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02

第2章 “且字”考:命字文化變遷視野下的觀察(2)

第一、正訛字。如《春秋公羊傳·桓公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何休注云:“據劉卷卒,氏采,不名,且字。”徐彥疏云:“劉是其采,卷是名也。”根據何休注,“卷是名也”的“名”應為“字”。《春秋公羊傳》卷四,第2215頁。《春秋公羊傳·定公四年》之何注“言劉卷者,主起以大夫卒之,屈於天子也”,徐彥疏云:“言劉卷,其但字者,正欲起大夫卒之,屈於天子故也。”《春秋公羊傳》卷二五,第2337頁。“但”為“且”的訛字。《儀禮·鄉飲酒禮》:“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酬。’受酬者降席。”鄭玄注云:“又同則以且字别之。”《儀禮注疏》卷一〇,第988頁。李如圭《儀禮集釋》“且字”作“某字”李如圭《儀禮集釋》卷四,《叢書集成初編》,第1001册,第102頁。,朱熹《儀禮經傳通解》文淵閣《四庫》本作“其字”《儀禮經傳通解》卷七,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册,第137頁。,敖繼公《儀禮集説》作“其字”敖繼公《儀禮集説》卷四,《通志堂經解》第14册,廣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版,第62頁。,後三者顯然有誤。

第二、去衍文。如《春秋公羊傳·桓公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何休注云:“(宰渠伯糾)繫官氏名且字。”又云:“渠為氏,糾為字,伯為敬長。”《春秋公羊傳》卷四,第2215頁。顯而易見,“繫官氏名且字”,衍一“名”字,否則與下文何注“老臣不名,宰渠伯糾是也”相牴牾。段玉裁云:“此由淺人不解‘且字’之恉,因添‘名’字於此,謂‘渠’是名,‘糾’是字,名而又字,故曰‘名且字’,而不省明言‘不名’也,且二百四十年中有一人名、字兼書者乎?”《經韻樓集》卷二,第34頁。

第三、補脱字。如《儀禮·士虞禮》之“適爾皇祖某甫”,鄭注云:“某甫,皇祖字也。若言尼甫。”《儀禮注疏》卷四三,第1174頁。此處似有脱文,據鄭玄注文例,應為“某甫,皇祖且字也”,脱“且”字。各本訛為“某甫,皇祖字”。何以知之?賈公彥在説明正祭和告祭的稱呼之别時,曾引證此例云:“若士告請之祭,則稱且字。故《士虞》記云:‘適爾皇祖某甫。’是也。”《儀禮注疏》卷四八,第1201頁。

除了文獻校勘方面的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把視線拉長,將“且字”放置於命字文化變遷的視野下考察時,不僅看到“且字”從稱字形式到命字形式的轉變,還窺探到命字功能和意義的變化,以及它對人們解釋“字”意(尤其是那些以“且字”結構命字的類型)所產生的影響。

二、命字文化的變遷對“且字”的影響

區分“且字”與“正字”,是周禮别於殷禮的特徵之一。賈公彥云:“殷質,二十為字之時,兼伯、仲、叔、季呼之;周文,二十為字之時,未呼伯、仲,至五十乃加而呼之。”《儀禮注疏》卷三,第958頁。換句話説,稱呼“且字”是以施行周禮為背景和依託的。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且字”和“正字”的功能區分自然也越來越模糊,秦漢以降,隨著命字文化的遷演,“且字”又出現了怎樣的變異?

第一、秦漢以降,在實際運用中,雖然已沒有稱“且字”與“正字”之别,但稱“且字”時所慣用的結構形式(二十字+美稱)、稱正字時所用如“伯某甫(父)”(排行+二十字+美稱)、“伯某”(排行+二十字)的結構形式,依然為人們所用,並由稱字形式逐漸過渡到命字形式。洪邁注意到東漢以後,命字由單言到雙言、甚至多言的轉變,他在《容齋五筆》卷一“古人字只一言”中云:“古之人命字,一而已矣。……迨東漢以下,則不盡然。”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842頁。今人蕭遙天則更將時間提前到西漢中葉,認為命單言字之風到此便漸成絶響蕭遙天《中國人名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頁。,袁庭棟也認為“東漢以後,絶大部分命字都是二言”袁庭棟《古人稱謂》,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頁。。當雙言字漸趨流行之後,這些原本結構鬆散靈活的稱字形式也被漸漸固定下來。諸如“伯某”、“仲某”、“子某”等,在歷代日益繁多的命字形式中佔據著較為主要的地位,而“某甫(父)”或“伯某甫(父)”的命字率則呈現出由低漸高的趨勢。及宋,以“某甫(父)”命字者已相當多,如王安石字“介甫”,其兄弟也皆以“某甫”形式命字。然而,在王安石與朋友的詩文酬唱中,卻又不難發現除“介甫”外,還有稱其“介卿”的情況,因此,從南宋開始,就有王安石字“介甫”或“介卿”的爭論。近来,侯體健君查閱年譜和其他詩文記錄,又以費袞《梁谿漫志》卷三“范淳父字”條所記為主要證據,推斷“王安石字介,臨時輔以‘甫’、‘卿’諸字”案:有關前人對王安石字的不同意見,其具體内容見侯體健《“王安石字介”説》,《古典文學知識》2008年第2期,第114-119頁。。筆者認為,宋人多字並行的情況較為常見,這種取多字的情況,與人們越來越重視命字的表德功能有關(後文將展開論述),有時即便取了新字,原字也並非棄而不用。王安石實則既字“介卿”,亦字“介甫”,命字結構乃是從先秦稱呼“且字”的形式承襲而來,只是及宋時,已演變為較為穩定的雙言字。王安石為其亡兄王安仁所寫《亡兄王常甫墓誌銘》中明確提到“諱安仁字常甫”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卷九六,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987頁。,這説明宋人視“某甫”為雙言字,已然為常態。由此,也可回應解釋侯體健君所提到的為何“依學理而言,我們自然可以説王安石字介”,但同時“又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説法是不符合約定俗成”侯體健《“王安石字介”説》,第119頁。的深層原因。

第二、秦漢以降,人們在“敬其名”的基礎上增强了字的表德功能。《西京雜記》梁孝王云:“臣聞《禮》,二十而冠,冠而字,字以表德。”葛洪《西京雜記》卷四,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9頁。又,《顏氏家訓·風操》:“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卷六,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92頁。正是因為命字功能在重心上由“敬其名”漸漸偏向“表其德”,所以“字”的意義有越來越内化的趨勢,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在命字中注入自身的道德追求、宗教信仰等豐富的元素,如談玄論道的魏晉時期流行“道某”、“玄某”、“大某”的命字形式,隋唐,屈突無為字無不為,王維字摩詰等,以字彰顯主人濃烈的個性色彩;宋人常在命字中表達對聖賢之道的追慕,如宋人喜用“某中”、“某仁”、“某哲”、“某臣”等,尤尚老態字,如“某老”、“某翁”、“某叟”、“某甫(父)”等成為主流命字形式,明人在承繼宋人的基礎上,增加了“士某”、“心某”、“方某”的形式的命字率;清人好以亭、臺、樓、閣、齋、堂、庭、庵、山、川、田、園、村、水、月等為字,意境清幽雅致,藴含著豐富的哲理意味,如“雪琴”、“雨亭”、“介亭”、“午橋”、“水村”等。參見籍秀琴《中國人的字與社會文化背景——宋明兩代與清代命字比較》,《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第85-93頁。

由於人們重視在命字中展現自己的價值觀念與品位意趣,因此對先前命字不滿意,還可請飽學之士改之,對方將撰寫書函或字説文告知所命字的意義;朋友臨行贈别,有時也通過闡述對方的字義來表達對朋友的相知相惜等。宋代以後,這種字説、字辭文的流行,正是命字功能轉向内在的典型表現。

吊詭的是,雖然“某甫(父)”或“伯某甫(父)”由稱字形式漸漸變為命字形式,但在字説類文章中卻仍然保留了古之命字以單言字——“某”來體現意義的方式,司馬光、歐陽修、黃庭堅、真德秀(尤以黃氏為最)等都撰有多篇字説,通常重點解釋“某”,對於“甫”則不説或一語帶過。此外,由於受到前述命字功能轉向内在的影響,人們在解釋“某甫”類型的字時,增强了對“某”的意義闡述,往往以數百字或更長的篇幅,引經據典、展開詮釋。具體例文在宋人文集中比比皆是,如黃庭堅《洪氏四甥字序》、真德秀《呂敬伯敬仲字説》、《張仁父字序》等,茲不贅述。

三、結論

根據目前已掌握的文獻,漢代經注文中首現“且字”説,但因語焉不詳,致使後世治禮者對“且字”的用法聚訟紛紜,相對而言,段玉裁的解釋較為明晰。本文結合段玉裁的觀點,梳理出先秦字文化中“命字”和“稱字”兩套系統,認為先秦時期,命字形式通常為單言字,稱字形式則有“正字”與“且字”之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段説雖較諸家更勝,但也未能如惲毓鼎在《惲毓鼎澄齋日記》所誇贊可“析自來説禮家之疑”惲毓鼎《味腴室讀書日記》,《惲毓鼎澄齋日記》第1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3頁。,事實上,段玉裁在解釋經注之“(吳)孟子”為且字之時,就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因此,本文在概括結構形式時,亦將“孟子”條排除在外,暫存疑,寄本文能拋磚引玉。此外,秦漢以降,命字在結構和功能兩方面有著較為重要的轉變,一方面,隨著雙言字、多言字的流行,先秦時期原本結構靈活鬆散的稱字形式(“且字”結構)逐漸被命字形式吸納;另一方面,字的社會功能和意義漸趨内在,由“敬其名”偏向“表其德”,人們在洋洋灑灑闡述“某甫”字義時,卻又受到它原本是且字結構演化而來的影響,傾向於釋“某”,對“甫”則不言或簡單帶過。

由上述討論,我們還可見出,對命字文化展開研究,小可體悟個人之情趣品位、自我或長輩友朋的期許,大可尋繹時代風尚、社會思潮的變遷。然而,惜乎目前學界對該論題的探討主要集中於古漢語研究等領域,涉及文化史者,則缺乏對背景展開更為深入的探究。“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若轉換視角看命字,不僅能使舊材料重新煥發出新光彩,還能促使我們將研究觸角伸至社會史、思想史、觀念史等更為廣泛的領域。

第一、材料新用。上世紀以來,學界編纂了大量的人名索引,如《二十四史紀傳人名索引》、《室名别名字號索引》等,這些耗費了研究者不少心力而編成的資料,為研究命字提供了各種豐富而直觀的信息,是分析命字形式組合變化的絶好媒介,但長期以來,都只作為工具書使用,而非研究對象。此外,研究者對歷朝歷代的經學論著關注不夠,當經學家以彼時代的立場去解讀經典的時候,所期待的絶非僅僅是文字本身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考其源流、通古今之變,因此他們常常援引彼時代的禮儀制度、習俗作類比,保留了許多彼時代命字的資料,這些都亟待用新的眼光去發掘。

第二、拓寬縱向與橫向的觀照,既要通古今之變,也要將研究對象放置於特定時代的背景中考察,充分洞察彼時代各種複雜現象之間的聯繫與牽制。

就縱向而言,從先秦至明清,我們能清楚看到在不同社會文化的滋養下,命字形式被不斷篩選淘汰、擴充重組,通過解析這些複雜的“方程式”,那些被歷史之筆層層塗刷、淡去、隱沒的背景也將隨之而漸露真顏;此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命字原是冠禮中的儀節之一,以禮制為依託,因此在探討該論題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兩個問題:其一、“禮不下庶人”和“禮下庶人”的制度變遷;其二、命字與冠禮的分合關係,冠禮從唐代開始就有漸弱的趨勢,但命字卻從未間斷,且呈現出增强和多變的態勢,直到晚清民國時期纔有了較大的變化。

就橫向而言,人們交際中的稱謂習俗往往受制於不同時代的社會文化,呈現出複雜多變的面貌。從“敬其名”到“敬其字”,不僅體現了字表德功能增强以及意義上逐漸内化的趨勢,更提醒著我們,以稱謂來分析人物的尊卑關係,必須要將其還原於特定時代中去理解和思考,如漢晉以來,卑者和平交都呼尊者為足下,以示尊敬,至宋則變為自高而侮人稱足下,如若刻舟求劍,不對該時代稱謂習俗的變化展開深入分析,就可能導致將侮稱理解為敬稱,從而造成對語境的消極誤讀;此外,還要注意同一時代,命字和其他事實之間的連帶關係,如宗教信仰、官方規定等,或者將與字緊密相聯的名、號等作對比分析,事實上,三者各自所代表的意義既相互呼應、補充——呈現單線的意義關係,還另有相互轉化的一面,如由字入名,由字入號,由號入名等,這其中都包藴著豐富有趣的訊息。

自上世紀前半葉,命字文化漸趨衰落,在近現代的特殊時空背景下,“指名道姓”成為新思想、新風尚的表徵。雖然命字禮俗已漸行漸遠,但有些其他的尊稱形式卻被保留延續。近年來,隨著網路博客文化的興起,在稱謂中又興起以稱呼對方的網名為尊稱的風尚。一定程度上説,這體現了百年來文化的斷裂、接續與變異。

作者單位: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清華大學歷史系

同类推荐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系列:褐色童话书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系列:褐色童话书

    《褐色童话书》是一本30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胆小鬼吉拉尔德受到了惩罚》《亚拉的故事》《王子和三劫难》《狮子和猫》……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指间青春:相思不过泪成殇

    指间青春:相思不过泪成殇

    那一年我们青春年少,那一年我们似水如花;冥冥中我们意外相遇,约定让你我命运无声相连;千般情愫,万般思念也及不过那片刻的相见;我们相信幸福离我们并不远,纵使百般刁难千般羁绊,只要我们还能彼此伸出双手,只要我们还能彼此轻触指尖,所有的苦越累,酸与涩,都不过是我们追逐幸福路上的风景而已;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之女配

    穿越之女配

    某台言作者表示——虽然时常写傻兮兮不切实际的纯爱文,也不至于就让我重生成自己文里的炮灰女配吧?路人甲都比她这角色好啊!文里男配可以四个字概括:用来虐的。而她重生的这个炮灰女配的作用:有用拉出来溜溜,没用死一边去,最后还可悲地为男配挂在第八章……嗷!作为一个女配炮灰,她表示不服,为了美好生活,奋起改造男配改变杯具人生。
  • 渣夫的百惠媳

    渣夫的百惠媳

    但是这样的男主,阴险、狡诈,却有一位百般好的妻子。古代小人物的恋爱故事。古代最底层小人物的苦苦挣扎,男主各种渣,为了生存各种不入流的手段。,阿谀献媚、逢迎拍马、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不憨厚、不老实、不斯文、不可救药
  • 重识朱重八

    重识朱重八

    因为犯罪被抓的我,被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这个倒霉的任务居然是帮助朱重八。玩穿越啊,尺度大啊……朱重八就睡在我的旁边,在红巾军已经干了整整两年了,朱重八却依然只是个小卒,没有任何的长进,他好像很满足于现在每天一日三餐吃饱,晚上呼呼睡好的生活。照他这样下去,估计等谁灭了元朝,朱重八同志还依然是个小兵而已呢。该怎么办呢?
  • 巫墓

    巫墓

    二十世纪中的青年,误闯入大巫之墓,学得无数巫族绝技,同时在墓中渡过了五十年。五十年后,林醒白重回世间。
  • 机会来自何处

    机会来自何处

    积极主动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这样的员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触发他的主观能动性。” 在现代职场,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过去那种听命行事的工作作风已不再受到重视,懂得积极主动工作的员工将备受青睐。在工作中,只要认定那是你要做的事,哪怕看上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要敢于接受挑战,立刻采取行动,而不必等上司做出交待,比尔·盖茨说:“一个优秀的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现在对于许多领域的市场来说,激烈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变数、紧张的商业节奏,都要求员工不能事事等上司交待。那些只依靠把上司交待的事情做好的员工,就好像站在危险的流沙上,迟早会被淘汰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不过,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