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07

第7章 晚清展示文化相關文獻評介(1)

(臺灣)賴鈺匀

一、引言

展示文化是晚清(1984-1910)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與清末的重要思潮與實際運動息息相關。前此,學者對於晚清展示文化的研究,已累積到一定程度。然而,尚未對於展示文化的總體面貌和與之相關的知識群體,進行廣泛而深入地研究。筆者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在前賢的研究成果上,對於晚清展示文化在晚清的發生、流變與意義進行通盤的理解,並且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勾勒出晚清知識群體與展示文化的關係,避免鑿空立説。

之所以選擇展示文化作為研究主題,除了展示文化本身是重要的文化現象以外,也與筆者長期以來關注知識群體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所做的努力有關。衆所周知,當代的史學視野,對於中西交流現象,已經由單向的接受論、或是衝擊回應論,轉向了協作層次。在此視野下,史家更加注重在實際的歷史時空與限制下,中國的知識群體如何透過各種方式——包括汲取自身歷史傳統中的資材——與西方的文化溝通協調。因此,在進行該主題研究時,筆者從兩個方面開展,首先是展示文化這一文化現象本身。其次則是在歷史中的“人”,即是晚清推動、發展展示文化的主體:“知識群體”。一個文化現象的歷史性的存在,並非是一張固著的畫片,而是一個錯綜複雜的脈絡,不斷交換著變動的真實場景,人在其中,起了怎樣的作用。在劇烈的世變中,人怎樣應世、如何順勢或逆勢地推動實際的文化活動,借以回應或是追求超乎實際文化活動層次以外的目標。本文作為筆者研究計劃的一部分,首先將對展示文化的内涵與範圍先進行説明,接著評介晚清展示文化相關文獻,最後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進而補充現行研究文獻的缺環,並嘗試延展出可行的研究方向。

“展示文化”一詞學界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然而,現行對於晚清展示文化的研究,幾乎都集中於各種展覽活動,以及新式印刷技術傳播知識的現象。可以説,在現行的研究成果中,研究者將展示文化理解為:“所有經過安排策劃的展示活動,並且借由媒體的傳播與複製,脱離時空的限制,擴展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展示”作為一種文化活動,透過晚清知識分子有意的安排與引介,進入晚清的知識話語圈,並透過各種報刊或專著文章的宣傳,快速地在晚清知識分子圈與一般民衆之間傳開。借由實際操作展會和設立博物館,展示文化進入了一般社會大衆的生活,成為公衆教育的一部分,負擔著新式知識傳播與輔助教育的責任。博物館或是展會的設立,雖然直接肇因於晚清士大夫與知識份子在海外的見聞與追摹西方的心理因素,但這並非是一個單純的“衝擊——回應”模式再現,而是呼應中國士大夫的賞鑒傳統,繼續延伸出的一種文化活動。細考中國士大夫的賞鑒傳統與收藏文化,可知中國知識分子已形成一套賞鑒的行為模式,這套賞鑒模式,首先是對於文物的考訂,這類考訂工作除了案頭的文獻考證外,也透過“雅集”的半公開場合進行對實物的觀覽研究,最後透過出版活動擴散到更大的知識圈中,這種行為模式成為晚清展示文化興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對晚清展示文化相關研究文獻的介紹

正如前文所提到,“展示”是晚清重要的文化現象,而展示的内涵包羅豐富。綜觀當代展示文化的研究成果,可依研究對象,將研究文獻分為兩類:一為歷史上的展覽活動與實際的展示場所,包括博覽會、博物館、城市中各種展會、賽會與文物陳列所等。二是則兼及展會再複製的媒介與出版品為研究物件。而上述兩類的展示文化研究,往往與重要的歷史思潮與社會背景研究相連,有著各自不同的叙事觀點與研究視角。

(一)具體展會與展示場所

第一部分的文獻回顧,將針對具體展會與展示場所的研究成果進行回顧與述評。其中關於博覽會的研究是一大宗。特别是中國第一次舉辦的博覽會——南洋勸業會,以及積極參與的國際博覽會——聖路易博覽會。學者對於這兩次博覽會的研究可謂成果斐然。此外,亦有基於民國初年文物陳列所的關注,進而稍微涉獵晚清的公共博物館與展示機構的研究。在此先述及對於博覽會的研究。必須特别提出的是,由於2004年到2010年之間,有三篇重要的關於博覽會研究的述評出版謝輝《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3期。洪振强《民族主義與中國近代博覽會事業(1851-1937)》,博士學位論文,華中師範大學,2006年,“緒論”。馬敏《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歷史研究》2010年第2期。,這三篇述評質、量俱豐,然而由於主題為博覽會,包羅較廣,與本文所説的展示文化的範疇並不完全類似,因此這三篇述評中所囊括的文獻,本文並不擬一一述及,以下要回顧與評介的研究文獻,主要是特别具有開創性、並專與展示文化有關的部分。同時,雖有三篇巨幅的述評在前,但與本文觀照點並不完全相同,因此,本文仍可能以不同的切入視角來省視相同的文獻。

根據馬敏的研究,中文學界對於博覽會的研究,是伴隨著商會史的研究而展開的。正是在整理天津商會檔案與蘇州商會檔案的過程中,中國史學界開始注意到“商會對近代博覽會的參與以及中國與近代博覽會(包括世博會)的歷史聯繫。”馬敏《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歷史研究》2010年第2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關於研究博覽會最早的論文,是馬敏發表於1985年的《清末第一次南洋勸業會述評》以及稍後發表於1988年的《中國走向世界的新步幅清末商品賽會活動述評》,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迄今,馬敏陸續發表了《中國近代博覽會事業與科技、文化傳播》、《寓樂於會:近代博覽會與大衆娛樂》、《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並主編《博覽會與近代中國》約八十萬字的論文集,該論文即可説是總結了近三十年來中國大陸、臺灣地區、日本以及歐美學界研究博覽會的成果。這一系列研究顯示出馬敏長期關注浸淫展覽會研究的成果已由個案研究,拓展為一個文化圖景。在早期研究中,馬敏利用商會檔案與博覽會資料集,研究的重點在於勸業會所展出的商品種類、參加的商會團體以及評獎的結果,最後以收支不平衡的觀點來反映出南洋勸業會並不十分成功的結果,但同時也注意到,評獎結果對於當時的工商業進步——特别是民族工業的進步,起了正面的推動作用。史學界文化史與大衆文化研究的視角,也進一步被融攝到博覽會研究中,馬敏的《中國近代博覽會事業與科技、文化傳播》、《寓樂於會:近代博覽會與大衆娛樂》便反映了此一研究視角的成果,其中,科技是萬國博覽會文化創始期的核心,此後雖然隨著時代變遷與主辦國的更移而有不同的主題偏向,但科技始終是重要的主題之一。而文化傳播則大大地延伸了博覽會的社會效應,使得博覽會能夠超越實際舉辦的地點,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成為市民或知識階層之間談論的話題。而《寓樂於會:近代博覽會與大衆娛樂》則從大衆娛樂的角度,透過城市生活中的“逸樂”文化呈現出近代博覽會豐富的面目,除了近態展示以外,中國的近代博覽會既延續著由迎神賽會以降的庶民娛樂傳統,也取徑於西方與日本的博覽會,以動態的方式呈現了强烈的娛樂性。可以説,馬敏的研究,實際上是國内博覽會研究由草創而茁壯的一個具體縮影,在研究視角上,也由經濟社會史的角度,加入了文化史、外交史、科技史等多重視野。

這種由一元而走向多元的研究視角,並非是一個單一現象,同樣的變化,也同時或稍早地發生在中國臺灣、日本與歐美學界。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由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主持的一系列關於“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計劃,便以分省分區的方式研究中國近代化的代表人物與事件,其中,便已涉及博覽會的研究。稍後,古偉瀛首先利用清末外交檔案“各國賽會公會案”進行研究,分析晚清政府參加世界博覽會的過程,認為晚清參與博覽會的心態,從原先的“炫奇”、“賽珍”的角度,而走向了“交流”、“商戰”。古偉瀛《從“炫奇”、“賽珍”到“交流”、“商戰”:中國近代對外關係的一個側面》,《思與言》,1986年第3期。趙佑志利用同一批材料,討論晚清中國政府對於博覽會的態度如何由疑懼轉而接受,透過賽品參展的稅務稅則問題、物產的保密問題與參賽成本問題,顯示出清廷逐漸開放的態度。趙文的主要貢獻,除了以具體的外交折衝顯示出晚清政府的心態以外,更在於將每一次受邀參展的賽會、籌辦機構、經費運用狀況以及參加的群體或個人做了梳理,如此,透過不同群體和籌辦機構之間的離合衝突,以及經費支絀分擔的狀況,更可見出晚清參與國外各種賽會的具體情況,趙文將清政府參與博覽會的態度大致分為消極與積極兩種,由於最初缺乏一定的章程、以及後來博覽會種類繁多,總署無法完全負擔等原因,其消極與積極的態度,未必是以線性的時間軸為序,年代越往後越積極,而是依照賽會的規模和重要性為考量。根據趙文的歸納,總署總共收到八十次的邀請,“決定積極參加的僅十三次,大致集中在兩個時段,即:1873-1884年參加六次,1900-1911年參加七次。”又“總署決定積極參加的博覽會,依其籌辦機關的不同,可分為海關主導型、使館主導型、特使團型、外務部·商部主導型四類。其大致是以1905年列日博覽會為分界,之前多屬前三者,以後則改為最後者。”趙佑志《躍上國際舞臺:清季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之研究(1866-1911)》,《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97年,第25期,第25頁。另外,趙文也已經注意到與日本的内國勸業會進行初步的比較,並且注意到在博覽會實際上成為中、日外交角力的戰場之一。雖然這一部分的比較尚不十分徹底,但卻提供了一個對照比較的視野。趙佑志《躍上國際舞臺:清季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之研究(1866-1911)》,《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97年,第25期,第34頁。趙文研究的時期是1860到1911南洋勸業會舉辦為止,換言之,在南洋勸業會以前,中國對於博覽會的認知正逐步地建立。正如吳方正《上海格致書院與“博覽會”的經驗》所指出的:“自1860至1910年止,南洋勸業博覽會不能被視為空轉五十年後從天而降,因此,上述五十年期間所有關於博覽會的認識與誤解、阻擋、嘗試與挫折、那些不稱為博覽會的展示、想辦沒辦成的博覽會等,都成為中國真正第一次舉辦博覽會的準備、熱身與前驅。”吳方正《上海格致書院與“博覽會”的經驗》,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6年3月,第51期,第2頁。吳方正的關注點,主要是在於當時籌畫早期博覽會的西人社群,透過公文檔案、報刊與格致書院董事會的史料與各種決策和努力,呈現當時中國嘗試創辦博覽會時的歷史過程。雖然該書院以西人群體為主,但由於中國士大夫的參與與投資,因此也使得這個過程富有中西互相衝突與融攝的戲劇性張力。吳文亦以比照參照的角度,援引了郭嵩燾與劉錫鴻的出使日記,表明了當時外交官對於此一博覽會的態度,而其著重點仍在於格致書院與其相關群體的主導性。相較之下,青山治世的研究更重視使西日記這批材料的運用,他以外交史的角度切入,從《倫敦與巴黎日記》中追溯第一任駐英法大使郭嵩燾對於西方博覽會的認知,並認肯郭嵩燾對於近代博覽會事業發軔的貢獻。青山氏的文章共有兩篇,截至本文發表前,有《晚清郭嵩燾與上海博覽會計劃》一篇,收錄於《百年潮》,2010年第11期。另有一篇會議論文即將出版論文集,目前尚無確切書名。見青山治世《19世紀後期博覽會知識的接納及舉辦博覽會的設想》,第三屆近代中外關係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廣州:中山大學,2010年8月12-13日。王正華對於1904年聖路易博覽會的研究,雖然同樣具有外交史的視角,但最終是偏重於透過陳列品的安排、視線的安排等視覺文化的角度,處理晚清政府如何透過萬國博覽會呈現自身,並逐步理解萬國博覽會的内涵。王正華《呈現“中國”:晚清參與1904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之研究》,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同类推荐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热门推荐
  • 火辣王妃炮王爷

    火辣王妃炮王爷

    性格倔强的她——陆小蔓,穿越时空遇到了坏脾气的王爷,两人为了各自的目地结成了临时婚姻,各种矛盾从这里开始,两人就像两座活火山,一触即发,却又在打打闹闹中情谊渐长,到底是谁先动了心?……温柔的方媚仪是王爷的青梅竹马,也是王爷伍杰的心上人,可她却一心想做皇后……白玉国的皇上,伍杰王爷同父异母的哥哥,沉着冷静,虽贵为皇帝却从不封任何女人为妃,也绝不宠幸任何的女人,女人只是玩偶,他从不留恋,却在遇到性格倔强,火辣性感的陆小蔓之后彻底改变了,而此时的陆小蔓已经成为王妃,他要何去何从……伍杰,性格爆躁,脾气变化无常,虽为王爷却不原与皇宫有任何牵扯,独自一人生活,他们四人的感情错综复杂,最终谁与谁能结发?谁伤害了谁?觉得本文很好看,有兴趣看下去的人不妨投下您珍贵的票票,本人感激不尽,不喜欢的朋友可以悄悄的走开,请大家不要在我写的文的下面骂脏话,本人看到一律删除,请大家建造一个和谐社会…谢谢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会时常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处世方法、工作态度、努力程度、思维方式和心态信念等等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败。不论干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试图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人生哲理枕边书(经典珍藏版)》正是你成功奔向自己理想、轻松而潇洒地生活的一盏明灯。
  • 下一站温暖

    下一站温暖

    谈婚论嫁在即,田恬遭遇背叛,五年的感情灰飞烟灭。没有哭泣,没有愤怒,不是自己的男人,再挽留也毫无意义。切,分手就分手,老娘有才有貌有品有德,没了你,老娘照样活得很精采。川渝府,拼命地吃辣…吃得涕泪交流之际,咦,眼前这个帅到爆的男人,看着我作什么?没见过美女流着眼泪吃辣吗?
  • 邪凰琳琅殇

    邪凰琳琅殇

    她,最优秀的杀手,却死在唯一信任的人手上。穿越千年原以为的重生,原来只是又一个罪孽的开始。阴谋,杀戮,背叛……她立誓:宁负天下人,决不让一人负我!他,帝国万人之上的夜王,温润俊美如神袛。“如果非要如此,才能让你留在我身边,那我就不会再有丝毫犹豫!”一夕之间,他性情大变,冷情邪佞,杀伐随性。他言:如有地狱,那必是我安身立命之处。“命运既然让我们纠缠到一起,那么就算化身成魔,我也不会再放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极道圣尊

    极道圣尊

    圣尊,横扫九天十地,纵横六合八方,无敌三千寰宇,逍遥鸿蒙天地,超脱永恒纪元,历万劫而不灭。三千大道,混沌为尊;无数纪元,众多道主都只为最终超脱。亘古宇宙,强者如云,群星璀璨;太古至尊,地狱主宰;荒古天帝功参造化,震慑万古无人敌。绝代天骄卫阳征战诸天万界,立大卫天庭,统无尽天地,证极道圣尊。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年我若为天帝,再战荒古誓不休!
  •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爱,好难好难

    爱,好难好难

    “救命啊,放开我,呜呜……求求你……不要,求你……不要,不……”一个雷雨轰隆的夜晚,除了黑暗就是恐惧,一个年约四五十岁的男人,面目狰狞的撕扯着女孩的衣服……叶欣儿猛的睁开双眼,发现枕头已被泪水打湿,这样一个噩梦叶欣儿已经不是第一次梦到,如果是梦,为什么那么真实!为什么要频繁的出现在自己的梦境中,纠缠恐吓着自己。自从两年前的车祸,叶欣儿失忆了,从那以后,就会经常被这样一个噩梦……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的理财家。他出身于洛阳一个商人家庭,13岁时就受汉武帝赏识,提拔为侍中,后做到大司农。池先后协助汉武帝处理政务几十年,从财政经济等具体措施和理论上支持并捍卫了汉武帝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时桑弘羊是参与改革政策制定、执行和实施的重要人物之一。汉昭帝时他做了八年的御史大夫。是一位杰出的理财专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商大鳄:桑弘羊》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商大鳄桑弘羊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