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08

第8章 晚清展示文化相關文獻評介(2)

此外,日本學者對於十九世紀世界博覽會與日本“内國勸業會”的研究,亦可作為他山之石。吉田光邦氏編著的《萬國博覧會の研究》吉田光邦編《万国博覧会の研究》,京都:思文閣出版,1986年。,從史實的角度,研究十九世紀日本的知識人與官員對於萬國博覽會的觀覽心得,以及如何在内國勸業會上,實踐、複製與仿效萬國博覽會,並且將博覽會的獎賞制度與近現代化過程中重要科技發明與專利制度結合,成為推動日本十九世紀現代化的重要因素。作為與清朝關係密切的鄰國,幾乎同時期開始向西方求取富强之道,十九世紀的日本對於“展示”與現代化之路的敏銳以及深刻,值得作為史料上一個比照對參的物件。相對於吉田氏實證性的歷史研究。吉見俊哉以“近代化的視線”透析十九世紀的日本在建立民族國家(或帝國化)的過程中,如何透過國家的視線(Gaze),將權力落實於一般人民的視線當中。在國家與國民的論述上,這種權力式的研究角度,是否也適合對應於同時期清朝的環境,則很有討論的空間,特别是對照晚清到民國之間,文人的紀錄以及觀覽的心得,似乎可以感受到,一種國家權力與中國傳統士紳之間的互動,與十九世紀日本純粹以國家之力進行展示行為,大異其趣。可以説,作為分别引介展示文化到中、日兩國的知識群體的組成,也具有相當的差異性,因此造成了展示文化在中日呈現了不同的面目與意涵。透過日本學者所應用的檔案史料、出使日記以及詳盡的報章出版品和圖畫檔案來描繪十九世紀的“博覽會時代”,日本學者有不少逕稱十九世紀為博覽會的時代,此處行文即借用此詞語,例如吉見俊哉著,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譯《博覽會的政治學》,臺北:群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頁。在史料的運用以及視點的觀照上,具有相當的啟發性與史料價值。

以上的研究文獻所針對的是晚清以來,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場所之一:博覽會,此外,也有對於與博覽會關係相當密切的博物館研究,以及討論博物館與博覽會關係的文獻,也值得注意。由於晚清博物館的設立,既有外國人所創辦、亦有本國人所創辦,且往往並非作為獨立的研究主題,而是與相應的人物或是事件一起研究,因此,原始文獻較為分散,研究文獻的數量也略遜於博覽會研究。具體可參照周秀琴《世博會與博物館:演繹與思考》周秀琴《世博會與博物館:演繹與思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該書是中文學界較為全面探討博物館與博覽會關係的專著。此外,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由國人自行籌設的博物館,國内對於南通博物院的研究也有一定數量的成果集結於《南通博物苑百年院慶紀念文集》王倚海主編《南通博物苑百年院慶紀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當中。

(二)展示文化再複製的媒介與出版品

第二部分的研究文獻是以展示文化再複製的媒介與出版品為研究對象。王正華對於文物陳列所以及葛凱(Karl Gerth)對於國貨運動的研究,都注意到展示文化與國族意識的關係。葛凱的研究葛凱著,黃振萍譯《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家的創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以晚清到民國初年的各種展覽會為研究物件,他特别關注展會的展品内容以及安排方式,並旁及與展覽相關的廣告文宣,將展示活動作為國貨運動的一個實際載體,從中凸顯展示文化與國族意識的關係。王正華的研究著眼於國族意識在清末民初之間的細微變化,他認為清末十年正是變動最激烈的時代,在衆多變化中,他特别重視民族主義興起的意義,而“國族意識就在其中貫穿流過,雖不是有系統的發展,但所在痕跡歷歷分明。”王正華《清末民初“古物”的發現、展示文化與國族意識》,臺北:故宮博物院:“玩古·賞新——明清的賞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第20頁。因此,他借由《國粹學報》與“文物陳列所”作為探討展示文化的史實基礎,探討“古物”這一觀念如何在社會文化的層次中成為一個可成類分析的文化範疇。並且將古物保存與古物展示的議題與晚清的國族意識互相繫連,從而認為展示文化正是架構現實世界與國粹思潮的重要橋樑。

王正華的研究也對於展示文化的内涵做了界定,他認為展示文化的内涵包含了新式攝影技術的引進,使得古物的複製成為可能。其次則是都市中的展覽盛行,使得古物的展出隨時可見。並且他還認為廣告文化亦是展示文化密切相關的一環,從廣告文化的宣揚自我與展示自身之長的特色來看,正是展示文化對於中國社會文化影響的展現。王正華《清末民初“古物”的發現、展示文化與國族意識》,臺北:故宮博物院:“玩古·賞新——明清的賞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第29頁。

同樣運用《國粹學報》來審視晚清展示文化的,還有程美寶對於《國粹學報》中博物學知識的研究。相較於王正華與葛凱聚焦於展示文化與國族意識的關係,程美寶的研究更重視中國傳統學術自身的結構調整問題,亦即“在清末的學科結構重整與專業分工未明的過程中,原來只具備傳統經史之學訓練的文人,如何在具體的方法上實踐他們所認識的西學。”程美寶《晚清國學大潮中的博物學知識——論〈國粹學報〉中的博物圖畫》,社會科學2006年第8期,第18頁。程美寶的著眼點在於傳統知識份子面對西方衝擊時自身調整回應的方式,如何將西學融入所謂的國粹或國學的框架中。程美寶在西學與傳統國學中找到的接點是博物學,他認為《國粹學報》中以博物圖畫為中心並結合文字圖像資料所構成的博物學知識,是國學保存會會員所僅有的對於西方科學知識與技能的一種實踐。他的研究特别重視作畫者的博物學知識由何而來,博物繪畫的技巧來源和中西不同的繪畫技法之間有何離合異同關係,並且從西學融攝入國學中的視角,探討清末民初中國文人的自我期望與定位問題。在研究中,他注意到為《國粹學報》的作畫者蔡守,蔡守既具備傳統的經史訓練,亦有接觸西學的經驗,蔡守的博物圖畫,有著明顯的西洋圖鑒的痕跡,對博物圖像求真也求美的態度,與西洋博物學的圖像傳統相當一致。蔡守的博物學知識來源除了書本以外,還有博物院的實際觀覽體察,程美寶認為蔡守最有可能觀覽的博物館,當為“上海的徐家匯博物院或亞洲文會博物院,也有可能是鄰近的南通博物院。”程美寶《晚清國學大潮中的博物學知識——論〈國粹學報〉中的博物圖畫》,社會科學2006年第8期,第22頁。換言之,程美寶的研究途徑是由知識份子對西洋文化的調整與回應,進一步探索西洋文化在中國知識圈傳播的過程。這一探索雖然約略觸碰到博物館實際的展示行動,但是並未能夠確定蔡守這類文人在博物館的具體活動。在《複製知識——論〈國粹學報〉博物圖畫的資料來源及其採用之印刷技術》中,程美寶探討外來文化如何透過多重複製的過程傳播,借由考察《國粹學報》上博物繪圖的出處,將繪圖者獲取外文資料的途徑與閱讀能力做了進一步的説明,作者特别强調,當時新式的西式印刷技術能夠大量而精准地複製實物,傳播文化知識的速度因而更有效率與説服力。葛凱、王正華與程美寶的研究推進了晚清展示文化的研究領域,將展示文化與晚清社會變遷與思潮互相連結,特别是國族意識的議題,普遍受到論者的關注,而知識結構的調整則是晚清知識人面對西方知識體系的必經過程。

三、對上述研究文獻的檢討

從上述對於展示文化的文獻回顧,可發現仍有一些缺環。首先是對於展示文化的内涵界定仍然不夠清楚,對於晚清展示文化的界定,隨著研究者不同的關注點而有不同的側重點,葛凱注意的是展品内容、安排方式以及相應的廣告文宣,注意實際展場和媒體之間互相呼應、互相承載著國貨運動的實際内容,可見國族意識在社會各領域發生的作用。王正華則以實物展示為中心,兼及新式印刷技術在再現古物上的功能,程美寶則更集中在借由新式技術達到知識再複製的過程,以及知識傳播的結果,這些理解可以説從不同面向探究了展示文化的内涵,但筆者認為仍需要一個更清晰的定義去規範展示文化的内涵,尤其應該落實到晚清的話語圈和實際的文化活動中去立體地理解展示文化。例如在晚清的話語圈中,“古物”、“博物”、“美術”、“國寶”等術語經常是互相雜用、混用的,王正華雖然注意到這一點,但是並未能夠將這些術語細緻地還原到文本脈絡中,進行明白的辨析,王正華《清末民初“古物”的發現、展示文化與國族意識》,臺北:故宮博物院:“玩古·賞新——明清的賞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第21頁。然而筆者認為,透過史料去析辨這些詞語至關重要,透過這些詞語的使用的語境以及實際操作於媒體或展示空間上的狀態,研究者對於展示文化的理解纔不至於流於空泛。

其次,雖然王正華與程美寶的研究都涉及到文物陳列所或是博物館等實際的展示場所,王正華的研究更以清末民初文人的著作證明了知識人參觀博物館的活動和意見,但是以上著作都並未詳述“博物館”作為一個外來概念,其自身的内容與歧異性。特别是博物館如何由概念轉變為實際的公衆文化場合,這一點在前人研究中並未注意,王正華所根據的史料主要是民國初年的史料,當時博物館與展會的數量雖然有限,但畢竟已經成為公衆(尤其是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這並不能充分理解博物館由概念而落實的關鍵點何在。但如果我們將時段上溯到晚清光緒年間,從現存的各種出使日記、海外遊記、晚清筆記日記和文人著作中,便可發現,和其他所有借鑒西方的文化概念一樣,博物館或博覽會一詞的内涵有非常豐富的意義與轉變過程,值得進一步探討。

第三,程美寶嘗試處理兩個問題,一是知識體系變動中,傳統與西方的知識結構橋接協調(Negotiation)的問題。二是某類知識份子群體對國粹與西學的態度。然而程美寶的文章裏,雖然試圖透過蔡守的博物圖畫理解整個國學保存會面對國粹和西學的態度,但或許受限於史料,並沒有完整地描述國學保存會這個群體,而是較凸顯蔡守個人接收知識的歷程。因此從其文中並不容易理解該社群的認同核心以及這個社群在中西之間的態度。

第四,日本學者對於十九世紀博覽會的研究,也給予筆者相當的啟示。而區别則是,吉見俊哉的切入點是以現代化的視線為經,將西歐與美國所有的博覽會視為一互相影響、某方面有傳承、某方面有競爭而又具一定整體性的視覺文化現象來觀察。(較强調延續性,容易讓人覺得西歐是一整體)。透過不同主體的視覺線索,以及不同時期的功能“生產”“消費”的(線性)“演進”,來表明博覽會的進程。吉見氏强調在政府或是資本家的强力介入的前提下,以及權力如何被編織於文化機構中的理論。將博覽會作為了博物館以及其他具有視覺展示性場所的原型。因此,在吉見氏的論述中,不强調這些場所的“區分”,而是同質性。而吉見氏的著作通盤以現代化的觀點審視博覽會、博物館等展示文化機構,也與筆者從歷史學切入的角度不盡相同。這並非是基於對於史料的取材不同,而是因為吉見氏作為社會學家的本色使然;透過閱讀史料以及相關文獻,筆者認為在晚清的特殊時空脈絡下,有識之士對於不同的展示場所之所以使用不同的名詞,是因為在接受的過程中,對於這些不同場所之間的界線和判准存在著曖昧未清的意識,因此反應在名詞使用上。到後來,對於博物館的認識更加清楚,也就隨之將工藝、美術、博物、文物等詞彙做了趨近於現代的定義。其中含混或模糊的地方,其實正是晚清展示文化豐富内涵之所在。

最後,或許是受限於所見的史料,目前的研究文獻,多半針對晚清中國歷史上的博覽會或博物館等展示機構,而未能引入同時期其他國家的情形作為比較對象,這點其實相當可惜。雖然已有研究者注意到博覽會這一文化現象的西方影響因素,但是卻鮮少利用到日本的材料或是以日本作為比較對象。在西洋的展覽會中,同時作為被“觀看”並放在同一平臺上被“比較”的中日兩國,在這樣實際的外交競逐中,事實上,反過來刺激晚清的官員做了許多相關的努力。另外,明治維新以來,亦步亦趨地跟隨西方腳步的日本,留下了大量的赴外參訪萬國博覽會的報告書、新聞報道、官方與私人遊記以及研究著作等,這些資料不只是針對日本的情況,其中也旁涉許多中日同時參加博覽會時的實際情況,是一批尚未被充分利用,也尚未作為進入比較視野的資料。

四、結論:從晚清展示文化的文獻回顧中所延伸的問題

從前人的研究出發,筆者以為要更充分地理解晚清展示文化與社會變遷的關係,首先必須重新厘清各種術語的意涵與複雜的互用關係,將這些術語還原到歷史的時空裏,以便清晰地定義展示文化的内涵。並且將前人所收集的史料,進一步上溯至光緒年間,透過博覽會、博物館等概念的變化與落實,認清展示文化在晚清興起時的面目。此外,可以選取一個知識社群做具體的實證研究,透過這個社群成員間確實的互動去理解該社群的認同核心,這個社群具備怎樣的知識傳統,他們如何理解西方“展示”這一類的行為?對於展示文化在晚清的籌畫與落實又有怎樣的貢獻?基於這樣的考量,筆者將在未來的文章中,進一步延伸出如何選擇出一個這樣的知識群體,該知識群體又有怎樣的經驗和能力接受、理解、詮釋並落實這些展示機構。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歷史系

同类推荐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事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本书收录了作家精品短篇小说三十五篇,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想象,韵味无穷,是一本好看好读的小说精品。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汉朝旧事正在修订中...
  • 一生三好全集

    一生三好全集

    良好的心态、习惯、性格是成功人生的三大法宝。一个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立足,求得发展,与自身的性格、心态和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好心态让你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好习惯养成好性格,好性格带来好命运。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

    宝宝该吃什么、怎么吃,怎样才能吃得健康、吃出聪明,补充营养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生病了该怎样护理才有助于宝宝恢复健康……每位妈妈都会遇到一些困惑。《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针对宝宝喂养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详细讲解日常饮食宜忌、营养素补充宜忌、保健食养宜忌、四季饮食宜忌。另外,宝宝婴幼儿时期难免会遇到小病痛,有效护理能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选了24种婴幼儿易得的疾病,讲解每种疾病的饮食护理宜忌,让妈妈不再束手无策。
  • 初恋之只有你

    初恋之只有你

    第一次跌倒是不小心,她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不是自己的错,是这地面不平的缘故。可是第二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这就说不过去了,她想了想,实在不是自己的错,敌军太狡猾,而且身边的人竟然叛变了。子在手,万事都有,不是应该说的是她吗?到最后怎么是他?
  • 二嫁美人:财迷皇妃腹黑帝

    二嫁美人:财迷皇妃腹黑帝

    喜欢金子有错吗?长得好看是她的错吗?金子还没捞满意,美男后宫也没开成就嫁人了,这她也就认了,谁叫对方英俊温柔又有钱呢!!可是床还没上将军老公就被弄去打仗了这也贼倒霉了一点。为了他吃尽了苦担尽了心,可到头来却是稀里糊涂地被献给了皇帝,咦,这人为何如此眼熟?左右为难的三人世界从此开始…………    
  • 花心女王纳夫记

    花心女王纳夫记

    新书求支持:《帝王囚爱:错嫁弃妃》用不用那么狗血,去个实验室,它停电,让她在黑漆漆的实验室里摸黑找到门口,她忍了。可是为什么再次出来,却到了学校的后山?到学校的后山也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晚上,而这里却是白天,最主要的是,她猛然发现,此处并不是学校的后山,她到底是到了哪里?当她正无措之时,突然被告知,这里是景王府,而她就是苍渊国有名的景王!当现代人莫名穿越,来到古代成为当朝赫赫有名的王爷,当家财万贯,并且一夜坐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并附带美男数枚时,她该怎么办?且看本文女主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何在这一堆美男怀中让其雨露均沾。人物交代:王君(正夫)—玄忆,女主正夫,本朝宰相玄凌花之子,十三岁嫁给女主景王为正夫,为人谦逊和蔼,常年温柔浅笑,却十足的腹黑男一枚。也因其过人的才智,这些年,王府中的各大小事情,皆由他一人掌管。修长的身形,俊逸的五官,墨黑的长发高高挽起,只用一根白玉发簪固定住,其余悉数垂落而下。二夫—轩辕律,女主二夫,此人声音随意,长相更是妖孽至极,来自京城有名花楼—醉玉楼,销魂轩,乃是其楼中的头牌花魁,魅人功夫,自然是无人能及。他鼻梁高挺且挺直,一张红唇微微张启,时刻散发着性感的讯息。而他的五官拼凑在一起之后,一张极富妖媚气息的脸,便就此产生。他斜靠在门框上,一件金色绣着大朵红色牡丹花的长袍,穿上在身上,不但不显的艳俗,相反还与他很是合寸。一头青丝直泻而下,只在发尾用一根发带稍微绑住,他手指轻轻往额头上一挑,似在拂开额前的碎发,却更像是一个挑逗的动作。他,实在是太过妖孽,太过魅惑,太过让人心神荡漾了一些。三夫—白子画,女主三夫,此人性格寡淡,常年研究花草,同时有着别具一格的神奇医术,能治百病,各种疑难杂症,到了他这里,亦是能够迎刃而解,不过此人脾性怪异,并不会见人就医。一头银色长发随意披散在后,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一双剪水双瞳似星般耀眼,紫色凝眸恍若柔风甘雨,白玉般的鼻梁高高拱起,划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一张粉红薄唇泛着晶莹,清瘦高挑的身段,有些飘渺,有些梦幻似那误落凡尘的谪仙。四夫—墨泠,女主四夫,此人擅长武艺,有一手好得功夫,不过脾气火爆,小则出口大吼,大则出手,不过他亦是见人而为,可以说是女主夫侍的同时,亦是她的贴身侍卫加保镖。五官硬挺,为首的那人面目刚强,有着一双浅褐色眸子,看着他便能感受到一股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