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400000005

第5章 儒—道—释(3)

其二,《庄子》一书中并没有正面谈到文学问题,可是,它的思想却跟后代的文学与文论发生了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看起来是很奇怪的,其实并不奇怪。原来庄子是把“道”和工匠的“艺”平等对待的,他体会到道的神秘性,再利用比较具体的“艺”来说明抽象的道,于是论道而通于艺,而后来的文论就根据这一点来加以延伸和发挥。庄子的书中有许多寓言,如《达生》篇的梓庆削木为的故事,说有个叫庆的木工,削木为(一种乐器),做成了,看见的人都叫绝,说是鬼斧神工。鲁侯见了问道:你是用什么技术做成的呢?庆回答说:我是个工人,哪里有什么技术,不过我有一点体会,我将要做的时候,不敢耗费精神,一定要斋戒来使心安定下来。斋戒三天,不敢怀着庆赏爵禄的心理,斋戒五天,不敢怀着毁誉巧拙的心理,斋戒七天,我连四肢形体也感觉不到了。在此时,我忘记了朝廷,一心想技巧,一切外来的干扰都消失,然后我进入山林,观察树木的质地,如果看到形态极合意的,我眼前就似乎看到做成了的,然后加以施工。木工庆把这个过程叫做“以天合天”。所谓“以天合天”,就是以“我”的自然去合物的自然。高级木工的劳动与文学家的创造是相通的。文学创作也要“以天合天”,即文学作为主体,要保持本真和童心(人的自然)去对应作为客体的生活的本真状态(物的自然),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契合,文学创作就进入极境。此外像“痀偻者承蜩”等寓言对作家和艺术家都有极大的启发。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儒家的哲学是社会哲学,它的理想是要把社会组织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合乎“礼”的世界。与这种哲学相对应,儒家的文学观念是面向社会的,以社会为本位的,所以诗歌要“思无邪”,要“发乎情止乎礼义”,十分重视诗歌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人为”的调控。这样一来,文学是“入世”的,目的性也就特别强,文学的外部规律就成为关注的中心。与儒家相对立,道家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它的理想是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要合乎“道”,而“道”是可悟而不可强求的,最好的社会是“无为而治”的社会。与这种哲学相对应,道家的文学观念是面对自然,以自然为本位,所以在他们的眼中,最好的文学作品是“以天合天”的妙悟自然的作品,强调文学要“法自然”,反对“人为”。这样一来,文学是“出世”的,不应有任何目的,诗歌自身内部的规律就成为关注的中心。

三、释家的文学观念

佛教“以心为本”的“心性说”能进入中国的文论,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中国的老庄道家也是主张“心”的作用。道家的许多观念,如“心斋”、“坐忘”、“虚静”、“神遇”、“逍遥游”等,都是用“心”的学说。所以在中国哲学和文论史上,道家与释家的理论是“互证”、“互释”的,甚至是融合在一起的,难于截然分离。

佛教大约于汉代传入中国,这对于中国思想界来说是一件大事。

释家对文学这种含有欲望的审美意识也是排斥的。但它的哲学思想与中国的道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的佛教和禅宗,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形态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这里说“释家的文学观念”,也是从影响上说的。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佛教的理论框架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人们都作“业”。

“业”本来说的是外部动作,但更广泛地看,有情物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的所说所想所做,都是“业”。今生你的命运是前世作“业”的结果,今生你作的“业”必然也会有“来世”的因果报应。“业”一定会报。这样今生的“业”,来生会得到报应,来生的“业”在来生的来生也会得到报应。好有好报,恶有恶报。如果你有贪欲,你作恶,那么就永远“无明”,永远逃不出“生死轮回”。如果你修行,你就可能“觉悟”,可能逃脱“无明”,逃脱“生死轮回”,获得“涅槃”。当然社会实践并不能证明这个虚幻理论。可在这个“唯心”的理论框架中,必然突出“心”的作用。佛教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心的表现。“业”也是心或动或寂的结果。佛教和禅宗的思想很复杂,不同的派别更有很大的不同,但“心性说”是佛教和后起的禅宗的根本观念。在心物关系上,它们都强调“以心为本”。《大方广华严经》云:“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十地品之三》)“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同上)“一切世间法,唯以心为主。”(《菩萨明难品》)总之,佛教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心”的“一念”的结果。作为中国化佛学的禅宗,也是主张“明心见性”。它们常以心喻镜。《敦煌写本南宗顿教最大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已载有黄梅五祖弘忍座下神秀上座“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的一偈,这可能是大师于修持默念中所悟到的一种虚静、神明的心,如是以镜喻心。另外,禅宗六祖惠能的“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的故事,都清楚地表明了“以心为本”的佛禅基本观念。“以心为本”的观念对于现实功利并无益处,但对于文学艺术这种高级的精神活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与老庄的以心喻镜的思想、虚静的境界等结合,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画论的观念产生了影响。

中华古代文论与西方古代文论的区别之一,即在于是否强调“心”的过滤、消化、理解、折射。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即主张模仿说,强调对外物逼真的模仿。俄国著名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模仿说统治西方文论两千多年。但是中华古代文论、画论则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张璪语,见(唐)张彦远著,秦仲子、黄苗子点校:《历代名画记》卷十,198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中华古代文论关于文学创作要得“江山之助”的说法几乎随处可见,但从没有人认为诗人作家要去作“江山”的“奴隶”,只要把“江山”客观地摹写下来,就可以创作出优秀作品。他们总是认为自然、外物、世界一定要经过“心”的观照、把握、揣摩、咀嚼、玩味,最后成竹在胸,成为心中诗意世界的一部分,才能落笔成篇。这方面的论述不胜枚举。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类文论、画论与佛禅的“以心为本”的观念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这类观念深深地打上了佛禅的烙印。这里我们可以举出六朝时期的画家宗炳和文论家刘勰的论述为例。

宗炳是一个佛教信奉者,是宣扬“神不灭论”的代表人物。他生活于三国魏晋的社会混乱之后,其时儒家思想的控制力大为减弱,艺术风气发生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山水诗和风景画。宗炳就是这种新的艺术风气的推动者之一。他的《画山水序》,是一篇重要的画论,在这里他提出了重要的“以心为本”的“畅神”说。宗炳认为要画好山水,一方面,要“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就是要观察山水,与山水相亲密;可另一方面,要以心去体验山水,即要“应目会心”,或者说“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南朝)宗炳:《画山水序》,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1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意思是说,目到之处,心亦跟随。“会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山水向人的心移动,人的心也向山水移动,终于山水与人心相会。用现代的术语说,就是人的心灵的直觉和领会,直抵山水的本性,而从山水的本性中也映现出人的本性。这样,达到了“万趣融其神思”,实现了“畅神”的境界。宗炳的“畅神”说中心点是“会心”,显然有佛教“以心为本”论的影响。

刘勰晚于宗炳,他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著作。他祖籍山东,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少年时家境贫寒,但笃志好学,未婚娶。从小到南朝佛教中心之一的定林寺,跟随僧佑整理佛经,长达十余年。晚年又弃官为僧。刘勰精通佛理,这是可以肯定的。他的《文心雕龙》以儒家思想为主,但也受到佛理的影响,这也是可以肯定的。特别是他的那些讨论创作问题的篇章,强调“心”的积极作用,其中与佛教的“以心为本”的思想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在《物色篇》中,刘勰讨论创作中心与物的关系,最后落脚点就是“与心而徘徊”: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南朝)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693页。)意思是说,诗人(这里系指《诗经》的作者)感受外物之际,头脑中的联想、类比无穷无尽,流连于万种事象中间,低声吟味视觉所感受的事物,描写事物的气貌,追随着事物的运动;描写事物的颜色和声音之时,则“亦与心而徘徊”。刘勰的思考是很辩证的,既考虑到“物”运动的轨迹,又思索“物”要随心的情绪而“宛转”。但如果我们了解他在前后所举的《诗经》中的句子及其分析,对晋宋以来“文贵形似”的批评,以及篇后“目既往还,心亦吐纳”与“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提醒,那么我们就会得出结论:在创作中“江山之助”诚然不可或缺,但根本的问题还是诗人的“心”对外物的体验、揣摩、折射、加工与升华,即“与心而徘徊”,离开心的诗意的把握,创作是不可能成功的。以刘勰对佛理的精通和信仰,这里有他对佛教的“以心为本”的理论吸收,是可以肯定的。

隋唐以降,佛理渗透于文学艺术更为常见。以“心”为主和心物相交的理论,成为文论、画论、书论、乐论中的时尚。如“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张怀瓘论书》),“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绘境》),“物在灵府,不在耳目”(符载论画,见《唐文粹·观张员外画松石序》),“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曰取思”(王昌龄论诗,见《唐音癸籖》卷二)。“游心”、“运心”、“扬心”、“生心”和“持心”之类的词语在各种文论著作中出现就更多了。到了明代,王阳明力主“心学”,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他的弟子为他选编的《传习录》有一段说:“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心外。”不难看出,这些理论都与佛教的“心性”说密切相关。

当然,我们必须明白,佛教“以心为本”的“心性”说之所以能进入中国的文论,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中国的老庄道家也是主张“心”的作用的。道家的许多观念,如“心斋”、“坐忘”、“虚静”、“神遇”、“逍遥游”等,都是用“心”的学说,所以在中国哲学和文论史上,道家与释家的理论是“互证”、“互释”的,甚至是融合在一起的,难于截然分离。道家的学说可以说借佛理而更彰显了。所以,中国古代文论说起来是儒、道、释三家,实际上主要是儒、道两家。

四、儒家和道家的诗歌功能观

儒家的文学观念以社会为本位,是外向性的,这样他们就把诗歌当成组织社会的工具。他们的诗歌功能观,很自然地就以实用为目标。道家的文学功能观可以说是审美的自由,是无直接目的的,与儒家的重实用的诗学功能观是很不相同的。

儒、道两家对文学功能的看法,与他们的文学观的差异密切相关。儒家文学观以社会为本位,是外向的,他们把诗歌当成组织社会的工具。他们的诗歌功能观,就以实用为目标。诗歌的功能在实用,是历代儒家的主张。孔子的“兴、观、群、怨”论集中体现了文学的实用功能的见解。《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刘宝楠注:《论语正义》,见《诸子集成》第一册,374页。)《论语·子路》中也说: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同上书,285页。)上面这两段话,说明了孔子是认识到诗的实用意义的。什么叫兴?就是说因诗是用来描写现实生活的,所以有感染的力量,能使人读诗之后,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新的启发,这即是所谓“感发意志”(朱熹注)。什么叫观?既然诗能够描写现实生活,那么在诗里就可以“考见得失”(朱熹注),“观风俗之盛衰”(郑玄注),使人更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什么叫群?诗既是集体生活的产物,所以可以“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注),适合于群的教育。什么叫怨?就是“怨刺上政”(孔安国注)。诗既反映现实生活,所以又是人类斗争的工具,一方面讽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一方面起改造社会的作用。就孔门诗教讲,是重在“温柔敦厚”(《礼记·经解》),所以朱熹注又说“怨而不怒”。什么叫“专对”?是说担任使节任务后,能够运用《诗经》里的话交涉应对,随机应变,独立行事。

总结起来,儒家对文学实用功能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同类推荐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宠爱

    宠爱

    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她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热门推荐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鉴宝大师

    鉴宝大师

    一张神奇的鉴灵牌,带你畅游名画古瓷、珍珠美玉的世界,让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终成一代鉴宝大师。一株神奇的何首乌,能够促进万物生长,从此种种花,养养鱼,什么三宫六院金皇后,什么红龙狮头水泡眼,统统滚到我的碗里来!......简介无能,直接看书吧,绝对比第一本强。书友群:331719917,欢迎加入!VIP群:543858947,全订可入,需验粉丝值截图,欢迎加入!
  • 大清王朝4

    大清王朝4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我的美男是妖孽

    我的美男是妖孽

    活泼的女生穿越成一只古灵精怪的狐狸,阴错阳差被当成灵狐送进宫中,从此开始了惊心动魄又机灵搞笑的新生活。靠着妖孽国师的帮助,她也可以偶尔变成人类。可不凑巧的是,每次变回人形都在相当尴尬的时候。可爱纯洁的男仆满头大汗地跟随着狐狸小姐窜上跳下。  影澈轻浮随意腹黑无比却让她无法相信他的情意。不可一世的帝王凤祺渴望禁锢住飘忽不定的她。直到被卷入了莫名的是非,被莫名地记恨,影澈为了保护她身亡,她才知道自己真正爱上的人,是这个对她百般宠溺的妖孽国师。来世,他们一定要找到对方!一段稀奇古怪的邂逅拉开序幕,遇上妖孽的他,爱上妖孽的他。当宿命的轮盘开始旋转,美妙甜蜜的糖果从天而降。
  • 机灵超级班课堂(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机灵超级班课堂(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站在幸福的顶端说爱你(完)

    站在幸福的顶端说爱你(完)

    她,六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而被曾经抛弃过她的家人再次接回身边……一夜之间从一个宛如灰姑娘的她,摇身变成高贵气质的公主……可是,等待她的并不是一个宁静温馨的家,而是整天受尽弟弟欺凌……十岁那年,她终于再也忍受不了弟弟那般无理的任性,最终倾尽全身力气地爆发出心中的不满……那年,他九岁——第一次有人敢当面忤逆他的意思,而且那个人竟是他多年欺负的对象……可是奇怪的是,他竟然一点也不讨厌那样的感觉,反而有点……◇◆◇◆◇◆◇◆◇◆◇◆◇◆◇◆◇◆◇◆她,真是很像一位圣洁的天使。斜阳射入,轻盈地落满她的身边,很漂亮,很自然的给她踱上一层金色光芒。那是,只有天使才会拥有的光圈,她宛如天界派入人间的一个安静使者,此外,她更像一个黑暗天国派来的,黑夜绝舞精灵,一个只有在静谧地夜幕中,独自翩然起舞的孤寂女孩。。。。。不过——即使你是天使,我也要把你变成恶魔!一个深陷底谷,万劫不复的恶魔!{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因果,缘注定生死。有些时候,正是为了爱,才悄悄躲开,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却是,那份默默的情怀。}对于收费给亲们带来的不便我深表歉意,希望亲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谢谢!!!亲们可以去这个网址看看VIP相关的事项:http://m.pgsk.com/help/m.pgsk.com〓〓〓〓〓〓〓〓〓〓〓〓〓〓〓〓〓〓〓〓◎作品自荐◎《穿越之来到王身边(大结局)》http://m.pgsk.com/a/81136/《帝锁红颜:妖妃乱天下》http://m.pgsk.com/a/96137/《嗨,隔壁家的美少年》http://m.pgsk.com/a/98144/↓↓Vce的其他连载作品,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看……
  • 极恶皇后要御夫

    极恶皇后要御夫

    他的眼里看不到这些,通红的双眼散发出兽性的精光。玉钩高高挽着的帘帷,砰然落下。天,终于亮了。一位模样酷似晓月的女人冲进了屋,冲着晕晕沉沉的他俩低喊道:“我的苍天哪,你……你们竟然做下这样的事情,你……你们,真是猪狗不如啊……”“姐……姐!我……我……”她从昏迷中醒来,带着一头一身的血污艰难地坐了起来,边抓被子掩住春光流泄的身子,边低喊道。……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 娘子,为夫被欺负了

    娘子,为夫被欺负了

    她,本是国家拆弹组最小的成员!是父母引以为傲的文武全才!一朝穿越,却失去所有记忆。浑浑噩噩十几载,猛然惊醒,发现自己竟成了山贼头头,有意思,太有意思了,这可比玩炸弹有趣多了!什么情况?为毛她屁股后面跟了几朵桃花?!MD,男人这东西有炸弹好玩吗?能当馒头充饥吗?可有可无的东西离她远点!说你呢!嬉皮笑脸做什么?闪一边去!谁要你逞英雄的,姑奶奶我能应付,话语间,眼泪落了下来,NND,你若有个三长两短,我灭了你家祖宗!他,本是一国皇子,小小年纪,被推上太子之位。为躲避宫斗被生母送出大内,辗转于民间。遇见她,是劫数,是定数,是命数。自此,他的人生翻天覆地。为逗她开怀,他不惜扮作小丑;为助她夺寨,他出借自己的暗卫;为让她无忧,他收起自己的爱恋;为保她平安,他宁愿坠落深崖。当二十一世纪拆弹天才穿越千年PK双面腹黑痴情男,会演绎出怎么的精彩……片段:“主子……为什么?”“我说过,不许你们动她,否则,杀无赦!”男子一身杀气,冷眼看着自己忠心的手下。“你喜欢她?”“不,我爱她!”“可你的腿……”“我不会像你一样放弃。”“……”“既然爱她,就不要死,不然她会伤心。”“我会活着!为她!”“……”“娘子,他们欺负我!”“他们是谁?”“杀我的人。”“他们有盔甲阵?行,本皇妃有炮兵营,我倒要看看到底谁厉害?敢惹我老公,我要他们哭着求饶!”某男看着一众将得瑟……本文一对一,甜蜜宠文,小虐怡情,小阴谋+小悬疑简介无能,请看内容,喜欢的请收藏!!领养:宫七哥由【a576219775】亲领养好友文文:【爱妃是只猫】【独宠小相公】【凤盗天下】V文已完结【姐姐——逃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