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000000014

第14章 汉晋文学对庄子生命意识的接受(5)

前者,作者将其人格矛盾的各方面设置为辩论方,通过辩论达致理想人格的整合。如扬雄《解嘲》、张衡《应间》、崔骃《达旨》、郤正《释讥》、夏侯湛《抵疑》等,先设一客提出疑问讥嘲,然后作者以主人身份作答,开释疑窦,解答问题,敷衍正面主张。《解嘲》以“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等理由解“何为官之拓落也”之嘲;《释讥》强调“进退任数,不矫不诬,循性乐天”,“不怨不尤,委命躬己”的为人处世立身态度:“行止有道,启塞有期;我师遗训,不怨不尤。委命恭己,我又何辞?辞穷路单,将反初节”;夏侯湛早年(泰始中)所作《抵疑》一文,设“当路子”提出疑问,由“夏侯子”作答,故称“抵疑”;曹植的《释愁赋》设置了儒道两方人格代表进行辩论,陆机《七微》设“玄虚子”与“通微子”二人,前者“耽性冲素,雍容玄泊,弃时俗而弗徇,甘渔钓于一壑”,为一玄放出世人物,后者则代表时俗功名一派,二者各陈己见,最终前者被后者说服。陶渊明《形影神》的辩论则在形、影、神三方之间展开,这使得作品颇具戏剧性。《形影神》诗序云:“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形”羡慕天地山川之不化,痛感人生之无常,主张以饮酒来愉悦短暂的人生,这是魏晋时期相当普遍的颓废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的表现;针对“形”的苦恼,“影”主张立善求名以期精神之不朽。“影”的话代表了名教的要求。陈寅恪先生说:“(影)托为主张名教者之言,盖长生既不可得,则惟有立名、即立善可以不朽,所以期精神上之永生。此正周孔名教之义,与道家自然之旨迥殊。”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刊印,1945年版。“神”用自然化迁的道理破除“形”企求腾化长生的迷惑,对于“影”所主张的立善求名,也用“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来予以消解。人生天地间,该如何度过呢?“神”认为应纵浪大化中,既然“化”是普遍的规律,那么就该纵浪其中,顺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再以生死名誉为念。——很显然,《形影神》最终认同的是委顺自然的玄学人格。

赠答诗在此期大盛,《文选》选诗中,有赠答一类,收赠答诗72首,魏晋作品超过50首,据统计魏晋现存的赠答诗当近三百之数。赠答内容和目的各有不同,但其中许多都涉及对理想人格的探讨。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及《五言赠秀才诗》,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表现超越现实政治的尘埃、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理想人格,是这组赠诗的主旨。与此相似的还有其《答二郭诗》三首,面对“大道匿不舒”的现实,欲寄情于世外:“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有能从我者,古人何足多。”其《与阮德如诗》:“荣名秽人身,高位多灾患。未若捐外累,肆志养浩然。”郭遐周《赠嵇康诗三首》,感叹“岁时易过历,日月忽其除”,又云“栖迟衡门下,何愿于姬姜”,表现出时不我待的建树功业之情,又有疏离政治、翻然高翔之寄托,真实地再现了诗人人格选择的矛盾。阮侃《答嵇康诗二首》感叹“三代不我并,洙泗久已往”,抒发了“常愿永游集,拊翼同回翔”的理想,与嵇康等的赠答诗相互呼应。再如,孙绰《赠谢安诗》:“青松负雪,白玉经飚。鲜藻弥映,素质逾昭”,其《答许询诗》:“愠在有身,乐在忘生。余则异矣,无往不平”,谢安《与王胡之诗》:“我虽异迹,及尔齐踪。思乐神崖,悟言机峰”,郗超《答傅郎诗》:“悟之斯朗,执焉则封。器乖吹万,理贯一空”,张翼《答沙门竺法》:“苟能夷冲心,所憩靡不净。万物可逍遥,何必栖形影”,王羲之《答许询诗》:“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其《赠谢安诗》:“天生而静,物诱则躁。全由抱朴,灾生发窍”等,都表现出对一种冲淡、超旷、高洁的人格的向往。

〖JP2〗研究者分析赠答诗的文化意蕴,认为“它反映了魏晋士子之间的际伦关系和道德要求”。魏晋之世的政治叛乱“把人民拖入了战火的深渊,又严重地破坏了人之间的际伦关系,使社会风俗大坏。人与人之间缺乏信赖和真情,怀疑猜忌常常造成相互遘怨;士子不知依附”,人们希望通过寄托友好的人际交往来减少猜忌和遘怨。从而形成一种正常的际伦关系和道德准则,那就是互相尊重、信赖、关心和照顾。“于是他们采用拜访、攀谈的方式来增强和加深彼此的了解,通过写文赠诗,颂扬称美来表示自己的敬意,以增强相互尊重信赖的程度,勾通友好的感情,从而达到‘慎终’的目的。”周唯一:《魏晋赠答诗的基本模式及艺术文化特征》,《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赠答诗的大量涌现这一事实本身即反映出其时士人的生存困境,而赠答诗中反复出现的对于理想人格的描写,也正反映出士人人格选择的焦虑——理想的人格模式要在相互的探讨、切磋、勉励中建立和确认。

另一种是人物品评式,即通过人物赞、咏史等形式来进行人物品评,通过人物褒贬,表现作者的人格理想。

嵇康作《圣贤高士传》,“对传统‘圣贤’观念加以改造,将它与‘高士’贯通起来,宣扬‘高士’即‘圣贤’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及孔子等传统‘圣贤’皆不预其列,而巢父、许由、接舆、长沮、桀溺、荷条丈人,以及老子、庄周、段干木、季札、范蠡等所谓‘高士’则悉有传……传中赞颂‘圣贤高士’们高蹈隐逸、鄙弃名利、傲视权贵、逃身让国等清高行为”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晋宋间隐士周续之评其为“得出处之美”(《宋书》本传),并为之作注。

嵇康《圣贤高士传》影响甚大,魏晋两朝产生多部同类著作,如皇甫谧、张显、虞槃佐、孙绰、阮孝绪、周弘让等皆有《高士传》或《高隐传》等,多仿嵇康体例而作,所称颂的理想人格亦相似。夏侯湛多作人物赞、叙、传,所赞为古代圣贤特行之人,如庄周、东方朔等,其中《东方朔画赞序》,盛赞其处世态度,颇具情采。

除以人物赞、传等正面形式表现人格理想外,士人还以绝交书、绝交诗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好尚。如,朱穆作《与刘伯宗绝交书》、《与刘伯宗绝交诗》,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等。朱穆,东汉桓帝时人,曾为冀州刺史,刘伯宗为一势利小人。其绝交诗曰:“北山有鸱,不洁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饥则木揽,饱则泥伏。饕餮贪污,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凤,谓凤无德。凤之所趣,与子异域。永从此诀,各自努力。”表现出对不洁之鸱鸟的鄙弃。

士人还通过咏史来咏怀,表现其理想人格。如左思《咏史诗》:“长啸激清风,志若平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驰良图。左眄澄江湖,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咏史》之一)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功成归隐是青年左思本文赞同徐公持先生在《魏晋文学史》中的推测,以《咏史》第一为左思年轻时的作品。的人格理想;至于不遇,其人格追求表面看似在现实的逼迫下步步退却、蜷缩,实则是超越现实束缚,超越功名羁绊,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里渐趋舒展、旷荡,获得身心自由与人格独立。正如《咏史》第五首所述:“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这里,寒素之士的“千钧”之重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人格高标,与世之功名利禄全无干系。对于左思以咏史来咏怀的特点,清人何焯论道:“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自摅胸臆,乃又其变。”(《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评曰:“创成一体,垂式千秋。”东晋袁宏《咏史诗》二首也通过吟咏历史人物来述其人格理想:其一咏周昌、陆贾、汲黯等,谓诸人性格不同,行事各异,然皆守正不阿,各有建树,并垂史册,袁宏咏此数人,以喻己志尚;其二惟咏杨恽一人,“无名困蝼蚁,有名世所疑。中庸难为体,狂狷不及时”,“躬耕南山下,芜秽不遑治”,“吐音非凡响,负此欲何之”,写出作者彷徨莫知所从的矛盾复杂心理。

魏晋士人这样热衷于讨论理想人格的问题,说明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有太多的困惑,这种困惑使他们总在一种追寻、求证的过程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从士人对理想人格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矛盾。曹丕的《又与吴质书》真切地表现出了该时期文人在确立了生之不永的前提之后人生选择的矛盾:“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何可言!……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但同时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

嵇康在仿屈原《卜居》而写的《卜疑》中,对入世与出世、愤激与超脱的种种矛盾表现得很具体,文中问道:“吾宁发愤陈诚,说言帝庭,不屈王公乎?将卑儒委随,承旨倚靡,为面从乎?……宁拆逐凶债,宁正不倾,明否减乎?将傲倪滑稽,狭智任术,为智囊乎?……宁如伯奋仲堪,二八为偶,排摈共鲸,令失所乎?如箕山之夫,颍水之父,轻贱唐虞,而大禹乎?……” 一连串的“宁……将……”句式,排比出作者在进退去就之间的徘徊与困惑。当然,嵇康最后还是以“方将观大鹏于南溟,又何爱于人间之委曲”来开释疑虑,选择了“文明在中,见素抱朴,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的越儒任道之路,但“这实际上并未解决矛盾,仅作自我安慰罢了。嵇康内心疑虑,也是当时不少正直士子疑虑,司马氏的屠戮当世才士政策,令人寒心,《卜疑》实反映了魏末名士迷茫不知所适的心态。”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嵇康的人格选择似乎明朗化了,并且他还将任自然的理想人格行为化了。在司马氏“名教”的屠刀之下,他的“顾视日影,索琴而弹”将“越名任心”推向了极致。然而,全面考察嵇康的人格行为,可见,他对儒家价值体系的超越仍然是有保留的,其人格仍然是矛盾的。嵇康在狱中作《家诫》,告诫儿子要恭礼守法,谨言慎行:“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文举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明人张溥称“嵇中散任诞魏朝,独《家诫》恭谨,教子以礼”《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颜光禄集题辞》。

张华《励志诗》九首,全以正面抒述诗人志尚为主。但诗中有宣扬礼法者,亦有敷演玄理者,思想驳杂,不一而足。第九首写“复礼终朝,天下归仁。若金受砺,若泥在钧。进德修业,辉光日新。隰朋仰慕,予亦何人”,显示一兢兢业业儒者风范;而第六首则云“安心恬荡,栖志浮云”,第三首云“虽有淑姿,放心纵逸”,又呈一副恬淡功名、心希高蹈的道家面孔。这都反映了张华“内心经常存在矛盾,思考出处问题,首鼠两端”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页。

汉末魏晋士人关于天人的思考、所遭受的生命困境,以及面临人格选择的矛盾与困惑,都造成了士人孤独意识。曹丕称“我独孤茕,怀此百离”(《短歌行》),嵇康《赠秀才入军》十八首,其十五云“闲夜肃清……”,渲染出清幽寂寞境界;阮籍《咏怀诗》组诗更是遍布忧虑、孤独和苦闷的情绪。阮籍《咏怀诗》其一云:“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其十四:“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都表现出深刻的孤独意识。孤鸿、翔鸟、蟋蟀、鸣鸡、物类虽小,但寄意甚大,象征万物都感于时变,在盲目地、不由自主地活动着,“群动不惶息”。言下之意,是说人类行为也是这样的,缺乏自身的主宰。而“我”于这样的纷扰的世界中,只有独自心悲。陆机的《赠从兄车骑诗》、《赠弟士龙诗》等,也常,以孤兽、离鸟等自喻……“顾影凄自怜” (陆机)成为魏晋风度的一部分何晏曾将“顾影自怜”行为化,引人兴趣。

孤独寂寥之中,汉末魏晋士人表现出对真情的渴望与珍视。魏晋之际,人们就圣人是否有情的问题展开了辩论。据史载:“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三国·魏书·钟会传》裴注引何邵《王弼传》。其实,不管是“有情”说还是“无情”说,都反映出此期士人之“重情”,即如竹林七贤之一王戎所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世说新语》载: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于是公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德行》)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伤逝》)

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惑溺》)

为情所累、所伤,以至何晏等要论圣人之无情、王弼要宣扬圣人有情而无累于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也是这一时期士人生命的寄托。

除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深情外,魏晋士人十分珍重知交情谊,因为知交之谊是他们个体生命中不可须臾相离的因子。他们多用赠答诗来表达这种感情,或讴歌:“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曹植《赠徐干诗》),“与子同寮,生死固之”(王粲《赠蔡子笃诗》),“我心子所达,子心我所知”(贾充《与妻李夫人联句》),“今我与子,旷世齐欢”(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爰自憩斯土,与子遘兰芳”(阮侃《答嵇康》),“同气自相求,虎啸谷风凉”(郭遐周《赠嵇康诗三首》其一),“相伴步园畴,春草郁郁滋”(张华《答何劭诗》),“修日朗月,携手逍遥”(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何劭《赠张华诗》);或怨叹知交之分离:“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徐干《答刘桢诗》),“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曹植《赠王粲诗》),“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刘桢《赠五官中郎将五首》),“每念遘会,唯曰不足。昕往宵归,常苦其速”(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其一),“抚轸增叹息,念子安能忘。”(阮侃《答嵇康》)“非子之念,心孰为悲”(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

同类推荐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才脑筋急转弯(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天才脑筋急转弯(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代嫁狂妾

    代嫁狂妾

    强推影的新文《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粗鲁的撕裂,霸道的占有,一夜的狂乱,却不知,却不知承欢的人是谁。众目睽睽之下,衣袖被他无情的撕裂,朱沙不现,证据确凿的‘真像’,刺痛了他的眸,愤恨着他的心。“竟然珠胎暗结。”微眯的眸子中是刺骨的冰冷,“说,那个男人是谁。”“是谁?重要吗?”淡淡的一笑,心却猛然的痛着,他竟然是这般的不相信她。“是不重要,但我会让他生不如死。”狠绝的低吼中似乎隐约伴着咬牙切齿的嘶磨声。“只可惜,你伤不了他。”唇角微扯,她冷冷地笑着,似讥讽,却更似悲哀。“这天下,还没有我伤不了的人。”双眸危险地眯起,直直地射向她,冷到滞血的冰,炽如焚烧的怒,两种情感,两种极端,在他的眸子深处,相克?交融?“好,那就试试。”她云淡风轻般地笑着,他或许可以伤到了天下所有的人,但却独独不能伤到......片段二:“娘子,好香呀!”绝美的笑脸,带着一丝陶醉,靠近她撩人的发丝。“别闹了。”含糊的声音,带着一丝羞涩,却隐着让人心醉的甜蜜。房内的他与她柔情缠绵,窗外的他却是一脸的冰冷,她,只不过短短的几天,竟然另嫁他人......……她竟然穿越到这个长得平凡的不能再平凡,而且还是生病烧坏了脑子的的女人身上。悲?那个据说是才貌双绝惊才风逸,天下最富有,最有势力,连皇上都要敬他的三分的男人,竟然要娶她?难道这个社会丑女,傻女更吃香?喜?只是,他娶她,却并非那么简单,而她也终究只是他的一个丑妾,而且还是一个心智发育不全的傻子。那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容貌,那痴痴傻傻的伪装,碍了谁的眼,刺了谁的心?她终究还是被他送回………只是当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时,她又迷了谁的眼,痛了谁的心?******************************************成亲当日。花轿抬到门前,他轻掀轿帘,却不见新人,只见一块石头下压着的一张纸。看着她那眉飞色舞的字体,他那千年不变的眸子中隐隐的喷出几股火光。“好,很好。“他那完美的无懈可击的脸上,却漫起淡淡的笑,只是,没有人看到,那丝笑中,隐着的寒意。“挖地三尺,也要将那个女人给本王活捉回来。”那个女人竟然敢逃婚,他会让她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孟拂影,你疯够了没,我告诉你,我白逸辰绝对不会娶你这个疯子,我就是要娶岚儿,我现在就退婚,今天我就来个先斩后奏。”白逸辰咬牙切齿的吼道。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天价傻妃

    天价傻妃

    她是定国将军府嫡出的大小姐,本该尊贵无比,却因生母早逝,自幼痴傻,受尽世人的嘲笑和冷眼。一场“意外”香消玉殒,同一副躯体里换成了来自现代的一抹幽魂,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空洞呆滞的眸子瞬间被万千风华所取代。痴傻的少女,从冷落嘲笑里走出来,用一双纤纤素手掀起惊涛巨浪,将整个玄月国搅得天翻地覆,地动山摇。片段一:“啊——”伴随着惨烈的尖叫声,娇柔妩媚的少女满身是血的跌落在地上,痛苦的昏死过去。“穆流苏,你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我要和你解除婚约!”男子俊美的五官狰狞的扭曲在一起,仇恨的目光像凶狠的野兽,几乎要将站在不远处手握滴血匕首的少女撕碎。“不用你操心了,太后昨夜就下了懿旨,我们的婚约早就解除了!”绝美的少女脸上挂着清冷的笑容,利索的抖开明黄色的丝帛,声声清冽,“秦如风,是我不要你了,以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片段二:“姐姐,我心里最爱的人是姐夫。”同父异母的妹妹晶亮的眸子里闪过贪婪的光芒,挑衅的开口,浑身充斥着高贵的傲气。她明媚的眼波流转间,轻轻的笑了起来,“所以呢?”“所以你把正妃的位置让出来,那么尊贵的位子不是你有资格坐上去的。”自信满满的少女眼底的轻狂和鄙视丝毫没有掩饰,步步逼近椅子上端着茶杯轻轻晃动的少妇。“王爷,听到了没有,妹妹想要自荐枕席呢,要不要我将正妃的位子给让出来呢?”亭子旁边的假山后面缓缓走出来一个俊美如天神的男人,走到她的身边坐下,如玉的面容上满是不屑,凉薄的勾着唇,冷冰冰的说道,“本王最讨厌的就是倒贴都没有人要的青楼女人,来人,放狗,将这个女人给轰出去!”
  • 血咒情缘

    血咒情缘

    斗气,魔法,到底什么才是主宰?爱情,仇恨,到底什么才是想要的?一切的一切,都在这里。
  • 圣婴

    圣婴

    中国悬疑小说第一人蔡骏早年力作全新修订版。文青时代的中短篇小说盛宴。展现长篇悬疑之外的文字魔力。一段隐秘的宗教过往,暗藏现代人命运异数的玄机。收录蔡骏早年中短篇小说作品。作者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里溯流而上,寻找终极真相,然而真相始终隐藏在迷雾之后,命运无可避免地陷入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