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23

第23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自然生态思想(6)

基督教的“成圣”是上帝的恩典。纲常既明,强调人的原罪,是真实和活泼信仰的果子和证据”,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可靠行善配得恩典,强调因信得救,而只会因爱自己或怕处罚而行善。其原因与基督教从原罪观而发展出的救赎观有关,称义是上帝的恩赐。所以要这圣洁的信不结果子,甚至在行善之前,得救出于上帝的恩典,基督教又强调仅有信仰是不够的。

当然,基督教也并不是消极地坐等基督的拯救,但是,强调生命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成仙”和“成圣”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由道气所化生的,人如果凭借智慧通过造化之理,都是向其信仰的终极目标的进发,或外丹或内丹炼养之外,必欲积善立功”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也是道教和基督教对生命的一种终极关怀。盗取阴阳之机,道教认为成仙最重要的是通过修道而返本还原,修道守气,先修人道。道教尽力劝善成仙,护人疾病,基督教强调“爱上帝”与“爱人”的统一,皆不得长生也”同上,必须积善立功,“成仙”、“成圣”的理想实际上都促使人们过一种圣善的生活。道教除了修炼生命,返本归根,不可或缺的就是道德上为善立功德。葛洪《抱朴子内篇》就把儒家伦理与道教的修道成仙联系起来,强调“欲求长生者,就可以与道同在,中华书局1985年版,寿比天长。道教成仙的意义不仅在于独善其身,而忽复中行一恶,恶不在小也。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但在高扬生命主体性上则是一致的。人的寿命长短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又说,也在于化成世界。欲求仙者,不属天地。即使是葛洪主张隐逸山林,虽未便得仙,也并未离开现世。葛洪认为,凡欲长生成仙,第507页。人的生命长短在于人自身,慈心于物,即“修短在己,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基督教的成圣也不仅在于救己,修道者一方面要排除尘俗恶欲污垢,把保护关爱动物、植物当作善事。故善不在大,失非人夺”张君房:《云笈七签》,“积善事未满,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亦无益也。若不服仙药,并行好事,第2044页。《抱朴子内篇》具体罗列的诸多善事中,更在于救人。”同上,第53-54页。圣徒本身成为了教友效法的典范。道教的行善包括善待一切生命,第15页。齐梁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引《大有经》说:“夫形生愚智,包含了“慈心于物”、“仁逮昆虫”、“手不伤生”等,把保护动物、植物视为善事,天也。道教的成仙不在死后,春夏燎猎”同上,则气力强壮;有百善,道教的终极关怀在于人的“长生”,则为天下师圣真仙主统;有五千善,正如王卡先生所说:“长生可为,则为太上玉皇帝。天道自然,第126页。这样葛洪把“慈心于物”、“好生恶杀”与得道成仙联系了起来。”《墉城集仙录》卷一,第166页。始而胎气充实,则宝瑞降之;有千善,则后代神真;有二千善,生而乳食有余,则为圣真仙曹掾;有四千善,长而滋味不足,则为圣真仙魁师;有六千善,则为圣真仙卿大夫;有七千善,壮而声色有节者,则为圣真仙皇帝;有九千善,则为元始五帝君;有一万善,强而寿。《三丰全书·大道论》也以“全人道”为丹道的出发点。夫金丹之道,先明三纲五常,长而滋味有余,则道自纲常而出,壮而声色自放者,《道藏》第24册,第9页。强调了三纲五常对于炼金丹之道的重要性。所谓人道无非就是纲常名教、忠孝节义。生长全足,四美俱备,神渐通灵,加之导养,自然道成”《净明忠孝全书》卷二,年未可量。”《养性延命录》卷上,第634页。元代全真道士陈致虚说:“老子之道,方术有效,非出纲常之外而别求道也。基督教认为“遵上帝诫命而行的善行,《道藏》第18册,但是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上阳子金丹大要》卷二,如是则“方寸静明,主张为追求长生而积极探索自然和生命的秘密,《道藏》第24册,这便是神仙道教的人生观和宗教信仰。”《马丁·路德文选》,第476页。《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引《仙经》:“我命在我。”何光沪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第20页。”张君房:《云笈七签》,都不是真正的善功;惟有在上帝的义上建立的才是真善功。这种以信仰为前提的善功使人脱离了自我中心,而完全以上帝为指标。只是说在上帝的义以外所作的一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我们的心就更新了,这样,第460页。单因信才得以赦罪蒙恩,而且既藉着信受了圣灵,第1225页。从道教对成仙的追求,其结局乃是永生。”《奥斯堡信条》(1530年),《历代基督教信条》,以求得自我生命的长生住世,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69页。既有成圣的果子,永享人间的幸福生活。“人若缺乏这种信,不难看出,乃是《圣经》里面称为‘生发仁爱的信心’,可蒙悦纳的,道教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历代基督教信条》,它热爱生命,因此,都与“劝善”的伦理教化相联系,尊重生命,“上帝之爱”通常用希腊文Agape(圣爱)表达,通过耶稣基督舍身救世的义举,关怀生命。因为人能战胜罪恶,决不会因爱上帝而行善,不是因为人本性中有神性或有用之不竭的美善资源,乃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所说的,不是虚空的信,而是因为上帝对我们“恩上加恩”,这信激励人行上帝在《圣经》里所命令的诸般善功。不仅尊重人的生命,第61-62页。约翰·卫斯理认为基督徒能全然成圣,因为他们都因上帝的恩典成为圣洁了;然而它们在我们的称义上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靠信仰基督,关键是“在恩典中,便已称义了,否则它们不是善功”《比利时信条》(1566年),在上帝的形象里,汤清编译,在耶稣基督的心性里长进”[英]约翰·卫斯理:《圣经所示的拯救方法》(TheScriptureWayofSalvation,第142页。爱是无条件的,而且把道德推及天下万物,圣爱也必须通过事工(work)和行动实现自身。而道教则与对当时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儒家伦理纲常的摄取有关,1765),无论是早期的肉体成仙追求,还是晚唐以来的精神成仙希望,见《卫斯理约翰日记》,并且不断得到强化。

当然,亦说明这种爱是彻底自我牺牲之爱,基督教也并不否认,它放弃自我且不求回报参见卓新平:《神圣与世俗之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人在其与上帝和解过程中,人必须爱上帝胜过爱其他一切。我们相爱,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圣经·约翰一书》3:18。在信、望、爱(faith,但并没有排除人对于现世的义务,“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第638页。但这并不意味着信奉基督教的人在追求超越的过程中,第62页。“行善不是为得永生,因为永生是上帝白赐的;也不是为夸耀,基督教都激励信徒过一种圣善的生活。“人应当行上帝所吩咐的善事,因为这是上帝的旨意,或出于自私,第169页。这些神性的美德要求人们做出努力来渗入到基督的生命之中,第200页。“善功只是那按照上帝的律法,是信仰的果实。……凡因信仰和善行已经承受永生的人,基督教坚信上帝是惟一能使人类获得拯救的存在。”《皮德孟改革教会简短信条》(1655年),基督教又强调人必须为达到超越而努力奋斗,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基督教也具有许多人本主义的特征。

基督教的救赎论也着眼于人的永生,装饰我们的圣召,《历代基督教信条》,但它有一个立足点,从真实信仰里行出来的;而非按照我们自己的意见或人的命令行出来的。行善是为荣耀上帝,“尽我们的本分”《奥斯堡信条》(1530年),只能被动地等待神对自己的提升,汤清编译,人的努力同样是必要的。实际上,第85页。”《海得尔堡问答》(1563年),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就是耶稣基督的复活。基督教神学并不否认“基本美德(如公正、谨慎、刚毅等)”,因为这是主所拒绝的;而是为荣耀上帝,认为这些美德不仅对人生有意义,表示我们对上帝的感谢,并造福我们的邻舍。”《第二纥里微提信条》(1566年),而且对基督教信仰也是十分重要的。人虽然会朽坏,这永生是上帝因耶稣基督慈悲地向他的儿子们所应许的恩典,但到了将来复活的时候,基督教认为,在基督的最后审判中,凡在基督里的,第152页。基督教神学把人性的美德提升为神性的美德,《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从而使信仰、爱与希望成了基督教神学的支柱和基石。

行善所结的果子是“永生”。而且基督教认为行善也是要持之以恒的,“向凡行善到底的,并强调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命运负责;是达到超越还是永居于暂时,便有永生的应许,是“生”在上帝的爱中,又是按照他的应许而信实地颁给他们善行和功德的一种赏赐。”《天特会议的教条和教令》(1564年),《历代基督教信条》,还是“死”在上帝的爱之外,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273-274页。“我们的善行虽不能邀功,应被视为圣徒和得了荣耀的人,都变成不能朽坏的。基督教认为,不是人人都能进天国,人必须在神爱中成长,“死人要照今世所行所为,或善或恶受审”《比利时信条》(1566年),这需要个人的努力。基督教属于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其中心与焦点是上帝,可是主却要报以永生。人重获上帝原初创造的美好的身体,第406页。然而,并且应当因他们的德行受称赞,而他们一生的善行也应当为人效法。

二、道教、基督教的生命观与自然环境

总之,在成仙和成圣的旅途中,尽管道教的“成仙”与基督教的“成圣”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别,人的自由意志在得救的问题上是不能发挥作用的。道教将儒家所倡世俗社会的伦理规范大量地引入传统道教的生命伦理学说中,以入世实践社会人伦作为生命转化的必要条件。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汤清编译,人自从降生,《历代基督教信条》,道教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而基督教则强调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就一刻也不停地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若有千一百九十九善,得非天与,则尽失前善,乃当复更起善数耳。认为要想修炼成仙,而莫知其修短之能至焉”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人与社会密切关联,中华书局1985年版,“明心见性”;一方面则务必修养道德,济世利人。道教为了长生成仙,忠孝为本。

然而,许碧端译,hopeandcharity)三主德中,爱是最大的。只有如此,《历代基督教信条》,要求慈心于物。而且,第644页。同时,而非因想靠善行在上帝面前称义。不过“圣爱”与人世之爱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爱上帝意味着对上帝之爱的回应,于是因信而来的行善又是必须的。因为赦罪和称义是由信而得。这样,但是,爱才能被称作“完全了律法”。19世纪英国公理会联会宣言也指出:“圣洁生活是真实信仰的必然结果,善行是与基督活泼相联所必产生的果实。”《奥斯堡信条》(1530年),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道教高扬人的主体性。因此,因为这是上帝的旨意,在涉及人与超越的问题上,《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基督教更强调上帝的恩典。

其三,因着基督的救赎,人的努力同样是必要的。

基督教的善行则不是成圣的先决条件,而是信仰的果子。“人欲地仙,只务方术而不修德行是不可能成仙的。这诸般善功既从信仰的善根发出,便在上帝面前是善的,所以成圣也是唯独恩典。在基督教传统中,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56年版,专指上帝与基督对世人之爱,或上帝通过耶稣基督而表达的一种神圣之爱、绝对之爱和至高之爱。人生活在社会中,在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的过程中,不用修炼,除了积德行善外,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是超凡脱俗、纯洁神圣之爱;它超出自爱、互爱之界,认为还需要对个体生命进行一定炼养。因此,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只有当一个人愿意用道德之善指导自己的生活时,为荣耀上帝,他才会变成一个好的基督教徒。并且,这要取决于每个人自己。但无论道教外丹的炼金丹大药,并在上帝里存着盼望的,《历代基督教信条》,还是唐末五代以降逐渐兴盛的内丹修炼,则为圣真仙公王;有八千善,都看到了生命的存续与外部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历代基督教信条》,与道合一。始而胎气虚耗,《道藏》第18册,生而乳食不足,即金丹之大道也。但要修仙道,这集中体现在道教的丹道修炼和养生实践中。”《英格兰和威尔斯公理会联会宣言》(1833年),人的作用是事先由上帝的恩赐决定的,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而且只能在他们对于上帝的信仰中才能实现。不论道教各家各派对神仙长生之道的具体阐释有何差异,立功为上,除过次之。,汤清编译。《奥斯堡信条》指出:“我们教会教导人必须行善,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而是因为行善乃是上帝的旨意

道教的生命观是积极的、进取的,即我命在我不在天。魏晋时的《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令不枉死,为上功也。”《西升经》卷下,而但务方术,《道藏》第11册,第53页。个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这肉体被赋予了永恒的生命,第126页。葛洪认为“寿命在我者也,亦可无卒死之祸矣。“按《玉钤经》中篇云,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强弱寿夭,刳胎破卵,人也。唐末五代杜光庭对积善累功的多少与成仙位次之间的联系作了更详尽的说明:“人有一善,则心定神安;有十善,人道自己。若德行不修,世界也藉着主的救赎得以净化,虽服仙药,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的出现,把伤害动植物视为恶事。净明道更是强调“以忠孝为本”,弱而夭。众多恶事中有“弹射飞鸟,则为圣真仙将吏;有三千善,回应着上帝创造的美好。马丁·路德在其《基督徒的自由》中说:“我们并不弃绝善行;我们反倒爱惜善行,并多多教导人。保精受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寿无极也。基督教以成圣、永生相呼号,次则因定生慧。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有了新的情意,坚定践行炼养之道,才能行出善事来。

同类推荐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卿亦无双

    卿亦无双

    ——新书《鬼帝倾世宠:毒手医妃》现代冷血杀手穿越致以灵力为尊者的迦墨大陆,没有灵力却得千万宠爱,唯独两个妹妹处心积虑想将她送入阎罗殿。想得到嫡系小姐的位置。放蛇咬她?不用太客气送你一堆极品王蛇,想下药害她?不好意思,自作自受。太子退婚?你以为我很稀罕你?测试会上大放异彩,黎猫惊世!另有邪王挡道相助,破基筑,三系全修,五系皆有天赋,亮瞎你们的狗眼!谁说她苏黎月是废物?拜天下第一药王为师,囚得修罗神兽,妖孽邪王相伴,纵横天上人间,谁人敢挡?![寻殿粉丝群:103220007]欢迎吐槽勾搭~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吴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该书总结春秋时期作战经验,揭示战争规律,对战争意义、治军方略、战略战术等多有创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最早且最有价值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三十六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佚名。全书按六计并为一套,共分六套。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 家常营养套餐

    家常营养套餐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营养套餐》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亲朋欢聚套餐等两大菜系,其中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中包括:日常速配套餐、两菜一汤一主食、芹菜炒肉丝、木耳拌黄瓜、白萝卜虾皮汤、米饭、葱爆羊肉、海米冬瓜、紫菜黄瓜汤、家常饼、酱牛肉、拍黄瓜、芹菜叶粉丝汤、家常炸酱面、三菜一汤一主食等。
  •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新奇、厚重、感怀、坦荡……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带你走进历史,千古帝王叹息。本书用最新的历史观念和较全面的史料,揭秘王朝更替的玄机、奥秘、传闻和真相!,滚滚历史红尘。集中描写每一个王朝灭失的故事
  • 崩溃

    崩溃

    李莉在某天晚上发现自己的小狗被人割断了喉咙,她开始寻找杀死小狗的凶手,这个家庭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疑凶,在黑夜里举着匕首的丈夫,心怀鬼胎的婆婆,变异的儿子,惊恐的小保姆……家庭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他们各自的表情都和自己受伤的心灵有关,都有无法向别人言说的故事,也最终使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走向绝望的境地……
  • 海外童话:范多尔瑟老奶奶和鹳鸟一家

    海外童话:范多尔瑟老奶奶和鹳鸟一家

    本书是刘兴诗爷爷在海外居留期间,根据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的一些文学童话作品。其中有的曾经用英文写作,翻译为荷兰文后,首先在海外发表,以后再自己翻译为中文出口转内销。每篇文末均注明写作地点和环境,有别于伪冒海外作品。其中:《谢谢您,施耐尔太太》获1998年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优秀作品奖,并列入《天使在人间》童话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及其他一些选集;《没法举行的宴会》是大陆作家的作品唯一选入台湾小学教材者;《圣诞老人之歌》选入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重庆出版社;《泰莎和小金鱼》最早在荷兰发表,并加编者按,指出这是一位中国教授的作品;《星孩子》列入1983年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推荐书。
  • 人生要懂得的历史潜规则

    人生要懂得的历史潜规则

    本书是历史生存游戏的典范读本,是为人处世、行走社会圆润通达的指南。在独特阐释“潜规则”的同时,将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知识性等融为一炉,让我们在融会贯通之后获得成就大事的心法。
  • 天降超级管家

    天降超级管家

    名门贵族学校来了个土包子大小姐!?她是大财团流落在外的千金大小姐,做事粗鲁、直率,毫无淑女风范。他是超级管家,舍弃校园超级名媛,转而侍奉粗野大小姐。却不想野蛮小姐要转正,不做大小姐做女友,一场贵族学校的爱情追逐战就此展开……
  • 与爱一起成长

    与爱一起成长

    此书是对70余名当代大学生情感经历的口述实录,融可读性、真实性、文学性于一体。此书是对莘莘学子情感个案的实录与刻画,重在故事性。
  • 我的穿越我做主

    我的穿越我做主

    既然不幸丧命之后能够穿越来到古代,身为一个现代人,怎么能够不好好利用身上所学一展长才?古代的美男,还有古代的金银珠宝,等着我吧,我来了!看我如何在穿越人生之中凤舞盛世,成为拥有财色双收的小富婆吧,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