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04

第4章 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與唐代社會文化(2)

宋之問的家世本有著崇尚道教的傳統,如《嵩南九里舊鵲村作》(《永樂大典》卷三五八○)説“家世事靈嶽,喦棲安敢渝。……明主本尚道,黃屋均蓬壸”,作於延和元年秋的《始安秋日》也説“世業事黃老,妙年孤隱淪”,皆可證。據《舊唐書》卷一九一《孫思邈傳》,其父宋令文晚年向道,師事道士孫思邈,據《陸渾南桃花湯》詩(《詩淵》第2242頁),知宋之問妻亦為道教門徒。宋之問本人對道教有極深興趣。早年曾居嵩山、陸渾。據《元和郡縣圖志》卷五,嵩高山,在河南府登封縣北八里,亦名外方山。又云東曰太室,西曰少室,嵩高總名,也即中岳。陸渾山,俗名方山,在河南府伊闕縣西五十五里。此二地是唐世著名的釋道修習隱居之處,寺院道觀林立。宋之問或因其父晚年尚道而卜宅二地,故對此二地有極深情結,這在其貶謫前後的詩中都有表現。前者如寫於天授二年(691)的《憶嵩山陸渾舊宅》(《詩淵》第3529頁)説:“好仙宅二室,愛藥居陸渾。……少秉陽許意,遭逢明聖恩。”《嵩山天門歌》(《文苑英華》卷三四二):“吾亦不知其靈怪如此,願遊杳冥兮見羽人。”《春日山家》(《文苑英華》卷三二七):“今日遊何處,春泉洗藥歸。悠然紫芝曲,晝掩白雲扉。魚樂偏尋藻,人閑屢採薇。丘中無俗事,身世兩相違。”《奉勅從太平公主遊九龍潭尋安平王宴别序》(《文苑英華》卷七○九):“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後者如《入瀧州江》(《文苑英華》卷二九○):“余本巖栖客,悠哉慕玉京。……鏡愁玄髮改,心負紫芝榮。”《郡宅中齋》(《文苑英華》卷三一七):“訟寢歸四明,頹齡親九轉。微尚本江海,少留豈文戰。”《發端州初入西江》(《文苑英華》卷二九○,《全唐詩》卷五三):“疇日三山意,於兹萬緒睽。金陵有仙館,即事尋丹梯。”這些詩或寫到了採藥的閒適生活,或透露了詩人的一些重要信息:宋之問所居之陸渾舊宅乃採藥之良好去處,他居陸渾蓋有雙重目的:一是為此處便於採藥之故;二是之問年少即有好仙隱居之志,修道巖栖或乃詩人之宿願。除此之外,早年居嵩山時(高宗朝至武后垂拱初),宋之問曾師嵩陽觀道教上清派之第十一代宗師潘師正,並與其弟子韓法昭、司馬承禎交遊往還,有《卧聽嵩山鐘》(《詩淵》第1435頁)、《冬宵引贈司馬承禎》、《寄天台司馬道士》、《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復傷田洗馬韓觀主因以題壁贈杜侯》等詩為證。通過這些詩可以看出,宋之問受道教薰陶之深,且有虔敬之信仰。

然而,在本文中引發我們興趣的是宋之問與佛教相關的事蹟。宋之問之能創作《浣紗篇》一詩並不在於他在道教方面的卓識,而完全得益於他本人的佛學修養。他青年時代及其晩年所居之地域環境都給他提供了接觸和了解佛教文化的多種因緣機會。概而言之,有以下三方面因素構成了此詩產生的歷史條件。

對佛理的興趣(聽講和閱讀)可視為《浣紗篇》產生的第一個條件。唐代士大夫雖不像魏晉六朝學士文人對佛教理論的造詣,但對玄理名相的興趣習尚還是在與僧徒過從交遊中承襲下來。當時大乘佛教的重要典籍主要是通過寺院僧人和佛教各宗派的講授中在士大夫文人中傳播。宋之問雖談不上真正奉佛,但在河南登封任職時,他就已經表現出對佛理的興趣,《雨從箕山來》(《文苑英華》卷一五三,《全唐詩》卷五一)可為顯例:

雨從箕山來,倏與飄風度。晴明西峰日,綠縟南溪樹。此時客精廬,幸蒙真僧顧。深入清淨理,妙斷往來趣。意得兩契如,言盡共忘喻。觀花寂不動,聞鳥懸可悟。

箕山,在今河南登封東南《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正義》:“皇甫謐《髙士傳》云:‘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乃退而遁於中嶽潁水之陽,箕山之下隠。……許由歿,葬此山,亦名許由山。’在洛州陽城縣南十三里。”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59年9月第1版,第2122頁。此為宋之問感受佛理之深切體驗,表現了詩人對義理的熱衷。由此可以推知,宋之問在河南登封任職時常去周遭寺院聽講。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後期。如宋之問被貶越州時,嘗在景龍四年間與僧人鑒師往還,作《見南山夕陽召鑒師不至》(《文苑英華》卷二七九)、《湖中别鑒上人》(《全唐詩》卷五三)、《題鑒上人房二首》(《全唐詩》卷五三)。其中《湖中别鑒上人》詩説:“願與道林近,在意逍遙篇。自有靈佳寺,何用沃洲禪。”在此,宋之問將自己與鑒師的交遊擬比為支遁和王羲之,表明彼此之間有許多談名理的過從和流連。

這種對佛理的興趣還表現在之問以佛經事典來表現自己的素養。種種跡象表明,前文所論的幾部大乘佛教典籍,宋之問都可謂熟稔已久。

(一)《法華經》和《涅槃經》。睿宗景雲元年(710),宋之問改越州長史,途經浙江杭州,過越州山陰縣南秦望山,巡遊了著名法華寺,據李邕《秦望山法華寺碑》(《全唐文》卷二六二),該寺於由東晉義熙十二年由釋曇翼法師所建。《文苑英華》卷二三三收錄宋之問兩首《遊法華寺》詩,作於景龍三年冬或四年初。其中一首尤引人注意,詩云:

高岫擬耆闍,真乘引妙車。空中結樓殿,意表出雲霞。後果纏三足,前因感六牙。宴林薰寶樹,水溜滴金沙。寒谷梅猶淺,温庭橘未華。臺香紅藥亂,塔影綠篁遮。果漸輪王族,緣超梵帝家。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江郡將何匹,天都亦未加。朝來沿泛所,應是逐仙槎。

由詩“高岫擬耆闍,真乘引妙車”及“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可知其皆應用了佛教事典。“真乘引妙車”一語顯而易見是出於《妙法蓮華經》卷二《譬喻品》的“三車”之喻。“忍草”亦為一著名譬喻,出於《涅槃經》。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八《如來性品第四之五》、卷二七《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卷二九《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三》三處皆談及忍草這一譬喻。如卷二七《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言:

善男子,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則無醍醐。雖無醍醐,不可説言雪山之中無忍辱草。佛性亦爾。

關於靈華,實為“靈瑞華”之縮略詞,出《正法華經》,為優曇華之舊譯光宅寺釋法雲《法華義記》卷三、胡吉藏《法華義疏》卷三《方便品第二之一》、隋慧遠述《大般涅槃經義記》卷一(之上)具言之。如光宅寺釋法雲撰《法華義記》卷三:“今言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説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此是第一歎法希有。優曇華是外國語,此間言靈瑞華,唯有轉輪聖王出世有此華,故知此華希有。此經如是也。”胡吉藏撰《法華義疏》卷三《方便品第二之一》:“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者,此譬上時乃説之言也。河西道朗云:此言靈瑞華,又云空起華。天竺有樹而無其華,若輪王出世此華則現,明衆生若應聞一乘教成法輪王者,諸佛世尊乃説是經,故靈瑞華為輪王之相,法華為成佛之徵。”,在此,宋之問蓋以忍草、靈華以譬世間希有之佛法,只要長夜守護,總有頓悟佛性之機。這首詩頗有代表性,説明宋之問對當時盛行的兩部佛典中之譬喻都甚熟悉,相同的例證(精熟《法華經》之證)還見於睿宗景雲元年六月,之問被貶往欽州(廣西)時過韶州,蓋於景雲二年所作的《遊韶州廣果寺》(《文苑英華》卷二三三,《全唐詩》卷五二),詩云:“莫愁歸路遠,門外有三車。”

(二)《維摩詰經》。神龍二年(706)寫的歎文《為太平公主五郎病癒設齋歎佛文》(《文苑英華》卷四七二,《全唐文》卷二四一),中云“回供純陁之國,求饌香積之宮;……天女散花,綴山林之草樹”,所謂“香積”、“天女散華”皆化用世所習誦的《維摩詰經》之《香積佛品》、《觀衆生品》的事典。

由此可見,宋之問對這三部大乘佛典有過閱讀或聽講的經驗,故在詩歌方面用作詩文的材料。前文所論,《法華經》、《維摩詰經》在唐代知識分子中最為流行,前者有菩薩行者(觀世音菩薩)可以示為婦女身來攝化度衆的事例,後者有“在欲而行禪”的菩薩行和“或現作婬女”的染愛法門,宋之問對這些教理當不陌生。

除了閱讀或聽講《法華經》、《維摩詰經》、《涅槃經》這三部重要典籍外,宋之問對其他佛教典籍的了解,很可能是通過與佛教宗派的交往中獲悉的。宋之問所處時代,正值禪宗北宗學説宣傳極盛之時,禪宗尤其是北宗説法,尤好援引宗經以外的大乘佛經敷揚引喻,闡發教義,從而使這些經典中的佛教理論也得到傳播。因此,宋之問和禪宗的交往成為《浣紗篇》產生的另一個不可忽略的條件。

據現有文獻,宋之問一生交往的僧侶共有四位,此即神秀、慧能、鑒師及本詩題所言之陸上人。其中前二位皆禪宗重要領袖人物。與神秀的接觸始於宋之問在洛陽預修《三教珠英》陪從遊幸之時。這一時期,正值武則天敬重禪宗的重要時期。久視元年(700),則天遣使招荊州玉泉寺神秀禪師至東都《歴代法寶記》、《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五〇載張説《唐玉泉寺大通禪師碑銘》,並見《全唐文》卷二三一。,當時洛陽僧侶託宋之問作表上奏,認為要表示信衆對神秀的崇敬之情,應“緇徒野宿,法事郊迎”,請依“焚香”、“散花”之法式往龍門迎秀禪師入都。引人注意的是,宋之問在表中贊神秀禪師“契無生之理,傳東山妙法”,這意味著,宋之問對北宗禪派承傳情況的了然。此表題為《為洛下諸僧請法式迎秀禪師表》(《文苑英華》卷六○六、《全唐文》卷二四○),當撰於久視元年。作為北宗著名禪師,神秀備受禮遇,被推為“兩京法主,三帝國師”,《舊唐書》卷一九一《神秀傳》記神秀為則天所貴重,説:“肩輿上殿,親加跪禮,敕當陽山置度門寺以旌其德。時王公以下及京都士庶,聞風爭來謁見,望塵拜伏,日以萬數”。據此,可以想見當時衣冠仕子咸附秀禪師諮稟佛義。當時在洛陽預修《三教珠英》並陪則天遊宴的宋之問無疑謁見過神秀禪師,並極有條件接觸當時的北宗禪。這在其於先天中往返桂、廣二州時所撰《宿清遠峽山寺》(《全唐詩》卷五二)云“説法初聞鳥,看心欲定猿”之“看心”語可以得到證明。此“看心”一語實與北宗所倡禪觀存在著某種契合,這種契合很難説是出於偶然,只能解釋為宋之問了解北宗禪。

除了接觸北宗禪的著名領袖神秀,宋之問還和南宗的慧能有一段因緣。景雲元年(710)流欽州途中,至韶州謁能禪師,作《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詩(《文苑英華》卷二一九,《全唐詩》卷五一)。《宋高僧傳》卷八《唐韶州今南華寺慧能傳》所謂“朝達名公所重有若宋之問謁能,著長篇”云云,當即指此《謁能禪師》詩。此詩表明:一、宋之問嘗親詣韶陽去謁見慧能禪師,二、“願以有漏軀,聿熏無生慧”反映詩人歸依釋教的心情。三、“坐禪羅浮中,尋異窮海裔”則意味著之問被貶時嘗在廣東一帶習禪,這似使他獲得精神支柱,不復介意漫長的歸期。宋之問何以要參訪慧能?有一部分原因是當時則天、中宗朝對慧能的敬重。據《歷代法寶記》,長壽元年(692)二月二十日,“勅使冠郎中張昌期往韶州曹溪,請能禪師。能禪師託病不去。則天后至萬歲通天元年(696),使往再請能禪師,能禪師既不來,請上代達摩祖師伝信袈裟,朕於内道場供養。能禪師依請,即擎達摩祖師伝信袈裟與勅使。使迴得信袈裟。則天見得伝信袈裟來,甚喜悦,於内道場供養。”參見柳田聖山《禅の語錄3·初期の禅史Ⅱ——歴代法宝記》(日本筑摩書房1976年6月出版)中所收校注本,第129頁。王維《能禪師碑》(《王右丞集》卷之二十五)也説:“則天太后、孝和皇帝,並敕書勸諭,徵赴京城。禪師子牟之心,敢忘鳳闕。遠公之足,不過虎溪。固以此辭,竟不奉詔。”又據真人元開《唐大和上東征傳》,則天嘗為慧能禪師在韶州造法泉寺[日]真人元開著、汪向榮校注《唐大和上東征傳》,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74頁。,當時身在洛陽的宋之問對這些敬法活動當有極深印象。宋之問又嘗為武平一所撰頌揚慧能禪師的銘贊作書,可見其對慧能的仰慕由來已久。此外,宋之問被貶往欽州時過韶州,嘗於景雲二年赴欽州途中作《遊韶州廣果寺》(《文苑英華》卷二三三,《全唐詩》卷五二),《西溪叢語》卷上説:“能大師傳法衣處在曹溪寶林寺……神龍中改為廣果寺。”可見,廣果寺為南禪新學説之發祥地。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華嚴經》在則天朝的重譯和講習以及北宗禪師對《華嚴經》的重視。武則天時代,《華嚴經》的傳譯和講習盛況空前。據《開元釋教錄》卷九,僅武則天朝即有四次譯事,其序次是:垂拱元年,中印度僧日照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一卷;永昌元年、天授二年,于闐國沙門提雲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一卷;天后證聖元年(695)至聖曆二年(699),于闐三藏實叉難陀等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據智昇《續古今譯經圖紀》,實叉難陀於證聖元年(695)奉敕重譯《花嚴經》的地點即在東都大内遍空寺,參預者有華嚴宗的實際創始人法藏。天后親臨法座,創製序文。本年七月,則天加金輪聖神皇帝尊號,當時宋之問正在洛陽為官,多預宮中遊宴之事。其《早秋上陽宮侍宴序》(《文苑英華》卷七○九)、《上陽宮侍宴應制得林字》(《全唐詩》卷五二)即作於是年,前者提到武后金輪皇帝這一尊號,而此一稱號恰好取自大乘急進派之經典《大雲經》有關以女身受記為轉輪聖王成佛之教義陳寅恪《武曌與佛教》,載《金明館業稿二編》,三聯書店2001年版,第167頁。

同类推荐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热门推荐
  • 王后四嫁

    王后四嫁

    雪倾城走过的地方鸟儿会噼里啪啦往下掉。女娃娃抬起了一只手揉眼,最后发出了甜美的声音,“大姐姐,这里是什么地方?”雪倾城满脸黑线,腹诽,这个女娃太不知死活,他是很美,天下最美的人是他,可他是男子好不好,这个女娃竟拉着他的衣裳叫他姐姐……
  •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情志养生、日常养生、四季养生、运动养生、房事保养、美容养颜等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大智大勇(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智大勇(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在田忌赛马的故事中,孙膑用了绝妙的策略;望梅止渴的故事中,曹操略施小计,就解决了将士口渴的难题;孙权断案,明察秋毫,根据一粒老鼠屎探查出事情的原委……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有智有勇者才能成就大的事业,你能从他们故事中得到灵感和启发,得到勇往向前的动力。
  • 钱夫,我要劫色

    钱夫,我要劫色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女醉意熏熏的闯进一私宅,神志不清的大摇大摆的躺在床上一睡不醒…一年后,她惊喜的发现自己竟然生了个儿子?对着他粉嫩粉嫩的小脸,她决定不管用尽什么办法她都得为他将这个贼爹给找出来,莫名其妙上了她,搞大了肚子竟然就这么销声匿迹了…她是黑风寨当家大小姐,武艺超群,长相貌美,爱慕之人滔滔不绝;他是黑风寨当家小王爷,捣蛋调皮,萌宠可爱,想尽办法为亲娘劫男人;咱这山寨不差男人…经过几年的探寻,她锁定了五个男人可能会是他的爹:第一号人物:风流倜傥当今宰相的三公子,看似文弱却腹黑无比,想尽办法破坏她寻夫之路;第二号人物:俊美不凡当今第一花美男,远看美若天仙,近看酷似潘安,就那么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第三号人物:风流不羁当今第一才子,出口成章,深谋远虑,却不幸被她一日兴起吃干抹净,自此一蹶不振;第四号人物:武艺高强当今大将军之独子,擂台摆阵比武招亲,被她一记蒙汗药趁机偷吃;第五号人物:威武霸气当今黑道老大头目,轻咳两声整个江都都为之颤抖,却被她强逼着做了奶爸;片段放送:“亲娘,这个叔叔长得还算标志,说话还算得体,气质还算过得去,要不你就可怜可怜他跟了咱们三天,就答应他的请求劫了他吧。”小家伙兴致勃勃的算着怀里沉甸甸的金子,得意忘形的龇着牙!小仙瞥了一眼跪地请求的男子,冷笑,“你真的很想让我劫财,可你这金子都被我儿子劫了,对我而言你还有什么可劫的呢?”男子二话不说直接大字敞开平躺在地,闭紧双眼:“我还有肉体,来吧,劫色吧。”…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钱夫,我要劫色》
  • 麻辣吸血鬼

    麻辣吸血鬼

    他们怕太阳光、十字架和大蒜,喜欢睡棺材,昼伏夜出,能变成蝙蝠,靠吸血为生;他们都是俊男美女,皮肤苍白,冷漠,有贵族气质;他们吸完血的人会死去,但是如果得到他们的血,就会和他们一样变成吸血鬼。就是这样神秘的一族,也会有个别异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楠木幽生

    楠木幽生

    他和她的相遇,只因一场祭祀只是,从两人开始相爱,慢慢深爱了,最后,却得他冷剑相对!直至心窝!而她,血泪轻垂:你说过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他凝视着她,握剑的手,止不住的颤抖!再见之时!她嗜血成性!一幅浓妆全然失了当初的模样,她说:我是魔,生性散漫,必要爱及我所喜!杀尽我所恶!那时,她没说,她已生命垂危!灵魂临近湮灭!她没说,她爱他!永生永世,药石无医!人魔大战。时过一月,她在魂魄散尽之际,躺在他怀中:“下辈子!记得要找到我!”他拭去她嘴角血迹,将怀中的女人抱紧“——这句话,你上辈子说过了!”
  • 危险关系:丫头,悠着点

    危险关系:丫头,悠着点

    老爸老妈出国旅游将她丢给刚回国的他照顾,谁知道他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在家里专门欺负她,将她当女佣使唤,还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将她给那啥了,不仅如此,好友居然拿她当赌注,输给了他,太过份了,她要奋起,将他狠狠地打回原型!(此文乃校霸独宠拽丫头的孩子篇,很友爱哦)
  • 木子悦己寓言

    木子悦己寓言

    是一本能让人观花看世界,睹木见浮生的好书!为什么这么说?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寓言,正好比这花这木,看似志趣横生,枝繁交错,实则却有着深深的道理,这些道理既是对当代社会现状的犀利剖析,撕开一条条带血的皮肉,看人性的贪与痴,世间的冷与暖,一幕幕真实太过沉重,变成一个故事说与人听。
  • 野心首席,太过份

    野心首席,太过份

    【全本大结局】新婚前一晚,她被闺蜜算计,惨遭神秘面具男人的狠狠欺负。这场声势浩大的灾难来得猝不及防,当幸福来敲门时,她却被拒之门外。他是春城里野心勃勃的公司首席执行官,她是敢作敢为雷厉风行的传媒集团负责人。一次精心设计的阴谋,让两个人从此有了交集。他,步步为营,残野如狼。她,精于算计,狡猾如狐。他,有最心爱的女人;她,亦有钟情的男人。但是,却不得不走进婚姻的城堡里。然,这场婚姻,让同样骄傲的两个人走的鲜血淋漓。是死守婚姻这座城?还是孤注一掷?婚姻如棋盘,若注定死局,坐守孤城,又该如何杀出一条血路?如果结婚是一场盛大的豪赌,我已拍桌下注,郁霆琛你敢不敢陪我坐庄?当真相来临,她的所有骄傲毁于一旦,每一个人都有软肋,他喜欢的女人才是江晓溪唯一的软肋。她用尽所有力气的喊道:“我们离婚,连孩子也归你,我江晓溪此生不再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