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500000008

第8章 书家对自然的复归(1)

全世界古往今来的文字,都是一种符号。符号的组合构成章句,成为人类思想语言,以至所有人文作品的载体。一般讲来,文字是没有成为审美对象的条件的,即使人文初开时的象形文字,也不能视为造型艺术。而惟有中国的书法是一个特殊的例外,文字不但能由一个无情的符号世界走向造型的有情世界,而且,中国书法奠定了中国绘画雄殿的基石,这其中深刻的道理何在?如果说“道法自然”要寻找一种最合宜的艺术作为诠释,那便是书法。书法,即使有象形的因素,但也是经过高度抽象的。在它的点划流美之中,你所看到的、体味到的乃是生命的状态、运动的感觉、物质的消长和不可名状的意味,而且,书法竟能那样奇妙地反映书家的个性、命运乃至生命力的旺盛或衰败,这正是书法成为一种崇高艺术的原因,在中国,它具有与绘画同样尊贵的地位。

甲骨文为中国文字的滥觞,或者也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源头。

那时用以占卜的甲骨文,是用尖利的工具刻于龟甲或兽骨之上的,在那喑哑的符号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虔诚和神秘,但那是缺少热情的记录,内容和形体都没有太多的艺术感觉。周秦之世,中国的书法才真正诞生。由此可见,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与所谓象形关系不大,而是和用笔之包含宇宙大美有关。中国书法家历两千多年孜孜矻矻的努力,将目之所察,心之所悟,一一收入笔底,在点划之中将荣衰生灭、存在状态和运动法则高度抽象。文字本为符号,而有造型的符号就有可能成为广阔的感情世界。

书法艺术,是真正法天法地法自然的,人们往往以大自然的变幻和状态,和老子书所谓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来评述书法的奇美:钟繇如“云鹤游天”;王羲之如“虎卧凤阙,龙跃天门”;卫夫人有《笔阵图》以万岁枯藤比垂笔、以高峰坠石喻点笔。孙过庭在《书谱》中更云:“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这里所讲的“异”、“奇”、“姿”、“态”、“势”、“形”,都是万有的生命与运动状态,这其中充满了艺术的想象,是书法家受自然大慧智的启发而能体悟到的意象。在书法的点划之中,有着老子所谓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书法家的心灵倘使受到这冥冥之中宇宙本体的震动,也必能化入那“惚恍”之境,那么他的书法也就接近了宇宙的大美。书法而近乎道,则有“书道”,这是一种直抒胸臆的艺术,即使我们今天读千百年前书法家的作品,仍然能与书家之脉搏共跳跃,能与古人共享他们对大自然的陶醉和他们对人生的判断、对悲欢的寄托。譬如我们读颜真卿的《祭侄文》,我们会对那种破坏了人生和谐的荼毒,产生共同的震栗,从而我们也会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书法艺术比它本身的魅力更能使我们不断地去追逐宇宙的和谐。

没有一种艺术家像书法家那样更富联想力,因为书法的语言极其单纯,它没有绘画的色彩,没有音乐的鸣奏,然而它却包含着五色的绚烂、五音的繁会,它的绘画性和音乐性是潜在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为什么文与可“见蛇斗而草书进”?为什么怀素“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书苑菁华》)?为什么张旭“观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新唐书》)?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叙》中说:“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中,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书家所感悟的正是从事物的表象直抵其内在的精髓、内在的神韵,这同样可以用九方皋相马的故事来说明,最能切中要害。

当书家与大自然目遇神会而忘怀得失的时候,那种状态是毫无伪饰的,非功利的。甚至他们有时如颠似狂,那实在是最纯净而无挂碍的状态。当他们对别人的观感和社会的宠辱弃置弗顾,不会“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老子·第十三章》)时,他们才能“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才能真正“放浪形骸之外”。唐窦冀述怀素之狂草云:“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见《怀素自叙帖》)。半醉之时,忘却了世俗的礼仪约束,回归天然的本性,醉后的大叫,则可一扫愁眉,那必有一种自足的快意,这种快意如睫在目前,稍纵即逝,把握这短暂的快意,正是中国书画必须即兴神驰的原因。据称日本画家作画,节节而描之,叶叶而绘之,每天工作十四小时,二十年完成一墙壁画,这种画法不可能有风发的才情、跌宕的用笔和豪纵的气象,在苦役般的劳作之中,人类自然的本性泯灭,而由于过分着意的描画,使画面失去气韵的浮动流布,而没有气韵的作品则形同槁木,不会有生命的节律在其中跳动。中国的书法用笔,本身来自造化,不是处于二维的平面,而是“其笔力惊绝,能使点划荡漾空际,回互成趣”(包世臣《艺舟双楫》)。当中国书画家能遣笔纵横于三维空间的时候,那就做到了石涛的“试看笔从烟中过”、“笔含春雨写桃花”。当笔墨做到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时候,“墨分五色”就非徒托空言了。当书法家用笔“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能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书谱序》)的时候,那有情的世界正在腕底“素练霜风起”,这不是来自天宇的浩然之风、来自海澨的回荡之风吗?大自然的春温和秋肃是和谐,惠风和畅与飙风顿起是和谐,波平如镜和狂澜排空也是和谐。我们静听天穹浩荡的协奏,笔底的所有感悟都是来自道法自然。

在书法史上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之说,此后又进一步演化出卑唐崇魏的审美倾向,认为唐以前的字浑朴自然,而唐以后的则法立而朴散,失去了魏晋时代的韵味,这其中宋代姜夔的《续书谱》和近世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是此论的代表。康有为说:“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妍态,构字亦紧密非常……譬如江汉游女之风诗,汉魏儿童之谣谚,自蕴蓄古雅,有后之学士所不能如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唐代书法的格法渐趋森严,亦宛如唐代近体诗之格律已达完备,本是艺术发展的规律,即由无法而有法,然而艺术上的法则,倘驾驭者力所不逮则容易偏离自然之大道,而走上因循守旧僵化之困境。康有为激赏不为礼法所拘的江汉游女之风诗,“风诗”者,男女情爱之诗也,古人用“风”字,不仅涉及男女两性关系,马牛牝牡之相诱,亦称“风”,这是一种天然的本性,而本性的描述,则必近自然。我们读《毛诗·国风》中的不少诗,那些怀春少女对爱情直率、热烈的追求,那是天然去雕饰的、真挚无邪的。康有为认为魏晋的书法正是如此,书法有了一个“真”字,那虽不是出自学士名人之手,也必有其内美大美在。康有为又说:“欧虞褚薛,笔法虽未尽亡,然浇淳散朴,古意已漓,而颜柳迭奏,澌灭尽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他认为自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杰出,淳厚的古风已经稀薄,而大朴自然的韵味也已消散,古意越来越淡,而到了颜真卿、柳公权,那古意连一点影子也不见了。对唐代书法的贬损,可说是康有为的偏执之见,然而他崇尚魏晋,却确有至理。

同类推荐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 庶女迫嫁:六指王妃

    庶女迫嫁:六指王妃

    虽说她是姑娘,也并非生来没人管,可她就是能够闹得全家不得安宁;虽说青王很嚣张很霸道,谁都怕他,可她就是要在老虎口中拔牙;虽说青王妃只能活过三个月,但她这次心虚了,打死也不要做青王妃…【喜欢请点击右面收藏、投票、订阅、留言】本书纯属虚构,无历史可循(架空)
  • 民国之绝代商女

    民国之绝代商女

    【小荷初露锋芒待发】被卖到初家当了小妻?又跨进方家做了丫鬟!这娃纸的命怎么这么苦?她要扛起!崛起!勤奋学起!一把檀木算盘,便是她最强有力的资本,出色的天赋,让她很快便成为方家最年轻,也是唯一的一位女帐薄先生。【烽火动荡十里洋场】一场意外的救助,让她与官场军少结下了不解之缘,安详静谧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他在官场叱咤,她于商界风云,强强对抗?还是,强强联手?官职的交接,文化的更迭,生意场上的兴衰,令她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得成长的代价。她是一枚遭亲人嫌弃的棋子?还是一颗闪耀在商界的红顶明星?【名扬四海富可敌国】她,坚持一生不做官,只做商;她,爱财,但从来都是取之有道;她,喜欢把钱散给穷人时的潇洒;她,执着钱生钱,利滚利的痛快!【江南无恨携手一生】爱她有多深,就是苍天捉弄他几分?繁华锦绣,终不是她此生所要,她要的,不过是平淡安定。而他,要的却是天下社稷,垂名青史?他与她,一段缘?一段孽?本文一对一,宠文,偶尔小虐,无伤大雅,短暂的小虐是为了更腻歪的宠爱!
  • 我是砌筑工能手

    我是砌筑工能手

    以砌筑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砌筑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常用砌筑材料,如各类黏土砖、混凝土砌块、石材等,以及瓦类材料的性能、砌筑要求、砌筑方法、操作要点与步骤等内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气纵横

    剑气纵横

    废物赵行天经历爱人背叛以后机缘巧合获得九宫玄月塔!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危险和机遇!定五行,转轮回!从此踏上天下大道,攀上剑客巅峰!
  • 帝王恋:月妃倾天下

    帝王恋:月妃倾天下

    她,不惜穿越时空,寻找前世纠葛;万蛇之王,等她千年,终于盼得她的魂魄归来,红尘滚滚,千年痴尽一生;他,轮回千年,只为一世得到她的爱,却不知伤她最深的人便是他自己;前世的救命之恩,回报的是给予她的真爱,不离亦是不弃;嗜血的帝王、温润如玉的帝王、万蛇敬仰的王;她,到底为谁而来?她,前世真相到底是什么?
  • 极简中国史

    极简中国史

    最简洁、最通俗、最幽默、最精辟!极简方式解读三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翻开血泪斑斑的历史画卷看一看,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华民族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王朝与政权的覆灭和更迭,带来的不仅仅是杀戮,还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次进步和融合,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有过冲突、矛盾、甚至残杀,但国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