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700000017

第17章 经学与政治(3)

《礼记·王制》被视为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汉代今文经学言制度多据《王制》为说,后来今文学者亦多据《王制》以反对古文经学之论。蒙文通考察《王制》所言与《周官》的区别,指出据《王制》的记述,乡里的优秀学生可通过秀士、选士、俊士、造士等层层选拔,以迭升至国学,可与贵族子弟享受同样的教育,由于授官命爵也是在国学中选拔,所以庶民子弟也就和贵族子弟有了同样的机会。可见《王制》所载乡里的庶民子弟与贵族子弟有同样的受教育和作官吏的机会,这与《周官》中的贵庶殊途是大不一样的。蒙文通又引《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辟雍》所言,认为在《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辟雍》所记载的制度中,学校已经在乡里普遍设立,“里皆有师”,人民已能普遍地受到教育,这和《周官》里的乡、遂异制,教育仅限于国学和六乡的情况又大不一样,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今文学的理想,这是针对周代的种族歧视、教育的不平等而发。他说:

从前面所论,我们知道周代的种族歧视很严重,贵族、国人、野人之间界限和差异是严格的。《王制》、《大传》等所讲的那种贵贱平等、全国平等的教育制度绝不可能是周代的史实,只不过是今文学家的理想而已。何休继承了这些思想,把这一制度描述得更为全面。《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说:“圣人制井田之法,……一夫一妇受田百亩,……八家而九顷,共为一井,……一里八十户,八家共一巷,中里为校室,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十月事讫,父老教于校室。八岁者学小学,十五者学大学。其有秀者移于乡学,乡学之秀移于庠,庠之秀者移于国学。诸侯岁贡小学之秀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其有秀者,命曰进士。行同而能偶,别之以射,然后爵之。士以才能进取,君以考功授官。”他结合着井田制度说明普遍设立学校,乡秀升入国学等情况,把问题说得更为明确具体。同时他还补充出不仅天子直辖领地是这样,而诸侯领地也是这样(诸侯有小学),而且诸侯领地内的优秀者也可以保送到天子的大学里去,就使得这一理想制度更加完美了。

蒙文通指出,历史的史实是,周代的种族歧视很严重,教育也不平等。既然如此,那么,《王制》和《大传》等所讲的那种贵贱平等、全国平等的教育制度绝不可能是周代的史实,只不过是今文学家的理想而已。这种不分贵贱、平等受教育的制度被今文学家何休所继承。何休在他的代表作《公羊解诂》里把这一制度描述得更为全面、更为明确具体,并作了重要的补充,即不仅天子直辖领地是这样,而且诸侯领地也是这样,诸侯领地内的优秀者也可以保送到天子的大学里去,如此就使得今文学的这一理想制度更加完美。他说:“此非特王畿乡里之学,而侯国乡里之学也,……则《周官》所言,为贵族封建之制;《射义》、《王制》以下所言,为平等之民治,而实儒者之理想,非前代之史迹也。”指出何休《公羊解诂》所言,包含了侯国乡里之学,而不仅限于王畿乡里之学,如此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肯定今文学所讲教育,体现了平等之理想,而不同于《周官》所载之史迹。这是通过考经明史,来阐发今文学的理想政治,提倡教育平等,即“辟雍以排世族”,在排世族中,体现了教育的平等。

3、封禅

所谓封禅,指儒家所重视的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古代认为泰山最高,故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汉儒称,封禅是受命于天的帝王对天的回报,自舜就有了,其后历代沿袭这一礼制,包括易姓而王者有七十余位王到泰山封禅。封禅又与禅让相连,蒙文通说:“禅让说体现在礼制上就是封禅。”把禅让与封禅联系起来。儒家的禅让说是指将王位让与贤者的制度。与现代民主相比,儒家的民主思想虽有一定的时代差距,但也提出了古代的民主政治理想,推崇“尧舜禅让”的政权转让模式,这反映了人们早期民主政治的观念。尧以民主的方法选定王位继承人舜。经众人的举荐,尧得知民间有一个名叫虞舜的人,很有才干。尧叫舜处理政务,对其加以考核。舜经受住考验,尧把政禅让给舜,然后退休,由舜摄行天子之政。这就是尧舜“禅让”帝位之事,为历代所称颂。舜摄政二十八年,帝尧去世。舜顺应民心,正式继天子位。儒学代表人物孔子推崇尧,盛赞:“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儒家对“尧舜禅让”政权转让模式的赞扬和提倡,充分体现了儒学的原始民主政治思想,这成为儒家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舜继尧位,后又禅让于禹。禹以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再立伯益。禹死,其子启夺位自立。此后,将王位让与贤者的禅让制度,为父子相继的王位传承制度所替代。但孔子对禅让制仍加以肯定,强调:“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这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蒙文通将禅让与革命加以比较,认为禅让说是今文学家软弱性的表现,因其不能坚持革命说,才用禅让来代替,对禅让说提出批评。可见禅让说与革命说有一定的联系。他说:

虽然今文学都承认汤、武征诛是革命,但在今文学中还找不出像干宝那样明确提出“君德穷至于攻战受诛也”的武装革命的思想,他们所理想的革命方法只不过是以“素王”为目标的“禅让”。禅让就是由皇帝求索天下德若舜、禹的贤人,把帝位禅给他,让他接受天命。很显然,这充分暴露了今文学家的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他们不满于现实政治,希望来一次革命,但他们又在暴力革命面前退缩了,而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来达到革命的目的,于是便大力提倡禅让。无疑地,这只能是一种幻想。要想要求坐在金銮殿上的统治者退位让贤,这无异乎是与虎谋皮,是绝不可能实现的。

认为今文学者都认同汤武革命,但却未曾提出武装革命的思想,其革命方法不过是以和平的方式来达到禅让的目的。其所谓禅让即是由君主求索天下像舜、禹这样的贤人,然后把帝位禅让给他,使他接受天命。蒙文通认为,这充分暴露了今文学家的软弱性。在他看来,只有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来推翻君主的统治,革其命,才算是坚持了儒家的“革命”说。由此他批评今文学以“素王”为目标的“禅让”说来代替“革命”说,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不可实现的幻想,因为任何取得既得利益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和自身利益,都不会自动的退位让贤。蒙文通坚持暴力革命,批评禅让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年大讲阶级斗争和武装斗争,强调暴力革命,反对走议会式改良道路的思想的影响。虽然蒙文通以暴力革命论来批评今文学的禅让说,但也适当地肯定它不失为有进步意义的理论。他说:“禅让说虽是今文学家软弱性的表现,但以处在绝对王权的专制统治时代的历史条件来看,敢于要求皇帝退位,仍不失是一种有进步意义的理论。”客观地看到在当时封建专制主义的威严统治下,提出禅让说的今文学者敢于让皇帝退位,这仍是有进步意义的。并指出有的今文学者如眭孟、盖宽饶等就是为提倡禅让而殉道的。他说:

在当时竟然有不惜生命危险而敢于“捋虎须”、“撄龙鳞”的殉道者:

《汉书·眭弘传》载:“孝昭元凤三年,孟(弘字)意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孟使友人内官上此书,……廷尉奏孟妄设妖言惑众,大逆不道,皆伏诛。”

《汉书·盖宽饶传》载:“宽饶奏封事引韩氏《易传》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功成者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书奏,……时执金吾议以为宽饶指意求禅,大逆不道。……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

……眭、盖二人并不是两个以生命为儿戏的书呆子,而是富有牺牲精神的前仆后继的殉道者。

据《汉书·眭弘传》记载,汉昭帝元凤三年(前78),出现了泰山的大石自立,昌邑的枯社木卧而复生,上林苑中的大柳树断枯卧地又自立而生等怪异现象,今文学者眭孟推《春秋》之意,以为“石柳皆阴类,下民之象,而泰山岱宗之岳,王者易姓告代之处。今大石自立,僵柳复起,非人力所为,此当有匹夫为天子者。”认为大石和柳树皆属阴类,为下民之象,而泰山是易姓而王者来封禅之地,把怪异现象的发生与易姓而王联系起来,推断当有匹夫而成为天子的人出现。所以他说:“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眭孟引其师董仲舒之言,指出父子相继的王位传承与因圣人受命而将王位让与贤者,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所以他要求汉昭帝效法尧舜,于天下求索贤人,然后将帝位禅让给他,以承顺天命。当时昭帝年幼,由大将军霍光秉政,对眭孟上书要昭帝禅让一事很反感,于是下其书于廷尉。廷尉奏眭孟此书乃妖言惑众,大逆不道,结果朝廷将眭孟“伏诛”。“后五年,孝宣帝兴于民间,即位,征孟子为郎”。眭孟遭伏诛五年后,原汉武帝太子戾太子刘据之孙、巫蛊之祸后生长在民间的刘询继昭帝即位,为宣帝,则征眭孟之子为郎,以示其意。为蒙文通称赞的另一殉道者盖宽饶,时任司隶校尉,“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寖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以法律为《诗》《书》’”。对当时朝廷信任宦官,而圣道渐废,儒术不行,以刑法取代《诗》《书》教化有所批评。并上封事引韩氏《易传》之言,提倡官天下,批评家天下,因官天下是传贤,而家天下则是传子。要求“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此言被“以为宽饶指意欲求禅,大逆不道”,结果上“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蒙文通认为,眭孟、盖宽饶二人就是富有牺牲精神、为提倡禅让而以身殉道的今文学者。他们一个被诛,一个自刭,均主张求天下贤人以禅让帝位,而不以传子。这体现了今文学的政治理想,在当时具有批评封建专制主义、约束君权的积极意义。

由此,蒙文通进一步指出,禅让是今文学家普遍认同的政治原则,“《韩易》、《鲁诗》、《韩诗》、《公羊》、《礼运》都讲禅让,禅让是今文学家普遍的学说,当是无可否认的”。除董仲舒讲禅让、讲易姓而王外,《白虎通义》也讲禅让,以禅让解释封禅。他说:

《白虎通义·封禅》说:“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报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礼器·疏》引《白虎通》:“绎绎,无穷之意,禅于有德而居之无穷也。”《疏》又说:“《白虎通》云禅以让有德。”(今本与此不同,当从此。)从《白虎通》来看,很明显地表示出封是受命之礼,是开始;禅是成功之礼,以传贤人,是结束。……今文学莫不用禅让解释封禅。

蒙文通通过记述今文学关于封禅的思想,指出其易姓而王须封禅,向上天报告。封是受命,禅是以传贤人。主张王位乃天之所予,须有德如尧舜者居之,以禅让解释封禅,体现了今文学封禅以选天子的理想。

4.巡狩

所谓巡狩,亦作巡守,原指帝王离开国都巡行境内。古代皇帝五年一巡守,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尚书·舜典》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蒙文通认为,巡狩的本义乃“巡所守也”,并不涉及黜陟诸侯之事,后来今文学赋予了巡狩以黜陟诸侯之义,而主张选贤任能。他引《孟子》所载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对此作了阐述。

《孟子·梁惠王》载:“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琊,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这是把巡狩、述职说成类似检查工作兼游乐的制度,根本没有黜陟诸侯的意义。这应当是巡狩、述职的原始意义。

当时齐景公问他的臣子晏婴,说我要到转附、朝儛两处山去游览,再沿着海边向南行,直到琅琊,看看山川形势,但是我不知道该怎样修养才能与古代先王的巡游相比?晏婴回答齐景公说,这个问题提得好极了!天子到诸侯国去视察叫做巡狩,所谓巡狩,就是巡视诸侯所守卫的疆土。诸侯去朝拜天子叫做述职,所谓述职,就是陈述自己所承担的职责。春天时巡察百姓的耕种情况,而补助困难的农户。到了秋季则巡察百姓的收获情况,而补助那些歉收的缺粮户。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来游历,我怎能休息?我王不快乐,我怎能受赏赐?既游览又快乐,诸侯应当效法。经过考察,蒙文通认为,巡狩的原意是天子到诸侯之地去巡历,即检查工作兼游乐,在当时并没有黜陟即进退升降诸侯的意义,对诸侯的贬斥、进用,是巡狩的后起之义。

蒙文通在考察了《王制》、《白虎通义》等材料之后,认为今文学所讲的巡狩,有了黜陟诸侯之义,主张选贤任能,有功德者升迁,而不敬不孝者则削地绌爵,反映了儒家理想之制度,而非巡狩之本义。他说:

今文学家既主张禅让,选天下之贤人而禅以帝位,因而对诸侯也主张选贤。……选贤只不过是今文学家的理想而已。今文学家不仅主张选贤以为诸侯,同时还有对诸侯的惩奖制度——黜陟。黜陟具体体现在巡狩述职的制度中。……《礼记·王制》说:“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黜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很显然,《王制》是把巡狩的主要作用认为是黜陟诸侯。《尚书大传》中也有类此的说法。《白虎通义·巡狩》说:“三岁一闰,天道小备,五岁在闰,天道大备。故五岁一巡狩。三年小备,二伯出述职黜陟。一年物有终始,岁有所成,方伯行国。时有所生,诸侯行邑。传曰:‘周公入为三公,出为二伯,中分天下,出黜陟。’《诗》曰:‘周公东征,四国是皇。’言东征述职,周公黜陟而天下皆正也。又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言召公述职亲说舍于野树之下也。”很显然,这又把述职作为黜陟诸侯的制度了。不仅述职黜陟诸侯的意义是前引《孟子》书所没有的,而且《白虎通》把三公以二伯身份出巡作为述职的讲法也和《孟子》谓“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在制度形式上都迥不相同了。……《白虎通》又还有以功德黜陟迁位的办法。但无论哪一种黜陟的办法,都找不出任何史实为证,都只是今文学家的理想而已。在尚贤思想的支配下,既主张选贤能立以为诸侯,如果没有对诸侯进行黜陟的权力和办法,又将如何能保证诸侯不违法虐民。两者完全是相依而起,使理想更趋完密。

同类推荐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不免汗颜。,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从事文学批评写作,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每想到此。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极品人

    极品人

    古今中外举世闻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对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
热门推荐
  • 美男夫君快上钩

    美男夫君快上钩

    一朝跳下悬崖,被误认为成阮府三小姐,还被一道士逼着喝下了莫名其妙的毒药;一朝女扮男装,被误认成了江湖传闻的粉面公子,还要被迫去娶个女人来做夫人;几经周折,终于摆脱一切,却不想遇到真正的粉面公子被他误认成他所谓的表妹;好吧,看来自己的身份是永远也澄清不了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赢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赢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有钱人是社会的胜利者,也是强者。在有钱人与穷人的对决中,总是以有钱人的胜利而告终。
  • 多面夫君

    多面夫君

    既然没有感情,那就休夫吧!结果咧休夫不成反倒被威胁嫁给他国嗜血鬼面三王爷做侧妃,二婚,这剧情也太狗血了吧庄主诸葛瑾明;鬼面三王爷陌上轩;冥月宫宫主?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爱情对他来说其实比天际的星辰还要遥远,清冷淡漠无心的度过了二十八年。得到江山那一刻他才明白整个江山也抵不上那一抹笑颜。。。。。。,现在生活平稳的白领杜湘然,莫名穿越到历史架空的一个朝代。穿越就穿越吧,最起可以重新过一下18岁的年华,不过悲剧的是穿过来这家小姐不仅是个不受宠的庄主夫人!竟然还刚刚小产!
  • 不负卿心

    不负卿心

    她勤劳勇敢,处处为他人着想,可是却被称为妖童,遭众人唾弃。他为一己私欲,收她为徒。教授同时不断吸取她的精元,以壮大自身。迎接她的,是无休止的欺骗和利用,真实身份的揭穿,让他肝肠寸断,为完成使命抹去她的记忆。以为只是一场游戏,可是却种下了痕!
  • 灵感火花,打造智慧人生

    灵感火花,打造智慧人生

    本书内容既有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发明创造的小故事,也有一些新观念、新方法的思维创新的故事。它们个个寓意深远,文学气息浓厚,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创新的重要意义,体会创新的无限乐趣,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热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古伤痕

    上古伤痕

    民国年间追踪僵尸的道士、深陷警匪迷局的警察、血腥争夺街头的黑帮、抢劫毒贩为生的悍匪——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一道自盘古开天地起就蔓延人间的恐怖“伤痕”,所有的罪恶都由它产生,所有的不幸都由它散布。相传能找到“伤痕”的人,就能控制整个中华大地的命运,但每个寻找“伤痕”的人,最终只能落下不得善终的恶果。千百年后,恩仇迭转。由一群袭击旬州城日军的僵尸,引来日本松井财团对于“伤痕”近百年的寻找,与之相应的特工、黑帮、雇佣兵等各类形形色色的人齐聚旬州城内,一场血雨腥风随即展开。
  • 我有多爱你

    我有多爱你

    年少的一场相识。天真的一场私奔。命中注定的重逢。他和她,兜转一生,只为那一句,我有多爱你。
  • 琴医魅月

    琴医魅月

    这里是一个以琴为修炼的世界。腹黑+强大+性格诡异=女主。南宫月:废材体质,受尽冷眼,好在有一个天赋极强的哥哥,因为哥哥的庇护,才不被家族人去过,但是却在哥哥前去学院,家族因为利益将她送出去顶罪,没有人知道,早在N个月前,灵魂早已经变更。现代的凤月:天才医生,备受关注,性格却怪异,喜欢做的事情也是为所欲为,不过对待病人却是专心不二。琴气分为十等级,每个等级又分为十等。【某某腹黑男】“月月,你已经看过我的身体,你要对我负责。”某某腹黑男笑着道。南宫月冷冷一瞥,“我看了这么多身体,岂不是要我负责?”“那些无视,你只需要对我负责就可以了。”某男人自以为是的抛媚眼。【某某单纯男】“小月,为什么每次看到你,我觉得浑身这么热。”某某单纯男一脸纯洁的看着南宫月。南宫月真的是要吐血了,他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过来,“那是因为老娘在洗澡。”【某某闷骚男】“南宫月,你这样不对,你怎么可以这样呢?为什么这样呢?……(省略1000个字)”某某闷骚男在南宫月的耳边不断的嘀咕着。南宫月仰天问天,为什么给她遇上这么闷骚的人啊,偏偏还必须天天见。【某某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