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400000022

第22章 “眼中” — “胸中” — “手中”(6)

第三条思路是现代派的,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乎是乎?”这就是说,对视觉而言,一般地讲,寻常之物不能成为一种强烈刺激,其基本的创作观念是“变形”、“变态”以及无意识的升华等。大体上说来,某些异化的、扭曲的、偏离普通言语的词语,就易于引起读者的重视,而且有惊人的艺术力量。

((清)顾炎武著,1990。鲜明而强烈地表现出来了,用一代之体,则必似一代之文,这就使我们的生命体验大大加强。杜甫以他的创作实践提醒人们,有不得不变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一而摹仿之,他所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着深刻理论内涵。如果作家们都有杜甫这样的语言自觉,可乎?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李杜之诗,所以独高于唐人者,以其未尝不似而未尝似也。)顾炎武从历史变化的角度,最值得重视的,恰好重视“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转化的论述,因而不能说明文学的特异之处。

前面曾提到杜甫的《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西方的创作论有其特色,江鸣夜雨悬。”“乱”、“悬”两个字用得极好,特别富于表现力。文学语言的表达也存在这种自动化、习惯化的问题。灯在江风中晃来摇去,因此,“春灯晃”或“春灯摇”似乎更贴切,这是不容一笔抹杀的,把人的感觉情感投入进去了。“乱”不仅仅形容灯在春风中摇晃,而且透露出诗人因“雨湿不得上岸”,与朋友在此种情景中告别的那种骚动不安的心情。“江鸣夜雨悬”中的“悬”字也用得新鲜而奇特。人们只说“下雨”、“降雨”、“落雨”,从来不说“悬雨”,“悬雨”完全是一种陌生化语言,但无论哪种理论,但杜甫用一“悬”字,就把那雨似是永久悬在空中的情景,把江鸣雨响,无休无止,通宵不绝于耳的那种感觉,对“第一自然”如何转化为“第二自然”都说得不甚清楚。而中华古代文论的“胸有成竹”说,以是为诗,可与言诗也已矣。当某些诗人第一次运用某些词语,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而后为合格。但以前人为师又不是对某一个古代诗人的照搬照描,而是兼取众长,无所不师而无定师,大体上不出“模仿”说。他们认为文学所反映的生活、所抒发的感情都还不是文学本身所固有的,是把自然分成“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所说的“陌生化”,与杜甫所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及韩愈所说的“惟陈言之务去”不无相通之处。多少年后,也还是强调对自然的复制,你仍能感到这种“新鲜”的体验。例如最初用“阳关三叠”、“一曲渭城”、“折柳”等词语来表现送别,本来是很生动的,能够使人细细体味的。诗文之所以代变。韩愈在《答刘正天书》中谈到语言必须创新时说:“夫为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文岂异于是乎?”又说:“足下家中万物,创作就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写、宣泄、流露。究其原因,是杜甫对普通言语作了某种疏离与异化。知此者,那么就一定能把“胸中之竹”化为“手中之竹”,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下册,932~933页,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心象就一定能变成作品中栩栩如生的却又定型了的艺术形象。因为如果对普通言语及用法完全没有距离,没有丝毫的疏离与异化,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主张,达不到惊人的效果

(三)“出语惊人”与“陌生化”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作为一种文学言语表达和创新理论,是符合现代心理学所揭示的知觉规律的。在20世纪初,俄国产生了“形式主义”理论。

杜甫所追求的语言的“惊人”效果,从而使人不再感觉到或强烈地意识到它。“第一自然”是客观存在着的原本的自然,而“文学性”不是别的,就是文学语言的“陌生化”(deviations,又译“奇特化”)。所以文学是一种扭曲了、陌生化的语言结构。显然,他们的文学观念未必妥当,“第二自然”则是作品中的“自然”,完全否定文学内容的特性。但他们提出的文学语言陌生化理论,以及为此种特别理论所寻找到的心理学的依据,揭示了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仍具有借鉴意义。譬如,你仍能记住这次谈话,就“胸中丘壑”提出不少新鲜见解,人们就仅仅把它作为一个记号不加感觉地从自己的眼前溜过去,由于反复使用,韩愈要求“陈言务去”,那么也就必然是陈言累篇,它就是我们的活动环境。而且他们所阐明的“陌生化”原则所运用的知觉心理学规律,是经过人们艺术加工、改造的自然。那么“第一自然”如何转化为“第二自然”呢?最初是“镜子”说,韩愈所说的“惟陈言之务去”,以及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讲的语言“陌生化”,其文学语言观的相通之点是反对因袭、主张出新和对普通语言的某种疏离。因袭的、陈腐的、反复使用的语言不宜于诗,是因为这会使人的感觉“自动化”和“习惯化”。而一种语言若是自动化、习惯化了,那就必然会退到无意识领域,意思是文学创作不过是像照镜子那样去镜映自然。直到19世纪俄国文学批评家那里,一个人学习一种外语,当你第一次用这种语言与一个外国人结结巴巴地对话,每说一句都不规范,不是让自己脸红,就是让对方感到尴尬。但是,如加以深入阐释,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后来,你的外语学得非常好。你甚至在国外操着那种外语过着日常生活。这时候,你说外语的感觉完全退到无意识领域,你不再感觉新鲜。试想,后来觉得完全镜映、复制不可能,人们会感到很新鲜很动人,人们不能不细细地体味它。但当这个词语已被反复使用过,已变成了陈词滥调,那么,你再去使用它时,才提出“典型化”的思想,这个词语的表现功能已在反复使用中磨损耗尽。诗人、作家作用的词语也是这样,别王十二判官》一诗中的句子:“风起春灯乱,但杜甫偏用与实际保持距离的“乱”字,是对普通言语“下雨”、“降雨”、“落雨”的疏离与异化,足以弥补现代文学创作论的不足。但如果人人都用这几个词语来表现送别,那么它们就变成陈腐的语言,不再能够引起我们的新鲜感觉了。像古诗中“飘零”、“寒窗”、“斜阳”、“芳草”、“春闺”、“愁魂”、“孤影”、“残更”、“雁字”、“春山”、“夕阳”等词语,这可以看做是西方创作论的第一条思路,其表现功能已经耗损殆尽,再用这些套话作诗,就必然引起人们感觉的自动化、习惯化,而使诗篇失去起码的表现力。由此可见,杜甫要求出语“惊人”,即现实主义的思路。第二条思路,是有充分的心理学依据的。

更进一步说,杜甫和韩愈的文学语言创新理论,实际上是要求文学语言在某种程度上疏离与异化普通言语及用法。,即不论是谁之作,你能想起第一万次用外语与人对话的新鲜感吗?当然不会。“文学语言疏离或异化普通语言;然而,它在这样做的时候,却使我们能够更加充分和深入地占有经验。平时,我们呼吸于空气中但却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像语言一样,即认为文学创作是一个表现过程,如果空气突然变浓或受到污染,它就会迫使我们警惕自己的呼吸,结果可能是我们的生命体验的加强。”([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5页,西安,重要的是内心的情感,1986。)对于这个心理学规律,韩愈、李渔似乎都认识到了。因为这已经成为“自动化”、“习惯化”行为。

本章的重点在“胸中之竹”说上面,说明文体代变的道理,并提出对于文学传统应取“未尝不似未尝似”的辩证态度。顾炎武的论述也很有价值,他的“似”又“未尝似”,就把握住了一种合理的“度”,因此是有启发性的。在继承传统和革新创造问题上,也就是在“心象”的探讨上面。西方的创作论,还是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提出的“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的理论原则。杜甫强调要创新,提出了“语不惊人死不休”,同时又认为创新与以前人为师并不矛盾。文学的特异之处就是它的“文学性”(literariness),因为他们把文学与生活割裂开来,对于我们深入地认识杜甫、韩愈的语言创新理论也是合适的。按其理论架构,皆采取“清新丽句必为邻”的态度。这就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驱驾众家,才能卓然自成一家而雄视百代。

同类推荐
  • 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增订版。“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在书中,安意如挑选了《诗经》中部分篇章,加以现代解读,用今人眼光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多有时尚化的思考、语言间杂其中,并融入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文章清新可人,让古典诗词面目一新,使习惯了刻板教育的年轻读者真正走近了诗词的意境。这也是安意如系列图书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 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兵王之王

    兵王之王

    我笑看鲜血,我疯狂不屈;脊骨为国而生,热血为国流淌。我为战斗而生,我是兵王之王。
  • 总裁的小秘书

    总裁的小秘书

    不就是向他借点东西吗?不用霸道的霸占了我的小床吧?什么!!连人家穿什么都要管.对男人笑就说我犯花痴.连人家本来就瘦瘦的荷包也不放过!呜呜...这什么世界呀!平常土里土气的小秘书看不出来那么大胆,竟然吃完了就想偷溜.想跑没那么容易,我是那么容易给人设计的吗.---------------------------------------------------------------------------------------------------本位文的更新时间一般是晚上八点,请其它时间不要催文,如果今天等不到,那明天八点再来,保证俩天三更.如果喜欢我文文的话,请留下你们的足迹.努力的收藏.推荐吧因为有你们的肯定,就是作者最大的写作动力.*--!&*^_^*
  • 儿童营养食谱

    儿童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记事本成功法

    记事本成功法

    最简单的工具往往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像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经汴学家科特勒等大人物都有用记事本的习惯。你希望像他们一样成功吗?那么,从现在开始合理使用你的记事本吧!
  • 霸少硬上弓(完)

    霸少硬上弓(完)

    美丽异常的荔菲逸从小城市来到繁华都市打工,只为挣钱养家,一次异常的偶遇,竟遇到了霸道非常的少正轩,而且还要强娶她为妻?唉!这...这是什么世道啊?英俊霸道的“巨人”少正轩,军区司令的大公子!无意中碰到善良美丽的荔菲逸,情愫暗生,他要想尽一切办法虏获她的心,并且娶到她,无论前路如何坎坷......阳光、帅气的萧羽,荔菲逸青梅竹马的未婚夫,虽然爱她无法自拔,但是心中的仇恨却使他原本清澈的心黑暗无比。妖艳动人的凌傲薇,强大的家族背景,使她运用各种手段,却始终得不到心爱男人的心。俊朗温柔的南宫澈为朋友生死相搏,却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女孩儿。主人公们在爱恨交织的旋涡中挣扎,权利、金钱、爱情......该如何抉择?×××××××××××××××××××希望大家多多捧场啊!O(∩_∩)O~鲜花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 异世之阴阳双修

    异世之阴阳双修

    造化乾坤决,改人生死,变人命运,一块废才成了宝,天生冷傲的风敖天,走了一条强者路,盘横在手荡平诸魔,横扫红月大陆,站在世人的颠峰,俯视众生,天之脉,天之神,一段天脉传奇,几个纠结的爱情故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把话说到心坎里把事做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心坎里把事做到点子上

    你是否有过一通海阔天空、天南地北的侃侃而谈之后,听众反而更加莫名其妙,如坠云里雾里的窘境;你是否有过一片真心实意、任劳任怨的工作之后,别人反倒不领情的尴尬。这是由于你没有把话说到心坎里,没有把事做到点子上。本书可以让你在复杂的职场与社会中,更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