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700000013

第13章 经学与诸子学(1)

引言

儒学的产生早于经学,孔子在创立儒学时,整理六经,后世儒家学者根据这些经典及解释经典的传记,逐步形成了经学。经学起源于战国,奠基于汉代。对这个过程,蒙文通作了一定的探讨,认为在周秦之际,儒学与诸子学互为采获,相互汲取,互相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儒学经说荟集诸子说以为经术之中心,汲取诸子百家之长而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也使得经学大盛。所以蒙文通强调,六经与百家相得益彰,经学与诸子学不得脱离,离之则两伤。尽管蒙文通一定程度地肯定诸子学的地位和作用,但与经学相比,蒙文通认为,儒家经学的影响远超过诸子,包括诸子在内的子、史、文艺等学,都是不可与经学相抗衡的。认为经学是中国民族无上之法典,渗透到思想行为、政治风习等各个方面,对儒家经学予以充分肯定。并批评近代以来以西学之学科分类来衡量经学,而不顾经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巨大力量和巨大成就的现象。

(一)儒学与诸子学互为采获

先秦时儒学只是当时百家中的一家,并未取得独尊的地位,而是与诸子百家展开争鸣,以求被用于世。诸子百家,其说各异,它们分别代表了当时不同阶层不同社会集团的意志与愿望,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世变持不同的见解,并提出不同的治世之道。从中国文化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看,各家程度不同地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的形成,成为中国文化有机构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蒙文通认为周秦时期,包括儒学在内的诸子之学皆互为采获,相互融合。他说:“周秦之际,诸子之学,皆互为采获,以相融会。韩非集法家之成,更取道家言以为南面之术,而非固荀氏之徒也。荀之取于道、法二家,事尤至显。邹生晨曦谓:‘《庄书》有诋詈孔氏者,为漆园之本义。《杂篇》中乃颇有推揖孔氏者,为后来之学,有取于儒家。’亦笃论耶!”蒙文通列举战国时期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之学互为采获,以相融会而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事实。指出韩非虽集法家之大成,但他也汲取了道家的南面之术,也不仅仅是儒学代表人物荀子的弟子。而荀子作为战国末儒家著名人物,他也明显汲取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融儒、道、法于一体。即使拿《庄子》一书来说,其书中既有批评孔子儒家之处(这应是《庄子》书的本义),但《庄子》之《杂篇》又有推崇孔子的地方,这是其后学受儒学影响,有取于儒家之处。这表现出儒、道、法等各家在当时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情形。不仅如此,儒家还受到墨家的影响,儒、墨、法各家均有所长,儒家汲取诸家,而使自己的学说恢宏卓绝,日趋精密。他说:

周秦间原为诸子学术最发达之时,……《韩非子》言儒分为八、墨离为三,试详究之,知儒之分为八者,正以儒与九流百家之学相荡相激,左右采获,或取之道,或取之法,或取之墨,故分裂而为八耳。先秦晚期各派,法家、道家皆与他派相出入,韩非、庄子尤为显著。儒家之事,正亦如此。汉代经师有法殷、法夏之说,继周损益,二代孰宜,于此不免自为矛盾。及究论之,法家自托于从殷,儒之言法殷者为《春秋》家,实取法家以为义也;墨家自托于法夏,儒之言法夏者为《礼》家,实取墨家以为义也。儒家原为从周,故孔、孟皆偏于世族政治;而法家始主于扩张君权,墨家欲选天子,庶人议政,入于民治思想。自儒兼取墨法之义,而理义之恢宏卓绝为不可企及;其人生哲学亦显有取于道家,而义亦益趋于精致。

指出周秦间是诸子学术最发达的时期,而《韩非子》所言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其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儒家与诸子百家之学相激相荡,左右采获,要么取之于道家,或取之于法家,并取之于墨家,由于儒学所取之于道、法、墨等各家学说的不同,受到诸子学的不同影响,使儒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与先前之儒学有不同,所以儒分裂为八派。到了先秦的晚期,法家、道家等各派皆与其他学派相出入,而以法家的韩非和道家的庄子更为显著。儒家也正是如此,在与各家的出入互采中,得以发展。比如就法殷、法夏,继周损益而言,儒家就汲取了法家、墨家的思想。蒙文通认为,在儒家之中,有法殷的《春秋》家,有法夏的《礼》家。其法殷的《春秋》家就是汲取了法家的思想,而法夏的《礼》家,则是汲取了墨家的思想。认为儒家原本从周,希望恢复以“周礼”为准则的社会秩序,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上下等级、尊卑贵贱的社会规范,所以孔、孟儒家偏于世族政治;而法家主张扩张君权,用赏罚、法令来控制人民;墨家则反对贵族世袭制,主张有能则举之,甚至连天子也不应世袭,而应由选贤产生,并主张庶人议政,提倡民治。蒙文通认为,自儒家在与诸子的争鸣中,兼取了墨家、法家之义,使得自己的思想理义达到了“恢宏卓绝”的地步而不可企及。就拿儒家的人生哲学来说,也有明显汲取道家思想之处,儒家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与道家的“安时而处顺”人生观相结合,使其义也更趋精致。儒学在与诸子百家的相互采获中,得到发展,这对于儒家经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蒙文通分析了先秦时期,儒学与诸子百家之学的相互关系,它们在相互争鸣、彼此攻击不已中,学术界逐步走向统一,为汉代的经学独尊打下了基础,而诸子百家中的有的学术则衰落了。他说:

《庄子·天下篇》把当时的学术平行论述了一番,说是有旧法世传之史一派,有《诗》、《书》、《礼》、《乐》一派,有百家之学一派。这三派学术,在当时都是很有势力的。我们拿他这几句话来仔细推寻,便可知汉人的学术,……六经和百家,他们既和旧法世传之史异派,便要认他们是新派了。……黄帝的学问,从伊尹到太公、管仲,都是一派下来的。到周的时候,周公是和太公不大相同的,一个讲道德,一个讲仁义,一个是讲兵权,一个是讲礼乐,便对抗起来了。太公是道家的法嗣,是旧派;周公是儒家的始祖,是新派。从周初直到春秋末年,经过了许多的战争,社会自然便发生了许多变化,旧的学说是不能满足适合人民的思想的,旧的制度也维持不住社会的现况,这便自然会发生新的进步的哲学。儒家有个紧接周公的孔子,修订六经,发挥仁义。道家的学术,便四分五裂,发生了许多的派别,只有老子守着他一部分要约的内容。……九流百家便一齐都从这里发生出来,但是他们都归本于黄帝。……荀子评论当时的学术,注重的只是道、墨、儒三家,……添入一个名、法,也还只是五家,这才是很有价值的学说。……在百家争鸣、攻击不已的时候,学术界便发出需要统一的趋势了,吕不韦趁着这机会集合许多宾客在那里合作,著出了八览、六论、十二纪来,这便是当时的杂家,他是想集取百家之所长,不专主那一派的。到始皇统一了天下的时候,他把《诗》、《书》、百家语这两大派一齐都立在学官,便禁止民间收藏这两派的书,……他是要用政治的力量把百家私学统一起来,从此,百家私学便一落千丈。到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诸子学说便从此衰歇,只有官学一派独传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独传了。所谓三大派中,墨学便成了绝学,名家、法家也渐绝灭了。

蒙文通引述《庄子·天下篇》所言,把先秦的学术分为三派,一派是旧法世传的史学派,一派是讲《诗》、《书》、《礼》、《乐》等六经的儒学派,再就是百家之学一派。认为这三派不仅在当时很有势力,而且还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汉人的学术。三派之中,旧法世传的史学派属于旧派,而六经学和百家之学,与旧法世传之史学派相异,故为新派。他认为,包括儒家在内的九流百家之学都归本于黄帝,都以黄帝为文明、文化创造之源,而不仅以黄帝为某一家的始祖。黄帝的学问,到周的时候,出现了周公与太公的不大相同,其中太公讲道德,讲兵权,是道家的法嗣,是旧派;而周公则讲仁义,讲礼乐,是儒家的始祖,是新派。又从周初到春秋末的孔老之时,社会经历了不少战争和变化,旧思想、旧制度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于是产生了新的哲学。孔子继承周公,修订六经,以仁释礼,发挥仁和义的思想;而道家则四分五裂,只有老子讲到道家的要约。他显然认为在孔、老之前儒、道两家都另有创始人,并认为当时天下大乱,莫衷一是,各家皆有所长,时有所用,于是产生了诸子百家争鸣,而它们皆归本于黄帝。虽然百家之说,争相用世,但蒙文通引荀子所评,看重的只是儒、道、墨三家,再添上名家、法家,认为有价值的不过这五家。随着时代、学术的发展,蒙文通认为在诸子百家争鸣、相互攻击不止的时候,学术界也出现了逐步统一的趋势。秦相吕不韦召集宾客,撰成《吕氏春秋》,以图集百家之长,而不专主某一家,成为杂家的代表作。而秦始皇则把《诗》、《书》之学和百家语之诸子学两派均立在学官,同时禁止民间收藏儒家和百家的著作,目的是要用政治的力量来统一百家私学,致使除立在学官的《诗》、《书》、百家语外,百家私学则衰落了。之后,汉武帝罢黜百家,诸子学也就从此衰落了。但蒙文通认为,罢黜百家后,并未独尊儒术,即不仅儒家,而且道家也在传袭,儒、道、墨三大派,只有墨学成为绝学。

这种说法,与人们理解的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史的情形有别,因当时崇尚黄老道家的窦太后去世后,黄老道家也就逐渐失去了市场,走向衰微。即使按照人们所说的汉武帝虽独尊儒术,但也儒法并用,外儒内法,那也不应是道家还在“独传”,“法家也渐绝灭了”。其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上的诸侯割据、分封治国的局面造成的,它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随着秦汉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社会政治、经济的统一,必然要求学术与文化的统一。然而用什么学术来统一思想文化,却是经过了历史的选择。秦王朝崇尚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实行严刑峻法,否定伦理道德的价值,很快就激化了社会矛盾,亦不利于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伦常关系,结果至秦二世而亡。由此暴露了法家学术的局限和弊病,表明单纯用这种法家学术来统一思想行不通。汉初尊奉黄老之道,借黄帝之名,取老子之学。黄老道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清静自定”,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它基本适应了汉初社会恢复经济的需要而取得优势地位。但黄老道家崇尚自然,不讲社会人文伦理,这与法家相似,故不能满足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黄老思想亦不适应封建大一统的政治,它让位于新的思想是必然的。应该说,在诸子百家中,只有儒家学说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国宗法制社会的客观需要,能够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因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不是“百家争鸣”的反动,而是“百家争鸣”的必然结果。实际上,儒术独尊,是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诸家思想,并不是对诸子百家的绝对排斥。独尊儒术,兼取诸家的实行,是思想完成统一的标志。从此,儒学占据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地位。

到后来,蒙文通客观地看到儒家之六经学与诸子百家之学相得益彰,不相脱离的关系。他说:“非诸子之出于六经,实经说之能荟集诸子以为经术之中心。究诸子之义理,始觉千歧百异毕有统摄,毕有归宿。六经与百家,必循环反复,乃见相得而益彰。晚周与先汉,离之则两伤也;先秦以往之思想毕萃于汉,而岂特汇儒者一家之说使结晶于是哉!”认为晚周的诸子学与先汉的经说是相互联系、相得益彰的,不是说诸子出入于六经,而是说儒家经说能够汲取诸子百家思想之长而成为经术之中心。汲取了诸子义理之长的儒家经说在千歧百异之中能有统摄和归宿,是对自先秦以来各家思想的荟萃,而并非仅是儒学一家思想的结晶。所以应把六经与百家说联系起来,而不是相互脱离和相互对立,它们之间关系的特点是在互为采获中相得益彰。

(二)汉代经学融会百家而综其旨要于儒家

同类推荐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它是世界情报组织的开山鼻祖。破解超级机密,使盟军反败为胜;“月亮女神”一纸密码改变二战进程;风靡世界的007詹姆斯·邦德就是它的代名词; 它是“鼹鼠”最活跃的谍报机构,叛徒层出不穷;它也是最笨拙的情报组织,北极行动损失惨重,黄金计划成为世人笑柄。迷雾重重,鲜花与阴影相伴,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闪鼻祖。
  • 背影

    背影

    文中,作者对父爱节制又沉郁的书写,至真至爱至美,让它成为反刍率最高的经典散文名作之一,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本书不仅收录了代表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里的文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狂武战帝

    狂武战帝

    若这山河不在,要我残躯何用?新书《不朽龙帝》已经上传,欢迎阅读。普群:狂武战帝—被罚站的豆 463531647,读者皆可进入。vip群:豆豆书迷 Vip 群 237420887,需要狂武战帝全订阅粉丝截图,会有验证。热血完本老书:只手遮仙,笔名:我本幕辰
  • 心“零”的世界:归零心态改变人生

    心“零”的世界:归零心态改变人生

    归零心态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养。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自以为很有能力却总是得不到重视、取得一定成绩却无法越自我、整日埋头苦干却看不到成绩,总想抓住什么却总是失去,总感到痛苦,却无法解除的人。这些人不但自己感到十分痛苦,也让周围的人对他们颇有意见,甚至故意疏远。这一切皆因他们没有归零心态!倘若他们能够倒空自我,将心归零,便能获取更多新鲜的知识、能力及良好的心态等等。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畅快;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拥有宽阔的视野与胸怀;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攀上人生道路中的更高峰!
  • 重生之二嫁前夫

    重生之二嫁前夫

    郎才女貌,幸福美满,这样一份让人羡慕的爱情,却破碎了,前世难产而死,留下孤零零的包子。重生入天下第一美人的身体,卷入皇权争斗之中,女子当自强,什么阴谋诡计,什么权术斗法,她统统接着。一道圣旨将她许给前夫,深呼吸,看她如何收服浪子,保护包子,战平妻斗小妾,努力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
  • 第一等弃妃

    第一等弃妃

    正经版当二十一世纪的顶尖杀手,一朝穿越,变成被人抓奸在床的可怜小弃妇。当古代封建的冷血王爷,老马失蹄,被昔日呆傻的弃妃用刀抵在咽喉。究竟谁,才是真正隐藏不露的高手?“妈的,再敢对老娘说脏话,小心割了你的舌头!”*“果真是不知廉耻的贱人,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与人苟合,给本王滚出王府。”男子冷冷的望着躺在床上,只穿了一件肚兜的女人。“王爷,你这是要休了臣妾啊,那臣妾以后可怎么活啊!”女人眼珠一转,随即哭哭啼啼的拉住男子的衣袖,顺便揩了把鼻涕和眼泪。男子嫌恶的一手将她推开,“残花败柳!稍后本王自会差人将休书和嫁妆送来,收拾东西,立刻滚出去。”大袖一挥,头也不回的走了。再次相见,他却错愕当场,这真是她那胆小愚笨,唯唯诺诺以七出之“淫”,惨遭休弃的女子吗?“来人,将这贱人的嫁妆抬过来。”男子冷笑,一张休书也顺便扔在了她的脚下。躺在贵妃椅上的女人缓缓起身,盈盈一笑,霎时风华万千,“谢王爷赐下休书。实不相瞒,本小姐实在是求之不得啊。不过我还得提醒王爷一件事,我不叫贱——人,我叫孟如药;或者,我可以理解成王爷认为我是个人见人爱的女人?”男子怔在当场,这还是他那唯唯诺诺的小妻子吗,怎么倒像个十足的刁妇?不等男子回答,她便叫上丫鬟,旁若无人的打开箱子,霎时宝光四溢,“小绿,跟本小姐一起点点,看看有没有少了什么?”男子额头青筋暴起,咬着牙狠狠说道:“本王还不至于穷到那种地步,去贪图一个女人的财物。”“那可不一定,知人知面,不知心嘛。”红唇轻启,话中不留半点情意。下一秒,男子彻底暴走。等他幡然悔悟,想要重拾旧爱,却发现,她的身边,已经站着一个恍如谪仙般的男子。她的身边,再也容不下他的位置。二逼版司空南哀怨的看着某人:药药,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肯嫁给我?孟如药冷冷一笑:想要我嫁给你,除非天上没了太阳和月亮。司南抬头看天,顿时狂喜:你的意思是,只要一阴天,你就嫁给我咯?!孟如药:......去屎。**寺庙旁,司空未站在庙门前,高举着“回头是岸”横幅,大声喊道:施主看这里!马车内男子撩帘笑骂道:白痴!随即马车加快速度,10秒之后,碰撞惨叫坠落声接连传来。司空未转头,疑惑的对孟如药说:“药药,咱们是不是直接写“前方桥梁已断”好一些’?孟如药老僧入定,意味不明一笑:不用,佛曰,早死早超生。他们不入地狱,难道我入地狱?**
  •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本书分为九章,从多种角度,选择不同的典型材料对“聪明的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玩”进行阐述,力求做到角度新、构思独特。重点从玩的角度阐述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及交际能力,同时也对现代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具有革新的色彩。
  •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精选了冰心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笑、梦、闲情、好梦、往事(一)(节选)、往事(二)(节选)、寄小读者(1923-1926)、再寄小读者(1942-1944)、再寄小读者(1958)、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小橘灯、忆意娜、一寸法师、樱花赞、一只木屐、尼罗河上的春天、腊八粥、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和玫瑰花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黑色破局

    黑色破局

    《黑色破局》是一部关于中日情报战争的长篇谍战小说,讲述了一个有关我地下党情报组长陈克和他的战友当年在隐蔽战线上将黑桃A、木村等老对手所设下的迷局逐一破除的故事。小说情节曲折复杂,悬念迭起。谍影飘忽,将远逝年代里情报大战中的我党地下人员、军统特工和日本间谍之间的残酷斗争,描述得淋漓尽致。全书分为“黑箭”、“黑洞”、“黑影”三篇,将敌特秘密行动梯次展开,栩栩如生地揭示了敌我双方在谍战中的设局、做局、布局、对局、破局等过程,错综迷幻,扣人心弦。
  • 大明亲王

    大明亲王

    PS:新书:黄庭真仙大家收藏支持下,弘治末年,谢谢,已然回明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一梦千年,搅动了江海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