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31

第31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3)

于是,实现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道教特别“贵柔守雌”,道教继承老子“守雌节”的思想,主张公正地对待女性。又提出“至真平等”的口号,宣称“人无贵贱,有道则尊”《无上秘要》卷三十四,《道藏》第25册,第113页。《太平经》的作者反对杀害女婴,认为这种做法是背“道”行为,将得恶的报应。道教认为“男女者,乃阴阳之本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道教从“阴阳平衡”的角度主张男女性别平等。《太平经》强调“天地之性,半阳半阴”同上,第702页。男为阳,女为阴,“男不能独生,女不能独养”同上,第149页。男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只有阴阳平衡,社会才能和谐安宁。认为如果残杀女子,令女子少于男,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其结果必然是“灾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同上,第34页。“夫男者乃承天统,女者承地统;今乃断绝地统,令使不得复相传生,其后多出绝灭无后世,其罪何重也!此皆当相生传类,今乃绝地统,灭人类,故天久久绝其世类也”同上,第36页。《太平经》从肯定人的作用、尊重生命的高度对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此贼杀女,深乱王者之治,大咎在此也”同上,第34页。主张人人自食其力,“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同上,第242页。道教劝善书也反对歧视妇女、残杀女婴,认为“溺女一事,罪孽甚大”《全人矩矱》,《藏外道书》第28册,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400页。此外,道教教职的设置带有明显的男女性别平等的色彩。如道教神仙谱系中就有不少女仙、女神,而且道教创始之初就设有女祭酒。“老君谓干君曰:吾前授汝,助人救命,忧念万民,拜署男女祭酒,广化愚人,分布弟子,使上感天心,下动地祇,当令王者欢心。”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46页。但是,另一方面,又有许多道经宣称,一个人生身为男子,乃人生一大幸事;生身为女子,则为不幸。欲使女身转化为男身,则属人生“五难”、“八难”之一。道经论述了某些女子虔诚求道、修道积德、终使女身化为男身的事迹;其后再修道不止,方得道成仙。显然,道教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男尊女卑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因为按照道教的修行逻辑,当一个人修道成功,他将上升仙界;而道教所述女子修道过程,较之男子修道增加了一个性别转化的过程,这是对女性价值和地位的贬低姜生:《宗教与人类自我控制——中国道教伦理研究》,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190页。同样,在对待女性问题上,《圣经》中也存在这种悖论。

耶稣对待男人和女人都是同样平等的态度。在他的教导中,耶稣并没有区别对待男人与女人,他的门徒和朋友中也有许多妇女。虽然他并不试图改变妇女当时的法律地位,但是他却承认她们是有同样权利与尊严的人。他要求男人与女人要绝对彼此忠实,并且还反对犹太男人所谓离婚的权利,而女人是不曾拥有这项权利的参见《圣经·马太福音》19:3-9。他的实际行动显示了一种对女性的尊重。

保罗一方面肯定了男女相互依赖出于神的原始平等关系,“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因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万有都是出乎神”《圣经·哥林多前书》11:11-12。并阐述了在神面前男女平等的新条件:“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圣经·加拉太书》3:26-28。在使徒书信中,一些传教者是妇女。她们中有的是施教者,有的是讲道者,有的是先知。但另一方面,保罗也接受了女子从属于男子的传统。“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圣经·以弗所书》5:22。《哥林多前书》认为“起初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并且男人不是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为男人造的”《圣经·哥林多前书》11:8-9。。显然,圣保罗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影响。不过,他又告诫:“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圣经·歌罗西书》3:19。

§§§第二节道教的“少私寡欲”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一、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还要顾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类通过物质生产而实现消费(对自然索取和向自然界排放废物),对自然界产生重大影响。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决定消费。反过来,消费又决定生产。合理的欲望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放纵欲望,不知满足地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享受,已对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一般认为,在现代,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生产活动,即由生产产生的废弃物造成的;另一类是由生活活动,即由人类生活的浪费和过多消耗资源造成的。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就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发展失衡。”中国环境报社编:《迈向21世纪》,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它呼吁要“更加重视消费问题”。

当代消费生活,无论是富人的过度消费,还是穷人的被迫消费不足,都被认为是一种畸形消费,人类需要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走向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的权威性定义见于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可持续消费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转引自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人的消费方式问题,从深层次上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而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维护人、社会、自然的和谐,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抛弃那种过度消费的价值观,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适度消费提倡过简朴的生活,节约使用自然资源,这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更高层次的生活结构。简朴的生活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并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正如深层生态学指出:“改变后的意识形态将主要关注生活的质量,而不再追求越来越高的生活消费水平;它将使人意识到数量上的多与质量上的好之间的实质差别。”转引自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2页。这既是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要求,又是保护地球生态的要求。只有向这样的消费结构过渡,才能达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以及维护生态平衡与保护地球的目标。

深层生态学家致力于促进“谨慎地对待地球”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应尽可能地简单,也即我们的消费或物质欲望应保持最小。我们需要认识到物质需求是人类社会的人为产物。我们应当对其他物种及整个地球施以最小的影响而非最大影响。理想情况似乎是局部社会与其环境之间很协调且有自我约束关系。这一理想被称为‘生态乌托邦’(ecotopia),一个旨在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生存而非支配自然的社会”[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255页。

二、寡欲、禁欲与消费生态伦理

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35页。道教“少私寡欲”的主张以及基督新教现世的“禁欲主义”价值取向,对于帮助现代人树立起适度消费观念是大有裨益的。

道教倡导少私寡欲、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反对把物质消费当作个人经济成就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反对把成功等同于物质财富的积累。

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以个体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的道德要求与人们希望延年益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紧密联系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74页。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将会大大损害身体。他告诫人们:为人之道,要知足。贪图感官享受,必损害身体,致人短命。他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83页。“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同上。知足才不辱,知足者富,知足才能长久安康。因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同上,第276页。

道教承袭并且强化了道家的寡欲观,主张以“清静”、“无为”、“不争”、“寡欲”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太平经》推崇安贫、节制欲望、追求人人身心和谐的生活方式。“安贫乐贱可久长……不食而自明,百邪皆去远祸殃。守静不止不丧,幸可长命而久行,无敢恣意失常,求之不止为道王。”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6页。《老子想尔注》要求学道之士“于俗间都无所欲”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认为“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同上,第10页。“守朴素”才能得道成仙。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阐述“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页。《西升经集注》对人的欲望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为道章》说:“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原。圣人者,去欲入无,以辅其身也。”唐代道士李荣注曰:“有欲,则伤身,故云凶害之根。无欲,则会道,故云天地之原。”《西升经集注》卷四,《道藏》第14册,第588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认为“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道藏》第11册,第344页。司马承祯主张“主静去欲”,丘处机主张“清心寡欲”。道教的这种修养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弃世排除种种世欲名利情欲,循道返朴,回归纯真的人类本性,使人的生命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道教以“清静无欲”作为修道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六根自然清静”的境界,要人们“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1页。以崇尚节俭为荣。道教返朴归真、恬然淡泊的价值取向和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恢复生存环境的完整和健康,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终有利于人类长远利益的实现。

道教追求今生的长生久视,劝导人们在现世过一种顺应自然、恬然淡泊、返朴归真的生活。而基督教追求的是人们来世的“永生”。《新约》对现世基本上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主张禁欲主义。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在《圣经》中有“禁戒、节制、控制、自制”(Abstain,Abstinence,Control,Continence)之意。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原则,主要包括摒弃情欲、摒弃财富、摒弃现世生活三个方面。因此,基督教主张节制和自我约束,认为“节制”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圣经·加拉太书》5:22-23。《提摩太前书》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又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圣经·提摩太前书》6:6-10。强调知足,反对贪恋钱财。“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圣经·马太福音》19:21。并认为“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圣经·马太福音》19:23-24。!《罗马书》中也说:“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圣经·罗马书》14:17。《约翰一书》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圣经·约翰一书》2:15-17。耶稣说:“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圣经·马太福音》19:29。《加拉太书》也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圣经·加拉太书》5:16-24。《彼得前书》中,彼得说:“亲爱的弟兄啊,……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圣经·彼得前书》2:11。要求人们拒绝尘世的财富与享乐,抑制情欲以达到精神解脱、灵魂得救或道德完善的目的。修道士须向天主发“三绝”誓愿,摆脱尘世生活,厉行斋戒,自觉受苦,粗衣陋食,从事体力劳动。中世纪本尼狄克派修道院的基本信条是纯洁、安贫和服从。无论何时修士都应过非常简朴的生活,不能拥有任何财富,依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在修道院里,除了生病的修士外,其他修士都禁止食用肉类。夏季每日两餐,冬季仅有一餐,每餐供给两三盆的蔬菜加水果,八盎司的面包和一品脱的葡萄酒。在大斋之期要严格地守斋。修士们要身着简朴的统一的修士袍,不能佩戴任何装饰物,每日严格地按照院规规定的时间祈祷、劳动和诵读。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千金之前夫

    豪门千金之前夫

    原名《欲欢总裁》明明不爱,为什么还要强取豪夺;明明不爱,为什么还要穷追不舍;明明不爱,为什么还要口口声声说爱我。你难道就这么喜欢捧场做戏吗?你难道不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吗?“宸儿不是你的。”含着泪,古方玥对左浩宇说道。“那是谁的?”一张冷若冰霜的脸庞,让人不由震惊。“与你无关。”就像当初的他一样,古方玥倔强的说道。“那与谁有关?”又是反问,那一夜的旖旎他是不会忘记的天真无邪,她是豪门千金古方玥内敛深沉,他是优雅绅士左浩宇放荡不羁,他是情场高手古方谨天生浪漫,他是闲散公子欧阳俊杰酷爱电脑,他是神秘男主SIDNEY他,凡是女人都要远离他,凡是女人都要得到他,凡是女人都有索取他,凡是女人都会无视而她却只是天真可爱的富家千金他,不是无心,而是担心诅咒再次上演他,不是花心,而是担心失败重蹈而来他,不是滥心,而是担心收获随风凋谢他,不是懒心,而是担心付出她不幸福四个同样优秀的男人,哪个才是她的归宿【本文女主由古方玥由潇湘作者蓝子友情出演】芳心的鸾轩,有兴趣的亲可以加入:77264816敲门砖:小说中任意人名(注:否则不开门)《二手老公》的视频地点:?pstyle=1———————————————————————————————★推荐芳心自己的已完结文《第一小姐》★女主超强悍,男主更霸道,配配更是多到不行(注:此文不是NP,不喜请绕行)【强力推荐】,面临成熟已完结文文《总裁的娃娃情妇》:推荐好友的文文:《太后要“出”墙》/梧桐夜雨:《爹地,别抢我妈咪》/小兔子:《三夜痴缠》/霓儿:《玩弄冷情总裁》/筱静梦:《相公别那麽火爆》/海芋: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叩仙门

    叩仙门

    修行九州龙脉,锻造无上魔躯,坐拥先天神器,御使上古凶兽。纵横宇内,扬威海外,我虽未成元神,元神以下的不要前来送死。一条与众不同成仙之路,我虽狂妄,于仙道却谦卑。大道漫漫,人路两坎坷;岁月悠悠,心月同踟蹰。且看一个不知修仙为何物的小子如何叩开那一道浩瀚天门!
  • 不可拯救之:惊险玩偶

    不可拯救之:惊险玩偶

    梦中我成了一个冰冷的布偶,就坐在他面前,任黑暗的死亡将他蔓延,无动于衷。我是什么,是人,还是怪物,我求乞被拯救,亦或者是被毁灭,在绝望之前。
  • 倾城教主夫人别闹

    倾城教主夫人别闹

    【一般男主有三好:温柔,爱笑,易推倒。】*在睡梦中被身旁强烈的杀气震醒,她僵硬的偏过脑袋,冰凉的匕首贴着她的脖子插入枕头内“!!!”这是神马!?教主大人慢腾腾的掀开被子,打了个呵欠,懒懒的瞥了眼,面无表情的开口。“顺手而已,习惯就好。”这叫怎么习惯啊!习惯你大爷啊!……不过,毕竟是魔教教主嘛,稍微体谅一下……教主扫了一眼某人耳畔落下的一缕发丝,再次面无表情的扭头。果然还是故意的啊喂!!!不要以为别过脸去我就没看到你一脸的遗憾啊!*【此文男主有三好:面瘫,残暴,推不倒】*温馨向,欢脱向,男宠女。
  • 酷老公猎爱计划

    酷老公猎爱计划

    “洛尘扬,你竟然设计将我带到美国,你究竟想怎么样?”“生儿子!”他面无表情的说,已经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心心念念的儿子不是他的,希望变成了背叛,他疯了……他切断了一切工具,不让她跟外界有任何的联系,同时,他又宠着她,王妃一般的宠着,可是,她只想逃,他们之间隔着一个七年,隔着重重的误会,他们还能是从前相爱的彼此吗?
  • 恶魔之极品女王

    恶魔之极品女王

    她是父亲最疼的女儿,本该过着锦衣玉食,逍遥世界的生活.然而对父亲的恨以及性格的懦弱,她一直生活在后母与同父异母姐姐的压迫下,过着传说中的灰姑娘生活.然,当她,2230年杀手界的刹神,同行中的传奇降临到她身上时会有演出一场怎样惊叹的人生.她狂,她冷,她绝,她狠,所有关于恶魔的词用在她身上都觉得不够份量,因为重生的她不再是恶魔,而是比恶魔还恶魔的撒旦.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她却只是站在戏外,冷冷的看着.偶尔推动一下高潮,偶尔耍点小狠。她一直信奉的原则:想要从我身上得到什么,那么就要付出双倍的代价!狠不是错,错的是你没我狠!不要说我狂,有本事你比我更狂!商业帝国:欧夜辰,传说中最冷酷无情的商业帝王,曾在三天之内以铁血手段将其竞争对手一一铲除,一十六个商业巨头三日之间都以财尽名亡为结果,至此奠定了欧氏在商场上的君王之位。娱乐界天王:景洛,世界级巨星,如妖精一般的男人却背负着惊人的身世之迷,娱乐界的复仇王子,以击败欧夜辰为目标,可是完美如欧夜辰没有一丝弱点,直到那个女人的出现。强者之争,王者交锋,只是当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个人时,战争必将更惨烈,鲜血将撒满他们的世界,因为强者不只是他们,王者也不只是男人。
  • 妾妖娆

    妾妖娆

    太坑爹了!一觉醒来,她竟然穿越成一名声名狼藉的弃妃!这弃妃的相公和新欢眼睁睁的见着她落湖身亡,不顾她的生死,一旁恩恩爱爱?!末了,还给她添了个罪名,通奸?!丫丫的,既然如此,别怪她这人不优雅大度,既然要玩,必要玩的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众人只知她是受人唾弃的弃妃,岂知她温柔绝美的面容下是另外一个绝顶腹黑卑鄙的灵魂。又怎知这灵魂的强大,世间无人能出其右!环环相扣的阴谋,隐晦不明的诡计,皆妄想让她入局?笑话!以她为棋子,她必以天下为棋,乱他棋局,她非要在这片浑水之中搅起腥风血雨!女主超级腹黑,回眸妖娆一笑,乱世风云变!欣赏片段一:蓝天白云,好天气。青山绿水,好景色。一男一女,一小包子。“宸王叔叔,为什么捂着天儿的眼睛?”女子没心没肺的看了眼小包子,轻描淡写道:“你的宸王叔叔怕你学坏。”男子修长白皙的手指尖儿轻轻颤抖了一下,“慕容依……”“不就是宸王叔叔想亲娘的嘴嘴么,宸王叔叔不用偷偷摸摸的,娘说偷偷摸摸的是偷情,通奸,不怀好心,心存歹心,心肠歹毒,偷鸡摸狗……”小包子嘟着红嫩嫩嘴奶声奶气道。偷鸡摸狗?男子嘴角猛地一抽,看向正在努力维持风轻云淡,潇洒不羁姿态的女子。片段欣赏二:“你拒绝嫁给本王?”某男隐忍着怒气质问着面前优哉游哉修指甲的女子。女子抽空抬头扫了一眼某男,漫不经心的回道:“你太看得起我了,我真配不上那贵妾之位。”“慕容依,你还在妄想什么?!”女子噗哧笑出声,态度还是气死人不偿命的说道:“想你……滚!”*舒歌新文,绝对女强,相信舒歌内容绝对精彩,更新同样有保证。希望亲们多多支持,收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