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700000020

第20章 经学与史学(1)

引言

经学与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经学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与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儒家经典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史书,如《尚书》是三代历史文献及部分追述上古史迹的材料,为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汇集,时间从尧到春秋初年;《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亦是现存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对《春秋》三传中的《左传》,朱熹等人认为《左传》是史学,不是经学。朱熹说:“以三传言之,《左氏》是史学,《公》、《穀》是经学。”的确,《左传》保存的大量古代史料,对研究、了解先秦社会及思想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有人主张把它看作一部历史著作,而不是把它当作所谓的“经书”。包括《左传》在内的中国“经书”、“经学”中确实包含了史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所以古文经学家以孔子为史学家,认为“六经”乃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将这些史料加以整理,故按照时代的早晚为序,即按《易》、《书》、《诗》、《礼》、《乐》、《春秋》的排列为序。而今文经学家以孔子为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六经”乃孔子作以教人之书,故“六经”的排列以其内容的深浅程度为序,即按《诗》、《书》、《礼》、《乐》、《易》、《春秋》的排列为序。

在经学发展史上,有把儒家经典《易》、《书》、《诗》、《礼》、《乐》、《春秋》视为史籍的观点,认为“六经皆史”。如隋王通最早在《中说·王道篇》提出,《书》、《诗》、《春秋》是圣人所述之史。宋代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徐得之左氏国纪序》、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大学微》都有经即是史的说法。王阳明《传习录》提出“五经皆史”的见解,李贽《焚书·经史相为表里》明确提出“六经皆史”的见解。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的《易教》、《经解》、《原道》等篇里,系统论述此说,认为六经不是圣人为垂教立法而故意编造的,而是夏、商、周三代盛时各职守专官的掌故记载,是当时典章政教的历史文献,并指出六经皆器。这对于长期把六经视为载道之书的正统思想是一冲击。其后龚自珍的《古史钩沉》、章太炎的《国故论衡·原经》,进一步发挥了六经皆史说。

蒙文通在对待经史关系问题上,既主张经史分途,批评六经皆史说,认为六艺经传是对诸子学的发展,不把它当作史料看待,今文学之理想与史学之史迹有别,经学非史学所能取代。又认为经、史有着一定的联系,六经据旧史以为本,邹鲁之言史与儒家经学相关,三晋史学转化为经学之古文学。由此,蒙文通主张研究经学不能只研究六经,要从研究传记、经说中发掘其有价值的思想,如果只研究经典本身,那只是史料学及古文献学,而于经学的思想意蕴有所未及。以下仅就蒙文通关于经史关系的见解,而不是对他的史学思想本身加以探讨。

(一)经史分途,批评六经皆史说

蒙文通在学术研究中,主张经史分途而不可相混,对六经皆史之说提出批评。他说:

今世言今、古学之大本已乖,又何论于改制托古、六经皆史之谈。盖此二说者,文无征于古,义或爽于正,固未可依之以断义。惟一舍此末世之浮辞,守先师之遗训,考其家法,推其条例,以致其密,说虽难备,义尚有归。……古史奇闻,诸子为详,故训、谶、纬,驳文时见。比辑验之,则此百家杂说,自成统系,若或邻于事情;而六艺所陈,动多违忤,反不免于迂隔。搜其散佚,譔其奇说,自足见儒家言外若别有信史可稽,经、史截分二途,犹泾清渭浊之不可混。

蒙文通对清代今、古文学均提出批评,认为其大本已违反道理,故今文学的托古改制之说与古文学的六经皆史之说都有问题。此二说从文字来源上无有征于古,从义理上则违背于正理,所以不能依据六经皆史说和托古改制说来断义。主张舍弃这些末世的“浮辞”,而未认同六经皆史之说。并通过考察古史与六艺的区别,主张经、史分途,认为古史于诸子百家说中记载为详,并自成系统,较近于史实;而六艺所陈述的,则有较多的违忤之处,不免于迂隔。故蒙文通通过考察和搜集史料,指出儒家孔氏乃一家之言,在儒家六艺言说之外另有信史可稽,所以他主张把经、史分为两途,就像泾渭之不可相混一样。蒙文通还通过记述三方史说之异、自己学术思想发展的经过,来进一步批评六经皆史之说。他说:

儒家六经所陈,究皆鲁人之说耳。盖鲁人宿敦礼义,故说汤、武俱为圣智;晋人宿崇功利,故说舜、禹皆同篡窃;楚人宿好鬼神,故称虞、夏极其灵怪。三方所称述之史说不同,盖即原于其思想之异。……余旧撰《经学导言》,推论三晋之学,史学实其正宗;则六经、《天问》所陈,翻不免于理想虚构;则六经皆史之谈,显非谛说。……至刘知几之《惑经》、《疑古》,更足征经、史之分途。晚近六经皆史之谈,既暗于史,尤病于史;似于刘氏所惑所疑,盖已了无疑沮,而于孔子所传微言大义,更若存若亡;此六经皆史、托古改制两说之所不易明,而追寻今、古之家法,求晋、楚之师说,或有当也。……晋、楚之史,不与邹鲁同科。三系之说明,而古史大略或可求也。……儒家言外,显有异家之史存于其间。

指出先秦时鲁、晋、楚三方史说存在着差异。三方称述之史说之所以存在着差异,是因为各家的思想有异。其中鲁人敦礼义,晋人崇功利,楚人好鬼神,故各地之学对人物有不同的评价。就晋、鲁、楚三方学术与史学的关系而言,三晋之学的正宗乃史学,即史学是晋学的正宗,而鲁人的六经之学和楚人的《天问》所陈述的,都不免有理想虚构的成分,而与史学之史实有别。就此而言,说鲁人的六经皆史,显然不是真实的道理。蒙文通并引刘知几《史通》的《惑经》篇和《疑古》篇以为同调,更加证明经、史之分途。认为晚清的六经皆史之说,是既不明于史,更有病于史;对于刘知几在《史通》中所惑所疑的经典之内容,似乎已无疑惑,然而对于孔子所传的微言大义,则更是若存若亡,无从把握。这正是六经皆史之说带来的迷惑而使人不易明了。由此,蒙文通主张追寻今、古文学的家法,求晋学、楚学的师说,认为这样则更为妥当。以分清鲁、晋、楚三方之学不同的特色,晋、楚之史与邹鲁的六经之学具有的区别。如果把鲁、晋、楚三系之说明白掌握之后,那么对古史也就大略掌握而可探求了。蒙文通得出的结论是,在儒家言说之外,显然有不同于儒家的史说存在。既然史说可不依赖于儒学而独立存在,故儒家经学与史学分为二途。

在其晚年代表作《孔子和今文学》中,蒙文通强调,六艺经传是对诸子思想的发展,不要把它当作史料看待。这表明在蒙文通看来,经、史是有区别的。他说:

其他各家重在理论的创树而忽视传统文献,儒家则既重理论又重文献,诸子以创树理论为经,儒家则以传统文献为经,只有明确了这种先秦诸子发展的情况,才能把握对汉代经学(主要指今文学,下同)的认识。认识了“六艺经传”是诸子思想的发展,才能认识汉代经学自有其思想体系,才不会把六艺经传当作史料看待。在肯定了经学自有其思想体系后,再来分析经学家所讲的礼制,才能看出这些礼制所体现的思想内容。明确了经学自有其思想体系,再结合诸子学派作“经”的事来看经师们所传的六经,就可知道六经虽是旧史,但经学家不可能丝毫不动地把旧史全盘接受下来,必然要删去旧史中和新的思想体系相矛盾扞格的部分,这样才能经传自相吻合。

指出儒家既重理论又重文献,把理论和文献二者结合起来,而诸子则只重理论而忽视传统文献,这体现了儒家区别于诸子的特色。认为只有明确了这种先秦时期儒家与诸子发展的情况,才能把握对汉代今文经学的认识。而只有明白了儒家汲取了诸子思想,较诸子百家更为全面,“六艺经传”是对诸子思想的发展,才能认识汉代经学自有它的思想体系,而不至于把六艺经传当作史料看待。可见六艺经传不同于一般史料,它是汲取了诸子思想之长,而对传统经典——六经的发展。蒙文通认为,儒学与诸子学互为采获,相互汲取,互相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儒家经学自有其思想体系,同时也汲取别家的“经”说,以充实自己。儒家经师所传之六经与百家说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此可知六经虽是以往流传下来的文献,具有旧史的成分,但经学家并非全盘照搬照抄以往的旧史,而是要删去旧史中与经学新思想相矛盾的部分,这样才能使经传吻合,而寻得六艺经传中的道。使儒学经说汲取诸子百家之长而得以大盛,在理论上较各家更为全面。

同类推荐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一个人的故乡

    一个人的故乡

    ,散文集《一个人的故乡》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故乡的话题,贯穿着作者全部的故乡情结和人生际遇。还让我们领略了关于故乡那份悠远的情感、那份炽热的情怀、那份纯情的寄托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乐府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情强烈外露,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在《陌上花开》中,安意如以诗为线索,以史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古意盎然的乐府诗词完美解码,复原了那些哀乐缠绵的故事、丰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难测的情怀。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五代。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
  • 一瞬集

    一瞬集

    其一,“人之百年,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为什么古人要说,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岁月诗痕

    岁月诗痕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热门推荐
  • 杠上腹黑王爷

    杠上腹黑王爷

    京城传言,景王王妃有三好:毒舌、野蛮、不讲理!“什么?这哪里来的传言,像我这么温柔善良体贴的人这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才是我的三好,你说是不是呀,王爷?”她笑靥如花,询问着身旁面色清冷的他。只见他嘴角一抽,随后轻轻一笑,妖冶的不可方物,“其实,本王觉得,王妃还有一好。”“什么?”她好奇一问,只听他回道,“气死人的本事不小。”
  •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不同于市面上一般的婴儿食谱,它涵盖了更多生活中必须掌握的育儿知识,如宝宝每个阶段的标准体重,如何度过长牙的烦躁期,提高睡眠质量,补足各种微量元素,等等,针对宝宝的每个成长细节都给予了新妈妈们细心的指导。妈妈最懂宝宝,妈妈最懂妈妈。本着分享的心情,有了这本书。编者想把更多的好妈妈喂养智慧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新妈妈能亲力亲为,给宝宝的每一餐都注入满分的营养和爱。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无赖皇上之就要拐你来爱朕

    无赖皇上之就要拐你来爱朕

    她是国际刑警组组长,在一次行动中误入时光隧道回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王朝,为了生计女扮男装的她进宫当了近身侍卫。可是,这个长的好看的皇上好像是有了恋男的倾向。不会吧!“我是男人!皇上,别爱我!”“就算你是真男人,也要拐你来爱朕。女人,别想逃!”龙傲天一脸的无赖相……
  • 前夫勿烦我

    前夫勿烦我

    休夫会上瘾(女强+江湖+师徒之恋+一女N男)此文慢热,不喜慎入男人靠的住,母猪会上树!十三年的师傅,不告而别,再次相见,却以举动来讽刺她的自作多情。新婚夫婿,喜堂之上,侧妃同进,夜夜春宵,唯独留她独守空闺。许下承诺,转眼却又弃如敝屣。累了,倦了,心也淡了。算计,毒打,禁锢,却远远比不上那一碗黑色打胎药汁,才察觉的小生命胎死腹中,深埋在心底的火焰疯狂燃烧。杀戮开,地狱启,全身浴血的踏出王府,决绝的抛弃过往。再次出现,一纸休书,让当朝王爷从此背负下堂夫之名,佳人自此失去踪影。☆★☆★☆★---本--文--由--潇--湘--书--院--首--发--,--禁--止--转--载!!★☆★☆★☆一年后,江湖出现一仙一魔一妖妙手仙医,一身白衣,飘逸脱俗,每月只为一人医病,想要治病可以,前提条件是,你找的到她。嗜血罗刹,一身黑衣,残酷冷血,每月只亲手杀一人,想要活命可以,前提条件是,你躲得过她。绝艳妖姬,一身红衣,妖艳魅惑,美男环绕,得到的就只有她的人,前提条件是,别和她索要心,因为她无心。可谁能料到……一仙一魔一妖本是同一人。三年的时间,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嫁,却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扔下休书离去,这又是为何?难道休夫真的会上瘾?☆★☆★☆★---本--文--由--潇--湘--书--院--首--发--,--禁--止--转--载!!★☆★☆★☆当第一任下堂夫出现在她面前,悔不当初“羽儿,我错了,跟我回去吧。”当师傅金眸满是深情“错了吗,我只想要你幸福啊!我真后悔离开了百草谷。”她却已经美男环绕,目光,不再停留于他们身上。……清秀的他“我的一切都是你给的,我的一切也都是你的。”冷峻的他“我是你的人,你死,我死。”谪仙的他“为了你,我放弃复仇,我只想争取在你身边的资格。”美男多多,桃花朵朵开……下堂夫、前生欠她的男人和她欠的男人,前生置她于死地的女人,情人,情敌,一一出现在她的面前,这是命中注定吗?难道命运注定再一次交集吗?---------------------------------------------------------------------------------------------------本文简介这只是一场交易,一份契约,困住了她,却困不住他。当他带着她出席在宴会上,才知道他为什么会娶她。
  • 庶女凶猛:纨绔太子妃

    庶女凶猛:纨绔太子妃

    十年前,她惨遭主母凌虐,亲眼看着主母杀了她母亲与弟弟,一尸两命。乱葬岗内爬出,她发誓……若他日猛虎归山,必要将这相府血染半边天。十年后,清秀女子轻佻柳眉的对着躺在床上的主母说:“母亲,你可要好好养身体,不然还怎么来找我报仇呢?哦,对了。有件事情忘了告诉你,你刘家因为涉嫌私通敌国,皇上已下旨明日午时,满门抄斩。还有大姐,堂堂龙啸国第一美人儿,如今已沦为了青楼女子。还是最下等的那种……”活生生气死主母。斗主母,斗姨娘,斗嫡姐,斗庶姐。原本以为只要报了相府的仇便能逍遥自在,却不料丞相爷竟将她当成礼物献给皇子。哼!她不招惹别人,别人偏要来招惹她,既然如此……那就来个天翻地覆,改朝换代可好?他,司无邪、江湖上头号杀人魔王。外号索命阎王,无情、无心、无爱。“诗儿,听说今日太子想轻薄你?明日,我便杀了他。敢动我家诗儿,简直找死。”谁说司无邪无爱?谁说司无邪无情……给老娘站出来。他明明就很有爱!
  •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爱在光年外

    爱在光年外

    你会找到和你一样的人,你会找到和你指纹一样的人,他的左手就是你的右手。相信你自己的影子,不要相信任何占卜。
  • 重生之拒嫁

    重生之拒嫁

    一场精心谋划的背叛。一场以爱为诱,以情为饵的骗局。她,宛家嫡女被人唾弃、诬陷凌辱、惨遭剁指、夺命沉塘!当,她获重生,素手弹指间筑起座座炼狱,笑看往昔对她“眷顾”有加之人,破心机,落陷阱,踢进鬼门毫不客气!叔婶刻薄姨娘恶毒,断她财路休她夫——小小利息!庶妹夺爱渣男绝情,上错人来叫错床——微微惩戒!她知,生于烽烟乱世,女儿当自强!茶道纺织,田园钱庄,贩卖军火,回眸间,锋芒尽藏!谁知,立誓避之不及的冷酷男人,一见面便上演霸宠没商量。传闻,他一声号令,万马奔腾,却独独对她束手无策。传闻,他狂傲霸道,战魔名将,却偏偏对她柔情万丈。烽火佳人,一声长叹……此男,无敌牛皮糖!【军火交易VS卖身契】她穿着淡蓝色手绘兰花旗袍,优雅一笑,“我要和你做笔交易。”对面的他一袭白色合体西装,宠溺一笑,“我都是你的,还用交易吗?你要什么?船?全是你的,任你差遣,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他们也得去,钱?随便拿,哪怕穿了老底,有我兜着。”宛佳眼神凝重,表情严肃:“我借你的船只运载军火,这是杀头的买卖,你敢?”他严肃而郑重地宣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你,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宛佳挠头,这究竟是卖军火卖自己?这可怎么搞怎么搞怎么搞……某女被逼暴走……【督军求爱篇】他第一眼见她,便将她当做一座最难攻克却一定要攻克的敌军山头,不惜排兵布阵,死缠烂打,彪悍示爱求婚。他穿着笔挺霸气的湛蓝督军制服,肩上扛着银色三颗金星在阳光下烁烁生辉。身后千名士兵齐刷刷地高喊:宛佳、宛佳、督军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宛佳一袭白色旗袍,仅一秒,手中变出一把精致绝伦德制鲁格手枪,顶着他青筋劲爆的太阳穴,轻蔑一笑。“拔枪,我比你快!你凭什么来爱我?”下一秒,湛蓝风影飞卷,紧勒她的柳腰,人已被霸道强吻,“动嘴,我比你快,就凭这点来爱你!”他魅惑一笑……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