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17

第17章 自我觀看的影像(3)

洪适與其父洪皓(1088-1155)都曾因忤慢秦檜而出知遠地《宋史》,卷三七三,《洪适傳》,第11563頁。,卻依然耿介不屈洪适生平事蹟可參見《宋史》本傳、《洪文惠公年譜》(錢大昕撰,洪汝奎增訂,收入吳洪澤主編《宋人年譜叢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李冬梅《洪适詞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第5-9頁。或許世人以為他的舉措是愚昧無知的抉擇,但洪适自有定見,智不智,愚不愚各人認知不同,難以一概而論。世人與畫師但能見得外表清臞模樣,而内心豐腴氣骨則是難以筆墨模寫表現,唯有堅守儒家剛直大丈夫理念的方是同道人。

胡銓、洪适身處南宋偏安一隅、奸臣弄權時局中,但“在朝肯宣力”周必大《丞相洪文惠公适神道碑》,《全宋文》,第233册,卷五一八四,第13-19頁。,不為邪佞所沮,確為剛正儒者,他們借由自贊嚴正宣明志節,已不為畫像所拘限,開創贊文的發展空間。

大抵而言,僧侶與李之儀之類深受釋家思想影響文人所題寫的自贊文,内容常是佛教義理的闡述,雖側重層面或有不同,大致仍可歸為同一類書寫成果,較無法辨識出各人獨特見解。不過,也有比丘開始突破固有書寫路向,呈現佛理以外的思考,如釋居簡(1164-1246)《自題頂相》云:

謂有為,吾奚為?謂無為,吾奚不為?待悟而勇為,絶學而無為。於戲!盡之矣,非吾為。《全宋文》,第298册,卷六八〇九,第396頁。

有别於多數比丘自真幻虛實思辨畫像的角度,釋居簡反覆問説“有為”、“無為”問題,“待悟勇為”更似乎與釋家出世捨離理念不同,正如同詩文“不摭拾宗門語錄,而格意清拔,自無蔬筍之氣”《四庫全書總目·北磵集十卷提要》(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4册,卷一六四,第318頁。般,釋居簡自贊文也不為宗門所限,不只是重複佛教思想而已,而能配合時代脈動,呈現有識之士在南宋末年板盪局勢下的自我認知,超越“是相非相”的論述範疇。

三、作夢中夢,見身外身——自贊以表抒個人志趣

宋人由觀看畫像思考自我外在形影與内心志向問題,從而如前文所舉胡銓、洪适一般,在自贊中陳明理念志節,就“贊”文發展而言,已是一種變易,徐師曾(?-?)分析:

其體有三:一曰雜贊,意專褒美,若諸集所載人物、文章、書畫諸贊是也。二曰哀贊,哀人之沒而述德以贊之者是也。三曰史贊,詞兼褒貶,若《史記索隱》、《東漢》、《晉書》諸贊是也。《文體明辨序説》,第143頁。

三類贊評雖有“意專褒美”、“哀沒述德”、“詞兼褒貶”的差異,但基本上關於人物仍是專以褒美為主,不過,徐師曾所述應是指評贊他人的文章而言,自贊文如也專以褒美為主,難免招引自我吹噓的質疑,恐怕不太妥適。為明瞭傳承演變軌跡,我們不妨先看看現存三篇唐人自贊文。楊炯(650-692)《司法參軍楊炯自贊》云:

吾少也賤,信而好古。遊宦邊城,江山勞苦。歲聿云徂,小人懷土。歸歟歸歟,自衛反魯。《全唐文新編》(周紹良主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册,卷一九一,第2199頁。

四字一句,共八句,全篇押韻,先是借用孔子“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黃懷信主撰,《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子罕》,第765頁。文字追述個人幼年成長環境,繼而再以“信而好古”《論語·述而》,第556頁。表白志向,“小人懷土”《論語·里仁》,第329頁。、“歸歟歸歟”《論語·公冶長》,第441頁。也全是直接套用《論語》文字,在在顯示楊炯對孔子的信服與追隨之意。可惜,生不逢辰,楊炯身處唐朝宮廷鬥爭慘烈時期,天災人禍不斷,無緣施展抱負。光宅元年(684),徐敬業以匡復為辭,起兵反武則天《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卷六《則天皇后·武曌本紀》“嗣聖元年”條,第117頁。,楊炯堂弟楊神讓參與其事,牽連楊炯遭受池魚之殃,出貶為梓州司法參軍《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卷二〇一,《文藝傳上·楊炯傳》,第5741頁。,至當地後為官員楊諲、李景悟等28人撰寫《梓州官僚贊》,内容都以稱揚其人政績、品德為主如《岳州刺史前長史弘農楊諲贊》云:“楊公四代,不渝淳則。學以自新,政惟柔克。自君去矣,南浮澤國。日往月來,吏人思德。”(《全唐文新編》卷一九一,第2197頁)。《司士參軍琅琊顏大智贊》云:“顏氏之子,閑閑大智,雅善元談,尤長奕思。不偶流俗,坐忘人事。同彼少遊,能安下位。”(《全唐文新編》卷一九一,第2198頁),最後一篇則是楊炯自贊,形式雖與前27篇及一般人物贊相同,但並未出現褒美文句,而是簡述生平經歷,表達個人志向,已將自贊與贊他人的書寫重心加以區隔。

薛逢(806-876)《畫像自贊》則云:

壯哉薛逢,長七尺五寸。手把金錐,鑿開混沌。《全唐文新編》(第13册,卷七六六,第9121頁)僅收前二句,《全唐文·唐文拾遺》([清]董誥編,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第7册,卷三〇,第6380頁)則錄有四句。

就題目看來,贊文所寫應當是畫中景象,但首句先以贊歎文句起始,在讀者尚未見得畫中人時便被“壯哉”二字震懾,接著以身長七尺五寸落實畫中人壯哉形象近代學者根據唐尺實物、錢幣、建築、文獻資料等方面考訂,推算唐大尺一尺長29.5-31.5公分(丘光明、邱隆、楊平《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328頁),前引書則釐定唐代一尺為30.6厘米,各種文物彼此相差約為0.2-0.3厘米(見前書第328-331頁)。據此推算,七尺五寸確實頗為魁偉。,“手把金錐”或許是實寫,但“鑿開混沌”顯然是由前一句延伸而來的豪情壯志,與他“持論鯁切,以謀略高自標顯”《新唐書》,卷二〇三,《文藝下·薛逢傳》,第5793頁。個性或許有關,雖也有“恃才褊忿”《舊唐書》,卷一九〇下,《文苑下·薛逢傳》,第5080頁。評語,但正可從另一側面理解薛逢如此書寫自贊的原因。

這篇自贊結合虛實筆法,更借由外表刻劃寓含作者對自我的肯定,頗具力度,前二句符合褒美筆法,後二句其實也是從贊許角度書寫,不脱傳統贊文風格。另一篇吳子來(?-?)《寫真自贊》云:

不材吳子,知命任真。志尚元素,心樂清貧。涉歷群山,翛然一身。學未明道,形惟保神。山水為家,形影為鄰。布裘草帶,鹿冠紗巾。餌松飲泉,經蜀過秦。大道杳冥,吾師何人。矚思下土,思彼上賓。曠然無已,罔象惟親。

寂爾孤遊,翛然獨立。飲木蘭之墜露,衣鳥獸之落毛。不求利於人間,絶賣名於天下。《全唐文新編》,第18册,卷九二八,第12747頁。

吳子來生平事蹟,史書留存資料甚少,只知他是大中末道士“大中”為唐宣宗年號,自公元847年至859年,吳子來活動時代應與薛逢有所重疊。,曾經棲止於成都雙流縣興唐觀《全唐文新編》,第18册,卷九二八,第12747頁。前引文字明顯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先是表白個人心志,雖以“不材吳子”開端,但就“知命任真、志尚元素,心樂清貧”看來,其實是符契道家理念,達致一定修為的自負,這四句也是吳子來一生精神志趣的總結。接著,吳子來纔以倒叙筆法追述個人學道履歷與體會,“布裘草帶,鹿冠紗巾”可能是追叙時回憶畫中人的日常裝扮,也可能是當時畫中實景的描述,全篇仍較貼近現實,表白志向筆法也較具有贊揚肯定意味,加之以四字句、押韻形式書寫,與傳統贊文要求較一致。

第二部分則以四四六六六六形式呈現,不像前段以叙述方式進行,反而較帶有贊歎口吻,“翛然獨立”、“飲木蘭之墜露”可能化用《莊子》、《離騷》文句《莊子·大宗師》云:“古之真人,不知説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莊子集釋》,第229頁。)《離騷》載:“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願時乎吾將刈。雖萎絶其亦何傷兮,哀芳之蕪穢。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頁)。,暗示自我棄俗絶塵,不為生死利祿拘限品性,又隱有《莊子》“神人”風韻,逍遙自適,外物莫傷《莊子·逍遙遊》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又:“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莊子集釋》,第28-31頁。),而在用典鋪陳後,更直截明白地宣告一己堅持:不求名利。

歷經五代至趙宋,陳摶(872-989)《自贊碑》是現存宋人第一篇自贊文《全宋文》,第1册,卷一〇,第231頁。,但是否為陳摶觀看畫像後所作,或純粹單獨成文則不得而知。今存宋人第一篇畫像自贊文為張詠(946-1015)《畫像自贊》,云:

乖則違衆,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徒勞丹青,繪寫凡質。欲明此心,垂之無斁。《全宋文》,第6册,卷一一二,第143頁。

全篇並未針對畫像内容或被畫者形貌、作為有所稱述頌贊,反而如同一短篇命名説般,開宗明義地剖析“乖”、“崖”意涵,而二字都有背離塵俗好尚,遺世獨立的孤絶意涵,明白宣示張詠的生命抉擇。他借此表彰自我個性中最重要的特質,也清楚地告訴世人,丹青繪像只能留下外在平凡身影,透過自我贊語的書寫陳述,他希望留存的反而是凡質之下乖崖的本心。

張詠這段文字,透露出他希望人們觀看畫像時,不是只看到他的形貌,而是他的用心與人格特質,因為丹青圖繪僅是為表德作證存檔,以使畫中人物心志得以留傳後代。贊文這般書寫的因由,應是與他當時心境有關,張詠曾“兩被帝選,以全蜀安危付之”田況《張尚書寫真贊·序》,《張乖崖集》(張其凡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92頁。,任官時“恩威並用,蜀民畏而愛之”《宋史》,卷二九三《張詠傳》,第9802頁。,因此離蜀時以畫像、自贊留贈蜀人,以供當地人傳寫奠拜《青箱雜記》載:“公離蜀日,以一幅書授蜀僧希白,其上題‘須十年後開’。其後公薨於陳,凶訃至蜀,果十年。啟封,乃乖崖翁真子一幅,戴隱士帽,褐袍絹帶,其傍題云:‘依此樣寫於仙遊閣。’兼自撰乖崖翁真贊云:‘乖則違衆,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徒勞丹青,繪寫凡質。欲明此心,服之無斁。’至今川民皆依樣,家家傳寫。”見是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卷一〇,第108頁。關於此事,《夢溪筆談》、《宋朝事實類苑》《湘山野錄》、《東齋記事補遺》、《全蜀藝文志》多書皆有記載,詳略不同,但内容大致相近,可參張其凡編撰《張詠年譜》(收入是氏整理《張乖崖集》),第275-276頁。

雖然治績頗受肯定,但張詠“生平以剛正自立”錢易《宋故樞密直學士禮部尚書贈左僕射張公墓誌銘》,《張乖崖集》第151頁。,“士有坦無他腸者,親之若昆弟;有包藏誠素者,疾之若仇讎”錢易《宋故樞密直學士禮部尚書贈左僕射張公墓誌銘》,《張乖崖集》第151頁。,愛恨分明的個性使他勇於任事,不畏流言閒語《青箱雜記》載:“乖崖張公詠尹益部日,值李順兵火之後,政未舉。因決一吏,詞不伏,公曰:‘這漢要劍喫這漢要劍喫?’彼云:‘決不得,喫劍則得。’公命斬之以滙。軍吏愕眙相顧,自是始服公威信。”見是書卷一〇,第106-107頁。,即使屢遭阻力,依舊“始終挺然,無所屈撓”韓琦《故樞密直學士禮部尚書贈左僕射張公神道碑銘》,《張乖崖集》第156頁。但有時不免太過剛猛,以致違逆人情《宋史》,卷二九三,《張詠傳》載:“詠剛方自任,為治尚嚴猛,嘗有小吏忤詠,詠械其頸。吏恚曰:‘非斬某,此枷終不脱。’詠怒其悖,即斬之。……性躁果卞急,病創甚,飲食則痛楚增劇,御下益峻,尤不喜人拜跪,命典客預戒止。有違者,詠即連拜不止,或倨坐罵之。”見是書第9803-9804頁。,自號“乖”、“崖”除了顯示張詠自知之明外,也透露那是他堅持的信念,以文字表抒記錄在畫像旁,希望人們不為外在形軀所限,而能真正了解畫中人特質。

如張詠一般,宋人在自贊文著力表抒個人志趣的文章數量最多,這似乎是他們有志一同的選擇,如蘇轍(1039-1112)《自寫真贊》云:

心是道士,身是農夫。誤入廊廟,還居里閭。秋稼登塲,社酒盈壺。頹然一醉,終日如愚。《全宋文》,第96册,卷二〇九七,第207頁。

自心身内外二方面書寫自我認知的身份,“心是道士”本就趨向全身養生,逍遙人間而不為塵俗羈絆,“身是農夫”更闡明自己冀望躬耕田園的純樸生活,無奈誤入廊廟任官,有違本願。待到終能還居里閭安度清閒簡單日子,頹然一醉,終日如愚便是文人嚮往追求的人生。全篇以抒發個人志向為主,言簡意賅,忘情世外形貌躍然紙上,已不涉及原先“贊”之贊美或義兼褒貶問題,而趨近於簡要自傳性質。《壬辰年寫真贊》則云:

潁濱遺民,布裘葛巾。紫綬金章,乃過去人。誰歟(與)丹青,畫我前身,遺我後身?一出一處,皆非吾真。燕坐蕭然,莫之與親。《全宋文》,第96册,卷二〇九七,第208頁。

刻劃布裘葛巾遺民形象,此刻已無前篇贊文期許終日如愚的心緒,反而省思前身、後身問題,極可能是因此“壬辰年”便是蘇轍亡故當年蘇轍一生經歷二“壬辰年”,一為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一為徽宗政和二年(1112),就文章内容、思想與風格考察,應作於政和二年,蘇轍亡故當年。,當時已是垂垂老矣、身衰體殘,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老者,因而醒悟“一出一處,皆非吾真”,頗有得道明理意味。

文章斷句分為二二三二二段落,前後都是較平穩舒徐口吻,但中段以“誰歟(與)丹青”叩問丹青顯現樣貌與前身、後身關係,寄居紅塵俗世,究竟何者為自我本真形貌?作者以奇數句造成與前後區隔句式,讀者吟誦之際自然放慢節奏,隨之思索相關問題,玩味其中深意。

黃庭堅(1045-1105)則撰有八篇寫真自贊,基本上都是以表白志趣為主,《寫真自贊·序》云:

余往歲登山臨水,未嘗不諷詠王摩詰輞川别業之篇,想見其人,如與並世。故元豐間作“能詩王右轄”之句,以嘉素寫寄舒城李伯時,求作右丞像。此時與伯時未相識,而伯時所作摩詰,偶似不肖,但多髯爾。今觀秦少章所蓄畫像,甚類而瘦,豈山澤之儒,故應癯哉?少章因請余自贊。《全宋文》,第107册,卷二三二九,第303頁。

同类推荐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本书涵盖了现今世界神秘现象的广博领域,从不可思议的人体潜能到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从令人咂舌的植物撷取到神奇诡谲的时空传奇,种种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让人疑惑:乌尔禾城的“鬼怪声”是怎么回事?人类到底有没有极限?生命力超强的火山口生物是什么?蛋壳上的星辰图案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轻如鸿毛”的树?时空隧道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在向读者展现神秘现象的同时,也对这些神秘现象采取了客观的评论,旨在正确地引导读者认识这个世界。
热门推荐
  • 恋上钻石王老五的吻

    恋上钻石王老五的吻

    处子之身的白枫被杨荣轩骗取清白之身后。白枫就当是一夜情,一笑而过。原本想回到自己宁静的生活,可不是料杨荣轩却对白枫展开了激烈的追求!“做我的女人,只要是我想要的,你就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杨荣轩狠狠的捏着白枫的下巴冷冷的说道。“想让我做你女人,休想!”白枫同样的,也冷冷的回答。
  • 重生之昭雪郡主

    重生之昭雪郡主

    她慕容昭雪是长公主之后,当今圣上的亲侄女,高傲无比。抗旨,违背了最疼爱于她的舅舅,只为嫁给那个对她说过会爱她一生一世的男人。当有朝一日,江山易主,慕容家彻底倒了;她以为她还有一个依靠,谁料,那个已成为王爷的男人,却给了她一纸休书。寻死未成,她拿着休书,身心疲惫的回到了冷家,却是换来庶母的一杯毒酒。前一世的高傲无知,愚蠢自大,使得她在临死前受尽了丫环的欺凌。老天怜她,让她得以重生,这一世,她卷土从来,步步为营,眼中闪着复仇的光芒,绝情的夫君,冷漠的父亲,狠心的庶母,另怀心思的庶哥,善妒的庶妹,欺主的丫环,她慕昭雪定不会饶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红拂夜奔

    红拂夜奔

    王二,1993年四十一岁,在北京一所大学里做研究工作。年轻时他插过队,后来在大学里学过数学。从未结过婚,现在和一个姓孙的女人住在一套公寓房子里。在冥思苦想以求证明费尔马定理的同时,写出了这本有关李靖和红拂的书。这《青铜时代红拂夜奔》和他这个人一样不可信,但是包含了最大的真实性。
  • 木偶奇遇记(奇迹之旅)

    木偶奇遇记(奇迹之旅)

    故事的主人公皮诺曹是个调皮的木偶。他天真无邪、头脑简单、好奇心强,但是又缺乏主见、没有恒心、经不住诱惑。他曾经想好好读书报答父亲,但是他游手好闲还逃避上学,结果差点儿搭上性命。在吃过许多纯属自找的苦头以后,匹诺曹终于觉醒了……
  • 内帅哥是我相公

    内帅哥是我相公

    群号:93675513敲门砖,文中任意一人名即可新文推荐:狼妃被拾取时,她一身的鲜血落在深山野林;童年时,她最大的乐趣则偷潜入厨房寻找带血腥的生肉;豆蔻,一旨黄圣她嫁为所有女子心中的男子,却日日独守空房;直到他一碗落子汤承上,墨眸阴鸷。无情如他,搂过身旁佳人看尽她泪水纷飞。被逼饮尽碗中汁,三月怀胎落。哪知,月圆当空,她化为一头雪丝,双眸如血,半指的獠牙闪过寒光,无助间跑进青楼勾栏,被人识破身份,让她一夜之间沦为江湖与朝廷共同追杀的对象。只因传说狼人的血可以让人长生,只因她是世人眼中的妖!看江湖儿女情,品江山美人梦爱恨情仇,成王败寇谁取谁舍?赶上穿越大潮,跌进时空隧道,正欠幸着自己没穿到乞丐身上,追上要饭潮流。却就要她嫁人!她仰天狂吼:我不嫁!谁知“娘亲”以死相逼,说什么指名要娶她,不嫁就铲平丞相府!听听,谁那么嚣张,有权有势了不起?说白了还不就是一男人!什么什么,今日是她过府做他夫人的第一天,居然丢下她这个漂亮的新娘去找老情人叙旧,还跑妓院逍遥?别拦着我,谁也别拦我!某女小手一挥,盖头一扯,随便抓了根香蕉那样粗的木棍,提起裙子就出门。[片断欣赏:NO1:]铮-----------------某男胯下的某物“羞涩”的轻晃三下,“哇,好有弹性哦!”某女大声的惊叫,房梁上放瓢洒下三两滴细碎的灰尘!“喂,你干吗?”某男手护胯下中央,恶狠狠的质问,“你娘没教过你说没弹性的东西生不出孩子吗?“某女两眼一抬,非常鄙视的朝他一望。“当真?”某男果然中招!“给我出门的特权!”丫的,居然不让她出去玩?“好!”爽快!“给我三十万银票!”丫的,居然不给她零用钱?“好!”豪气!“拿来了再说!”丫的,当她好骗?“给!”干脆!“我数数!”玩阴的,她最会。提起某男的内裤奔出门外,出府去也!门声一落----------------“江览,给我回来!”某男怒吼的声音震天动地。。。。。。好友连接:星璇《冷君囚宠》
  •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

    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划时代著作,震撼世界的十本书之一,本书还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著作,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图书。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凭什么嫁个好老公

    凭什么嫁个好老公

    女人一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拥有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女人生来是水做的。在婚姻的殿堂里,有的成了香水,有的沦为浑水,有的成了白开水,有的则被酿成了好酒,历久而弥香,越久越醇。对一个女人来说,能嫁一个好老公,是女人一辈子的福气。那么,凭什么才能嫁一个好老公呢?凭身材相貌?凭气质修养?那是自然!但是,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你需要聪明、需要勇气。需要用精心策期的谋略来俘获男人。并善于经营感情。恋爱容易谈,嫁人可是件严肃事儿,情商、智商哪一样也不能少。本书分上、中、下三篇。教你端正思想。借你一双慧眼,提升你的魅力,为你全方位打造嫁个好老公的资本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