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200000018

第18章 永嘉四灵(1)

§§§第一节 四灵诗歌概说

四灵诗派是宋诗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也是宋代晚唐体最为杰出的代表。他们高举晚唐体的旗帜,以江西诗派反动者的形象出现于诗坛,有力地抑制了江西诗风的流行,并因清新的诗风而独具一格。

永嘉四灵(简称“四灵”)指南宋中后期的四位诗人,因为诗风相当一致,“四灵如出一手也”《四库全书总目·西岩集提要》。,可以整体视之,又四人名号中都有一“灵”字,且都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故人称“永嘉四灵”。四人分别是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徐照(?-1211),字灵晖,又字道晖,号山民,终身布衣。除诗之外,徐照还善画,赵师秀称其“闲成画亦传”赵师秀《喜徐道晖至》,见陈增杰校点《永嘉四灵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53页。他的日子过得很清苦,在四灵中去世最早,据说还是“紫芝集常朋友殡且葬之”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叶适集》,第321页。有《芳兰轩集》,今存诗259首陈增杰统计,《永嘉四灵诗集》前言,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页。以下徐玑、翁卷、赵师秀存诗总数均出于此。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做过建安主簿、永州司理、龙溪丞、武当令等小官,为官清廉。他工书法,据说“无一食去纸笔,暮年诗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叶适集》,第410页。有《二薇亭集》,存诗164首。翁卷,字灵舒,又字续古,生卒年不详,他在四灵中最后一个去世,薛师石《寄题赵紫芝墓》诗说“世上如今一句无,一灵独存势欲孤”,“一灵”便是指翁卷。他曾登孝宗淳熙十年(1183)乡荐,一生四处游历,佐人幕府。有《韦碧轩集》,存诗138首。赵师秀(1170-1220),字灵秀,又字紫芝、灵芝,号天乐。他是宋宗室,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不过只做过上元主簿、金陵幕从事、筠州推官一类小官。有《清苑斋诗集》,存诗141首。

四灵在诗作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自觉疏离权力、自甘边缘的隐者,说是“非是分嚣寂,由来趣不同”徐玑《冬日书怀》,《永嘉四灵诗集》,第122页。但他们其实始终放不下对世俗名利的追求,并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将这种渴望流露于诗作之中。如“男儿当富贵,得意似君稀”徐照《赠张将领十六韵》,同上,第67页。、“于世无成事,何时有定居”赵师秀《安仁道中》,同上,第235页。、“入幕非无客,能文必有声”徐玑《送赵师秀赴筠州幕予亦将之湖州》,同上,第134页。、“期君归幕下,何石可书铭”徐照《送翁灵舒游边》,同上,第44页。等句,均可见出其对于世俗功利的强烈兴趣及求之不得的巨大失落。这其实相当正常,因为儒家思想在当时占据主流,而能否得到儒家价值观的真正认同,实际上是与个体获得政治权力的多寡有相当关系的。

四灵虽有成就功名、进入主流社会之心,却一直没有机会。问题的关键在于,四灵缺乏进入主流社会必须的能力。四灵的才学平平,因文才进入权力高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他们也不具备吏能,不谙仕宦规则。叶适《徐文渊墓志铭》有一段记载:“(玑)监造贡茶,其长欲取于数外,君正色曰:‘此人主所以荐天地宗庙,非臣下所宜得。’移永州司理,兵官大执平民为贼,冀以成赏,君明其无罪,尽释之。丞龙溪,县城旁陂,旧称溉万顷,豪党私以为田,陂浸坏。君按视,即疏凿如旧规。”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叶适集》,第410页。不对上级、同僚、地方豪强进行笼络,便是对官场规则的挑战,其结果只能是被游戏本身所拒斥。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就只有“有口不须谈世事,无机惟合卧山林”翁卷《行药作》,《永嘉四灵诗集》,第199页。,寻求与渔樵僧道为伴,走向权力的边缘了。然而,他们对这种边缘化并不那么甘心,翁卷《酬友人》说:“我无资身策,合守贫贱居。积疴困疲苶,焉得愁闷除。”生存状况与人生理想的双重困窘让他们充满挫折感,事情的本质并不是做不做官而是对自我的评价与肯定的问题。因此,证明自己,弥补因政治权力压制而遭到贬抑的自尊,获得自我存在的合法性,便显得极端迫切,于是,四灵迫不及待地“选择”了诗歌。

他们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官既然不会做,其他事又干不了(主要是不屑做,传统知识分子往往以“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心理和行为依据,这种清高限制了他们的选择范围),也就只剩作诗一条道了(从最终结果来看,这是最适合他们的选择)。于是他们将一腔希望寄托于诗歌。徐玑在《谢步石鼓山》诗中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不因诗句说,更复有谁传”,可见是意识到了诗歌的社会功效性,准备靠诗歌来耸动天下、留名青史了。叶适因此在《翁灵舒诗集序》中说:“起魏晋、历齐梁,士之通塞,无不以诗,而唐尤甚。彼区区一生穷其术而不悔者,固将以求达也。”黄震《读水心文集·翁灵舒诗集序》,《黄氏日钞》卷六十八,四库本。指出了四灵“一生穷其术而不悔”的主要动机是“求达”,就是着眼于诗歌所能带来的世俗功利与社会效益。

确定了靠诗歌来获得世俗利益的方针之后,剩下的就是策略的问题了。四人决定以晚唐诗风为突破口:

初,唐诗废久。君与其友徐照、翁卷、赵师秀议曰:“昔人以浮声切响、单句只字计巧拙,盖风骚之至精也;近世乃连篇累牍,汗漫而无禁,岂能名家哉!”四人之语遂极其工,而唐诗由此复行。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叶适集》,第321页。

从这段话我们知道了四灵选择晚唐诗风的理由:一是“近世”诗风无法名家;一是“昔人”之诗着力处在“浮声切响、单句只字计巧拙”。需指出的是,这是经仔细权衡之后的理性选择,并不见得是完全出于对“唐诗”的兴趣。

一个人只能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来作判断,依据判断作出的选择便只能基于时代基础之上。所以四灵首先考虑的便是是否对当时的主流诗风(包括江西诗风与理学诗风)认同的问题,但他们随即予以了否定,因为“岂能名家哉”!理学诸人感兴趣的是性理,专注于对经典的重新诠释,诗歌对他们来说只是用来表达微言大义的工具而已。江西一派倒是以诗成名,问题是江西诗派流传已久,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话语和模式,再加入其中,很难有所突破,要“名家”只怕是痴人说梦。况且,江西派自身已出现危机,中兴诗人们避江西而唯恐不及。不过正是中兴诗人们背离江西派的做法给了四灵启发和理论支持,中兴诗人后,晚唐诗风已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四灵之所以敢说“昔人以浮声切响、单字只句计巧拙,盖风骚之至精也”,便是因为有了杨万里等人的观点作为理论依据和支持。当然,四灵是否真的认同杨氏对晚唐诗的理解依然值得怀疑,他们更多的还是看重这种诗风“以浮声切响、单句只字计巧拙”的可操作性。

晚唐体很容易操作,它以近体为基本形态,特别偏重五律。近体对天赋的要求不像古体那么高,它要求的是勤奋,正如徐照《酬赠徐玑》所说“诗成唐体要人磨”,“磨”即其中关键。既然贾岛可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四,四库本。,四灵也可以“磨砻双鬓改,收拾一编成”徐玑《书翁卷诗集后》,《永嘉四灵诗集》,第138页。,也可以“传来五字好,吟了半年余”翁卷《寄葛天民》,《永嘉四灵诗集》,第177页。为了成名,付出些汗水还是可以接受的。再者,近体诗还有个好处,即人们对它的对仗二联十分关注,许多诗人仅仅因为一二联好句,便声名鹊起,四灵深谙其中奥妙,因此“单字只句计巧拙”,在中间二联下足了功夫,并颇有成效。刘克庄赞曰:“有时千载事,只在一联中。”刘克庄《赠翁卷》,《后村集》卷七,四库本。与江西诗相比,晚唐体还有一个好处:江西诗好卖弄学问,引用经典,对作者素质要求颇高,一般人很难做好;晚唐体则不然,它忌讳用典使事,讲究白描,也就是说,只要以风花雪月、山高水长等自然风物入诗即可。而这些,正是四灵最熟悉不过的生活图景。

笔者根据《永嘉四灵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统计出四灵各诗体的数字,从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些他们的喜好。,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他们的五律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葛天民说“紫芝虽漫仕,五字已专城”葛天民《简赵紫芝》,《江湖小集》卷六十七,四库本。,清人宋荦也说“四灵专攻晚唐五言”宋荦《漫堂说诗》,《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第420页。五律代表了四灵诗歌的最高成就,警句名篇迭出,四灵也颇以此自诩。赵师秀曾说过:“一篇幸止有四十字,若增一字,吾未如之何。”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谈龙录·石洲诗话》,第145页。如果不是出于对自己五律的自信,赵师秀是断不敢这样说的,这句话的前提就是自己对五律能够“如之何”。

四灵的古体作得不多。不过我们应注意,四灵将精力投注在五律,其他体制的诗都作得不多,在各种诗体中,古体并不是比例最小的。在古体中,他们经常发表一些对时势的看法,表达自己为国效力的愿望,像“如何凭气力,久欲靖中边”徐玑 《传胡报二十韵》,《永嘉四灵诗集》,第96页。、“慷慨念时事,所惜智者昏”赵师秀《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韵得尊字就送朱几仲》,同上,第223页。之类,并非全然“对于南宋中叶以后政治上的低气压好像并无反感”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在艺术上,四灵的古体颇喜用典使事,如“闻似传东鲁,名能躐颍川……相看中兴日,书重说命篇”徐玑《送太守傅尚书昌镇当涂二十韵》,《永嘉四灵诗集》,第93页。、“宓妃波为茵……杜鹃望帝魂”徐玑《水仙花篇》,《永嘉四灵诗集》,第102页。、“交交谷鸟哀,郁郁涧松折”赵师秀《后哀》,《永嘉四灵诗集》,第220页。,这也是他们的古体与近体的不同之处。

四灵作的七律不多,成就似乎也不如他们的五律。方回说:“四灵学姚合、贾岛诗而不至,七律大率皆弱格,不高致也。”方回评赵师秀《病起》,《瀛奎律髓汇评》卷四十四,第1601页。四灵几乎不作五绝,不过他们的七绝作得很不错,不比他们的五律差,因此钱钟书《宋诗选注》选的六首四灵诗中,有五首就是七绝。

四灵作诗与宋初晚唐体诗人很相似,显然是继承了他们的传统。比如在作诗的态度上极其认真,相当投入,所谓“传来五字好,吟了半年余”翁卷《寄葛天民》,《永嘉四灵诗集》,第177页。、“磨砻双鬂改,收拾一编成”徐玑《书翁卷诗集后》,第138页。,并非夸张。在炼字方面也颇为用功,魏庆之《诗人玉屑》载:“《冷泉夜坐》诗云:‘楼钟晴更响,池水夜如深。’后改‘更’为‘听’,改‘如’为‘观’;《病起》诗云:‘朝客偶知承制药,野僧相保为持经。’后改‘承’为‘亲’,改‘为’作‘密’,二联改此四字,真如光弼入子仪军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九,赵天乐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28-429页。如此等等。

赵师秀曾推出过两个唐诗选本:《众妙集》和《二妙集》。所谓“众妙”,是指唐代的一些偏好于写山水田园的诗人:“起沈佺期讫王贞白,共七十六人,不甚诠次。先后五言居十之九,七言仅十之一。师秀之诗,大抵沿溯武功一派,意境颇狭。而是集乃以风度流丽为宗,多近中唐之格……观其有近体而无古体,多五言而少七言。”《四库全书总目·众妙集提要》。这75人中《四库全书总目·众妙集提要》说是76位,但今查阅《四库全书》之《众妙集》,却只有75人。,大历以前的只有沈佺期(2首)、王维(7首)、孟浩然(4首)、岑参(2首)四人,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均未入选。这样,全集228首诗,大历以下占了213首(笔者统计),因此赵师秀所说的“众妙”几乎就是中晚唐的众妙。在诗体的选择上,古体一首都没有,“五言居十之九,七言仅十之一”,也完全是四灵的口味。

《二妙集》选的是姚合、贾岛之诗。据方回说,“姚少监合诗选入《二妙》者百二十首”方回评姚合诗《送喻凫校书归毘陵》,《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三,第1053页。,而冯班说“赵昌父选姚合、贾岛为《二妙集》,贾八十一首,姚一百二十一首”方回评贾岛诗《送朱可久归越中》,《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三,第1051页。此处“赵昌父”当为赵师秀,赵昌父是赵蕃之字。今北图藏明嘉靖抄本《二妙集》中,贾岛诗82首,比冯班所见多出1首;姚合诗130首,比方回所见多出10首,比冯班所说多出9首。贾岛的82首诗中,七律7首,七绝4首,五绝1首,五古1首,五律69首;姚合的130首诗中,七律15首,七绝4首,五古5首,五律116首此数字为岳娟娟统计,见其《二妙集研究》,《中国诗学》第7期,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众妙集》的选诗类似。从这两个集子来看,四灵是师法姚合、贾岛为主,学习其他中晚唐人为辅,以求塑造自己的诗风。结合四灵的实际创作来看,他们的最高诗学理想似乎并不在李、杜,而只在中晚唐。叶适说的“惜其不尚以年,不及臻乎开元、元和之盛”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叶适集》,第321页。,似乎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自这两个集子出后,有关晚唐诗人的“话语”开始多了起来;“姚、贾”并称开始取代“郊、岛”并称出现于宋人文献之中,这便是诗坛对《二妙集》与《众妙集》接受的反馈。

一般认为,四灵之中以赵师秀的成就最高。方回说“四灵诗赵紫芝为冠”方回评赵师秀诗《桃花寺》,《瀛奎律髓汇评》卷四十七,第1712页。,贺裳也赞成这一看法,“永嘉四灵,赵紫芝最为佼佼”贺裳《载酒园诗话》,《清诗话续编》,第453-454页。贺裳还认为“二徐最劣,灵晖不如灵渊”同上。,这与方回的看法有所不同,方回认为徐玑最差:“予许其当居丁位。”方回评赵仲白诗《岁除即事》,《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第575页。这样,根据艺术成就,四灵便可排名如下:“永嘉四灵赵紫芝为胜……翁卷差逊赵紫芝……二徐最劣。”吴乔《围炉诗话》卷五,《清诗话续编》,第645页。

§§§第二节 反江西诗风

四灵是借着打击江西诗风的机会,祭出晚唐体旗帜而一举成名的。钱钟书说:“江西派自称师法杜甫,江湖派就抛弃杜甫,抬出晚唐诗人来对抗。这种比杨万里更为偏激的诗风从潘柽开始,由叶适极力提倡,在‘四灵’的作品里充分表现。”钱钟书《宋诗选注》,第220页。既然四灵作品中充分体现了这种偏激的诗风,我们不妨就此检点一下他们是如何对抗江西诗人的。

首先,江西诗派确实提出了师法杜甫,“但他(指黄庭坚)没有重视杜诗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现实主义精神,却片面地强调杜诗在格律字句等形式上的特点”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第205页。杜甫的诗歌号称“备于众体”普闻《诗论》,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第993页。,在体裁、技巧等方面都相当完备。而江西派的改窜陈句、好用拗律、压险韵、用奇字等特点确实是较片面地学习杜甫的。与其说是学杜甫,不如说是借杜之名,行己之实:

近时学诗者,率宗江西,然殊不知江西本亦学少陵者也。故陈无己曰:“豫章之学博矣,而得法于少陵,故其诗近之。”今少陵之诗,后生少年不复过目,抑失江西之意乎?江西平日语学者为诗旨趣,亦独宗少陵一人而已。余为是说,盖欲学诗者师少陵而友江西,则两得之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九,第232页。

同类推荐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仓央嘉措,是西藏一个极具有传奇色彩,也极具有争议的一位活佛。他是藏传佛教地位崇高的一位上师,也是一个感情真挚热烈的诗人。他是高门宫苑里供奉的佛爷,却向往宫门外的自由。他是念经打坐苦海孤筏的僧,却渴求无法企及的爱情。一位拥有世间一切爱的活佛,一段倾倒后世追随者的传奇。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热门推荐
  • 嗜血太妹

    嗜血太妹

    蓝君雀,现世黑社会的大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还十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因为仇家的报复,蓝君雀死于一场爆炸之中,却穿越到了古代。成为左将军府上歌姬的女儿。因为伤病在身,无力反抗,她受尽欺辱,最后被卖到了妓院。可是在她的伤病痊愈之后,掌管妓院,开设酒楼,仿佛又坐上了现世大佬的宝座。如修罗般的她斩尽铁血盟,殡葬修罗死士,蓝君雀之名令人闻风丧胆,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乱世之中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与众多男主的感情纠葛,更是带起一段段的刻骨的痴绵。秦问,禁军统领,清洒脱俗,仿佛误落人间的神祗。她与他相识时,她墨发高束,俊朗飘逸。可就是那一瞬间的回眸,桀骜不羁的清冷面容,便已使他失了心神。“纵然你是个男人,为了你,我也将倾覆大燕王朝。”石墨,九岁的石南国质子,数年隐忍,磨砺出锋刀雪刃,一经出鞘,寒气冲天。猛虎终将冲破牢笼,为的不是雄踞山林,而是为姐姐撑起一片天。“姐姐,我会永远站在你的身前,谁也别想再伤害你,神,也不行!”楚心,富甲天下,男生女相,风流不羁,自从见到了她,他狭长的双眸中晃动的总是她。铁一,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尚武成痴,力大无穷,捻铁如泥。痴痴傻傻的他只认定给自己一饭之恩的蓝君雀。燕雄,铁血三子,光阴似水,淘涤人间真情,抛洒一腔热血,望落地的殷红,会化作朵朵雪莲花,围在你的身周,暖在你的心间。本文男主众多,个个出彩,只是逃不过蓝君雀那双清冷似寒潭,却又隐含一丝若烟似水柔情的深眸。有悲有喜,希望亲们喜欢。*********************************素素雪的文《江山如画,红颜堪夸》《云倾天阙》推荐自己的新文《凤枭》《玄月引》《魔界妖娆》《花魁女帝》《极品三小姐》
  • 逃不开的桃花

    逃不开的桃花

    前世,她被当成报复爷爷的棋子,一命呜呼,醒来却发现自己奇迹般的成了刚刚离开娘胎的婴儿,呃,错了,是离开爹胎的婴儿,女尊,这么恶俗的穿越就这么没打一声招呼的找上了她,好,没关系,重生代表年轻了几十岁,是她赚到了,身份显赫,她接受,这个以后就没人欺负了,娘亲奸诈,她无视,她不相信自己一个高智商的现代灵魂斗不过一只狐狸,女皇阴险,她无语,人家是最大的头目,自己要谦让,让她救人,她同意,积善以后就可以上天堂,摆平危机,她义无反顾,朋友就是有难之时可以伸出援手,但是,可是,为什么每次都会冒出一个娇滴滴的男子一脸痴情的看着她,她应该,好像,大概什么也没做吧,她深知做人要低调,她也把这种低调风格贯彻到底,坚持低调就是幸福,再一次,老天显然还是没有玩够,低调的结果就是每每让她高调到不行,她头痛,她怒吼,可是没用,桃花不断,而且都是一些不简单的桃花,压的她比古代的童养媳还要委屈,水灵灵的大眼微眨,小嘴可怜兮兮的撇下,呜呜,她要低调,她不要这些桃花啦~~~~~女主凤雪灵,慧王之女,时而天真,时而狡诈,时而聪慧,总之就是花见花开,人见人爱啊,无意中收服众多男主,可是这样的艳福可叫女主大呼头痛;风野浩,间接害死女主的人,可是发现错误后,以死来求得女主原谅;凤雪歌,双生子哥哥,一双魅惑人的紫眸,妖艳而蛊惑;凤雪颜,双生子弟弟,一双寒潭般的绿眸,清冷孤傲,两人均为她痴狂;凤雪情,娇小柔弱,女皇最疼爱的十三皇子,意外落水为她所救,从此一颗心就这样掉在她的身上,为她几乎送命;水若尘,从小就不被女皇注意的皇子,在他即将被侍卫凌辱时,是她救了她,给了他救赎,就只是醒来的第一眼,已注定了一生的纠缠;影,女主的暗卫,从小就只是默默的守在女主身边,替女主挡去一切磨难,不求回报的付出最终获得女主的青睐;风,本是女皇身边最出色的暗卫,奉命保护女主,可最后却被女主的善良温柔迷惑,至死不弃;浅隐,凤亲国三皇子,出使凤颜的万寿节,在见到女主的第一眼,就注定为她魂牵梦萦;临梦寒,凤临国左相,从小男扮女装入朝为官,只是想证明自己不必女子差,可是在凤颜的万寿节上,那个精灵般的小人的出众才华让自己甘拜下风,继而为她着迷;
  • 风水与巫术

    风水与巫术

    巫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期的山顶洞人,在那个时代就有鬼神崇拜观念以及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民间巫术是经过岁月的积淀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某些事施加影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风水”抱有敬畏之心……让我们走近风水与巫术,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风水与巫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那些美好而忧伤的记忆(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美好而忧伤的记忆(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美好而忧伤的记忆》选取亲情、友谊、爱情等主题美文,让你在阅读中,感恩那些你爱的、爱你的人们!《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讲解单词、精华句型、翻译、检验阅读成果,升级英语能力!
  • 感情动物

    感情动物

    他突发奇想,他们开始疯狂……,激情一来,要让自己的妻子和那个女人的丈夫也发生一点什么……人是一种感情动物。理智便走了,苏沃野开着那辆皓白色的本田车,直到他遇见一个和他的车一样白得耀眼的女人,该发生在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祈家福女

    祈家福女

    资深殡葬师魂穿异世成了人人忌讳的棺生女,避世十五年重回祈家,她是该报怨?还是该创造自己的幸福小日子?灾星?福女?姐自个儿说了算!
  • 神器道

    神器道

    一个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故事。“总有一天,我要俯视众生。”他如此说道,然后他做到了。
  • 嫡女逃妃

    嫡女逃妃

    朱门嫡女,亲娘去世,亲爹不爱,姨娘很彪悍。住的是偏僻小院,吃穿用度不如姨娘身边的大丫鬟,庶姐恨,恶奴欺,朱门生活不如尼姑庵。庶姐要抢她的婚事,大姐夫要纳她为妾,亲爹为自己的前程把她送进二皇子府当侍妾。感叹一句,穿越女命比纸薄!幸亏,尼姑庵里十年,学会了绝世医术!我不争,不是我怕,而是不屑!若触到我的逆鳞,必将十倍还之!“父亲,今日最后叫一声父亲。昔日有哪吒剔肉削骨还父,今日一杯鸠酒我将命还予父亲,从今后你我父女各自天涯再无瓜葛。”“二姐姐,我为嫡,你是庶,说破了天,你是丫鬟生的就是丫鬟生的,出身焉可改变?”“秋三姑娘,小生这厢有礼了。当初,小生送给姑娘的戒指可还在?那是家里传给媳妇的。”“秋三姑娘,当初令堂在世时,已经将你许给小王为侧妃,父母之命焉可违?”“秋三姑娘,你抢了孤的爱人,你就以身相许以作赔偿,如何?”&&&&&&&&&&&&&&&&&&&&&&&&&&&&&&&&&&&&&&&&&&&&&&&&&&&&&&&&&&&&&&&&&&&&&&&&&&&&&&&&&&&&&&&&&&&&&&&&&&友情链接:燃烧的烟火《庶女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