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400000044

第44章 “格物”—“性格”—“闲笔”(4)

描写鲁智深,千古若活。真是传奇写照妙手。且《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之处有辨。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性急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明)李贽:《水浒传》第三回回末总评,见《明容与堂刻水浒传》。)

“性急”是这几个人物相“同”处,是共性,但“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这是“不同”处,是个性,“同而不同处有辨”,意思就是共性与个性之间有关系,但又必须分辨清楚,不可把共性当成个性,也不可把个性当成共性。“同而不同处有辨”是中国关于人物性格的个性与共性的最早表述,值得重视。在李贽开辟的这一思想路径上,金圣叹等人多有发挥。关于人物性格的共性,金圣叹在《水浒传》第五十五回回首总评中说:

盖耐庵当时之才,吾直无以知其际也。其忽然写一豪杰,则居然豪杰也;其忽然写一奸雄,即又居然奸雄也;甚至忽然写一淫妇,即居然淫妇也;今此篇写一偷儿,即又居然偷儿也。((清)金圣叹著,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第二册,314页。)

金圣叹如何能识别施耐庵写的是真的豪杰、奸雄、淫妇、偷儿呢?原因就是他头脑中已经有对豪杰、奸雄、淫妇、偷儿的共性的认识。

所以他所说的“写一豪杰,则居然豪杰”,就是说写出了一切豪杰身上共通的属性。这是金圣叹对人物性格共性的认识。更值得提出的是他对人物性格个性的认识: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清)金圣叹著,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第一册,10页。)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同上书,19页。)

这两段话,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实际上也的确是金圣叹论述人物性格的个性化最精彩的语言。《水浒传》是否达到了“写一百八个人,真是一百八样”还难说,但金圣叹看出了人物性格描写中一个人应该一个样,不同的人物应具有不同的个性,认为这是人物性格塑造中的关键之点。这种看法是很有见识的。金圣叹生活于明末清初,他受晚明时期李贽等思想家的影响,认识到人的个性的意义。像李贽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以一般的“闻见”、“道理”为依归,主张保持个人“童心”,保持个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凸显出人的个性的价值。金圣叹受这些思想的影响,而重视叙事作品人物个性的意义,反对那种“千人一面”的人物性格写法。他在《水浒传》第二回评语又说:

此回方写过史进英雄,接手便写鲁达英雄;方写过史进粗糙,接手便写出鲁达粗糙;方写过史进爽利,接手便写鲁达爽利;方写过史进剀直,接手便写鲁达剀直。作者盖特地走此险路,以显自家笔力。读者亦当处处看他所以定是两个人,定不是一个人处,毋负良史苦心也。(同上书,65页。)

史进与鲁达有许多共同处,如英雄、粗糙、爽利、剀直,性格很相近,但又在诸多共性中保持了个性的差异,作家要写出这同中之异是不容易的,的确走的是险路。金圣叹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大声喊道:这是两个人,不是一个人。他如此提醒读者,足见他处处留意人物个性的描写。明清两代叙事文学评论家对于人物性格的个性化,都十分重视。如清代李渔也说:

填词义理无穷,说何人肖何人,议某事切何事,文章头绪之最繁者,莫若填词矣。予谓总其大纲,则不出情景二字。景书所睹,情发欲言。情自中生,景自外得。二者难易之分判若霄壤。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景乃众人之景,写春夏尽是春夏,止分别于秋冬。善填词者,当为所难,勿趋其易。批点传奇者,每遇游山、玩水、赏月观花等曲,见其止书所见,不及中情者,有十分佳处,只好算得五分,以风云月露之词,工者尽多,不从此剧始也。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如前云《琵琶·赏月》四曲,同一月也,牛氏有牛氏之月,伯喈有伯喈之月。所言者月,所寓者心。牛氏所说之月,可移一句于伯喈?伯喈所说之月,可挪一句于牛氏乎?夫妻二人之语,犹不可挪移混用,况他人乎?((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见艾舒仁编选,冉云飞校点:《李渔随笔全集》,22页。)

李渔这段话的旨意在于说明,在戏曲叙事作品中所写的情语与景语,也不可浮泛,也要根据人物性格的个性加以处理。情是一人之情,说张三就要像张三,不可混同于李四。在具体境况中,连景语也要个性化,牛氏与伯喈性格不同,境遇不同,因此就是两人都咏月,牛氏有牛氏眼中之月,伯喈有伯喈眼中之月,各各不同。这样写情景,才是具有人物个性化色彩的情景。又,清代张竹坡(名道深)在《金瓶梅读法》中也说:

做文章不过“情理”二字。今做一篇百回长文,亦是情理二字。于一人心中讨出一个人的情理,则一个人的传得矣。虽前后夹杂众人的话,而此一人开口,是此一人情理。非其开口便得情理,由于讨出这一人的情理,方开口耳。是故写十百千人,皆如写一人。而遂洋洋乎有此一百回大书也。((明)兰陵笑笑生著,(清)张道深评:《金瓶梅》,38页,济南,齐鲁书社,1987。)

张竹坡这里所说的“情理”,如结合人物而论,就是指人物性格。他的意思是,每人的性格是不同的,都有其自身的“情理”走向和运动轨迹,因此每个人一张口所说的话,是由他的“情理”逻辑所支配的。叙事文学写人物,必须根据人物的性格情理逻辑来写人物的语言。张竹坡还说:

《金瓶梅》妙在善用犯笔而不犯也。如写一伯爵,更写一希大,然毕竟伯爵是伯爵,希大是希大,各人的身份,各人的谈吐,一丝不紊。写一金莲,更写一瓶儿,可谓犯矣,然始终聚散,其言语举动,又各各不紊一丝……诸如此类,皆妙在特特犯手,却又各各一款,绝不相同也。(同上书,38~39页。)

在这里张竹坡又从另一角度来看人物性格个性化的重要。所谓“犯笔”,在文章写作中是指重复。如一句或前后两句中用了相同的词,称为“犯笔”。这里的“犯笔”是指《金瓶梅》中性格相同或近似的人物,如伯爵和希大、潘金莲和李瓶儿。但是作家有本领把这本是相似的人物区分开来,写出了他们(她们)的个性的细微不同,达到“不犯”。所以“犯笔而不犯”,就是写出同中之异,写出共性中的个性,这是很难得的。张竹坡所作的“犯笔而不犯”的理论概括,也是很精当的。

明清小说所写的人物中无非是英雄好汉、才子佳人、奸雄草寇、丫鬟奴仆等。明清叙事文学的理论家在谈到人物性格个性化的时候,又提出了写英雄不要“神化”,写奸雄不要“奸化”,写佳人不要“美化”的问题,认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不应单调,应尽可能写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来。

英雄总有一怯。金圣叹在《水浒传》“第二十二回首总评”中说:

谈打虎一篇而叹人是神人,虎是怒虎。固已妙而不容说矣。乃尤其妙者,则又如:读庙门榜文后,欲待转身回来一段;风过虎来时,叫声“哎呀”翻下青石来一段;大虫第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时,被那一惊酒多做冷汗出了一段;寻思要拖死虎下去,原来使尽气力,手脚都苏软了,正提不动一段;青石上又半歇一段;天色看看黑了,惟恐再跳出一只出来,且挣扎下岗子去一段;下岗子走不到半路,枯草丛中再跳出两只大虫,叫声“啊呀今番可罢了”一段,皆是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参见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上册,41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金圣叹的这段分析的确展现了他的美学思想的深刻之处,能如此立论,不愧为一个优秀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首先赞叹“武松打虎”一节是妙文。赞叹“人是神人,虎是怒虎”,武松打虎过程的神勇和老虎的威猛都写得妙。但金圣叹认为“尤妙”处还不在这里。

尤妙处还是把武松当做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来写。原先以为别人骗他,待读到庙门榜文后,才知道山上真的有虎,本想下山去,免得出危险,但又怕别人笑话他胆小,不得已硬着头皮走上山来。这里武松并没有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发现真的老虎来了,他也没有想“我正等着你呢”,而是“哎呀”一声翻下青石来。当老虎第一次扑过来时,他没有小看老虎,而是吃惊得喝的酒都变成了冷汗。把老虎打死之后,并没有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老虎都打死了,难道一只死老虎还拖不下山去吗?不是,他发现自己力气使尽,全身苏软,完全拖不动死虎。待下山岗之际,突然又发现两只虎,他没有说,来吧,有多少来多少,我今天除虎务尽,而是觉得“今番可罢了”。作者把武松当做一个普通的勇士来写,他有勇气和威猛,但勇气和威猛也是有限的,因为他也是普通的有血有肉人,他不是打虎机器,他也有力气使完的时候,他也有害怕的时候。金圣叹十分理解作者的这种描写,并认为这种真实的描写比写武松打虎本身“尤妙”,最后把这种描写概括为“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骇人”是一种“传奇”,所谓“作意好奇”(胡应麟),即不平常之事,不平凡之人,神奇无比,出人意外。

武松在景阳冈遭遇老虎并打老虎,就是一种传奇性极强的经历,在常人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近人”则是普通的平凡的真实的常见的;以“近人”之笔写“骇人”之事,就能既满足人的好奇感又获得真实感,使好奇感与真实感达到统一。

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叙述文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情节的传奇性。情节写得曲折奇巧,“骇人”、惊人、引人的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令人目不暇接。但高明的叙事家则能在保持这种传奇性的同时,又能加强“近人”之笔,使出人意外的情节,获得在人意料中的效果。这一点在叙事美学上应加以充分肯定,如金圣叹的“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的说法就是其中一例。这里还可举一例。《水浒传》第四十一回,写宋江被赵能、赵得带领四五十人追赶至还道村,躲入一所古庙。赵能等入庙搜查,未查到,正要走时,几个士兵叫道:“都头你来看!庙门上两个尘手迹!”金圣叹在此批道:“何等奇妙,真是天外飞来,却是当面拾得。”金圣叹于第五十四回又一批语:“陡然插出奇文,令人出于意外,犹如怪峰飞来,然又是眼前景色。”这两段批语与“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同一思路,都是强调情节的传奇性,应与现实性密切结合。情节尽可以“天外飞来”、“怪峰飞来”,但又应写“当面拾得”、“眼前景色”。让读者觉得奇巧但又平常,怪异但又普通,不可思议但又可以想象。我们今天所见的一些小说,要么充满奇巧的、激烈的、神秘的、曲折的甚至猥亵的刺激,却不真实,即“骇人”却不“近人”;要么是真实、平淡、松散、琐屑,却又不够奇巧、惊人、引人,即“近人”而不“骇人”。因此,金圣叹提出的“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是很有价值的思想,对今天的叙事文学的创作仍然有启示意义。

奸雄不必全“奸”。《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写曹操抓获关云长,关云长不肯投降,本该杀掉,以去心头之患,偏偏曹操不杀关云长。

毛宗岗评曰:

曹操一生奸诈,如鬼如蜮,忽然遇著堂堂正正,凛凛烈烈,皎若青天,明若白日之一人,亦自有珠玉在前,觉吾形秽之愧,遂不觉爱之敬之,不忍杀之。此非曹操之仁,有以容纳关公,乃关公之义,有以折服曹操耳。虽然,吾奇关公,亦奇曹操。

以豪杰折服豪杰不奇,以豪杰折服奸雄则奇;以豪杰敬爱豪杰不奇,以奸雄敬爱豪杰则奇。夫豪杰而至折服奸雄,则是豪杰中又有数之豪杰;奸雄而能敬爱豪杰,则是奸雄中有数之奸雄也。((明)罗贯中著,(清)毛宗岗评:《三国演义》,308页,济南,齐鲁书社,1991。)

曹操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最好的人物之一。好就好在如毛宗岗所说的,作者写出了曹操性格的复杂性。关公无疑是他的对手之一,在被他抓获后,本应杀掉。但他对关公却有爱惜之情,不忍杀害。可见曹操的确是“奸雄中有数之奸雄”,他的性格中不完全是单一的“奸”,在一个堂堂正正的对手面前,也有心折、心仪的情感。毛宗岗的评论指出了这一点是很有意义的。

美人不是一切都美,这是明清时期叙事文学理论家的又一警辟看法。脂砚斋在《红楼梦》第二十回提出“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的观点。宝玉与黛玉正在说话,湘云走过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针对这段描写,脂砚斋批道:

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不美矣,今见咬舌二字加以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见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书上;掩卷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然后将满纸莺啼燕语之字样,填粪窖可也。(《石头记》庚辰本第二十回回批语,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22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脂砚斋的“美人方有一陋处”观点的意义,在于加强人物的鲜活的生命力和真实感。因为在普通的真实生活中,一个美人的身上一定会有一个地方不美,一个丑人的身上也一定会有一个地方是美的,一个好人身上一定会有毛病,一个坏人身上也一定会有哪怕是一点点的优点,一个勇敢的人也会有怯懦的时候,一个怯懦的人也会有勇敢的时候……这才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狄德罗说过:一个画家,如果使他笔下的美人额上有点轻微的裂痕,或鬓边出现一个小斑点,或下唇有一个不易觉察的伤口,那么,“这张女人的脸就不再是维纳斯,而是我的某个邻居的画像了”([法]狄德罗:《波滂的两个朋友》,见许明龙译:《狄德罗美学论文选》,348~34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一旦这美女成为你邻居女子的画像,那么这个女子就会让你感到真实、亲切,就会在你头脑中生动地映现出来,你就会联想到她身上另一些让你感到温暖的、友爱的以及生活里一切常见的东西。那么这个美女不但不会因为这些细微的斑点让你感到失望,相反,就像湘云的咬舌,让人“更觉轻俏娇媚”。脂砚斋在他的批语中多次对照《红楼梦》的丰富描写,批评那种“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现象。这样批评的要旨,仍然是要求叙事作品人物性格的真实与丰富。

在人物性格塑造的丰富性问题上,清代批评家哈斯宝对《红楼梦》人物的分析也很精彩,这里略作介绍,可以视作对脂砚斋观点的补充。哈斯宝在《〈新译红楼梦〉回批》第二十一回批语中说:袭人的奸诈,既可憎又可爱,宝钗的奸诈,既可爱又可憎。

同类推荐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是一部近体诗集。书中诗歌清丽纯朴,雅俗纵逸。词句温润婉约,细腻柔情,以女性特有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土地、对爱情深深的向往和浓浓的热爱。期间有岁月洪流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印痕,也有生命过往里夹杂的淡淡的忧愁和透明的感伤,令读者情随文转,流连忘返。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仟余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仟余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作者在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收集材料,全力重写,把考察时段上溯十九世纪,下及当代,细绘出“未来—变化—变后之变”三阶段大场面,并且以这个大规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国的诗学,哲学,宗教,是美国诗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的美丽小月历

    我的美丽小月历

    一本书说透女性生理秘密的健康月历,不让你错过每一天的美丽良机!12大排毒攻略,40个美颜秘技,30个不衰老小窍门,按图索骥,自备自查。应对生理期偏头疼、失眠、痘痘、牙痛、便秘、水肿、经期综合征。妙解护肤、丰胸、避孕、补肾、卵巢保养的每日法则!本书是秦文敏大夫综合以往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切身体会,提供给如今时尚女性的养生宝典。它以月历的形式,从每一天的小细节开始,详细介绍了一个月经周期中每一天的注意事项和保养方法,应对生理期偏头疼、失眠、痘痘、皮肤敏感、牙痛、压力、便秘、水肿、妇科疾病、经前困乏、经前期综合征,护肤、丰胸、减肥、祛湿排毒、卵巢保养、补充磁性激素、避孕、补肾、疏通肠道、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让你经期“Hold住”法则等。现代都市女性时刻面临各种压力,当这些压力海啸般漫过身体时,留下了不仅有疲惫的心灵,还有备受摧残身体。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让自己的身体深刻保持健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少林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少林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少林拳是中国拳种之一,得名于少林寺,是在中国古代健身术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武艺之长而形成的中国拳术的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以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和利于技击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要想学好少林拳首先要练好基本功,即站桩。
  • 异能小宫女

    异能小宫女

    决然的选择用最笨的方式求以解脱,却没想到再次醒来时已魂穿异世,虽然本尊是个才八岁而且处处受人欺凌的小宫女,在一次女儿受伤、老公背叛的双重打击后,但咱不怕,一个善良的人,拥有了她这个二十八岁的灵魂,扭转乾坤那是不在话下的!什么?竟然还发现了有异能!那更是要风生水起了!!!本文不自虐,她,幸福的小白文~
  • 马桶蹦出个美猴王:战国奇缘

    马桶蹦出个美猴王:战国奇缘

    穿越战国,带你进入一个新的西游世界!什么猪八戒,沙悟净,龙王三太子,白骨精,蜘蛛精等,所有熟悉的人物,经过重新包装,重金打造,一番彻底的改头换面,均以全新的造型,隆重登场!风骚妖艳的狐狸精,丰满性感的白骨精,妩媚动人的蜘蛛精,纯洁无暇的小龙女,风流倜傥的龙王三太子等!绝对让你难以想象,荡气回肠,叹为难止!故事精彩不断,情节新颖搞笑,绝对让人耳目一新,爆笑连连!废话不多说了,让我们一起穿越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镜世三部曲之旭日东升

    镜世三部曲之旭日东升

    公元2034年,一艘来自卡兰的飞船坠毁在了大西洋的中部,大量的『虹晶矿』随之散落。在这个资源枯竭的年代,『虹晶』这一蕴藏奇异能量的晶石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谁掌握了『虹晶』就意味着统治世界!从此,地球陷入了一场长达十六年的虹晶争夺战!天神与人类的战争,自由与信仰的碰撞,双星流转,魂萦梦牵!魔法与科技的较量,白翼与黑羽的交织,明争暗斗,此起彼伏!从东边升起的,是炽阳还是残阳?
  • 在阳光下晾晒

    在阳光下晾晒

    混迹大都市打工谋生的故事为主线,小说通过描写乡下青年秦林离家出走,给读者展示了都市生活的繁荣、多彩,同时也将都市生活的危机、陷阱等的另一面也暴露在读者眼前。作品将都市的阴暗、男人泛滥的激情、女人潮湿的心统统放在阳光下晾晒,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 帝姑

    帝姑

    我是帝姑,皇帝的姑姑。不是亲姑姑,是姨表姑,一表三千里,再加上一个姨,可谓隔了六万八千里。※※※※※※※※※※※※※※※※※他是少年帝王,胸怀天下,坚定隐忍,冷情傲性。后宫佳丽三万,环肥燕瘦,珠玉在侧,独悬后位。他是当朝丞相,三代忠烈,仰首朝堂,岿然如山。犹记冷宫初见,清柳拂风,情劫难逃,终是沉沦。他是贴身护卫,面具覆颜,难窥真容,守她护她。也曾白马轻骑,一朝变故,千载轮回,此情堪怜。她是帝姑篱落,十载相守,不离不弃,教养少帝。帝姑深宫独处,面首数千,蓝颜过百,真心几许。是否,总也是在历尽伤害折磨后,才恍然心痛?是否,总也是在不经意的失去后,才惊然醒觉?江南地,他风采卓然,激荡的,是他的英姿,她的眷恋。那一日,她深陷囹圄,苍白的,是他的正气,她的痴恋。她笑:敛思,敛思,自此,你我是陌路。苦寒地,他深蓝色身影晃过,救回的,是她的命,失去的,是他的命。那一时,面具碎落成片,那记忆里的旧时容颜,原来,始终,未曾离开。他说:诗儿,我不悔,来生,你我还要相遇,我,还是你初见时的师兄。城楼上,她纵身一跃,成就的,是他的江山,她的解脱。那一刻,他明黄龙袍,晃动的,是他的难舍,她的心痛。他说:姑姑,我最想要的,不是这江山,而你,始终不懂。PS:1.某人很无牙的求收藏,求留言,求推荐,这些都是某人写文速度的动力!2.本文每日一更,更新时间一般是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