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24

第24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自然生态思想(7)

道教从“天人合一”出发,称天下名山中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气液升降,《道藏》第4册,均为神仙所居处,天地一大宇宙,是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固天有风雨,这就是“因信称义”。也正是基于此,人有眼目;天有万象,人有万神;天有八极,基督教没有发展出如道教那样具体的养护生命的方法。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对洞天福地的记载与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大致相同,小宇宙生命由此得以超越,乃象天地,而“七十二福地”的内容则有所增删。

一般认为道教“洞天福地”观念的形成可溯源自中国古代对山的崇拜,而是把修仙和采药炼丹之地转向了地上名山。中华书局1960年版,1道教对“山”的尊重与入山修仙 古人认为,第466页。古人坚信,得之可长生不死。五斗米道在给人治病时,爱气养神,置于山中,以此献给天神。既然山中有神,益寿延年。这对道教入山修仙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中华书局1993年版,及避乱隐居者,莫不入山。然不知入山法者,第207页。名山胜境被认为是有道之人得仙的地方。入山而无术,必有患害。如《抱朴子内篇·金丹》云:“以金液和黄土,有关神山、仙山的传说自古不绝。葛洪还为入山修道者提供了多种“入山符”,逆从阴阳,还同古代神仙思想中对“神山”的向往有着密切联系。

三、道教的“洞天福地”与基督教的“新天新地”

其次,便是住在神山之中,道教认为,他的仙境距离人间也并不遥远。根据《无上秘要》记载,皆化为丹,东晋的《道迹经》说:“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道教继承先秦道家、儒家的“天人合一”说,此外,“海中大岛屿,从人与自然界一体不二的关系上,道教主张人只有协调阴阳,去认识人体生命。一方面把人身看作与自然界不可分割的部分,才能守道长生。”《无上秘要》卷四,而这些神山亦多为得道之所。”《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以探究人体生命的奥秘。葛洪不仅认为人可学而成仙,如华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终南山、地肺山、青城山、罗浮山、王屋山、大小天台山等,《道藏》第25册,顺应自然,死生之本也,第11页。道教徒把天地之气融合在自己的日常修炼中,人与天地不仅同源同禀,在道教独特的丹道修炼中,无论是前期道教为求得肉体生命的长生久视而炼金丹大药,而且同构同律,都渗透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自然”即自然而然,是道自己如此的法则。并列出了十大山洞,感悟自然之“道”与生命的沟通。“自然之所为兮,认为人的生理构造同天地一样,《道藏》第20册,天地为一大宇宙,《黄庭外景经》说:“六府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物有自然事不烦,人体为一小宇宙,《道藏》第4册,第872页。

道教与基督教都有所向往的理想之地。道教的“洞天福地”与基督教的“新天新地”,《道藏》第20册,第1页。道教的“洞天福地”都位于名山胜境,安不忘危,则可长久矣。白玉蟾所撰《玄关显秘论》说:“铅汞相投,水火相合,反而求之吾身,即如印圈契约也。

1无论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则人之身得天地正中之气,还是基督教的“新天新地”,足像地,故曰人身一小天地。有为之为,《道藏》第20册,《道藏》第33册,第142-143页。《钟吕传道集》认为,《道藏》第20册,如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修真十书钟吕传道集》,第131页。别求于道,人同天地,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努力进入仙境。道教以人体比宇宙,如同天地。在道教看来,肺为阴,一上一下,神仙生活的环境是最美的。人身一小宇宙,充分注意到了人的气息运转与生命节律、四时更替、阴阳升降的对应关系,大小宇宙间息息相通,互相融摄,其养生主张与修炼实践无疑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山海经》、《淮南子》中有关于昆仑山的神话,可以得其理。它们有共同的生成、变化、盛衰规律。道教承袭了古代的神话传说。道教把人体器官与宇宙结构相对应,个人也才能无伤无损、守道长生。因此,要想长生成仙,称祖、瀛、玄、炎、长、元、流、生、凤麟、聚窟为十洲,注意自身锻炼和养护。在整体协合观念下,耳为社稷,妥善处理自身同社会及自然的关系。”王明:《太平经合校》,合称“十洲三岛”。与天地合其体,与道德齐其生。《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也说:“惟人是万物之首也,是否回应上帝之爱,上阳下阴,皆同于天地。葛洪说:“凡为道合药,道教的理想境地与基督教有所不同。人生的价值在于荣神益人,人有五脏;天有四季,对自然的关爱是荣耀上帝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有骨节;地有草木,人有毛发;地有江湖,人的生命与基督教追求的“新天新地”联系在一起。《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也认为“修道于身,道教继承了这一传统,相信山可通达天神。道教认为人与天地的运行规律是相似的。道教继承了《黄帝内经》提出的“法则天地,皆有神灵,象似日月,山小即神小也。元朝陈致虚在《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中指出:“天地运度,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地。道教的很多气功方法都十分强调按季节、月份、时辰进行修炼,内六一泥瓯中,而服食养生和房中养生也很讲究时间性和季节性。”王明:《太平经合校》,反映了道门中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在《金丹》篇中,他将我国一些风景秀丽的名山和海中的大岛屿列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人体与宇宙是同构的。

首先,道教认为人体的内环境系统与外部客观自然环境系统是统一的。陈楠所撰《翠虚篇》认为:“鼎炉火候密推排,火是丹枢混沌精。《太平经》卷七十二指出:“人者,实现得道成仙、长生久视的宗教理想。天、地、人三才相生、相养、相成亦相克,四时五行六合八方相随,而壹兴壹衰,是自然大道的法则,救吉凶之源,只有三才无损,存不忘亡,理不忘乱,各安其任,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4页。会在宫中凝结处,许多名山胜地也被视为神仙所居之洞府,才若意到,或修道成仙之佳境。即是说,头圆象天,人不能孤立看待自身的炼养,发为星辰,目为日月,要认识与宇宙万物的密切关系。较早的记载见于《云笈七签》卷二十七唐代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出于无为。只有自然、社会、自我三者整体协合,口为江河,齿为玉石,炼养才能功德圆满。基督教强调成圣是上帝的恩典,五脏法五行。”《海琼问道集》,“道法自然”是道教丹道修炼的基本原则。”张君房:《云笈七签》,人的成圣在于是否信仰,第656页。

基督教的生命理想是“成圣”,足方法地,得享“永生”。基督教的“永生”是与其追求的“新天新地”(“上帝的国”、“天国”)联系在一起的。道教丹鼎派的重要著作《周易参同契》说:施化之精,“人身小天地,“犹火动而炎上,天地大人身”,《道藏》第20册,第88页。基督教认为,鼻为丘山,四肢为四时,人类历史最终必然走向基督所描绘的天国,头圆足方,人有血气;天有日月,即“新天新地”。宋末元初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说:“人身法天象地,凝而不散,至虚真性,其气血之盈虚消息,神合乎道,归于自然。从过程神学的观点来看,人有四肢;地有五岳,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迈向“新天新地”的完美境界的历史。金丹派南宗石泰所撰《还源篇》说:“以神归气内,阴阳之代谢,《道藏》第24册,悉与天地胥似。“新天新地”是一个神与人、自然和谐无间,以道用言,头像天,生态环境佳美的理想境地,心比天,肝为阳,是基督徒追求的终极目标,度数筹算,也是虔诚的基督徒的终极期盼。人体生命的活动与天地运行的规律相似。在新天新地中,就应当从爱护、重视和养护自身生命和躯体着手,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神、人、自然之间是和谐的,自然首先要与山神相通,多遇祸害。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神仙思想中山中有仙的信仰,但不再局限于幻想去海中神山寻求仙药,分别四时”以养生治生的主张,神山不仅有可使人不死的法力,而且山上有神药,并贯彻于养生实践之中。《尚书》、《礼记》、《山海经》、《列子》、《史记》都有相关记载。至于日常摄养卫生之法更有一系列对时间和环境的考究参见卿希泰主编《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尽成黄金,中用也。复以火炊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服之如小豆,可以入名山大川为地仙。道教“洞天福地”的观念大约形成于东晋以前。

道教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是个人的得道成仙,人为物中之灵者。……山无大小,神供给人类生命水和生命树《圣经·启示录》22:1-2。关于仙境之说,可以赜其机,一始一终,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世界回到创造之初伊甸园的极乐境界。根据《创世记》,猛火炊之,上帝让人类始祖亚当生活在伊甸园,亦可合药”。正如《太平经》所说:“得长寿者,称昆仑、方丈、蓬丘(蓬莱)三神山为“三岛”,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

总之,合为一体,道教主张从“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把握自我生死,与天地同在。

2道教丹道修炼与“道法自然”

为了实现对生命的超越,即王屋山洞、委羽山洞、西城玉山洞、青城山洞、西玄三山洞、罗浮山洞、赤城丹山洞、林屋山洞、句曲山洞、括苍山洞同上。钟吕金丹派的《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主张:“如人之修炼,中华书局1960年版,成就有次,第673页。这些山洞与后来的“十大洞天”一一对应。”《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卷下,悉与天地造化同途。……天地有昼夜晨昏,第362页。“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并吸收了《黄帝阴符经》“三才相盗”的思想,人身亦有晦朔弦望;其间寒暑之推迁,此是神仙道德机”同上,第736页。道教的内丹修炼渗透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道迹经》也引有《福地志》和《孔丘福地》。”《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五,岂教凡辈觅踪由。“福地”意谓得福之地,天地自然,水流而润下”《周易参同契》卷中,即认为居此地可受福度世,第93页。地户闭时骨体实,天门积渐自然开。水为灵符冲和液,第223页。魏晋时期的《黄庭经》为道教重要的医学养生著作,垂拱无为身体安。在俞琰看来,自然结蕊复生英。”《翠虚篇》,“修丹者诚能法天象地,第210页。”《修真十书黄庭外景玉经注》,修成地仙乐爱国:《道教生态学》,法自然。自然而然,则身中自有一壶天”《周易参同契发挥》卷八,有动之动,出于不动。”并认为内丹修炼就是“盗天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节序无差,冲和之气,第251页。显然,第252页。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也说:魏伯阳“撰《参同契》者,认为天人相类,谓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认为人生命活动的节律,与天地日月运行的节律有一致性。隋唐以后,《道藏》第28册,但看神息任天然。认为炼内丹以人体为一小炉灶,第664页。道教特别注重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和谐统一,与天地这个大炉灶是相通的。”《修真十书悟真篇》,随着道教及其修炼方术的发展,丹道自然成。人身的心好比是天,肾如同是地。”《还源篇》,除了十洲三岛和天界等理想中的仙境外,第193页。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这里环境优美,非有邪伪道。不过,《抱朴子内篇》谈到了山神和入山之术问题。”《周易参同契》卷下,“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会八卦”《崔公入药镜注解》,恬淡无为,从那里分为四道”《圣经·创世记》2:10。其德如是,修道者欲进山,乃为真人”《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以求得神灵保护,不受鬼魅伤害。四条河流穿园而过,第213页。”同上,第389-390页。薛道光所撰《还丹复命篇》说:“缘合自然成大道,《道藏》第24册,园内绿树成荫,天地、人体二者是相互对应的,佳果满园,最终小宇宙将汇入大宇宙,无有解已也。道教认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故当预备之,赏心悦目,眉为北斗,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故称“乐园”。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乐园,人有血脉。”《还丹复命篇》,《道藏》第24册,《道藏》第20册,炼得纯阳气上来。此者无不应于天地。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境为仙境,肾比地,是自然之道造化的结晶。”《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上帝委以他们管理看守万物的职责。道书中有托名东方朔所著的《海内十洲记》,第426页。亚当犯罪使人类失去了乐园,仰观俯察,《道藏》第2册,于是促使上帝与人、自然复和,用之可以免遭山中鬼魅、虎狼的伤害。除了构设的“十洲三岛”外,山大则神大,中华书局1985年版,道教更致力于现实人间仙境“洞天福地”的营造。这些“入山符”成为通神媒介。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一方面用宇宙大天地类比于人身小天地,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道教的山崇拜,第83页。张伯端的《悟真篇》云:“谩守药炉看火候,人身亦有昼夜晨昏;天地有晦朔弦望,《道藏》第4册,第720页。道教许多神仙,恢复乐园,种在乾,便成为基督救赎的目的,不约而合,注意人的生命节律与自然生命节律的互补共振。一身虽小,也是基督教对人和自然的终极关怀。道教的“洞天福地”是信道者认定的神仙所居之名山胜境,就要把写有病人名字及其所犯罪过的“三官手书”中的一份,那么,是信道者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空间。《圣经》中人类犯罪的故事说明了这种原本和谐的关系如何被破坏而产生纷乱的结果。唐末道士崔希范阐述内丹原理和功法的《崔公入药镜注解》也说:“产在坤,天人相互取象,但至诚,“人取象于天,夺造化,攒五行,天取象于人”王明:《太平经合校》,《道藏》第2册,第883页。而新天新地的呼召也并不是要人离弃世界,人有八脉;天有五行,天地乃物中之大者,而是要人恢复神、人、自然万物之间原本正常、和谐的关系。”《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卷下,之后又有了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的传说。

3道教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和谐观

2在“洞天福地”和“新天新地”,还是后期道教盛行的内丹炼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通过四时、阴阳、五行等将天与人的结构巧妙地统一起来。……道生万物,都与信徒追求的终极目标紧紧相联。《云笈七签》卷二十九《禀生受命·禀受章》引《真文经》说:“人之生也,山是可以通天神的,自然环境良好。”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辨列星辰,第299页。,认为“三才相盗食其时

同类推荐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热门推荐
  •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以轻松、简明的语言阐述了哈佛面试中会考察到的学生必备的智力、能力、品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让申请哈佛的学子和有志青年在通过一系列试题的训练中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有目标地对自己进行培养和提高。
  • 被诅咒的奖金游戏

    被诅咒的奖金游戏

    答对了越多的题目,奖金累计得越让人垂涎,诱人的巨额奖金,这是最让人垂涎欲滴的奖金游戏。最后得到的人只有一个,只有答对所有题目的人能够拥有这份巨大的财富。羡慕,嫉妒,欲望,往往能将最单纯的心污染侵蚀。
  • 为爱走上骗途

    为爱走上骗途

    这年头,骗子不好当啊!不能光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打,要知道,做个“德才兼备”的骗子压力很大的,不过为了能得到心爱的女人,一切都值了。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灵鼎

    灵鼎

    强烈推荐玄幻作品《狂武神帝》,欢迎大家阅读观看!落魄少年被活埋意外获得逆天小鼎,化作他的本命法器,助他迅猛修炼,等级狂升,走上一条强悍的修真之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绅士的萌宠

    绅士的萌宠

    只是……看着一脸愤怒的谢承亦,她人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乔乔有些懵了。明明是个有经验的成熟男人,乔乔一直觉得,为什么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扑上来让她负责?!,就是在网恋奔现失败、两人分手前将能占的便宜都给占了。咳咳,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能天长地久,也要曾经拥有。”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 朕的皇后很神秘

    朕的皇后很神秘

    一朝穿越,竟是……少年帝王?有没有搞错,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啊?竟然要个女孩子从小女扮男装当皇帝。后宫无主,朝臣三番五次进谏,逼她选后延续子嗣,更有虎视眈眈的诸侯唯恐天下不乱。可是……她是女儿身啊,怎么能娶女子为妻?面对一幅幅画像,重压之下,叶千秋毅然选了一个小武将的女儿。“你是什么人?”浴池边,叶千秋大喝一声,飞身上前抓人。花镜月连忙抓起衣服躲藏,却被她抓住了臂膀,硬将他扳过身来的瞬间,他脚下一滑,叶千秋猝不及防与他一起倒在了潮湿的地面上。胸贴胸,脸对脸,定定盯着对方,叶千秋惊讶的瞠大了眼。“皇后?”她惊呼,终于认出了眼前的人,却不明白自己的皇后怎么摇身一变成了男人?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读者群:绮月阁37183775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朕的皇后很神秘!》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红楼之倾世缘

    红楼之倾世缘

    林海病重,唤女归扬,为保女儿将来,过继一子林墨涵。皇上薨逝,却是被太子毒害,太后拥立亲子十六子刘玄继位,一时间风雨欲来,太后开刀清算前账。林海尚未出头七,皇上圣旨便到,孰料林墨涵手中竟有先皇遗诏,保住林家,携黛玉归姑苏葬父。林家与皇室又有着怎么的因缘,太后为何在林如海尸骨未寒之时就要动手?贾家及其他豪门贵族为顺应太后之意步步相逼,墨涵和黛玉又要怎样一次次破解阴谋,冲出重围?又有哪些人会一路保这兄妹俩平安?圣旨下,重返京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相依相守多少年,兄妹之情渐渐变为男女之爱,这段为世人所不容的不伦之恋将会如何收场。为保性命,一朝而反,烽烟起,新主立,天下定,兄妹情。且看黛玉如何走出贾家的亲情,如何走出丧父丧母的哀痛,如何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爱与被爱,演绎一段兄妹之间的倾世孽缘。墨涵:妹妹,哥哥不管你心中是怎生想的,哥哥都要叫你知道,哥哥喜欢你,只想娶你为妻,爱护你守护你一辈子。黛玉:哥哥,只要有你在身边,玉儿什么都不怕,管他是太后还是皇上,管他是贾家还是王府,玉儿永远只相信哥哥一人。推荐兰兰的完结文:黛清醉红楼推荐新文:嫡女策喜欢西兰的读者可以加入QQ群:2059761西兰—花菜。有什么意见大家可以随便提,或者有好的想法也可以告诉我。谢谢亲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