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06

第6章 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與唐代社會文化(4)

故世中迷學,其流四焉。試略舉之。想當迷責樂大乘者,志尚浮虛,情專貪附,故有排委戒網,捐縱威儀。見奉律者,輕為小乘。毀淨戒者,重為大道。……訶折排拉,如捐草土,皆由行缺於身,塵染綱領,恥己不逮於清達,慢己有累於嚴制,遂即迴情學大,開展心胸,陵轢聲聞,褒揚菩薩。《大正藏》第50册,第621頁中-下。

道宣此言,雖非直接針對禪宗而發,但顯然對當世僧人妄解大乘教理而致輕視戒律之趨向頗為不滿,斥其為“愛大憎小,為迷一也”。類似的意見還見於義淨《南海寄歸内法傳》卷一“受齋軌則”章言及中土輕視戒律之僧侶,説:“直指空門,將為佛意,寧知諸戒非佛意焉?一貴一輕,出乎臆斷。門徒遂相踵習,判不窺看戒經,寫得兩卷空門,便謂理包三藏。……理合大小雙修,方順慈尊之訓。……空法信是非虛,律典何因見慢?”這些意見都出現在唐開元之前,為我們了解道宣、義淨時代中國佛教之嬗變情況——《浣紗篇贈陸上人》產生的背景——提供了參照。

誤解大乘之學,助長了戒律的鬆弛,濫僧頻出。而宋之問所置身的唐初社會,確亦出現一些溺於流俗,不能遵奉戒行的僧徒,奢言貪欲為佛種,濫稱大乘,“純令入惡,順欲順情,遍造衆惡”唐毘陵沙門湛然述《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一。《大正藏》第46册,第209頁下。如聖曆三年(700)狄仁傑上疏諫則天將造大像事,言今僧衆中有“身自納妻,謂無彼我,皆託佛法,詿誤生人”者《舊唐書》卷八九《狄仁傑傳》。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年5月第1版,第2893頁。,唐睿宗景雲二年(711)七月,左拾遺辛替否上疏言今出家者有“殖貨營生,仗親樹黨,畜妻養子”等“致人以毁道”事《唐會要》卷四八《議釋教下》“寺”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新1版,第997頁。,開元十二年(724)五月《禁僧道不守戒律詔》(《全唐文》卷二九)説“邇聞道僧不守戒律,或公訟私競,或飲酒食肉,非處行宿”,唐鄭能《番禺雜記》:廣中僧有室家者謂之“火宅僧”。又唐時“蜀先主祠旁有猱村,其民剔髮若浮屠者,畜妻子自如”《新唐書》卷一八○《李德裕傳》。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年2月第1版,第5332頁。《太平廣記》卷一三四《僧審言》(出《儆戒錄》)記雲頂山慈雲寺寺主僧審言“飲酒食肉,畜養妻子,無所不為”事。陸長源《僧常滿﹑智真等於倡家飲酒烹宰雞鵝判》(《全唐文》卷五一○,《雲溪友議》卷下)亦説:

且口説如來之教﹐在處貪財﹔身著無垢之衣﹐終朝食肉。苦行未同迦葉﹐自謂頭陀﹔神通何有淨名﹐入諸淫舍。犯爾嚴戒﹐黷我明刑。

辛替否,景龍中為左拾遺,《唐詩紀事》卷一二載其《慈恩寺九日應制》詩一首,為宋之問同時人,且同屬景龍應制羣臣之一員,其所言僧侶有“畜妻養子”事,則宋之問詩中所詠自非空穴來風(或亦有事實之依據),實具有特别時代性。以上社會現象説明,對於善解佛理者,行婬欲不障於道;不善解者,言惡不障道,遂為某些出家在家衆破戒違律的理論依據,同時亦為一些戒律不修的庸僧追求俗利提供了開脱之理論,最終反為惡害《大般涅槃經》卷八《如來性品第四之五》:“善男子,方等經者,猶如甘露,亦如毒藥。……服消則為藥,不消則為毒。方等亦如是,智者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則成毒。”,成為世人譏刺的事例。

染欲是否障道教理在社會上的另一個表現是:被僧侶用於詩歌創作。早在南朝齊梁時期,僧侶即將詩歌作為宣傳“佛教道法”開悟群迷的化俗工具,以佛教徒身份創作佛教内容的詩——佛教哲理詩。其目的是“以詩為佛事”,所謂“為義作,為法作,為方便智作,為解脱性作,不為詩而作”白居易《題道宗上人十韻并序》,見《白居易集》卷二一。顧學頡校點,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1版,第471頁。,其具體作詩方法為“先以詩句牽,後令入佛智”。在宋之問所處的唐世,一些僧侶即嘗試用文人習用的各種詩歌形式包括民間説唱體式的仿作形式(《十二時》、《行路難》等)來宣揚大乘佛教思想,而染欲不障道或者説五欲貪嗔是道的思想成為被弘宣的主題。例如被判為產生於開元初年標誌唐初禪宗初起時之產物的《大乘贊》十首及《十二時頌》等作品,即在詩裏宣揚這類内容《唐代白話詩派研究》,項楚等著,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版,第72頁。如《十四科頌》“靜亂不二”説:“了達婬慾性空,鑊湯鑪炭自冷。”《十四科頌》之“斷除不二”説:“五欲貪瞋是佛,地獄不異天堂。”而衆惡為佛種之教理在傅大士《行路難二十篇》裏亦屢見被化用和提倡。如第六章《明心性無染》曰:“余事貪淫為佛事,更無三毒橫相侵。若求出離還沉沒,分别出沒還復沉。”第九章《明無斷煩惱》曰:“諸佛如來住何處,併在貪淫愛欲中。今勸斷貪淫愛欲,但是方便化童蒙。貪欲本相真清淨,假説空名名亦空。”第十四章《明三空無性》曰:“不壞於身隨一相,不斷貪淫而不居。”第十八章《明不思議佛母》曰:“君不見愛欲貪淫諸佛母,諸佛世尊貪欲兒。……無量癡心本是道,三毒四倒不思議。”這些詩是佛教義理詩,以“通述佛理”(五欲貪嗔是道)為要旨,世俗的内容較為淡化。其實質則是利用這種方法來引攝世人趨向佛法。皎然《觀李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全唐詩》卷八二一)説:“君有佳人當禪伴,於中不廢學無生。愛君天然性寡欲,家貧祿薄常知足。”宋陶穀《清異錄》卷上“梵嫂”條云“相國寺星辰院比丘澄暉,以艷倡為妻”、“又沒頭髮浪子、有房室如來”等,雖時代較晚,亦是遺風。據此,可知染欲是否障道教理影響於唐代詩歌及僧侶社會生活之深遠。

宋之問對上述這一社會文化現象當有所聞見,而由大乘佛教衍生出來誑誘後人的所謂“小乘則作欲障道,大乘則一切不妨”大宋餘杭沙門元照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四上之一。《卍新纂續藏經》第40册,第137頁上。之説法亦必當引起宋之問之類文人的關注,因取之入詩,以發其感觸。

五、《浣紗篇贈陸上人》詩在中國文學中出現的意義

宋之問的《浣紗篇贈陸上人》詩是一首贈答詩,同時也是一篇文人與僧人交遊之作中的名篇。這首詩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將西施浣紗主題和文人與僧人交遊主題巧妙融為一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創新,不僅在唐人作品未有先例,而且在唐以後的詩歌中也一無繼響。

人所共知,自漢末支謙、康僧會開啟了僧人與文人交往的序幕,二者的關係就未曾間斷。許詢與支道林的山陰講經《高僧傳》卷四《晉剡沃洲山支遁傳》。參見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第1版,第161頁。,謝靈運著《辯宗論》(《廣弘明集》卷一八)對竺道生佛性説的重申,都被視為名士與名僧交往的佳例。柳宗元《送文暢上人登五臺遂遊河朔序》(《柳宗元集》卷二五)所説“吾輩常希靈運、明遠之文雅”,即表達了唐人對六朝文人、僧侶交遊的景仰之情。但那時雙方的交流多為佛教義理的研討,故而表現在贈答詩上也具此類特色。文人寫給沙門贈答詩的蓋以晉穆帝時名士張君祖與名僧竺法頵、康僧淵之間的贈答詩為較早詳唐竇臮《述書賦》注,載《法書要錄》卷五,[唐]張彦遠撰,范祥雍點校,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年版,第184頁。《廣弘明集》卷三〇載其《詠懷詩三首》、《贈沙門竺法頵三首》、《答康僧淵》。沙門竺法頵將遠還西山,張君祖作詩以贈,因亦嘲之。而康僧淵亦有《代答張君祖並序》。在這些詩裏,張君祖對維摩詰居士教理有深刻的體悟,表述了自己對出隱的看法。《詠懷詩三首》之一云:“何必翫幽閑,清衿表離俗。”《贈沙門竺法頵三首》説:“止觀著無無,還淨滯空空。外物豈大悲,獨往非玄同。不見舍利弗,受屈維摩公”,“苟能夷沖心,所憩靡不淨。萬物可逍遙,何必棲形影。勉尋大乘軌,練神超勇猛。”康僧淵代法頵作《代答張君祖詩並序》,中云:“大慈順變通,化育曷常停。幽閑自有所,豈與菩薩並。摩詰風微指,權道多所成。悠悠滿天下,孰識秋露情?”張君祖又作《答康僧淵詩》,説:“衆妙常所晞,維摩餘所賞。苟未體善權,與子同髴髣。悠悠誠滿域,所遺在廢想。”康僧淵再作《又答張君祖》,末云:“居士成有黨,顧眄非疇親。借問守常徒,何以知反真。”從二者的論辯詩裏可以看出,沙門和名士在對待出世和入世的看法上是頗不相同的。張君祖深染維摩詰教理,勸勉竺法郡無需以獨往山林的方式以表示離俗,如此不僅不能大悲行化,而且還著無滯空,宜遵循大乘軌範,不礙於形跡,體會大乘教理的善權方便。很明顯,這些贈答詩的義理味較濃,不具形象性。宋之問的《浣紗篇贈陸上人》明顯継承了六朝以還這一類文人與僧人交遊的贈答詩的傳統,但無論在形式和内容上已具有明顯的創新意義。具體表現在:

一是脱離了傳統的寫法,變文人與僧人贈答體為美女西施與高僧的贈答形式,也就是説將西施文學主題納入到贈答詩中。據研究,在唐代,以美女西施為主角來抒發情感的詩頗豐富,西施主題甚受唐代文人寶重陳曉虎《唐人筆下的西施形象》,《江淮論壇》2004年第1期。王昌齡有《浣紗女》(《全唐詩》卷一四三),王維有《西施詠》,樓穎有《西施石》,李白有《西施》、《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浣紗石上女》等,即説明唐人以西施遺事為一通常練習詩文之題目,總括而言,這些詩大都以吳越的歴史為線索,歌頌了西施的美貌並抒發了美貌易逝的感慨。宋之問採用西施主題寫贈答應與當時文人創作有關。因為據《詩淵》第63頁所載,除贈陸上人外,宋之問還有一首題為《西施浣紗篇》詩,也抒發了一種美麗無常的感觸,與唐詩中西施主題的傳統創作沒有什麽不同。但是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這首詩的創作卻與上述西施相關的唐人詩作迥然相異。就詩的形式而言,它開創了文人與僧人交遊贈答詩的新形式,此即將美女西施的文學主題納入到贈答詩中來,以美女與高僧的問答(男女問答方式)來結構詩篇。自首句“越女顏如花”至“方悟群心邪”為第一段落,以第三人稱方式叙寫西施因緣故事,自“欽子秉幽意”以下詩人化作西施本身,分三層向陸上人表達:一是對上人的欽慕和歸依之情;二是介紹了自己的居處及其奢侈生活,並覺悟到所有這些都是空寂無常的,自己不會對此產生貪著和偏執。三是自己具有慧根,願與道人共住修道,因為美色艶姬並不妨礙修道。鍾惺在《唐詩歸》第三卷“初唐三”説:“自‘欽子’以下皆作浣紗女歸依口氣,上人身分儘高矣,此映帶之妙。”此對詩的結構所作的分析可謂恰當。總之,後一段詩人全以浣紗女子口吻表達了歸依陸上人的心境,宣傳了五欲不障道的大乘學説。前文説到,唐世僧侶利用由民間歌曲改製而成的《十二時》等歌辭體式,創作《十二時頌》,宣傳“貪欲即道”的大乘佛理,從而使《十二時》等民間通俗歌調進入佛教偈贊,但這些詩以“通述佛理”為要旨,較之宋之問的詩,缺乏形象生動,因是之故,之問的詩不僅在有關西施的文學主題中堪稱獨創,即使置諸佛教義理詩中也是獨樹一幟。這種以問答方式串聯詩歌的寫法與僧徒創作的佛教詩歌同聲相應。斯2672號等寫本所載的“禪師與少女問答故事”即為顯例。

二是對西施下落的故事傳説有所增衍。在唐代,有關西施下落的傳説故事有三種,一是吳亡後西施隨范蠡而去,此見載杜牧《杜秋娘詩》及南唐陸光微《吳地記》引《越絶書》。二是傳説西施在吳亡後,即被沉湖(江)而死,如《修文殿御覽》引《吳越春秋》:“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墨子·親士》説:“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三是吳亡後,西施返越,曾重歸故里。此即以宋之問《贈陸上人》詩和《窮怪録》中之《劉導》(《太平廣記》卷三二六)為代表。前者所謂“一朝還舊都,靚妝尋若耶”句,後者記西施對劉導説:“妾本浣紗之女,吳王之姬,君固知之矣。為越所遷,妾落他人之手。吳王歿後,復居故國。今吳王已耋,不任妾等。”則暗示了西子復還會稽這一故事情節,此完全不同於以往關於西施的傳説。這説明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在情節上的創作上受到其他的經典或者民間流傳故事的影響。

清人以為唐有此傳説,恐未必然,“文人賦詠,本非史家紀述,故有意無意間逐漸附會修飾”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之第一章《長恨歌》,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版,第13頁。然此情節或亦與詩人自身經歷有關。《文苑英華》卷二○一載宋之問《江南曲》:“妾住越城南,離居不自堪。採花驚曙鳥,摘葉餧春蠶。懶結茱萸帶,愁安玳瑁簪。侍臣消廋盡,日暮碧江潭。”此詩當作越州,以美女(妾)之離居與己(侍臣)之被放逐作了比較。

六、小結

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作於景龍二年五月至三年秋間,乃宋之問貶瀧州參軍遇赦北歸後的作品。它的内容與形式,都為認識唐代文化提供了極可寶貴的線索。它説明:

宋之問以傳統《浣紗篇》為主題並借佛教經典之教義及其潛相影響的宗教傳説為依據,寄寓了聲色不障道的佛學義理,此即入於世間,示受五欲,同為俗事,遍行利生之中,乃至示行染法,未曾一念染污之心。所謂不壞禪心,而能隨俗。此是清淨無染禪。反映在宋之問的詩裏即“攜妾不障道”的通俗表現。此種説法不僅是佛教經論易起諍論的話題,也是僧俗極為關注的問題。宋之問將之表現在詩裏,完全取決於它所產生的文化土壤。從思想源流上看,它的創作與印度輸入並對中國文化階層產生深刻影響的大乘佛典教理有直接關係,這些教理經當時新興禪宗的弘傳,在士大夫中廣為流傳。

作為侍臣,宋之問具有優越的接受佛教文化的條件和途徑。宋之問幼年時雖受其家庭環境道教之薰習,但早年所居之嵩山等地為禪宗北宗的發祥地,復值北宗禪宣傳極盛之時,接觸過以北宗領袖神秀;流欽州時又至韶州謁見南宗慧能禪師,他對新興禪法有相當了解,並受到新禪宗學説之環境氣氛的感發,在貶謫前後都有去寺院聽講的習慣,又熟悉當時流行的大乘經典、宗教傳説及佛寺靈跡,出於興趣,將唐世文人共同習作詩文之西施題目經過改進增創(增入重歸故里情節),並與贈答詩之體裁融為一體,艶姬清唱不障聖道,識力斬新,超越古人,後無継者。

另外有一點也可視作相關文獻的,即宋之問所在的唐世,則天后的革唐為周事件,其突出表現是頒行《大雲經》於全國的宣傳及造勢。該經於則天后天授元年(690)制頒於天下,属於大乘急進派之經典,值得注意的是,其卷四《大雲初分如來涅槃健度第三十六》所謂佛告淨光天女之語——“汝於彼佛暫得一聞大涅槃經。以是因緣,今得天身。值我出世,復聞深義。捨是天形,即以女身當王國土,得轉輪王所統領處四分之一。……汝於爾時實是菩薩,為化衆生,現受女身”——强調和推重菩薩以女身示現,不僅為證明武后以女性而為帝王統治之合法提供了依據,而且使菩薩“為化衆生,現受女身”之教義深入人心,從而推動了菩薩以女身攝化主試修行者等宗教故事的編撰及其傳播,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浣紗篇贈陸上人》的背景因素。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

同类推荐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热门推荐
  • 总裁之狂野老公

    总裁之狂野老公

    ★“你可真够轻贱的,是不是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碰你?”他邪魅轻狂,视女人如玩物。“即使你不爱我,也请你不要亵渎我的人格!”她接近他,本来只是一笔交易,可是到头来,她却附送了自己的感情。他眼神里充满鄙夷的看着她:“人格?像你这种即使一身名牌也遮掩不住廉价味道的女人,也会有人格?”☆“宝宝是谁的?”他找了她五年,她躲了他五年,再次相遇,她居然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反正跟你没关系。”她好不容易用五年的时间疗好了心灵的创口,不想一切再回到原点,否则五年前她的离开,就不再有任何意义。(⊙﹏⊙简介实在无能,凑活着吧)★推荐好友力作《我为魔狂》☆《天下夫君一般黑》☆《毒后九夫》☆《替欢小娇妻》☆《倾尽红颜为天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盛宠大牌千金

    盛宠大牌千金

    第一次见面,他开着拉风的悍马勇士,溅了了她一身脏泥。本以为良心发现,可最后,他却丢给她一个滚字。从此,冷面战神,成了她口中的“疯狗”。再次,她怎么都没想到,他居然成了她相亲的对象!于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可到最后,居然还整出了“二女争一夫”的八卦头条。但是,她怎么都想不到,就这么一个冷面阎王似的男人,怎么就对她展开了爱情攻势,完全偏离了他以往的作风。继而,她的生活波澜起伏,被暗杀都成为了寻常小事,再没了之前的风平浪静。☆●☆卓婉觉得,她这辈子除了付以然都不会再喜欢别人,可是,三年的等待、努力与付出,到最后通通都变成了一个笑话。男朋友三年后归来跟别的女人订了婚,本以为跟自己不可能在一起的男人却对她上演各种浓情蜜意!好不容易接受现实决定重新开始,丫的!这又是什么狗血的剧情?……三年后,当红色玫瑰再度归来,身后,赫然跟着两只小拖油瓶。傲娇的女人被重新整编入伍,华丽转身之后,竟然一反常态……贯彻甭管是妖的、媚的、御姐的、萝莉的、撒娇的、不要脸的,只要是能将穆斯尘的心抓住的,那就是正确的基本原则,某个女人展开了疯狂的倒追行动。等等!不是说不接受她么?那么每天把她摁倒在首长办公室的男人,到底是谁?!【片段一】他说,“我们在一起吧。”她答,“做梦呢吧,我有男朋友!”他继续说,“我们结婚吧。”她再回答,“我男朋友对我很好,我没理由现在劈腿。”他凑近了她,“我知道他在几年前事故了,那场国际反恐行动,没有回来,就证明活的几率小之又小,你别自欺欺人了。”她咬咬牙,狠瞪他,“怎么着,我就相信他没有离开,即便他真的不在了——”微微拉长了语调,她气死人不偿命,“你,也没戏!”【片段二】某人义愤填膺,气喘吁吁的一把推开首长办公室的大门,怒瞪着办公桌前的男人。“穆斯尘!我有权控告你虐待我手底下的兵!”他勾唇,轻启薄唇,“哦?都是新兵,何来你手底下之说?”暗暗咬牙,她的气势立马被扑灭了大半儿,“他们好歹原来也在我手底下做事儿了,你变相儿体罚是什么意思!”他知道,其实是她累的受不住了。站起身,慢慢的走到她身边,将她逼到桌子边儿上,然后俯下头,在她耳边轻咬一下。“那你说,我应该怎么做?”浑身一个颤栗,她瞪大眼珠子狠狠的喘了一口气,“穆斯尘!我在跟你说正经事儿!”“我也在跟你办正经事儿……”
  • 花神谱

    花神谱

    甚至这世间的万物——都需要被细心地呵护,无论是花,关切地凝视,还是人,都需要一颗温柔对待的心
  • 末世日常见闻录

    末世日常见闻录

    作者:你想成为大神吗?关宇:想啊,做梦都想作者:你要成为男主角?!关宇:嘿嘿,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介意的啦~作者:你想拥有超能力?!关宇:当然想,这样我就可以偷窥别人的胖次了<( ̄3 ̄)>.....作者:真是贪得无厌,给男主头衔,不过必须要加最废!来人,剁成碎肉末送过去,这次一定虐死你o( ̄ヘ ̄o#)关宇:啊!!!!不要啊,饶命啊,我再也不要当主角了....(⊙o⊙)啊!
  • 重生嫡女另聘

    重生嫡女另聘

    “二爷,到底要保孩子还是大人啊?”连温玉眼内的最后一些光亮给了齐君然。齐君然的浓眉一直都是紧拧着,然后他转过身,吐出来的还是那几个字,“保孩子,快些。”前世,她错认良人,被相公和妹妹联手害死。谁料,死后重生,这一世,她护母学医,另遇良缘,终于是扬眉吐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丑颜毒妃:弃嫁修罗王

    丑颜毒妃:弃嫁修罗王

    她是异世的一缕孤魂,重生于这个相府弃子的身上,她无心权势,一心留恋江湖。可是上天却偏偏要给她开一个玩笑。他好不容易将她钳制住,一脸溺爱的说:“娘子,别逃了!你可是伪装成小白兔的大灰狼,现在要发挥你小白兔的本性!”
  • 无敌后娘

    无敌后娘

    卖身系列之后娘文案:她何其有幸得天宠三岁,不识父母面,一座采光绝佳的玻璃房是她仅有的世界七岁,痛恨她的外公将她卖给亚比士研究院做专职白老鼠十三岁,特殊的才能让她有幸能从白老鼠进化为“人”十七岁,她成为医学界的闪亮新星,身价百倍十八岁,她被“借”到爱尔兰考古队,专职抢救,兼职跑腿十九岁,她被那根莫名其妙的挂链弄到莫名其妙的地方二十岁,她可谓精彩的人生再添一笔,再一次被卖她不曾怨过天,不曾恨过地,却不得不服上天的倦顾让她的小日子,一天比一天精彩她年仅二十,无意结婚,无意生子,毕生最大的志愿就是当个单身贵族,无牵无挂战天,一个五岁的小家伙,他叫她娘她,是他爹给他买回来的后娘银战,一个如战神一般的男人银狼族,一个团结而又强大的族群战天,一个内敛怕生的小男孩,朗衣,一个天才医学博士(一个可怜的女人)卖身系列之后娘,一个精彩的故事稳住脚,千万别走开哦!************************************************零八年书院七位作者倾心打造卖身系列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卖身系列群:8427942以下是其他六位作者卖身系列文址,记得从头看到尾哦:《卖身—风定江山》(孟琴)《卖身系列之祸妃》(夜恋凝)《卖身系列之妖姬》(花前月下)《卖身系列之怜婢》(春日晨光)《卖身—无心童谣》(ray)《卖身系列之哑丫》(木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