多,除陪送一定的衣物首饰外,有些家庭还要陪送“镜台箱箧被褥之类”生活用具③(参见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1992页),一方面给女儿在未来的家庭生活中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嫁妆的丰俭也直接关系到家庭的体面。富裕之家则将陪送妆奁看作夸耀资财的大好时机,如铁岭,“富者将妆奁分陈于方桌之上,以二人舁之绕街市而行,多至百桌外,以示夸耀”④(《铁岭县志》卷一三,《礼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陪送的物品从衣服首饰、家具器皿,到土地、宅院、奴仆、金银,应有尽有,无所不包。

一、嫁妆的种类

如果按照嫁妆的用途来分,清代嫁妆大体可分为衣物首饰、日用器具等生活用品和土地、店铺、房宅等不动产两大类。其中,生活用品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土地等不动产只出现在富家大户的妆奁中,一般人家少有陪送。

1衣物首饰与日用器具

衣物首饰是各地嫁妆中普遍存在的物品,即使最为贫困的家庭也要陪送几件随身衣物。从新妇的角度来讲,衣物首饰由娘家陪送,在裁减和品位上更适合或贴近女子的要求,使她们穿着时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嫁妆中的衣物首饰可以从最直接的层面体现出新妇之“新”——人们无法想象在婚礼这一女性生平最重大的仪式中,她们却衣着破旧的情景,并且这种“新”,不仅要体现在婚礼上,还将一直延续到她结束“新妇”状态为止。实际上,一些豪门富户所陪送的衣物首饰足够妇女婚后多年的穿戴,有些妇女直到去世前还穿着由娘家陪送的衣物。而衣物首饰的多寡亦直接体现出女方家庭的贫富。以下是几位妇女嫁妆中的衣物首饰。

《杶庐所闻录》中记载了一位贫妇的嫁妆:

贫人无他长物,止银簪耳环戒指衣裙寥寥数件而已。①(瞿兑之:《杶庐所闻录》,11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近人徐珂家的女仆向他叙述了弟妇的嫁妆,其中衣物类包括:

布衣三十事,为棉袄、夹袴、棉单、半臂、围裙、裹腿, 今有千张皮(俗谓以碎条纫成之羊皮为千张书,出临清州)之袄一,已为绝无仅有。②(徐珂:《仲可随笔》,78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一份清代嫁妆清单中的衣物首饰包括:

金珠头花成枝,镀金花钎成枝,金珠梳妆全副,金珠耳环成对,珠翠环头耳川(钏)成对,镀金耳钏成对,银卷巾手镯全副,银箍藤手镯全副,镀金戒子成对,镀金桶箍戒子成对, 玉色宝月绸夹袄成件,元色洋绉纱百散裙成条,法红禄布褂成件,毛宝大袖褂成件,月白大袖褂成件,青布大袖褂成件,竹布褂成件,白竹布褂成件,蓝布大袖褂成对,蓝布小袖褂成对,法红禄夹袄成件,青布夹背心成件,青布单裙成条,青夏布裙成条,青布单裤成条,竹布单裤成条,月白单裤成条,蓝布单裤成条,禄布夹裤成条,大红布棉袄成件,禄布夹绑腿全副,宝月绸膝裤成对,禄绫膝裤成对,大红羽毛膝裤成对,禄布膝裤成对,鸭蛋青膝裤成对。①(田涛等:《田藏契约文书粹编:1408—1969》,15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

以上史料中,第一位妇女系“再醮之妇”,婚礼非常简略———“再醮之妇焉有许多人迎者”②(瞿兑之:《杶庐所闻录》,11页),没有人们想象中婚礼的那种热闹气氛。其嫁妆也相应简单,充做嫁妆的几件首饰衣裙很可能是她的全部财产;第二副嫁妆的主人是女仆的弟妇,也应当出自社会中下层家庭,这一点也可从衣物的质地上体现出来。清代富家嫁妆中的衣物多用绫罗绸缎,贫家“衣裳只用布素”。但是,这位女子家境稍好,并且为初婚,嫁妆中的衣物较第一位妇女丰富,虽为“布衣”, 却有“三十事”,还包含一件“绝无仅有”的“千张皮”,加上衣物之外的其他用品,也算是一份体面的嫁妆了。第三位女子,不用说来自中上层家庭,嫁妆中的首饰皆为金银珠翠,手镯、耳环、戒子、头花样样齐全,衣物则分不同颜色、不同质地、不同款式,这充足的衣服首饰足够婚后多年穿戴。

衣物首饰之外,女家一般还要陪送被褥毡帐、家具摆设等日用品,以供婚后生活之需。上文徐珂家女仆弟妇的嫁妆中,除衣物外又有“箱橱(可代桌)一、小箱(小如匣)一、马桶一、水桶一、铜脚炉(冬以供足取暖)一、烛台一、酒壶一、茶壶一”③(徐珂:《仲可随笔》,78页)。这些物品都是婚后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像马桶、茶壶这样细小的物件都由女家准备妥当。徐珂在书中还记录了他本人所看到的送嫁妆情景,其中的嫁妆也以日用器具为主:

方就静安寺散步,闻有鼓乐吹声自远至,迎妇之彩舆也。前导者,灯二、炬二、乐人四;后从者,舁夫四。所舁之物, 为红色木质之大小衣箱各一,为被五、枕二、毡一。询之村人,则黄氏女嫔于周,两家皆农也。黄氏遣嫁之物,亦靡百六十金,乃始得措办云。

不炊许,又有彩舆至。则前导者如黄氏舆,后仅一箱、三被、二枕,以二人舁之而已。此当为租界近村遣嫁之至俭者。吾辈心目中,辄谓奁物必多,必先期发送。而不知贫女所得乃仅此。戴良嫁女之疏裳、布被、竹笥、木屐,不得专美于前矣。予故著之于此。①(徐珂:《仲可随笔》,42页)

徐珂所见前后两家的嫁妆构成大体相同,都包括衣箱、枕、被等生活器具,其区别在于数量的多少。前家的嫁妆有二箱、五被、二枕、一毡,后家只有一箱、三被、二枕,自然较前家低一等。

正如徐珂所见妆奁所反映的,各地嫁妆中的生活用品,按照数量的多寡可以分为不同的等次。江苏仪征:“除床外,木器皆女家备办,谓之一房一屋,帐幔铺盖必双,谓之两铺两盖,而豪家夸富者更有四铺四盖、八铺八盖、铜锡瓷器若干抬,大红箱若干对,房屋陈设必华,首饰衣服具奁簿中,悉数不尽。”②(《中国风土志丛刊》第8册,《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921页)

浙江萧山:“结婚前数日,女家将所嫁之床桌器具箱笼被褥等等,送至男家,名曰发行嫁。其物亦大有等差。有所谓八只八口、六只六口、四只四口、二只二口、一只一口、一顶一箱者。八只八口,八大箱八中箱八小箱八柜,其他桌榻等等称是。余皆以是类推。至于一顶一箱者,仅一箱一柜,他物称是而已。自二只二口以上,则有床榻,自二只二口以下,则无有也(亦有例外者,然大略如是)。其尤贫者,仅一里衣,一床被已耳。大约四只四口、二只二口最为普通,至于八只八口及一里衣皆绝无仅有也。”③(《中国风土志丛刊》第9册,《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四,1016页)

苏州妆奁分数等:“最简者曰‘四只头’,仅有衣箱四口;现在除清寒人家外,绝无仅有。其进一步者为‘赤脚两裙箱’,所谓‘赤脚两裙箱’者,系无榻床,无圆火炉,仅有裙箱两口而已(‘裙箱’木制,门向上开,极呆笨)。其稍进一步者为‘两裙箱’,则有圆火炉,有榻床,有显被矣(显被于发妆时置榻床上,大都绸绫,至少半条)。其又进一步者,则‘裙箱’之外,更有玻璃衣橱,但此种木材,均属椐木。其更进一步者,则为‘红木两裙箱’,是则全用红木所制者矣。显被之增加,从八条至十六条,有银桌面等位陪衬妆奁;其再进一步者,则为‘红木四裙箱’,显被多至二十条,银桌面增至二桌,衣橱亦随增之为四。穷奢极欲,无有止境。至乡间之最简陋者,则仅一桌四杌而已。”①(《中国风土志丛刊》第36册,《苏州风俗·婚丧礼俗》,27页)

杭州妆奁也分为若干等次:一等“有全铺房一封书之名”,即婚后生活所需的一切衣物首饰、家具器皿不论巨细全部由女家备办齐整。只是这样大规模的嫁妆一般家庭很难承受,“惟不恒有”。以下各等依次为:十二箱四橱,八箱两橱,六箱一橱,四箱一桌。然每等中又有不同:“箱有安东台湾描金撞箱之别,橱有书橱衣橱之别,桌有春台榀春台梳角台之别。再衣架、脸盆架、琴凳、春凳、杌凳、小脚凳、马箱、子孙桶、大中浴盆、样盆、小脚盆、坐桶、提桶、汤桶、井水桶、和合提盆、段盒、果桶、五升斗辫线架、棚子架、大箱、焙笼”,以上器具统称为“内房家伙”。另有“外房家伙”,包括“元炉盆、立台、书桌、琴桌、月桌、四仙桌、马鞍桌、圈椅、一字椅、茶几、杌凳、各式锡器不下数百件,铜器如面盆、手炉、脚炉、铜古熨斗之类”。在抬送嫁妆时,各类器具的摆设十分讲究,“其锡器摆于各桌之上,每桌有烛台风灯之类一对。如梳角桌,则摆梳妆盒、镜台、粉罐、皂盒之类,月桌、四仙桌则有果盒、暖碗、茶酒、杯箸之类,各以所宜,配合端整”。每个家庭可根据自身的贫富选择所陪送嫁妆的等次,“最普通者为八箱两橱及六箱一橱,又有四箱一桌加一橱者,名小六箱。所有桌上之铜锡磁器等物,视家之富裕与否为断”①(范祖述:《杭俗遗风》,6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除等次的差别外,嫁妆的构成还体现出各地方习俗的差别。清代一些地方陪嫁侧重于衣物首饰,比如上文第三位女性的嫁妆全部由衣物首饰构成,而浙江双林镇的陪嫁习俗为“无厨榻及诸木器”,曰“软包”②(《双林镇志》卷一五,《风俗》,民国六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而另一些地方则侧重于家具木器,比如贵州绥阳“嫁奁半属日用什物,然以木器为多”③(《绥阳县志》民国十七年铅印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333页),甘肃清涧、延长一带“女备妆奁,多饰衣箱及木柜”④(《清涧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道光八年刻本;《延长县志》民国补抄本,卷五,《风俗志》),河南永城“女家奁送概用木柜、皮箱、桌椅等件”⑤(《永城县志》卷一三,《俗产志·风俗》,光绪二十九年刻本)。浙江定海一带最为有趣,其县城乡一带,“赠女奁具以细软、衣饰及零星用具为多,不备床厨几案等类”,而西北各岛则相反,“中家以上皆赠床厨几案等木器,而衣饰等不点缀而已”⑥(《定海县志·方俗》,民国十三年铅印本)。有时,嫁妆中有无木器成为女家家庭贫富或者嫁妆等次的标志,如《阳原县志》记载,当地“女之奁品,于喜轿临门前,陈列厅堂,任客观览。富者计有三楹木器成堂,四季衣服八身,金玉首饰三头;中级之家无木器,衣仅四身,首饰亦为银质;贫者则一切皆免,仅妆匣、脸盆各一,衣服随身,白铜首饰数事而已”⑦(《阳原县志》卷一○,《礼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可见,当地只有富裕之家才陪送得起成堂的木器,中下等家庭只送些衣物首饰即可。江南地区也有这样的讲究,“房中的各类家具都以床为中心,床前放橱,床侧摆桌,还有梳妆台、衣箱、衣架、凳、椅之类,这些家具都是成亲时随嫁妆带来的,往往是女主人娘家地位、财富和自己身份的一种象征”⑧(濮安国:《明清架子床的渊源和文化性》,载《东南文化》,2002(10))

嫁妆中陪送日用器具的含义比较明确,就是帮助新婚夫妇置办生活用品,以供新家庭之需。当然,光靠女方家庭的奁赠是不够的,男家也要负责筹办一部分的生活用具。如清代黑龙江地区,富户的嫁妆中除了“鞋四十只,衣三十袭,包金首饰两事”等衣物首饰外,男家还要事先准备好“被褥各二,及箱柜、梳匣”等日用品,提前送往女家,“俟女家送奁至男家时,携以俱至。女家所增者,尚有洗衣盆、手巾、胰子等物”①(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1993页)。此即由男女两家共同为新婚夫妇预备婚后所需的生活用品,然后以嫁妆的形式由女家发往男家。生活用具做嫁妆,一方面体现出母家对出嫁女的关怀,希望女儿婚后能有好的生活,可以衣食无忧;另一方面,传统婚姻的缔结,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前提,男女当事人在婚前一般不曾谋面,结婚对于女子而言,意味着只身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当中。在这种情况下,从娘家带来的生活用品,不仅可以体现出新妇的经济地位,还可以帮助新妇消除对新家庭的陌生感,有时甚至起到身份认证的作用。有这样一个案例:

康熙年间,崇仁有贾、谢两家同日娶妇,“新妇一姓王,名翠芳,婿为贾;一姓吴,婿为谢”。“两家香车遇于陌上,时大雪,几不辨途径,车各饰彩绘,覆以油幕,积雪封之一二寸,行二三里,同憩于野亭,舆夫仆辈以体寒,拾薪蓺火以取温。久之,雪愈甚,恐日暮途远,各拥香车分道去。是夜,翠芳将寝,环视室中奁具非己物,疑不能忍,乃问婿曰:‘吾紫檀镜台安在?可令婢将来,为我卸装也。’婿笑曰:‘卿家未有此物,今从何处觅之?’翠芳曰: ‘贾郎何必相诳?’婿又笑曰:‘吾真郎,非假郎也。’翠芳曰:‘谓郎姓贾耳。’婿曰:‘某姓谢。’翠芳闻言,大骇,乃大呼贼徒卖我。婿亦惊,不知所措。”而另一方面,“吴女谛视妆奁,略闻姓氏,亦颇知有误,而心艳其富,姑冒昧以从之”②(同上书,2045页)

此案例即体现出嫁妆对于新妇的重要作用:王翠芳与吴氏都是通过辨别自己的嫁妆而得知误娶的事实,因为在陌生的婆家,只有从娘家带来的嫁妆是她们所熟悉的。吴氏通过观察嫁妆的丰厚及周围的环境,得知贾氏为富户,因此将错就错;王翠芳也发现奁具不是自己的而产生怀疑,并通过索要嫁妆中的紫檀镜台来证实自己的疑虑。两女家“吴贫而王富”,这一点可从各自的嫁妆中得到反映。王家陪送的紫檀镜台虽然名贵,亦属于生活用品的范畴,王翠芳在要求使用自己的嫁妆时合情合理、理直气壮,并借此揭穿误娶的事实。

2土地、店铺等“不动产”

土地、店铺、宅院等不动产,是嫁妆构成中的第二个主要类型。与生活用品不同,土地、店铺等资产在嫁妆中并不常见,只有少数富家巨室才能陪送得起。

同类推荐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主要内容包括: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盛世时代——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和民族政权并立——辽宋夏金元;空前集权与走向没落的帝国——明清四部分内容,从中能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一寸河山一寸血3

    一寸河山一寸血3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3册,主要讲述了1937年到1938年,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历史。
  • 晁氏水浒

    晁氏水浒

    “咱也来个煮酒论英雄,先说神力。这江湖之上,要说神力,第一当属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两膀若无千斤之力,怎能动的树木。”“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岂不闻小霸王力扛东京数千斤闸门,四路反王这才安然逃出东京,怎是凡人可比。”新书《义气水浒》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热门推荐
  • 废妃翻天,与魔共武

    废妃翻天,与魔共武

    穿越成因爱而死的废物三小姐。不娶她?谁稀罕!那一指血书刺了那渣男未婚夫的眼,让他看清楚,是谁嫌弃谁,是谁在毁婚。前世的杀手,黑暗的女王,又岂会平凡一生?看她负手天下,笑看苍穹也罢。她是那七个同样被人遗弃的废物的光,带领他们,一步一步走向云峰,那最神秘的的罗刹七鬼摘掉面具,天下为之震撼!七个强者经她手调教而出,命运?她命由己不由天!她是被封印的容器,他说,“你是为我而降生!”“笑话!”她笑,却与他共武,问鼎苍穹,要颠覆了这片大陆,魔将再次降临天下!
  • 笑话中的销售学

    笑话中的销售学

    销售的世界并非神秘莫测,销售的学问也不晦涩难懂,本书将销售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小笑话结合在一起,让销售学褪去枯燥的外衣,使其以自然生动、平易近人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销售学,并轻松掌握更多的销售学知识。
  • 腹黑爹地坏坏坏

    腹黑爹地坏坏坏

    独自到爱琴海旅行,却与异国帅哥共同谱写了几日的激情,不曾想潇洒的“抛弃”人家后——竟生出一个异能儿子!听闻他要去找别人,呸,试试看!儿子,咱们找你那个花心爹地算账去!精彩片段身世篇——妈咪,为什么我没有爹地?——谁说你没有?难道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那我爹地在哪里?——他去了很远的地方。——妈咪,你是用电视上的话来骗我吗?——额…宝宝篇——妈咪,我饿了。——等一会儿,做完报告就给你煮饭。——妈咪,你吃荷包蛋吗?给!——儿子!你、你、你手上着火了!!!——不着火怎么给你煎蛋啊?笨妈咪!寻夫篇——儿子,一会儿见了你那个不肖的老爹,就抱着他大腿哭!——哭什么?爹地死了吗?——还没,如果他敢娶别的女人,就必死无疑!——那我烧光爹地的头发,别的女人就看不上他了。——笨啊你!他变丑了怎么配得上你老娘我啊?!本文女主独立自强,宝宝强悍可爱。且看宝宝如何守护妈咪,去找回坏爹地吧!是不是宠文?那绝对是!爹地深爱着妈咪呢!每天保证更新,收藏给力的话还会视情况多更!保质保量哈!如果各位亲们喜欢菲儿的文,果断的收藏吧!菲儿的新文《赖上二婚老婆》菲儿的文:《鬼医妈咪偸个娃》《绅士老公,你够了》《残宠悍妃》好友的美文:乔茉児《重生—前妻买一送一》苡潆枫《狼少的通缉军火妻》潇漠《绝色爹爹你不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现代相公俏佳人

    现代相公俏佳人

    她大明朝杭州凌水山庄大小姐,一个天生的痴儿。原本只有五六岁儿童的智商,连基本语言表达都有障碍,却因缘际会穿越时空,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台湾,遇见了一个男人,改变了她的命运。只是,当她治好病后,她竟然已经忘记了他。三年了,等了三年,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找她,现在她终于要归来,“大哥”!该死的,谁来告诉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怎么会成为她的“亲大哥”?这叫他如何面对?这还不算,她竟然还喜欢上了别人他最好的兄
  • 一曲定江山

    一曲定江山

    金戈铁马,锦绣江山,王权更替的背后,永远是数不尽的白骨……它所影响的不仅仅是男人的天下,还有女人的一生……冰冷,只因看惯生死;狠绝,只因想与他做更久的夫妻;孩子的出生,至亲之人的逝去,身世的揭开……所有这一切,皆离不开一个斗字,她注定要一世争斗,永无休止!且看一介丫环出身的弱质女流,如何成为大昭王朝最尊贵的女人!
  • 两个世界

    两个世界

    每每提到90后,我们的脑海就会浮现出两个字——叛逆!故事的主人公天若,就是这么一个不折不扣的90后,贴有叛逆标签的90后。他以自己上学来表现出的厌学、打架、早恋、去网吧、自动退学等事实,来表达自己对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他认为这些严重摧残了他的心灵,他很无奈,他呐喊着……
  • 梦中剑

    梦中剑

    梦中不见梦中剑,梦中无君梦难圆。剑芒彻骨梦已碎,梦醒时分泪涟涟。主人公谢晓荻从方外五大剑客之一的谢梦得之处学得“大梦剑法”后开始闯荡江湖,却无意中得罪了一个神秘的门派——“无量门”。绝世武功,阴谋诡计,权势之争,儿女情长……一个妙彩纷呈的武侠世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