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07

第7章 晚清展示文化相關文獻評介(1)

(臺灣)賴鈺匀

一、引言

展示文化是晚清(1984-1910)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與清末的重要思潮與實際運動息息相關。前此,學者對於晚清展示文化的研究,已累積到一定程度。然而,尚未對於展示文化的總體面貌和與之相關的知識群體,進行廣泛而深入地研究。筆者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在前賢的研究成果上,對於晚清展示文化在晚清的發生、流變與意義進行通盤的理解,並且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勾勒出晚清知識群體與展示文化的關係,避免鑿空立説。

之所以選擇展示文化作為研究主題,除了展示文化本身是重要的文化現象以外,也與筆者長期以來關注知識群體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所做的努力有關。衆所周知,當代的史學視野,對於中西交流現象,已經由單向的接受論、或是衝擊回應論,轉向了協作層次。在此視野下,史家更加注重在實際的歷史時空與限制下,中國的知識群體如何透過各種方式——包括汲取自身歷史傳統中的資材——與西方的文化溝通協調。因此,在進行該主題研究時,筆者從兩個方面開展,首先是展示文化這一文化現象本身。其次則是在歷史中的“人”,即是晚清推動、發展展示文化的主體:“知識群體”。一個文化現象的歷史性的存在,並非是一張固著的畫片,而是一個錯綜複雜的脈絡,不斷交換著變動的真實場景,人在其中,起了怎樣的作用。在劇烈的世變中,人怎樣應世、如何順勢或逆勢地推動實際的文化活動,借以回應或是追求超乎實際文化活動層次以外的目標。本文作為筆者研究計劃的一部分,首先將對展示文化的内涵與範圍先進行説明,接著評介晚清展示文化相關文獻,最後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進而補充現行研究文獻的缺環,並嘗試延展出可行的研究方向。

“展示文化”一詞學界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然而,現行對於晚清展示文化的研究,幾乎都集中於各種展覽活動,以及新式印刷技術傳播知識的現象。可以説,在現行的研究成果中,研究者將展示文化理解為:“所有經過安排策劃的展示活動,並且借由媒體的傳播與複製,脱離時空的限制,擴展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展示”作為一種文化活動,透過晚清知識分子有意的安排與引介,進入晚清的知識話語圈,並透過各種報刊或專著文章的宣傳,快速地在晚清知識分子圈與一般民衆之間傳開。借由實際操作展會和設立博物館,展示文化進入了一般社會大衆的生活,成為公衆教育的一部分,負擔著新式知識傳播與輔助教育的責任。博物館或是展會的設立,雖然直接肇因於晚清士大夫與知識份子在海外的見聞與追摹西方的心理因素,但這並非是一個單純的“衝擊——回應”模式再現,而是呼應中國士大夫的賞鑒傳統,繼續延伸出的一種文化活動。細考中國士大夫的賞鑒傳統與收藏文化,可知中國知識分子已形成一套賞鑒的行為模式,這套賞鑒模式,首先是對於文物的考訂,這類考訂工作除了案頭的文獻考證外,也透過“雅集”的半公開場合進行對實物的觀覽研究,最後透過出版活動擴散到更大的知識圈中,這種行為模式成為晚清展示文化興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對晚清展示文化相關研究文獻的介紹

正如前文所提到,“展示”是晚清重要的文化現象,而展示的内涵包羅豐富。綜觀當代展示文化的研究成果,可依研究對象,將研究文獻分為兩類:一為歷史上的展覽活動與實際的展示場所,包括博覽會、博物館、城市中各種展會、賽會與文物陳列所等。二是則兼及展會再複製的媒介與出版品為研究物件。而上述兩類的展示文化研究,往往與重要的歷史思潮與社會背景研究相連,有著各自不同的叙事觀點與研究視角。

(一)具體展會與展示場所

第一部分的文獻回顧,將針對具體展會與展示場所的研究成果進行回顧與述評。其中關於博覽會的研究是一大宗。特别是中國第一次舉辦的博覽會——南洋勸業會,以及積極參與的國際博覽會——聖路易博覽會。學者對於這兩次博覽會的研究可謂成果斐然。此外,亦有基於民國初年文物陳列所的關注,進而稍微涉獵晚清的公共博物館與展示機構的研究。在此先述及對於博覽會的研究。必須特别提出的是,由於2004年到2010年之間,有三篇重要的關於博覽會研究的述評出版謝輝《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3期。洪振强《民族主義與中國近代博覽會事業(1851-1937)》,博士學位論文,華中師範大學,2006年,“緒論”。馬敏《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歷史研究》2010年第2期。,這三篇述評質、量俱豐,然而由於主題為博覽會,包羅較廣,與本文所説的展示文化的範疇並不完全類似,因此這三篇述評中所囊括的文獻,本文並不擬一一述及,以下要回顧與評介的研究文獻,主要是特别具有開創性、並專與展示文化有關的部分。同時,雖有三篇巨幅的述評在前,但與本文觀照點並不完全相同,因此,本文仍可能以不同的切入視角來省視相同的文獻。

根據馬敏的研究,中文學界對於博覽會的研究,是伴隨著商會史的研究而展開的。正是在整理天津商會檔案與蘇州商會檔案的過程中,中國史學界開始注意到“商會對近代博覽會的參與以及中國與近代博覽會(包括世博會)的歷史聯繫。”馬敏《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歷史研究》2010年第2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關於研究博覽會最早的論文,是馬敏發表於1985年的《清末第一次南洋勸業會述評》以及稍後發表於1988年的《中國走向世界的新步幅清末商品賽會活動述評》,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迄今,馬敏陸續發表了《中國近代博覽會事業與科技、文化傳播》、《寓樂於會:近代博覽會與大衆娛樂》、《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並主編《博覽會與近代中國》約八十萬字的論文集,該論文即可説是總結了近三十年來中國大陸、臺灣地區、日本以及歐美學界研究博覽會的成果。這一系列研究顯示出馬敏長期關注浸淫展覽會研究的成果已由個案研究,拓展為一個文化圖景。在早期研究中,馬敏利用商會檔案與博覽會資料集,研究的重點在於勸業會所展出的商品種類、參加的商會團體以及評獎的結果,最後以收支不平衡的觀點來反映出南洋勸業會並不十分成功的結果,但同時也注意到,評獎結果對於當時的工商業進步——特别是民族工業的進步,起了正面的推動作用。史學界文化史與大衆文化研究的視角,也進一步被融攝到博覽會研究中,馬敏的《中國近代博覽會事業與科技、文化傳播》、《寓樂於會:近代博覽會與大衆娛樂》便反映了此一研究視角的成果,其中,科技是萬國博覽會文化創始期的核心,此後雖然隨著時代變遷與主辦國的更移而有不同的主題偏向,但科技始終是重要的主題之一。而文化傳播則大大地延伸了博覽會的社會效應,使得博覽會能夠超越實際舉辦的地點,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成為市民或知識階層之間談論的話題。而《寓樂於會:近代博覽會與大衆娛樂》則從大衆娛樂的角度,透過城市生活中的“逸樂”文化呈現出近代博覽會豐富的面目,除了近態展示以外,中國的近代博覽會既延續著由迎神賽會以降的庶民娛樂傳統,也取徑於西方與日本的博覽會,以動態的方式呈現了强烈的娛樂性。可以説,馬敏的研究,實際上是國内博覽會研究由草創而茁壯的一個具體縮影,在研究視角上,也由經濟社會史的角度,加入了文化史、外交史、科技史等多重視野。

這種由一元而走向多元的研究視角,並非是一個單一現象,同樣的變化,也同時或稍早地發生在中國臺灣、日本與歐美學界。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由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主持的一系列關於“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計劃,便以分省分區的方式研究中國近代化的代表人物與事件,其中,便已涉及博覽會的研究。稍後,古偉瀛首先利用清末外交檔案“各國賽會公會案”進行研究,分析晚清政府參加世界博覽會的過程,認為晚清參與博覽會的心態,從原先的“炫奇”、“賽珍”的角度,而走向了“交流”、“商戰”。古偉瀛《從“炫奇”、“賽珍”到“交流”、“商戰”:中國近代對外關係的一個側面》,《思與言》,1986年第3期。趙佑志利用同一批材料,討論晚清中國政府對於博覽會的態度如何由疑懼轉而接受,透過賽品參展的稅務稅則問題、物產的保密問題與參賽成本問題,顯示出清廷逐漸開放的態度。趙文的主要貢獻,除了以具體的外交折衝顯示出晚清政府的心態以外,更在於將每一次受邀參展的賽會、籌辦機構、經費運用狀況以及參加的群體或個人做了梳理,如此,透過不同群體和籌辦機構之間的離合衝突,以及經費支絀分擔的狀況,更可見出晚清參與國外各種賽會的具體情況,趙文將清政府參與博覽會的態度大致分為消極與積極兩種,由於最初缺乏一定的章程、以及後來博覽會種類繁多,總署無法完全負擔等原因,其消極與積極的態度,未必是以線性的時間軸為序,年代越往後越積極,而是依照賽會的規模和重要性為考量。根據趙文的歸納,總署總共收到八十次的邀請,“決定積極參加的僅十三次,大致集中在兩個時段,即:1873-1884年參加六次,1900-1911年參加七次。”又“總署決定積極參加的博覽會,依其籌辦機關的不同,可分為海關主導型、使館主導型、特使團型、外務部·商部主導型四類。其大致是以1905年列日博覽會為分界,之前多屬前三者,以後則改為最後者。”趙佑志《躍上國際舞臺:清季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之研究(1866-1911)》,《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97年,第25期,第25頁。另外,趙文也已經注意到與日本的内國勸業會進行初步的比較,並且注意到在博覽會實際上成為中、日外交角力的戰場之一。雖然這一部分的比較尚不十分徹底,但卻提供了一個對照比較的視野。趙佑志《躍上國際舞臺:清季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之研究(1866-1911)》,《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97年,第25期,第34頁。趙文研究的時期是1860到1911南洋勸業會舉辦為止,換言之,在南洋勸業會以前,中國對於博覽會的認知正逐步地建立。正如吳方正《上海格致書院與“博覽會”的經驗》所指出的:“自1860至1910年止,南洋勸業博覽會不能被視為空轉五十年後從天而降,因此,上述五十年期間所有關於博覽會的認識與誤解、阻擋、嘗試與挫折、那些不稱為博覽會的展示、想辦沒辦成的博覽會等,都成為中國真正第一次舉辦博覽會的準備、熱身與前驅。”吳方正《上海格致書院與“博覽會”的經驗》,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6年3月,第51期,第2頁。吳方正的關注點,主要是在於當時籌畫早期博覽會的西人社群,透過公文檔案、報刊與格致書院董事會的史料與各種決策和努力,呈現當時中國嘗試創辦博覽會時的歷史過程。雖然該書院以西人群體為主,但由於中國士大夫的參與與投資,因此也使得這個過程富有中西互相衝突與融攝的戲劇性張力。吳文亦以比照參照的角度,援引了郭嵩燾與劉錫鴻的出使日記,表明了當時外交官對於此一博覽會的態度,而其著重點仍在於格致書院與其相關群體的主導性。相較之下,青山治世的研究更重視使西日記這批材料的運用,他以外交史的角度切入,從《倫敦與巴黎日記》中追溯第一任駐英法大使郭嵩燾對於西方博覽會的認知,並認肯郭嵩燾對於近代博覽會事業發軔的貢獻。青山氏的文章共有兩篇,截至本文發表前,有《晚清郭嵩燾與上海博覽會計劃》一篇,收錄於《百年潮》,2010年第11期。另有一篇會議論文即將出版論文集,目前尚無確切書名。見青山治世《19世紀後期博覽會知識的接納及舉辦博覽會的設想》,第三屆近代中外關係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廣州:中山大學,2010年8月12-13日。王正華對於1904年聖路易博覽會的研究,雖然同樣具有外交史的視角,但最終是偏重於透過陳列品的安排、視線的安排等視覺文化的角度,處理晚清政府如何透過萬國博覽會呈現自身,並逐步理解萬國博覽會的内涵。王正華《呈現“中國”:晚清參與1904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之研究》,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热门推荐
  • 水域精灵的奥秘(我的动物朋友)

    水域精灵的奥秘(我的动物朋友)

    海洋的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2/3,因为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大水球”。生命源于水,所以海洋是所有生物最古老的栖地。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肠腔动物,如海葵、海蜇、珊瑚虫;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甲克动物,如虾、蟹;其他动物,如海豚、鲸、龟等其他生物。鲸用肺呼吸,所以属于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
  • 豪门秘密,总裁别过分

    豪门秘密,总裁别过分

    【已完结】一场伪婚,一夜乱情,她狼狈而逃。两年后,华丽归来。笑颜如花,狡黠如狐。听说,她有一个五好先生。切~不过是个和他略神似的男人而已。听说,她还有一个腹黑又帅气的宝宝,没想到……“叔叔,你想约我妈咪吗?”乔先生抽着嘴角,终于忍不住投降了。不都说烈女怕缠郎?跪在巴黎街头紧紧拽着她的手:“乔太太,跟我回家吧?”不都说金石为开?999朵玫瑰,缤纷的烟火,Darryring钻戒。谁想她美目一剜扬长而去,任他穷追不舍,死缠烂打,刚以为那颗心终于被他捂化时。一张与他昔日情人配型成功的化验单,再一次让她绝情到底。他一脸愧色,低声乞求,“小央,求你救救她。她是……”啪!袁央扬起手,眼底满是冰冷。“乔泽,我要你看着她死!”他眸色一暗,心中某个地方轰然坍塌……------痴男怨女?NO,小三是个酱油帝。男主渣渣?NO,他只是爱的太晚。女主回头?NO,谁回头还说不定。你们不看文?NO,要作者去死嘛!
  • 朱雀传人纵横异世

    朱雀传人纵横异世

    所有种族围绕着他。在大陆上书写下傲人的传奇。,大陆历3235年,“噬血朱雀”出世。纵观“噬血朱雀”的一生,他让人们明白了何为英雄。人族、精灵族、矮人族、神袭族、魔劣族
  • 宠妃之路

    宠妃之路

    穿越到皇后庶妹身上,贵为昭仪,但之前这个身体的主人似乎是个炮灰命?皇帝厌弃,皇后算计,宠妃嚣张。这是下下局。论一个平常姑娘,如何在险恶之境,把下下局走成上上局。
  • 柳墨妍传

    柳墨妍传

    江湖!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字眼!柳墨妍双眼冒出一蓬一蓬的红心,无限向往那片可以让人豪气云干,荡气回肠的地方。因此,在她第一百零一次女扮男装,到街上乱晃,妄图抓住一点点江湖的影子时,一个天神一样的盖世大侠终于出现了~她终于见到大侠了!她终于找到江湖了!
  •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人生如茶几,我们只是杯具。”一朝穿越,她,女扮男装,出入宫廷,成了殿下身边首席侍卫,却始终改变不了她悲惨命运的齿轮。他,倾国倾城,纵使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坐拥不断的美女,却始终得不到她的真心。他,明明那么深爱,却一再而再的将她遗弃。他,如此高傲,为她身陷牢笼也在所不辞。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意外重生小心混混女

    意外重生小心混混女

    一个馒头可以引发一场血案,一个馒头也可以成就一代女恶棍。她是天符井街最有名有可恨的女混混,她混吃,混喝,混自己。她打架不要命,抢钱不要脸。反正她就是坏,她也喜欢别人说她坏。直到一次烂好心,她救人却是挂了自己,却在醒来时,穿越到了一个200多斤的肥女身上,当狠毒遇到愚蠢,当肥胖遇到减肥,当余珠遇到鱼柱,当女混混变成花痴,当银河落下一滴银泪,请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肥是减不下去的,也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 霸宠不乖妻

    霸宠不乖妻

    第二次偶遇,她惊恐万分,祈祷他能够彻底忘记。却殊不知,她自己早已被那幽深的眸仁深深锁定。他,步步紧逼,只为让她躲进自己怀中。她,是温婉执拗,一退再退。可终究逃不过恶魔的利爪,深陷泥沼。掠夺,才刚刚开始……片段二:看着电视上一脸温润淡笑的面对着记者采访的慕容凰,即使是身处于肮脏破乱的平民窟中也丝毫不影响他风度翩翩的气质,秦语洛甚至能够想象出那个没有露脸的采访记者的脸,肯定早已是一片绯红。她忽然很想笑,真的,真的很想大笑一番。这个在外人面前德高望重的完美男人,在民众前永远的一副温润儒雅。可是,他私底下又是如何?秦语洛想,这个问题世上恐怕除了她,没有人会知道。在银幕的背面,这个邪佞的男人到底有多么的变态和自私!片段三:“她说,让我放她自由。可是我恨她,怎么可能放了她?”痛苦的捂着自己英俊的脸庞,男子说话的语气惨淡无比。眼前的智者闻言只是缓缓一笑,一双看透世事的眼眸,毫无波澜:“爱之深责之切,你只是无法容忍她不爱你这个事实而已。恨,有时是误用了爱的力量。”“爱?……我爱她?”■男主霸道强势,对深爱之人不惜强取豪夺。■本文属细水长流型,非悲剧,酸中带甜,绝对精彩!----------------------------------------------------QQ群:174217002敲门砖:文中任意角色名‘谢绝同门加群’--------------------------------------------------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